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粉体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

粉体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物理改性中的热处理和球磨是两大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热处理可以改变粉体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从而影响其性能。
比如通过高温热处理,可以在粉体表面形成高熵合金、氧化层等,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球磨作为一种粗糙化技术,可以通过改变粉体表面形貌提高其活性。
通过改变球磨参数,甚至可以将一种粉体转变为另一种具有完全不同性能的粉体。
化学改性方法中,溶剂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如环保、能源及催化剂等。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溶剂来改变粉体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进而达到优化粉体性能的目的。
化学气相沉积(CVD)这种技术已成功地用于粉体表面的加工改性,能显著改善包括磁性、电性、光学性、催化性在内的多种性能。
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也是现阶段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其中化学吸附主要通过在粉体表面吸附不同的化学物质来调整其性能,而化学反应则可以在粉体表面制备复合薄膜,提高其功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粉体表面改性不仅影响粉体的性能,也会影响到其环境适应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因此,在粉体表面改性研究中,除了追求性能优化,还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改性后的粉体既具有良好性能,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最近的研究还向生物改性方向发展,如通过酶催化,生物胶凝等方式对粉体进行改性,让粉体获得新的功能和特性。
还有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组合方式对粉体进行多重改性,使粉体在多个方面都具有优越性能。
总的来说,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粉体的复杂性,粉体表面改性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改性机制的解析、改性效果的稳定性及改性方法的绿色化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持续深入,不断探索更有效、更经济、更环保的粉体表面改性方法,让这种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精品文章】一文了解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一文了解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超细粉体具有常规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异性能,在先进陶瓷、微电子、航天航空、生物制药、光学检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稳定性低、易发生团聚和难于分散,需要对超细粉体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以改善颗粒的表面特性和提高其分散性能,达到应用要求。
一、粉体表面改性方法
粉体表面改性方法是指改变非金属矿物粉体表面或界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物理涂覆、化学包覆、无机沉淀包覆或薄膜、机械力化学、化学插层等。
目前工业上粉体表面改性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表面化学包覆改性法、沉淀反应改性法、机械化学改性法和复合法。
1、表面化学包覆改性法
表面化学包覆改性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粉体表面改性方法,是利用有机表面改性剂分子中的官能团在颗粒表面吸附或化学反应对颗粒表面进行改性。
改性工艺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
SiO2粉体颗粒表面改性示意图
所用表面改性剂主要有偶联剂(硅烷、钛酸酯、铝酸酯、锆铝酸酯、有机络合物、磷酸酯等)、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及其盐、高级胺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机硅油或硅树脂等)、有机低聚物及不饱和有机酸等)。
2、沉淀反应法
沉淀反应法是利用化学沉淀反应将表面改性物沉淀包覆在被改性颗粒表面,是一种“无机/无机包覆”或“无机纳米/微米粉体包覆”的粉体表面改性方。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共59页文档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位置不同
分级精度差,不适于精密
分级
静 态 分 级
惯性 分级
碰撞式、 附壁式
由于不同粒径颗粒 的惯性不同,形成 不同的运动轨迹, 从而实现大小颗粒 的分级
构造简单,不需动力;适 于较大的颗粒(10250μm);较大的处理能 力;不适于精密分级
机
离心 分级
旋风式、 DS式
自由涡或准自由涡 离心力粉体场表中面改离性心技术力
乙烯基 乙烯基三甲 CH2=CHSi(OCH3)3 硅烷 氧基硅烷
A-171、 SCA1603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29
硅烷偶联剂
作用机理:
与硅相连的3个Si-X基水解成Si— OH;
Si—OH之间脱水缩合成含Si—O H的低聚硅氧烷;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30
硅烷偶联剂
低聚物中的Si—OH与基材表面上的OH形 成氢键;
– 铝酸酯类
– 锆铝酸盐
– 有机络合物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27
硅烷偶联剂
硅烷类偶联剂:具有特殊结构的低分子有机硅 化合物,通式为RSiX3 。
R------代表与聚合物分子有亲和力或反应能力 的活性官能团,如氨基、乙烯基、环氧基等;
X------代表能够水解的烷氧基,如卤素、酰氧 基等。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加入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起缓冲剂作用,当钛 盐加热水解时,析出的偏钛酸沉积在云母薄片 表面上,伴随生成的酸则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 反应生成盐。
由于这种成盐反应,使悬浮液的PH值得以缓冲, 酸度相对稳定,有粉利体表于面改偏性技钛术 酸平滑地沉积在云38
表面化学改性法
表面化学改性法:采用多种工艺过程, 使表面改性剂与粉体颗粒表面进行化学 反应,或者使表面改性剂吸附到粉体颗 粒表面,进行粉体表面改性的方法。
研究生 颗粒学 7超细粉体表面改性

2) 表面改性的目的
使无机矿物填料由一般增量填料变为功能性填料 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提高涂料或油漆中颜料分散性,改善涂料性能
使制品有良好的光学效应或视觉效果,附加值高 表面改性是为改善矿物材料的使用性能,提高使用 价值并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以满足新材料、新技术 发展、新产品开发的需要
偶联剂的有机基与有机基体的结合随基体材料种类 的不同而不同,下式是经环氧硅烷改性的玻纤维填料 与氨基树脂的反应:
2)有机酸及其盐类改性剂
高级脂肪酸及其盐 结构通式:RCOOH 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结构和聚合物分子结 构相似,与聚合物基料有一定的相容性。分子一 端为羧基,可与无机填料或颜料表面发生物理、 化学吸附作用,另一端为长链烷基(C16-C18)
改性过程
在分散的粉体水浆液中加入所需的改性(处 理)剂,在适当的pH和温度下,使无机改性剂 以氢氧化物或水合氧化物的形式均匀沉淀在颗 粒表面,形成一层或多层包覆层。经过洗涤、 脱水、干燥、焙烧等工序使包覆层牢固固定在 颗粒表面,达到改进粉体表面性能的目的。
7.3 表面改性剂及作用
1)偶联剂及其作用机理
偶联剂的作用(functions of coupling agent):
①在两相界面形成化学键,大幅度提高界面粘接强度 ②改善了界面对应力的传递效果 ③提供了一个可塑界面层,可部分消除界面残余应力 ④提供了一个防水层,保护了界面,阻止了脱粘和腐蚀的发生 偶联剂对不同复合体系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硅烷偶联剂与无机填料表面的作用
硅烷偶联剂在无机填料表面的作用
偶联剂的功能:(a)有机硅烷水解形成硅醇;(b)硅醇的羟基与 玻璃表面之间的氢键合;(c)结在玻璃表面的聚硅氧烷;(d)与 聚合物 反应的官能R基团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文档资料

(3)气相法改性 气相法改性是指将改性剂汽化以后与固体颗粒表
面进行接触,在其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结合而吸
附在颗粒表面,达到对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由于要将改性剂汽化,一般局限于一些 低分子量、低沸点的改性剂。
干法表面改性设备
目前干法表面改性设备主要有高速加热 式混合机、SLG型连续式粉体表面改性机、 PSC型连续式粉体表面改性机、高速气流冲
图4 HYB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5)流化床式粉体表面改性机
图5 不同形式的流化床
(a) 顶喷式 (b) 底喷式 (c)Wurster式 (d) 侧喷旋转式
2)表面改性的分类
包覆处理改性 表面化学包覆
沉淀反应包膜 胶囊化处理
机械化学改性,等
包覆处理改性 包覆 也称涂敷,利用有机高聚物或树脂等对粉体
(1)干法改性 干法改性是指颗粒在干态下在表面改性设备中首先进 行分散,然后通过喷洒合适的改性剂或改性剂溶液,在一 定温度下使改性剂作用于颗粒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改性剂 包覆层,达到对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方法。这种改性 方法具有简便灵活,适应面广,工艺简单,成本低,改性
后可直接得到产品,易于连续化、自动化等优点,但是在
粉体表面改性
概述
1)定义
表面改性 是指利用各类材料或助剂,采用物理、 化学 等方法对粉体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地改 善粉体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物理技术性能,如表面晶体 结构和官能团、表面能、表面润湿性、电性、表面吸附和
反应特性等等,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
的需要。
2) 表面改性的目的
化学方法
物理化学方法 机械物理方法
其它表面改性方法
【精品文章】一文认识机械化学法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一文认识机械化学法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表面改性是指利用各类材料或助剂,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粉体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地改善粉体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物理技术性能,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粉体表面改性的方法很多,分类方法依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异,下面小编就机械化学法粉体表面改性技术进行介绍。
一、粉体表面改性方法概述
目前,粉体改性方法按照改性工艺性质分类,主要分为6类,表面覆盖改性、表面化学改性、机械化学法改性、胶囊式改性、高能处理改性、沉淀反应改性。
(1)表面覆盖改性
表面覆盖改性是利用表面活性剂使高分子、无机物、有机物等覆盖于粉体表面,达到表面改性。
表面覆盖法改性纳米碳酸钙结构图
(2)表面化学改性
表面化学改性是利用表面改性剂与粉体表面进行化学反应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完成,使其表面产生新的机能。
表面化学改性示意图
(3)机械化学法改性
机械化学法改性是通过粉碎、磨碎、摩擦等方法增强粒子的表面活性,具有强活性的粉体表面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附着,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
粉体表面改性技术

粉体表面改性方法
涂敷改性(冷法、热法) 石英砂涂敷树脂,提高铸造时粘结性 表面化学改性(主要方法) 颗粒表面性质、改性剂种类、用量用法 及工艺设备与操作条件 沉淀反应改性(钛白、云母) 机械化学改性 高能改性、酸碱处理等
粉体表面改性设备
高速混合(捏和)机 HYB高速气流冲击式粉体表面处理机 (东京理科大学、奈良机械制作所) 球磨机、砂磨机 液相表面处理 喷雾表面处理
超分散剂的吸附形态
超分散剂在强极性 表面的单点化学吸附
超分散剂在弱极性 表面的多点氢键吸附
超分散剂通过表面增 效剂在非极性表面吸附
超分散剂作用机理示意图
锚固基团
颗粒
颗粒
溶剂化链
超分散剂的吸附性能
Rehacek方法
Xap
MaCa
Xap Mo(Co Ce) X MoCo ( Mo X Xsolv)Ce Ma X Xsolv Ca X / Ma Xap Ma (Ca Ce) Ma / ( s )
CH-5使用方法
将研磨基料的树脂浓度降低至30-40% 在基料中尽量少使用胶质油或胶凝剂 在用基料调制油墨时多补充上述物质 由于CH-5降低基料粘度,故可提高颜 料含量,减少溶剂用量,改善油墨干燥 性能
热固型/单张纸型研磨基料配方
RUBINE / Ca 4B TONER 36 PHTHALOCYANINE BLUE DIARYLIDE YELLOW CARBON BLACK GRINDING VEHICLE 48 ALKYD RESIN 8 CH-5 HYPERDISPERSANT CH-11B HYPERDISPERSANT CH-22 HYPERDISPERSANT ANTIOXIDANT 2 ALIPHATIC DISTILLATE 6 50 36 50 28 26 8 4 52 9 33 9 3.75 1.25 3 65 5 40 49 5 3 1 2 40 53 5 50 33 5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表面改性的特点 虽然有时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这类反应只改变矿物界 面层次的组分,不改变矿物材料的内部晶体结构及物理化 学性质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表面改性的基本方法和研究内容
1)表面改性的研究内容 表面改性的原理和方法 表面改性剂 表面改性工艺与设备 表面改性过程的控制与产品检测技术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常用改性剂
偶联剂 ——最常用的矿物表面改性
剂 高级脂肪酸及其盐 ——适用于表面含金属活性粒子的矿物
不饱和有机酸和有机硅,等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 机械化学改性 机械化学改性是利用超细粉碎及其它强烈机 械力作用有目的地对矿物表面进行激活,在 一定程度上改变矿粒表面的晶体结构、溶解 性能(表面无定型化)、化学吸附和反应活 性(增加表面活性点或活性基团)等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3)PSC型粉体表面改性机
图3 PSC型粉体表面改性机的结构示意图 1 改性剂室 2 原料仓 3 螺旋给料器 4 雾化室 5 改性处理仓 6 主轴 7 搅拌棒 8 冲击锤 9螺旋输送机 10 气流输送管 11 成品仓 12 脉动式吸尘器 13 排气管 14 排风扇
2) 表面改性的目的
使无机矿物填料由一般增量填料变为功能性填料 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提高涂料或油漆中颜料分散性,改善涂料性能 使制品有良好的光学效应或视觉效果,附加值高 提高颗粒的分散性,防止颗粒团聚,
表面改性是为改善矿物材料的使用性能,提高使用 价值并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以满足新材料、新技术 发展、新产品开发的需要
行分散,然后通过喷洒合适的改性剂或改性剂溶液,在一 定温度下使改性剂作用于颗粒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改性剂 包覆层,达到对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方法。这种改性 方法具有简便灵活,适应面广,工艺简单,成本低,改性 后可直接得到产品,易于连续化、自动化等优点,但是在 改性过程中对颗粒难以做到处理均一、颗粒表面改性层可 控等目的。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2)湿法改性 湿法改性是指颗粒在一定浓度的改性剂水或有机溶
液中,在搅拌分散和一定温度条件下,通过颗粒表面的 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而使改性剂分子吸附于颗粒表面, 达到对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方法。该方法改性完全 ,颗粒表面包覆完整,颗粒的改性效果好且稳定。但是 采用该方法改性后的粉体如果要在干态下使用,还需要 进行干燥后处理,工艺复杂,成本高较高。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 沉淀反应改性
利用化学沉淀反应并将生成物沉积在矿粒表面形成 一层或多层“改性层”的方法称沉淀反应改性。
影响因素 浆液的pH、浓度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颗粒的粒度、形状及后续处理工序,等
pH、温度是沉淀反应改性最重要的控制因素。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 表面化学包覆
利用表面化学方法,如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游离基反应、鳌合反应、溶胶吸附以及偶联剂) 在无机矿粒(填料或颜料)表面的吸附或化学 反应对颗粒表面进行局部包覆使颗粒表面有机 化而达到表面改性的方法,它是无机填料或颜 料的主要表面改性处理方法。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4)高速气流冲击式粉体表面改性机
图4 HYB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5)流化床式粉体表面改性机
图5 不同形式的流化床 (a) 顶喷式 (b) 底喷式 (c)Wurster式 (d) 侧喷旋转式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机械化学改性既是一种独立改性方法,也可视为实现表面 化学改性、接枝改性等的促进手段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机械化学改性的含义
利用矿物超细粉碎过程中机械应力的作用激 活矿物表面,使表面晶体结构与物理化学性 质发生变化,实现改性,满足应用需要
利用机械应力对表面的激活和由此产生的离 子和游离基,引发单体烯烃类有机物聚合, 或使偶联剂等表面改性高效反应附着而实现 改性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 表面改性方法
目前,对于颗粒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还没 有十分明确的分类方法。如果按改性过程中改 性剂和颗粒存在的状态对改性方法进行分类, 颗粒的表面改性可以分为干法改性、湿法改性 和气相法改性三类。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1)干法改பைடு நூலகம் 干法改性是指颗粒在干态下在表面改性设备中首先进
2)表面改性的分类
包覆处理改性 表面化学包覆 沉淀反应包膜 胶囊化处理 机械化学改性,等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 包覆处理改性 包覆也称涂敷,利用有机高聚物或树脂等对粉体 表面进行“包覆”以达到改善粉体表面性能的方 法 影响因素: 颗粒的形状 比表面积 孔隙率 涂覆剂的种类 涂敷处理工艺,等
粉体表面改性
概述
1)定义
表面改性是指利用各类材料或助剂,采用物理、 化学 等方法对粉体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地改 善粉体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物理技术性能,如表面晶体 结构和官能团、表面能、表面润湿性、电性、表面吸附和 反应特性等等,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 的需要。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3)气相法改性 气相法改性是指将改性剂汽化以后与固体颗粒表
面进行接触,在其表面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结合而吸 附在颗粒表面,达到对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由于要将改性剂汽化,一般局限于一些 低分子量、低沸点的改性剂。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 干法表面改性设备
目前干法表面改性设备主要有高速加热 式混合机、SLG型连续式粉体表面改性机、 PSC型连续式粉体表面改性机、高速气流冲 击式粉体表面改性机(Hybridization)和流 化床式粉体表面改性机。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1)高速加热式混合机
图1 高速加热式混合机 1 机座 2 电机 3 气缸 4 折流板 5 锅盖 6 搅拌叶轮 7 夹套 8 卸料装置
粉体表面改性处理介绍
(2)SLG型粉体表面改性机
图2 SLG型连续粉体表面改性机的结构示意图 1 温度计 2 出料口 3 进风口 4 风管 5 主机 6 进料口 7 计量泵 8 喂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