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粉笔数量关系听课笔记(整理版)

(完整版)粉笔数量关系听课笔记(整理版)

方法精讲-数量(笔记)
(3)平分成2 份、偶数份。

4.怎么用?
(1)和差同性。

(2)逢质必2。

(3)X=2a(a 为整数),X 为偶数。

5.奇偶特性核心思想:火眼金睛,找到切入点。

二、倍数特性
【知识点】倍数特性:
1.从题型上可以分为三种题型:(1)整除型。

(2)余数型。

(3)比例型。

2.整除型基础知识:
(1)如果,A=B*C(B、C 均为整数),那么,A 能被B 整除,且A 能被C整除。

(2)例如:10=2*5,2 和5 都是整数,那么10 能被2 整除,也能被5 整除。

但是10=2.5*4,2.5 不是整数,不能说10 能被4 整除。

所以整除的运用,大前提必须是B、C 均为整数。

【知识点】整除判定法则:
1.一般用口诀:
(1)4/8 看末2/3 位。

(2)2/5 看末位。

(3)3/9 看各位和:
2.没口诀的用拆分法。

将721 拆分,721=700+21
3.复杂倍数用因式分解:注意分解后的2 个数必须互质。

【知识点】余数型基础知识:
1.如果答案=ax±b,则答案∓b 能被a 整除(a、x 均为正数)。

例:(1)苹果每人分10 个,还剩3 个,则苹果个数?
答:假设人数为x,则总数=10x+3,通过移项转化为总数-3=10x,说明(总数-3)是10 的倍数。

(2)苹果每人分10 个,还缺3 个,则苹果个数?
答:总数=10x-3,通过移项转化为总数+3=10x,说明(总数+3)是10 的倍。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625 26 2=676 272=729 28 2=784 292=841二、截位直除速算法三、其他速算技巧1、一个数X,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X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3、一个数X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4、一个数一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5、一个数宁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6、一个数宁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3位。

11113 =%4 =25%5 =20% 6 =%1 7 =% 1 8 =% 1 9 =% 110 =10%错误! =%1 1 1乜=% 13 =% M =%1 15 =%错误! =44% 错误! =40% 错误! =% 错误! =22%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 %22=2 3 2 2 2=9 4 =16 5 =252 2 2 2 26 =367 =498 =649 =81 10 =100 2 2 211 = 121 12=144 13=169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182=324 192=361 202=400 21 2=441 22 2=484 232=529 242=576 2521位。

2位。

10、 同比: 同比看年, 今年与去年同期比。

环比: 环比看尾,“年” “月”“日”等。

12、 顺差: 也叫出超, 出口大于进口。

13、 逆差: 也就入超, 出口小于进口。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 >分子小分母大。

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 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倍数:A 是B 的多少倍;A 为B 的多少倍,等于增长率加1。

方法精讲-资料1 高照 (笔记)

方法精讲-资料1 高照 (笔记)

方法精讲-资料1主讲教师:高照授课时间:2018.06.05粉笔公考·官方微信方法精讲-资料1(笔记)【注意】资料分析:1.模块特点:(1)少且集中,极少变形。

(2)全盘通吃:最有可能得满分的模块,25分钟,目标≥17个。

2.学习方法:(1)课前:预习,熟悉题目,了解重难点。

(2)课中:学会听方法和思路而不是听答案,不要只是做笔记,不要催进度,老师会根据大多数同学的进度进行授课。

(3)课后:补全笔记,完成作业(①出门考,②老师下课前会留作业),查缺补漏。

3.课堂小贴士:(1)每堂课休息1次,5~10分钟左右。

(2)某道题没跟上,记下课程时间,下课听回放。

如果还没跟上,课堂上跟着老师先听下一道题。

(3)听过回放还有疑问的题目,下次上课前早来10分钟,答疑。

(4)小宇宙爆发吧!4.课程设置:(1)速算技巧+快速找数+基期与现期(3小时,内容较多)。

(2)增长率。

(3)增长量+比重。

(4)倍数、平均与其他。

5.今天内容:速算技巧+快速找数+基期与现期。

6.学习技巧+速算小技巧:由厚——到薄。

(1)平方数:11²=121、12²=144、13²=169、14²=196、15²=225、16²=256、17²=289、18²=324、19²=361。

大家如果考过四六级,任何一本词汇书籍,第一个单词都是“abandon”,记忆最深刻,同理,每次背平方数,前几个都记住了,后面的没记住,所以会的依然会,不会的依然不会,因此我们要把会的“划去”,每次都从不会的开始学习,整本讲义有337页左右,学习完一遍变成150页,再一遍变成50页,这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

(2)记忆方法:①21²=441,29²=841,21和29距离25都差4,二者平方数相差400,则21²+400=29²。

总结听课笔记模板范文

总结听课笔记模板范文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XX授课教师:XX授课时间:XX授课地点:XX二、课程主要内容1. 引言本节课首先由XX老师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强调了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

2. XX章节内容(1)XX知识点XX章节主要讲解了XX知识点,通过XX实例,使我对XX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XX概念XX章节中,XX老师详细介绍了XX概念,并通过对XX的分析,使我明白了XX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XX章节内容(1)XX理论XX章节中,XX老师从XX理论入手,分析了XX现象,使我认识到XX理论在解决XX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2)XX方法XX章节中,XX老师介绍了XX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我对XX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三、课程重点与难点1. 重点(1)XX知识点(2)XX概念(3)XX理论2. 难点(1)XX方法的应用(2)XX现象的分析四、学习心得1. XX课程的学习使我认识到XX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XX老师的授课方式生动有趣,使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XX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五、课后思考1. 结合实际,探讨XX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思考XX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如何将XX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 分析XX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势与不足,探讨如何改进XX方法。

总结:本节课通过XX老师的精彩讲解,使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要感谢XX老师的辛勤付出,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粉笔逻辑判断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逻辑判断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判断推理听课笔记(整理版)第一章图形推理、位置规律:元素组成相同(特征:图形特征和数量都相同)1、平移:①直走(上下、左右、斜对角),绕圈(顺时针逆时针)②步数:恒定、递增、递减(等差)③对比:利用对比思维做题2、翻转、旋转:①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常见角度: 540、900、1800②翻转:左右、上下、对称轴二、样式规律元素组成相似特征:线条重复出现)1 、加减同异:(1)相加减;①求异:求同求异;②求同:去异求同;③相加相减;2)特征:线条重复出现2、黑白运算:(1)特征:图形轮廓和分隔区域相同,内部的颜色相同2)方法:相同位置运算;3)区分:黑块数量相同——优先平移;黑块数量不同,优先黑白运算;注:在确定可能是考黑白运算后,从问号处下手解决问题更快)三、属性规律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1 、对称性:(属性优先考虑对称);( 1 )对称轴;(2)中心对称(旋转180°后仍然可以对称的图形)(3)常考:对称轴的数量、方向等。

2、曲直性:(复合考法较多)(1)全曲;(2)全直;(3)曲直。

3、开闭性:(1)特征:完整图形留缺口。

(2)常考:全封闭、全快放、连同、不连通等四、特殊规律——功能元素1 、点:( 1 )看点与其他图形的作用;(2)看点与点之间的关系;(3)两个点可以连城直线与原图的关系;2、箭头:(1)观察指向;(2)箭头与箭头之间的关系。

五、数量规律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数量规律明显1、考点:点、线、面、素;2、点数量:线与线的交点(切点、曲直交点、直线交点)(1)线条交叉明显;(2)乱糟糟一团交叉点;(3)相切较多3、线数量:(1)直线特征:多边形、有单一直线出现;(2)曲线特征:曲线图形(全曲线图、圆、弧);4、笔画数:一笔画、两笔画;(1)一笔画:线条之间连通;奇点数为0或2;(2)常见数笔画数的特征图:五角星、切圆交圆、“日”字变形、“田”字变形、出头端点较多;5、面数量:(1)数白色封闭空间,且不能重复数;(2)生活化图形,粗线条图形中留空白区域。

粉笔数量关系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数量关系听课笔记(整理版)

方法精讲-数量(笔记)
(3)平分成2 份、偶数份。

4.怎么用?
(1)和差同性。

(2)逢质必2。

(3)X=2a(a 为整数),X 为偶数。

5.奇偶特性核心思想:火眼金睛,找到切入点。

二、倍数特性
【知识点】倍数特性:
1.从题型上可以分为三种题型:(1)整除型。

(2)余数型。

(3)比例型。

2.整除型基础知识:
(1)如果,A=B*C(B、C 均为整数),那么,A 能被B 整除,且A 能被C整除。

(2)例如:10=2*5,2 和5 都是整数,那么10 能被2 整除,也能被5 整除。

但是10=2.5*4,2.5 不是整数,不能说10 能被4 整除。

所以整除的运用,大前提必须是B、C 均为整数。

【知识点】整除判定法则:
1.一般用口诀:
(1)4/8 看末2/3 位。

(2)2/5 看末位。

(3)3/9 看各位和:
2.没口诀的用拆分法。

将721 拆分,721=700+21
3.复杂倍数用因式分解:注意分解后的2 个数必须互质。

【知识点】余数型基础知识:
1.如果答案=ax±b,则答案∓b 能被a 整除(a、x 均为正数)。

例:(1)苹果每人分10 个,还剩3 个,则苹果个数?
答:假设人数为x,则总数=10x+3,通过移项转化为总数-3=10x,说明(总数-3)是10 的倍数。

(2)苹果每人分10 个,还缺3 个,则苹果个数?
答:总数=10x-3,通过移项转化为总数+3=10x,说明(总数+3)是10 的倍。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1 3=33.3%14=25%15=20%16=16.7%17=14.3%18=12.5%1 9=11.1%110=10%111=9.1%112=8.3%113=7.7%114=7.1%1 15=6.7%116=6.3%1 1.5=66.7%12.25=44%12.5=40%13.5=28.6%14.5=22%1 5.5=18.2%16.5=15.4%17.5=13.3%18.5=11.8%19.5=10.5%1 10.5=9.5%111.5=8.7%112.5=7.8%113.5=7.4%114.5=6.9%1 15.5=6.5%116.5=6.1%22=2 32=942=1652=2562=3672=4982=64 92=81 102=100112= 121122=144132=169 142=196152=225 162=256 172=289182=324192=361202=400212=441 222=484 232=529242=576252=625 262=676272=729 282=784 292=841二、截位直除速算法三、其他速算技巧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3、一个数×0.9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1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2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3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

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13 =33.3% 14 =25%15 =20%16 =16.7%17 =14.3%18 =12.5%19 =11.1% 110 =10%111 =9.1%112 =8.3%113 =7.7%114 =7.1%115 =6.7% 116 =6.3%11.5 =66.7%12.25 =44%12.5 =40%13.5 =28.6%14.5 =22%15.5 =18.2%16.5 =15.4%17.5 =13.3%18.5 =11.8%19.5 =10.5%110.5 =9.5%111.5 =8.7%112.5 =7.8%113.5 =7.4%114.5 =6.9%1 15.5 =6.5%1 16.5 =6.1%22=2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102=100 112= 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212=441 222=484 232=529242=576 252 =625 262=676 272=729 282=784 292=841二、截位直除速算法逍遥龙舞公考笔记1三、其他速算技巧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3、一个数×0.9 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1 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2 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 3 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

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粉笔资料分析听课笔记(整理版) 一、常用分数、百分数、平方 13 =33.3% 14 =25% 15 =20% 16 =16.7% 17 =14.3% 18 =12.5% 19=11.1% 110 =10% 111 =9.1% 112 =8.3% 113 =7.7% 114 =7.1% 115=6.7% 116 =6.3%11.5 =66.7% 12.25 =44% 12.5 =40% 13.5 =28.6% 14.5 =22% 15.5 =18.2% 16.5 =15.4% 17.5 =13.3% 18.5 =11.8% 19.5 =10.5% 110.5 =9.5% 111.5 =8.7% 112.5 =7.8% 113.5 =7.4% 114.5 =6.9% 115.5 =6.5% 116.5 =6.1%22=2 32=9 42=16 52=25 62=36 72=49 82=64 92=81 102=100 112= 121 122=144 132=169 142=196 152=225 162=256 172=289 182=324 192=361 202=400 212=441 222=484 232=529 242=576 252 =625 262=676 272=729 282=784 292=841二、截位直除速算法三、其他速算技巧1、一个数×1.5,等于这个数本身加上这个数的一半。

2、一个数×1.1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加.3、一个数×0.9等于这个数错位相减.4、一个数÷5,等于这个数乘以2,乘积小数点向前移1位。

5、一个数÷25,等于这个数乘以4,乘积小数点向前移2位。

6、一个数÷125,等于这个数乘以8,乘积小数点向前移3位。

7、比较类:①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

②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分母大。

③当分母大分子大,分母小分子小时,看分母与分母的倍数,分子与分子的倍数,谁倍数大听谁的,谁小统统看为1,再比较。

四、统计术语1、基期: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就是基期。

2、现期: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就是现期。

3、基期量:相对于今年来说,去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4、现期量: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的量就是基期量。

5、增长量:现期量和基期量的差值,就是增长量。

6、增长率:增长量与基期量的比值,就是增长率。

7、倍数:A是B的多少倍;A为B的多少倍,等于增长率加1。

辨析:A比B增长了500%,那么就是A比B增长(多)5倍,A 是B的6倍。

8、比重:A占B的比重,A占B为多少;都等于AB。

A 占B 的比重比C 的比重为:A B - C B。

9、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10、同比:同比看年,今年与去年同期比。

11、环比:环比看尾,“年”“月”“日”等。

12、顺差:也叫出超,出口大于进口。

13、逆差:也就入超,出口小于进口。

14、百分数:用“%”表示。

15、百分点:用数来表示,是两个百分数的变化,用减法计算。

16、成数:两成,也就是 210,也等于20%。

17、翻番:翻一番是2倍,翻两番是4倍,翻n 番是2n 倍。

18、GDP :一国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总和。

19、GNP :一国所有国民在一定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总和。

20、基尼系数:衡量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差距,介于0-1之间,系数越大,收入不平等越大。

21、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衡量生活水平,比重越大一般反应这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越高。

五、重要公式及运用1 ①|r%|>5%时,用截位直除;②|r%|≦5%时,化除为乘,基期=现期量1+r% ≈现期量(1-r%)、基期=现期量1-r%≈现期量(1+r%);23(1)如果r%= 1n ,那么增长量= 现期量n+1 ,减少量= 现期量n-1。

(2)增长量的比较:①当r%差不多时,现期大的增长量大。

②增长率r%,现期量都大的,增长量就大。

(大大则大)③r%大,现期量小;r%小,现期量大;(大小小大看倍数)Ⅰ.看倍数:看两个现期量相差倍数,两个现期量的增长率的相差倍数,谁的相差倍数大,结果听谁的,另一个看成1,再比较。

如:A 1+a% a%,B 1+b%b%;第一种:假设A 是B 的5倍,b%是a%的3倍,那么看A 、B 就可以,1+a%和1+b%都看成1;这时候来比较就知道A>B ,则得出A 1+a% a% > B 1+b%b%,即A 的增长量大于B 的增长量。

第二种:假设A 是B 的5倍,b%是a%的8倍,那么看a%、b%就可以,A 和B 都看成1;这时候来比较就知道b%>a%,则得出A 1+a%a% < B 1+b%b%,即B 的增长量大于A 的增长量。

Ⅱ.直接比较:现期×r%来比较,谁大则谁的增长率就大。

4增长率的比较:(1)当现期量与基期量没有明显倍数关系时用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来比较。

(2)当现期量与基期量有明显倍数关系时用“现期量基期量-1”来比较。

(3)杨氏增长率比较法——杨氏标杆法5、间接增长率(间隔一年的增长率)①计算r 间当r1、r 2均小于10%时,r 1r 2可忽略。

②不能忽略时,一个化为分数,另一个不变;一个化为小数另一个不变来计算。

6、混合增长率:A 的增长率为a%,B 的增长率为b%,那么AB 增长率为混合增长率。

记为r 混。

①混合增长率介于两个增长率之间,一般靠近量大的。

②线段法(计算混合增长率或计算量):B0:1200Ⅰ、线段法口诀:混合写两边,混合后写中间;距离和量成反比。

(距离指的是混合后的增长率与原来增长率的差值)。

Ⅱ、线段法的运用:例一:进出口同比增长率为3.6%,出口同比增长7.6%,进口同比增长1.4%,去年进口总额约是出口总额的多少倍?量比=进口:出口=距离的反比= 4:2.2=1.8。

例二:江西省2015年财政总收入为302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其中税收收入2373.0亿元,增长8.9%,占财政收入比重为78.5%,其他收入为648.5亿元。

2015年江西省财政总收入中其他收入比上年:A. 减少2.9%B.减少29.2%C.增加2.9%D.增加29.2%因为8.9%<12.7%,所以8.9%写在左边,12.7%是总收入的增长率,即混合后的增长率,是介于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之间的;现在求其他收入的增长率,则必定大12.7%,所以选项29.2%正确。

7 8.9% 12.7求?当n 相同时,比较年均增长率,看现期量基期量 的倍数,即比较现期量基期量。

8题干问的时间与材料一致)(用截位直除法计算)。

9、B 都是现期量,题干问的时间在材料前)。

1011、B 都是现期量,且A 是部分,B 是整体)比较方法:①先看A B ,②再看1+b%1+a% (>1、<1、=1,三种情况);③如果1+b%1+a% >1,那么A B •1+b%1+a% >A B ;如果1+b%1+a% <1,那么A B •1+b%1+a% <A B 。

12、两期比重比较:(1)上升还是下降。

(2)上升几个百分点、下降几个百分点。

题型:两个时间+比重+上升/下降;两个时间+比重+上升/下降+几个百分点。

解题步骤:①判方向:a%>b%,比重上升;a%<b%比重下降。

②定大小:小于|a%-b%|。

(一般情况下,只要确定上升下降后,直接选数值小的选项)13、现期平均(1)题型识别:问题的时间与材料一致+平均(均、每、单位)。

(2)计算公式(3)计算形式:后÷前;人均收入=收入人数 ;每亩产量=产量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产量面积; (4)速算技巧:截位直除。

(5)补充:削峰填谷法;例:求89,87,88,91,88,90,86,83,89,83的平均数。

(注意,除10可以用尾数法)。

解法:任选一个比较接近这一组数据的数为基数,如88。

那么平均数=88+(+1-1+0+3+0+2-2-5+1-5)÷10=88-0.6=87.414、基期平均(1)题型识别:问题的时间在材料之前+平均数问法(均、每、单位)。

(2 (3)速算技巧:截位直除、与现期比较。

15、两期平均比较(1)题型识别:题干中涉及两个时间,问平均数。

(2)升降判断:a>b,平均数上升;a<b,平均数下降;a=b ,平均数不变。

16、平均数的增长量17、平均数的增长率 (平均数问增长了多少,没有具体单位,出现%,就是问增率) 方法:(1)判定题型:平均增长了+%。

(2(平均增长率=A B -A B •1+b 1+a A B •1+b 1+a =1-1+b1+a 1+b 1+a=a-b 1+b ) (3)后÷前=A B ;六、比重、平均数、倍数问题考点辨析七、增长量的比较与增长率的比较的考点辨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