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介绍
航模入门必读基础知识

祝小白们早日成为老鸟!加油
⑤舵面
接下来介绍各种舵面的作用。舵面主要有以下四种:副翼,襟翼,升降舵和方向舵。
在介绍各舵面的作用之前,我先说说模型飞机的三轴,横轴,纵轴,立轴。纵轴是与机身的几何对称轴,穿过机身;横轴与纵轴垂直且穿过机翼的一条直线;立轴是与上述二者皆垂直的直线。这三者交与一点,这一点就是模型飞机重力的合力点,即重心。
副翼:机翼后面可以上下运动且两侧差动的舵面;襟翼:机翼后面只能向下运动且两侧只能同向运动的舵面;升降舵:水平尾翼后面可以上下运动的舵面;方向舵:垂直尾翼后面可以左右摆动的舵面。
副翼的作用是使飞机绕纵轴做旋转运动;方向舵使飞机绕立轴做旋转运动,这个旋转运动与飞机向前的合速度即为转弯的实际速度方向;升降舵使飞机绕横轴做旋转运动;襟翼的作用是减速,也叫空气刹车。
②通道及映射
习惯性的,我们会把1通用来控制幅翼,2通用来控制升降舵,3通(不会自动回中的那个通道)用来控制油门,4通用来控制方向舵。
③具体操作及模型的响应
正反舵:首先机尾对着自己。然后从1通道,向左打(左幅翼,飞机绕纵轴逆时针旋转),左侧幅翼向上旋转;向右打(右幅翼,飞机绕纵轴顺时针旋转),右侧机翼向上旋转。2通,向下(拉杆,抬头),升降舵向上旋转;向上(推杆,低头),升降舵向下旋转。3通,杆在最下面动力应该是最小的,内燃机的话,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电动机的话,应该停转。4通,向左(左方向,飞机绕立轴向左旋转),方向舵向左旋转,向右(右方向,飞机绕立轴向右旋转),方向舵向右旋转。
航空模型介绍
一组成
首先,航空模型分为五个基本的部分:1机头,2机翼,3机身,4发动机,5尾翼,6起落架
二定义
航空模型的定义:凡是 1翼展小于5米;2带有或不带有动力装置;3不能载人;4密度大于空气 的飞行器统成航空模型。
航空模型的介绍

航空模型的介绍航空模型的介绍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5、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6、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关于航模的一些基本问题1、升力和阻力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
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
航模的原理

航模的原理
航模是模拟真实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和机械结构的模型,原理基本上与真实飞行器相同。
下面将介绍航模的原理。
飞行原理:
航模的飞行原理主要是基于三个基本的力学原理:升力、推力和阻力。
升力是航模在飞行时产生的上升力,通过翼面的形状和压力分布来产生。
推力是由发动机产生,将航模向前推动。
阻力是与推力相对抗的力,主要是由空气阻力和重力所产生。
航模的机械结构:
航模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机翼、机身、舵面等部分。
机翼是航模产生升力的主要部分,一般采用对称形状的翼面,利用空气流过机翼时产生的气压差来产生升力。
机身是航模的主要结构部分,承受着其他部件的载荷,并提供了航模的稳定性。
舵面是用来改变航模姿态和飞行方向的部件,包括副翼、方向舵、升降舵等。
航模的控制系统:
航模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
动力系统主要是指发动机,可以是喷气发动机、螺旋桨发动机等各种类型。
操纵系统包括遥控器和舵面等部件,通过遥控器来发送飞行指令,舵面则根据指令的变化来改变航模的姿态和飞行方向。
总结起来,航模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模拟真实飞行器的飞行原理和机械结构来实现飞行,利用升力、推力和阻力来支持和控制航模的飞行。
机械结构包括机翼、机身和舵面等部件,控制系
统包括动力系统和操纵系统。
通过这些原理和系统的配合,航模能够模拟出真实飞行器的飞行效果。
航模介绍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
它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
三、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四、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5、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6、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五、关于航模的一些基本问题1、升力和阻力飞机和模型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
机翼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压力差形成的。
当模型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机翼下表面的空气流速减慢压强加大(伯努利定律)。
这是造成机翼上下压力差的原因。
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原因有两个:a、不对称的翼型;b、机翼和相对气流有迎角。
《航模基础知识》课件

第七部分:安全与维护
1 安全飞行的注意事项
分享航模飞行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 航模的维护和保养
介绍保持航模正常运行所需的维护和保养步骤。
3 故障排除及维修技巧
指导故障排除以及维修航模的技巧和方法。
遥控器原理及使用
介绍航模遥控器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的使用方法
讲解接收机、伺服、速度控制器等电子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六部分:飞行技巧
起飞和着陆技巧
分享航模起飞和着陆时的技巧 和注意事项。
基本飞行动作技巧
教授航模基本飞行动作的技巧 和窍门。
天气状况对飞行的影响
探讨不同天气状况对航模飞行 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讨论航模设计中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要素。
第四部分:零件制作与安装
1
三视图和剖视图的理解与绘制
解释航模设计中的三视图和剖视图,并
零件制作的基本工艺
2
教授如何绘制。
分享航模零件制作过程中的基本工艺。
3
零件的安装和调试
指导安装和调试航模零件的步骤和技巧。
第五部分:电子控制系统
电机选择与控制
讲解如何选择和控制航模电机。
探索航模所包含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第二部分:材料与工具
1
常用材料及其特性
介绍航模常用的材料种类和特性。
2
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探索航模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常用工具及其用途。
第三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计理论基础
空气动力学基础
讲解航模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知识和原理。
标准大气模型
介绍标准大气模型在航模设计中的应用。
稳定性和控制性
《航模基础知识》PPT课 件
(2024年)航模入门基本知识

偏航角调整
通过改变方向舵角度,控制飞机左右 转向。
滚转角调整
通过改变副翼角度,控制飞机左右倾 斜。
2024/3/26
15
性能参数评估方法
01
02
03
04
飞行速度
评估航模在不同飞行阶段的速 度表现。
爬升率与下滑率
评估航模爬升和下滑的能力及 效率。
续航时间
评估航模在一次充电或加油后 的持续飞行时间。
载荷能力
13
空气动力学基础知识
01
02
03
伯努利定理
流体流速越快,压力越低 ;流速越慢,压力越高。
2024/3/26
升力产生原因
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快, 下表面空气流速慢,产生 向上的升力。
阻力与升力关系
在飞行中,阻力与升力并 存,需通过设计优化减小 阻力。
14
飞行姿态调整技巧
俯仰角调整
通过改变升降舵角度,控制飞机抬头 或低头。
评估航模携带设备或完成任务 的能力。
2024/3/26
16
飞行安全注意事项
飞行场地选择
选择空旷、无遮挡物的 场地进行飞行。
2024/3/26
气象条件关注
避免在恶劣天气下飞行 ,如风大、雨雪等。
电池安全管理
遥控器操作规范
确保电池充电、放电过 程安全,避免过充、过
放。
17
熟悉遥控器操作,避免 误操作导致飞行事故。
传感器技术应用
传感器技术在航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飞行姿态的稳定和控制精度的提高上。例如,陀螺仪可以检测 航模的角速度信息,通过反馈控制实现飞行姿态的稳定;GPS则可以提供航模的精确位置信息,实现 定点悬停、自动返航等高级飞行功能。
航模科普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航模概述 • 航模基础知识 • 航模制作与调试 • 航模飞行技巧与安全 • 航模赛事与活动
01
航模概述
航模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航模是指按照航空器原型的缩比或等比例制作的模型飞行器,主要用于模拟真 实航空器的飞行特性和原理。
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航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动力来源可分为电动航模、 油动航模和混合动力航模;按飞行方式可分为固定翼航模、直升机航模和多旋 翼航模等。
航模制作与调试
航模制作材料与工具
材料
轻质材料如泡沫、轻木、PVC等,用于制作航模的主体结构。
工具
切割工具如刀片、锯子,打磨工具如砂纸、锉刀,以及螺丝刀、胶水等用于组装和固定。
航模制作流程
01
02
03
04
设计
根据需求和目标,进行航模的 设计。
切割与组装
使用工具将材料切割成所需的 形状,并进行组装。
飞行员应佩戴安全帽、护目镜等防护 装备,确保在意外情况下减轻伤害。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在飞行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提醒周边人员注意安全。
控制飞行区域
合理规划和控制航模的飞行区域,避 免进入禁飞区或敏感区域。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
在现场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如 灭火器、急救箱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
05
航模的历史与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早期发展
航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主要用于航空科学研 究和娱乐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航模逐渐成为航空模型比 赛和表演的重要工具。
现代发展
现代航模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高度专业化的运动,不仅用于比 赛和表演,还广泛应用于航空摄影、遥感测量、环境监测等 领域。同时,随着电子技术和遥控技术的发展,现代航模的 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是指模仿真实飞机原理和结构,通过模型制作的飞行器。
它可以飞行、模拟飞行和进行相关实验,并在飞行过程中采集数据。
航模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涉及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是航模基础知识的要点介绍。
一、飞行原理:1.升力的产生:航模的飞行依靠翅膀产生的升力。
升力的产生与机翼的气动特性有关,如充气方式、翼型、机翼横断面、机翼悬挂方式等。
2.推力的产生:推力的产生与发动机和螺旋桨有关。
常见的推力方式有喷气推力和螺旋桨推力。
3.驱动方式:航模的驱动方式有遥控和自动驾驶两种。
遥控驱动需要通过遥控设备来控制航模的运动,而自动驾驶是指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控制航模的运动。
二、材料科学:1.结构材料:航模的结构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以实现轻量化和强度要求。
2.制造工艺:航模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制作、材料选择、剪裁、分层和成型等。
模具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以保证航模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光洁度。
3.节能材料:航模中还广泛应用了一些具有节能特性的材料,如空气动力学中的流线型设计、减阻材料等,以增加航模的飞行效率。
三、控制系统:1.操纵系统:航模的操纵系统包括遥控器、舵机、控制杆等。
通过操纵杆控制舵机的运动,进而控制航模的姿态。
2.自动控制系统:航模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航向控制、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等。
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实现航模的自动控制。
四、空气动力学:1.升力与阻力:航模在飞行时会受到气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使航模能够飞行,在设计航模时需要根据升力和重力平衡关系来确定机翼的形状和大小。
阻力会影响航模的速度和飞行续航能力,因此需要进行降低阻力的设计。
2.气动性能:航模的气动性能取决于机翼的几何形状、气动特性和航模的重量。
要提高航模的气动性能,需要注意机翼和机身的流线型设计,减小飞行阻力。
五、航模制作与调试:1.比例缩小:航模制作时需要考虑飞机模型与真实飞机的比例关系,以保证航模的结构和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真实飞机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力的产生
飞机之所以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 升力来源于机翼上下表面气流的速度差导致的气压差
造成机翼上下流速变化的 原因有两个: a、不对称的翼型; b、机翼和相对气流有迎角。 翼型是机翼剖面的形状。 机翼剖面多为不对称形, 如下弧平直上弧向上弯 曲(平凸型)和上下弧都向 上弯曲(凹凸型)。对称翼 型则必须有一定的迎角 才产生升力。
电子调速器
电子调速器是用来控制调节电机转速,一般电子调速 器还具备给接收机供电的功能,它的输入是直流, 通常由2-6节锂电池来供电。输出是三相交流,可 以直接驱动电机。另外航模无刷电子调速器还有三 根信号输出线,用于接接收机。
螺旋桨
螺旋桨的转动为飞机提供动力 航模中的螺旋桨分为APC桨,木浆,碳纤维桨等。 APC桨的效率很高,动平衡好,桨叶的高频噪声小,缺点是桨身比较 软,大载重时桨会轻微变形而震动。 木浆的材料多为榉木,硬度高,重量轻,经过风干打蜡上漆以后不怕 受潮。震动极小,不过木桨的效率比较低。 碳桨 由于碳的材料原因,决定了它有优异的硬度和合适的桨型,因为 浆型原因所以碳桨效率优于木桨。碳桨的硬度高,不变形,效率高, 是大多数航拍多轴和大型固定翼的选择。 螺旋桨的型号有两个重要的参数,桨直径和桨螺距,单位均为英寸。 比如8060桨,就是说这个桨直径是8英寸。即8*2.54=20.32厘米。 螺距则为6英寸。螺距则代表桨旋转一周前进的距离。
升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 a、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 b、升力和飞机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样条件下,飞 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 c、升力与翼型有关,通常不对称翼型机翼的升力较大; d、升力与迎角有关,小迎角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直线 增长,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减小, 这个分界叫临界迎角。 机翼和水平尾翼除产生升力外也产生阻力,其他部件 一般只产生阻力。
舵机
舵机又称伺服机,是控制飞机舵面的主要设备,控制 飞机的升降舵方向舵副翼等舵面的偏转。舵机主要 是由外壳、电路板、驱动马达、减速器与位置检测 元件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接收机发出讯号给舵 机,经由电路板上的 IC驱动无核心马达开始转动, 透过减速齿轮将动力传至摆臂,同时由位置检测器 送回讯号,判断是否已经到达定位。
电池
航模的动力供电普遍采用锂电池,其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很 轻的重量便能携带很多的电能 锂电池单节标称电压为3.7V,最高充电电压为4.25V 锂电池命名:电池的容量是用毫安时(mAh)来表示的。它的 意思是电池以某个电流来放电能维持一小时,例如1800mAh 就是这个电池能保持1800毫安(1.8安培)放电一小时。3S为 3块单节3.7V电池串联。电池的放电能力是以倍数(C)来表 示的,它的意思是说按照电池的标称容量最大可达到多大的 放电电流。例如一个1800mAh、20C的电池,最大放电电流 可达1800×20=36000毫安36安培(A)。
遥控器与接收机
遥控器主要用来发送飞机控制信号,控制飞机抬头低头,左 右转弯的 接收机安装于飞机上,接收遥控器发送的信号,在经过处理, 将信号传递给每个通道
本学期任务
一、了解航模种类、基本原理、航模飞行欣 赏 二、纸飞机的制作 三、木质飞机的制作试飞 四、木质飞机翔轨迹起伏如波浪。一般称 之为“头轻”即重心太靠后。这种说法虽 正确但不够全面。实际上一切抬头力矩过 大或低头力矩过小造成的迎角过大都会造 成波状飞行。调整的方法有: 1、推杆(升降调整片下扳); 2、重心前移(机头配重); 3、减小机翼安装角; 4、加大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推杆)。
航模结构
机翼是飞机主要结构,机翼后缘处有副翼, 可以控制飞机的横滚动作。襟翼为飞机的起 机身是动力系统的搭载平台,是将机翼、水平 降提供升力与减速作用。机翼翼弦的 尾翼、垂直尾翼连成一体的部分 25%~30%为飞机的重心位置。机翼形状(翼 型)由翼肋维持,翼肋由前缘、主梁、后缘 连起来。
水平尾翼可维持飞机水平飞行姿 垂直尾翼可维持飞机的直线飞行,垂直安 态,后有升降舵,控制飞机俯仰 定面后有垂直尾翼,来改变飞机的飞行方 状态 向
飞机上的阻力
总阻力:涡诱导阻力、翼型阻力、废阻
客机上出现的涡诱导阻力
纸飞机的制作
通过纸飞机的制作试飞,掌握纸飞机控制 1、纸飞机的直线飞行 2、纸飞机的左右转弯
制作纸飞机舵面
纸飞机抬头与低头
当纸飞机的升降舵与副翼都需要调整时,副翼与 升降的调试整合在一起
此时修正的是:升降舵向上 副翼为右副翼
飞机的受力
平飞
水平匀速直线飞行叫平飞。平飞是最基本的飞行姿态。 维持平飞的条件是: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 力。 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飞行速度有关,一架原来平 飞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马力,拉力就会大于阻力使飞 行速度加快。飞行速度加快后,升力随之增大,升力 大于重力模型将逐渐爬升。
爬升
前面提到模型平飞时如加大马力就转为爬 升的情况。爬升轨迹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叫爬 升角。一定马力在一定爬升角条件下可能达到 新的力平衡,模型进入稳定爬升状态(速度和 爬角都保持不变)。稳定爬升的具体条件是: 拉力等于阻力加重力向后的分力(F=X十Gsinθ); 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θ)。
无线电遥控模型
无线电遥控模型基本组成:
电动:电机、螺旋桨、电子调速器、接收机、 舵机、电池、遥控器 油动:发动机、螺旋桨、点火装置、接收机、 电池、舵机、遥控器
电动航模
电机: 电机主要分为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两种。 目前航模使用的大多为无刷外转子电机 无刷外转子电机:发热小,寿命长,效率高,低干扰,噪声低 电动机型号的命名规则,电机型号四位数字中的前2位代表直径,后2 位代表长度。 各厂家的命名方式有所不同,A2212电机,指的是电机内部的线圈组部 件的直径22mm,高度度12mm 无刷电机KV值定义为 转速/V,意思为输入电压增加1伏特,无刷电机 空转转速增加的转速值。
航模
航模
定义: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 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 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 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航模的分类
一、固定翼:自由飞,线操纵,无线电遥控 1、自由飞:手掷,弹射,橡筋动力,活塞发动机等 2、线操纵:发动机,喷气发动机,电机等 3、无线电遥控:有动力滑翔机,无动力滑翔机,固定翼 特技飞机,像真机,喷气机,飞翼,室内机等 二、直升机:像真直升机,特技直升机,花式特技直升机等
滑翔
滑翔是没有动力的飞行。滑翔时,模型的阻力 由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滑翔只能沿斜线向下 飞行。滑翔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叫滑翔角。稳 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变)的条件 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分力(X=GSinθ);升力 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θ)。
控制原理
升降舵的控制
副翼的控制
航模材料
epp材料: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 KT板:由PS颗粒经过发泡生成板芯,经过表面覆膜压合而成的一 种新型材料 轻木:巴尔沙木,质脆而轻,易加工,不变形 桐木:木材不变形和翘裂,耐湿隔潮,电绝缘性强,导热性低, 耐水性强,耐腐蚀,耐磨损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 纤维材料
2、俯冲:模型大角度下冲。一般叫“头重”, 这种说法也不够全面。一切抬头力矩过小, 低头力矩过大造成的迎角过小都会造成模 型俯冲。调整的方法有: 1、拉杆(升降调整片上翘); 2、重心后移(减少机头配重); 3、加大机翼安装角; 4、减小水平尾翼安装角(作用同拉杆)。
3、急转下冲:模型向左(或向右)急转弯下冲。 原因是方向力矩不平衡或横侧力矩不平衡。 具体原因多为机翼扭曲造成的左右升力不 等或垂直尾翼纵向偏转形成的方向偏转力 矩。机身左右弯曲的后果与垂直尾偏转相 同,也可能造成急转下冲。调整的方法有: 1、向转弯反向扳方向调整片(蹬舵); 2、修正机翼扭曲(相当于压杆操纵副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