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 (5)(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荷叶母亲》导学案及答案

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荷叶母亲》导学案及答案

7*散文诗两首【导学目标】1.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针对第1课时步骤二中的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分析法: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进行分析。

②通过人物所做的事件来分析人物品质。

③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或评价。

④结合文章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温馨提示:①注意用词准确,积累一些概括人物性格的常用词语,如含褒义的有:纯真、勇敢、善良、勤劳、谨慎、正直、谦虚、机智、心胸宽广、意志坚定、沉着冷静等;含贬义的有:虚伪、狡猾、自私、贪婪、愚蠢、莽撞、怯懦、悲观、多愁善感、唯利是图、尖酸刻薄等。

第1课时学习《金色花》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个婴儿即将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明天就要把我带到地球上去了,可是,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慈祥地说:“放心吧,孩子,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你的降临,并且,她会用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直到生命的终结。

”这位天使是谁呢?对,是母亲。

那么,孩子又该怎样回报母亲呢?就让我们走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中去寻找答案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金色花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让学生感悟世间的至爱亲情,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书写感情、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感悟思考法、合作探究法、想像创作法、拓展延伸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懂你》2、出示主题,引出课题十几年前,满文军凭借着一首《懂你》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能如此深情的演绎这首歌时,他这样说道:“在演唱这首歌时,我想到的是自己的母亲,她为了我能够唱歌,默默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那时她用家里仅有的几百元钱给我买了录音机,来支持我学唱歌”。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这是满文军的母亲对满文军深深的爱,更是天下所有的母亲对自己孩子深深的爱。

满文军用优美的歌声,动听的演唱回报着自己的母亲,同学们,当你们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们是否也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金色花》,一起去感受这世间的至爱亲情。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出示幻灯片,简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学生听读课文录音《金色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要学好散文诗,首先就要会朗读,这首散文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特别适合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听朗读的节奏,感知课文的情感。

3、学生配乐自由朗读多美的散文诗啊!同学们只要用心感受,用心朗读,也能读出这种美的意境,那么就带上你们的心,配着音乐自由朗读吧,读出你的感受,读出美的意境。

4、概括诗歌主要内容通过前面的听读和自由朗读,同学们对诗歌的内容有了较好的把握,那么,一起来完成这个问题吧!投影:孩子变成了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说一说。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5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5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及答案???????网络作者:龙的故乡????????????第一课时《金色花》泰戈尔【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3、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美好的母子深情。

【学习重点】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难点】鉴赏诗歌,并尝试借用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自主预习案】1、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金色花:圣树,开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诗人、作家,被称为??????????。

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 等,长篇小说有、等。

1913年他以散文诗集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开创了亚洲人获此殊荣的先河。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给加点字注音:嗅闻(??)??衍那(??)花瓣(??)膝上()笑嘻嘻(??)匿笑()??祷告()沐浴( )3、解释下列词语:祷告:沐浴:匿笑:嗅:4、这首诗写一个???????????????????????????,从而构成一组组甜美动人的画面,营造了一种???????????__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

5、阅读全文,选出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课内探究案】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明确目标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要多吃点,要多穿衣服,要注意安全……你觉得她很啰嗦,很烦,但同时也觉得很窝心;这种人,在你缺钱的时候,她总会说些赚钱不容易、省着点花的话来教训你,但一边教训你,又一边塞钱给你,这种人的名字叫做——母亲。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 母亲》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 母亲》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冰心及其作品,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美好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3.感受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学会感恩。

◎重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体会文章美好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知识链接《繁星》《春水》是冰心早期的两部诗集,其中《繁星》收短诗164节,《春水》收短诗182节,这都是作者“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是“零碎的思想”的汇集。

这些诗从侧面体现了“五四”思想开放的自由风气。

“爱的哲学”是诗集的核心,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是诗集的主题思想。

诗集用短小轻便的文字形式,书写突发的感触和瞬间的唱叹,是冰心小诗的艺术特色。

情境预设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曲,母亲为了子女“黑发泛起了霜花”“腰身倦得不再挺拔”,是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一千古绝唱道出了母爱的真谛。

母爱是线,不停编织着我们的梦想;母爱如灯,永远照亮着我们的前程;母爱似水,不断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读冰心的《荷叶·母亲》,我们又能悟出爱是什么呢?导学建议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曲。

【预习导学】【走近作者】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被称为“世纪老人”。

她在诗歌创作上最擅长的是小诗,她的《繁星》《春水》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诗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是诗集的主题思想。

她的散文集《寄小读者》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深受少年读者的喜爱。

译著有《吉檀迦利》《泰戈尔抒情诗选》等。

背景介绍:本诗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

作者用副标题“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准确地概括了《往事(一)》的内容。

《往事(一)》内容丰富多彩,在艺术表现上,从细微处落笔,撷取生活中的片段,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导学案设计

7《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2、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文;3、体验人间亲情,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美好的母子情。

学习难点:把握诗歌情感基调,通过诵读揣摩,逐步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资料助读作者介绍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在她的《繁星》《春水》等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

三、自主学习A1 冰心原名(),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

冰心以宣扬“”著称表现了对“”的歌颂。

A2.(1)给下列字注音并蒂()瑞()菡萏()()徘徊()()攲斜()荫蔽()()(2)根据释义写词语。

荷花的别称。

()倾斜,歪斜。

( ).指两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 同学们美读课文 注意用舒缓、柔和的感情基调,带着浓浓的情感美美的读课文B3、、品读课文,理清层次送莲(1)——忆莲( 2 - 3)——看莲( 4 — 7 )——悟莲(8、9)B4、研读赏析 层次之美(完成表格)B5、、全文的文眼是哪句?(提示: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C6、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暗指人生道路上的风雨和坎坷磨难.分类 一看 红莲 二看 红莲 三看红莲环境描写 繁杂的雨浓 阴 的 天 雷声作了雨 越 下 越 大雨势并不减退红莲情态 开满亭亭 左右 攲斜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心境 烦闷 仍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和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是快乐,在失望时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组内 交流 合作 解决
课 堂 训 练
组内 交流 合作 解决
B 句让你想起小孩子常玩的哪种游戏?表现出孩子的什么特点?
C.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妈妈的话:
孩子的话:
合作探究: 思考下列问题。先自己想想,再合作交流。
3.孩子跟妈妈玩捉迷藏,你从中体会到孩子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4、他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提示:假如他变成一朵金色花, 就可以……)
《荷叶母亲》自主学习:
1. 阅读课文第 4 自然段。完成课文内容填空。思:这段文字有怎样的
美感?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
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
)。梗上只留
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
------选自《新月集》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1913 年他成 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 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 神的礼物。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 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
并蒂 dì:指两朵花并排长在一个茎上。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 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该诗人的代 表作还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 集《寄小读者》等。
4、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积累相关于泰戈尔和冰心的文学文化常识
重点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
难点
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学法指导
朗读法、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自主学习
知识填空
问题探究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6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6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借机了解两位伟大作家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赏析文章,吸收文字与思想,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一、导语:???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他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1、你们知道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着名女作家——冰心印度诗圣——泰戈尔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据你查阅的和老师提供给你的资料,哪位老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二、的确,你会发现无论是他们的作品、为人,还是思想都充满着爱。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的两首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看看他们是怎么诠释爱、诉说爱的。

三、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而这种情感常常是靠一些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表现的,我们要领悟这种情感,就要明确这两首诗的主要意象。

应弄清《金色花》、《荷叶母亲》是借什么来抒情的。

?四、请同学们自己出声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借这两种意象想要表达什么感情?对母亲的爱、两文有着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爱。

五、即使同样写母爱,两文还有着不同的特色,让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一下。

(找同学读课文)两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否一样?《金色花》——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

《荷叶母亲》——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

六、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你更欣赏哪一篇呢?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来体会这不同的母爱。

喜欢金色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饱含感情的朗读,争取让那些同学和你一样喜欢金色花,好不好?他们把你们感染过来没有,那你们就感染他们。

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

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一、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本课时的知识网络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本课时的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学习目标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五、学习过程(一)自学提示(5分钟)1、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2、扫除字词障碍3、自由朗读,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二)展示交流(5分钟)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谈谈自己的看法,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探究学习(10分钟)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4、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学生自己思考后,小组间相互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做总结、规范语言。

)(四)拓展延伸(10分钟)假如明天是你爸爸或妈妈的生日,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他们的满怀爱意,在贺卡或明信片上写一段话给你的爸爸或妈妈,用“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为这段话的开头,表达你们对爸爸或妈妈的爱?(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1、学习本课,我的收获是2、学习本课,我的感悟是荷叶母亲一、本课时的重点、难点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

难点:体会诗的写作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重点)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难点)
3.感悟世间至爱亲情。

【课时安排】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A.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有诗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文学家。

著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集《小桔灯》等。

C.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匿.(nì)笑沐.( mù )浴祷.( dǎo )告叠.( dié )成倘.( tǎng )若
菡萏
..(yìn bì)3.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 hàn ) ( dàn ) 欹.( qī )斜花瓣.( bàn ) 荫蔽
(1)匿笑:偷偷地笑。

(2)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3)并蒂:指两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4)花瑞:花带来好预兆。

(5)慈怜:慈爱怜惜。

(6)荫蔽:遮蔽;隐蔽。

4.《金色花》和《荷叶母亲》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同点?
赞美母爱的伟大与神圣。

【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

小组评分()【课堂探究】
(一)《金色花》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语句中蕴含的情感。

例句:(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2.读后思考。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金色花是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

)金色花在印度人心目中象征着纯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表现出了孩子对母亲最天真,纯洁,无私的爱。

(2)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说一说。

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二)《荷叶母亲》
1.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2.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感情?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

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母亲就是我们的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拓展延伸】完成课后练习四。

【作业布置】
1.完成第4课语文校本作业。

2. 预习第5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