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科建设与教师发展探究_0

合集下载

谈教学研究型高校学科建设——以外语类院校为例

谈教学研究型高校学科建设——以外语类院校为例

老专业 的 申请应 该从本 科 、 硕士 到博士 , 新专 业 的开设 应该从 博 士 到硕 士 , 到 本 科 , 才 是 正 确 的 方 向 。 再 这 ” 这里并不 是说要 照搬 某 些 成 功 大学 的 建设 道 路 , 是 而 因为这种 发 展思 路 具 有 一 定 的普 适 性 。我 们 常 常 看 到 , 校某一 学科 的建 设 往往 就 是 在少 数 几 个 学科 的 高
才梯 队等 , 而这 些工 作单 从 专 业 的视 角 是 难 以统 摄 与
实现 的。
近年来 , 建 、 建 、 新 组 升格 的教学 型 高校 基 本 上呈 现跨越 式发展 的共性 特点 。跨越 式发 展 的高校 同样需 要跨越 式 发展 的学 科 建设 , 该 不 拘 泥 于 以往 学科 专 应 业建设 的 老路子 , 以高 起 点 、 步 子 , 习先 行 者成 可 大 学
的问题 和不 足 , 极 地提 出切 实 可行 的对 策 。在 教学 积
因如此 , 学型 院校 超常 规 地 引进 学 术 带 头人 也 便成 教 了一 个非 常紧迫 的工作 。


学科“ 上层 次 " 专 业设 置 调 整 与
研究 型高校 中 , 科建设 重于 泰 山 , 学 高校必 须重 视学科
Oc . 2 o t o9
谈教 学研 究 型 高 校 学 科建 设
— —
以外 语 类 院 校 为 例
李积 勇
( 大连 外 国语 学院 研 究生院 ,辽 宁 大连 16 4 104)
摘 要 :通过 分析教 学研 究型 高校的特点 , 阐述 了高校 学科 改革与创新 的重要性 , 对外语类 院校 在学科 建设方 面, 如专
换 。学科 建设是 学校 发展 的一个重 要平 台 。高校 以抓

中外学生全英文合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为例

中外学生全英文合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为例

仅能吸引来华留学生,而且能培养好这些学生, 同打分,提高了考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一带
通过口口相传,增加来华留学的吸引力。
一 路 ”沿 线 国 家 的 典 型 案 例 教 学 贯 穿 整 个 过
程 ,案 例 库 由 任 课 教 师 组 共 同 建 立 和 定 时 更
(一)教学内容 长安大学的交通信息工程是一门面向中
作者简介:冯 兴 乐 袁 长 安 大 学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教 授 曰 梁 雅 博 尧 韩 佳 倩 袁 长 安 大 学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曰 焦立男袁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长安大学国际教育专业建设项目野中外学生全英文合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冶渊编号院300108201024冤
(一)推行因材施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以课前自主预习与课堂小组 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因材施教。课前,教师 鼓励学生学习相关线上线下资源。在课堂答疑 讨论环节,教师根据课前知识点测试结果,进 行共性问题的答疑,在讨论环节,将班级分为 多个 6~8 人的小组,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在学 科基础和学习背景方面存在的差异,便于本土 学生和留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拓展学科视野。 (二)鼓励教师赴“一带一路”国家访学交 流开展合作 在国家层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 台专项计划,鼓励英语授课教师去留学生来源 国进行访学交流和科研合作,熟悉留学生国家 的文化背景,拓展教师适应多种地方语言的能 力。在高校层面,提高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留 学人才留校任教,选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大学教授作为中国高校的合作导师。 (三)课程体系中增加“一带一路”国家的 应用案例 建立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需求 的情景式国际化项目案例教学模式,结合留
一是能熟练应用英文授课的教师较少。 有时一名教师 需同时讲授几门课程,有些课 程 并 非 擅 长 ,且 过 多 的 课 程 会 影 响 教 师 的 科 研 任 务 ,甚 至 使 其 产 生 不 满 情绪 ,降 低 教 学 质量。

师范院校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实践与探索

师范院校外语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实践与探索
的就业技能。
三、 外 语教 学 实验 中心建 设 实 践 1 安 验 中心 建设 规 划
师范学 院在 外语实验教学条件 方面远远落伍于其他高水平重点 高校 , 实验 室建 设依然停 留在传 统语音室 的建 设 阶段 , 实 验室 数量不够, 实验 室类型单一 , 实验教学方法 落后。 这种 以传 统语
DOI 编 码 :1 0 . 3 9 6 9 6 i s s n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2 6 . 0 6 8
师范院校外语教 学实验中心建设实践与探索
李新宇 邓于祁
摘要 : 实验教学是 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 也 是创新型人 才培养的主要 手段 。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对外语 实验教 学体 系及 外语
合实验 教学 为一体 的综合 性外语教学 、 实践 、 学 习平台为目标 ,
以网络 化数字语言训练教学环境 为基 础, 坚持培养 实践能力和 创新意识 的教学理 念 , 体现语言学科发展要求 和现代 语言教学 改革发展趋 势, 建设 完整 的外语实践 教学新体 系。 湖南 第一师 范学院外语 教学 实验 中心建 设规划如图1 所示 。
外语教学实验 中心
习者对知识 的主动 探索和意 义的主动建 构, 强调学生是学 习的 主体 , 学生 的认 知是一 个主动建 构知识 的过程 , 而且 主体 的认 知结 构受外界环境 的影 响而发生变化 。 建构 主义学 习理论 为外 语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特别是为以数 字化、 网络化为平台 的外语实践教学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f 2 以建 构主义和 自主学 习为理论基 础的外语 教学实验 中心建 设是加强学 科建设 、 提高 人才 培养质量 的需 要, 也是改善 办学条件 、 提升专业 实验教学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英语学科建设规划一、引言英语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开拓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英语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制定一份全面的英语学科建设规划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英语学科建设规划的目标、内容、实施步骤以及评估方法。

二、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通过系统的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2.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具备在国际交流中的竞争力。

3. 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引入国外文化和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他们的国际意识和全球化思维。

三、内容1. 教学资源建设:建设一个完善的英语教学资源库,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具、网络教学平台等,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2. 教师培训与发展: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

3.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更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

5. 学生支持与辅导:建立学生支持与辅导体系,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四、实施步骤1. 制定英语学科建设规划: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由教研组长或学科带头人牵头,制定英语学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2. 教师培训与发展: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课程、学术研讨会等,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 教学资源建设:建设英语教学资源库,收集和整理教材、教具、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支持。

4.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更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外语学科建设座谈会发言稿

外语学科建设座谈会发言稿

外语学科建设座谈会发言稿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外语学科建设座谈会。

外语学科一直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语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次座谈会旨在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外语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面对新形势下的外语学科建设,我们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内容更新、丰富多元外语是与社会和经济联系紧密的学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语学科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

我们应该着眼于国际化,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

因此,外语教学内容应该更多地涵盖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不仅懂得语言,还懂得如何与国际接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二、教学方法创新,注重学生主体性外语学科教学方法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采用互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联想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国际交流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外语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外语教师外语学科的教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加强外语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同时,也要引进国外优秀的外语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引入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也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评价体系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外语学科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们可以增加口语测试、实践能力考核等评价方式,更好地衡量学生的外语水平。

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

推进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

推进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

推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
推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有以下几点:
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高水平外语师资培养,招聘引进优秀人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设立外语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2. 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课程设置,开设更多的专业课程,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优秀大学、研究机构进行学术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方法和教材,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研讨会,提高学科的国际化水平。

4. 加强科研创新:增加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5.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实地考察、实习、实验等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建立学科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评估体系,及时评估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激励和奖励,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

通过以上措施的推进,可以提高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术声誉,培养更多优秀的外语人才,推动学科的长远发展。

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反思性教学

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反思性教学
教师专 业发 展现状 不尽 如人意 ,外语
学位 、职称 、课 堂教学 、学 生学 业评 定 、学 术研 究 、专 业和 学科 建设 等方 面 ,但 这 只是一 种经验 指导 下 的管理 改革 ,还没 有能从 “ 业化 ” 的高度 专 来认识教 师队伍 的建设 问题 。 ( 二)教师专业 素质整体不高 教师 的专 业素 质主要 包 括专 业知 识 、专业能 力和专 业精 神 。首先 ,由 于我 国实行 对社会 开放 的教 师资 格证 书制 度 ,再 加上 高职专 业设 置 的职业 性 和应 用性 ,许 多非师 范 的毕业 生和 企业 的工程 师进 入高职 教师 队伍 。这 些教 师均具 备较 强 的学 科知 识 ,但是
与教师形 象不符等 。
当代认 知学 习理 论和建 构 主义 的

个基 本观点 是 :学习 不是一 个被 动
接受 的过程 ,而是 学 习者主 动加 工信 息 的过 程 。学习 的效果 不仅 依赖 于教
师 的讲 授 ,更取 决 于学 习者对 学 习策
略 的主动运用 。一 方面 ,教 师发展 的
三、反 思性 教学 是外 语教 师专 业 发展 的有效途径 反 思性 教学是 近 年来在 欧 美教 育
界备受 推崇 的一种 促进 教师 专业 发展
的教师 培养理论 。其 特征 是 突出教 学 的主动性 、情景性 、反馈性及 实效性 。
反思性 教学对 教师 专业 发பைடு நூலகம்具 有 重大
意义 ,它带 给教师全 新 的思维 方式 和
过程是 自主学 习 和提高 的过 程 ,是一
种终身 教育 的过程 。社会 在 发展 ,语 言在变 化 ,外 语教 师需 要不 断更新 自 己 的知 识 ,构 筑合 理 的知识 结构 ,以

OBE理念视域下师范类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究

OBE理念视域下师范类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究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一、引言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高校应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改革师范院校课程教学内容。

面向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需求,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质量、适应时代变化、培养专业化人才、推动教育改革及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OBE 是一种通过学习产出驱动教育过程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焦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上,而不仅仅是教授课程内容。

1994年,美国学者W. D.斯派帝(W. D. Spady )在其著作《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Outcomes-based Education :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 )中首次定义了OBE 理念的概念,明确提出教育系统中的一切都应围绕着“所有学生能够在学习体验结束时取得成功所必需的能力”进行计划和组织[1]。

在基于OBE 理念的教育系统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完成某阶段教育时应达到的能力及水平有清楚的构想,并设计适宜的人才预测、教育管理、师资培训、课程教材、教育科研和评估指标等,以保证学生按时达到预期目标。

目前,OBE 理念已成为多个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共和国、新加坡共和国等国家的教育者和学者已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研究。

师范类英语专业以培养英语教育人才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具备教育理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估策略、教育心理学和班级管理等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合格的英语教育者。

OBE 理念作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适应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内部结构的需求变化[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学科建设与教师发展探究
高校外语学科建设存在定位不准、投入不足、缺乏高端人才等问题,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关系到外语学科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术科研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应具备必要的技术素养,创新教学理念,采用多变的教学模式以及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以服务于外语学科建设。

1.外语学科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外语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因为教学与研究的基础相对薄弱,我国高校的外语学科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外语水平是衡量全能型人才的一个必要标准,加之社会对于专业外语人才的需求激增,外语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视。

外语专业因此成了很多学生的首选专业,这种需求造成了各层次高校外语专业开设泛滥成灾、良莠不齐的现象,怎么权衡供需关系以及保证办学质量成为学校首要考虑的问题。

戴炜栋、吴菲认为制约高校外语学科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外语学科定位不明确。

外语在外交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容易受到外交状况和政策的影响。

将外语单纯地视为外交工具,势必影响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应该确定外语在经济文化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有计划地进行外语发展规划,兼顾教学与科研两个领域,以保证外语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对外语学科建设的投入不足。

尽管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增大,对外语的重视程度增加,但资源投入与重视程度仍然不成正比。

在各高校的学科体系中,外语无疑都占有一席之地,但在资源匹配上是不均衡的,打击了外语教师的积极性,损害了利于外语学科发展的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

第三,缺乏高端人才。

目前外语毕业生就业已经处于滞涨阶段,但这并不能解读为社会不需要外语人才。

社会需要的是高端外语人才,例如,同声传译、口译、复合型外语人才等,不需要一般性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人员。

针对这一状况,可以把人才培养方向转为深度专业性、复合型人才方向,以满足社会需要。

针对外语学科发展的现状,戴炜栋、吴菲提出针对性的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重视外语专业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作用;同时制订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出明确、健全的各级外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标准;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以原创性研究提升学科地位。

在这些建议中,提及了学科发展途径、政策,同时也涉及外语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外语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科研能力。

2.外语教师综合素养提高促进学科建设
唐代学者韩愈曾经用这样的话语形容教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但在外语学科发展形势下,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很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单纯的奉献精神、单一的知识结构将会影响外语学科的发展。

教师的角色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

21世纪,教师的角色被定义为控
制者、评估者、组织者、提示者、参与者和资源提供者。

教师本身已经成为角色的复合体,学生对于教师作用的要求也越来越具体化。

教师是专业知识的直接传授者,是国家教育政策的执行者,所以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学科建设。

首先,教师应具备必要的技术素养。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与学的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微课程、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好计算机网络技术,这样才能辅导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作为课程的讲授者、组织者、培训者,但同时也要明确宏观指导者的角色地位。

最后,教师应是多学科知识的集大成者。

传统的单一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教师应该转变为具备多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学习资源提供者。

对于大学外语的学科建设来讲,教师的多种知识结构需求来源于外语与学科专业结合的改革方向。

3.结语
我国高校外语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前沿理论为基础,在国家政策战略的扶持下,找寻有特色的外语学科发展突破口。

教师发展是外语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外语教师群体的学科知识、信息素养、精神态度以及自主发展能力成为外语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吴菲.我国外语学科发展的约束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03).
[2]孙学章.外语教师发展与外语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探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