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氯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1学年)

3.通过含氯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学习,感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体会化学对生活、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氯气与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引入】
教师:介绍氯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环节1】
教师:展示科学史话:舍勒发现氯气
根据氯气物理性质解决氯气泄漏问题
【环节2】
探究氯气的化Leabharlann 性质教师:布置任务:从原子结构,物质分类和元素价态的角度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
学生:分析预测:原子结构:最外层7个电子,易得电子,体现氧化性,非金属单质,能够与有还原性物质发生反应。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得出结论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教师:评价任务:解释海带提碘工艺中氯气的作用。
【环节3】
教师:展示克莱托发现氯水有漂白性的科学史话。
教师:从氯气的发现史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思考并总结。
【环节4】
教师:展示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总结氯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
课题
第二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化学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7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认识实验对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培养证据推理意识。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2章第2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课件(43张)_371

B.瓶口有白雾
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D.爆炸
[解析] H2 在 Cl2 中燃烧时生成氯化氢气体,观察到的现象 是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生成。
瓶内气体因 Cl2 的消耗而变浅,但不发生爆炸。故 A、B、C 正确, D 错误。
[答案] D
知识点二 氯水及其性质 1.氯气与水反应的原理 (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 HCl+HClO。 离子方程式为 Cl2+H2O H++Cl-+HClO。 (2)氯水中的成分 “三分子”是:H2O、Cl2、HClO。 “四离子”是:H+、OH-、Cl-、ClO-。
4.次氯酸的性质
(1)次氯酸(HClO)是一元弱酸(酸性比 H2CO3 还弱),在新制 氯水中主要以 HClO 分子的形式存在。
(2)HClO 不稳定,易分解,光照时分解速率加快。其分解反
应为 2HClO=光==照==2HCl+O2↑
。
(3)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和漂白 。漂白性实验: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氯气有毒,氯的化合物也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 (2)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 (3)Cl2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 (4)任何物质的燃烧都必须有 O2 参与( ) (5)物质有发热发光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 (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ClO)2 和 CaCl2( )
知识点三 漂白粉及其性质 1.反应原理 (1)与 NaOH 反应——制漂白液 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漂白液 的有效成分为 NaClO。 (2)与石灰乳 Ca(OH)2 反应——制漂白粉 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白粉的成分为 Ca(ClO)2、CaCl2,有效成分是 Ca(ClO)2。
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课时氯气的性质学生用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核心微网络素养新要求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和氯气的用途。
2.分析氯原子结构,掌握氯气的性质。
3.认识次氯酸的性质。
4.通过实验手段,学会分析有关物质的性质。
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一、氯元素的存在和氯气的用途1.存在: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以化合态存在,自然界中以NaCl、MgCl2、CaCl2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
2.氯气的用途:重要的____________,可用来制造________、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也可生产漂白液和漂白粉等。
二、氯气的发现和物理性质1.氯气的发现2.氯气的物理性质特别提醒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氯气(Cl2)可转变为液态(称为液氯),二者都是纯净物。
三、氯气的化学性质1.从氯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氧化性Cl 得e−→Cl-(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____________。
例如,钠、铁、铜等都能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特别提醒(1)由于Cl2具有强氧化性,因此Cl2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
如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而S与Fe、Cu反应,生成物为金属的低价硫化物(FeS、Cu2S),这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的强。
(2)常温下,干燥的Cl2与Fe不反应,故工业上常用钢瓶贮运液氯。
(2)与非金属反应的实验探究燃烧结束后,纯净的H 2可以在Cl 2中安静地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l 22HCl特别提醒(1)H 2与Cl 2混合,在强光照射下可能会发生爆炸。
(2)实际工业生产可利用H 2在Cl 2中燃烧的反应制备盐酸。
(3)为了保证实验安全,H 2在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纯度,只有符合点燃纯度要求的H 2才能点燃。
(4)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及助燃剂,从H 2能在Cl 2中燃烧的实验事实可知,助燃剂可以是O 2,也可以是其他气体,如Cl 2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了解氯元素的原子结构、存在和氯气的物理性质

2.仪器装置
3.收集方法 (1)⑧ 向上 排空气法。 (2)排饱和食盐水法(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用此法可除去实验中挥发产 生的氯化氢气体)。 4.验满方法 (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观察到试纸发生⑨ 先变红后褪色 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5.注意事项 (1)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制取氯气时必须选用浓盐酸;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氯 化氢的挥发。
问题 1.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用浓盐酸制Cl2,还需要具有哪种性质的试剂? 提示:氧化剂,如MnO2、KMnO4。 2.用不同的氧化剂制取氯气时加热装置是否必须使用? 提示:如果氧化剂的氧化性很强,常温下就能将Cl-氧化为氯气,则不需要使用加热装置, 如用KMnO4做氧化剂时不需要加热装置。 3.用浓盐酸和MnO2共热制取的Cl2中有哪些杂质气体?如何除去? 提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Cl2中会含有HCl、水蒸气,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用浓 H2SO4吸收水蒸气。 4.根据Cl2的密度,如何收集Cl2?用什么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l2?所有的气体制备装置都 需要吸收尾气吗? 提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如果制取无毒无害的气体,则 不需要进行尾气吸收。
3.舍勒发现把氯气溶解在水中一段时间后,漂白效果会变差,分析原因是什么? 提示:长时间放置后,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HClO会见光分解生成HCl和O2,最终变为盐酸。 4.现有硝酸银溶液、镁条、石蕊溶液、有色布条、氯化亚铁溶液、试管、酒精灯等 物品,你会怎样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氯水中的主要成分?写出相应的现象和结论。 提示:分别取5支试管加入氯水,然后分别加入所给物质,实验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1.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④易液化⑤溶于水A.①②B.②③C.①②③ D.①④⑤2.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氯气、液氯是同一种物质C.氯气不能溶于水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氯气有毒且密度较大4.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 )A.苍白色火焰B.瓶口有白雾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D.爆炸5.发生氯气泄漏时,下列防护措施合理的是(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 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走太远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解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6.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2C.FeCl3 D.AlCl37.将氯气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呈如图变化,关于溶液中导致变色的微粒Ⅰ、Ⅱ、Ⅲ的判断正确的是( )A.H+、HClO、Cl2 B.H+、ClO-、Cl-C.HCl、ClO-、Cl- D.HClO、HCl、Cl28.在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使红玫瑰变为白玫瑰,说明有Cl2B.加入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不含OH-C.将K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有HClOD.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O29.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保护自己。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_C__a_(_C_l_O_)_2_+_C_O__2+_H__2O_=__=_=_=_C_a_C_O_3_↓__+__2_H、Cl_O____2_H_C__lO________2_H_C__l_+。O2
(4)漂白粉在空气中如何保存? 答案:漂白粉的保存:置于避光干燥处密封保存。 (5)日常生活中,发现氯气泄漏应如何自救? 答案:①Cl2密度比空气大,因此要逆着风向高处转移。 ②由于Cl2易和碱反应,可用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鼻子。 ③向空气中喷洒石灰水用于处理Cl2。
二 氯气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
红棕 黄色
2FeCl3
棕黄
蓝绿色
蓝色
CuCl2
问题探究二
(1)做金属在Cl2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为什么须加入少量细沙或水? 答案:做金属在Cl2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须加入少量细沙或水,防止产生的灼热物质 使集气瓶炸裂。 (2)铁有+2、+3价,Cu有+1、+2价,试根据Cl2分别与Fe、Cu的反应,总结氯气与可 变价态的金属反应的规律,同时反映了Cl2的哪些性质? 答案:Fe、Cu可变价态的金属与Cl2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同时反映了Cl2的性质非常活泼。
3.次氯酸(HClO)的性质 (1)次氯酸是 易溶 于水的弱酸,比碳酸酸性弱,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 离子形式。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 。 (2)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2HClO=光==照==2HCl+O2↑。 (3)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比Cl2 强 ,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还可以用作漂白剂。
干__燥__氯__气__不__具__有__漂__白__性__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课时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化学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时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在烧瓶中加入少量的MnO2,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④通过分液漏斗慢慢向烧瓶中注入浓盐酸⑤将多余氯气用浓NaOH溶液吸收⑥当有连续气泡出现时,开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①⑥⑤C.①④③②⑥⑤ D.①③④②⑥⑤2.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提纯、收集Cl2、尾气处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Cl2B.用装置丙收集Cl2C.用装置丁吸收尾气中的Cl2D.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少量HCl3.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三处明显错误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4.已知KMnO4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
若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检验它与金属的反应。
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①和②处 B.②处C.②和③处 D.②③④处5.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提纯氯气及研究氯气性质的装置图。
请回答:(1)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反应中浓盐酸表现的性质有;(2)若要收集到干燥纯净的氯气,A、B瓶所装的试剂分别为和;(3)若D瓶中装有紫色的石蕊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D瓶中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若D瓶中装有硝酸银溶液,则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E装置中通常盛放的是溶液,写出E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氯气的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化学教案

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氯原子的结构,了解氯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2.熟悉氯气的性质,知道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3.了解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4.掌握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及应用。
学生自主学习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1.氯的原子结构和氯元素的存在(1)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01,氯原子容易□02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Cl-,03氧化性。
表现□(2)氯元素的存在氯在自然界中以□04化合态存在,除了以□05NaCl、MgCl2、CaCl2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
2.氯气的物理性质3.与金属单质的反应氯气是□09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很强的□10氧化性。
氯气能11金属氯化物。
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4.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5.氯气的用途(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氯的化合物可作为制取高纯硅、锗(半导体)和金属钛的重要中间物质。
(2)在有机化工中,氯气是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氯气与水、碱的反应1.氯气和水的反应(1)氯气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氯水氯水具有漂白性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作用的□05HCl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06Cl 2+H 2O===HCl +HClO 。
(2)次氯酸的性质①次氯酸是易溶于水的弱酸,比碳酸酸性还弱,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
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7Cl 2+H 2O===H ++Cl -+HClO 。
②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放出氧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082HClO=====光照2HCl +O 2↑。
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氧化性比Cl 2强,可用于自来水的□09杀菌消毒,还可以用作□10漂白剂。
2.氯气和碱的反应(1)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原理,推测氯气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生成物是氯化物、次氯酸盐和水,氯气与NaOH 、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1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12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学习目标:1.能正确说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2.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知道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能正确列出氯水(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主要成分。
4.掌握氯气与碱的反应,认识含氯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发展。
1.氯元素的存在及Cl2的物理性质(1)氯元素的存在在自然界中氯元素主要以NaCl、MgCl2、CaCl2等形式大量存在。
(2)氯气的物理性质注:闻有毒气体的方法: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2.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Cl-,表现出典型的氧化性。
3.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2)与非金属反应与H 2反应:反应方程式:H 2+Cl 2=====点燃2HCl ,反应现象:H 2在Cl 2中能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3)与水的反应:Cl 2+H 2O HCl +HClO ,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有:Cl 2、H 2O 、HClO 、H +、Cl -、ClO -、OH -。
(4)氯气与碱的反应①Cl 2与NaOH 溶液的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②工业上制漂白粉: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 2、Ca(ClO)2,其有效成分为:Ca(ClO)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
4.次氯酸的性质(1)次氯酸(HClO)是一元弱酸(酸性比H 2CO 3还弱),在新制氯水中主要以HClO 分子的形式存在。
(2)HClO 不稳定,易分解,光照时分解速率加快。
其分解反应为2HClO=====光照2HCl +O 2↑。
(3)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和漂白。
漂白性实验: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氯气有毒,氯的化合物也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 (2)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3)Cl 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 (4)任何物质的燃烧都必须有O 2参与( ) (5)物质有发热发光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 (6)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 2( ) [答案] (1)× (2)√ (3)× (4)× (5)× (6)× 2.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 .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C .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 .向田鼠洞里通入氯气杀灭田鼠,利用了氯气有毒和密度较大的性质[解析] Na 在Cl 2中燃烧生成NaCl 固体颗粒形成白烟,A 项错误;Cl 2是强氧化剂,变价金属与Cl 2反应生成高价态氯化物,Cu +Cl 2=====点燃CuCl 2,B 项错误;H 2在Cl 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答案] D知识点一氯气的性质1.Cl2的物理性质(1)氯气在通常条件下呈黄绿色,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25℃时,1体积水可溶解约2体积氯气。
(2)氯气易液化,在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态和固态,二者都是纯净物。
(3)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实验室制取的氯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Cl2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把变价金属(如Fe、Cu)氧化到最高价态(FeCl3、CuCl2)。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Cl2除了能与H2化合,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都体现了Cl2的氧化性。
注:(1)燃烧是指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它强调的是:①发光时也要发热;②反应剧烈;③实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④不一定要有氧气的参加。
(2)描述现象时,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烟;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雾。
(3)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Cl2与FeCl2溶液反应:Cl2+2FeCl2===2FeCl3;Cl2与KI溶液反应:Cl2+2KI===2KCl+I2;Cl2与SO2的水溶液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
【典例1】下列氯化物既可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也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3C.FeCl2D.AlCl3[思路启迪] 解决金属氯化物制备时,要抓住以下两点:(1)Cl2是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变价金属与Cl2反应生成高价态氯化物。
(2)盐酸是非氧化性酸,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氯化物。
[解析] Cu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CuCl2,但Cu与盐酸不反应,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Fe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FeCl3,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Fe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FeCl3,得不到FeCl2,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Al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AlCl3,且Al与盐酸反应制得AlCl3,与题意相符,故D正确;故选D。
[答案] D(1)氯气与金属反应时表现出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如Fe)反应时得到FeCl3;氯气不但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也能与某些不活泼金属发生反应。
(2)只有活泼金属才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氯化物和H2。
[针对训练1] 下列现象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 )A.苍白色火焰B.瓶口有白雾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D.爆炸[解析] H2在Cl2中燃烧时生成氯化氢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雾生成。
瓶内气体因Cl2的消耗而变浅,但不发生爆炸。
故A、B、C正确,D错误。
[答案] D知识点二氯水及其性质1.氯气与水反应的原理(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H2O HCl+HClO。
离子方程式为Cl2+H2O H++Cl-+HClO。
(2)氯水中的成分“三分子”是:H2O、Cl2、HClO。
“四离子”是:H+、OH-、Cl-、ClO-。
2.氯水性质的多样性在氯水中含有多种微粒,因此在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不同微粒的性质,现列表如下:3.次氯酸(HClO)的性质与应用(1)次氯酸的三大性质(2)次氯酸的漂白作用4.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液氯的比较【典例2】下列对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氯水中不含氯气分子,因此没有颜色B.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先变红后褪为无色C.向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淡黄色沉淀D.由于次氯酸很稳定,因此氯水长时间保存也不会变质[思路启迪] 解答有关氯水性质问题的关键是清楚氯水中的各成分及其性质:Cl2决定了氯水的颜色,HClO决定了氯水的漂白性和不稳定性,H+决定了氯水的酸性,Cl-遇Ag+会生成白色沉淀AgCl。
[解析] 氯水中含有未反应的氯气分子,因此氯水呈浅黄绿色,故A错误;氯水中含有HCl和次氯酸,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先变红,后褪为无色,故B正确;向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故C错误;由于次氯酸很不稳定,因此氯水很容易变质,故D错误。
[答案] B氯水成分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性质的多重性:[针对训练2] 在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使红玫瑰变为白玫瑰,说明有Cl 2B .加入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该溶液一定不含OH -C .将KHCO 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有HClOD .光照新制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一定是O 2[解析] A 项,新制氯水中因含HClO 而具有漂白性,Cl 2没有漂白性;B 项,氯水中含有盐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C 项,氯水中的盐酸与KHCO 3反应产生CO 2;D 项,光照下氯水中的HClO 发生分解反应产生O 2。
[答案] D知识点三漂白粉及其性质 1.反应原理(1)与NaOH 反应——制漂白液化学方程式: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
漂白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 。
(2)与石灰乳Ca(OH)2反应——制漂白粉化学方程式: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漂白粉的成分为Ca(ClO)2、CaCl 2,有效成分是Ca(ClO)2。
2.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漂白液、漂白粉的漂白、消毒原理相同,都是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具有漂白、消毒作用的次氯酸(HClO)。
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家用漂白、消毒) Ca(ClO)2+2HCl===CaCl 2+2HClO(工业漂白)3.漂白粉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会生成CaCl 2而失效,其反应原理为 Ca(ClO)2+H 2O +CO 2===CaCO 3↓+2HClO 2HClO=====光照2HCl +O 2↑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典例3】 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B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aCl 2C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D .使用漂白粉漂白衣物时让衣物在漂白粉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是为了让漂白粉与水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次氯酸[思路启迪] 此题是考查各类漂白剂的制备原理及成分,漂白液是Cl 2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为NaClO ;漂白粉是Cl 2与石灰乳Ca(OH)2反应生成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
[解析] 因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混合物;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是混合物,故A错误;因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因为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浓度太低成本较高,工业上通常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故C错误;利用HClO的酸性弱于碳酸,浸泡一段时间,让CO2、H2O与Ca(ClO)2反应生成HClO,D项正确。
[答案] D漂白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含有效氯约为35%;漂粉精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2],含有效氯约为70%。
[针对训练3]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次氯酸钠溶液B.次氯酸钙溶液C.氯水D.氯化钙溶液[解析] NaClO、Ca(ClO)2、HClO均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A、B、C均正确;D中CaCl2无漂白性,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