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1)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什么是“第一次把事情作对”?什么是“零缺陷”?(1)“做正确的事”,是战略和方向;(2)“正确地做事”,是运作与执行;(3)“第一次”,是管理效率。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则是管理效能与竞争力。
而“零缺陷”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能带来什么?树立“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理念不能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因为我们自身对错误的容忍,并想当然地认为理所当然,不可避免。
杨钢老师在书中提到:“只要我们对不应该发生的错误事件制定一个可接受的水平,它就会永远存在。
可是,当它不被接受时,就会自然消失。
”正如墨菲定律所揭示的,凡事如果有可能发生,就一定会发生,错误事件也是一样。
面对医院的“接生死亡率”,我相信,任何一个即将迎接新生命的家庭都会希望它永远是“零”。
做对即“符合要求”,否则就要付出“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只有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及其变化,并努力满足其需求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此外,“不合要求”或“超出要求”都会失败。
对于具体的工作也是一样,所有的工作都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并不断改进以符合要求,这里的“符合要求”,不仅仅是过程,也要结果。
工作就像芭蕾舞:既标准又完美面对工作,我们要制定像芭蕾舞那样的工作准则,既标准又完美。
(1)第一次把事情做对(2)仔仔细细制定要求(3)与他人协调工作以符合要求(4)避免“双重标准”(5)高度重视预防建立一套正确的个人工作哲学平台和资源很重要,现在我才渐渐理解为什么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文化’和‘制度’就是我们的系统和平台。
一个好的系统和平台,能够让一个二流的人做出超一流的事;而一个糟糕的系统和平台,却使一个超一流的人只能做出二流的事。
所以,选择或者努力争取到一个好的系统和平台很重要。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线测试附答案

大工13秋《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线测试一、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1. 做对就是做符合要求的事!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一个人能够尽早发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并且将兴趣培养成为专长,才能在人生事业上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只有当产品与自己切身利益变得遥远而模糊的时候,我们才会不在意差错率。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只是解决了“脑袋”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工具和方法问题。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三确认原则”可以在生产一线把单纯的事后控制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与提高的工作模式。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想要治理我们工作中的缺陷,最重要的是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系统的错误,往往是因为每个环节在制度流程的操作中都出现了小小的偏差。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一个人认识自己往往很容易,因此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么多天才。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企业要想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首先必须围绕企业定义的“价值”制定严密、适用而增值的工作流程。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质量是一种态度,是你如何对待工作的态度。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1. 质量是一种态度,是你如何对待工作的态度。
你怎么对待工作,工作就会相应地带给你什么。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2. 只要我们对不应该发生的错误事件,制定了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他就永远存在,可是当他不被接受时,就会自然消失。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3. 做对就是做到最好。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4. 顾客在某方面的需要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对汽车的需求。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5. 要求可能会发生变化,但符合要求则永远不变。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二、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名言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名言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 It Right The First Time简称DIRFT)”是著名管理学家克劳士比“零缺陷”理论的精髓之一。
零缺陷理论: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总是较便宜的。
“零缺陷”就是缺陷预防的呐喊,它意味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所谓第一次就做对,是指一次就做到符合要求,因此,若没有“要求”可循,就根本没有一次就符合“要求”的可能了。
我们基本的工作哲学便是预防为主,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态度,使质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包含了三个层次: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和第一次做正确。
因此,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正确的事:辨认出顾客的真正需求,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战略。
正确地做事:经营一个组织、生产一种产品或服务以及与顾客打交道所必需的全部活动都符合客户和市场的客观要求。
第一次做正确:防止不符合要求的成本的产生,从而降低质量成本,提高效率。
零缺陷管理哲学的基本原则:
一个核心: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二个基本点:有用的和可信赖的。
三个需要:任何组织都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
四个基本原则:质量就是符合要求;预防的系统产生质量;质量的工作准则是零缺陷;必须用质量代价(金钱)来衡量质量表现。
大工18年秋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线测试答案

大工18年秋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线测试答案第一篇:大工18年秋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在线测试答案1.[单选题]治理我们工作中的缺陷,最先该治理什么? A.态度上的缺陷 B.头脑里的缺陷C.预防系统的不完善D.设备的不完善正确答案:——B——2.[单选题]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完整真义中战略是什么? A.做正确的事 B.正确地做事 C.把事情做到最好 D.第一次正确答案:——A——3.[单选题]第一次做对可以运用在什么领域?A.人生B.职场C.事业D.所有领域正确答案:——D——4.[单选题]为什么仅仅注重方法和效率无法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A.因为做的事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奥鹏作业答案B.因为没有事先预防C.因为做的事不一定正确D.因为没有总结经验,随时应变正确答案:— C——5.[单选题]人们能否做对取决于什么? A.思想观念 B.行为能力C.预防是否完备D.知识储备正确答案:——A——6.[单选题]商家在商场中需要达到谁的要求?A.自己B.组织C.顾客 D.市场正确答案:——C——7.[单选题]工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来衡量的? A.不符合要求的代价B.符合要求的代价C.最终创造的价值D.成本正确答案:——A——8.[单选题]预防的核心方法是什么? A.把错误分类 B.改进工作过程C.找出错误发生的原因D.及时改正正确答案:——B——9.[单选题]人类本能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哪项? A.需要 B.需求C.渴望D.欲望正确答案:——A——10.[单选题]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系统和平台?如何改造一个旧有的系统和平台? A.改变我们的制度 B.改变我们的方法 C.改变我们的文化 D.改变我们的心态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11.[多选题]质量管理的实质,就是要有目的地在组织中创建一种氛围和习惯,从而使每一个人的日常工作第一次就能做对,与谁的关系获得? A.客户 B.合作者 C.供应者 D.自身正确答案:——ABC——12.[多选题]领导最欣赏什么样的员工?A.无条件执行领导的要求B.和领导风雨同舟C.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D.总能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正确答案:——BCD——13.[多选题]错误为什么会发生?A.人非圣贤,孰能无错B.我们默许了错误的发生 C.人们默认错误不可避免 D.概率规律的必然正确答案:——BC——14.[多选题]第一次把正确的事做正确,需要讲究什么?A.方法论B.效能C.价值观D.自我要求正确答案:——ABC——15.[多选题]怎样让工作具有质量?A.不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B.第一次把事情做对C.零缺陷D.极力预防错误的发生正确答案:——AD——三、判断题:16.[判断题]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只是解决了“脑袋”的问题,但并没有解决工具和方法问题。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书笔记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书笔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书笔记1从源头把控,实现“零缺陷”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句话并不陌生。
近期,在阅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自觉的会反观自己以往的做法,发现自己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标准和要求有着不小的差距。
很多时候,我们沉迷于习惯性思考,习惯于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和差不多的态度处理工作或生活上的事情,渐渐的不相信自己不仅可以把事情做对,而且还可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在《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中,有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有一个案例讲得是,工厂的产品总是会被返工,返工的结果就是工厂不能按期完成生产计划,那这样对于客户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工厂的工人由于返工,总要加班,从而没有自己的时间,有抱怨,并且还不能完成客户需要的量,老板只能又再招几百人来解决问题。
因为成本居高不下,老板可以说是寝食难安。
后来经过高人指点发现,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领导者没有对一线工人进行培训,他们的观念是“一切都需要返工”;另外专门设立的返工区,更是加深了他们的观念印象。
最后通过建立零缺陷的工作执行标准从生产线上就开始执行,问题就全部迎刃而解。
另外一个是案例中传达出的一些观念。
即S制冷公司的3N 目标,也就是3个NO。
S制冷公司严格执行这个目标,所以公司发展得特别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其实和零缺陷传递的价值观是一样的。
零缺陷的概念对于产品来说,注重源头的缺陷预防系统,强化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宏观控制。
工作中要做到零缺陷,就要有零缺陷的意识,才能第一次将工作做对。
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做对了,才能保证以后的每一步走得扎实。
任何一个人,只要在工作上倾注了心血,肯定能使自己的每一个“第一次”都近乎完美。
要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首先要明确做对的定义,就是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根据明确的判决标准做出合格的工作结果。
要保证目标明确,态度明确。
其次,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深信自己能够,也下定决心,让自己第一次就成功,只有相信自己,并由此产生强大的决心和勇气,才能保证在遇到困难和不解时,使自己坚持下来,就可以保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奥鹏南开20春学期《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麦课)》在线作业正确答案

B 正确
41. 想要治理我们工作中的缺陷,最重要的是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
A 错误
B 正确
42. 任何工作只有符合客观要求,才能进入可执行的过程,从而达到预期的效率和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43. 一个人的人格决定了他工作的空间。所以,做事先做人。
A 错误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48. 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好”并不代表“做对”。
A 错误
B 正确
49. 事后弥补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
A 错误
B 正确
50. 商家一定要努力达到自己的要求,为顾客着想,做到最好。
A 错误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38. 一个人能够尽早发现自己真正有兴趣的事,并且将兴趣培养成为专长,才能在人生事业上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A 错误
B 正确
39. 质量是一种态度,是你如何对待工作的态度。
A 错误
B 正确
40. 企业要想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首先必须围绕企业定义的‘价值’制定严密、适用而增值的工作流程。
B 符合要求的代价
C 最终创造的价值
D 成本
18. 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系统和平台?如何改造一个旧有的系统和平台?
A 改变我们的制度
B 改变我们的方法
C 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们的文化
D 改变我们的心态
19. 为什么仅仅注重方法和效率无法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A 因为做的事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B 因为没有事先预防
D 应付性劳动
25. 当今经济领域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企业之间什么的竞争?
心得体会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读后感1该本书是陈述性的,每一章都是围绕“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个观点去举例论证,以故事的形式带入能使读者更容易读下去。
接下来分章节对书中提到的观点进行自我的认识。
第一章,作者提出“本来就可以第一次做对”的观点,本章旨在传达一种思想和理念,就是你一定相信你可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要在思想上改变认识,尽管工作中你不是每次都把事情做对。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把事情做对做好,如果想达到作者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观点,关注点应该在执行之前预防和控制阶段,比如,我今天收到一个任务是需要我出海南项目的升级包,然后我在出升级包之前肯定需要知道项目组要升级什么功能?该功能有没有在测试环境测试通过?配置项有没有做相关的修改?知道了这些我才能出升级包,出升级包是一件事,想把这个件事第一次做对,就需要在需求、研发的代码、测试用例、测试执行这些前期阶段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出好升级包升级上去发现某个功能没有实现,研发、测试继续返工,那么出升级包这件事就不算第一次做对!所以,做事之前的预防和控制才是做对事的保障。
第二章,“做对即符要求”。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和接受,一切按照客户的需求做事,做客户要你做的事,不做客户不要你做的事,随时跟踪客户的需求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和快速适应,把事情做对做好。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企业,其实在哪里都是适用,妈妈让你去买包盐,你在路上时妈妈给你打电话说再买一瓶醋,信号不好你没有听到也没有回复电话确认,结果你买了一包盐又给自己买了一包零食回家了,结果可想而知,你没有及时响应妈妈的需求变化,还做了妈妈没有让你做的事!总之,有需要才有事可做,有事可做才能把事做对挣得更多的需要(机会),也要记得及时跟踪需要以改变应策。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名言。

1.做事到位,首次就把事情做对;做事知位,重复才把事情做对;做事错位,
永远难把事情做对。
2.狼性执行文化: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渐进就是守旧,
观念创新就要反渐进,必须一步到位,管理无小事,管事先理人,事情做到极致才有机会!
3.零失误,完美起步:第一次就做对的重要性
4.工作来临,第一接受,第二完成。
真正优秀的员工用结果说话。
5.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一开始,要勇于一开始,才能完成成功的第一步。
6.头一次做人,我们都有犯错的机会,只要记住教训,未来会更好。
7.先做人后做事,诚信是第一。
8.决定一件事时,事先都会留意谨慎研究清楚,当决定后,就勇往直前去做。
9.谁都是第一次做人,不要害怕犯错,只要我们勇于承担,就能走向成功。
10.世之初应该立即抓住第一次的战斗机会。
11.谁都是第一次做人,不要怕失败,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让
我们更加接近成功。
12.第一想法总是最正确的,一个人只要愿意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它就引导你
做正确的事。
13.最优秀的人在启动之前已经设立了一个未来的远景目标,然后倒推现在应
该做什么,从而迈出第一步。
而大多数人对生活都有自己想法,但却从来没有迈出第一步。
一博恩崔西美国成功学讲师,演说家
14.一个人如果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那他就离成功不远了。
15.头一次做人,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实现
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对于我们大家来说“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在很多场合下不同的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而且很多实事让我们早就接受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并深深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和作用。
但反观我们自己却一直未能百分百做到。
这次借学习找到了原因,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我们离真正做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还是有差距的。
很多时候,我们拼命地工作,我们未来工作放弃了一切,也失去了很多,包括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环境和自然。
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做的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们所付出的在别人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却没多大意义。
在大多情况下,“做好”并不代表“做对”。
“对”就是做符合要求的事,我们不仅可以把事情做对,而且还可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第一次把事做对才是最好的经营之道。
工作中要做到零缺陷,就要有零缺陷的意识才能第一次将工作做对,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做对了才能保证以后的每一步都扎实。
任何一个人只要在工作上倾注了心血,肯定能使自己的每一个“第一次”都近乎完美,也将会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取得人生的成功。
在20世纪60年代,IBM是世界计算机业的翘楚,它把“可接受的质量水平”标准定为AOQL(AOQL:平均偏离质量水平,也就是说,在一万个产品中允许一部分产品为次品,这个比例在一定时间内被固定作为标准执行。
)由于IBM是一个垂直结构的组织。
电子厂、显示屏厂、键盘厂的产品最后都会被运往组装厂,每一个供货厂都会和组装厂确定一个AOQL标准。
于是那些在组装厂进行最后组装的员工总会收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更不可思议的是IBM每个人认为这是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产品中出现次品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情况下,IBM对待产品的态度成为其所有工作领域内的态度标准。
IBM的流程运转也出现了以下问题,(1)IBM的经理们为了赶组装厂的供货期,常常产品还没有设计完成就匆匆忙忙把产品从设计部门转到制造部门,因为产品一定要按时发给客户,所以IBM有大量现场服务人员赶到客户现场,一遍一遍的修理自己的产品。
(2)他们使用的标准是AOQL,一件产品不必做到完美无缺只要不比同行差就行了。
因为有AOQL,IBM又必须派大量服务人员去客户现场服务,当然所有人都认为这一切是合理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IBM津津乐道于自己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服务人员,而在同时代与IBM同处于领先地位的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六西格玛’工作标准,即允许缺陷出现的几率为百分之三点四,在这种巨大的压力和推动下,IBM 公司开始自己的质量改革,IBM最终发现仅在公司内部进行质量改革不足于从本质上改变现状,于是IBM公司开始了文化变革。
可以预见到的是只要IBM改变原先的态度,开始接受“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应该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的一种标准,一种态度。
可事实证明,IBM因为没有把“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理念上升为公司员工的普世观,导致它在后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关头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迅速发展,但IBM却做出错误的判断;个人计算机永远不会成为主流,在这个错误的判断下,IBM失去了个人计算机市场,以至于使HP,戴尔这些后起之秀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其实很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只是态度不够坚定。
就如差不多先生一样,做每一件事都抱着差不多的态度。
那事情的结果也只有差不多的份了。
又如“零缺点”博士讲述的克劳士比先生做顾问的那家企业;企业一开始就存在问题,后来接受克劳士比先生的建议改变了整个企业的命运,这都说明“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有大部分的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产品还没有投入生产线就做好了多少比例,要返工的心里准备,就是有了这个心里,返工的比例一定是有增无减,都觉得返工是必然的,哪有百分百的良品呢!企业的员工一旦存在这种心理,那就对企业来说是百害无一利。
返工的害处: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人力物力,让企业承受额外的成本。
反之每个员工都不存在这种心理,都觉得第一次就要把应该做对事做正确,那么那家企业将成为一流的企业,员工也就是一流的员工,就想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早晨醒来,微软被大火烧个精光,给我20名最优秀的员工,一切就可以马上从新开始,我可以再创造出同一样的微软。
”所以如果每个员工都抱着“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心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那么怎么样才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呢?1.确定目标2.控制过程3.系统防御4.建立标准5.团队合作6.达到结果7.一次做对这些说起了容易做起了就难了,因为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之人,仅凭一己之力不可能事事做对,次次做对。
所以我们需要协助,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的帮助包括:亲人、朋友、事业上的领路人、人生导师、工作上的伙伴、上级领导、以及素昧平生的人。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智慧中寻找帮助,只有知道去做什么,为何去做,如何去做,你才有可能品尝到“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美酒。
所以我们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首先要明确做对的定义,根据明确的判决标准作出合格的工作结果。
要保证目标明确,态度明确。
其次,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深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好,也下定决心让自己第一次就成功。
并由此产生强大的决心和勇气,才能保证在遇到困难和不解时使自己坚持下来,就可以保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做事的态度决定了事情的成败。
在生活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的理论比“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更早一步就在人们的思想里扎根了。
每当我们开始着手一个新的挑战,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没关系第一次做,错了也是很正常的谁会在乎呢?”等等与之相关的侥幸心理。
这不得不说是人的一种惰性和习惯,明明很清楚做事的要求,却习惯在做事之前就给自己找好了如何做错的理由了。
个人习惯是长期行动的一个惯性表现,只有长期的将每一件事都在第一次就做对,才能让自己养成这个好习惯。
而纠正一个人的习惯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但并不是不能实现的。
就想条件反射一样,如果每开始做一件事,我们脑海中都能浮现“我可以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这句话,甚至于到最后直接用行动而不是话语来实现这个理念。
那么我们也就养成了这个良好的习惯了且不觉得痛苦。
工作中有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事情,觉得所做的工作过于简单却没有想到把每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好其实并不简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简单的事组成的,要在工作中成长就要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不要小看简单的事情。
大部分人都栽在了工作中不起眼的小事情上,从而打破了零缺陷的要求。
零缺陷的工作准则指导我们做人做事,他表达的是一种决不向任何不符合要求的做法妥协的决心,这就要求人们努力工作把工作当自己的事情来做,达到完美的境界。
坚决摒弃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和差不多就好的心态。
追求‘零缺陷’的管理艺术并不仅是追求工作业绩也不仅是生活标准,它更是一种生存状态和幸福感觉。
在完美的工作中你可以将自己最擅长的才智发挥出来应用到你追求的事业上,创造出的工作环境正适合你的个性和价值观念。
对于‘零缺陷’的人来说他们的才华、激情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而且他们时常有一种强烈的个人成就感。
而对“第一次把事情做对”他们只当这是工作本色。
我们在工作中大多数的日子里都在做一些小事,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
当重视小事成为一种习惯,当责任感成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我们就会与成功同行。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都在从事简单的事平凡的的事,平凡的事做细做好了才能做成大事才能创造自己人生的不平凡业绩。
常言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做不了小事又如何做得了大事呢?小事都做不好别人又岂能相信你具备做大事的潜力呢?努力做一名精益求精的执行者,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你不仅要确保手头工作和任务的零缺陷,还要在做好一次后寻求更优秀的途径和更好的方法。
一个人的人格决定了他工作的空间。
所以做事先做人。
正如马丁·路德·金的箴言:“如果一个人扫马路,他应该像米开朗基罗作画,贝多芬作曲,莎士比亚作诗一样对待工作”。
现在自己在在富士康集团里工作在里面担任了一个小小的QC。
刚刚就任这个职务时自己是一窍不通什么都不知道都不了解,后来通过上课培训然后跟着老员工们学习实践后知道了我们的工作的职责就是把质量把好关,QC分为:IQC(进料质量检验),IPQC(制程检验),FQC(终检),OQC(出货品质管理)。
质量的三不原则:不流入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
我担任的是IQC也就是不能把不良品流入生产线里。
后来自己感觉自己能够充分干好这个工作了就开始对工作的要求松懈了从而养成了做什么事情都觉得差不多就行了的心里。
当产线抱怨有大量的不良品流入时,上面的主管找到我问我怎么回事?为什么有大量的不良品流入了产线?那时我的心里想的和大部分人的心里想的都一样“第一次把事做错,情有可原”都在找借口撇清错误。
现在学习了这个课程后发现了质量是一种态度,你怎么对待工作,工作就会相应地带给你什么。
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的‘90/10原理’正是对比最好的注脚,‘90/10原理’说的是:“任何一个人的行为都是90%的态度加上10%的知识。
”因此我们要执行零缺陷工作的标准,就必须有零缺陷的工作态度,也就是对待错误的态度。
不害怕犯错误,也不放过所犯的错误,更不要重复错误。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态度决定了你的未来,因为它最直接影响你的工作生活质量。
通过这次的通识课程中的许多小故事和例子我明白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好处及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后果。
有时候不单是金钱上的损失更甚至宝贵的生命。
“第一次把事情做对”是一种学习心得,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当我们决心要第一次就将事情做对的话,往往成功就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