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车间布置设计
粮油食品加工厂设计第05章生产车间的设计

中型米厂的车间配置,通常按生产工序作直线型排列,如 图5-6a。清理间因为容易产生灰尘,而且对下脚要分类处理, 所以一般宜与砻谷、碾米间隔开。图中是利用楼梯间将两者隔 开。这种配置方案,既符合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又使厂房结 构简单、朴实,采光条件也好。至于原粮仓库和成品库,可按 实际情况分设在清理和碾米间编两辑课端件 。
对于大型饲料厂,为了应用微机控制配料,在进行 车间配置时,还须考虑自动控制和模拟屏室的位置。
编辑课件
生产车间的设计
图5-9 大型饲料厂车间配置
编辑课件
生产车间的设计
第二节 厂房的开间、跨度、层高、层数的确定 一、厂房的开间和长度的确定 1.开间:指横向相邻近的梁和梁的中心线之间的距
离。 2.确定开间大小的条件:
编辑课件
生产车间的设计
二、车间的配置原则 1.根据生产规模,加工产品等级,工艺流程图等综合考虑。 2.各工序的配置应有利于操作和管理。 3.配置紧凑,所用的车间面积要小。 4.保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5.对噪音大,灰尘大的设备尽可能单独配置房间。 6.尽可能使厂房的长宽比不要超过3:1,比值越小获得的 厂房面积越大。 7.车间厂房超过30m时,应设置主、次楼梯。
编辑课件
生产车间的设计
三、制粉厂各工序的配置
1.小型制粉厂车间的配置
小型制粉厂车间配置常见的方案如图5-1。其中图a是将 润麦仓和楼梯间配置在主厂房中间,两边是清理间和制粉间。 靠近清理间可以设原粮仓库;制粉间一边设打包间。根据小 型厂的规模,主厂房采用四层楼时,打包设备可设在一楼。 打包间二楼作拉丝间用,三楼可作堆放平筛格用。打包间旁 边设成品仓库。这种配置方案,除了能满足小型厂简单清理 流程的生产管理外,将润麦仓和楼梯间布置在中间,并以防 火墙将清理间、制粉间隔开,有利于防火安全和清洁卫生。 吊物洞可以利用楼梯间中间位置。
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新)

与生活行政设施在一栋建筑物中;催化剂配制、造粒及仓 库等布置在封闭厂房中。
4、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
小型化工装置、间歇操作或操作频繁的设备宜布置 在室内;化工厂的设备布置一般应优先考虑露天布置。
①露天布置
优点:基建投资少、节约建筑面积,利于安装和检修, 有利于化工生产的防火、防爆和防毒。缺点:操作条件 差,自控要求高,受大气影响等。 ②室内布置 优点:气候影响小,劳动条件好,适应于间歇式或小规 模生产。
>100 时
>1000
阀 门 直 径
>b+400 b
4、安全距离 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另外 设备与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建筑物之间还应留有一 定的安全距离。非防火因素决定的或防火规范中未 加规定的设备间距可采用课本表5-1中的数据;净 空高度或垂直距离可参考表5-2中的数据。
4、建筑构件的表示方法
建筑物及其构件的轮廓用细实线绘出。 墙、柱、地面、地坑、地沟、安装孔洞、楼板、平台、 栏杆、楼梯、吊车、吊装梁及设备基础等,应按比例并 采用规定的比例画出。 门、窗在平面图上只画出位置、开启方向,在剖视图上 一般不表示。 承重墙、柱等结构用细点划线画出其建筑定位轴线。
1、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①《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 87 ;
②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50160 —1999; ③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 HG 20571 — 1995 ;
④ 《工业企业厂房噪声标准 》GB2348 — 1990 ;
⑤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 GB50058 —92 ;
(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 1、要据设备大小、结构和安装方式留出安装、检修和拆卸 所需的面积和空间。 2、要考虑设备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通道,以便设备能顺 利进出车间,并达到相应安装位置。 3、凡通过楼层的设备应在楼面的适当位置设置吊装孔,当 厂房较短时,吊装孔可设在厂房的一端。
第五章 车间布置设计

22
2、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要点
按比例绘制厂房尺寸的局部剖面图,确定跨层设备 的立面位置、各操作平台的立面位置等;
15
5.3、车间厂房布置(厂房的建筑尺寸)
1、厂房的建筑结构形式 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两种形式,但对一 些小型厂房或仓库也可以采用砖混结构形式。
2、厂房的外观形式 化工厂的外观(俯视外观)一般分为长方形、L 形、T形或H形、∏形。 化工厂的外观(立面外观)一般分为单层厂房、 多层厂房。
30
④、工人操作条件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装置布置应该为操作人员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 操作和检修通道; 合理的设备间距和净空高度(见下图); 必要的平台,楼梯和安全出入; 尽可能地减少对操作人员的污染和噪音; 控制室应位于主要操作区附近。
要为工人操作创造良好的采光条件,布置设备时尽可能作到工 人背光操作,高大设备避免靠窗布置,以免影响采光。
41
⑥、厂房建筑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笨重设备布置在地面层; 剧烈振动布置在地面层,且不能与建筑共用基础; 设备布置尽量避开建筑的主、次梁; 设备布置一定要避开厂房的伸缩缝和沉降缝; 厂房中操作台须统一考虑,防止支柱重复
⑦、简洁、整齐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38
车间平立面布置样图 40
二、车间布置图绘制的一般规定
(1)线型及线宽 设备轮廓采用粗线(0.9~1.2mm); 设备支架与设备基础采用中粗线(0.5~0.7mm); (2) 图例及简化画法 (3) 图名 分成两行,上行写“××××车间布置图”,下行 写“EL±×××.×××平面”或“×—×剖视”等。
化工车间布置设计(DOC)

第五章 化工车间布置设计车间布置设计涉及的专业:以工艺、配管专业为主导与总图、土建、自控、电力、设备等专业配合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一、车间布置的依据1.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50160-99)、《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标准》(HG20571-95)、《工业企业厂房噪声标准》(GB2348-9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GB50058-92)、《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7)等。
2.基础资料①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包括本车间同其他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生活设施的相互联系,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与数量)。
②对初步设计需要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对施工图设计需要管道仪表流程图;工艺流程图 设备设计并选型流 用管道将各工段、设备 连接起来 车间布置设计间厂地范围内的布置 和车间设备(包括电气、在车间中的布置③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中间体、副产品、成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据及处理方法);④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式及保温情况);⑤公用系统耗用量,供排水、供电、供热、冷冻、压缩空气、外管资料;⑥车间定员表(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间化验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外,还包括最大班人数和男女比例的资料);⑦建厂地形及气象资料。
二、化工车间布置的内容(一)车间的组成1、生产设施2、生产辅助设施3、生活行政设施4、其他特殊用室5、通道6、最近发展余地三、车间布置原则1.车间布置设计要适应总图布置要求,与其它车间、公用系统、运输系统组成有机体。
2.最大限度地满足工艺生产包括设备维修要求。
3.经济效果要好;有效地利用车间建筑面积和土地;要为车间技术经济先进指标创造条件。
4.便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5.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有关的法规,妥善处理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
化工设计第五章_车间布置设计

第三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设备布置因生产规模、设备特点、工 艺操作要求等不同有: 室内布置 室内和露天联合布置 露天化布置
第三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1、室外 A、生产中一般不经常操作或可用自动化仪表控制 的设备,如塔设备、换热设备、液体原料贮罐、 成品贮罐、气柜等。 B 、由大气调节温度的设备,如空冷器、凉水塔 等。 2、室内 A 、不允许有显著温度变化,不能受大气影响的 一些设备,如某些反应罐,各种机械传动设备。 B、装有精度很高仪表的设备等。
第五章 车间布置设计
布置设计的主要任务:
对厂房的平、立面结构、内部要求、 生产设备、电气仪表设施等按生产流程的 要求,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布置,使布局 既满足生产工艺、操作、维修、安装等要 求,又经济实用、占地少,整齐美观。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
一、车间布置包括 1)车间厂房布置设计(车间各工段,各设施在
厂房的宽度
一般单层厂房宽度不宜超过30m,多层厂房 宽度不宜超过 24m ,厂房常用宽度有 9m 、 12m 、 14.4m\15m、18m和24m。厂房中柱子布置既要便 于设备排列和工人操作,又要有利于交通运输。 在进行车间布置时,要考虑厂房安全出入 口,一般不应少于两个。如车间面积小,生产 人数少,可设一个,车间门向外开。
厂房布置设计注意问题
4.厂房的进出口、通道、楼梯位置要安排好, 大门宽度要比最大设备宽出0.2米以上,当设备 太高、太宽时,可与土建专业协商,预留安装 孔解决,当需要有运输设备进出厂房时,厂房 必须有一个门的宽度比满载的运输设备宽0.5米, 高0.4米以上。 5. 注意安全,一般层高不宜少于 3.2 米,楼 层、平台要有安全出口。
厂房的建筑结构
一、按层次分 单层和多层 二、按结构形式分 排架结构和框架结构 三、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 1)混合结构 2)钢筋混凝土结构 3)钢结构
第5章_车间布置设计

第5章 车间布置设计
六、车间布置基本原则
⑴ 最大限度满足工艺生产(包括设备维修)要求。⑵ 有效利 用车间建筑面积(包括空间)和土地。⑶ 为车间技术经济指 标、先进合理以及节能等要求创造条件。⑷ 考虑其它专业对 本车间布置要求。⑸ 考虑车间发展和厂房扩建。⑹ 采取的 劳动保护、防腐、防火、防毒、防爆及安全卫生等措施符合 要求。⑺ 本车间与其他车间在总平面图上位置合理,力求使 它们之间输送管线最短,联系最方便。⑻ 考虑建厂地区气 象、地质、水文等条件。 ⑼ 人流货流要分流
-4-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
第5章 车间布置设计
2.车间布置设计所需基础资料
(1)对初步设计需要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对施工图设计需要管道仪表 流程图。 (2) 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性资料(包括原料、中间体、副产品、成品的数量 及性质,“三废”数据及处理方法等)。 (3) 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式及保温情况等)。 (4) 公用系统耗量表,供排水、供电、供热、冷冻、压缩空气、外管材料 等。 (5) 车间定员表(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间化验人员、岗位操作人员 外,还包括最大班人数和男女比例等资料)。 (6)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包括本车间同其他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生活设 施的相互关系,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数量等)。 等等。
车间布置设计分两个阶段: 初步设计(基础工程设计) 施工图设计(详细工程设计)
-7-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
第5章 车间布置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8-
2019年11月22日星期五
第5章 车间布置设计
四、车间布置设计内容
工厂设计之车间及管道布置设计1

③
墙:墙一般分三种,其作用也各不相同。
(1)承重墙:承重墙是承受屋顶、楼板、横梁、 设备等上部的载荷,并将其传递给 基础的墙。 (2)填充墙:填充墙填充于建筑物的框架上,不 承重,仅起围护、保温、隔音、隔 热等作用。 (3)防爆墙和防火墙:在工厂房中,易燃易爆 生产部分应用防爆墙和防火墙与其 他部分隔开。
剖视图的剖切位臵需在平面图上加以标记,标 记方法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相同。
4.视图表示方法
设备、建筑物及构件,是设备布臵图中的主要 表达内容。
(三)设备布臵图的标准
设备布臵图是供设备布臵定位用的,所以图 面上与设备布臵定位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设 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都必须具 有充分的定位尺寸,即具有水平面内的纵横双向 尺寸和高度尺寸,并标注设备的位号、名称、定 位轴线的编号,以及注写必要的说明。
车间布臵设计的内容,一般为: 1.厂房的整体布臵和轮廓设计
2.设备的排列和布臵
3.车间附属工程设计
4.车间布臵设计说明
5.车间布臵设计的图纸
第四节
车间布置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车间布臵图的设计可分两个阶段进行:布臵草 图和布臵图。 1.车间布臵草图
(1) 初步划分生产、辅助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分 隔及位臵,初步选定厂房柱距、跨度及车 间面积。 (2) 用坐标纸按厂房建筑设计的要求,绘制厂 房建筑平面轮廓草图(比例用l:100)。
二、设备布臵图的绘制
(一)设备布臵图的视图内容
设备布臵图是设备布臵设计中的主要图样, 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中都要进行绘 制。 设备布臵图是按正投影原理绘制的,其视图 内容包括: (1) 一组视图 表示厂房建筑的基本结构和设备在 厂房内外的布臵情况。平、立面图,剖面图的数 量以表示清楚为原则。
第五章 车间布置设计

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第一节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和程序一、车间布置设计的程序、内容及相互关系在完成初步设计工艺流程图和设备选型之后,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将各工段与各设备按生产流程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布置,并用管道将各工段和各设备连接起来。
前者称车间布置,后者称管道布置(配管设计)。
(一)车间布置初步设计车间布置初步设计的最后成果是一组平(剖)面布置图(初)或一只布置模型加有关照片。
(二)车间布置施工图设计车间布置施工图设计的最后成果是最终的车间布置平(剖)面图,这是工艺提供给其他专业的基本设计条件。
它给土建业提供建筑结构的尺寸和标高;设备支脚、操作平台、楼梯、通道、道路的位置与要求;防火、防爆、防腐和物料及设备运输要求。
它给设备设计部门提供容器与换热器的支脚形式与位置,管口方位等。
对电气和仪表专业提供配电室,控制室位置,电器及仪表的安装位置,电缆走向,开关板和仪表屏位置等。
(三)管道布置设计简单的小型车间可以直接在设备图上进行管道布置,一般规模较大和较复杂的车间应在配管模型上进行三度空间的配管。
管道布置的最后成果是:①经过补充和校核的车间布置平(剖)面图,供设备安装;②管道布置图或配管模型加管段图,供管道预制与安装。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可分为车间厂房布置和车间设备布置。
车间厂房布置是对整个车间各工段、各设施在车间场地范围内,按照它们在生产中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合理的平面和立面布置。
设备布置是根据生产流程情况及各种有关因素,把各种工艺设备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排列。
在设备布置中又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每一个设计阶段均要求平面和剖面布置。
三、车间布置的依据1.常用的设计规范和规定主要设计规范和规定的名称,详细内容见《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年)及有关的标准和规范。
2.基础资料①对初步设计需要带控制点土艺流程图,对施工图设计需要管道仪表流程图;②物料衡算数据及物料性质(包括原料、中间体、副产品、成品的数量及性质,三废的数据及处理方法);③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外形尺寸、重量、支撑形式及保温情况);④公用系统耗用量,供排水、供电、供热、冷冻、压缩空气、外管资料;⑤车间定员表(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间化验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外,还包括最大班人数和男女比例的资料);⑥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包括本车间同其他生产车间、辅助车间、生活设施的相互联系,厂内人流物流的情况与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
反应 器 (a) 立面布置图
-36-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反应器的布置应符合要求
加料或检修 计量罐
操作通道
反应器 操 作 区 集 中 于 180
o
(b) 平面布置图
釜式反应器布置示意图
-37-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二、塔和立式容器的布置
(6)厂房内的操作平台应统一考虑。
-28-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四)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 采光 形状各异的屋顶结构
厂房的屋顶结构
-29-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使操作人员位于设备和窗之间,背光操作。
特别高大的设备要避免靠窗布置。
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
背光操作示意图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14-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 (一)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 (三)满足土建要求 (四)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15-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一)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1、设备排列顺序 2、设备排列方法 3、操作间距 4、安全距离
(b) 联合平台
(c)独立平台
卧式贮罐平台示意图
-44-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五、泵的布置
-45-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当面积受限或泵 较小时可成对 布置使两台泵共 用一只基础,在 一根支柱上装两 只开关。
-46-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六、压缩机的布置
4、安全距离 GB51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安全距离 设备与设备之间 设备与建筑物之间 安全距离的大小: 设备的种类和大小 设备上连接管线的多少、管径的大小 检修的频繁程度
-23-
16:15
离心压缩机: 布置原理与离心泵相似 一些附属设备(如润滑油 、密封油、泵、控制台、 冷却器等)要占据很大有 空间。
-47-
16:15
第四节 设备布置图
一、设备布置图的内容
一组视图
尺寸及标注
设备布置图的内容
安装方位标 说明与附注
设备一览表
标题栏
-48-
16:15
第四节 设备布置图
二、绘制设备布置图的一般规定
(l)线型及线宽:平行线间距至少要大于1.5mm;设备轮廓采用 粗线 (0.7mm) ;设备支架与设备基础采用中粗线 (0.4mm) ;对于 动设备如只绘出设备基础,图线宽度用 0.7mm ;除此之外均采用 细线(0.25mm) 。
(2)图例及简化画法:见表5-3
-32-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一、反应器的布置
(1 )反应器与提供反应热的加热炉的净距离应尽量缩短,但不 应小于4.5m。 (2)反应器可布置在厂房内,也可布置在厂房外。
(3)成组的反应器应中心线对齐,成排布置在同一构架内。
(4)操作压力超过3.5MPa的反应器宜集中布置在装置的一端或 一侧。
操作位置和通道
操作位置和通道
操作位置和通道
-19-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宽度超过18m的车间: 厂房中间留出3m左右的通道 两边分别布置两排设备 (每排设备各留出1.5~2m的操作位置)
-20-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3、操作间距 操作间距 考虑相应的操作位置和运输通道。 考虑堆放一定数量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包装材 料所需的面积和空间。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 (1)考虑设备安装、检修所需的空间和面积。
( 2 )要考虑设备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的通道,以便
设备能顺利进出车间。
(3)对楼上设备要考虑设置吊装孔。 (4)预留设备孔 ( 5 )考虑设备安装、检修、拆卸以及运送物料所需 的起重运输设备。
-27-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三)满足土建要求
(1)笨重设备和会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应设置在底层。
(2)有剧烈震动的设备,其操作台和基础等不得与建筑物的柱、
墙连在一起。 (3)布置设备应避开建筑物的柱子和主梁。 (4)设备不应布置在建筑物的沉降缝和伸缩缝。 (5)较高的设备可集中布置在一起。
设备露天布置的缺点:
受气候影响大,操作环境差,自控要求高
-11-
16:15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五、建筑物
等,
厂房
辅助生产厂房:控制室和变电房、化验室、维修间和仓库
非生产厂房:办公室、值班室、更衣室、浴室、厕所等。
-12-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
三、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及程序 车间布置
管道布置(配管设计)
车间布置初步设计
车间布置施工图设计
-5-
16:15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1.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车间平面布置图、立面布置图。 主要内容是: ① 确定生产、辅助生产及行政生活等区域的布局;
三、换热器的布置
-41-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四、容器的布置
吊在框架或楼板上
合并支在一跨上
钢筋混凝土支柱
组合支架
-42-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贮槽 搅 拌 釜 立 式 贮 罐
贮槽
卧式 贮罐
贮罐的立面布置示意图
-43-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a) 联合平台
(1)确定各个工艺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面的位置;
(2)确定某些在工艺流程图中一般不予表达的辅助设备或公用设 备的位置;
(3)确定供安装、操作与维修所用的通道系统的位置与尺寸;
(4)在上述各项的基础上确定建筑物与场地的尺寸; (5)其他。 设备布置的最终结果表现是设备布置图。
-13-
16:15
(a) 联合平台
(b) 独立平台
塔和立式容器平台示意图
-38-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平台 平台 直 梯 换 热 器 直 梯
平台
换热器
平台
精 馏 塔
贮罐 贮 罐
塔和框 架联合 布置
精 馏 塔
再 沸 器 泵 泵
再 沸 器
-39-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40-
16:15
第三节 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车间布置设计
管道布置(配管设计)
-2-
16:15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一、化工车间组成
生产设施:生产工段、仓库、露天堆场、储罐区、
控制室等。 生产辅助设施:除尘通风室、变电配电室、机修维 修室、消防应急设施、化验室、储藏室等。 生活行政福利设施:车间办公室、更衣室、浴室、
厕所等。 其他特殊用室:劳保室、保健室。
设备露天布置的优点:
节约建筑面积,节省基建投资
减少土建施工工程量,加快基建进度
-10-
16:15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设备露天布置的优点:
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设备,露天布置可降低厂房耐火等级 ,降低厂房造价 有利于化工生产的防火、防爆和防毒(对毒性较大或剧毒 化工生产除外)
对厂房的扩建、改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设备布置图常用的缩写词:见表5-4 (4)图名:标题栏中的图名一般分成两行
-30-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通风 防火防爆 环境保护
有中央通风孔的厂房
-31-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五)工艺设备竖面布置的原则
1.工艺设计不要求架高的设备应落地布置。
2 .由泵抽吸的塔和容器,以及真空、重力流、固体 卸料等设备,应按工艺流程的要求,布置在合适的高 层位置。 3. 当装置的面积受限制或经济上更为合算时,可将 设备布置在构架上。
管道
相应位置预留设备孔 设备孔 正方形 圆形
保温层
d
预留设备孔形状
-26-
16:15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不设永久性起重 运输设备 , 要考虑
安装临时起重设
备所需的空间及 预埋吊钩,以便 悬挂起重葫芦。 设永久性起重运 输设备,要确保 设备的起吊高度。
3 3 2 1
6
2
1
4
5
6
设备的起吊高度
-8-
16:15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9-
16:15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4.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
高。 化工厂的设备布置一般应优先考虑露天布置,在气温较低的 工区或有特殊要求者,可将设备布置在室内;一般情况下可采用 室内与露天联合布置。 小型化工装置、间歇操作或操作频繁的设备宜布置在室内 特点:室内布置受气候影响小,劳动条件好,但建筑造价较
-7-
16:15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四、车间平面布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