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及公共卫生区域划分和要求2
班级卫生点位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班级卫生管理,提高班级卫生水平,培养同学们的卫生习惯,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1. 班级教室、走廊、卫生间、宿舍等公共区域。
2. 同学们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管理职责1. 班级卫生负责人:负责班级卫生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班级卫生委员:协助卫生负责人,负责具体卫生工作的执行。
3. 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班级卫生工作,维护班级卫生环境。
四、卫生点位划分1. 教室:包括黑板、讲台、桌椅、地面等。
2. 走廊:包括墙面、地面、楼梯等。
3. 卫生间:包括洗手池、马桶、地面等。
4. 宿舍:包括床铺、地面、公共区域等。
五、卫生标准1. 教室:保持桌面、地面干净整洁,无垃圾、灰尘。
2. 走廊:墙面无污渍,地面干净无杂物。
3. 卫生间:洗手池、马桶干净无异味,地面干净无积水。
4. 宿舍:床铺整齐,地面干净无垃圾。
六、卫生检查与评比1. 班级卫生负责人每周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对班级卫生情况进行评估。
2. 班级卫生委员负责记录卫生检查结果,并及时公布。
3. 每月进行一次班级卫生评比,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七、卫生工作流程1. 每天早晨、中午、放学后,同学们负责打扫班级卫生。
2. 卫生负责人定期检查卫生情况,对卫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3. 班级卫生委员负责协调卫生工作,确保卫生工作顺利进行。
八、奖励与惩罚1. 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2. 对违反卫生规定的个人,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要求改正。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班级卫生负责人所有。
2. 班级卫生负责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希望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班级卫生工作贡献力量。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完整版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完整版一、背景介绍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是为了加强卫生管理,明确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职责,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卫生责任区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并规定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规定。
二、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原则1. 人口密度原则:根据人口密度划分卫生责任区域,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划分为一个区域,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划分为另一个区域。
2. 地理位置原则:根据地理位置划分卫生责任区域,将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划分为一个区域,城市周边的地区划分为另一个区域。
3. 经济发展原则: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卫生责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划分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划分为另一个区域。
三、卫生责任区域划分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各个区域的人口数据、地理位置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作为划分的依据。
2.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各个区域的人口密度、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
3. 划分区域:根据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原则,将各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卫生责任区域。
4. 制定规定:根据划分的结果,制定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规定,明确各个区域的卫生服务职责和管理要求。
四、卫生责任区域的责任规定1. 高人口密度区域:负责建立完善的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2. 低人口密度区域:负责加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加强卫生宣传和预防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
3. 城市周边区域:负责加强城市边缘地区的卫生管理,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4. 偏远地区:负责加强偏远地区的卫生服务能力,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改善偏远地区的卫生条件。
五、卫生责任区域划分的意义1. 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明确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规定,可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卫生管理制度及区域划分

一、引言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及区域划分。
二、卫生管理制度1. 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卫生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责任分工(1)班主任:负责班级卫生管理,组织学生开展卫生打扫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宿舍管理员:负责宿舍卫生管理,定期检查宿舍卫生,督促学生保持宿舍整洁。
(3)食堂管理员:负责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加工、储存、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督。
(4)保洁员:负责校园环境卫生,定期打扫校园卫生,保持校园整洁。
3. 卫生检查与评比(1)定期检查:学校定期对班级、宿舍、食堂、校园等区域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评比表彰:设立卫生评比制度,对表现突出的班级、宿舍、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4. 卫生教育(1)开展卫生知识讲座: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卫生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2)加强卫生宣传: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渠道,宣传卫生知识,营造良好的卫生氛围。
5. 突发事件处理(1)发现传染病疫情:立即报告上级部门,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三、区域划分1. 校园区域(1)教学区: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要求保持室内整洁,定期消毒。
(2)生活区:包括宿舍、食堂、卫生间等,要求保持室内卫生,定期通风。
(3)活动区:包括操场、花园、停车场等,要求保持场地整洁,定期清洁。
2. 班级区域(1)教室:要求保持室内整洁,桌面、地面干净,定期消毒。
(2)宿舍:要求保持室内卫生,床铺整齐,定期通风、消毒。
3. 食堂区域(1)食品加工区:要求保持操作台、刀具、容器等清洁,定期消毒。
(2)食品储存区:要求保持储存环境清洁、通风,定期检查食品质量。
学校卫生区划分及卫生管理

学校卫生区划分及卫生管理
一、卫生区划分
一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
二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
三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升旗台、乒乓球石砖地面、下操场石砖地面
四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厕所前石砖地面、厕所前两个花坛(瓷砖清洁、内无纸屑、瓶等杂物)五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教学楼楼道及楼梯口、停车场地面、停车场花坛(瓷砖清洁、内无纸屑、
瓶等杂物)
六年级:本班教室(每天两扫)、门前走廊至台阶下1米处、本教室窗后教学楼二楼走廊、栏杆、各功能室门窗、下操场两个花坛前水沟(瓷砖
清洁、内无纸屑、瓶等杂物)
二、卫生要求
1、班主任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和卫生习惯教育。
2、教室和卫生区卫生要坚持晨午两扫制度,课间要有专人捡拾卫生区垃圾。
3、班主任要选派责任心强的学生负责卫生区卫生并到场指导或督促打扫卫生。
4、班主任要经常巡查卫生区卫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每班选派1至2名负责人的学生巡查卫生区,发现有乱丢垃圾的要立即制止
并报告学校值班负责人。
学校安排专人每日两次卫生巡查并将巡查结果及时公布。
大马小学
2016年4月6日。
中小学校卫生区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中小学校卫生区的管理,提高学校环境卫生质量,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区划分1. 校园分为若干卫生区,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运动场、绿化带等。
2. 各卫生区由班主任或值日生负责,实行分片包干制度。
三、卫生区责任1. 班主任负责所辖班级卫生区的全面管理,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卫生区清洁工作。
2. 值日生负责当天卫生区的具体清洁工作,确保卫生区整洁、无杂物。
3. 学生在班主任和值日生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卫生区清洁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卫生区清洁标准1. 教室: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课桌椅、讲台、黑板等设施清洁无尘;门窗清洁明亮。
2. 宿舍: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床铺整洁,被褥叠放整齐;卫生间无异味,设施完好。
3. 食堂: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餐具、厨具清洁消毒;食品储存、加工、销售符合卫生要求。
4. 卫生间: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洗手池、马桶、纸篓等设施清洁;空气流通,无异味。
5. 运动场:地面无痰迹、纸屑、垃圾;体育器材、设施清洁无尘。
6. 绿化带:无杂草、枯枝,绿化带整洁。
五、卫生区检查与评比1. 学校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对卫生区进行评比,评比结果纳入班级考核。
2. 对卫生区清洁不合格的班级,责令整改,并给予相应处罚。
3. 对卫生区清洁优秀的班级,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卫生意识。
2. 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宣传卫生区管理制度,使师生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学校卫生分担区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改善学校卫生环境,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分担区划分1. 教室:每间教室划分为若干卫生分担区,由班主任负责划分,明确各分担区卫生责任人。
2. 办公室:办公室划分为若干卫生分担区,由各科室主任或组长负责划分,明确各分担区卫生责任人。
3. 卫生区:包括厕所、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由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划分,明确各分担区卫生责任人。
三、卫生分担区责任1. 各卫生分担区责任人应保持分担区内的环境卫生,包括地面、墙壁、门窗、桌椅、设施等。
2. 责任人应每天对分担区进行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3. 责任人应定期检查分担区内的卫生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4. 责任人应做好分担区内的卫生记录,包括清洁时间、消毒时间、卫生状况等。
四、卫生检查与评比1. 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卫生分担区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环境卫生、设施完好、卫生记录等。
2. 检查结果作为卫生评比依据,对卫生状况良好的分担区给予表扬,对卫生状况较差的分担区进行整改。
3. 每学期末,学校将对卫生分担区责任人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卫生责任人。
五、卫生教育与培训1. 学校将定期开展卫生教育,提高师生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学校将组织卫生培训,提高卫生分担区责任人清洁、消毒等技能。
六、奖励与处罚1. 对卫生状况良好的分担区责任人给予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给予物质奖励等。
2. 对卫生状况较差的分担区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给予处罚。
3.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制度如需修改,由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修改意见,经学校研究批准后实施。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

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一、背景介绍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及责任规定是为了加强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和质量提升。
通过划分卫生责任区域,明确各个区域的卫生责任和管理职责,为卫生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二、卫生责任区域划分原则1. 地理位置原则:根据地理位置的接近程度,将相邻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卫生责任区域,以便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协同工作的开展。
2. 人口密度原则:根据人口密度的大小,将人口较多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卫生责任区域,以确保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原则:根据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发展水平相近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卫生责任区域,以便统一卫生管理和资源配置。
三、卫生责任区域划分方案根据上述原则,将本市划分为A、B、C、D四个卫生责任区域,具体划分如下:1. A区域:位于市中心,包括市政府所在地及周边地区。
该区域人口密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卫生资源较为充足。
责任区域内设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机构,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
2. B区域:位于市中心向外围扩展的地区,包括市中心周边的城市区域。
该区域人口密度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卫生资源相对充足。
责任区域内设立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卫生机构,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
3. C区域:位于市中心向外围的郊区地区,包括郊区和农村地区。
该区域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普通,卫生资源相对不足。
责任区域内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卫生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
4. D区域:位于市辖区域的边缘地区,包括偏远山区和边远乡镇。
该区域人口密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卫生资源匮乏。
责任区域内设立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卫生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
四、卫生责任区域的责任规定1. A区域:负责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包括急诊救治、重大疫情防控、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B、C、D区域的指导和支持,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班级公共卫生区域责任划分

世阳小学2014-2015年度
班级公共卫生区域责任划分(二小)
三年级一班:教学楼两侧梯步及两边的墙壁;一楼过道、梯步。
(庞会)
三年级二班:校门口;进校门的过道;保卫室后空地花坛;上教师宿舍至平台梯步。
(龚小庆)
三年级三班:教学楼后侧及垃圾池外和厕所与教学楼之间的过道(张丽)
四年级一班:进校门口栽塔柏花台之间的空地及花坛;主席台东右侧的空地及花坛。
(康会)
四年级二班:男、女厕所内外及墙壁;厕所后空地(屈成容)
五年级一班:厕所乒乓球场—东至学校围墙;北至迎客塔柏花坛界;乒乓台处的空地;西至蓝球边界;南至厕所。
(赵辉)
五年级二班:教师住宿楼梯步;平台。
(胥小清)
五年级三班:周转房南侧;周转房梯步;周转房前面高出操场的部份。
(张伟平)
六年级一班:以教导处办公室为界北侧的操场;主席台;这侧的围墙、花坛、阴沟。
(王开元)。
六年级二班:以教导处办公室为界南侧的操场;花台与一楼教室之间的空地。
(韩昌礼)
南充市嘉陵区世阳小学
总务处
2014-8-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湾博雅滘口校区班级及公共卫生区域划分和要求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班级部分:
1、区域:学前班至601共13个班级:本班内课桌椅、地板、窗户、窗槽、门框、开关、讲台、风扇及班级所辖走廊、走廊扶手、走廊和外墙瓷砖等。
2、要求:班级辖区的走廊瓷砖、护手每天早晚抹干净,走廊进行扫、拖干净,有花基的辖区班级每天浇一次水;班级内部区域也按扫、抹、拖进行。
协助班级:
001-601,101-501,102-502,派2-3人协助该班主任拖地板(只在放学时
进行),扫、抹由该班级班主任指定本班学生或班主任完成,卫生工具用该班的工具,协助班级只派人,派出的学生必须服从派出班主任和指定协助班主任的工作安排。
二、公共区域:
教师办公室:401班(单周),402(双周)。
要求:地板、墙壁瓷砖、窗户及窗檐玻璃。
周一、三、五地板先扫后拖,周二、四只扫不拖(放学后进行)。
操场:401班(双周),402(单周)。
要求:除一楼教室走廊外的所有地方。
中午和放学后进行。
洗手间:601班。
要求:男生、女生洗手间,洗手间内的有瓷砖地方和池要冲洗干净,不要留下污点(中午、放学后进行)。
楼梯:501班左边楼梯、502班右边楼梯。
要求:一致三楼左边和右边,护手早中晚各一次,扫、拖、抹,包括瓷砖。
中午和放学后进行。
三、全校卫生大扫除:学校通知安排。
教学一、二楼走廊要用洗衣粉洗拖地板。
201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