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解释及应用解析

合集下载

测井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测井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侧向测井的特点: 在电极系上增设了聚焦电极,迫使供电电极发出的电
流呈一定厚度的水平层状径向流入地层,从而减小井 的分流作用和围岩的影响,提高分层能力。 目前多用双侧向测井、微球型聚焦测井、八侧向
3、双侧向测井--电极系及其电场分布
电极系:结构见图。
深侧向由于增加了一对柱状屏
B1
由于测量结果受井内泥浆、围岩、侵入带等的影响, 不是地层真实的电阻率,而称为视电阻率,所以又 称视电阻率测井。
a、普通电阻率测井基础
电极系: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一组电极。由供电电极A、B 和测量电极M、N组成。
电极类型 :成对电极,如AaMbN中的MN

不成对电极(单电极),如AaMbN中的A电极
应用:常与双感应组合,在淡水泥浆侵入 很深和低阻环带时,用来确定Rt和Rxo.
Rmf>Rw时, 油层双感应—八 侧向曲线呈低侵 特征: RILD>RILM
当Rmf>Rw时, 水层的双感 应—八侧向曲 线呈高侵特征: RILD<RILM
感应测井
提出:前面介绍的电阻率测井要求井内介质是 导电的,而在油基泥浆和空气钻井的井中均无 法测量。为此提出了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 感应测井,以实现对地层电阻率的测量。
双极供电 正装(底 部)梯度 电极系
双极供电 倒装(顶 部)梯度 电极系

目前常用: 4米底部梯度电阻率曲线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曲线
主要用途:
a、定性或半定量划分油气水层;确 定套管鞋深度;
b、求岩层的真电阻率; C、划分岩性剖面和确定岩层界面;
砂泥岩剖面,一般高阻层为砂 岩油层,低阻层为泥岩 d、地层对比。
电极系结构
b测量原理:电极系及 探测范围 微梯度:4 ~5cm 微电位:8~10cm 微梯度的数值主要受泥 饼的影响; 微电位的数值主要受冲 洗带的影响。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经典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经典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经典测井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通过对地下岩层进行电磁、声波、核子等各种物理方法的测量,获取有关地层、含油气性质等基本参数的数据。

测井数据对于判断油气藏的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岩性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综合解释几种经典的测井资料,包括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方法等。

一、测井曲线1.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GR)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测量的是地层的自然伽马辐射强度,是一种常用的测井曲线之一。

自然伽马辐射是由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如钍、钾和铀等的衰变所产生的。

GR曲线的峰值反映了岩石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通过与岩层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岩层的类型和含油气性质。

2. 电阻率测井曲线(ILD、Rt)电阻率是指物质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电阻率测井曲线测量了地层的电阻率值。

岩石的电阻率与其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以及岩石的含油气性质密切相关。

ILD曲线是测量液体饱和度等含油气性质的重要参数,而Rt曲线通常用于描述岩石的电阻性质。

3. 声波测井曲线(DT、ΔT)声波测井曲线主要是通过测量岩石对声波的传播速度来获取有关地层岩性和孔隙度等参数。

DT曲线即声波传播时间曲线,反映了声波在地层中传播所需的时间,ΔT曲线是声波时差曲线,它可用于计算地层中流体的饱和度。

二、测井解释方法1. 直接解释法直接解释法是根据测井曲线的特征进行判断、推断,结合地层信息和岩性特征,直接得出结论。

例如,根据GR曲线的峰值及其分布情况,可以判断油气层的存在与否,以及油气层的厚度和含油饱和度等。

2. 相关系数法相关系数法是通过建立地层参数之间的统计关系来进行解释。

通过计算测井曲线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地层岩性、岩相、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的推断。

例如,通过计算GR曲线与含油饱和度的相关系数,可以判断油气层的含油饱和度等。

3. 分层解释法分层解释法是根据地层的特点和垂向变化进行测井解释。

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的规律性变化和层段特点,将地层划分为若干层段,再对每个层段进行解释。

测井解释基础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测井解释基础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测井解释基础知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测井是石油工程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它通过使用特殊的工具和设备在钻井过程中获取井内的各种数据,以评估地下地层的性质和含油气性能。

这些数据对于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通过测井可以准确地了解油气藏中地层的性质,包括储集层的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

同时,测井数据可以获得地层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声波速度、电阻率等,从而可以计算出地层的含油气饱和度和产能。

测井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电测井、声测井、密度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

这些测井工具可以通过装备在钻井井筒中的测井仪器进行数据采集。

测井数据的获取主要依靠钻井过程中向井内发送的信号与地层反射或吸收的物理现象产生的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

测井解释是对测井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以得出地层性质和含油气信息,并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测井数据的解释,可以确定油气藏的储量、底部流压、裂缝分布等重要参数,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勘探和开发方案。

总之,测井是一项通过获取井内数据进行地层评价的重要技术。

它对于优化勘探开发策略,提高油气田的产能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测井解释作为测井技术的核心环节,为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石油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按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讨论:(1)引言:首先介绍本文的背景和目的,概述测井解释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正文: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测井的定义和作用,以及获取测井数据的方法。

其中,关于测井的定义和作用部分,将探讨测井在勘探和开发油气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油气储层评价和井筒工程的意义。

关于测井数据的获取方法部分,将介绍目前常用的测井工具及其原理,如电测井、声波测井、核子测井等。

(3)结论:在本节中,将强调测井解释的重要性,并讨论其在油气勘探开发、地质研究及工程应用领域的具体应用。

测井原理及方法

测井原理及方法
产生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 • 地层水溶液离子浓度与泥浆滤液的离子浓度不同,产生
离子扩散;-扩散电动势 • 岩石颗粒表面对离子有吸附作用;-吸附电动势 • 泥浆滤液向地层中渗透作用。-过滤电动势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的测量
自然电位SP的理论计算
自然电流: 测量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值Usp:自然电流流过井内泥浆 柱电阻上的电位降:
1、 常规测井资料原理及应用
1. )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 2. )自然电位测井 3. )声波测井 4. )伽马和密度测井 5. )补偿中子测井
电阻率测井
电法测井是地球物理测井中三大测井方法之一,它根据岩层电学性 质的差别,测量地层的电阻率、电导率或介电常数等电学参数,用来研 究地质剖面,判断岩性,划分油气水层,和其它方法一起研究储集层的 含油性、渗透性和孔隙性等性质。
a.主要类型
(2)微侧向(MLL): 微电极测井中泥饼分流作用太大,测RXO不准确,采用聚焦原理,形 成微侧向测井。
(3)微球形聚焦(MSFL): 微侧向MLL探测浅,受泥饼影响大。MSFL方法探测浅,又基本不受泥饼影 响,是目前最好的RXO测量方法。
(4)八侧向(LL8): 以上均为贴井壁测量,LL8是不贴井壁测量Rxo的方法。它是在七侧 向电极系下方附近设屏流回路电极B1,在上方较远处设回路电极B2。
• 厚层可以用“半幅点” 确定地层界面。
地层电阻率的影响
• 含油气饱和度比较高的储集层,其电阻率比它完全含水时rsd明显升 高,SP略有下降。一般油气层的SP幅度略小于相邻的水层。Rt/Rm 增大,曲线幅度减小。
• 围岩电阻率Rs增大,则rsh增大,使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减小。
泥浆侵入带、井径的影响
b.电极系分类: 通常供电和测量共4个电极,一个在地面,井下三个组成电极系。 梯度: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的距离大于成对电极间的距离。 电位: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的距离小于成对电极间的距离。 梯度电极系进一步分为:底部(正装)梯度、顶部(倒装)梯度。

测井资料解释及应用

测井资料解释及应用

草16
QK-1
以上是三垛-戴南储集层(上构造层) 典型油层测井特征图,这类储层特点是: 单层厚度大、物性好,孔隙度一般在10- 30%,渗透率一般都成百上千mD,油水 纵向分异明显(油层-油水同层-水层)。 测井AC一般在270-310μs/m,Rt一般都高于
10Ωm。
阜宁组三段:我们以台兴油田和西边 城油田的测井资料为实例来阐述该组段 油气层测井解释。
吉1井阜一段
苏都290井阜一段
边城油田的主要含油层位也在阜宁组三段, 该油田阜三段上、下砂组都有油层出现,上、下 砂组水的矿化度有反转现象,即下砂组水矿化度 低于上砂组。因此,我们在判别下砂组油层时, 设置的电性标准要高于上砂组。
在岩性、物性都较好前提下,上砂组油层电 阻率要大于3Ωm,下砂组油层电阻率要大于 6Ωm。
Rt
张家垛油田(Es、Ed)
POR
张家垛油田(Es、Ed)
AC
张家垛油田(Es、Ed)
SH
张家垛油田(Es、Ed)
RT
张家垛油田(Ef3)
POR 张家垛油田(Ef3)
AC 张家垛油田(Ef3)
SH张家垛油田(Ef3)
二、测井资料解释
1、测井资料解释做什么?
测井仪器的测量原理是在声学、电学、核物理等 学科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测井解释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领域,它把仪器的响应同地质学结合起来,确定地层 的岩石物理参数及流体性质。测井解释可为用户提供 以下服务:
边7上砂 组:测试 为油层
边8上砂 组:测试 为油层
边5B下 砂组:测 试为油层
边4下砂 组:测试 为油层
边4下砂 组:测试 为水层
边8下砂 组:测试 为低产层
边城油田刚发现时,在没有试水资料的 情况下,我们通过分析测井资料推测上、 下砂组水性的反转现象,因为测井解释很 需要水资料。后来油田开发逐渐有水分析 资料,印证了推测的结论。大家可以来仔 细注意上、下砂组中泥岩的电阻率变化。

测井资料及其应用

测井资料及其应用

地面仪器
测井仪器车
下井仪器
2、测井资料解释与评价
测井信息是地层评价的主 要手段。主要应用于: 储层评价 油气资源评价 油田勘探及开収 油藏开収及管理 地层评价 地质、钻井和采油工 程 最核心的应用是储层 评价,油气水层评价。 测井评价 技术发展历史
储层定性解释
1960年~1979年
1980年~1995年
25
测井资料的应用
测井具有成本低、垂直分辨率高、连续 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层评价,地 质、钻井和采油工程,以及矿产资源(如 金属、煤、钾盐、水文工程)勘探开发等 方面。
1、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的应用
①划分渗透性地层。 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 对比。 ③计算泥质含量。 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 ⑥沉积相研究。
储层定量评价 单井精细解释 多井资料综合解释 油藏描述 地质研究 工程应用
1995年~至今
3、测井方法和理论
• 电磁测井—岩石电学性质 • 声波测井—岩石声学性质 • 核测井—放射性、核衰变、原子物理
常规测井与现代测井
常规测井技术
单一探头
现代测井新技术
阵列或扫描探头
分辨率低
测量平均物理量 非定向测量
含水饱和度 解 (%) 0 残余 可动 释 100 层 束缚水饱和度 号 100 (%) 0 50 (%) 井径 (cm) -25
85
0 25
100
(%)
0
砂泥岩地层测井数字处理成果图
固井质量评价图格式 Q/SL 1273-2001
236
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
井 声波变密度测井 固井质量评价图
深度比例 1:200
原状地层

测井资料解释(煤田测井解释)

测井资料解释(煤田测井解释)
为使煤层模型更接近于原生状态,模型中的灰分还包含有泥质及其它矿物成分在原生 状态下所含有的水及其在燃烧过程中的挥发物。为与化验室中的灰分相区别,这部分 成分称湿灰分;
对比泥质砂岩体积模型和煤的体积模型: 泥质砂岩的岩石骨架相当于碳分, 泥质相当于灰分, 而孔隙水则相当于水分。
煤的声波测井、密度测井及中子测井解释公式与泥质砂岩的测井解释公式具有相 同的形式:
t 1 Vatc Vata t f b 1 Vac Vaa f N 1 Vac Vaa f
上式中Va’=V0/V为灰分的相对体积含量;Δtc、Δta、Δtf分别为碳、灰、水的声波时差; δc、δa、δf分别为碳、灰、水的体积密度;Φc、Φa、Φf分别为碳、灰、水的含氢指 数;为水分的相对体积含量。
煤层的井径曲线受钻井工艺和钻井液性能影响,煤层会发生垮塌,使井径扩大。 煤层的声反射系数比其它地层都小,声波井周成像是记录声波在井壁处反射波的 能量,由于煤层反射系数小,声波透过地层的能量多,而反射的能量少,因此图像 颜色深。
煤储层孔渗特征
1. 煤储层孔隙结构 属裂缝—孔隙型结构,煤基质被天然裂缝(割理)网分隔成许多方块,每个方块 由煤粒和微孔隙组成。基质是储气空间,甲烷被吸附在微孔的表面,渗透率很低, 一般为(10-2~10-6)×10-3μm2。在浓度差的作用下,甲烷透过基质扩散到裂缝中, 裂缝在煤的总孔隙体积中占次要地位,储气功能很低,可有少量游离气储存其中, 但裂缝的渗透率高,是甲烷渗流的主要通道。 煤中的天然裂缝(割理)是煤化作用和构造应力影响的结果。成大致相互垂直的两 组,主要的、延伸较大的一组叫面割理,次要的、与面割理大致垂直的一组叫端割 理。割理是煤中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并且有方向性,因而它是控制煤层气方向渗 透的主要因素,割理间距是煤储层模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生产测井原理与资料解释

生产测井原理与资料解释

生产测井原理与资料解释生产测井原理是一种通过测量井内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特征来评估油井的产能和储层性质的方法。

它是油气开发过程中重要的工具,可以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基于不同的原理和方法,生产测井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包括油井产能、油层储量、油气组分、储层渗透率等。

生产测井资料解释是指通过对生产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有关油井和储层性质的结论。

生产测井资料一般以测井曲线的形式呈现,包括电阻率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曲线等。

通过对这些曲线进行解析,可以获得有关储层性质和井内流体的定量和定性信息。

电阻率测井是生产测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测量井内岩石的电阻率来评估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在电阻率测井曲线中,较高的电阻率通常表示较低的孔隙度和较低的渗透率,而较低的电阻率则表示反之。

通过对电阻率曲线进行解释,可以判断油井是否有产能,以及井间的储层性质差异。

自然伽马测井是用来测量井内地层放射性物质含量的方法,它可以用于判断油井中的油气含量、岩石类型、垂向流动性等。

自然伽马曲线可以显示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曲线的形态和取值,可以判断储层的油气饱和度和岩石类型。

声波测井是一种测量地层中声波传播速度和频谱特征的方法,它可以用来评估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井内流体性质。

声波测井曲线中的传播速度通常与地层的密度和波速有关,通过测量速度的变化,可以获得有关储层和井内流体的信息。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生产测井原理和方法,如渗压测井、渗透率测井、流量测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原理和应用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之,生产测井原理是通过测量井内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特征来评估油井的产能和储层性质的方法。

通过对生产测井资料的解释,可以获得有关油井和储层性质的重要信息,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生产测井原理和方法,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阻油层GR一般在80API左右,SP具有明显负异常, 声波时差在270-350μs/m之间,电阻率一般低于6Ωm,有 的层甚至在3Ωm左右,这类油层在解释时容易被漏失。
QK-122
阜三段台Ⅲ1-台Ⅲ5油组呈正旋回沉积,如QK112井2739-2796米, 低阻油层主要存在于正旋回沉积相带的中、上部,岩性细以及频繁的 砂泥岩薄互层是该区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
Ef1地层在草舍油田、腰滩油田有揭示。 草舍油田的Ef1地层砂岩发育,由于埋藏较深, 岩石压实性好,物性相对比三垛和戴南组以及阜 三段变差,声波时差一般在230-250μs/m,测 井特征图如下所示。
腰滩油田的Ef1地层砂岩发育,钻井揭示的层位 较短,阜二段底部砂泥岩薄互层结束后进入阜一 段厚砂体,测井特征图如下所示。
QK-122
RT (Ω m) 2.94 3.01 4.3 4.9 11.95 4.88 5.01 13.2 4.63 3.73 4.74 2.07 2.46 3.5 2.23 4.29 3.28 2.36
SH (%)
6.14 4.37 12.64 4.51 2.6 3.74 13.27 4.66 8.85 14.57 6.7 6.79 7.19 4.34 13.58 9.49 9.73 6.93


泥岩
盐城组地层的测井特征与下伏的三垛组地 层有显著差异,分界线清晰。 1、从自然电位和电阻率台阶看,水系发 生了巨变。 2、从测井曲线形状变化可看出,盐城组 大套砂层转入三垛组的砂泥岩频繁交互,电阻 率和声波时差由高值到低值,自然电位由正异 常到负异常。 测井特征图如下所示。
三垛组(Es)
三垛组地层也分为两段,即垛二段(Es2)和垛 一段(Es1),岩性为砂泥岩互层。 测井曲线在Es2/Es1之间无明显特征,界线难以 划分,但在Es1底块砂岩之上有一区域标志层: 暗黑色泥岩,测井特征表现为高电导率(低 阻)、高伽马和高时差。底块砂岩结束进入戴 南组。测井特征图如下所示。
戴南组(Ed)
的响缚图 基束水( 本缚饱) 因水和反 素饱度映 和增随 度加着 和,粒 形表度 成明中 低粒值 电度的 阻中减 率值小 油是束 层影
Swi r(%)
100
a
80 60 40 20 0 0 0.05 0.1 0.15 MD(mm) 0.2
图2-8(a) 台兴油田粒度中值与束缚水关系图
表2-1 砂岩粒度中值、束缚水饱和度和电阻率分析数据表
戴南组也分为两个段,即戴二段( Ed2 ) 和戴一段( Ed 1)。 Ed与Es属同一沉积序列,岩性与电性特征 基本相似, Ed2/ Ed 1在测井曲线上也难以 划分,但在戴一段有数个高导泥岩,且底 块砂岩结束进入阜四段泥岩。测井特征图 如下所示。
阜宁组(Ef)
阜宁组分为四个段,即阜四段(Ef4)、阜三段 ( Ef3 )、阜二段( Ef2 )、阜一段( Ef1 )。 Ef4地层岩性以泥岩为主; Ef3- Ef1地层岩性为砂泥岩互层。
泰州组( Et) 草舍油田的Et岩性、物性及电性特征与 Ef1相近,但底块砂岩的厚度较大,声波 曲线反映的物性条件比Ef1 要好,测井特 征图如下所示。
(二)油层测井曲线特征 • 垛一段油层大多是底水油藏,即上油下水分布。 油层电阻率值一般都是水层电阻率3倍以上, 油水层电阻率差异很明显,用标准水层对比法 较易于识别。 这类层在试油时,由于底水推进,地层能量 足,一般都易高产,缺点是在采油过程中见水 也快,易被水淹。
Ef3岩性组合为上砂组、中部泥岩段、 下砂组,在测井曲线上显示出很明显的 特点,不论是在溱潼凹陷还是在金湖凹 陷、海安凹陷都具备这一特点,很容易 区分和识别。 测井特征图如下所示。
Ef2地层在草舍油田不发育,或缺失。 在金湖凹陷较发育,是主要含油储集层, 其特征是顶部有一较纯的泥岩段(俗称 泥脖子),上部有一段泥灰岩(俗称七 尖峰),中、下部为砂泥岩互层。测井 特征见下图。
10Ωm。
阜宁组三段:我们以台兴油田和西边 城油田的测井资料为实例来阐述该组段 油气层测井解释。 台兴油田阜三段储层既有常规典型油 层--“低伽马、高电阻、高时差”,如 QK103井的第17层,同时也存在低阻油 层,如QK122井的第11-15层。
QK-103
常规油层GR一般在60API左右,SP负异常明显, 声波时差一般大于270μs/m,电阻率大于6Ωm,这类 油层特征明显,一般--------2644.0 2656.3 2663.5 2672.7 2676.6 2713.8 2741.0 2758.1 2766.3 2331.4 2342.0 2419.3 2427.5 2437.9 2440.4 2446.9 2471.2 2487.3
QK-103
测井资料解释及应用
2012年11月
一、江苏地区测井特征
(一)地层与测井曲线特征
盐城组(Ny) 盐城组地层分为两个段:即盐二段 ( Ny2 )和盐一段( Ny1 ),由于埋深浅, 该组段地层成岩条件差,岩性疏松,砂 层(岩)大套堆积沉积成体。 测井特征 :电阻率和声波时差高 ,井径 扩径严重,自然电位呈正异常。测井特征 见下图。
• 戴一段油藏类型与垛一段类似,测井对 油水层识别时,只要掌握和运用最基本 的解释方法,也不难解释,疑难层相对 较少。
草16
QK-1
以上是三垛-戴南储集层(上构造层) 典型油层测井特征图,这类储层特点是: 单层厚度大、物性好,孔隙度一般在10- 30%,渗透率一般都成百上千mD,油水 纵向分异明显(油层-油水同层-水层)。 测井AC一般在270-310μs/m,Rt一般都高于
井名 层号 4 6 7 8 9 10 16 17 18 2 3 11 12 14 15 16 20 23 2641.3 2655.1 2658.9 2669.9 2673.3 2712.3 2738.5 2751.7 2762.6 2330.0 2337.8 2418.3 2424.8 2436.0 2438.9 2445.2 2468.7 24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