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缺点
由于液力偶合器不能改变扭矩的大小,它虽能使汽车平 稳起步、加速,减少传动系的冲击载荷,但结构复杂、成 本高、效率低,而且不能完全切断动力,必须装有离合器 才能平顺换挡,所以很少采用。
二、液力变矩器
1.液力变矩器的结构 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和导轮三个基本元件以及外壳组成。
各工作轮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或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泵
液力变矩器、齿轮变速器、油泵、控制系统、手控连杆 机构、冷却系统、壳体等几个部分。
一、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位于自动变速器的最前端,安装在发动机的飞 轮上。它利用液力传动的原理,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自动 变速器的输入轴。
它具有以下作用: ①起到自动离合器的作用,传递或不传递发动机扭矩至变 速器。
②减速增扭。
能,通过导轮加在泵轮上从而增大扭矩。
泵轮与涡轮的转速差越大,扭矩增大也越快。
液力变矩器之所以能起变矩作用,就是由于结构上比液 力偶合器多了一个导轮。在自动变速器油ATF循环流动的 过程中,固定不动的导轮给涡轮一个反作用力矩,使涡轮 输出的扭矩不同于泵轮输入扭矩。
3.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图2-6所示为一种典型 轿车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 它与液力变矩器的区别在 于导轮是用单向离合器与 固定的套管相连。
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具有
自动变速、连续变扭矩、换挡时不中断动力传递;操作轻 便、换挡平稳、过载保护;
可以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汽车行驶的机动性、 安全性和越野性。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轿车甚至货车都装有自动变速器。
2.1 自动变速器的总体构造
不同车型的自动变速器在结构上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但 总体来说,主要包括:
在两轮中的液压油,除了随两轮沿其轴线转动外,还在 循环圆内沿叶片作循环运动,如图2-4a所示,这两种运 动的合成形成了一条首尾相接的环形螺旋线,如图2- 4b所示。

变速器工作原理

变速器工作原理

变速器工作原理
变速器是一种机械装置,用于改变发动机输出轴的转速,以适应不同的车速和车辆行驶的需要。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参考内容来说明:
1. 齿轮传动原理:变速器通过齿轮传动来改变车辆的速度。

变速器中的一组齿轮称为“行星齿轮组”,它由多个齿轮组成,在不同的组合下可以实现不同的速比。

2. 液压传动原理:自动变速器使用液压传动来控制齿轮变速。

液压传动系统由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行星齿轮组成。

液压泵将液压油压入液压阀,通过调节液压阀的开关,可以控制液压行星齿轮的速度和转矩。

3. 离合器原理:手动变速器使用离合器来实现齿轮传动。

离合器是一种摩擦装置,通过摩擦来连接或断开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传动链条。

当离合器踩下时,发动机的输出轴不会传动到变速器,当离合器松开时,发动机的输出轴才能与变速器齿轮连接起来。

4. 电子控制原理:自动变速器还可以通过电子控制来实现齿轮变速。

电子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模块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可以感知车速、发动机转速和车辆负载等参数,控制模块通过计算和分析这些参数,控制液压阀和离合器的开关,从而实现齿轮变速。

综上所述,变速器工作原理包括了齿轮传动、液压传动、离合
器和电子控制等多种方式,它们共同协作,使得车辆可以在不同的路况下实现高效、平稳的行驶。

变速器自锁和互锁的工作原理

变速器自锁和互锁的工作原理

变速器自锁和互锁的工作原理分析一、自锁原理概述自锁,是指在变速器中,通过摩擦力或机械锁定机构,使换挡元件在某一位置上被固定,从而使变速器保持在某一挡位的工作状态。

自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变速器在未发出换挡指令的情况下自行换挡,从而保证变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互锁原理概述互锁,是指在变速器中,通过相互制约的机构或控制系统,使换挡元件之间形成一种互相牵制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一个换挡元件都无法单独动作,必须与其他元件协同工作才能实现换挡。

互锁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变速器的换挡操作顺序和准确性,防止误操作对变速器造成损坏。

三、齿轮啮合与自锁在变速器中,齿轮啮合是实现传动的重要环节。

当齿轮啮合时,齿面之间的摩擦力会阻止齿轮的相对运动,从而使齿轮在啮合状态下保持稳定。

这种摩擦力是自锁的实现基础之一。

为了使变速器能够在需要时进行换挡,需要通过控制系统对齿轮啮合状态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自锁的解除和建立。

四、离合器控制与互锁在变速器中,离合器是实现动力的传递和切断的关键元件。

通过控制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状态,可以实现变速器的换挡操作。

在离合器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互锁机构来保证离合器的动作顺序和准确性。

例如,在手动变速器中,可以通过操纵换挡杆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和分离状态,而在自动变速器中,则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对离合器的电磁阀进行控制来实现互锁。

五、自锁和互锁在变速器中的作用自锁和互锁在变速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自锁可以防止变速器自行换挡,从而保证变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互锁可以保证变速器的换挡操作顺序和准确性,防止误操作对变速器造成损坏。

此外,自锁和互锁还可以提高变速器的安全性能,避免因误操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六、自锁和互锁的优缺点分析自锁和互锁在变速器中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自锁机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维护和可靠性高。

但是,自锁机构的缺点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变速器的响应速度变慢,且无法实现自动换挡。

变速工作原理实验报告(3篇)

变速工作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变速器的操作方法;3. 分析变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4. 研究变速器的优化方法。

二、实验器材1. 变速器实验台;2. 变速器结构图;3. 操作手册;4. 记录表格;5. 计时器。

三、实验原理变速器是一种用于改变发动机转速与车轮实际行驶速度的装置,它能够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

通过换挡,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从而提高驾驶舒适度和燃油经济性。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齿轮传动:通过不同尺寸的齿轮组合产生变速和扭矩;2. 液力传动:利用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实现变速和变扭;3. 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压系统控制齿轮的啮合与分离,实现自动换挡。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变速器实验台,熟悉其结构和工作原理;2. 按照操作手册,启动实验台,观察变速器的工作状态;3. 在不同的工况下,通过操作换挡杆,观察变速器的变速和变扭效果;4.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变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5. 研究变速器的优化方法,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在低速行驶时,变速器输出较低的速度和扭矩,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在高速行驶时,变速器输出较高的速度和扭矩,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2.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以下规律:(1)变速器在低速行驶时,输出较低的速度和扭矩,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2)变速器在高速行驶时,输出较高的速度和扭矩,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3)在特定工况下,通过调整齿轮组合,可以优化变速器的性能。

3. 针对实验结果,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优化齿轮组合,提高变速器的加速性能;(2)改进液压控制系统,提高变速器的换挡平顺性;(3)研究新型变速器结构,提高变速器的燃油经济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变速器的操作方法,并分析了变速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手动变速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用于控制汽车的传动比例。

它的主要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输入轴:手动变速器连接到发动机的输入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

2. 齿轮系统:手动变速器内部包含一组不同大小的齿轮,这些齿轮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例。

这些齿轮根据其大小的不同来决定车辆的速度和扭矩。

3. 离合器:手动变速器的一部分是离合器,它用于断开或连接输入轴和传动轴之间的机械连接。

通过踩下离合器踏板,驾驶员可以使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连接断开,从而实现换档操作。

4. 换挡杆:手动变速器配备有一个换挡杆,它允许驾驶员选择不同的齿轮组合。

通过移动换挡杆,驾驶员可以改变齿轮之间的机械连接,从而改变传动比例。

5. 输出轴:手动变速器的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车辆的驱动轮。

根据所选的齿轮组合,输出轴的旋转速度和扭矩会相应地改变。

总的来说,手动变速器通过齿轮组合和离合器的操作,实现了不同的传动比例和换挡操作,从而使驾驶员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车辆的速度和扭矩输出。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车辆速度和引擎负载条件自动调整传动比的装置。

它通过涉及多个齿轮与离合器的连续操作来实现这一调整。

当车辆起步或需要加速时,自动变速器会根据当前速度和加速需求的不同,自动选择合适的齿轮比。

在此过程中,涉及多个齿轮和离合器的运动。

在齿轮系统中,输入轴与发动机连接,输出轴与车轮相连。

不同齿轮之间通过离合器来传递动力。

自动变速器中最重要的组件是行星齿轮系统,它由太阳轮、行星轮和环轮组成。

太阳轮和行星轮通过齿轮咬合实现传动。

离合器的开合控制会改变太阳轮和行星轮的组合方式,从而改变传动比。

当车辆需要升档时,自动变速器会将当前行星齿轮组和一个离合器脱离,同时与另一个齿轮组及其离合器连接。

这个过程被称为离合器作用或切换操作。

离合器的作用使得来自发动机的动力能够流向新的齿轮组,从而实现升档。

自动变速器还涉及液压系统来控制离合器的操作。

液压系统通过控制油压来使离合器进行开合操作,并确保行星齿轮组的正确切换。

总之,自动变速器通过涉及多个齿轮和离合器的连续操作,根据车速和引擎负载条件来自动调整传动比,以提供最佳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由一个或多个行星齿轮系组成。

行星齿轮系由太阳轮、行星轮、碟状支撑架和环形齿轮等组成。

太阳轮是输入轴,行星轮是输出轴,碟状支撑架和环形齿轮可以分别起到支撑和控制行星轮的作用。

通过控制太阳轮、环形齿轮或行星轮的运动,可以实现不同的齿轮组合,从而获得不同的变速比。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可以分为三个过程:离合、换挡和传动。

首先是离合过程,即将引擎与变速器的输入轴相连。

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蜗杆与离合器齿圈分离,引擎的动力不再通过传动蜗杆传递到变速器的输入轴。

接着是换挡过程,即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车辆状况选择合适的齿轮组合。

最后是传动过程,即将传递给输入轴的动力传递到输出轴上,驱动车辆前进。

在换挡过程中,换挡机构会根据车速、油门开度和引擎转速等因素,自动选择合适的齿轮。

换挡机构通常由离合器、制动器和千斤顶等装置组成。

离合器和制动器都是摩擦器件,可以通过施加压力来使齿轮组合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或减小。

换挡机构通过控制这些摩擦器件的操作,可以实现齿轮的切换。

在传动过程中,变速器的输入轴与引擎相连,输出轴与驱动轮相连。

当变速器的输入轴旋转时,驱动蜗杆通过齿轮组合将转矩传递到输出轴,驱动车辆行驶。

当需要变速时,换挡机构会根据车速、油门开度和引擎转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齿轮组合,以提供最佳的动力传递效果。

总结起来,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行星齿轮系、离合器、制动器等装置,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车辆状况,自动选择合适的齿轮组合,实现最佳的动力传递效果。

这使得驾驶员无需手动操作离合器和换挡杆,能够更加轻松和方便地驾驶车辆。

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车变速器是底盘重要部件,主要作用包括改变传动比、实现倒档和中断动力传递。手动变速器分为两轴和三轴式,其中三轴变速器工作原理是动力从离合器传输到变速器一轴,再通过常啮合的中间轴,最后通过不同档位的齿轮啮合传输到变速器二轴,实现不同档位的输出。二轴变速器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性和舒适性较差。手动变速器的结构主要包括变速箱壳体、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操纵轮组进入啮合或退出啮合状态,从而改变传动比,实现车辆的加速、减速和倒车等功能。操纵机构的精确运作确保了变速器能够根据驾驶者的意图平稳、准确地完成档位切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滑动齿轮形式、结合套形式、同步器 3、防止自动脱档机构 1)切薄齿式
2)斜面齿式
4、齿轮的轴向定位
利用止推环对斜齿轮轴向限位。 5、齿轮传动消除间隙装置 齿轮侧面加装薄钢片副齿轮 6、润滑与密封 采用飞溅润滑 在1、2轴与轴承盖之间多采用回油螺纹或橡胶油封 7、变速器壳 材料:铸铁、铸铝 底部有放油螺塞。加油孔。
(一)锁环式惯性同步器
1、组成: 滑块
细牙螺旋槽
2、结构:
锁环
结合齿圈
3、原理
(二)锁销式惯性同步器
摩擦锥盘 定位销
钢球
结合套 锁销 定位销 摩擦锥环
锁销受力
三、变速器操纵机构
功用: 保证驾驶员能准确可靠地使变速器换入某个档位。 要求: 自锁功能:防止自动换档、脱档。 互锁功能:保证变速器不会同时换入两个档位。 倒档锁:防止误换倒档。 分类: 直接操纵式 远距离操纵式
变速器工作原理
第13章
概述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同步器 变速器的变速操纵机构 分动器
变速器与分动器
§13.1
概述
一、功用: 1、改变传动比,满足不同行驶条件对牵引力的需要,使 发动机尽量工作在有利的工况下,满足可能的行驶速度 要求。 2、实现倒车行驶,用来满足汽车倒退行驶的需要。 3、中断动力传递,在发动机起动,怠速运转,汽车换档 或需要停车动力输出时,中断向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两轴式变速器
应用: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汽车。 特点; 输入轴与输出轴平行,无中间轴。 组成: 输入轴、输出轴、倒档轴、轴承、变速齿轮
空档
一档
二档
三档
四档
五档
倒档
桑塔纳轿车两轴式变速器实物图
§13.3
同步器
结合齿圈 四档齿轮
一、无同步器时变速器的换档过程 1、从低档换入高档 脱离瞬间: V4=VJ V5>VJ、 V4 保持空档片刻 V5降低,VJ、 V4变化不大 在VJ与V5相等时挂入五档 中间轴 五档齿轮 花键毂
结合套
2、从高档换入低档
脱离瞬间: V5=VJ V4<VJ、 V5 抬起离合器踏板,踩一 下油门踏板 V4升高,VJ变化不大 在VJ与V4相等时挂入四档
二、同步器
1、功用: 使结合套与待啮合齿圈迅速同步,缩短换档时间,同 时防止啮合时齿间冲击。 2、结构: 同步装置、锁止装置、结合装置 3、分类: 锁环式惯性同步器 锁销式惯性同步器
液控自动变速器组成
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工作过程
变速机构的组成
行星轮传动方式
行星轮传动方式
行星轮传动方式
行星轮传动方式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制动带
滚子式单向离合器
楔块式单项离合器
停车机构
二、变速器的分类
1、有级式变速器 采用齿轮传动,一般 汽车采用3~5个前进档和一个倒 档。 变速器档数:前进档的位数。 2、无级式变速器 采用液力变矩器传动,传动比可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连 续变化。 3、综合式变速器 由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式变速器组成,传动比可在几 个范围内连续变化。
§10.2
一、结构:
Z5 Z4 Z3 Z2
Z9 Z8 Z6 Z7源自§13.2普通齿轮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一、组成: 传动机构、操纵机构 二、分类: 三轴式变速器、二轴式变速器 三、功用: 传动机构:改变转速比 操纵机构:实现换档
三轴式五档位变速器
三轴式五档位变速器
四、变速器结构分析 1、轴的支承
2、齿轮的换档结构型式
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结合套 结合套 输出轴 输出轴
输入轴 输入轴
变速齿轮 变速齿轮 倒档轴 倒档轴 中间轴 中间轴
二、基本原理
n1
i12=n1/n2= z2/z1= M2/M1 z1 ,n1 , M1为主动齿轮的参数。 z2 ,n2 , M2为从动齿轮的参数。
i
n2
=
从动齿轮齿数 主动齿轮齿数
三、变速原理
1、直接操纵式变速 器换挡机构的构造
拨叉轴结构示意图
2、锁止机构 1)自锁装置
2)互锁装置工作原理
3)倒档锁
变速器操纵机构
功用: 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 一、构造:
§13.4
分动器
分动器结构
二、分动器操纵机构
分动器操纵原则: 非先接上前桥, 不得换入低档。 非先退出低档, 不得摘下前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