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工作中诊断性腹腔穿刺66例报告分析

合集下载

肝硬化腹水66例诊治体会

肝硬化腹水66例诊治体会
延长、 感染 等病情持 续进展 , 迁延不 愈 , 复住 院 , 反 其
液改变 1 例 , 出液 1 , 出液 与渗 出液 之问改 1 漏 3例 漏 变4 2例 ; 清 AF 0 10n / 0例 ,0 ~ 血 P 5 ~ 0 g mL 1 10
2 0n / 8 例 , 0 0 g mL 4 2 0~ 4 0 n / 0 g mL 2例 , 于 大 4 0n / 0 g mL6例 , 中达 1 0 g mL以上者 4例 。 其 0n / 0
偿 期 , 期大量腹 水 存 在 , 长 容易 出现 自发性 腹 膜 炎 、
肝 性脑病 、 肾综 合征及 消化道 出血 等合并症 , 肝 预后 差 。为 了进 一 步 探 讨 其 临 床 特 点 及 预 后 , 本 科 将 2 0 年 3月 至 2 0 04 0 7年 8月 收 治 的 6 6例 肝 硬 化 腹 水患 者 的临 床资料 进行 总结 , 报告 如下 。
1 2 治 疗 方 法 .
中有 1 0例病 情恶化 自动 出院 , 2例 ( 炎 肝 硬化腹 1 肝 水 6例 , 硬化 并 肝 癌 3例 , 精 性 肝 硬 化 腹 水 2 肝 酒 例, 血吸虫性 肝硬化 腹水 1 ) 例 患者死 于肝 肾综合 征
1 1 一 般 资 料 .
肝硬化 腹水患 者 6 例 , 4 6 男 8例 , 1 女 8例 ; 龄 年 9 8 ~ 0岁 , 平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6岁 , 病 高 峰年 龄 4 ~6 发 6 8岁 , 占
胶体 渗透压 、 注新 鲜 血浆 及 白蛋 白 等等 。 胃肠 道 输
出血是 肝硬化腹 水患者 并发腹 水感染 的另一 主要诱 因 , 出血 的患者应立 即开始 抗生素 预防 。 故
晚期 预 后 均 较 差 。

严重多发性损伤的急救护理体验

严重多发性损伤的急救护理体验

严重多发性损伤的急救护理体验【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15—02多发性损伤是指在意外机械力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2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遭受创伤。

这种损伤往往属于严重创伤。

它具有伤情复杂,合并伤多,死亡率高等特点。

故在救治过程中快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我院自2010年1o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多发性损伤患者7o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64例,女6例,年龄4~71岁,20~40岁47例,占67.14%。

其中手术治疗55例,非手术治疗l5例,除4例因失血过多,多脏器衰竭死亡外,余均治愈出院。

损伤部位按ais.90九分法,其中头部9例(6.o%),面部14例(9.4%),颈部1l例(7.4%),胸部11例(7.4%),腹部66例(57.7%),骨盆7例(4.7%),脊柱5例(3.4%),四肢6例(4.0%),平均损伤部位2.1处。

其中腹部损伤为最多,其次为面、胸、颈部。

2 急救护理措施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改善缺氧状态:创伤患者一律及时有效给氧,以40%氧浓度,3~5 l/min氧流量较为合适。

患者呼吸道必须保持通畅,遇有合并头面部损伤者,要彻底清除呼吸道内的血块、异物;遇有喉头水肿,舌后坠者,可用舌钳夹出,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本组有9例合并颅脑损伤,为加速气体交换,立即行气管插管,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效果满意。

2.2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患者因创伤、失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休克,故应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一条用作扩容,输血补液,抗休克治疗;另一条输入各种抢救药品;第三条静脉通路采用16~18g静脉留置针,必要时行中心静脉置管术,保证液体的输入。

2.3 采取心电、呼吸监护,留置尿管,严重休克者行中心静脉压。

2.4 对四肢骨折及出血伤口均采用加压包扎,夹板初步固定伤肢。

CT、B超和腹穿对脾破裂的诊断价值(附48例报告)

CT、B超和腹穿对脾破裂的诊断价值(附48例报告)

学 探 术 讨
C T、B超和腹 穿对脾破 裂的诊 断价值 ( 4 附 8例报告)
【 提要 】 目的: 高对外伤性脾破 裂的诊 断符合 率。方法: c 、B超和腹腔穿刺三种检 查结果进行对 比分析 。结果: 穿诊断 提 用 T 腹 符合率 8 % B 5 , 超诊 断符合率 9% C 0 ,T诊断符合率 9% 6 。结论 : 结合 临床 , 穿诊 断简便 易行, 腹 B超和 c 诊 断对脾破部位 、范围可作 出较 T 明确诊 断。三种 方法作 用互补。 关键词 : 裂 脾破 腹腔 穿刺 B超 c T 诊 断
层距均为 5 。 mm
示 为脾实质 内线 条状, 园形或不规 则形低密 度区, 这种 低密度 区
限于 脾 内, 可 延 至 脾 边 缘 外 伤 造 成 广 泛 撕 裂 时 , 于 破裂 处 充 也 由
满血块, 造成较广泛 的实质分离, 分离处密度低。脾外伤 中央 型或 包膜下, 增强检查, 脾实质呈园形 、 椭园形; 包膜下呈半月状低密度 影。C 也可造 成假 阳性, 脾脏的分叶和先天性切迹 以及 明显 T 如: 的左 肝 叶 伸 展 过 中线 至 脾 附 近 , 以 类 似 脾 撕 裂 ; 状 和 运 动 伪 可 条
矍 霎 ! 墨 Hh 0全 N 曼 妻 差 e t Mz2 o a e ai 曩 u g—1 l s 0 t曩 a mr n e 1 . 8
陆 龙
【 中图分 类号 】R 5 . 2 67 +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7 — 8 2 1 )0 . 15 1 623 3( 0 0 80 2 — 7 0
( 上接 第 1 l页 ) 4 根 据 笔 者 经 验 , 越 是 有 趣 、越 是 发 生 在 最 近 的 事 件 ,对 学 生 的 影 响 越 大 。 所 以在 引用 材 料 时 尽 可 能应 用 现 阶 段 发 生 的 、

妇科腹腔内出血66例分析

妇科腹腔内出血66例分析

腔内出血 6 6例 , 中异 位妊 娠 4 其 9例 , 7 .4 ; 占 42 % 卵巢破 裂 1 ( 中包 括 卵泡 囊 肿破 裂 4例 和 黄体 破 裂 8例 ) 占 2例 其 , 1. 8 ; 8 1% 出血性 输 卵管炎 3例 , 4 5 % ; 占 . 5 卵巢 巧克力囊 肿
破裂 2例 , .3 ; 占3 0 % 患者年龄 1 4 7— 8岁 , 平均 3. 25岁 ; 已婚 5 3例 , 未婚 1 。 3例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 12 1 病史及症 状 .. 6 中尿 h G试验呈 阳性 5 6例 C 0例 ( 中 其 1 例为人工流产 出血性 输卵管 炎 ) 占 7 .5 ; , 57 % 异位妊 娠 4 9
腹腔 内 出 血 10—3 0 l 输 血 8例 , 血 量 在 5 0~ 5 00 m , 输 0 20 l 中有 7例 因腹腔 内 出血较 少 , 痛症状 轻 , 非 0 0m 。其 腹 行
手术治疗治愈 。
作者单位 :3 50广西宁 明县人 民医院 52 0
通讯 作者 : 黄桂瑛
的意识及神经系统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 部分患者原有硬膜下积液减少 或消失 , 患者术后无一例感染 。结论
骨修补时机及修补材料选择适当 , 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对患 者神经功能及 预后的改善将是有 帮助 的。早期 颅骨修补 可尽早恢复患者颅腔生理的完整性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如果严格地掌握手术适应证 , 临床上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 在
黏连解剖不清者 , 可先行造 口术减压引流 , 3个月后再 行胆囊 切除 ; 4) 声 或 C ( 超 T导 引 下 经 皮 经 肝 胆 囊 穿 刺 引 流 术
[ ]何子祥. 2 特殊表现 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3 例诊治体会 [ ] 中国 1 J. 农村医学杂志 , 0 ,( ) 2 . 2 4 2 2 :8 0 [] 3 王德炳 , 张树基 . 科 医生 手册 [ . 全 M] 北京 : 学普 及 出版社 , 科

严重腹部闭合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严重腹部闭合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严重腹部闭合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严重腹部闭合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为进一步完善该病的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份至2009年3月份收治的72例严重腹部闭合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我院采取的诊断与治疗手段。

结果:在患者入院后,我院及时进行ct检查、x线检查、b超与腹腔穿刺等各项检查,充分确定受伤部位与伤情程度,均进行手术治疗。

进行b超检查,69例表现出脏器实质性损伤,并伴随腹腔积血积液,诊断符合的比例为95.8%。

进行x线检查,发现16例气腹症。

进行ct检查,发现65例出现脏器实质性损伤,并伴随腹腔积血与积液,诊断符合的比例为90.3%。

对患者进行腹腔穿刺,共51例患者抽出不凝血,13例抽出消化道内容物,因而诊断符合的比例为88.9%。

6例死亡,66例治愈出院。

结论:针对严重腹部闭合伤,应该及时进行包括ct、x线查、b 超与腹腔穿刺等在内的各项检查,同时积极进行剖腹探查,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特异性的手术指征,确保手术的安全与可靠,提升预后效果。

关键词:严重腹部闭合伤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45-02临床中,严重腹部闭合伤属于常见的一种重度外伤,因为腹部重要脏器较多,在腹部收到重创后,病情较为复杂,早期诊断的难度较大。

同时,因为受伤严重,患者病情进展快速,因而,临床中需及时进行抢救与复苏,并及时确定伤势,积极对症治疗[1]。

在这一个治疗过程中,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可以节约时间,有效降低死亡率,最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分析严重腹部闭合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一步完善该病的临床工作,本文选取我院于2008年3月份至2009年3月份收治的72例严重腹部闭合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我院采取的诊断与治疗手段。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创伤性脾破裂66例临床治疗分析

创伤性脾破裂66例临床治疗分析

[] 叶兴 龙, 4 宋玉 国. 肾细胞癌患者手术 治疗前 后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 化 【. J中国老年学杂志 ,0 9,9 2 )3 9 — 17 1 2 0 2 (4 :16 39 . ( 收稿 E期 :0 0 0 一 0 t 2 1— 5 l )
[ 董西林 , 2 】 王亚娟 , 孙秀珍 , 肺 癌患者外周血 T细胞 亚群及 免疫细 等.
能从 图像 中清 晰 显 示 。
2 讨 论
【 关键词 】脾破裂
创伤 诊断 治疗
19 9 8年 1月一 2 o 0 9年 1 我 院共 收 治创 伤 性 脾 破 裂 月 6 6例 , 现将诊断和临床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料 .
我院 收治创伤性 脾破 裂 6 6例 ,其 中男
[] Moi ,eao D, a l 3 la S L vt c D to t A,t 1.l io ponsi rlvne o e aCi c— rg ot e ac f n c e
q a t a i ei u ni t t v mmu o h n t p n n B c l c r n cl mph c tcl u e a n p e oy i gi el h o i y o y i k mi e wih e h s s o t e x r s i n o CD2 n ie a d u f e t mp a i n h e p e so f 0 a tg n n s r ̄
21 诊 断 .
在腹 部闭 合性 损伤 中脾破裂 发 生率 占第 一
5 例, l , 6 女 0例 年龄最小 1 岁 , 1 最大 6 。交通事故伤 3 5岁 6例
位, 创伤是脾破裂 的主要原 因 , 因此早期诊断 十分 重要 。我们

外伤性肠破裂的诊断与临床分析

外伤性肠破裂的诊断与临床分析

1 4・ 2
缶 床合理用药 2 1 00年 8月第 3卷第 1 6期
C i Jo Cii l ai a D u s, uut 00, . hn f l c tnl rgUe A gs2 1 V 1 n aR o
O1 o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 床 诊 疗

外伤 性肠破 裂 的诊 断 与临床 分析
确、 迅速 , 直到找见所有损伤部位及脏器 , 并足 以解释临床表现
时方 可 结束 。 22 1 十二 指 肠 破裂 : 纯 破 裂经 清 创 后 肠 壁缺 损 少 , 采 用 .. 单 可
横行二层 内翻缝合 ; 如伤 口超过肠管直径 12时 , / 可采用 十二
指肠 一空肠 R u — oxY吻合或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 。本组 3例分
好坏取决于早期手术 , 而合理 的术式选择则是减少并发症和降 低病死率的关键 。术 中按顺 序仔细全 面探查 , 操作应轻柔 、 准
例 (0 0 ) 肠鸣音 减弱或 消失者 5 5 .% ; 8例 ( 9 O ; 6 . %) 肝浊音 界 缩小或消失者 2 (3 3 ) 移动性浊音 者 3 (8 1 ) 8例 3 .% ; 2例 3 . % ; 创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 克各 1例。血 WB C>1 0/ 0×1 L者 7 0
伤后早期 不易形 成气腹 , x线检 查 阳性率 低 , 故 文献 报道 为 3 % ~ 6 。本组共 4 0 5% 8例行腹部 X线检查 , 膈下有游离气
体者 2 例 , 2 阳性 率 为 4 . % 。 58 22 治疗 . 诊 断 明确 时应 尽 早 手 术 , 伤 性 肠 管 破 裂 的预 后 外
张 志 星
【 关键词】 肠破裂 ; 诊断 ; 腹部外伤 【 中图分类号】 R 66 1 【 5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7 39 (0 0 1 0 2 0 64— 2 6 2 1 )6— 14— l

创伤性脾破裂诊治78例论文

创伤性脾破裂诊治78例论文

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78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不同手段治疗的各种创伤性脾破裂的资料,包括非手术治疗14例,手术治疗66例。

结果:根据外伤史,体格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ct及血液动力学的动态观察等检查,诊断率97.4%。

非手术治疗14例(中转手术治疗2例),手术治疗66例,其中2例术中死亡。

总治愈76例(76/78),治愈率97.4%,死亡2例(2/78),死亡率2.56%。

结论:创伤性脾破裂在确保伤者生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脾脏,尤其儿童,脾修补加或不加脾动脉结扎是保脾治疗中较为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脾破裂诊断外科学随着我国交通、建筑事业的发展及社会活动的日渐增多,创伤性脾破裂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创伤性脾破裂患者78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78例,男53例,女25例,年龄4~72岁;交通事故伤49%例,坠落伤12例,撞击伤8例,挤压伤4例,刀剌伤5例,伴发肋骨骨折血气胸11例,肝破裂9例,肾挫伤4例,胰腺损伤7例,脊栓四肢及骨盆骨折5例腹膜后血肿4例,胃肠道挫裂伤6例。

入院时伴休克者46例。

78例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率87.8%。

b超检查66例,提示脾损伤62例(93.9%);ct检查16例,故予确诊。

脾外伤分级:按照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脾外伤分级标准。

ⅰ级(包膜下血肿50%,包膜下血肿破裂或实质内血肿破裂实质内血肿>5cm或扩展性。

撕裂>3cm或累及小梁血管),21例(26.9%);ⅳ级(>25%的脾脏丧失血供)13例(16.6%);ⅴ级(完全破裂或脾蒂严重受损失)19例(24.4%)。

腹腔内积血≥1200ml 44例(56.4%)。

治疗方法:①14例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治疗2例),非手术治疗14例,其中2例因生命体征不稳定,中转手术治疗。

其余非手术治疗12例,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无腹腔内其它脏器合并伤,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输血、输液、止血、抗炎等非手术处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工作中诊断性腹腔穿刺66例报告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15T14:01:30.9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作者:袁子鹰
[导读] 腹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

袁子鹰
巴彦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1800
目的: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间住院66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33例,年龄24-66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45岁。

本组13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抽出液为黄色混浊,部分混有胆汁和食物残渣但无臭味,小肠穿孔或破裂10例吸出液体较稀薄、粘液混浊有臭味,10例阑尾穿孔为稀脓液,略带臭味。

对照组33例,年龄27-71岁,其中男性
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49岁。

纹窄性肠梗阻15例为血性棍浊液体味臭,急性出血性胰腺炎12例为淡红色的血性液体,含高量淀粉酶,肝、脾、肠系膜破裂、宫外孕6例为全血但不凝固。

结果:66例中穿刺抽出异常液体60例,穿刺阳性率为90%;其中血性液体26例,脓性液体24例,混浊液体8例,黄色胆汁样液8例。

所有阳性病例均行手术而明确诊断,穿刺结果结合病史诊断正确58例,诊断符合率为
87%。

结论:腹腔穿刺术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技术操作,简便易行。

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腹穿在急腹症的诊断中仍是最安全、最便捷的一种诊断方法,有应用价值,不应废弃。

关键词:诊断腹腔穿刺术研究报告
腹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

目的是为了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

适量的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

注入广定量的空气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帽废,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

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灌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间住院66例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33例,年龄24-66岁,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45岁。

本组13例十二指肠穿孔抽出液为黄色混浊,部分混有胆汁和食物残渣但无臭味,小肠穿孔或破裂10例吸出液体较稀薄、粘液混浊有臭味,10例阑尾穿孔为稀脓液,略带臭味。

对照组33例,年龄27-71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49岁。

肠梗阻15例为血性棍浊液体味臭,急性出血性胰腺炎12例为淡红色的血性液体,含高量淀粉酶,肝、脾、肠系膜破裂、宫外孕6例为全血但不凝固。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根据不同伤情部位,选择左右下腹麦氏点为穿刺点,消毒后,用注射器接9号注射针,垂直快速进针至皮下后再稍慢进针,当稍有落空感预计进入了腹腔后再缓慢进针。

几次仍抽不到时不应放弃,特别是根据临床清况判断应有液体时更应反复多次抽吸,可略改变进针方向和旋转针头1800再抽,如果仍然没有抽到时可经穿刺针注入100 m 1或更多生理盐水后再抽,这样使得腹腔内液体较少时也可通过冲洗腹腔而抽到。

术者左手向一边绷紧皮肤(使皮肤针眼与皮下针眼错位),右手持穿刺针垂直进入皮肤后斜行,经过一段腹肌再进入腹腔,以免穿刺后漏腹水。

当有落空感时,即可抽取腹水放入消毒试管中以备送检。

如须大量放液时,可在穿刺针尾部接一根橡皮管,再以输液夹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及送检。

腹水不断流出时,应将预先包扎在腹部的多头绷带逐步收紧,以防腹压骤减而发生休克,放液要缓慢,控制放液量,一次大量放液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大量蛋白质丢失,故一次最多不超过1000ml。

放液后以消毒纱布压迫拔针,胶布固定,再用多头绷带包扎腹部。

2. 结果
66例中穿刺抽出异常液体60例,穿刺阳性率为90%;其中血性液体26例,脓性液体24例,混浊液体8例,黄色胆汁样液8例。

所有阳性病例均行手术而明确诊断,穿刺结果结合病史诊断正确58例,诊断符合率为87%。

分别为:异位妊娠破裂巧例,外伤性肝、脾破裂5例,黄体囊肿破裂出血4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阑尾炎阑尾穿孔7例,盆腔炎盆腔脓肿3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9例,腹部闭合性外伤并小肠破裂5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5例,膀胱破裂伤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例。

4例阳性结果术前诊断错误,1例黄色胆汁样液体考虑十二指肠穿孔,结果手术未见腹腔渗液。

3例脓性液考虑阑尾炎伴穿孔,手术证实为急性盆腔炎。

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以后,病情好转,所有患者均在有效治疗后康复出院。

比较两组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的身体恢复、心理健康和预防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实验组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均明显比对照组诊断性腹腔穿刺患者好。

实验组33例患者中例满意,30例一般、3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33例患者中25例满意、0例一般、8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经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3.1诊断性腹腔穿刺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性腹腔穿刺在外科手术中使用较多,并且取得理想效果。

腹部外科急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一经明确诊断一般
均要立即手术治疗,否则一旦失去手术时机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尽管目前多数医院配有X线、B超,放射性核素扫描、CT、腹腔镜、腹腔灌注、动脉造影等先进仪器和诊断方法,但在基层医院不典型病例,或仪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仍时有误诊误治的报道。

而诊断性腹腔穿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诊断腹部外科急症的方法。

此法简便易行、诊断率高、病人痛苦小、无明显合并症,因此值得在外科医师,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因此及时明确急腹症的诊断对是否手术治疗,以及切口的选择、手术的方式方法、术后的估计等均是至关重要的。

在临床实践中,需借助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提高诊断性腹腔穿刺诊断准确性,并根据检查结果,实施最佳的治疗方法,进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提高穿刺阳性率和准确率的措施
一次腹穿阴性一般不能否定腹腔内脏器病变,可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前提下,在发病后不同时间、不同部位重复穿刺,还可变换体位,
或针筒内注入10 ml生理盐水再抽吸以提高阳性率。

对于病史、症状和体征与腹穿结果不符或难以解释的腹膜炎而穿刺阴性者可行腹腔灌洗法以提高阳性率,尽早明确诊断。

穿刺要注意无菌术防止感染,针的长短要根据病人胖瘦决定,刺人腹膜疼痛明显并有落空感,要随进随吸或边退边吸。

针在腹腔不要做弧形滑动,防止损伤腹部器官。

骨盆骨折患者应在脐以上穿刺,因为腹腔穿刺易致穿刺部位感染,并刺破腹膜后血肿,误诊腹腔内出血。

经阴道后弯窿穿刺应注意进针方向、深度,避免伤及子宫或直肠,腹穿在一个病人身上可多次,多方位穿刺,不要一次阴性就定诊否断,要结合全身检查及化验等来判断,腹穿阴性而又高度怀疑腹内病变者,可行诊断性腹腔灌洗。

结语:腹腔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特别适用于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不仅为诊断提供证据,也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炎,陈亚蓓,陶荣芳.全腹腔穿刺放液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
[2]鄢春艳,王殿珍.应用造口袋收集腹腔穿刺后渗液的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
[3]何为国.腹腔穿刺术仍是急腹症诊断的重要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1):90-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