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砂石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砂子检测报告

砂子检测报告
砂 子 检 测 报 告
报告编号-XGLJ-20170618 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使用部位 见证判定 产 地 2013050923R 2639 — — — — 堆积密度(kg.m3) 紧密密度(kg.m3) 泥块含量(%) 云母含量(%) 坚固性(%) 颗 筛孔尺寸(mm) 级配Ⅰ区 级配Ⅱ区 级配Ⅲ区 累计筛余(%) 检验依据 级配区 结论 细度模数 级配情况 9.50 0 0 0 0 GB/T14684-2001 II 2.66 级配良好,含泥量符合标准要求。 1、若对报告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检测单位提出。 说 明 2、本检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复印报告未加盖检测专用章,报告无效。 3、砂产地,代表数量(m³)等信息由委托方提供。 单位(盖章) 试验: 审核: 负责人: 4.75 10-0 10-0 10-0 5.4 粒 级 配 1.18 65-35 50-10 25-0 32.1 0.6 85-71 70-41 40-16 53.7 0.3 95-80 92-70 85-55 77.9 0.15 100-90 100-90 100-90 96.8 1675 — 0.0 — — 江西吉绿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阜阳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 阜阳市西三角、南三角、北三角三个公园景观提 升改造及一道河路、城泉路、涡阳路、颍南路 (中清路-西清河)、中清路五条道路绿化工程 江西吉绿市政园林有限公司 安徽省志成建设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砌体 见证取样/同样送检 检验类别 送样日期 检验日期 发出日期 见证人 送样人 样品状态 品种 代表数量(m³) 含泥量(%) 含水率(%) 空隙率(%) 吸水率(%) 人工砂石粉含量(%) 委托检验 2017.6.18 2017.6.18 2017.6.19 张宏格 陈富英 干燥、无杂质 中砂 400 2.6 — — — —

砂石坚固性试验

砂石坚固性试验

砂⽯坚固性试验⼀.⽬的检测砂⽯坚固性,指导检测⼈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检测参数及执⾏标准砂⽯坚固性执⾏标准:GB/T14684-2001《建筑⽤砂》GB/T14685-2001《建筑⽤卵⽯、碎⽯》三.适⽤范围适⽤于建筑⼯程中混凝⼟及其制品和建筑砂浆⽤砂、⽯⼦。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及抽样⽅法同⼀规格产地,每验收批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将表⾯层铲去,然后由8个部位取⼤致等量的砂,组成⼀组样品,⼈⼯四分法缩分⾄所需试样。

⽤⼤型运输⼯具的,以400m3或600t为⼀验收批,⽤⼩型⼯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验收批。

不⾜上述数量以⼀批论。

最少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并将试样缩分⾄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恒量,冷却到室温后,分为⼤致相等的两份备⽤。

六.仪器设备1.电⼦天平:编号JC601,精度0.1g;2. GY65⿎风烘箱:编号JC411;3. 三脚⽹篮:⽤⾦属丝制成,⽹篮直径和⾼均为70mm,⽹的筛孔应不⼤于所盛试样中最⼩粒径的⼀半;4.⽐重计;4. 容器:瓷缸,容积不⼩于10 L;5. 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七.环境条件常温下物理试验内进⾏。

⼋.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砂⼦、⽯⼦样品准备砂⼦:将试样缩分⾄约2000 g。

把试样倒⼊容器中,⽤⽔浸泡、淋洗⼲净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于4.75 mm及⼩于300µm的颗粒,然后按颗粒级配筛分⽅法筛分成300µm--600µm,600µm—1.18 mm,1.18 mm—2.36 mm和2.36 mm--4.75 mm 四个料级备⽤。

称取各粒级试样各1G=100g,精确0.1g。

⽯⼦:将试样缩分⾄满⾜表规定的数量(见表1),⽤⽔淋洗⼲净,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恒量,待冷却⾄室温后,筛除⼩于4.75 mm的颗粒,然后按筛孔⼤⼩顺序筛分后备⽤。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三、砂的质量要求



砂(除特细砂外)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 计筛余量(以质量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且 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3.1.2-2中的某一区内。 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3.1.2-2中的累计筛余相 比,除公称粒径为5.00mm和630μm外,允许稍 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百分率不应超过5%. 当天然颗粒级配不符合本标准的3.1.2-2条时, 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 土质量,方可使用
三、的坚固性应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5次循环后, 其质量损失符合表3.1.6的规定 表3.1.6砂的坚固性指标
混凝土所处的环境及性能要求
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 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 下的混凝土用砂,对有抗疲劳、 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 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 位变化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 其他条件的混凝土
三、砂的质量


{释义} 有害物质:有机杂质(腐烂的动植物的产物)、 轻物质(煤、贝壳、木块、树叶)、云母、硫化 物及硫酸盐等。 云母对混凝土的影响;


云母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云母含量越大和易性越 差。 云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云母含量越大混凝土的强 度、抗渗性、抗冻性越差。
三、砂的质量
三、砂的质量


3.1.11海砂中贝壳含量应符合表3.1.11的规定。 表3.1.11海砂中贝壳含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C35~C30 C25~C15 贝壳含量(按质量计%)≤3 ≤5 ≤8 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 其含泥量不应大于5% {释义} 本标准中贝壳指公称粒径5.0mm以下的被破碎了的贝壳。海砂中的 贝壳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 时C40以上的混凝土,两年混凝土强度会产生明显下降,对低等级 混凝土影响较小,因此C10混凝土不予规定。

砂石检测报告

砂石检测报告

混凝土粗骨料试验报告单检测单位: 石子类别:工程名称: 材料产地:工程部位: 代表数量:委托单位: 委托日期:施工单位: 报告日期:执行标准:SDJ207-82、SD105-82、JGJ53-92、GB/T14685-2001 试验编号技术负责: 审核: 试验:海南保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实验项目规范(设计)指标 实验结果实验项目规范(设计) 指标实验结果堆积密度(kg/m ³) >1350 超径(%) / 表观密度(kg/m ³) >2550 逊径(%) / 吸水率(%) <2.5 软弱颗粒含量(%) / 表面含水率(%) / 压碎指标值(%) <16 含泥量(%) <1.0 有机质含量 浅于标准色 泥块含量(%) 不允许 坚固性 / 针片状颗粒含量(%)<15 抗磨损 / 空隙率(% )<47碱活性判定/颗 粒 级 配筛孔尺寸(mm ) 80 63 50 40 31.5 25 20 16 105 2.5 标准颗粒级配范围累计筛余量(%) 实际累计筛余(%)~实验结果评语 符合 SDJ207-82、SD105-82、JGJ53-92、 GB/T14685-2001标准备注 仅对来样负责砂 试 验 报 告 单检测单位: 材料产地:工程名称: 代表数量:工程部位: 委托日期:委托单位: 报告日期:施工单位: 试验编号执行标准:SD105-82、SDJ207-82、JGJ52-92、GB/T14684-2001技术负责: 审核: 试验: 海南保庆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试验项目要求指标试验结果试验项目 要求指标试验结果堆积密度(kg/m ³) >1350 坚固性(%) / 表观密度(kg/m ³) >2540 轻物质含量(%) / 含泥量(%) <3.0 空隙率(%) <47 云母含量(%) <2.0 硫酸盐、硫化物含量(%)/ 含水率(%) / 碱活性 / 吸水率(%) / SO3测定(%) / 泥块含量(%)不允许有机物含量 浅于标准色颗 粒 级 配筛孔尺寸 10.00 5.00 2.50 1.25 0.160 Ⅰ区 累计 筛余(%)Ⅱ区Ⅲ区 试验 结果 累计筛余(%)细度模数 级配区评 语符合 SD105-82、SDJ207-82、JGJ52-92、GB/T14684-2001标准。

中粗砂检测报告

中粗砂检测报告

中粗砂检测报告引言中粗砂是一种常见的砂石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和水利工程中。

为了确保中粗砂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进行中粗砂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总结对中粗砂进行的一项全面的检测。

检测目的本次中粗砂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中粗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具体的检测项目包括粒径分析、含水率测试、质量比测试等。

实验方法与仪器实验方法1.粒径分析:采用筛分法进行,根据标准要求选择一套合适的筛网进行筛选。

先将样品进行干燥,然后将样品逐级放入筛网中,通过轻轻振动筛网,使得不同粒径的颗粒能够通过筛孔,最终得到各个粒径段的质量百分比。

2.含水率测试:采用干燥法进行,将样品进行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样品质量与原始样品质量进行对比,计算含水率。

3.质量比测试:采用比重法进行,将一定质量的样品与已知质量比的参比物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两者的质量可以得到质量比。

仪器1.筛网:包括不同规格的筛孔,用于粒径分析。

2.秤:用于称量样品质量。

3.干燥箱:用于对样品进行干燥。

4.比重计:用于进行质量比测试。

实验结果粒径分析经过粒径分析,我们得到了中粗砂的粒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粒径段(mm)质量百分比0.125-0.250 15.2%0.250-0.500 27.8%0.500-1.000 36.5%1.000-2.000 17.3%2.000-4.0003.2%根据中粗砂的粒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该样品在0.500-1.000mm的粒径段分布最多,符合标准要求。

含水率测试经过含水率测试,我们得到了中粗砂的平均含水率为8.2%。

质量比测试经过质量比测试,我们对中粗砂的质量比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样品质量比中粗砂 2.45参比物 2.50根据质量比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中粗砂的质量比在合理范围内,符合标准要求。

结论根据我们对中粗砂的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粗砂的粒径分布符合标准要求,特别是0.500-1.000mm的粒径段分布最多,可以满足建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使用要求。

砂实验报告填写样板

砂实验报告填写样板

砂实验报告填写样板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砂实验,观察砂的物理性质和行为特征,实践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2. 实验器材和药品2.1 实验器材- 砂- 半圆形砂槽- 直尺- 手电钻- 马克笔- 塑料桶2.2 实验药品- 无特殊药品3. 实验原理砂是一种颗粒状形态不规则的颗粒体,它的颗粒直径范围较大,通常在0.06 mm - 2 mm之间。

由于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砂体呈现出一些特殊的性质和行为。

本实验通过在半圆形砂槽中进行砂实验,观察砂的流动性、刚性、堆积性等特征。

4. 实验步骤4.1 实验准备1. 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药品;2. 在塑料桶中倒入适量的砂。

4.2 进行实验1. 将半圆形砂槽放在水平桌面上;2. 把马克笔作为参考线,沿半圆形砂槽的弧形边缘进行标记;3. 把半圆形砂槽放在桌面上,使得砂槽中心的高度与标记线对齐;4. 慢慢倾斜桌面,观察砂体的变化情况,记录倾斜角度;5. 在倾斜角度较小的情况下,用手电钻在半圆形砂槽的底部开一个小孔;6. 观察砂体通过小孔的流量、流动轨迹等情况。

4.3 数据记录与分析1. 记录砂体沿着半圆形砂槽流动的角度;2. 记录砂体通过小孔的流量;3. 记录砂体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动轨迹;4. 分析砂体流动的原因和规律。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砂实验中,观察到砂体在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流动情况。

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砂体的流动速度逐渐增加,流动轨迹变得更加曲折。

在较小的倾斜角度下,砂体的流动速度较慢,流动轨迹相对直线。

通过对砂体流动规律的分析,发现砂体流动与重力的作用有关。

当倾斜角度增加时,重力对砂体的作用增加,砂体流动速度加快。

同时,砂体颗粒之间的内摩擦力和表面张力也对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砂体流动的路径受到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使得砂体形成了曲线的流动轨迹。

6.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砂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砂体在倾斜的半圆形砂槽中,随着倾斜角度的增加,砂体的流动速度逐渐增加。

中粗砂检验报告

中粗砂检验报告

中粗砂检验报告1. 检验目的本次中粗砂检验旨在对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其质量和适用范围。

2. 检验方法和步骤2.1 物理性质检验方法1.粒度分析:采用筛分法进行砂粒的大小分析。

2.含水率测定:采用加热干燥法进行砂样中含水率的测定。

3.密度测定:采用容量法或称重法进行砂样的密度测定。

2.2 化学性质检验方法1.pH值测定:采用pH仪进行砂样pH值的测定。

2.化学组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砂样中主要元素的含量。

3. 检验结果3.1 物理性质检验结果1.粒度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筛孔号筛孔直径(mm)通过质量(g)累计通过质量(g)粒径分布累计百分比(%)20 2.00 150 150 10 16 1.41 300 450 30 12 1.00 450 900 60 8 0.71 200 1100 73.3 4 0.36 150 1250 83.3 2 0.18 100 1350 90 <2 - 150 1500 1002.含水率测定结果:样品的含水率为10%。

3.密度测定结果:样品的密度为2.4 g/cm³。

3.2 化学性质检验结果1.pH值测定结果:样品的pH值为7.2。

2.化学组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主要元素含量(%)SiO2 85Al2O3 8Fe2O3 1.5CaO 2.5MgO 0.5K2O 1.5Na2O 0.84. 检验结论根据中粗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砂样的粒度分布较为均匀,粒径分布符合使用要求。

2.砂样的含水率为10%,符合使用要求。

3.砂样的密度为2.4 g/cm³,密度较高,适用于需要较强密实性的工程项目。

4.砂样的pH值为7.2,属于中性范围,不会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

5.砂样中主要元素为SiO2、Al2O3、CaO等,符合中粗砂的化学成分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中粗砂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符合使用要求,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中。

砂石氯离子实验报告(3篇)

砂石氯离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检测砂石样品中的氯离子含量,以确保其在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中的应用符合国家标准,避免由于氯离子含量过高导致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

二、实验原理氯离子含量检测通常采用硝酸银滴定法。

该方法基于氯离子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的原理。

通过滴定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样品溶液中的氯离子完全反应,根据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计算氯离子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砂石样品- 硝酸银溶液(0.1mol/L)- 硝酸溶液(1:1)- 碘化钾溶液(0.1mol/L)- 碘溶液(1%)- 氯化钠标准溶液(0.1mol/L)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烧杯- 玻璃棒- 移液管- 滴定管- 酸式滴定瓶- 碘量瓶- 恒温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准备溶液:- 配制硝酸银溶液(0.1mol/L):称取1.679g硝酸银,溶解于少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

- 配制碘化钾溶液(0.1mol/L):称取1.36g碘化钾,溶解于少量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

- 配制碘溶液(1%):称取1g碘,溶解于少量碘化钾溶液中,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

2. 样品处理:- 称取一定量(约10g)砂石样品,置于烧杯中。

- 加入50mL硝酸溶液(1:1),用玻璃棒搅拌至样品完全溶解。

- 将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

3. 滴定:- 取10mL样品溶液于碘量瓶中。

- 加入5mL硝酸银溶液,充分振荡。

- 加入2mL碘化钾溶液,充分振荡。

- 加入2mL碘溶液,充分振荡。

- 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淡黄色,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

4. 计算氯离子含量:- 根据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计算氯离子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对砂石样品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样品A:氯离子含量为0.02%- 样品B:氯离子含量为0.015%- 样品C:氯离子含量为0.025%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0.03%,因此本次实验检测的砂石样品均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1.4
紧密密度(kg/m3)
/
云母含量(%)
<2.0
/
空隙率(%)
/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
<1.0
/
量(%)
吸水率(%)
/
轻物质(%)
<1.0
/
含水率(%)
/
氯化物(%)
<0.02<0.06
/
有机物含量
浅于标准色
坚固性(%)
<8<10
/
4.7
2.3
筛孔尺寸(mm)
9.5
1.18
0.6
0.3
0.15
筛底
5
6
10-
35-
85-7
95-8
I区
0
0
5
65-35
1
0
100-90

标准颗
粒级配

范围累
U区
0
10-
25-
50-10
70-4
92-7
100-90


计筛余
0
0
1
0
(%
川区
0
10-
15-
25-0
40-1
85-5
100-90
0
0
6
5
实际累计筛余
0
2
13
35
58
82
99
100
(%
试验结果:细度模数卩f=2.7级配区属:U区中砂
试验结果源自根据GB/14684-2011标准,该批砂各项检测性能合格。


普通砂(石)检测报告
材料名称
地砂
报告编号
S06-001
样品种类
U区中砂
产地
临沂平邑
检测日期
2018.06.03
代表数量
1000T
检测依据
GB/14684-2011
项目
试验结果
项目
技术指标
试验结果
表观密度(kg/m3)
/
含泥量(%)
<3.0或
<5.0
3.4
堆积密度(kg/m3)
1430
泥块含量(%)
<1.0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