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第2章-1)
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第1章)PPT课件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个体的遗传特 性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进而选择 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和育种。
05
动物分子遗传育种的应用
动物生产性能的改良
01
02
03
生长速度和肉质
通过分子遗传育种技术, 可以改良动物的生长速度 和肉质,提高养殖效益。
饲料转化率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 改良动物的消化系统,提 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 成本。
繁殖性能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 改良动物的繁殖性能,提 高繁殖率,加速品种改良。
动物抗病性的提高
抗病基因的筛选
通过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 学技术,可以筛选出抗病 基因,提高动物的抗病性。
免疫系统的优化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 优化动物的免疫系统,提 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抗病表型的鉴定
通过表型组学技术,可以 鉴定出抗病表型,为抗病 育种提供依据。
基因表达与调控
转录
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翻译
翻译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 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等,这些机制可影响基因的表达水 平。
03
动物育种学基础
动物育种的目标与方法
智能化育种
随着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物分 子遗传育种将更加精准高效,能够实现特 定性状的快速改良。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育种过 程的智能化,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生物信息学应用
生态友好型育种
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解析动物基因组结 构和功能,为育种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支 持。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环境友好型的 育种方法和技术,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动物育种学课件-第-数量遗传学基础

广义遗传力 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 差的比例,它反映了一个性状受遗传效应影响 有多大,受环境效应影响多大。 实现遗传力 指对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通过 亲代获得的选择效果,在子代能得到的选择反 应大小所占的比值,这一概念反映了遗传力的 实质。
P=G+E=A+D+I+E=A+R (2.6)
假设Cov(A,R)=0 或 rAR=0
基因效应和育种值
考察一个具有等位基因A1和A2的基因座,假 设纯合子A1A1的基因型值为+a,A2A2的基因型值 为-a,杂合子A1A2的基因型值为d,它取决于基 因的显性程度大小,无显性时d=0,完全显性时
d=+a或-a,不完全显性时介于这两者之间,超显
Q
kre
1 (k 1)re
(2.15)
1
0.8
0.1
0.6
0.3
Q 0.4
0.5
0.2 0
图2.4 不同重复力时多次度量的相对准确度(
Q
0.7
1 2 3 4 5 6 7 8 9 10 δ ýÊ
图2.4 不同重复力时多次度量相对 准确度(Q)的变化曲线
重复力可用于种畜育种值的估计
遗传力
所有的基因效应 持久性环境效应 指时间上持久或空间上非局部效应
的环境因素对个体性状表现所产生的影响。
暂时性环境效应 一些暂时的或局部的特殊环境因素
对个体性状的某次度量值产生影响
重复力估计原理
从效应剖分看,可将环境效应( E )剖分为持久性环境效
应( EP ) 暂时性环境效应( ET )两部分 E EP ET ,因此 P G E G EP ET
《动物分子遗传学》课件

3
创新应用领域
跨学科融合还为动物分子遗传学的应用开辟了新 的领域,如生物医药、农业、生态保护等。
型变异的关系。
甲基化敏感代表扩增多态性
02 检测DNA甲基化水平的多态性,用于遗传分析和疾
病关联研究。
表观遗传学技术在动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03
揭示表观遗传变异对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抗病性的
影响。
基因组学研究平台与工具
基因组测序技术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取动物基因组的精细图谱 。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发展遗传标记,辅 助育种选择和品种改良。
基因组编辑技术
基因组编辑技术定义
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精确修饰和改造 的技术。
常用基因组编辑技术
包括ZFNs、TALENs和CRISPR-Cas9等。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
在动物遗传改良、疾病模型制作和生物科学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的基因从基因或细胞总DNA中分离出来。基因表达分析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基因在不同组织或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
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在动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通过克隆和表达分析,研究基因功能和表型变异,为动物育种提供分子基础。
表观遗传学技术
DNA甲基化
01
研究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与表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禁止非法捕杀、交易 和引进外来物种等行为,保障动物遗传资 源的合法权益。
监测与评估
宣传教育
建立监测与评估体系,定期对动物遗传资 源进行调查、评估和监测,及时掌握资源 动态,为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动物遗传资源 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环保、可持续的 生活方式。
家畜育种中的分子遗传学

家畜育种中的分子遗传学家畜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我们从猎户时代开始就驯化了家养动物,使它们适应人类的需求,如今的家畜育种中,分子遗传学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什么是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基因、DNA等分子的遗传规律和突变等现象的学科。
在家畜育种中,我们常用分子遗传学技术进行繁殖体系的群体遗传参数估计、遗传多样性鉴定、性状基因的定位以及染色体基因组测序等方面的研究。
二、应用分子遗传学进行家畜育种的意义1. 提高选育效率应用分子遗传学进行选择,有助于我们更快速、更精准地筛选出理想品种或个体,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如提高繁殖率、母胎质量、肉质品质等方面的性状。
2. 保持遗传多样性家畜在长期的人类驯化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遗传漂变现象,导致品种内部多样性的下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极易导致品种的衰败甚至灭绝。
因此,应用分子遗传学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鉴定和保护,是维护家畜品种稳定的重要手段。
3. 推进家畜的基因组学研究通过染色体组测序,鉴定家畜基因组信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遗传变异的规律,为家畜的繁殖、生产和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三、应用分子遗传学进行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在1984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出了一项有关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全球计划——世界家畜遗传资源保护计划(Global Plan of Action for AnimalGenetic Resources Conservation),旨在促进全球各地对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
该计划涉及多个阶段,其中家畜遗传资源清单的制定、遗传多样性鉴定、品种的采集、保护和繁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以中国的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为例,目前我国注册保存品种已达到87种,通过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鉴定了它们的基因型和性状表现,为我们更好地进行家畜繁育的指导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家畜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家畜遗传多样性保护工作需要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同时也需要专业人才的广泛参与。
《动物遗传学》课程笔记

《动物遗传学》课程笔记绪论:一、动物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1. 研究对象:动物遗传学主要研究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包括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以及这些遗传物质如何在生物体内传递、表达和产生变异。
研究对象覆盖了从单个基因、染色体,到整个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2. 研究任务:动物遗传学的核心任务是深入理解动物遗传变异的机制,揭示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的传递、表达和调控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此外,动物遗传学还致力于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动物育种、生物技术、医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
二、遗传学的发展简史1. 早期遗传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遗传学的起点,他通过观察豌豆的形态变异,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并总结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型水平的观察和统计分析上。
2. 20世纪初:摩尔根等人的果蝇实验,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提出了连锁和交换定律,将遗传学研究推向了细胞水平。
这一时期的研究开始关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3. 分子遗传学兴起:沃森和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以及随后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测序、聚合酶链反应等)的发展,使得遗传学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
研究者们开始直接研究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4. 现代遗传学:随着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遗传学进入了系统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阶段。
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的应用,使得遗传学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研究者们开始从整体水平上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调控网络。
三、动物遗传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1. 育种改良:动物遗传学为动物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可以提高动物群体的生产性能、抗病能力和适应性。
动物遗传育种繁殖学》-参考课件-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科学系

动物育种的方法和技术
人工授精
通过人工方式将优良的精液注 入母体,提高品种遗传质量。
选择配种
根据遗传特征和育种目标,选 择适宜的个体进行配对繁殖。
基因编辑
利用CRISPR等技术对基因进行 精准调控,加速育种进程。
常见动物的遗传繁殖问题
猫咪品种 狗狗品种 牛羊品种
白猫与黑猫杂交会产生什么颜色的猫? 某狗狗品种容易患上哪些遗传疾病? 如何提高肉牛和肉羊的育肥效果?
遗传改良的目标和策略
目标:遗传多样性
通过增加遗传多样性,提高种群 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策略:基因选择
根据性状的遗传特征,选择具有 良好基因的个体进行繁殖。
策略:基因组育种
利用大数据和基因组学技术,加 速育种进程,并提高育种效果。
未来动物遗传育种趋势
1
遗传多样性保护
2
更加重视保护和恢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动物遗传育种繁殖学
动物遗传育种繁殖学是研究动物遗传和繁殖的科学,涉及遗传原理、育种方 法和遗传改良等关键内容。
遗传育种原理
1 遗传变异
探讨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开发遗传变异以促进有效育种。
2 选择
通过选择个体间的差异,引进优质遗传物质,提高群体的遗传水平。
3 遗传适应
通过繁殖,逐步改进适应环境的遗传特征,提高品种的适应能力。
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物遗传育种繁殖学将发挥更大的3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将更多用于动物育种,实 现个性化特征的定制。
可持续发展倡议
结合遗传改良和环境保护,促进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结论和总结
重要性
动物遗传育种繁殖学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遗传育种学知识点总结

动物遗传育种学知识点总结一、遗传育种学概述遗传育种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方法应用于育种改良的学科,它是农业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于提高作物和动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利用遗传原理和方法,通过不同遗传资源的选择、杂交、选择再生和遗传育种、种子繁殖等措施,改良和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从而提高生物体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推动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总结出了自由组合定律、分离组合定律、独立组合定律,这三个定律构成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2. 隐性和显性基因:在生物体的基因组中,有些基因会显现出来,而有些则处于隐性状态。
这种显性和隐性的表现形式是在基因型和表现型上的。
通过这些基因的遗传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表现型。
3. 杂合和纯合:在杂交和自交过程中,基因型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杂合就是指由不同的两个纯合子交配,而纯合则是指由同一纯合子自交的过程。
4. 杂交优势和劣势:在杂交后代中,因为来自不同亲本的基因组合,有些会表现出比亲本更好的性状,称为杂交优势,而有些则会表现出比亲本差的性状,称为杂交劣势。
5. 连锁和不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有些基因会相互连锁,而有些则是相对独立的。
通过对连锁基因的遗传,可以推测出染色体的连锁关系。
三、遗传改良1. 选择育种:通过对种群中个体的选择,将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推进种群中优良性状的积累和传递,达到改良种群性状的目的。
2. 杂交育种:将两个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进行杂交,通过亲本间基因的重组,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
在动物遗传育种学中,常用的杂交育种包括杂交猪、杂交鸡、杂交犬等。
3. 突变育种:通过人为诱发或发现天然突变,改变物种的性状,从而获得具有新的优良性状的品种。
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突变育种被广泛用于提高生育率、改良产奶量、改良外貌等方面。
4. 组织培养育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细胞,再通过诱导多能细胞分化形成无性系再生植株,以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新植株。
动物遗传育种学资料

第二章通径系数1、父子之间的有关为〔〕;母女之间的有关为〔〕;叔侄之间的有关为〔〕;祖孙间的有关为〔〕2、全同胞之间的有关为〔〕;半同胞之间的有关为〔〕3、表示通径线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称〔通径系数〕;表示有关线相对重要性的数值称为〔有关系数〕4、自然界两个或多个事物的关系不外乎两种状况,一种是平行关系,另一种是〔因果关系〕5、简述通径链的追忆原那么。
(1〕先退后进;(2〕在一条连结的通径链内最多只好改变一次方向;(3〕周边的通径一定以尾端才能与有关线相连结、一条通径链最多只好含有一条有关线、不一样的通经链能够重复经过一条有关线;(4〕追忆两个结果的所有通径时应防备重复。
6、老李〔 X 〕有个亲侄子〔Y 〕,侄子又有了个儿子〔Z 〕,依据三者关系画出一个谱系,并求X 与 Z的有关。
解:XYZR( XZ) (1/ 2)4(1/ 2)40 .125第三章集体的遗传构成1、解说以下名词孟德尔集体、基因库、基因频次、基因型频次、随机交配孟德尔集体:个体间能互相生殖的集体,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集体遗传学所研究的集体均为孟德尔集体。
基因库:指集体所有遗传基因的总和。
基因频次:指集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
基因型频次:指一个集体中某一性状的各样基因型的比率。
随机交配:指在一个有性生殖的生物集体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的个体与任何一个相反的性其余个体交配的概率相等。
2、一个性状的遗传性不单决定于基因,更直接的决定于〔基因型〕。
3、集体遗传学的交配系统包含〔随机交配、选型交配、近交〕而没有杂交。
4、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均衡集体中,杂合子的比率其值永不超出〔〕。
5、在一个均衡集体中,关于一个稀罕的等位基因此言,稀罕基因的频次降落10 倍,那么杂合子频次与稀罕基因纯合子频次的比值〔增添10 倍〕。
6、一个孟德尔集体是个体间能互相生殖的集体,它们享有共同的〔基因库〕。
7、就畜禽个体而言,完整不加任何选配而绝对随机的交配〔比较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ATGCATTA… …GCAGCCAATGC
GAP
错装
实例:流感嗜血杆菌基因组的测序及 顺序组装
超声波打断纯化的基因组DNA ↓ 琼脂糖电泳收集1.6∼2.0Kb的区段、纯化 ↓ 构建到质粒载体中 ↓ 随机挑选19687个克隆,进行28643次测序,得到可读顺序 为11 631 485 bp ↓ 组装成140个覆盖全基因组范围的独立的顺序重叠群, ↓
D 终止密码子 -------TAATG-------
J 起始密码子
3. DNA测序的方法
链终止法测序 化学降解法测序 自动化测序-链终止法测序 非常规DNA测序
3.3 自动化测序
基本原理 与链终止法测序原理相同,只是用不同的荧 光色彩标记ddNTP,如ddATP标记红色荧 光,ddCTP标记蓝色荧光, ddGTP标记黄色荧光, ddTTP标记绿色荧光.由于每种ddNTP带有各 自特定的荧光颜色,而简化为由1个泳道同时 判读4种碱基. (PCR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的比较)
5.6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论理学
A 个人DNA顺序的隐私权. 如:”次等”基因携带者可能受到岐 视,职 业限制,医疗保险等问题; B 基因专利问题
6. 后人类基因组计划
破解贮存于基因组之中 的遗传语言; 识别、分离、鉴定和克 隆所有基因; 搞清每个基因的功能及 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相互关系。
*一个基因完全在另一个基因内部 *部分重叠 * 两个基因共用少数碱基对
*一个基因完全在另一个 基因内部 如:B和A, E和D 其读码结构互不相同
---ATG-----//------AATGCC ----//---ATAACG---//--TAA---A*
B
ATGCCN----NNATAA
*部分重叠 如: K和C *两个基因共用少数 碱基对 如: D和J
什么是单核苷酸多态性
人类99.9%的基因密码是 相同的,而差异不到0.1%, 不同人群仅有140万个核苷 酸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单 一核苷酸多样性”(SNP) 产生的,它构成了不同个体 的遗传基础,个体的多样性 被认为是产生遗传疾病的原 因。在整个基因组序列中, 人与人之间的变异仅为万分 之一,从而说明人类不同 “种属”之间并没有本质上 的区别。
4.3 指导测序与序列组装
建立在基因组图谱基础上的”鸟枪 法”,即所谓”指导鸟枪法”或”指导 测序”。
先将染色体打成比较大的片段(几十-几百Kb), 利用 分子标记将这些大片段排成重叠的克隆群(Contig), 分别 测序后拼装. 这种策略叫基于克隆群(contig-based)的策 略. A
大片段contig 小片段测序拼装
假基因(Pseudogene)
来源于功能基因 但已失去活性 的DNA序列
产生假基因的原因有: 1. 由重复产生的假基因; 2. 加工的假基因, 由RNA反转录为cDNA 后再整合 到基因组中; 3. 残缺的基因(Truncated gene)
重叠基因: 同一段DNA 能携带两种不同蛋白的信息.
重迭基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C 3’端的确认
3’端的确认主要根据Poly(A)尾序列, 若测试Contig不含Poly(A)序列,则根据 加尾信号序列“AATAAA”和BLAST同 源性比较结果共同判断。
E 密码子偏爱性
编码同一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称为同义密 码,其差别仅在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不同。 不同种属间使用同义密码的频率有很大差 异,如人类基因中,丙氨酸(Ale)密码子多 为GCA,GCC或GCT,而GCG很少使用。
Genome Size (Mb)
Homo sapiens E.coli
3,000 4.6
什么是C 值?
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 总量.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随着生物的进化而 增加,高等生物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C值悖理: 生物的复杂性与基因组的大小并不完全成比 例增加
阴影部分为一个门内C-值的范围
基因家族
一群具有一致的或相似顺序的基因,有的还担负 类似的生物学功能, 可以相互补偿, 比如: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Mouse symbol E2f1 E2f2 E2f3
Human Ortholog E2F1 E2F2 E2F3
E2f4 E2f5 E2f6
E2F4 E2F5 E2F6
各重叠群间仍有间隙
顺序间隙 物理间隙
↓
测序时遗漏的测序
↓
载体或宿主菌 选用不当而被丢失 的顺序
解决办法:通过限制测序:是指将一段染色体区段的DNA 顺 序进行组装. 一些已绘制了遗传图与物理图的微生物基 因组测序中也采用这一方法. 如高等植物拟南芥基因组的测序完全依据 克隆重叠群,先进行各个BAC克隆的随机测序, 再进行序列组装; 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采取得策略与此相同.
H 软件预测 采用NCBI的ORF预测软件 ( ORF finder: /gorf/orfig.cgi )判断ORF的可能范围。
1.2 mRNA的5’端即转录起始位点区 通过同源性比较来预测mRNA的5’ 端,最常用的与转录起始位点相关的数 据库是真核启动子数据库(The TRADAT Project , Eukaryotic Promoter Database, EPD. http://www.epd.unil.ch/ )。
5.2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
2000年6月26日是人类 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 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 已经绘制完毕并于这天 向全世界公布。最终完 成图要求测序所用的克 隆能忠实地代表常染色 体的基因组结构,序列 错误率低于万分之一。
5.4 人类基因组测序结果
• 基因数是3万、4万还是10万 人类遗传基因数量比原先估计 的少很多。目前研究表明,人类 基因组中约有3万至4万个蛋白编 码基因,仅仅是果蝇基因数目的 两倍,人有而鼠没有的基因只有 300个。此结论是由两大科研小 组的数据是从DNA水平上得出的; 而“人类有10万多个基因”则是 从RNA水平上得出的结论。所以, 这些数据不能推翻“人类有10万 个基因”的说法。
4 序列的组装
4.1 随机测序与序列组装
随机测序也称”鸟枪法”. 序列组装原理:直接从已测序的小片段中寻找彼 此重叠的测序克隆,然后依次向两侧邻接的序列延伸. 优点:不需预先了解任何基因组的情况. A B C
小片段测序
计算机拼装
A
B
C
鸟枪法(Shotgun)测序的问题
A
小片段测序
B
C
计算机拼装
2. 什么是基因?
是遗传信息的物理和功能单位,包含产生 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 序列。 基因分类: 编码RNA的基因,如rRNA基因,snRNA 基因等;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基因的不连续性
Intron 和Exon:
大多数真核生物蛋 白质基因的编码顺 序(Exon)都被或长 或短的非编码顺序 (Intron)隔开
第二讲 基因组序列解析-2
问题
基因组序列所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是什 么? 基因组作为一个整体如何行使其功能? 用什么方法寻找基因,研究基因地功能 呢?
主要内容:
寻找基因 获取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确定DNA顺序中基因的位置 研究基因的功能 基因表达 蛋白质组学
1. 寻找基因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惊人发现
• 19号染色体是含基因最丰富的染色 体,而13号染色体含基因量最少 •目前已经发现和定位了26000多个功 能基因,其中尚有42%的基因尚不知 道功能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热点”和大片 “荒漠”。在染色体上有基因成簇密 集分布的区域,也有大片的区域只有 “无用DNA” ——不包含或含有极少 基因的成分。基因组上大约有1/4的 区域没有基因的片段。 • 35.3%的基因包含重复的序列。 这说明那些原来被认为是“垃圾”的 DNA也起重要作用,应该被进一步研 究。
第一讲 基因组序列解析-1
主要内容:
什么是基因组 什么是基因 DNA测序的方法 DNA序列的组装 人类基因组计划 水稻基因组计划 后基因组学
1. 什么是基因组
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 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 基因组有两层意义:遗 传物质和遗传信息。 要揭开生命的奥秘, 就需要从整体水平研究 基因的存在、基因的结 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 相互关系。
1.1 根据开放读码框预测基因
A 起k规则;
Kozak规则是基于已知数据的统计结果, 所谓Kozak规则,即第一个ATG侧翼序列的碱 基分布所满足的统计规律.
若将第一个ATG中的碱基A,T,G分别 标为1,2,3位,则Kozak规则可描述如下: (1)第4位的偏好碱基为G; (2)ATG的5’端约15bp范围的侧翼序列内不含碱 基T; (3)在-3,-6和-9位置,G是偏好碱基; (4)除-3,-6和-9位,在整个侧翼序列区,C是偏 好碱基。
7 水稻的基因组
2002年我国科学家完 成了水稻基因组定序和初 步分析。出人意表的是, 水稻的基因竟比人类基因 还要多得多。人类基因大 约有3-4万个,水稻有 46022-55615个基因。因 此水稻基因组可说是继人 类基因组之后,完成定序 的最大基因组,也是至今 已知最大的植物基因组。 由于水稻是全球半数以上 人口的主食,对解决全球 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B
C
A
B
C
两种策略的比较
鸟枪法策略 不需背景信息 时间短 需要大型计算机 得到的是草图(Draft) 指导测序策略 构建克隆群 (遗传、物理图谱) 需要几年的时间
得到精细图谱
4.5 其他测序路线
重要区域优先测序 人们对感兴趣的基因或与疾病相关的 基因优先测序. 如: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区位于第6号 染色体,与人类免疫系统有关,因而优先 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