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一般生产区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进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特别紧要的作用。

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生产车间管理制度有哪些内容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生产车间管理制度(篇1)为维护车间平安生产正常秩序,确保人力、物力的合理运用,提高生产效率,订立本制度:1、生产车间的员工必需按时上班、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2、员工进入车间必需穿着公司统一的工作服,佩带服务胸卡和公司标志,并保持仪容干净。

3、上班时间员工必需坚守岗位,不得串岗、闲逛,不得无故返回宿舍。

待工待料期间在员工休息室休息待令。

4、车间内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5、自发维护车间干净卫生文明,严禁破坏车间文明卫生现象发生。

6、员工必需维护车间各项设备和工具,按章操作,严禁违反规程乱用;下班前必需按规定进行班后维护,做到“工具归箱,设备复位,场地清洁”;上班前必需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

7、配备齐全的车间平安防火设备,并定期维护调整,确保设备技术情形良好;人人皆知防火设备的放置位置,并娴熟把握使用技术。

8、禁止无故到非本组工位或非本组修理的车辆中去。

9、禁止无故启动汽车,包括启动汽车电器。

10、上班时间,必需确定听从统一调度。

11、生产工作必需凭任务托付书进行。

禁止任务托付书或随便扩大、缩小工单内容施工。

12、进入车间送修车辆统一由修理顾问移位;任何员工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开动车辆;非技术检验员和车间调度不得外出路试检验,没有驾驶证的人员不得移动车辆。

13、上班时间尽量少打私人电话,属个人家庭紧急情形,说明情形后回复电话;属工作问题,经有关经理批准后可以回复电话。

14、员工出入车间不得携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发觉可疑或特别情形时,门卫或有关管理人员有权监督检查出入员工。

15、车间设备、工具未经公司批准,一律不得带出车间。

16、员工在上班时,需外出办理个人紧急事情,须向车间管理人员请假。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标准范文(4篇)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标准范文(4篇)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标准范文第一章总则1.1为确保生产秩序,保证各项生产正常运作,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本公司的发展,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装配车间规章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装配生产车间、钥匙车间、总装车间全体员工。

第二章员工管理2.1工作时间内所有员工提倡用普通话,在工作及管理活动中严禁有地方观念或省籍区分。

2.2不得穿拖鞋进入车间。

2.3按时上、下班(员工参加早会须提前____分钟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如遇赶货,上、下班时间按照车间安排执行),有事要请假,上、下班须排队依次打卡。

严禁代打卡及无上班、无加班打卡现象。

违者依《考勤管理制度》处理。

2.4工作时间内,车间主管、质检员和其它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在车间走动,其他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相互窜岗,若因事需离开工作岗位须向班长以上管理人员申请方能离岗。

2.5上班后半小时内任何人不得因私事而提出离岗,如有私事要求离岗者,须事先向车间主管申请,经批准方可离岗,离岗时间不得超过____分钟。

2.6员工在车间内遇上厂方客人或厂部高层领导参观巡察时,组长以上干部应起立适当问候或有必要的陪同,作业员照常工作,不得东张西望。

2.7禁止在车间吃东西、吸烟、聊天、嬉戏、打闹、吵嘴打架、私自离岗、窜岗等行为(注:脱岗:指打卡后脱离工作岗位或办私事;窜岗:指上班时间窜至他人岗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吸烟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或大门外。

违者依《员工手册》处理。

2.8作业时间谢绝探访及接听私人电话.禁止带小孩或厂外人士在生产车间玩耍或滥动车床,由此而造成的事故自行承担。

2.9未经公司办公室允许或与公事无关,员工一律不得进入办公室。

2.10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之物品进入车间;不得将产品(或废品)和私人用品放在操作台或流水线上,违者依《员工手册》作出处理。

2.11车间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排产,根据车间设备状况和人员,精心组织生产。

车间区域及标识管理规定

车间区域及标识管理规定

车间区域及标识管理规定
为了更好地管理车间区域以及标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车间区域划分
1. 车间内应根据生产流程和功能需求划分不同的区域,明确各区域的用途和权限。

2. 确定重要区域和一般区域的划分,严格控制重要区域的进出。

二、标识设置
1. 在车间内设置统一的标识系统,包括区域标识、安全标识、设备标识等,标识应清晰明了。

2. 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颜色醒目、易识别,避免使用混淆标识。

三、标识规范
1. 标识应统一规格、尺寸,形式简洁明了,不得私自更改或增加标识。

2. 标识的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规定,安装牢固、不易脱落。

四、标识维护
1. 定期检查维护标识的完好性,发现问题及时更换修复。

2. 保持标识清晰可见,避免污损或遮挡,确保标识的有效性。

五、标识使用
1. 所有员工都应了解并遵守车间标识规定,使用标识指引进行工作。

2. 禁止恶意损坏标识,如有发现立即报告并进行处理。

六、违规处罚
1. 对违反车间区域及标识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制度进
行处理,包括扣分、记过等处罚措施。

2. 情节严重者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以确保车间管理秩序和工作
安全。

七、总结
有效的车间区域及标识管理规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安全,促进生产秩序。

责任人应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定期检查评估,不
断完善管理措施,确保车间区域和标识的有效管理。

车间生产组织及管理制度

车间生产组织及管理制度

一、引言车间作为企业生产的核心部门,其组织及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为了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将针对车间生产组织及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车间生产组织1. 人员配置根据生产需求,合理配置车间生产人员,包括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人员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需分配:根据生产任务量和员工技能水平,合理分配人员,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2)优化组合:根据员工特长和岗位需求,进行人员优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率。

(3)培训提升: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

2. 组织结构车间组织结构应简洁明了,便于管理和协调。

一般包括以下层级:(1)车间主任:负责整个车间的生产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关系。

(2)班组长:负责本班组的日常生产工作,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3)操作工:负责具体的生产操作,保证产品质量。

三、车间生产管理制度1. 生产计划管理(1)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

(2)生产调度: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确保生产进度。

(3)生产进度监控:实时监控生产进度,确保生产任务按时完成。

2. 质量管理(1)制定质量标准:根据产品特性,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2)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3)质量检验: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品及时返工或报废。

3. 设备管理(1)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更新:根据生产需求,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3)设备安全:加强设备安全操作培训,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4. 物料管理(1)物料采购:根据生产需求,合理采购原材料和辅料。

(2)物料储存:合理规划物料储存区域,确保物料质量。

(3)物料发放: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发放物料,避免浪费。

5. 安全生产管理(1)安全生产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车间一般生产区管理制度

车间一般生产区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车间一般生产区的管理,确保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生产纪律1. 员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尽职尽责。

2. 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规格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3. 厂区及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喝酒,禁止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

4. 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浪费。

5. 员工必须服从合理的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岗位的工作,不得故意刁难、疏忽或拒绝组长或上级主管命令。

6. 穿着整齐,按照要求上班必须穿工作服,佩戴好安全帽。

7. 严禁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向生产主管请假。

8. 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准在车间乱扔杂物,禁止随地吐痰,每次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将地面清扫干净。

9. 当产品出现不良状况时应立即停工并上报,查找原因后方可继续生产。

三、操作规程1. 正确使用生产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非相关人员严禁乱动生产设备。

2. 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严禁因抢时间而影响产品质量,若因抢时间造成原材料浪费的按原价赔偿。

3. 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损坏物料、工具设备等,违者按原价赔偿。

4. 所有员工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如有违规操作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5. 操作机器要切实做到人离关机,停止使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四、产品质量1. 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保证产品质量。

2. 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3. 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返工、返修或报废处理。

4. 员工应自觉接受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五、安全环保1. 员工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2.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加强环保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减少污染排放。

4.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环保达标。

六、奖惩1. 对遵守本制度、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四篇)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安全鞋、防护眼镜、口罩等,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可能需要额外的个人防护装备。

2.在进入生产区域之前,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3.严禁在生产区域内吸烟、使用明火或者其他可能引发火灾的行为。

4.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或其他危险物品进入生产区域。

5.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通道和路径进入和离开生产区域,严禁随意穿行或跨越生产设施和设备。

6.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违反安全规定。

7.在生产区域中,禁止扔掷垃圾、杂物或其他废弃物。

8.禁止滑动、爬升或悬挂在设备、管道等上方,以防止意外摔倒或坠落。

9.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或机器之前,必须确保已经断开电源或处于安全停止状态。

10.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可以进入某些特殊区域,其他人员必须遵守并避免进入这些区域。

11.工作人员在发现任何不安全行为或存在危险时,应立即报告给上级或安全人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

12.临时停工或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逃生路线和程序撤离生产区域。

以上是一般的生产区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具体规定和要求可能会因工厂的特殊情况而有所不同,所以在具体工作环境中应严格遵守和执行相关的安全规定。

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进入生产区域一般作业,是指在运行生产装置、储存罐区、系统管廊、公用工程、装卸台站、危险化学品仓库等区域进行的除特殊作业以外的施工、维修作业,主要包括以下6类作业:(一)建筑施工、设备管线测厚、搭拆脚手架、场地清理、设备清洗、绿化保洁等作业;(二)设备、管线的外防腐、保温等作业;(三)拆装人孔、盲板、阀门、垫片、螺栓、换热器等设备维修作业;(四)在线注胶、打卡等堵漏作业;(五)仪表仪器等维修作业;(六)机泵类维修作业。

06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06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规程

1目的为维护生产区卫生,保证作业场所整洁有序,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生产车间生产区的管理。

3职责:3.1 车间生产区作业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3.2 QA、车间负责人对本规程实施的检查负责,QA对本规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4内容:4.1 人员卫生管理:4.1.1 生产区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生产区人员更衣程序进入作业区;4.1.2 作业人员严禁携带任何个人生活用品、饰物进入作业区;4.1.3 作业人员工作服应穿戴规范,并不得穿离本作业区;4.1.4 作业人员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4.1.5 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勤洗澡、理发、剃胡须、修剪指甲、换洗衣服。

4.2 设备卫生管理:4.2.1 每班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生产设备台面、使用的器具卫生;4.2.2 设备传动轴润滑后要及时擦去边上油渍,防止对其他物料、场所造成污染;4.2.3 设备外表、输送带、工作台面须每周进行一次清洗,保持设备表面本色;4.2.4 所有器具摆放要放于固定位置,做到整齐有序。

4.3 环境卫生管理:4.3.1 每天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加工物品,送入到指定区域;4.3.2 每天作业结束后,及时将垃圾运出作业区,送入到指定垃圾箱;4.3.3 每天须对地面进行清扫;4.3.4 每周擦洗门窗、桌椅、贮器及对墙裙进行清洗;4.3.5 每月对顶棚、地漏彻底清洗一次。

4.4 检查:4.4.1 生产部在每次工艺查证时,要对照本规程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4.4.2 生技人员对其卫生状况做出最后评价。

4.5 6S管理制度工作环境整理方法4.5.1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4.5.2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生产区卫生环境,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员工健康水平,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区,包括生产车间、仓库、实验室等。

第二章卫生责任第三条公司成立卫生管理小组,负责生产区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四条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卫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所有员工均为生产区卫生管理义务参与者,应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生产区卫生环境。

第三章卫生要求第六条生产区应保持清洁、整洁、有序,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第七条生产区地面、墙壁、设备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第八条员工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在车间内穿着个人衣物。

第九条生产区应设置足够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保持垃圾桶清洁。

第十条生产区应设置饮水设施,确保水质安全,并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第十一条生产区应设置防蝇、防鼠、防蚊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四章卫生检查与考核第十二条公司卫生管理小组定期对生产区进行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卫生、设备卫生、员工个人卫生等。

第十三条卫生检查结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对卫生状况较差的部门或个人,公司将进行通报批评,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四条对在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卫生管理小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具体实施细则1. 清洁频率:生产区地面、墙壁、设备等每日至少清洁一次,遇特殊污染情况随时进行清洁。

2. 消毒要求:生产区消毒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3. 员工培训:公司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4. 垃圾处理:生产区垃圾按照分类要求进行收集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 突发事件处理: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为公司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生产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间一般生产区管理规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1 目的
建立一般生产区管理制度,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2 范围
固体制剂车间一般生产区。

3 责任
一般生产区工作人员执行,质监员监督、检查。

4 内容
4.1 厂房内表面窗明壁净见本色,无浮尘,无霉斑,无渗漏,无不清洁死角;灯与管线无积尘。

4.2 地面光滑,平整,清洁,无积水,无杂物;地漏干净无积垢。

4.3 厂房严密,设置有防止昆虫和其它动物进入的措施;生产区内无动物及昆虫。

4.4 物料、中间产品定置放置,码放整齐,有遮盖防尘措施,明显状态标志。

4.5 一切非生产物品及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和存放于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4.6 楼道、走廊、电梯间清洁、畅通,不得堆放任何东西。

4.7 人流、物流分开,有明显标记,人、物分别在规定通道出入,不得穿行。

4.8 同一操作间内或相邻操作间的操作安排要合理,避免产生交叉污染。

4.9 生产中的废弃物装在密闭容器内,每天及时清理到规定的废弃物堆放处,并立即清洗干净容器、车辆、工具并消毒。

4.10 生产区内应设置洁具清洗间,清洁工具齐全,洗涤剂、消毒措施完备;清洗
第 2 页/共 2 页
间通风良好、清洁;清洁卫生完成后,应及时清洗及消毒清洁工具,并于清洗间
内整齐放置。

4.11 物料定置码放整齐,标志明显;操作台、地面无撒落物,无污物。

4.12 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