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ICU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ICU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130022摘要:ICU患者病情大多具有复杂性、危急性、多变性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易产生压抑、焦虑等负性情绪或心理状态进而影响护理工作依从性降低,甚至影响医学治疗以及患者健康预后等。
因此,强调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患者提高治疗意愿,本文将紧紧围绕持续性人文关怀的内涵、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的具体体现、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对患者的影响以及效果三个方面开展论述。
关键词:持续性人文关怀、ICU、应用价值ICU作为收治危重病人而简历的特殊护理单元,面对的患者大多具有病情复杂性、多变性、凶险性等特殊性质。
在拥有一系列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治疗的同时,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也应贯穿在重症监护室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学文明与人文关怀密不可分,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中更需要注重人文关怀护理,护理工作者在完成必需的诊疗技术外也需要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紧张情绪等诸多问题。
1.持续性人文关怀内涵及现状人的关怀照护始终是护理学发展的主题,持续性人文关怀要求护理人员贯彻“人本”思想,保证患者的“整体生命价值”,对不同的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在抗击COVID‑19 疫情过程中方舱医院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将患者心理护理放在重要位置,为患者提供了感同身受的心理支持以及精神层面的整体照护。
通过向邱[1]的调查分析得出,方舱医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帮助其树立打败疾病的信心。
2.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的具体体现2.1环境氛围的营造,体现人文关怀ICU环境对于患者相对陌生,极易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影响心理康复及治疗效果。
在病室优化设计方面,给予患者温馨感受,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既要做到4轻,降低仪器警报声音,减少噪音发生。
给予患者一个优质、安静的舒适环境,促进患者心理以及情绪的改变,促使缓解、控制病情。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什么是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实际需求的全面了解,积极探索各类有效干预手段,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安慰,以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 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ICU护理人员应该秉持着专业的精神,坚守护理职守,尤其是在严峻的医疗环境下,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关怀,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积极推进家属参与式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有益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3)精神疾病有助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克服心理障碍,明确自我定位,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和康复的挑战。
(4)应用诸如疼痛评估检查表及营养评估等辅助工具对患者的全面评估,有助于多方位关注患者的相关情况,及时优化治疗方案和改进服务质量。
(5)护理团队持续开展院内及社区护理培训及相关活动,培养教育患者及家属,推广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坚定实践,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人文关怀护理体系的建设,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3. 结论。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价值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价值目的:分析并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中的价值,为今后的护理模式转变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对其提供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并总结其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变化情况。
结果:在采取持续性人文护理方法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总体满意度相比于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
结论:对ICU病房的患者提供持续性人文护理,有助于推动护理模式的转变,并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标签:人文关怀;ICU护理;护理价值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也正因如此,目前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ICU患者是医院的重点观察对象,由于患者病情的危机,护理人员更应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的康复[1]。
持续性人文护理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护理方法,通过对患者采取人文关怀,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也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改善呼唤矛盾,具有显著的价值。
本文就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 护理中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ICU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
年龄为30~70岁,平均年龄(50±1.2)岁。
这些患者之所以进入ICU病房,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①重型颅脑损伤;②急性心肌梗死;③脑出血;④急性中毒。
1.2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提供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具体方法为:①提升护理人员思想上的认识,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往往过分重视护理的技术,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需求,认为只要患者能康复,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都是被允许的。
引入持续性人文关怀后,医院让护理人员系统学习人文关怀护理的要求,重视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日常护理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②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由于ICU病房的患者均具有病情危重的特点,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情。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临床价值论文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31-01【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我院icu内进行治疗的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
结果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护理服务技术满意度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前(p<0.05)。
结论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持续性;icu;护理为了探讨持续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我icu 内治疗的75例患者给予持续人文关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75例病例均为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在我院icu内进行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57.35±14.82岁;病因:其中22例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7例为脑出血患者,14例为复合外伤患者,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例为急性中毒患者,4例患者为其他原因。
1.2 人文关怀护理方法加强护士的培训,改变患者的服务理念,提高护士的护理认识。
在传统的护理中,护士认为技术护理最为重要,从而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不足。
让icu中的护士有效的、系统的学习人文关怀护理的理念,对危重患者心理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有效的转变护士对护理技术的看法,让护士能够掌握与icu中重症患者的沟通技巧。
仔细观察患者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变化,对患者的人格尊重,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给予更多的爱护。
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护士要注视着患者的眼睛,并时刻保持微笑,不能使用任何负面语言,对每一位患者都要相同的尊重1。
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分析

关于人文关怀护理在重症监护室实施的效果分析一、人文关怀护理的概念和特点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注重患者尊重、关爱和情感支持的护理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患者视为整体的个体,注重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
与传统的医学模式相比,人文关怀护理更强调与患者的沟通、支持和情感交流,注重患者的生活品质和心理健康。
人文关怀护理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
人文关怀护理注重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尊重患者的个人价值观,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心理需求。
2.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人文关怀护理通过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3. 强调团队合作和多学科交流。
人文关怀护理强调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倡导多学科交流,共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最特殊、最复杂的护理环境之一,患者大多处于生命垂危的状态,需要接受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护理。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文关怀护理如何实施?其效果又如何呢?1. 建立患者中心的护理理念。
在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需要把患者置于首位,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和选择,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提供心理支持和慰藉。
2. 加强团队合作和交流。
重症监护室的护理涉及多学科合作,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团队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在此过程中,人文关怀护理的理念可以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支持。
3.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每个患者的需求都可能有所不同。
人文关怀护理注重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保持与患者的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2.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在重症监护室,患者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和护理服务,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护理护士等。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临床价值论文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统计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icu 患者,对其给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所有护士的服务能力、护理质量,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结果对所有患者给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措施之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得到了提高。
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
【关键词】持续性;人文关怀;icu;护理;临床价值;满意度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55-02人文关怀理念是对人的身心健康及生命更加关爱、敬畏、尊重的理念,在临床护理整体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中心理念为人的价值,是对护理提出的更高标准。
临床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主要表现为人文关怀护理,是护理的核心要求和重要任务。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理念要求同时给予患者情感上的付出。
尤其是icu护理,面对的是危重患者、特殊患者的护理工作,应用人文关怀护理,不仅能够对护理质量起到促进作用,还能够对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起到更好的改善作用,使得各种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得到明显减少。
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为今后的实际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统计我院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icu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6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为21-75岁,平均年龄为54.3岁。
进入icu原因为:25例由于重型颅脑损伤、19例由于复合外伤、28例由于脑出血、13例由于急性心肌梗塞、12例由于急性中毒、3例由于其他原因。
1.2方法给予所有患者持续性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加强护士的服务理念教育,使护士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技术层面上的护理是以往的护士比较重视的方面,而不是很全面地了解患者心理需求。
给予icu护士系统的人文护理学习,让护士全面了解危重患者的心理,从根本上转变护士单纯技术护理的想法,在与危重患者沟通的时候,注意技巧,在动作、语言等方面注意患者的感受,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爱,与患者沟通时多微笑、注意要看着患者的眼睛、不说负面语言,对每一位患者都要尊重。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解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2期381·临床监护·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解析潘珍妃(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17500)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ICU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3例,行持续性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②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前后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ICU护理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持续性人文关怀;ICU护理;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3390 引言ICU是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医疗方式,对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ICU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且ICU对环境的要求极高,如果护理不当就可能导致ICU综合征。
为了避免ICU综合征的发生,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我院选取了86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回顾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ICU 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
入选者均无精神性疾病,且知情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符合社会伦理学要求[1]。
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纳入4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为(50.7±6.3)岁;ICU治疗5~21天,平均为(10.3±2.6)天;COPD(慢性阻塞性肺炎)22例,心力衰竭1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其他疾病3例。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ICU护理质量提高提供可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住ICU病房的患者共164例,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8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文关怀护理理念。
观察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出现ICU综合征,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为7.32%,较对照组(23.17%)低,P<0.05,差异显著。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为90.24%,较对照组(60.98%)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将持续性人文关应用在ICU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ICU综合征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持续性人文关怀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关键字:持续性人文关怀;重症监护室;护理人类文明不断进步,患者对护理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人文关怀式护理应运而生,成为现代化医院及现代医学文明的重要标志。
住ICU患者的病情严重且不稳定,其安危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及护理质量影响,提升ICU护理质量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减少医护患纠纷有重要意义[1]。
为了解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在2014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将人文关怀理念与护理相结合,取得良好护理效果,赢得患者及其家属信耐,现将应用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64例在2014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住ICU病房的患者,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
观察组:男45例,女37例;年龄(17~83)岁,平均(47.8±6.2)岁。
对照组:男43例,女39例;年龄(15~79)岁,平均(46.9±5.4)岁。
排除精神障碍、意识障碍等无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02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
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以持续性人文关怀为主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
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25.41±1.15)、(24.25±1.02)分,对照组分别为(47.96±2.16)、(44.63±2.02)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于ICU患者,为患者配合以持续性人文关怀为主的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持续性人文关怀;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临床价值
ICU病房的患者病情都十分的危重,患者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患者此时不仅仅是身体处于危急状态[1],病情也会导致患者的精神承受着较大的刺激[2]。
在加之患者在陌生的环境中面临着各种复杂仪器的监测,这会为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3]。
为了更好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研究主要分析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选择本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102例ICU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5.3±21.1)岁;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4.7±2
2.4)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进入ICU病房,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进行对应的护理,同时密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如果患者出现了异常情况,需要及时的报告主治医师,并做出有效的处理;观察组患者配合以持续性人文关怀为主的护理,具体护理如下。
1. 2. 1 心理干预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如果患者不存在意识障碍,需要通过亲切的语言与患者进行多次交流,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和心理状态,以便于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对于重症患者不能言语沟通,可以通过动作触摸和写字板等[4],采用多种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也可以通过对患者面部表情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和紧张情绪。
1. 2. 2 环境干预患者因为被置于陌生的环境中,所以会怀有一定的戒备心理,进而会导致患者惶惶不安。
首先需要帮助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氛围,病房的安置尽量符合日常生活,同时需要保证患者病房的温度、湿度适宜和空气流通[5],保证患者病房房间的安静和整洁,确保患者能够安心的养病。
1. 2. 3 人文关怀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家属实施人文关怀,与患者家属同样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能够促使患者家属更好地鼓励患者安心养病,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应该耐心的解答,帮助患者稳定其自身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6],为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准备条件。
1. 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 4 评价标准采用SAS评分和SDS评分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均以50分为基准线,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7];采用自制满意度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满分为100分,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技术、护理管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心理状态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ICU患者的病情十分严重,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干预时,应该重视患者的主观感受,需要从患者的疼痛和心理状态下手。
疼痛会加重患者的身心折磨,也会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康复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患者进入ICU 之后,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为患者缓解疼痛,适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满足患者心理的各项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8]。
以持续性人文关怀为主的护理干预,主要是攻克患者的心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干预,同时需要帮助患者塑造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在患者恢复期间,主动为患者提供各种帮助,能够促进患者更好的治愈。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分别为(25.41±1.15)、(24.25±1.02)分,对照组分别为(47.96±2.16)、(44.63±2.02)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持续性人文关怀
在ICU护理当中具有典型的应用价值。
而这与临床相关研究不谋而合,能够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对于ICU患者,为患者配合以持续性人文关怀为主的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苗文武,贾海鹰,贾雪. 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55-256.
[2] 孟丽娜,刘彦慧,刘洪伟,等. 6S管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24-2227.
[3] 孟云. ICU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对策. 工企医刊,2009,22(4):64-66.
[4] 张娟. 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护理学杂志,2004,19(8):73-74.
[5] 彭建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ICU护理观察. 糖尿病新世界,2015(5):216.
[6] 赵巧燕,王海燕. 65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ICU护理经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4):231-232.
[7] 邓洁英. 信息沟通本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当代护士,2013(12):188-189.
[8] 张淑梅,郑凤勤,牛丽红. 工作反馈本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护理管理,2008,8(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