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课时书法课程安排

合集下载

老年大学书法课教案教材

老年大学书法课教案教材

老年大学书法课教案教材一、课程背景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书法艺术,丰富老年人的晚年业余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我们特开设老年大学书法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老年学员深入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掌握书法技巧,培养书法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使老年学员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笔画、结构、布局等。

3. 培养老年学员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的书法鉴赏能力。

4. 丰富老年学员的晚年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内容1. 书法基本概念:书法的定义、种类和特点。

2. 书法历史与发展:书法的起源、演变和重要时期。

3. 书法基本技巧:笔画、结构、布局、用墨等。

4. 书法欣赏与评价:书法作品的审美标准、鉴赏方法。

5. 书法创作与实践:创作方法、作品分析与点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书法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传授书法技巧。

2. 示范:教师现场书写,展示书法技巧和创作过程。

3. 练习:学员跟随教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交流:学员之间相互展示作品,进行点评和交流。

5. 考察:组织学员参观书法展览,拓宽视野。

五、教学安排1. 课程时长:每学期共计16课时。

2. 上课时间: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

3. 教学方式:面授+实践+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员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

2. 作品展示:组织学员作品展示,进行点评和交流。

3. 学习成果:评估学员在课程中的学习进步和成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书法教材。

2. 工具:提供优质的书法用具,如毛笔、墨汁、宣纸等。

3. 设施: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如教室、展览馆等。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老年学员的身体状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

2. 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注重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书法课程计划安排表

书法课程计划安排表

书法课程计划安排表模板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书法课程计划安排表模板的文字描述。

该模板适用于书法培训机构或教师,用于规划书法课程的安排和内容。

书法课程计划安排表模板示例:
在此表中,每行代表一个书法课程,每列包含不同信息:
1. 课程编号:为每个课程指定一个唯一的编号,方便识别和管理。

2.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的名称,例如初级书法课程、中级书法课程等。

3. 授课内容和目标:简要描述每个课程的授课内容和学习目标,以便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和期望达到的成果。

4. 上课时间:指定每个课程的上课时间,包括周几和具体时间。

5. 授课地点:填写每个课程的上课地点,例如教室名称或地址。

6. 授课教师姓名:填写负责每个课程授课的教师姓名,确保学生知道谁将教授每个课程。

根据您的书法课程安排和内容,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课程数量,并根据教学计划来设计合适的上课时间和教师安排。

请确保书法课程计划安排表详细清晰,让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能够方便地了解课程安排和相关信息。

培训学校书法教学工作计划

培训学校书法教学工作计划

一、前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书法文化,提高学生的书法素养,我校特制定本书法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4. 使学生在书法学习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书法基础知识:书法的历史、书法的分类、书法的工具与材料、书法的基本技法等。

2. 书法作品欣赏: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书法风格和艺术特点。

3. 书法实践:临摹、创作、展示、交流等。

四、教学安排1. 课程设置:每周一节课,共16周,共计1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介绍书法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历史、分类、工具与材料等。

- 第二至四周:学习书法的基本技法,包括执笔、坐姿、笔画、结构等。

- 第五至八周: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学习他们的书法风格和艺术特点。

- 第九至十二周:进行临摹练习,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 第十三至十四周: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 第十五周:举办书法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

- 第十六周:总结书法学习成果,评选优秀作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技法等,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书法。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书法技法,让学生直观地学习。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临摹、创作等实践练习。

4. 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书法作品展示、交流,互相学习、借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书法作品的质量:通过观察学生的书法作品,评价其技法、风格和创意。

2.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纪律性和互动情况。

3. 学生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考试、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结语通过本书法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提高学生的书法素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书法文化做出贡献。

上册四年级书法课堂教案

上册四年级书法课堂教案

上册四年级书法课堂教案1. 课程背景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四年级是学生书法学习的重要阶段。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书法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技巧,提高学生的书法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底蕴。

2.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笔法、结构、章法等。

2.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3. 教学内容1. 书法基本概念:书法的定义、种类、历史发展等。

2. 书法技巧:笔法、结构、章法等。

3. 书法作品欣赏:分析经典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书法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基本概念、技巧和欣赏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练习法:学生独立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作品点评: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教学安排共1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第1-4课时1. 书法基本概念:讲解书法的定义、种类、历史发展等。

2. 书法笔法:讲解笔法的种类、特点和练习方法。

第5-8课时1. 书法结构:讲解结构的规律、特点和练习方法。

2. 书法章法:讲解章法的原则、特点和练习方法。

第9-12课时1. 书法作品欣赏:分析经典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书法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13-16课时1. 书法创作实践:继续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

2. 作品点评: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教学评价1. 学生书法作品的质量:笔法、结构、章法的运用是否准确。

2. 学生书法技艺的提高:对比入学时的书法作品,观察进步情况。

3. 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7. 教学资源1. 书法教材、字帖: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毛笔、墨、纸、砚等书法用品:满足学生实践需求。

2024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与指导》整册教案

2024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与指导》整册教案

整册教案CONTENTS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基本笔画及其变化•常用偏旁部首书写方法•汉字结构分析与书写技巧•章法布局与创作实践•课堂互动环节与拓展延伸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01《书法练习与指导》三年级上册概述本册教材为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与指导》,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学生。

教材内容涵盖书法基础知识、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教材编排注重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学习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

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章法布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情感。

0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02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学习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基本笔画。

学习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章法布局。

本课程共设16个课时,每周2个课时,共计8周完成。

进行综合练习和作品创作,展示学习成果。

课程安排前2周中间4周后2周课程安排与时间规划基本笔画及其变化02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写法•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横、短横,还有左尖横、右尖横、腰粗横等形态,其形态变化之多成就了横形态的丰富、生动性。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五年级书法下册第16课 尸字头、门字框 教学设计

五年级书法下册第16课    尸字头、门字框 教学设计

尸字头、门字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尸字头、门字框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尸字头、门字框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坐姿和握笔姿势的正确方法。

3. 书法艺术的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尸字头、门字框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坐姿和握笔姿势的正确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尸字头、门字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2 教师简要介绍尸字头、门字框在书法中的应用。

2. 新课内容2.1 教师讲解并示范尸字头、门字框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2.3 教师讲解并示范坐姿和握笔姿势的正确方法。

2.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坐姿和握笔姿势。

3. 练习3.1 学生独立书写尸字头、门字框,教师巡回指导。

3.2 学生相互评价书写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尸字头、门字框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学生回家后自主书写尸字头、门字框,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尸字头、门字框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书法学习中取得进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尸字头、门字框。

2. 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坐姿和握笔姿势正确。

3. 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兴趣,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七、教学资源1. 尸字头、门字框的图片。

2. 书法教学视频。

3. 书法作品欣赏。

八、教学时间1课时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尸字头、门字框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也是学生能否掌握书法基本技巧的关键。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尸字头书写方法和技巧1. 结构分析:尸字头由“尸”字和“头”字组成。

初中书法课教案16课时

初中书法课教案16课时

初中书法课教案16课时教案标题:初中书法课教案16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2. 学习基本的书法技巧和笔画结构,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专注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书法字帖、毛笔、宣纸、墨汁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辅助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橡皮擦等。

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课时:中国书法简介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书法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第二至第五课时:基本笔画和字形结构1. 分别介绍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画的写法和特点。

2. 练习基本笔画的连续书写和组合,培养学生的笔画掌握能力。

3. 教授一些常用字的字形结构和写法,让学生熟悉常见字的书写规范。

第六至第九课时:楷书的基本技法1. 介绍楷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展示楷书名家的作品。

2. 教授楷书的基本技法,包括用笔力度、笔画粗细、墨汁的控制等。

3. 练习写一些简单的楷书字,逐渐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第十至第十三课时:行书的基本技法1. 介绍行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展示行书名家的作品。

2. 教授行书的基本技法,包括连笔的处理、笔画的衔接等。

3. 练习写一些简单的行书字,培养学生对行书的理解和掌握。

第十四至第十六课时:草书的基本技法1. 介绍草书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展示草书名家的作品。

2. 教授草书的基本技法,包括笔画的省略、形体的变化等。

3. 练习写一些简单的草书字,培养学生对草书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名家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示范教学:通过示范书写和讲解技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

3. 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提高书写水平。

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纲要

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纲要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硬笔书法》校本课程——课程纲要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完全小学王治平《硬笔书法》校本课程课程纲要一、课程内容(一)硬笔书法课程的教材体系1、开发写字教材教材是课程的核心,选编适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教材至关重要。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校本课程必须借鉴现代美育的先进方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改变以前比较枯燥死板的内容编排,使学生从相同的主题中领悟各种字体的意蕴,感受写出灵动美观的硬笔字带来的成就感和美感,感受提高写字速度带来的快感。

让学生主动地欣赏美、探索美和表现美。

目前我校选择“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编写的由“河南美术出版”出版的《书法艺术》为通用教科书,同时开发《硬笔书法》为校本课程的第一部,作为基础的硬笔书法入门教材,目前低、中、高年级学生共同使用此教材,并与《书法艺术》配合使用。

准备开发的硬笔书法校本课程还有:《硬笔书法的结构艺术》、《硬笔书法作品欣赏》各一册,自学教材《钢笔行书艺术》和《中国书法作品欣赏》,供在书法方面特别有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学习和临写。

2、校本课程的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的定位,我们开设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1)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行写字基本技能的训练。

(2)围绕写字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历代的书法名家、讲讲他们勤学苦练的故事,观看有关书法家的影片,欣赏他们的作品,了解书法各大流派的特点,带学生去参观书法展,举行学生作品展和家长参与的硬笔书法竞赛等,以丰富硬笔书法课程的内涵,拓展其外延。

3、教材选择与开发意图目标要求适中;体现写字规律;密切联系语文教科书;合理设置板块;引导自主探究;注重写字兴趣;技能、欣赏并重;注重评价激励;注重习惯养成。

(二)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内容框架:根据总的目标,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各年级的写字训练(1)低年级:每学期16课时,两学期共32课时,每周4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课程教学设计(软笔、硬笔)教学进度表节次教学内容一正确的写字姿势、笔画书写要领二横、竖的书写(硬笔)三点的书写(软笔)四撇、捺的书写(硬笔)五点、撇点的书写(硬笔)六横的书写(软笔)七竖钩、弧弯钩的书写(硬笔)八戈钩、卧钩的书写(硬笔)九竖的书写(软笔)十竖弯、提、竖提的书写(硬笔)十一竖弯钩、横钩的书写(硬笔)十二撇、捺的写法(软笔)十三横折、横析钩的书写(硬笔)十四横撇、撇折的写法(硬笔)十五钩的写法(软笔)十六横折弯钩、竖折折钩、横折提(硬笔)书法课总体目标低年级段——重在落实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关注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夯实写字基本功。

中年级段——在低年级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领悟各种结构的汉字和书写要领。

高年级段——应讲究行款整齐,追求美观,并可适度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第一课时正确的写字姿势、笔画书写要领一、写字姿势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如图一所示。

1、硬笔执笔方法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

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度角左右。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如(图二)所示。

2、软笔执笔方法(“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

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

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

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见图三)。

二、笔画书写要领(硬笔楷书)学习楷书,首先要从练习笔画开始,笔画书写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字的结构效果。

笔画好比零件,结构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装配成字,就容易做到个个合格。

硬笔楷书的笔画书写的要求,主要可概括为三个字,这就是“写、挺、准”。

写,就是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下笔(或重或轻)、行笔(轻一些,线条或直或弧或弯)、收笔(或顿笔或轻提出尖)三个步骤,不能平拖或平划。

在汉字的基本笔画中,横画比较能代表各种笔画的运笔过程。

其道理在于:万千笔画,生于一点,积点成画,集画成字。

比如一点延伸到右方就是横,横垂直向下就是竖,横向左下就是撇,向右下就是捺,等等。

只要掌握了写横的基本要领,即: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其它笔画也离不开这条运笔路线,只是用力部位和形态不同而已。

横画运笔路线,见上图: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

见下图4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

体现笔画“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平、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

二是带有“弧”或“弯”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

见下图5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

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粗细恰当。

见下图6图4图5图6第二课时横、竖的书写(硬笔)(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分。

1、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如同:2、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1、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1、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见下图3、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第三课时点的书写(软笔)右点1 、顺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左点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2、折笔向左下顿笔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上点第四课时撇、捺的书写(硬笔)(一)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1、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2、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如图: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稍顿3、转笔向左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3、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千、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二)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1、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如图:2、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如图:第五课时点、撇点的书写(硬笔)(一)点,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1、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如图:2、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如图3、竖点,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

如图:4、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如图(二)撇点下笔写撇,不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下写长点,收笔较重。

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长点的角度要恰当。

如图:第六课时横的书写(软笔)1、逆锋起笔2、向下顿笔3、提笔右上行4、中锋行笔5、稍向上提笔6、顿笔向右下回锋第七课时竖钩、弧弯钩的书写(硬笔)(一)竖钩,下笔写竖.到起钩处,稍停向左上钩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

如图(二)弧弯钩,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

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如图:第八课时戈钩、卧钩的书(硬笔)(一)戈钩,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

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太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

如图:写(硬笔)(二)卧钩,下笔稍轻,先向有下(笔画由轻到重),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

如图:第九课时竖的书写(软笔)1、短竖2、垂露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向左提笔6、稍顿向下转笔作圆角3、悬针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第十课时竖弯、提、竖提的书写(硬笔)(一)竖弯,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

(二)提,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

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

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

如图:(三)竖提,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如图第十一课时竖弯钩、横钩的书写(硬笔)(一)竖弯钩,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如图(二)横钩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

注意钩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笔尖。

如同:第十二课时撇、捺的写法(软笔)1、短撇2、中撇3、长撇4、竖撇5、斜捺6、平捺7、反捺第十三课时横折、横析钩的书写(硬笔)(一)横折,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

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

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如图:(二)横析钩,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如图:第十四课时横撇、撇折的写法(硬笔)(一)横撇,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

注意横要稍向有上斜一点,撇要出尖,笔写成。

如图:(二)撇折下笔写短撇,不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

如图:第十五课时钩的写法(软笔)1、横钩2、竖钩3、弧弯勾4、横弯钩5、竖戈钩第十六课时横折弯钩、竖折折钩、横折提(硬笔)(一)横折弯钩,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

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

如图:(二)竖折折钩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

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

如图:(三)横折提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

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

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