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
6.1力及其描述 课件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归纳小结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 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不 同物体。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必然受到后者对它的 作用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知识点3 力的作用效果
思考: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捏一下橡皮泥; (2)拉伸一下弹簧。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 生形变。
形状改变
想一想:把一本书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桌面会发生形变吗?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形变有的很明显, 有的很微小。
力的作用效果: 2.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N F=2N
作业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球拍的形状都发 生了改变。这说明什么?网球拍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 发生了变化,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
渔翁拉起渔网
运动员举起杠铃
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
橡胶棒吸引 纸屑
我们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排斥、 吸引等都叫做物体之间的作用。
推土机推走泥土 象压跷跷板
渔翁拉起渔网
运动员举起杠铃
同名磁极 相互排斥
橡胶棒吸引 纸屑
一个物体
推土机
作用
推
另一个物体
土
渔翁
拉
渔网
运动员
举
杠铃
象
压
跷跷板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问题探究: 如何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问题16. 如何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学生提问如图所示,作出图中锤子对钉子的压力示意图。
老师,您看上面这个问题,要求画出锤子对钉子的压力示意图;我从课本上还看到还有种画图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这两种画图表示力的方法是否一样,有什么区别?应该怎样画呀?◇问题探究力的图示(重要性:★★★)老师:你提到的力的图示法是通过画图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我们就先了解一下力的1图示法吧。
简单地说力的图示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如图所示,画出一辆小车受到的水平向右的大小为20N的力,具体画法如下:(1)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2)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3)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学生:老师,我有几个疑问:第一、物体能画成一个规范的简单的图形吗?第二、线段画多长,有没有标准?第三、物体上有若干个点,一般取哪个点做为线段的起点或终点,来表示作用点呢?2老师:你学习非常细心!提的这几个问题正是我要讲的注意事项!第一、力的图示有时可以直接在物体上画;有时需要在另一位置画出物体后再画,这时一般画个正方形或长方形抽象地表示物体;第二,线段的长度并不直接表示力的大小,其长度是由我们事先画出的“标度”确定的。
如图所示,甲图中线段的长,但是它只表示了50N的力;乙图中线段短,却表示了90N的力。
原因就是甲图中的标度小,只表示10N的力;乙图中的标度大,表示了30N的力。
第三、一般用所画正方形的中点做为线段的起点,来表示力的作用点。
学生:哦,我明白了!老师,在研究力学问题时3常常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析物体受几个力作用,以及这几个力之间的关系,要是每个力都用力的图示法画太麻烦了,还有更简单的画法吗?怎样画?力的示意图(重要性:★★)老师:象你说的这种情况,不需要按力的图示法画,只要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就可以了,在物理学中称为力的示意图。
常见的力和力的运算

F2X=F4X=7.5N
F2Y+F4Y=0 F3Y=0
F3X=10N
F
X
FY F1Y+F2Y+F3Y+F4Y+F5Y=0
F=30N
∑Fy
∑F
F3 60o O
F2 60o
∑Fx
F1
三.力的分解——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1.力的分解不是唯一的,一般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或按照解题的实际需要分解。 2. 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等于分力,还可能小 于分力 3.力的分解有确定解的情况: a. 已知合力(包括大小和方向)及两分力的方向, 求两分力的大小 b. 已知合力及两分力的大小,求两分力的方向 c. 已知合力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分力 的大小和方向 d. 已知合力、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分力的方向求 另一分力的大小—— 可能一解、两解或无解
常见的力和力的运算
什么是力?力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 如何求解一个未知的力?
•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哪些因素会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 力的分类
力的作用效果
•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 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1N
1、线段按一定比例(标度)画出,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2、线段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3、线段的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4、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力的分类
• 按作用效果分:拉力、压力、浮力、支 持力、推力、阻力、向心力…… •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
了解: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力
引力 取决于物体质量的吸引力 由于电磁相互作用,与接 触力相对应 发生在质子和中子等强子 间,形成原子核 发生在辐射衰变中
力和力矩(课堂PPT)

N=mg=2.0×103×9.8 =1.96×104(N)
f=N=0.30×1.96×104
=5.88×103 (N) F=f=5.88×103 (N)
为了省力,可在车床底座下搁置 一些圆木或钢管,使车床在圆木 或钢管上滚动前进。
22
2.静摩擦力
(1)静摩擦实验
23
(2)静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滑动趋势, 而没有相对滑动时,这个物体将受到另一个物 体的阻碍作用,这时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
选择某一标度,如取10mm长的线段表示10N的力,作出 力的平行四边形,则表示F1的线段长30mm,表示F2的线段长 40mm。
用刻度尺量得表示合力F的对角线长为50mm,所以合力 的大小F=10×50/10=50N。
用角度尺量得合力F与力F1的夹角为53。 整个过程如下页动画所示。
35
36
3.多力合成
按力的性质分,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按力的作用效果分,有拉力、压力、支持 力、动力、阻力等。
6
二、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大小G=mg。
7
例子:苹果成熟从树上落下。
8
2.重心
地球对物体的重 力作用在物体的各个 部分。从效果上看, 我们通常认为整个物 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 一个点上,这个点叫 做物体的重心。
平行四边形得
F1=G·sin F2=G·cos
47
§1.3 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牛顿第三定律 二、物体的受力分析
48
一、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49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我们把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如果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 力,那么另一个力就叫反作用力。
(中考物理)考点20 力学作图——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考点一遍过

一、作受力分析示意图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
可以采用“三定三标”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先确定研究对象即受力物体受到哪些作用。
2.“三定”(1)定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面出作用点,不能画在受力物体的外面,更不能画在施力物体上。
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就将重心作为这几个力的作用点。
(2)定方向:以作用点为起点,沿力的方向画线段。
注意题中关于方向的关键词如“水平”“竖直”等,并及时链接已有的力学知识,如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压力方向与支持面垂直等。
(3)定长度:在同一图中,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线段的长短要大致表示力的大小,力越大,线段应画得越长。
3.“三标”(1)标箭头:在线段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2)标符号: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重力用符号“G”表示。
摩擦力一般用“f”表示。
(3)标数值和单位:在箭头旁边标上力的数值和单位。
4.画力的示意图需注意的问题(1)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重力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压力要画在被压物体的表面上;当一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这几个力的作用点都要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在画力的示意图时,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若找不出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是不存在的。
根据要求画出需要画的力,不要“画蛇添足”地画出不存在的力。
二、杠杆力臂的作法1.杠杆的支点、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都必须在杠杆上,力臂和力的作用线必须垂直,千万不能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当做力臂。
2.力臂的画法一般分如下几步:①首先根据题意确定支点O;②画好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必要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③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并用大括号标出力臂的长短,在旁边标上字母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总之,力臂的画法可以用以下顺口溜记住: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四标符号。
物理学霸笔记06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

弹 性 绳 的 中 点 , 平 衡 时 弹 性 绳 的 总 长 度 为 100 cm ; 再 将 弹 性
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
变 为 ( 弹 性 绳 的 伸 长 始 终 处 于 弹 性 限 度 内 )(
)
A . 86 cm
B . 92 cm
C . 98 cm
D . 104 cm
答案: B
解析:将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时,由数学知识可知钩码
两 侧 的 弹 性 绳 ( 劲 度 系 数 设 为 k) 与 竖 直 方 向 夹 角 θ 均 满 足
( 2 )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 断。 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 向。 ( 3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首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 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弹力。 5 .几种典型接触弹力的方向确认: ( 1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 2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 触面的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 3 )球与面接触的弹力: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 受力物体 ( 4 )球与球接触的弹力: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 指向受力物体 6 .含弹簧类弹力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 有如下几个特性: ( 1 ) 弹 力 遵 循 胡 克 定 律 F=kx , 其 中 x 是 弹 簧 的 形 变 量 。 ( 2 )轻:即弹簧(或橡皮绳)的重力可视为零。 ( 3 )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着弹簧的轴 线 ), 橡 皮 绳 只 能 受 拉 力 , 不 能 受 压 力 。 ( 4 )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形变
力力的概念力的图示矢量和标量三

A B
推力 作用 A 在__ 点更 容易 把门 推开
推门时力作用在不同的地方 所用的力不同
力的作用效果 与力的作用点 有关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1、力的大小 2、力的方向 3、力的作用点 这三个因素也叫力的三要素 也就是说:只有力的三个要素 都不变,力的作用效果才不变。
二、力的图示 1. 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C. 力的作用效果只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力的作 用点无关
D. 力作用在物体上,一定会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F F
2. 力的图示 为了形象、直观地表达力,我们可用 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表示力 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3. 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20 N F
(1)选定标度(用线段的长度表示多少牛的力); (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根据选定的 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 上刻度; (3)在线段的末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尾在力 的作用点上,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上一页
下一页。
20N
60N
力的大小:60牛
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力的作用点:作用在物体上
4.力的示意图 只要在图中按大致比例画出力的大小和方向,无需准 确画出线段的长度。例如,画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做匀速运 动的示意图。
FN Ff
.
G
F
注意:力的图示跟力的示意图不同,力的示意图侧重 于力的方向,它在力的大小、标度上没有力的图示那么严 格。
上一页 下一页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力的示意图: 在物体上,沿着受力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没有标度
F = 6N
F = 10N
பைடு நூலகம்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大小是标度的整数倍
水平向右 2N 或
6N的拉力 3N
F = 6N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 ①选取标度 ②在受力物体上画一点
③沿着受力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大小是标度的整数倍
斜向上
10N的拉力
5N
F = 10N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使用PPT前请参考对应“知识精讲”视频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
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单位长度代表力的大小)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 ①选取标度 ②在受力物体上画一点
③沿着受力方向画一条线段, 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