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报告笔记整理好
资料分析笔记

增长率的四个数据:上期、本期、增长量、增长率增长率 上期=本期-量=率本期+1 本期=上期+量=上期*(1+率) 增长量=本期-上期=上期*率=率率本期*1+ 增长率=上期增长量=1-上本比重: 比重=总量分量分量=总量*比重 总量=比重分量倍数关系:A 指标是B 指标的几倍? A/BA 指标比B 指标增长了几倍,相当于A 是B 的率+1倍 A/B-1=增长率/平均数:平均值=总量/总数 总数=总量/平均值 总量=总数*平均值首先要将上述四种关系吃透,知道它的变化规律,再此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几个关系串联的知识点,比重、倍数、平均数综合起来就是这个公式:本期值=BA分母分子所以做题时经常会出现这三种情况:一、已知本期分子/分母, 分子增长率,分母增长率,求上期分子/分母简化后为:子率母率母子++11* 比较上期值时 不一定要全部计算出来,只要看母率和子率的大小了,如果母率>子率,那么这个式子比本期值大,说明上期比本期值大一般问法有:倍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已知本期A ,增长率a 。
B ,增长率b ,求上期的A 是B 的几倍。
平均数:已知本期总量A ,增长率a 。
总数B ,增长率b ,求上期平均数 比重:已知本期分量A ,增长率a ,总量B ,增长率b ,求上期比重。
二、根据本期分子/分母,分子增长率,分母增长率,求本期母子与上期母子的增长量简化公式)子率母率(母子++-111*倍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已知本期A ,增长率a 。
B ,增长率b ,本期A/B 比上期多多少?。
平均数:已知本期总量A ,增长率a 。
总数B ,增长率b ,求两期平均数的增长量比重:已知本期分量A ,增长率a ,总量B ,增长率b ,求本期比重与上期比重差几个百分点。
三、已知本期分子/分母, 分子增长率,分母增长率,本期母子的值与上期母子的值增长率111-++母率子率倍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已知本期指标A ,增长率a 。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好

资料剖析笔录整理一.资料剖析基础观点与解题技巧1.资料剖析中心运算公式2.资料剖析常用基本观点3.资料剖析速算技巧二.资料剖析高频高点梳理1.ABR 类问题2.比重类问题资料剖析基础观点与解题技巧一、基期、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期间的变化时,用来做比较值(基准值)的期间,该期间的数值往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许减数;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目前所处的期间,该期间的数值往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许被减数。
【注】和谁对比,谁做基期。
二、增添量、增添率(增添速度、增添幅度)增添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差别,是一绝对值。
增添率,表示的是末期与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别,是一相对值。
增添率 =增添速度(增速) =增添幅度(增幅)【注】在一些“最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常常出现“增添(长)最多”和“增添(长)最快”,我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添量,尔后者则比较的是增添率。
三、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期间的变化状况,可是这两个观点比较的基期不一样。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状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状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常出此刻月份、季度有关问题。
四、公式运用与练习资料剖析的观察离不开对于两个期间的数值的比较,由此得出四个观点,即基期( A),本期( B), 增添率( R),增添量( X)。
增添量 =基期量 * 增添率 =本期量 - 基期量 =本期量 - 本期量 /1+ 增添率增添率 =增添量 / 基期量 =(本期量 - 基期量) / 基期量 =本期量 / 基期量-1 本期 =基期 +增添量 =基期 +基期 * 增添率 =基期 * (1+增添率)基期 =本期 - 增添量 =本期 /1+ 增添率【习题操练】【例一】 2012 年 1-3 月,全国出入口总值为 8593.7 亿美元,同比增添 7.3%,此中:出口4300.2 亿美元,增添7.6%;入口4293.6 亿美元,增添6.9%。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

研究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篇一: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方法我们在前面两文中分别谈到收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方法,这无形之中好象将资料分成了“事实资料”和“文献资料”两种,显然这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只是按照收集的方法来考虑的),因为“文献资料”中也可以有“事实资料”(当然不是第一手资料),它们之间有交叉的成分,由此为研究方便起见,可将其分为“事实资料”与“理性资料”;如果从资料的性质来考虑,资料还可以分为定量资料(主要是各种数据)与定性资料(主要是文字材料)。
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之后,一般就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整理和分析。
本文就要谈谈如何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筛选有些研究,需要收集的资料比较多,面对这成堆的资料,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初步阅读(当然需要做简单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做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主要目的在于“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即只保留对本课题研究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而删去其余。
通常,对于“理性资料”要求它有:可靠性,正确性,权威性;对于“事实资料”要求它有:真实性,典型性,浓缩性。
二.整理整理也就是要分门别类,并以某一种或几种方法表示出来,以便于下一步的分析。
对于各种数据,首先是分类,通常有两类: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其中后者又有四种水平:类别的,顺序的,等距的,比率的;然后进行适当的整理,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其中前者有简单次数分布表、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次数分布表、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累积百分数次数表等,后者又有散点图、线形图、条形图(也叫直方图)、圆形图(也称饼形图)之分。
对于定性资料,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比如对某一课题资料,可以按历史线索分类;可以按不同的观点分类;可以按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分类;还可以按子课题分类,等等。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资料的分析,从方法论角度,一般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而且通常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交互使用。
国考省考通用资料分析学习笔记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依据统计材料出题的一个模块,有文字型材料、表格型材料、图形型材料和综合性材料四种考察方式。
大多数行测考试中都是给出四篇材料分别有 5 道试题,共计20 道小题。
需要理解简单的统计术语,通过“结构阅读法”迅速找到数据位置,结合基本的公式、速算技巧,再多加练习。
理论基础学会三步走:找数、列试、速算。
统计术语本节所说的统计术语,仅指考点和计算相关的部分基本统计名词。
对于特别专业的统计术语,在实际考试中一半都会给出相关的解释,但对于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应提前掌握。
术语一基期量与现期量资料分析题中,作为对比参照的具体数值称为基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数值称为现期量。
常用表达方式为:与 A 相比, B...; B 比 A...这里 A 是对比参照的具体量,故 A 为基期量, B 为现期量。
术语二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是用来描述基期量与现期量的绝对变化量,计算公式为: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长率。
增长率是用来描述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相对变化量,计算公式为:增长率 =现期量- 基期量/基期量×100%=增长量/基期量×100% (一般解题时可以省去 100%)术语三平均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 (1+平均增长率) n ,其中 n 为相差周期数。
术语四拉动增长率如果 B 是A 的一部分, B 拉动 A 增长了 x%,那么 x%=B 的增长量/A 的初期量×100%。
术语五同比与环比同比是与历史同期相比较的。
如今六月与去年六月相比较,“十二五”期间前两年与“十一五”期间前两年相比较。
环比是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的,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术语六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是指用 100 作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用“ %”来表示,在文中一般都写作“百分之多少”。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
1 个百分点就是 1%,增长率(或比例)之间的比较一般用百分点来表示。
定性资料的步骤

定性资料的四个整理步骤①整理笔记和建立档案(四种类型档案(1)背景档案特别是研究社会运动或重大社会事件(2)传记档案全面认识人物和帮助发现事情之间的联系(3)参考书目档案(4)分析档案(根据分析的主题将各组资料分别集中,最主要的档案类型)②定性资料的编码(在研究问题的指导下进行的,包括资料的机械减少和类别化分析)三种编码类型(1)开放式编码指研究者关注于资料本身,不断为资料中所呈现的各种主题分配编码标签。
(设置主题-标签分配-仔细阅读-标上记号-初步概念)不受约束地创造新的主题,尽管是比较低的抽象层次,也是将资料的主题带到表面。
结束后应该有这样满足四个条件的主题名单a.帮助研究者一眼看到新主题b.帮助在今后的开放式编码中发现主题c.帮助建立全部主题的空间(2)轴心式编码更关注主题。
(研究者的头脑中带着基本的或初步的编码主题去看待资料阅读资料,识别作为轴心的关键概念,刺激对概念与主题间关系的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加强证据与概念间的连接)(3)选择式编码:在浏览资料和进行开放式或轴心式编码工作的基础上,有选择的查找那些说明主题的个案,并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对照。
主要的主题或概念始终指引着研究者的研究,比较适合建立“扎根理论”。
③形成概念:根据资料形成新的概念或提炼概念。
概念化-定性资料分析过程中用以组织资料(概括资料含义的一种主要方式。
提供了基础和框架)④撰写分析型备忘录:实地笔记的一个特殊类型,是实地研究着对于编码过程的想法和观点的一种备忘录或一种讨论记录。
研究者写给自己看的,自己与自己进行讨论的一种笔记。
目的锻造了具体资料或粗略证据与较为抽象的理论思考之间的链条,包含研究者对资料和编码的主动反应和反思,成为研究报告中资料分析的基础分析型备忘录的五点建议(1)随时停下来写(2)写好的要反复进行比较(3)为每个概念或主题都做一份专门的分析型备忘录(4)注意思考与其他概念或主题见得相似性差异性或因果关系(5)与资料记录分开来写。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1 3=33.3%14=25%15=20%16=16.7%17=14.3%18=12.5%1 9=11.1%110=10%111=9.1%112=8.3%113=7.7%114=7.1%1 15=6.7%116=6.3%1 1.5=66.7%12.25=44%12.5=40%13.5=28.6%14.5=22%1 5.5=18.2%16.5=15.4%17.5=13.3%18.5=11.8%19.5=10.5%1 10.5=9.5%111.5=8.7%112.5=7.8%113.5=7.4%114.5=6.9%1 15.5=6.5%116.5=6.1%22=2 32=942=1652=2562=3672=4982=64 92=81 102=100112= 121122=144132=169 142=196152=225 162=256 172=289182=324192=361202=400212=441 222=484 232=529242=576252=625 262=676272=729 282=784 292=841二、截位直除速算法三、其他速算技巧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3、一个数×0.9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1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2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3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
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再假设 再行动
假设模式2
新模式
实然 (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状况) ----再观察、反思、提炼观点
需要清楚:
1.模式世 2.校本 3.教师专业发展 4.校本模式建构的维度
题目:成功智力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功智力理 论主要要素
与应用要素比较:
不足1 原因1 不足2 原因2 不足---原因3
应用要素改进:
4. 定量资料的整理
(三)分析研究资料
目的是揭示研究现象和事物本质
间的规律性联系,说明获得研究结论 的深层次原因,以保证研究结论的科 学性和可靠性。
1. 定性分析
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
意义: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定性分析是能克服定量分析的局限性;
定性分析有助于保证定量分析方法的科学性。
复印复制法:将相关材料复印;录音、录像材料复制加以保存。 摘抄法:将书籍报刊中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摘抄成资料卡片,按照研 究专题收集。 编目法: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所在著作或杂志中的题目、页次、作 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等抄录在一起,便于日后引用和分析 资料时查找。 量表法:是将收集资料以表格形式保存和整理。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撰写
研究的方法 研究过程 如例: 抽样 测验 统计 分析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是指由实证研究所获是的直接结果。 实证研究结果:定性、定量
4. 讨论
结果与分析所回答的“是什么”
5. 结论
对“问题提出”中的问题作简要概况的回答
6. 参考文献与附录(符录部分)
采取随机取样法,发放问卷2456份,共收到有益问卷2380
行测-资料分析笔记(上岸必备)职业能力倾向测试

【注意】资料分析解题三步走:1.识别题型。
考查什么题型,如增长量、比重、平均数怎么识别,判断出题型后找到对应公式。
2.找数列式。
找数要精神高度集中,不要马虎。
3.速算结果(是本节课学习重点)。
因为很多同学做题比较慢且不准确,所以速算就显得尤其重要。
速算技巧一、截位直除1、应用环境:除法:A/B、(A+B)/C、A/B÷C、A/B*C/D。
2.、什么是截位?答:保留有效数字,看下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例:12345截两位,保留两位,下一位是第三位,3进行四舍五入,变为12000;12345截三位,保留三位,下一位是第四位,4进行四舍五入,变为12300。
3、截谁?(1)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更准确。
形式:A/B、(A+B)/C。
如1357/34.28,分母为4位数,不好除,若截两位,分子分母都截,变为1400/34;或者只截分母,变为1357/34。
两种形式都好计算,因为分母截完后做除法比较快,但分子分母都变不好掌控,只变分母会更好掌控,所以建议只截分母。
(2)多步除法,截分子、分母,好约分。
形式:A/B÷C、A/B*C/D。
如12345/34567*(13925/24072),若单纯只截分母,不好计算,因此对于多步除法,分子分母都截(方便约分与计算),变为12/35*(14/24)=1/5=0.2。
4.截几位?(资料分析中要么截两位(计算更快但有误差),要么截三位(计算更精准)。
基本没有截四位,因为截三位已经很精准。
)答:看选项差距。
(1)差距大,截两位。
①首位都不相同:A.11,B.21,C.31,D.41。
选项分别为1、2、3、4开头,首位不同,差距大,截两位。
②首位有相同,第二位差值>首位:A.11,B.21,C.25,D.41。
B、C项首位相同,都是2,第二位差值为1和5,5-1=4,4>首位=2,差距大,截两位。
如246、287,首位都是2,第二位差为8-4=4>首位=2,差距大,截两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笔记整理一.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1.资料分析核心运算公式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3.资料分析速算技巧二.资料分析高频高点梳理1.ABR类问题2.比重类问题资料分析基础概念与解题技巧一、基期、本期基期,表示的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变化时,用来做比较值(基准值)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除数或者减数;本期,相对于基期而言,是当前所处的时期,该时期的数值通常作为计算过程中的被除数或者被减数。
【注】和谁相比,谁做基期。
二、增长量、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长幅度)增长量,表示的是本期与基期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一绝对值。
增长率,表示的是末期与基期之间的相对差异,是一相对值。
增长率=增长速度(增速)=增长幅度(增幅)【注】在一些“最值”比较题的题干表述中,经常出现“增加(长)最多”和“增加(长)最快”,我们需要注意,前者比较的是增长量,而后者则比较的是增长率。
三、同比、环比同比和环比均表示的是两个时期的变化情况,但是这两个概念比较的基期不同。
同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历史同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历史同期。
环比,指的是本期发展水平与上个统计周期的发展水平的变化情况,其基期对应的是上个统计周期。
【注】环比常出现在月份、季度相关问题。
四、公式运用与练习资料分析的考察离不开对于两个时期的数值的比较,由此得出四个概念,即基期(A),本期(B),增长率(R),增长量(X)。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本期量-基期量=本期量-本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本期量/基期量-1本期=基期+增长量=基期+基期*增长率=基期*(1+增长率)基期=本期-增长量=本期/1+增长率【习题演练】【例一】2012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593.7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出口4300.2亿美元,增长7.6%;进口4293.6亿美元,增长6.9%。
3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259.7亿美元,同比增加216亿美元,其中:出口1656.6亿美元,增长135.4亿美元;进口1603.1亿美元,增长5.3%。
1、2011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2、2012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额同比增长多少?3、2011年三月份,全国进出口总值约为多少?4、2012年三月份,全国出口总值同比增速约为多少?【注】进出口相关问题,为资料分析中的一个易错点,注意题目中进出口、进口、出口的表述,注意进出口量与进出口额的不同,理解顺差、逆差的含义出口-进口=顺差,反之则是逆差2、资料分析常用基本概念一、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表示的是将相比较的基期的数值抽象为100,然后计算出来的数值,用“%”表示,一般通过数值相除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常用在以下情况:(1)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2)表示某个指标的增长率或者减少率。
百分点,表示的是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通过百分数相减得到,在资料分析题目常用在以下情况:(1)两个增长率、比例等以百分数表示的数值的差值;(2)在A拉动B增长几个百分点,这样的表述中。
【例1】2010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3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8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985.6亿元,同比增长12.5%。
1、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A.12.63% B.12.63个百分点C.7.07% D.7.07个百分点2、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高()。
A.13.3% B.13.3个百分点C.14.3% D.14.3个百分点二、倍数、翻番倍数,指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从而计算出的数值。
翻番,指数量的加倍,如:如果某指标是原来的2倍,则意味着翻了一番,是原来的4倍,则意味着翻了两番,依此类推。
所用的公式为:末期/基期=2n,即翻了n番。
【注】注意“超过N倍”“是xx的N倍”两种说法的区别。
超过N倍,说明是基数的N+1倍。
【例1】2010年,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
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和8.5%。
分执行部门看,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
A.2.9倍B.2.6倍C.2.5倍D.2.2倍【例2】2011年累计出国留学人数比1978年规模扩大了375倍。
问题:2011年当年出国留学人数较1978年翻了。
()A.接近3番B.接近4番C.接近5番D.接近6番三、比重、比值、平均比重: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计算公式为比重=部分/整体*100%。
比值:两数相比所得的值。
平均:将总量分成若干份【例1】2010年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量158.7万吨,进出口总额4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2%和29.0%。
其中,出口量67.1万吨,出口额2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24.9%;进口量91.6万吨,进口额14.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0%和37.5%。
进口量(万吨)同比增长率(%)进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率(%)美国 6.88 59.30 1.13 42.00出口量(万吨)同比增长率(%)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率(%)美国10.72 3.05 4.66 8.76的比重约为:A. 7.8%B. 12.7%C. 14.2%D. 17.6%【例2】2010年,某省广电实际总收入为145.83亿元,同比增长32.07%。
其中,广告收入为67.08亿元,同比增长25.88%;有线网络收入为45.38亿元,同比增长26.35%;其他收入为33.37亿元,同比增长57.3%。
截止2010年底,该省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885.8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161.7万户。
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为1007.8万户,比上年末净增277.58万户。
该省有线电视用户平均每月的有线网络费用约为多少元?A. 20B. 36C. 180D. 240四、年均增量、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量:表示的是n年间增量的绝对平均值。
年均增量 =(本期-基期)/n 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n年间的年平均增速公式:(1+r)^N = 本期/基期方法:代入法(1.1^4=1.46 1.2^4=2.07)【注】N为本期与基期的年份差,例如本期为2012年,基期为2008年,则N=4问题:84.2003—2007年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数的年均增长率约为:A.6%B.10%C.16%D.25%【例2】(2012年省考)2010年农村居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453元,比2005年增加305元,增长2.1倍。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约为:A.10% B.15% C.20% D.25%五、产业增加值(记住是一个名词就够了)产业增加值:该行业在周期(一般以年计)比上个清算周期的增长值。
该描述为固有名词,为本期量,切忌与增长量混淆4、资料分析速算技巧一、增长趋势(1)增长趋势本质如下:假设前期比重为A/B,部分、整体增长率分别为R1,R2,则本期比重为A*(1+R1)/B*(1+R2) = A/B*(1+R1)/(1+R2);当R1>R2时,A/B乘以了一个大于1的数,则前期小于后期,比重变大。
当R1<R2时,A/B乘以了一个小于1的数,则前期大于后期,比重变小。
总结如下:部分增速快于整体,则比重变大。
整体增速快于部分,则比重变小。
【注】当部分与整体同时下降时,部分降得快,则比重变小;整体降得快,则比重变大。
(2)最适用题型:前期比重、比重趋势、比重比与比重差的趋势判断、综合题中的比重相关选项(3)真题演练【例题一】2010年全国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同比增长24.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3966亿元、101048亿元和136401亿元,分别增长18.2%、23.2%和25.6%;而同期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419亿元,增长2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55.2亿元、8250.8亿元和9113.0亿元,分别增长22.5%、21.7%和22.4%。
87.与2009年相比,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于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分别占全国同类投资的比重表现为( )。
A.第一产业比重增大,第二产业比重减小,第三产业比重减小B. 第一产业比重减小,第二产业比重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城小C. 第一产业比重增大,第二产业比重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增大D. 第一产业比重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减小,第三产业比重增大【例题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乘用车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
其中,轿车销量比三月份增长8.3%,同比增长33.04%;MPV 销量比3月份下降3.54%,同比下降4.05%;SUV销量比3月份增长19.27%,同比增长22.55%;交叉型乘用车销量比3月份增长3.62%,同比增长70.66%。
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占4月份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分别为71%、2%、6%和21%。
94.关于2009年3月份各种车型销量在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A.交叉型乘用车低于21% B.SUV超过6%C.MPV超过2% D.轿车超过71%【例题四】(2011年省考)2010年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明显回落。
全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34754亿元,增长14.8%(12月份增长15%),增速同比回落7个百分点。
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分别增长28.0%、14.8%和6.6%,分别回落15.5、12.1和16.2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2.9%和35.8%,分别提高了12.5和19.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3%转为增长6.1%。
84.若2009年和2010年中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d)、非金属矿物制品业(r)增加值占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用d2009、d2010,r2009、r2010表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d2009< d2010, r2009< r2010B.d2009>d2010 , r2009 < r2010C.d2009< d20l0, r2009> r2010D.d2009>d2010, r2009 > r2010二、415份数法415份数法的核心是将数量关系转化为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