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2020~2025 年)

合集下载

合肥各区域规划汇总 谁才是合肥未来发展最好的区域

合肥各区域规划汇总 谁才是合肥未来发展最好的区域

合肥各区域规划汇总谁才是合肥未来发展最好的区域厉害了!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全部启动国家级滨湖新区争取尽早获批肥西县打造城西南公共服务中心中央商务区将成合肥“陆家嘴”……未来的合肥燃爆了!我爱铺网讯合肥到底是几线城市?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有人说合肥是二线城市,也有人说合肥是准一线城市……可是爱铺君看完合肥各区的规划,管它是一线还是二线,反正未来合肥发展要燃爆了!瑶海区东部新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如今的瑶海区再也不是那个机器轰鸣的老工业区,伴随着合肥东部新中心的起航,地铁等交通路网的全面完善,城中村、危旧房的改造,瑶海区正在实现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城区的全面复兴。

合肥东部新中心规划于2016年1月正式提出,合肥将再添地标级区域。

合肥东部新中心核心区9.4平方公里位于瑶海。

作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东部桥头堡,它将是沪宁合发展轴和合巢芜杭发展轴最为重要的发展承接区域。

该设计方案以“一个活力中心、四条生长廊道、多维生活网络”为总体框架。

合肥东部新中心概念规划暨核心区城市设计是以瑶海老工业区为核心,横跨瑶海、包河、肥东“两区一县”,总规划区域总面积34.1平方公里,包括瑶海区内17.7平方公里,包河区内10.1平方公里,肥东县6.3平方公里。

合肥东部都是最为重要的发展承接区域,建成后将与老城区、政务文化新区、高铁南站区、滨湖新区等构成合肥市主城区“钻石形”主中心体系。

2017年,瑶海区继续配合完善交通网络,打通南北主动脉,畅通支路微循环,保障市级重点工程,推动贯穿马合钢区域的轨道交通6号线建设,与1、2、3、4号线形成轨道交通网络。

未来五年,瑶海将拥有1、2、3、4、6共五条地铁,是全市地铁线数量最多的城区。

肥西县打造城西南公共服务中心《肥西县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17~2030年)》基本敲定,围绕产城融合示范区核心区,打造合肥主城区西南公共服务中心,辐射整个西南组团。

肥西本次规划范围为合肥主城肥西片区,包括肥西县上派镇、桃花镇、紫蓬镇、花岗镇、丰乐镇、严店镇等地区,总面积约264平方公里。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一、轨道交通投资维持高景气度(一)、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特征及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排行情况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电能驱动、快捷便利的公共出行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巨大发展。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七种类型,分别是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0-2026年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我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排行榜来看,截至2019年,我国城市交通轨道运营里程最高的城市为上海,运营里程达705公里,拥有车站415座,线路共有17条。

其次,北京以里程626公里位列第二,拥有车站389座,线路共有21条。

(二)、铁路投资预期是主导板块估值的核心,预计保持高强度全国铁路投资存周期性波动特征,十三五期间整体表现平稳。

2008年底,由于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当年全国铁路投资上调至416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61%。

2008-2010年,我国铁路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11年动车组事故等原因导致铁路建设投资缩水近30%,行业投资规模大幅下滑。

2012-2015年,虽然经济增速逐步放缓,但铁路投资恢复较快增长。

2016年以后,由于铁路行业发展已达到阶段高位,铁路投资基本保持稳定。

复盘历史,铁路投资预期是主导板块估值的核心因素。

2008年到2011年,由于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为扩大内需,铁路投资大幅提升。

铁路投资额作为铁路设备行业景气度的先行指标带动了板块整体上行。

2010年底,高铁投资加速,京沪高铁、郑西高铁等先后竣工,仅12月单月通车高铁达872公里,高铁投资加速和高铁运营里程快速增长持续强化市场预期。

2011年连续的黑天鹅事件导致板块出现大幅下跌。

2011年2月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涉嫌违纪被双规,板块风险偏好下移,铁路设备股价出现较大幅回调,其中,南车、北车跌幅分别达到30%、35%。

快报2020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快报2020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

快报:2020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城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路线公里来源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截至2020年12月31日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 (公里)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重庆杭州青岛郑州西安天津沈阳苏州大连长沙宁波昆明长春合肥南宁南昌无锡兰州厦门石家庄福州温州呼和浩特济南徐州东莞贵阳常州哈尔滨佛山乌鲁木齐太原淮安宜宾天水珠海三亚株洲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地铁线路长度 (公里)2020年当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 (公里)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各城市已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统计2020年共新增三亚、天水、太原 个城轨交通运营城市;其中,太原市运营线路为地铁三亚、天水两市运营线路为有轨电车另根据2020年11月1日生效的团体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分类》(T/CAMET 00001-2020)相关规定将株洲智轨A1线(公里)、宜宾智轨T1线( 公里)纳入统计,城轨交通运营城市累计达 个。

公里个条段2020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城市有新城轨交通线路(段)投运,共新增运营线路新开延伸段或后通段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制式结构情况图地铁6302.79公里占比79.00%217.60公里占比2.73%98.50公里占比1.23%805.7公里占比10.10%485.70公里占比6.09%57.70公里占比0.72%10.20公里占比0.13%轻轨单轨市域快轨现代有轨电车磁浮交通AMP2.73%1.23%10.10%6.94%79.00%0.13%6.09%0.72%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4市的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20年已公示的获批项目涉及新增城轨交通线路长度共 公里,新增投资额共 亿元。

新增项目所涉及的城轨交通线路系统制式均为地铁制式。

4市新获批建设规划线路长度共计 公里,总投资额共计 亿元。

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

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

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公示1、建设项目名称和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2)概况:合肥市远期(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由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181.1公里,共设置15个轨道交通枢纽。

近期(至2016年)建设项目由1号线(汤池路站至遵义路站)和2号线(长宁大道站至大众路站)构成,线路总长度55.95公里,共设置车站45座,其中有一座换乘车站,设置车辆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车辆段1座、停车场2座、主变电所4座、控制中心1处。

线路在城市中心区均采用地下敷设方式,中心城区外采用高架线路。

总投资240.53亿元。

1号线是南北向的径向线,北起新蚌埠路与汤池路交叉口北侧,终点至滨湖新区规划的广西路与遵义路交叉路口东侧,全线长28.75公里,其中地下线17.15公里,高架段11.31公里,过渡段长0.29公里。

共设置车站23座,其中地下车站14座,高架车站9座。

最大站间距1720米,最小站间距900米,平均站间距1273米。

北端设瑶海车辆段一座,南端设滨湖停车场一座。

2号线西起长江西路与长宁大道交叉口东侧,终点至长江西路与大众路交叉口西侧处。

全线长27.20公里,其中地下线13.71公里,高架段12.91公里,过渡段长0.58公里。

共设置车站23座,地下车站12座,高架车站11座。

最大站间距1880米,最小站间距810米,平均站间距1223米。

线路西端设蜀山停车场,东端设龙岗车辆基地。

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远期规划方案图合肥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方案图2、主要环境影响: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房屋、地下管线的拆迁影响,施工期噪声、振动、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影响;工程建成后环境影响主要为噪声、振动、电磁等影响。

除此之外,风亭等构筑物还会产生景观影响等。

3、项目建设单位和联系方式:项目建设单位: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地址:合肥市荣事达大道17号;邮编:230001联系人:张思源电话:(0551)26695284、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联系方式: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等级:甲;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3210号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3号;邮编:610031;联系人:董事,电话:(028)86446476;Email:teyghc@5、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收集现有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资料,辅以实地调查,确定各条线路沿线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和敏感区域,分析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各阶段存在的环境问题,对轨道交通规划所涉及到的所有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有效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建议,得出评价结论。

中国及部分省市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中国及部分省市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中国及部分省市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铁路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以机车牵引列车车辆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行驶。

传统方式是钢轮行进,但广义的铁路运输尚包括磁悬浮列车、缆车、索道等非钢轮行进的方式,或称轨道运输。

铁路分类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根据技术、路网、行政、速度、功能和轨道等不同类别进行划分和分级。

国家层面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为了促进铁路建设行业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7月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中规划:到2025年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更加完善,基本建成“米"字型高铁网,基本实现地级城市高铁全覆盖,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

地方层面铁路建设行业政策
显示,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铁路建设行业发展,如2020年11月发布的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规划:构建“通道+枢组+网络”互联互通立体交通格局,推进沈白。

丹通高铁建设,推动省际高铁互联互通,加快既有线路提速扩能改造以及沿边国道和铁路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3.15•【文号】发改基础〔2017〕498号•【施行日期】2017.03.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的批复发改基础〔2017〕498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你委《关于上报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2年)的请示》(粤发改交通〔2016〕686号)收悉。

经研究,并商住房城乡建设部,现批复如下:一、为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持广州市重点区域、新区建设和南沙自贸区发展,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提升综合交通枢纽接驳水平,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效益,原则同意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

考虑到建设规划项目合理工期安排,将建设规划期调整为2017-2023年。

二、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经济、适用、安全的原则,统筹考虑城市开发进程、建设条件及财力情况,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加强设施、人员配备。

同时,研究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于连接城市副中心及郊区组团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应优先采用市域快线。

三、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规划审批(核准)项目,项目基本建设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规范招标投标行为。

项目审批(核准)工作不得进一步下放、转移审批(核准)权限,审批(核准)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项目评估,建立公示和信息公开制度。

项目批复文件抄送我委,并按要求及时报送项目建设进展等情况。

四、本期建设项目要做好与铁路广州站、北站、东站、南站及南沙站枢纽等重要交通枢纽的规划无缝衔接,换乘设施工程应一次建成,可分期投入使用;不能一次建设成的,应充分做好预留。

重要的地铁换乘枢纽应尽可能实现不同线路间同台换乘,不能同台换乘的,通过建设或改造配套换乘设施实现便捷立体换乘。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

附件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年)一、线网规划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2030年线网总长度约436.4公里,由9条线路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15条轨道交通线及1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公里。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建设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工程共6个项目,全长约109.96公里。

估算总投资798.08亿元。

项目建成后,形成11条线路,总里程279.91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2号线东延线。

起自2号线大众路站,终于泉香路站。

线路全长14.50公里,投资101.0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3号线南延线。

起自3号线方兴大道站,向南终于馆译路站。

线路全长11.25公里,投资89.68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4号线南延线。

起自4号线丰乐河路站,终于华南城金刚台路站。

线路全长12.91公里,投资70.67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

6号线一期。

西起鸡鸣山路站,向东终于东风大道站。

线路—5—全长35.1公里(其中7.8公里线路拆分于4号线,新建线路27.3公里),投资205.85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7号线一期。

西起繁华大道松林路站,向东终于紫云路巢湖南路站。

线路全长21公里,投资168.8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8号线一期。

北起北城高铁站,向南终于阜阳路站。

线路全长23公里,投资162.01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5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2号线东延线、3号线南延线、4号线南延线、7号线一期工程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6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798.08亿元,资本金占40%,计319.23亿元,由合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

浅谈合肥市地铁一号线

浅谈合肥市地铁一号线

浅谈合肥市地铁一号线作者:包雨生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22期[摘要]合肥市地铁一号线是构成合肥市前期交通路网的骨干线路,是联系各沿线和铁路交通枢纽的快速通道。

本文以合肥地铁一号线为探讨对象,对其当前的施工方案及规划进行剖析,总结出合肥地铁一号线的选线特点及其各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合肥市地铁选线中图分类号:SD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2-0317-01一、前言合肥市地处华东地区,东边紧靠江苏南京、苏州,东南方向毗邻上海、浙江杭州,湖北武汉在西南方与杭州、合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即使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论经济实力,合肥也远不能与上述诸城市抗衡,因此修建地铁的时间也是最晚的。

处于这样的相对劣势下,经济总量薄弱是合肥面临的核心问题。

经济总量薄弱无法带来必要的投资,因而无法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吸引力,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与约束力留住人才。

大城市地铁的修建与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经济的蓬勃发展多伴随城市人口的爆炸,如上海、杭州、苏州,交通压力的增大直接促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尤以地铁为重;另一方面,地铁的修建能够有效减小合肥市地面交通的压力,促进线路上商业中心的繁荣,带动市区的旅游需求,从而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二、合肥市轨道交通前期总规划合肥地铁远景线网总长322.5公里,其中市区线路7条,全长215.3公里;市域线5条(含1条机场专用线),全长107.2公里。

中心城区远期规划方案为: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中设置了15个轨道枢纽,全长181.1公里。

第一阶段:2009~2017年,修建1、2号线,形成“十”字的基本骨架;第二阶段:2014~2020年,修建3、4、5号线,与1、2号线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向四周放射的基本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心城区的主要客流走廊;第三阶段:2020~2025年,在基本网络基础上,修建6、7号线、8号线(8号线为机场线),在中心城区内形成完整全面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 年)
一、线网规划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 2030 年线网总长度约 436.4 公里,由 9 条线路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远景线网由 15 条轨道交通线及 1 条机场专用线组成,全长578.9 公里。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 2 号线东延线、3 号线南延线、4 号线南延线、6 号线一期、7 号线一期、8 号线一期工程共 6 个项目,全长约 109.96 公里。

估算总投资 798.08 亿元。

项目建成后,形成 11 条线路,总里程 279.91 公里轨道交通网络。

2 号线东延线。

起自 2 号线大众路站,终于泉香路站。

线路全长 14.50 公里,投资 101.0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3 号线南延线。

起自 3 号线方兴大道站,向南终于馆译路站。

线路全长 11.25 公里,投资 89.68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4 号线南延线。

起自 4 号线丰乐河路站,终于华南城金刚台路站。

线路全长12.91 公里,投资 70.67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4 年。

6 号线一期。

西起鸡鸣山路站,向东终于东风大道站。

线路全长 35.1 公里(其中 7.8 公里线路拆分于 4 号线,新建线路 27.3 公里),投资 205.85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7 号线一期。

西起繁华大道松林路站,向东终于紫云路巢湖南路站。

线路全长 21 公里,投资 168.8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8 号线一期。

北起北城高铁站,向南终于阜阳路站。

线路全长 23 公里,投资162.01 亿元,项目建设工期为 5 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
2 号线东延线、
3 号线南延线、
4 号线南延线、7 号线一期工程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80 公里;6 号线一期、 8 号线一期采用 B 型车 6 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 100 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
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 798.08 亿元,资本金占 40%,计 319.23 亿元,由合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

(四)实施保障
近期建设项目由合肥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优化综合交通衔接,提高公共交通—7 —整体效率和吸引力;统筹协调轨道交通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及建设工程的关系,深入研究规划线路选线问题;专项规划设计车站周边土地利用和交通接驳,重点控制好车辆段和停车场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利用土地开发保障城市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的途径。

附图: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0~2025 年)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