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功夫》赏析
《功夫》赏析

镜头与剪辑分析动作剪辑:在猪笼城寨里,那个使用十二路谭腿的苦力强与斧头帮众人打斗时所使用的空中转身踢腿时,分为三个镜头。
这个高难度的动作,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剪辑后,三个简单镜头,简单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就体现了苦力强的厉害。
最主要的是降低了拍摄的难度,简化了拍摄的过程。
还有在片尾阿星与斧头帮打斗中,当第一个打手向他挥下斧头时,阿星只稍微移动身体,此时对阿星脚的步法进行了特写,泰然地看着斧头从眼前落下。
在此,用特写加慢动作表现了这一闪躲的基点,即步法。
所谓力从地起,这也是整个动作的源头和依据。
通过对步法的强调,影片显示阿星转危为安且巧妙反击,表明了他在毫厘之间转守为攻的高超武功。
(此处使用了特写与慢镜头)音乐剪辑:影片的音乐给观众清楚的知道音乐的出处,声音从哪里来的,在阿星跟胖子一起的时候,想起音乐,镜头也给了那个喇叭。
时空剪辑:在鳄鱼帮被灭之后,斧头帮大哥琛哥在跳舞,随着跳舞人数越来越多,表现了斧头帮不断的扩大实力。
其中穿插了斧头帮砍人的画面,这里进行了时空压缩,仅仅通过一段舞蹈,就压缩了整个斧头帮的壮大过程。
蒙太奇的应用象征蒙太奇:功夫这一影片中,象征蒙太奇用的特别多。
从人物和其身份来分析:斧头帮都穿黑衣服,而且又都拿着斧头很有破坏性,这里有魔鬼原型和阴影原型的影子,魔鬼是人的死亡本能的化身,它的种种行为目标是让人在心灵上逐渐失去生命力。
影片中斧头帮老大就是一个魔鬼的化身,老大看似西服笔挺却道貌岸然,牙都是腐烂的,在答应不杀女人后还是背后开枪杀鳄鱼帮帮主夫人,显示出他的阴险毒辣,有时候跳着舞,很具有表演性,杀人时很没有力气在受到挫折后吸食鸦片来缓解压力,显示出他生命力很干枯。
猪笼城寨的寨主是包租公和包租婆,他们俩看起来很不起眼,穿着打扮像普通市民,但却是隐居的超级高手,他们的真名叫杨过和小龙女。
包租公是一个怕老婆的子人格形象,被老婆管得很严,有时候只能靠偷吃龅牙珍豆腐满足自己的性要求,他练的是太极拳,他生活中也是处处和别人打太极,处事比较圆润。
《功夫》影评

《功夫》影评《功夫》是由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一部喜剧功夫电影,于2004年上映。
这部影片以幽默搞笑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功夫的魅力,并以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本影评将对《功夫》的故事情节、角色设定、动作场面以及整体表现等方面进行评述。
影片讲述了一个以善恶为主题的故事。
周星驰饰演的小镇保安迅龙,一直向往成为一个真正的功夫英雄。
而他所居住的小镇则受到了邪恶势力的威胁,黑帮头子施狗(元秋饰)欲掌控整个城市。
迅龙的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本神奇的功夫书,从而获得了无穷的力量。
为了保护自己心仪的女孩(袁泉饰)和整个小镇的安全,迅龙决定与黑帮斗争到底。
影片中的角色设定鲜明且富有个性。
周星驰一如既往地塑造了一个憨厚可爱、富有善意但天性懦弱的主角。
他用幽默的表演将迅龙这个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令观众忍俊不禁。
与此同时,许多配角也在影片中展现了各自的特点。
妙手医生(杨锐饰)的胆小怕事与迅龙的反差形成了搞笑的插曲;无敌干爹(梁小龙饰)则展示了他的豪爽和义气。
这些角色的设定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多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的动作场面更是一大亮点。
通过精心设计的功夫对决,观众可以看到周星驰熟练的动作技巧,他将武术与喜剧完美结合。
特别是在与施狗与他的手下对战的场景中,周星驰的身手和幽默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同时,影片还增加了一些特效的运用,使得打斗场景更加刺激和视觉效果更佳。
这些动作场面不仅给影片增添了观赏性,也让观众充分享受到了武打的魅力。
除了喜剧与动作外,《功夫》还在表达中展现了对于正义与善恶的思考。
影片中通过黑帮与小镇守护者的斗争,赋予了迅龙这个角色更加深刻的内涵。
他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勇气,最终击败了施狗,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整个故事所传递的正能量和积极的价值观让观众在欢笑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总的来说,《功夫》是一部既搞笑又充满正能量的电影。
周星驰导演用独特的幽默风格演绎了中国功夫的精髓,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感动。
影片中善恶的对抗、角色的个性以及精彩的动作场面都使得《功夫》成为了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影片。
电影《功夫》赏析

电影《功夫》赏析(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电影《功夫》赏析《功夫》是周星驰以往电影的精华凝聚,是周星驰的另一个高峰.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全片围绕斧头帮一干人等与一个世外桃源的诸多高手之间的较量展开,导火索是一个光屁股的小孩招惹斧头帮的二号人物。
接下来分别是三个高手与两个瞎子的较量,两个瞎子与神雕侠侣的较量,神雕侠侣与火云邪神的较量,火云邪神与阿星的较量;最终心正义的力量战胜邪恶为结局。
从小我就喜欢看周星驰的电影,以前一味追求的都是周星驰戏里的无厘头,搞笑。
如今重新重复看了几遍《功夫》, 发现了影片对人物,功夫特效,空间,形,光,色,线等等造型形态进行了有意的安排,它的每一镜头都有它特有的目的,通过这些更好的来讲述故事《功夫》这部电影,在一开始的出现“陈探长”这牌子的时就用了一个“摇”的镜头,而且当时的人物全部都是静止的,让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因为当镜头“摇”的时候,使得场景都在我们面前逐一的展现,给人一种特别的氛围的感觉。
还有一个镜头就是,当周星驰说完那一句“一枝穿云见,千军万马来相见”以后,镜头就跟着周星驰走的方向,也就是向右“摇”了过去。
就是此时,斧头帮那一班人就跟着出现了。
这是一个“摇”得很好很巧妙的一个镜头。
还有,在酱爆洗头洗到一半的时候,酱爆就跟包租婆说“怎么突然没有水呢”这后,镜头就开始一直跟着包租婆,这就是用了一个“跟”的镜头,而且是长镜头。
这样就可以让观众更加清楚明白包租婆是多么宁畲,而且多么咄咄逼人。
还有一段,就是在周星驰跟“包租婆”赛跑的时候,所用的是一个“跟”的镜头。
然后,周星驰回到那个红绿灯的时候之后,所用的是一个“旋转镜头”。
这可以让观众全面的看到周星驰在打个装着红绿灯的空仓的每一个掌印。
由此可以表现出周星驰是具有练武的才能。
在《功夫》这部影片中,周星驰不仅适用了很多独特的镜头,而且还有很多很好的“蒙太奇”手法。
神文 电影《功夫》,你真看懂了吗没看懂就一定要看此...

神文电影《功夫》,你真看懂了吗没看懂就一定要看此...首先爆一爆结局整个功夫,只是那个救小女孩的小男孩的一个梦幻或者说,一个想象而已!请注意小男孩和小女孩最后牵手时周围的人们,大家可以看到那个剃头的光屁股家伙在旁边勾女,包租公婆在旁边散步,火云邪神在指挥交通……还有四眼崽……这些,都只不过是小男孩的想象而已!把周围人想象成自己世界里的绝世高手!首先,《功夫》中实际使用了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意识流的手法,隐藏的故事情节反而是解释整部影片超现实场景的合理解释。
其实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卖假书的老乞丐向一位少年兜售假武林秘笈,少年信以为真,用自己全部储蓄买了一本《如来神掌》,练习几次后,天真地以为已练成绝世武功,偶遇一群大孩子欺负一位失语的小女孩,想见义勇为不成,却被侮辱一番,伤了自尊,小女孩来感谢并安慰他,他当时正羞辱难当,就闷头跑了。
接下来他去糖果店打工,这期间他每天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糖果店门口指挥交通的“火云邪神”,有露屁股青年,有路过的“神雕侠侣”以及影片中出现的大量武林高手。
有一天小女孩路过糖果店遇到他,两人高兴地拉着手走入店中。
这时又一个小孩碰到老乞丐,于是又一个梦想的轮回开始了。
大家一定很奇怪,影片的大部分内容及主人公星爷那里去了?这大概也是星爷的高超之处:影片表面的主人公是星爷,而背后的主人公是那个小男孩,而星爷所经历的种种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奇遇都是小男孩的梦,是一个梦想,是内心复杂的一系列活动。
那些武林高手则是男孩每天身边所见所闻的平常人,只不过男孩把他们幻想成自己想象世界中的高手以作为心理映象的具体化。
影片有几处场景或细节暗示了以上的解释,比较明显的是结局处星爷与少女在糖果店对视,这时男孩梦醒,回到现实,两人拉手入店,镜头外拓显示大场景,你会发现“火云邪神”在公路中央指挥交通,露屁股青年在墙边与人聊天,“神雕侠侣”身着西装和旗袍从路边经过,还有“金丝眼镜”,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不明显的片中出现的“高手”,我第一遍看的枪版,没发现这么多,后来也是与同学交流才知,最后老乞丐出现,你会发现他根本没变老,这是因为男孩根本就没长大过。
电影《功夫》欣赏

电影《功夫》欣赏文/扬带着一点暖暖的感动,在一片有惊无险的笑声中看完了《功夫》。
《功夫》与《投名状》给予了我两种完全不同的视觉感受,可以说二者是无法比较的,也难分高下。
前者是很严肃经典的历史新译,后者是颠覆思维的好创意;前者引发了人对伦理的深层思考,后者是头脑风暴般的知觉冲击。
看《功夫》,发觉自己很容易被剧情吸引,想一路看下去不停下来分析镜头的剪辑和拍摄的艺术,好像是一段探险之旅。
整部片子看完以后,留在脑海里最记得的是导演对生活对人生最朴素最原始的理念——对梦想的执着和真情的珍惜。
我觉得这是影片给我最大的启发:一部影视作品真正的内涵,在于它去除了一切技术上的特效特技、去除了所有艺术化浪漫化的剧情后还剩下的东西。
影片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观众看了以后内心的感受,它能不能为我们带来感动,带来启发。
非常喜爱《功夫》的返璞归真,它的感情自然流露,不虚伪不做作。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电影中象征蒙太奇的运用,例如一直贯穿全片的棒棒糖,象征人对梦想的追求和美好的纯真;棒棒糖的反复出现是运用了反复蒙太奇,强调主人公的感情;还充当了时空切换的关键物,多次把阿星带回对过去的回忆中;在过去的回忆中所有东西都是黑白的,只有棒棒糖是彩色的,这是色彩的突出对导演感情的表达。
还有在影片一开始时,描写猪龙城寨市民的生活环境,白鸽飞过,象征着寨里和平朴实的生活。
不得不提的是影片开片翩翩起舞的蝴蝶(为后来剧情发展伏笔)和影片末尾阿星被打通任督二脉时,出现的破茧而出的蝴蝶也具有丰富的象征意味。
以及阿星打败火云邪神后从他手中夺过的莲花暗器,后来升到空中变成普通的小莲花也寄托了人物的感情。
对比蒙太奇主要是前景与背景的对比,如阿星重遇女主角后横抱起女主人公时的背景恰好是电影院里的海报,内容和动作几乎一样,形成了一种画面冲击力。
又如猪龙城寨里的三位高手即将分离,三人过招完后分别矗立在三个石墩上,背后正是西下的夕阳,暗示了三人后来被杀的命运。
错觉蒙太奇是片子形成幽默效果的重要方法,如斧头帮头头与寨子里的理发匠对峙时,头头举起斧头正要发飙,观众都在为理发匠的命运担心时,下一镜头去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倒下的是斧头帮头头;还有阿星为加入斧头帮想用飞镖刺杀“小龙女”却弄伤了自己的系列镜头也运用了这个手法,令人捧腹。
《功夫》视听分析

《功夫》一、电影简介《功夫》是一部于2004年上映的华语电影,由周星驰担任导演、编剧兼主演。
曾获得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等国内外奖项,叫好又叫座。
故事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周星驰饰演一个一事无成、小偷小摸的古惑仔阿星,立志加入当时势力最大、手段残忍的黑帮“斧头帮”。
阿星试图在一个叫“猪笼城寨”的地方对居民敲诈,却不知道他们个个身怀绝技,结果在这里栽了跟头。
阿星与居民的冲突不经意地将“斧头帮”戏剧性地卷入其中,正反两派之间的斗争正式展开。
从“猪笼城寨”居民为生存而战发展到两派武术高手间的交锋,阿星渐渐地放弃了从前的思想和志向,开始领悟功夫的真谛。
二、视听分析1、影像(1)构图影片经常使用中心构图。
例如,在影片开始的长镜头里,镜头先聚焦在写着“陈探长”的牌子上,终止于带有“罪恶克星”字样的牌匾。
结合整个镜头想要表达的东西,突出强调了“罪恶克星”和伤痕累累的警察的对比,形成了巨大的讽刺意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无序与黑暗。
(2)色彩《功夫》一片中常用色彩表述氛围。
比如斧头帮大本营就以暗紫色为基本色调,暗示了此地的邪恶。
而哥伦比亚娱乐中心则使用深蓝色调搭配一点点红色灯光,充分展示了一个夜店的阴暗与纸醉金迷。
在猪笼城寨,周星驰用白光对日光进行增强,营造出热的感觉,同时也衬托出了猪笼城寨居民白纸般的性格。
闹市大街上,白天色调是日光,闹市大街上颜色丰富,展现出老上海十里洋场的风貌。
而到了夜晚,五颜六色的霓虹光,突出了鬼魅黑暗,仿佛这条大街有无数的秘密。
2、声音(1)音乐在《功夫》中,使用了大量民乐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电影,主要有《十面埋伏》、《东海渔歌》、《筝锋》、《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小刀会组曲》等。
以《东海渔歌》为例,原乐曲共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黎明时的海洋、渔民出海捕鱼、战胜惊涛骇浪、丰收欢乐而归。
《功夫》中主要使用了第二、三部分。
第二部分主要配合包租公出场时,电影所展示的猪笼城寨的全貌、市井风俗的展示,让观众走进了这样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小镇。
电影功夫赏析

电影功夫赏析《功夫》是周星驰执导和主演的一部经典香港喜剧电影,于2004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创新的动作设计和高超的表演技巧而闻名,被许多影迷视为香港电影的经典之作。
《功夫》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40年代的香港,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田鸡”的年轻人,在黑帮和恶势力的压迫下,如何通过学习功夫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电影中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笑料和精彩的打斗场面,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电影所传达的深意。
在电影的开头,田鸡因为一些偶然的事件被卷入了黑帮的争斗中。
他被一位名叫“魔鬼”的杀手追杀,而田鸡为了保护自己,开始学习功夫。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些怪异的师父和高手,他们的表演和打斗方式非常独特,充满了幽默感和创意。
这些角色和情节的设计不仅增加了电影的趣味性,也使得电影更具有观赏性和思考性。
除了故事情节和角色设计,电影还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和手法。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电影中的动作设计。
在《功夫》中,打斗场面非常精彩,但并不只是单纯的暴力展示。
相反,它们充满了幽默感和创意。
比如在一场飞车追逐的戏份中,田鸡和他的同伴们利用街头地形,将车辆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锤子”,在空中挥舞并砸向敌人,这种场面不仅令人捧腹大笑,同时也让人感叹电影的创意。
此外,电影还采用了许多具有实验性的手法。
例如,电影中的音效和音乐设计得非常出色,增强了电影的喜剧效果。
田鸡和他的同伴们在一场群架中的配合方式也很特别。
他们以团体舞的形式来进行攻击和防御,场面既滑稽又壮观。
这种将舞蹈和打斗结合的手法,不仅增加了电影的创新性,也使得电影更具有观赏性和思考性。
除了以上的元素,电影还蕴含了许多深层次的含义和寓意。
例如,电影通过田鸡的经历,表达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人们应该如何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同时,电影也通过一些细节展现了当时香港社会的现实问题,如黑帮的横行、弱者的无助等。
这些元素使得电影更具有思考性和教育性。
另外,《功夫》还强调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功夫》观后感

《功夫》观后感观后《功夫》的感受《功夫》是一部由中国导演周星驰执导并主演的功夫喜剧电影。
该片融合了喜剧和武术元素,给观众带来了独特而令人难忘的观影体验。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不仅看到了周星驰在喜剧表演方面的天赋,同时也意识到了影片中所传达的深层含义和观念。
本文将通过四个自然段来探讨《功夫》给我带来的感受和启示。
首先,我为导演周星驰成功地将喜剧元素与武术技巧相结合而感到惊叹。
在《功夫》中,他以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演绎了一个武术爱好者的故事。
在他的表演中,幽默和夸张的情景使得观众会心一笑,而那些精彩的武术动作则让人赞叹不已。
周星驰的喜剧天赋使他能够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将剧情推进,引发观众的笑声。
然而,他也在影片中展示了对武术的真正热爱和尊重,这使得电影更加出色和真实。
其次,通过观看《功夫》,我深刻认识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毅力。
影片中的主人公,身处生活的边缘,但依然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最终战胜了恶势力,守护了家园。
这种坚韧和毅力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轻易放弃。
第三,我观看这部电影后对道义和正义有了更深的思考。
作为一部功夫电影,影片中反映了许多武术的核心价值观。
主人公通过武术修行,不仅成为了一名强大的拳师,更是一个有着高尚品质的人。
《功夫》传达了对善与恶的辩证思考,以及对道德和正义的追求。
这使我想到,人们应该竭尽所能去追寻内心的正义,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做一个真正有意义的人。
最后,观看《功夫》让我体会到了电影的魅力和影响力。
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艺术的表达形式。
通过影像、音效和剧情的有机结合,导演成功地营造了一种紧张又欢乐的观影氛围。
这种观影体验不仅让人享受,更能够引发观众对自身人生的思考。
《功夫》通过喜剧的方式让人们对世界产生更多的思考,影响了观众的心灵。
总之,观后《功夫》给了我许多深刻的感受和启示。
通过周星驰的出色喜剧表演,我欣赏到了他在电影制作中的才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序列号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电影《功夫》欣赏课程名称:影视剪辑技术与方法
学院应用数学学院
专业班级信计1班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彭凯
2013 年11 月6 日
电影《功夫》赏析
叙事手法:
该影片主要的叙事手法是常规线性叙事,中间插有回忆叙事,影片开始时,鳄鱼帮老大在警察局当着众多警察的面公然打两个警察,局长躲在里面不敢出来,鳄鱼帮老大说:“你们局长都要给我们鳄鱼帮面子,要不他当不了这个局长。
”加上斧头帮搞掂鳄鱼帮后二当家喊一声:“警察,出来洗地啦。
”交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黑帮的地位。
周星驰饰演一个一事无成、小偷小摸的古惑仔,立志加入当时势力最大、手段残忍的黑帮“斧头帮”,星仔试图在一个叫“猪笼城寨”的地方对居民敲诈,却不知道他们个个身怀绝技,结果在这里栽了跟头。
之后星仔碰到了小时候英雄救美的那个哑妹,勾起了星仔的回忆,“猪笼城寨”居民为了生存反抗斧头帮的欺压,发展到正邪两派武术高手间的交锋,星仔浪子回头领悟到了功夫的真谛。
常规线性叙事,中间插有星仔的回忆叙事。
让观众体会到人物的心理特征。
搞笑意义又深刻。
蒙太奇应用:
平行蒙太奇:斧头帮开始时跳的那段舞蹈使用了平行蒙太奇,在跳舞的过程中穿插了不同时间其他地方发生的事情,有悲惨的命案、有赌场、有俱乐部、有酒楼、有舞厅等等,交代了他们经营、管理的的范围,也见证了斧头帮的壮大和它的势力。
象征蒙太奇:斧头帮老二带人初次来到贫困区时,头顶有一朵黑云跟随的斧头帮,象征一股黑暗势力的到来。
斧头帮问:“谁做的”后在他胯下的那个特写象征着贫民们的悲惨时刻,也体现斧头帮欺人实在太甚。
(还有星仔小时候被欺负的那个胯下)。
有一个蝴蝶破茧而出,星仔脱胎换骨,象征的星仔经历了很多苦难最终修成正果。
地板上的图案,正好是一朵花的形状,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那朵金花象征展开来正好就是地板上的图案,在上面跳舞就是对美好的践踏,后来火云邪神的保命暗器也是一朵金花中间插一根毒针,琛哥、火云邪神就是金花中间的毒针,在影片结尾,毒针被周拔掉了,金花与毒针就是驻扎在美好中的罪恶,去掉心中的罪恶,剩下的就是善,也表明了善为本,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
交叉蒙太奇:火云邪神带人找星仔的时候,火云邪神和星仔一同开门,运用了交叉蒙太奇。
影片的剪辑:
影片中“下楼梯匆匆去上班的人、吃西瓜的猪、排队打水的人群、插队的大妈、阻挠插队大妈的另一位大妈、苦力强、裁缝、油炸桧、晾衣服的大妈、在排队打水人群中做广播体操的酱爆同学、轮到自己打水却占着水龙头刷牙洗头洗澡的酱爆同学、行色匆匆但被骂人的包租婆吓了一跳的行人…这个场面不仅有如此众多的主角配角以及群众演员,甚至牵涉到了一些动物如吃西瓜的猪、被牵着走的牛、飞翔的鸟儿…”镜头的不停切换,如此繁复的群戏剪辑处理得非常流畅而生活化,而且不落痕迹地加入一些笑料,使人体会“猪笼城寨”居民的生活状况,引出事情的发展。
苦力强在打斗是有一个动作分三个镜头剪辑,跳起来一的镜头,转身一的镜头,反身踢腿又一个镜头,通过剪辑连成一个动作,降低了拍摄的难度,使动作流畅。
影片的拍摄:
影片中苦力强在背4大包时用脚再踢一包上去的那个镜头拍得很好,先是拍个全景,体现苦力强身背着重压,在给脚拍个特写,踢的动作流畅,自然,给人一种高难度的感觉,再拍个近景,让观众看到他的表情,体会他当时的感受。
裁缝出场时采用俯拍,用钢环做前景,为后面打斗时所用的武器作铺垫。
二当家被打,斧头帮来报仇时使用全景和近景,更多的使用移镜头,这样更能体现黑帮的手段残忍,欺人太甚,为后面的三位沉不住气,反抗欺压做准备。
三位高手在反抗时打斗的动作多运用了近景拍摄,避免了一打多时后面的人站着或者跳来跳去很假的感觉。
洪家铁线拳、七十二路谭腿、五郎八卦棍他们在比试武功时使用动作特写和近景的结合使用,让人惊叹他们的武功高强,再移镜头轮流赞叹对手功夫高超而怀有依依不舍之情。
天残地残用琴声杀人之前的那场群戏。
苦力强、裁缝、油炸桧无奈之下即将离开猪龙城寨。
当时黄昏刚过,跟随一个比较长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包租公与包租婆正在随着音乐温馨地起舞,不过这种温馨随即以包租婆发现包租公脸上的口红而告终;镜头向右平移到另一户人家,有人正在指导另一人怎么烧菜;镜头又向下移动,来到楼下,小孩打开了房门出屋逃窜,手持着鸡毛掸的大人在后面追出;镜头跟随小孩向左平移,我们可以看到有个人正在走廊里面蹲着大便,通过裤子上的条纹我们可以知道是理发师酱爆同学;还有一对老人正在下棋;镜头接着向左平移,眼镜正在屋里拍蚊子,因为用力过猛,墙上的什么东西被他拍了下来……镜头到此处结束。
出现在下一个镜头中的是苦力强回顾的身影。
傍晚的猪龙城寨如此宁静和谐,可是自己却不得不离开这个可以供自己隐居的地方。
苦力强心里一定叹了口气,转过身向院外走去,院子里有个戴墨镜的盲人正在抚琴,可是调子好像没有调好,盲人俯身去调琴弦。
这么晚了居然还有人在这里弹琴,真是好雅兴。
苦力强浑不在意,继续向院外走去,背后是调好琴弦之后的盲人。
院外,婆娑的树影在如水的琴声中摇曳。
镜头随着苦力强向前行进,不经意间,苦力强身旁的树枝不知道被什么削断……镜头切换,苦力强经过一间小屋,屋顶上的瓦罐在琴声中激飞,一只猫行走在屋檐之上,来到镜头的左边,一跃而下,投射在墙身上的影子在琴声中断为两截,血从镜头中飞起,溅在墙身之上;镜头继续向右行进,屋檐上明亮的电灯变暗,飞起;镜头切换,在空中坠落的电灯,琴声停止,苦力强猛然回首,电灯落地,琴声又响起……;
镜头再切换,电灯落地的声音,苦力强倒下,头颅在地上滚到一边……一系列的镜头不采用直接拍苦力强被杀,而是拍影子再让观众自己想象真实被杀的场面,反映了杀手不简单,武艺高超。
个人观点:
周星驰所在的是香港背景,香港长时间被殖民统治,所以它的文化接近西方文化。
在影片中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特征,充满传统价值的颠覆和重写,对现实的追问和质疑。
在周星驰这部《功夫》作品中有着强烈的“草根精神” ,那是因为他出身于草根阶层,故能深切体会民情,这部电影实质是演星仔人生的经历,营造喜剧的同时也表现了真实的人物心态和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