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浆果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合集下载

297-名词术语-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酚类、香气物质的变化

297-名词术语-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酚类、香气物质的变化

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酚类、香气物质的变化对葡萄果实成熟期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葡萄的采收。

葡萄果实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变化,其重量、含糖量、酸、颜色、酚类物质、香气物质等物质和成分都发生着变化。

根据不同阶段果实中物质含量和变化,一般分为幼果期、转色期和成熟期。

幼果期葡萄果实中主要是氮类物质、酸和酚类物质的积累,无有色物质的积累。

所以幼果为绿色,口感酸涩,如图1所示。

在幼果期末,开始出现了糖的积累,约在10g/L~15g/L,同时也合成了一些香气物质,而且酸的含量达到了最大(30g/L)。

转色期即葡萄转变颜色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葡萄果实不再膨大。

叶绿素大量分解,白色品种果皮颜色变浅,丧失绿色,呈微透明状;有色品种开始积累色素,由绿色逐渐转为红色、深蓝色。

浆果的含糖量直线上升,由20g/L上升到100g/L,酸开始下降。

见图2所示。

成熟期是浆果由转色到成熟的时期。

糖的合成、酸的降解、大部分酚类物质的合成(单宁、有色物质)、香气物质的积累在这个时期进行。

一般浆果的成熟时果粒达到最大,含糖量达到最大。

图1 葡萄幼果期图片 图2 葡萄成熟期图片糖在浆果成熟过程中的变化糖的变化呈“S”型曲线图,见图1所示。

对于健康生长的和正常生态区域内的葡萄糖的变化是和”S”型曲线吻合的,但每个品种和不同的气候类型地区的”S”型曲线不同。

另外,糖的种类在浆果成熟中有不同的变化。

在转色期,浆果含糖量直线上升,由20g/L上升到100g/L,含酸量开始下降。

果粒重量转色 成熟 时间图3 :葡萄浆果成熟的各时期酸在浆果成熟过程中的变化在幼果期末,酸的含量达到最大。

从转色期到成熟期,酸呈有规律的下降趋势。

在葡萄成熟时,浆果的总酸约为6 g/L~10g/L(H2SO4),不同品种不同地区浆果的酸度不同。

总酸主要是和浆果的苹果酸和酒石酸相关的。

一般情况下,在转色期苹果酸的量要高于酒石酸,但在成熟期,苹果酸的下降比酒石酸的下降快,在成熟时酒石酸的量要大于苹果酸。

葡萄浆果的生长发育及相关组学研究概况

葡萄浆果的生长发育及相关组学研究概况

2011.0965葡萄属于葡萄科(Vitaceae Lindley 或Ampelideae Kunth )葡萄属(Vitis L.)多年生藤本植物。

葡萄营养成分丰富,是世界性的重要水果[1-4]。

多年来,葡萄生产效益与果实品质的提高都依赖于对不同品种生长条件的改良以及管理水平的改进。

随着经济发展与技术投入的增加,如今这些技术措施已经很难达到明显提高葡萄生产效益的效果。

有些技术措施的使用效果难以保持持续性,而且一些化学物质的使用对人们的身体以及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新的方向寻找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改善葡萄果实品质,达到提高葡萄生产效益的目的。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无疑为解决该问题创造了新的途径,正如Boss 等[5]早在2000年的预测,在未来20年里对葡萄基因及其功能的认识,将促进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葡萄结果能力、果实葡萄浆果的生长发育及相关组学研究概况王玉娟,王晨,房经贵*,宋长年,上官凌飞(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 210095)摘 要: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以及黑比诺葡萄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促进了葡萄浆果发育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以及代谢组学的发展,为最终更好地进行葡萄遗传改良以及生长发育的调控提供重要理论与工作基础。

为更好地了解有关葡萄浆果的相关研究进展,本文针对葡萄浆果的构造和生长发育以及有关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研究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葡萄;浆果;生长发育;相关组学成熟期以及植株生长习性等进行更有效调控时期的到来。

而所有这些必将对葡萄产量与品质以及田间管理的操作产生重要影响。

葡萄是继拟南芥、水稻和杨树之后完成全基因测序的第4种开花植物[6]。

葡萄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不仅为鉴定葡萄重要性状相关基因和研究其功能提供重要序列资料,而且为开展葡萄品种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

随着葡萄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葡萄分子生物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对葡萄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葡萄浆果生长发育是葡萄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葡萄浆果的生长发育以及葡萄浆果发育组学的研究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葡萄果实始熟期前后糖和pH值及ABA变化

葡萄果实始熟期前后糖和pH值及ABA变化

葡萄果实始熟期前后糖和pH值及ABA变化李春丽;董清华;冯永庆;沈元月【摘要】以玫瑰香(vitis vinifera L.cv.Muscat Hamburg)葡萄为试材,研究果实纵横径,始熟期前后pH值、可溶性糖、总酸和脱落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玫瑰香葡萄果实纵横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第一个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第二个快速生长期三个时期,果实内可溶性糖主要为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含量很少.可溶性糖含量在始熟期开始快速上升,三种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始熟期前平均日增量分别为0.29,0.23,0.01 mg/g,始熟期后三者平均日增量分别为1.35,1.67,0.12 mg/g.始熟期前果实内葡萄糖∶果糖为12∶1,始熟期后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开始快速升高,果糖升高速率高于葡萄糖,到花后77 d,二者差距逐渐缩至葡萄糖∶果糖为1∶1.pH值在始熟期开始快速升高,总酸含量和pH值呈吻合相反变化趋势.脱落酸含量伴随始熟的发生而迅速增加,果实成熟阶段有一个高峰,完熟前下降.总之,随着花后56 d葡萄果实成熟的启动,可溶性糖含量(主要葡萄糖和果糖)、pH值和ABA水平开始快速上升.葡萄果实成熟的启动依赖于ABA峰出现,而果实完熟过程不依赖于ABA的积累.葡萄果实始熟期前后可溶性糖含量、pH值和ABA 水平之间平行关系调控的生理机制,即ABA持续积累的生理机制是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期刊名称】《北京农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5)002【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玫瑰香葡萄;生长发育;可溶性糖;pH值;总酸;脱落酸【作者】李春丽;董清华;冯永庆;沈元月【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2206;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1葡萄作为全世界广泛栽培的果树树种, 其产量及栽培面积在果品生产中一直居于前列。

果实生长期巧“三喷”,葡萄甜度低不了!喷啥?钾肥、激素和稀土

果实生长期巧“三喷”,葡萄甜度低不了!喷啥?钾肥、激素和稀土

果实生长期巧“三喷”,葡萄甜度低不了!喷啥?钾肥、激素和稀土大家好,我是学农老王。

葡萄果实的甜度一直是我们在葡萄种植中十分关注的一个数据,也是代表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此在生产中,如何给葡萄增甜也是许多果农们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

虽然如今在市面上可以购买到葡萄“增甜膨大剂”等类似药剂来增甜,但限制也较多,使用不当十分容易产生药害。

其实,葡萄甜度归根结底是糖分积累的程度所决定的,只要在生产中把握住一些可以促进糖分积累的因素,自然而然就可以增加甜度了。

今天,老王就来给大家讲几个可以增加葡萄甜度的方法,我称之为“果期三喷”。

喷钾肥喷钾为什么能增加葡萄的糖分积累呢?钾离子对葡萄的光合作用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而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淀粉。

葡萄中的主要糖分——葡萄糖和果糖,就是由淀粉转化而来的。

不仅如此,钾离子还是“一条龙”服务,并不是促进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之后就不管了,它还“督促”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因此,在果实生长期巧喷钾肥,对提高甜度有非常大促进作用。

喷施方法:于浆果迅速生长期前用0.3%-0.5%硫酸钾、0.2%-0.3%磷酸二氢钾或4%-6%草木灰浸出液,喷布叶面(以嫩叶、叶背为主喷对象)。

一般喷2次,能提高含糖量2%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在生长发育后期,过量的氮肥会降低葡萄花青素的含量,增加总酸度。

在氮肥施用过多的情况下,追施钾肥,不仅不能缓减过量氮带来的危害,反而会加剧这种不利影响。

因此首先不要过施氮肥,如果已经施用过多,就不要再使用此方法了。

喷激素这里的激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了。

上面我们讲了,葡萄的糖分主要是由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转化而来。

但光合作用是发生在叶子上的,糖分还需要从叶子转移到葡萄果实中。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这个转移的过程,使所有叶子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糖分尽量不被“浪费”。

这也是为什么,喷施植物激素可以增强葡萄甜度。

喷施方法:在浆果膨大后期,以500-000毫克/公斤的助壮素(缩节胺)一次性喷洒葡萄的副梢叶片,可以显著地抑制副梢生长,明显提高浆果含糖量和产量,增强着色,提早成熟;于果粒开始变软期,喷洒750毫克/公斤调节膦,也可以使果粒含糖量可提高0.95%-1.0%,喷洒1500毫克/公斤矮壮素则能提高0.4%-0.75%。

葡萄浆果发育期果皮、果肉和叶中內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葡萄浆果发育期果皮、果肉和叶中內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葡萄浆果发育期果皮、果肉和叶中內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张国海;李学强;李秀珍;史国安;夏仁学【期刊名称】《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28)004【摘要】为探讨葡萄浆果发育期间叶、果肉和果皮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巨峰"、"98-2"、"京亚"和"洛浦早生"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葡萄叶、果肉和果皮中IAA、GA3、ZR、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在果实发育期叶中IAA、GA3、ZR、ABA的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果肉IAA、GA3、ZR、ABA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是一个单峰曲线,在花后30 d或40 d即果实缓慢生长期开始前后达到高峰,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成熟期的早晚无关;果皮中IAA、GA3、ZR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有一明显的峰值,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有关;果皮中ABA在果实发育的后期含量很高,但果实发育期长短不同高含量ABA所持续的时间不同.果皮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比果肉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的关系更密切.【总页数】6页(P449-453,466)【作者】张国海;李学强;李秀珍;史国安;夏仁学【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河南,洛阳,471003;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1【相关文献】1.应用HS-SPME技术分析葡萄果皮与果肉挥发性香气物质 [J], 范文来;徐岩;李记明;姜文广;于英2.葡萄浆果发育期液泡膜和质膜的H+泵和水孔蛋白质水平的变化 [J], 白武滕裕;谢国禄;等3.光照强度对'马瑟兰'葡萄果皮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J], 张澳宁;田雪纯;丰勇青;李文芳;毛娟;陈佰鸿;马宗桓4.大核和焦核“桂味”荔枝果实发育及其发育期间果皮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比较[J], 李建国;周碧燕5.高岭土叶面遮光剂处理的7个地中海红色葡萄品种的浆果、果皮、果肉和种子的植物化学成分变化和抗氧化活性 [J], 周洲(摘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膨大素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膨大素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影响
因而外 观 品质也 得 到提 高l 1 l 在 ,膨 大 素处 理 葡 。现
照。在处理之前除去副穗 、掐去穗尖。膨大素浸泡 果穗的时问在 1 :0 1 :0 70 ~ 80 ,持续时间 1 。第一 0S 次处理后每隔 3 、7 O 3d 、5 、1 、1 ,用 H L P C法测 定果实 内源激素的含量。激素的提取和测定方法参
照王 央杰 [ 2 1
萄 已经成为当前葡萄生产的一项常规技术 ,但是 , 其作用的机理 尚未完全 清楚 ,这就 限制了膨 大素
的应 用 效 果 ,因此 ,膨 大素 对 果 实 发 育 的影 响及 其机制 日益成 为各 国学者 的研 究热 点 。 本 试 验 以 京 亚 品 种 为 试 材 研 究 了膨 大 素 处 理
对葡 萄 内源 激素 的影 响 。
2 结果 与分析
21 膨大素处理对葡萄果实 C K含量的影响 . T
由 图 1可看 出 ,京 亚 葡 萄 果 实 中的 C K含 量 T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试验 材料 . 1 试 验 于 2 0 ~ 0 2年 在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园艺 实 0 120
每 隔 5d处理 1次 ,共 处 理 4次 ,用 清水 处理 为对
猕猴桃 、葡萄等果树 的产量 ,其最大的特点是显 著促进果实肥大 。有研究表明 ,C P P U可增加葡 萄的坐果率[ P U处理 的葡 萄在穗重 、百粒重 4 1 P ,C 及果实整齐度 显著提 高同时 ,果 形指数也 变小 ,
膨 大 素 对 葡萄 果 实 发 育 过 程 中 内源 激 素 的 影 响
高庆 玉 ,戴 正
2 60 ) 6 19
(. 1 东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哈尔滨 10 3 ;2 莱 阳农学院园艺学院 ,山东 青岛 50 0 .

激素调控葡萄果实发育与成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激素调控葡萄果实发育与成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ip r e n i n g p r o c e s s o f g r a pe f r u i t we r e r e v i e we d. I t wa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f u n c t i o n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h o r mo n e s we r e d i f f e r —
中 图分 类 号 : ¥ 6 6 3 .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2 2 8 6 ( 2 0 1 5 ) 0 4 - 0 6 0 4 — 0 8
Pr o g r e s s i n t h e Re s e a r c h o f Ph y s i o l o g i c a l a n d Mo l e c u l a r
与cppu相似苯基噻二唑基脲tdz作为另一种细胞分裂素也常被用于果实发育的调控而其功能的发挥同样与其使用时期使用浓度以及试验材料的遗传背景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37据此推测细胞分裂素处理推迟果实成熟的原因可能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酸度增高以及红色葡萄品种中花青苷含量下降有关16352激素对果实着色及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21激素对果实着色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目前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色泽发育抑制的研究已开展得非常广泛38已有研究表明naa处理不利于葡萄果实中aba及花青素前体黄酮醇的积累而其阻碍花青苷合成的深层机理则与其抑制了chschif3hdfrldoxufgt和myba等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3940似利用24d对转熟期果实进行处理同样会阻碍果皮中花青苷的积累而palchschif3hdfrldox及ufgt等基因的转录水平同样会受到不同程度地抑制41据此推断生长素处理阻碍果实着色的原因可能在于其抑制了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葡萄浆果不同生长期对干旱胁迫敏感性变化的水分生理机制

葡萄浆果不同生长期对干旱胁迫敏感性变化的水分生理机制

园 艺 学 报 1998,25(2):123~128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1997-06-20;修回日期:1998-01-2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3通讯作者。

葡萄浆果不同生长期对干旱胁迫敏感性变化的水分生理机制3邓文生 张大鹏33(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北京100094)提 要 用盆栽‘蛇龙珠’葡萄进行的试验表明,不同时期中等程度的分期干旱胁迫均诱导了果实的渗透调节。

黎明时果实最高水势状况下,溶质势下降值在0.6MPa 左右,压力势上升值为0.1~0.2MPa ;在同样的含水量下,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后具渗透调节能力的果实具有更低的水势、更低的溶质势和更高的压力势。

果实发育第Ⅰ期干旱胁迫在诱导了果实渗透调节的同时也诱导了细胞壁刚性的大幅度升高;复水后渗透调节能力和细胞壁刚性下降,生长速率仍然较低。

第Ⅱ期胁迫没有显著改变此期果实压力势不高、细胞壁刚性较大的生理状况;而在第Ⅲ期复水后,细胞壁刚性下降,细胞扩张能力增大。

第Ⅲ期干旱胁迫在更高的程度上维持了细胞的压力势。

第Ⅰ、Ⅱ期和Ⅱ、Ⅲ期持续干旱胁迫使果实渗透调节能力下降乃至丧失,压力势下降,细胞壁刚性则大幅度升高。

据以上结果讨论了葡萄果实不同生长期对干旱的敏感性变化的机制。

关键词 葡萄;果实;干旱胁迫;渗透调节;细胞壁体积弹性模量大量研究表明,葡萄果实生长对不同时期干旱的敏感性有所差异〔1、2、3〕,但是对这种差异的机制则研究甚少。

按照Lockhart 〔4〕关于植物组织细胞生长与水分关系的理论,细胞的生长与细胞压力势(或膨压势)和细胞壁展延性紧密相关。

我们已经对葡萄果实生长与水势及其分量和细胞壁展延性之间的关系做过研究〔5〕,本文应用Lockhart 理论进一步探讨葡萄果实不同生长期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变化的机理。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和处理方法采用盆栽蛇龙珠葡萄(V itis vi nf era cv.Cabernet G eniechet )作试材,时间为1992、1994和199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2, 28( 5) : 391- 395
391
葡萄浆果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陈发河1 蔡慧农 1 冯作山 2 张维一2 廖 康3
( 1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厦门 361021; 2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 , 乌鲁木齐 830052; 3 新疆农业大学园艺系 , 乌鲁木齐 830052)
392
植物生理与 分子生物学学报
28 卷
其浆果的体积膨大已基本完成。 在葡萄浆果第一次膨大期和随后的缓慢生长 期, 浆果内可 溶性糖含 量水平很 低, 且 变化不 大。 由缓慢生长期向第二次快速生长期的过渡期称作 始熟期 ( veraison) 。从第二次快速生长期的后期 开始浆果内可 溶性糖的含量急剧增 加。 3 个葡萄 品种的可溶性糖累积模式相似 , 即进入浆果成熟的 后期 , 可溶性糖的 累积迅速升高 ( 图 1C) 。葡萄浆 果这一可溶性糖迅速累积过程所持续的时间为 2~ 3 周。 2. 2 葡萄浆果发育期间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由图 2 可见 , 无核白葡萄浆果花后 10 d 时 IAA 含量比以后各测定值都高 , 达 ( 0. 225 0. 015) g/ 100 g FW, 此值远高于巨蜂葡萄和木纳格葡萄; 随 后急 剧 下 降, 到 花 后 44 d 时 达 最低 值 ( 0. 06 0. 012) g/ 100 g FW; 随后有一个轻微 的上升, 形 成一个峰状变化; 花后 75 d, IAA 含量变化趋于平 缓, 且维 持较低的 水平直至 浆果的成 熟。幼 果期 IAA 的高水平有利于幼果的坐果。巨蜂和木纳格 葡 萄浆果花后 10~ 35 d, IAA 含量呈现小的起伏 ;
格葡萄花后 59~ 90 d 为果实的第二次膨大期或成 期) , 两者浆果平均生长速度分别为 0. 06 和 0. 07 g 果- 1 d- 1 , 浆果增重明显。无核白葡萄浆 果的生长曲线呈现出较为平缓的 S 型曲线。花后 75 d 时 , 单果鲜重达成熟果重的 91. 2% , 浆果的体 积达到成熟果的 93. 6% 。无核白葡萄果实体积膨 大生长主要发生在花后 75 d 前, 即进入成熟 期前
第二 次 峰值 分 别 为 ( 0. 265 0. 046) 和( 0. 466 0. 040)
0. 025) 、 ( 0. 752
g/ 100 g FW 。3 个葡萄
品种 GA3 含量的第二个高 峰均高于第一 个高峰。 第二个高峰后, GA 3 含量急剧下降 , 直至浆果成熟 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由图 3B 可见 , 花后第 10 天的幼果中 ABA 含 量很高 , 无核白、 巨蜂和木纳格葡萄分别为 ( 13. 21 0. 85 ) , ( 14. 38 1. 19) , ( 9. 58 0. 76) g / 100 g FW; 然后急 剧下降 , 至花 后 44 d 时达 最低水 平, ABA 含量分别为 ( 1. 51 0. 076) 、 ( 2. 01 0. 82) 和 ( 1. 01 0. 75) g / 100 g FW 。在随后的浆果发育 过程中, 无核白和木纳格葡萄各有一次相对较明显 的 ABA 峰状变化, 分别出现在花后 59 d 和 75 d。 在浆果发育后期 ( 花后 90 d 以后 ) , ABA 含量又呈 持续上升趋势 , 上升速率无核白葡萄明显高于两个 有核品种。到采收前( 花后 112 d) , 无核白葡萄浆 果 ABA 的含 量达 ( 8. 62 0. 48) g/ 100 g FW, GA 3 / ABA( 图 3C) 的比值远低于两个有核品种。
0. 02 g 果 熟期 ( 第
- 1
d
- 1
。巨蜂葡萄花后 59~ 100 d, 木纳 浆果在第一个迅速生长期内 IAA 含量以较低水平 呈缓慢 上升的趋 势, 是 由于浆果 体积迅速 增长的 稀释作用 所 致。花后 35 d, 浆 果进入缓 慢生长 期, 浆果内 IAA 含量急剧增高, 在缓慢生长期的后 期, 达到较高水平, 巨蜂和木纳格葡萄浆果 IAA 含 量分 别 为 ( 0. 205 0. 014 ) 和 ( 0. 161 0. 010) g/ 100 g FW 。随后开始降低, 直到浆果成熟, IAA
5期
陈发河等 : 葡萄浆 果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
393
含量趋于稳定。葡萄浆果发育成熟后, 浆果内 IAA 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木纳格、 巨蜂、 无核白。 在葡萄浆果整个发育过程中 , 赤霉素含量的变 化表现出两次含量高峰 ( 图 3A) : 第一次高峰 出现 在浆果的第一次膨大期 ; 进入缓慢生 长期 GA3 的 含量再次上升, 至浆果体积第二次膨大时达到最高 值, 形成第二次高峰。 无核白、 巨蜂和木纳格葡萄
2
2. 1
结果
葡萄浆果的生长和发育
葡萄浆果生长变化如图 1A 和 B 所示 , 巨蜂葡 萄和木纳格 葡萄浆果的 生长曲 线呈双 S 型 曲线。 花后 10~ 44 d, 浆果生长速度很快 ; 44 d 时, 单果鲜 重分别达到成熟果重的 60. 1% 和 45. 71% , 浆果的 体积分别达到成熟果的 61. 5% 和 67. 9% 。此时期 为浆果的第一次膨大期 , 即迅速生长期 ( 第 期 ) 。 这一时期 , 巨蜂葡萄和木纳格葡萄浆果平均生长速 度达到 0. 10 和 0. 06 g 果 d 。从花后 44~ 59 d, 浆果增重变得比较缓慢 , 进入缓慢生长期 ( 第 期) , 外观形态变化不大。巨蜂葡萄和木纳格葡萄 浆 果在 这 一时 期 平 均生 长 速 度分 别 为 0. 03 和
图 1 葡萄浆果生长 曲线 ( A, B) 及发 育期 间可溶 性糖 含量 ( C) 的变化 Fig. 1 G rowth cur ves of g rape berr ies( A, B) and changes in soluble sugar content( C) in gr ape ber ries during development 图2 葡萄浆果发育期间 IAA 含量的变化 Fig. 2 Changes in IAA lev els in grape berries during dev elop ment
3
讨论
巨蜂葡萄和木纳格 葡萄浆果生长曲 线呈双 S 型, 而无核白葡萄浆 果的则呈 S 型 ( 图 1A, B) 。 3 个葡萄品种浆果可溶性糖的快速积累都发生在浆 果发育的后期 , 此时葡萄浆果已接近成熟 ( 图 1C) 。 以上观测结果与前人的研究工作 ( Coombe 和 Hale 1973, 张大鹏等 1996) 基本一致。 花后 10~ 35 d, 3 个品种葡萄浆果内的 ABA 含 量急剧下降, 而 IAA 和 GA 3 在两个有核品种葡萄 浆果内都有所上升, GA 3 还形成第一次含量高峰; 授粉受精促进了果实内生长促进物质的活化和抑 制物质的减少 , 使之有利于子房的发育和正常座果 ( 吕忠恕等 1979) 。无核 白葡萄花 后 10 d 浆果内 IAA 水平很高, 这种单性结实的果实在开花期和幼 果发育早期高 IAA 含量的现 象说明, 即 使是未受 精或种子未发育, 果实也能继续发育。花后 35~ 75 d, 3 个品种葡萄浆果内 IAA 有明显的升高, GA3 形 成第二次含 量高峰 ( 图 2, 图 3A) , 与此同时 , ABA 也产生一个高峰( 图 3B) , 此时 GA3 / ABA 比值达到 最大 ( 图 3C) 。我们注意到, 进入成熟期 , 3 个葡萄
摘要 : 对三个葡萄品种浆 果发育过 程中可 溶性糖 累积 和内源 IAA、 GA3 、 ABA 含量的动态 变化等 进行比 较研 究 。 结果表明 , 巨 峰和木 纳格 葡萄浆 果生 长呈 双 S 型 曲线 , 无核白葡萄果实生长呈 S 型曲线 ; 浆果内 可溶性 糖的累积主 要 发生 在 果实 发 育的 后 期 。 浆 果 发育 初 期 , 无核白葡萄 IAA 含量远高于两个有 核品种的含量 , 有利于幼 果坐 果 ; 浆 果发 育后 期 , 无 核白 葡 萄 IAA 和 GA3 的含 量低于两个有核品种 , 而 ABA 的 含量比 两个 有核品种高 。 GA 3 与 A BA 比值 的变 化对 浆果 的发 育 起着关键的作用 。 关键 词 : 葡 萄浆 果 , 内源 激 素 , 果 实 发 育 , IAA, GA3 , A BA 学科分类号 : Q 945
- பைடு நூலகம் - 1
1
1. 1
材料与方法
植物材料 供试葡萄( V iti s vi nif era L . ) 品种为新疆无核
2002 -04 -12 收到 , 2002 - 07 -16 接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91907 和 99401) 。
白、 巨蜂和木纳格, 取自新疆农业大学园艺标本园
图3 Fig. 3 葡 萄 浆果 发育 期 间 GA 3 ( A ) 、 A BA ( B) 含 量 及 GA3/ Changes in GA3 ( A) , ABA ( B) levels and GA 3/ ABA A BA( C) 比值的变化 ( C) in grape berr ies dur ing development
中汉 1983) 。IAA 、 GA 3 和 ABA 的提取与测定参考 谈锋 ( 1986) 、 陈雪梅和王沙生 ( 1992) 的方法加以改 进。经过称重的样品用 80% 的冷甲醇浸提 , 样品在 0~ 4 条 件下研 磨匀浆 , 在 10 000 g 下 离心 5 min, 取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 , 取酯相经减压浓缩 后, 用日本岛 津 L C - 6A 高效液 相色谱仪测 定。色 谱条件: CLC - C 8 不锈钢柱 ( 3. 6 m m 150 mm) , 流 动相为甲醇 乙腈 水 ( 3 5 5, V 1 / V 2 / V 3 , pH 3. 5) , SPD - 6AV UV254 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检测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