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运动规律(自然现象)
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制作节奏规律)

速度
所谓“速度”,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快慢。按物理学的解释,是指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在通过相同的距离中,运动越快的物体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慢的物体所用的时间就越长。在动画中,物体运 动的速度越快,所拍摄的格数就越少;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慢,所拍摄的格数就越多。
速度变化
按照物理学的解释,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质点所通过的路程都是相等的,那么,质点的运动就是匀速 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质点所通过的路程不是都相等的,那么,质点的运动就是非匀速运动。(在物 理学的分析研究中,为了使问题简化起见,通常用一个点来代替一个物体,这个用来代替一个物体的点,称为质 点。)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人物、角色的基本运动规律 第三部分动物的基本运动规律 第四部分自然现象的基本运动规律
谢谢观看
动画运动规律(动画制作节奏 规律)
动画制作节奏规律
01 动画介绍
目录
02 人物运动规律
03 动物运动规律
04 自然现象
05 其它因素
06 图书信息
基本信息
动画运动规律,是研究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处理好动画中动作的节 奏的规律。
动画介绍
动画介绍
在动画影片中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我们要让他们活起来,首先要让他们动起来,说到动,就要动的合理、自 然、顺畅,动的符合规律。这里我们单从人和动物两方面来看他们的运动规律
爬行两栖
爬行类可以分为有足和无足两类 有足类运动规律是: 爬行时四肢前后交替运动,有尾巴的随着身体的运动左右摇摆,保持平衡 无足类运动规律是: 以蛇为例,超前运动时,身体向两旁作S型曲线运动。头部微微离地抬起,左右摆动幅度较小,随着动力的 增大并向后面传递。越到尾部摆动的幅度越大。 两栖类: 以青蛙为例,运动特点是: 陆地上以跳跃为主,水中时,以后腿的屈蹬作为前进的动力,注意脚蹼的变化和续力的时间掌握。
动画运动规律ppt课件

在产品广告中,运动规律的应用可以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和视觉效果。
06
CHAPTER
总结与展望
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理论框架
该部分将详细阐述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表现方式,包括力学原理、生物力学、动画力学等。
研究方法与技术
该部分将介绍动画运动规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计算机模拟、运动捕捉、数据分析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运动方式的表现
具有生命力的物体通常会有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动物会有走、跑、跳、爬行等动作,植物会有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通过表现这些运动方式,可以赋予物体生命力。
表情和情感的表现
具有生命力的物体通常会有自己的表情和情感,例如喜怒哀乐等。通过表现这些表情和情感,可以赋予物体更加真实的感觉。
与环境的互动
角色运动的真实感
动画运动规律可以使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运动效果,增强动画作品的真实感和观赏性。
物体的自然运动
动画运动规律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应用技术手段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观众更加容易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故事情节的推动
02
CHAPTER
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要素
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直线运动,例如走路、跑步等。
03
CHAPTER
动画运动规律的分类
加速运动
物体开始时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最后达到最大速度。这种运动形态会产生紧张、刺激的效果,常用于动画角色的跳跃、攻击等动作。
匀速运动
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进行运动,产生平缓、轻松的运动效果。动画角色在行走、跑度较快,然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这种运动形态会产生稳定、沉重的视觉效果,常用于动画角色的着陆、停止等动作。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是动画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运动规律是物体运动的基础,每个活动的物体都有它的自然运动规律。
了解、认识、研究、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画好原画和一部动画片的前提条件,是动画课程中最基础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动画的时间、空间、张数、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人与典型动物的运动规律、常见自然现象运动规律,从而掌握规律的一般表现形式,处理好动画片中动作的节奏,同时加强理解力,开拓思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动作的表现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动画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概念要求:使学生了解时间、空间、速度、匀速、加速、减速等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知识概念,掌握动画规律中时间、距离、张数、速度之间的关系,在制作中把握好动画动作的节奏。
第二部分惯性运动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惯性运动,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研究、分析惯性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并掌握它的规律作为设计动作的依据。
要求学生在设计动作中体会惯性大小带来的运动状态的不同,以及在动画片中怎样表现惯性运动。
第三部分弹性运动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弹性运动,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研究、分析弹性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并掌握它的规律作为设计动作的依据。
要求学生在设计动作中体会弹性大小与物体形变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动画片中怎样表现弹性运动,掌握弹性运动在动画片中的节奏。
第四部分曲线运动要求: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研究、分析曲线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并掌握它的规律作为设计动作的依据。
要求学生掌握弧线曲线运动、波形曲线运动、“S”形曲线运动这三种类型曲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三、实践环节和要求:课题一:角色走路动作基本规律练习要求:在掌握角色走路规律的基础上流畅绘制出角色走路的运动过程,并体现角色性格。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

《动画运动规律》课程标准“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运动规律的基本知识,如动画空间、速度、时间、距离等;运动力学;人物、兽类、飞禽类、爬行动物等的运动规律,风、火、水、雨、雪、闪电、云、烟等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最后通过一些案例来演示动画实际运动绘制效果。
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各环节重要的连接作用,课程面向在职学生,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懂电影动画、懂技术与艺术表现、懂动画运动原理的复合型人才。
熟悉和掌握动画设计方法以及表现方法的基础知识,达到具备从事动画产业项目的角色表达和设计能力。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产学结合为基本途径、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人才为目的,制定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情境等课程要素。
本课程是以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岗位群为导向,以真实的绘制项目为主要教学载体,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相关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设计、制作岗位的“工作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主线,按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依据来设计活动项目,以真实的项目案例分析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会动画制作的相关知识。
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绘画能力的教育。
1.3课程开发思路在课程建设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对本课程的需求,确定了课程目标,并明确了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课程性质、确定课程内容等,并坚持以真实项目和虚拟项目相结合以及工作过程导向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以考核是否达到了课程的预期目标。
2.课程目标本课程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动画制作,原画绘制、角色设计等技术岗位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及团队精神,有一定的创意和策划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动画运动规律——第四章

运动线表现法
传统动画与 Flash动画
凡是被风吹起的比较轻的物体,当它们被风吹离了原来的位置,在空中飘荡时, 例如风吹落树叶、吹起纸张和羽毛等,可以用物体的运动线(运动轨迹)来表 现。在设计这类物体的运动线及运动速度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风力的强弱变化。 (2)物体与运动方向之间角度的变化,迎风时上升,反之下降。
项目4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 与特效制作技
拟人化表现法
传统动画与 Flash动画
在某些动画片中,有的时候也会根据剧情和艺术上的需要,把风进行拟人化处 理,如图所示。在处理的时候它的运动路线相对灵活,不受影响,可以想象成 一个风孩子在空中飘荡。
项目4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 与特效制作技
任务案例 :“龙卷风”的制作
项目4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 与特效制作技
水花
传统动画与 Flash动画
水滴掉下来,撞到地面(水面),会溅起水花。水花溅起后,向四周扩散、降 落。 水花溅起时,速度较快,升至最高点时,速度逐渐减慢,分散落下时,速 度又逐渐加快。物体落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其大小、高低、快慢与物体的体积、 重量以及下降的速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设计动画时应予以重视。 水花打在硬物上,如图4-40所示。
项目4
自然现象运动规律 与特效制作技
流线表现法
传统动画与 Flash动画
流线表现法是按照气流的运动方向、 速度和形态,在动画纸上用铅笔画 成疏密不等的流线。在流线范围内, 画上被风卷起跟着气流一起运动的 沙石、尘土、纸屑、树叶等物体。 一般来说,用流线表现的风,速度 都是偏快的,风势的走向和旋转的 方向应当一致,如图所示。
小火苗的动作特点是琐碎、跳跃、变化多。可以用十几张画面表现其扩张、收 缩、摇晃、上升、下收、分离、消失等不同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动画运动规律自然现象动画

烟雾动画展示图
第 五 章
2
第 五 章
烟雾演示动画
第 五 章
水
3
第 五 章
水的特点:
水的动画
• 水是在动画中经常出现的。静态的水, 只要画在背景就行了;运动状态的水, 则需要动画来描绘。水是稀薄透明的液 体。 • 一般说来,水总是由高往低处流动的。 • 但是当他受到较强的力的作用时,也会 向上喷射或往高处涌去。水的动态很丰 富,从一滴水珠的滚动到大海的波涛汹 涌,真是变化多端,气象万千。
闪电动画展示图
第 五 章
闪电演示动画
第 五 章
第 五 章
烟雾
烟的动画
第 五 章
烟的特点: • 烟是可燃物质燃烧时发生的,烟的颜色有 的呈黑色,有的呈青灰色,有的呈黄褐色 等等。同时,由于燃烧程度不同,烟的浓 度也不一样——燃烧不完全时,烟比较浓 烈,燃烧完全时,烟比较轻淡,甚至几乎 没有烟。烟的形状及其扩散形式,与下层 大气的稳定程度密切相关。
个基本规律。
4
第 五 章
火动画展示图
4
第 五 章
火演示动画Biblioteka 作业与练习:第 五 章
作业练习: 绘制“蜡烛火苗”动画 绘制熊熊烈火烟雾”动画、 绘制“水龙头滴水”动画 绘制海浪”动画 绘制“乌云雷电交加”动画
第五章
自然现象动画
第 五 章
闪电
电的动画
第 五 章
电的特点: • 打雷闪电,往往发生在空气对流极其旺盛 的雷雨季节。雷雨云是带电的,一边带有正 电,一边带有负电。当带电的云层正负电荷 之间,或是云层与云外物体的正负电荷之间 的电磁场差,大到一定程度时,正负电就会 互相吸引,产生火花放电现象。
• 火花放电时产生的强烈闪光,叫闪电。
动画运动规律书

描述面部肌肉在表情变化时的 运动方式,如微笑时嘴角上扬
、生气时眉头紧皱。
眼神变化
描述眼神在表情变化时的运动 方式,如开心时眼神明亮、悲 伤时眼神暗淡。
头部与颈部运动
描述头部和颈部在表情变化时 的运动方式,如点头表示同意 、摇头表示否定。
声音与呼吸
描述声音和呼吸在表情变化时 的特点,如开心时声音高昂、
它涉及到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 多个领域的知识,通过模拟现实世界 中的运动规律,使动画作品更加真实 可信,提高观众的观影体验。
动画运动规律的重要性
01
动画运动规律是动画制作的核心 技术之一,对于提高动画作品的 质量和观赏性具有重要意义。
02
通过掌握和应用动画运动规律, 动画师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逼 真的角色和场景,使观众感受到 更加真实、震撼的视觉效果。
动画运动规律书
•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 • 动画运动规律的基本原理 • 动画运动规律的分类 • 动画运动规律的技巧和方法 • 动画运动规律的应用场景 • 动画运动规律的未来发展
01
动画运动规律概述
动画运动规律的定义
动画运动规律是指导动画师在制作动 画时,如何使角色或物体在画面上产 生自然、流畅、逼真的运动效果的一 系列规则和原理。
紧张时呼吸急促。
04
动画运动规律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帧与中间帧的运用
01
02
03
关键帧
定义动画中的主要动作和 姿态,是构成动画的基础。
中间帧
在关键帧之间插入的帧, 用于平滑动作的过渡,使 动画更加流畅。
技巧
合理设置关键帧和中间帧, 以实现准确的动作表达和 流畅的动画效果。
速度线的运用
01
《动画运动规律》课件

动物动作设计
01
02
03
四足动物
模拟四足动物如狗、马等 的行走、奔跑和跳跃动作 ,注意四肢的协调性和动 态特征。
鸟类飞翔
掌握鸟类飞翔的基本规律 ,如展翅、收翅、滑翔等 动作的流畅度和姿态变化 。
鱼类游动
模拟鱼类游动的基本规律 ,如摆尾、扭动和翻滚等 动作的流畅度和力度。
自然现象模拟
风
表现风吹动树叶、旗帜等物体的 动态效果,以及风力对其他物体 造成的影响。
情感运动规律
情感运动规律是指角色的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在动作上的表现。情感运动规律强调角色的 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动作的节奏、幅度和表情来表现角色的情感状态和性格特点。
动画运动规律的基
02
本原理
弹性运动原理
总结词
描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和反弹的规律。
详细描述
弹性运动原理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当力消失后,物体又会反弹 恢复原状的规律。在动画制作中,利用弹性运动原理可以模拟物体的弹跳、碰 撞等效果,使动画更加生动有趣。
而提升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感。
动画运动规律的分类
物理运动规律
物理运动规律是指物体在现实世界中的运动规律,如重力、惯性、弹性等。在动画中,这 些物理运动规律可以通过夸张、简化或抽象的方式来表现。
生物学运动规律
生物学运动规律是指生物体的生理结构和运动特点,如关节、肌肉、骨骼等。在动画中, 生物学运动规律可以用来表现角色的动作特点和姿态变化,如行走、奔跑、跳跃等。
经典动画作品中的运动规律
经典动画作品
《狮子王》、《米老鼠与唐老鸭》、《白雪公主》等。
运动规律特点
动作流畅、节奏感强,强调物理模拟和自然现象的再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运 动 线 表 现 法
精选ppt
12
运 动 线 表 现 法
精选ppt
13
4、拟人化表现法 某些动画片,由于剧情的需要,常常直接将风拟人化的绘制。
精选ppt
14
第二节 自然运动规律——火
火有七种基本形态:扩张、收缩、摇晃、上升、下收、分离、 消失。这七种形态交织组合起来,就是火的运动规律。
精选ppt
44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精选ppt
45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图案型的闪光带的过程
精选ppt
46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图案型的闪光带的绘制时,应避免过于平均和过于机械化的
精选ppt
47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直接绘制闪光带时,应注意背景的变化
精选ppt
48
三、场景明暗表现法
精选ppt
49
第七节 自然运动规律——烟
精选ppt
21
4、火的熄灭: 火在熄灭时的动作是:一部分火焰分离、上升、消失, 一部分火焰向下收缩、消失、接着冒烟。
精选ppt
22
第五节 自然运动规律——水
一般把水的运动状态归结为七中方式:聚合、分离、推进、 运动中产生“S”型变化、波浪的曲线型变化和水花的扩散型变化。
精选ppt
23
水滴打在硬物上
精选ppt
15
火的基本特点: 1、产生分叉的过程:上升—膨胀—分裂—收缩。
精选ppt
16
2、上升的火苗是走势是S型。
精选ppt
17
2、形状粗略是圆锥形。 3、动作时间在底部最快,上面时间变化慢。
精选ppt
18
1)小火
小火运动,例如:油灯和蜡烛火苗。小火苗动作特点是跳跃、 多变。在表现这类小火苗运动时,可以一张一张直接画,不加 中间画或少加中间画,一般以10-15张画面作循环动画,也可 拍摄成不规则循环,以增加小火的多变性。
精选ppt
19
2、中火运动,例如:柴火和炉火等。它实际上是由几个小火苗 组合而成的。表现方法与小火苗基本相同,只是动作相对比小火 苗稳定.速度也就略慢。在每张原画之间各加1-3张中间画。
精选ppt
20
3、大火
在表现大火时,要注意: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整体的 动作速度要略慢一些,局部(小火苗)的动作速度要略快一些; 又要注意每一组小火苗的动作变化(扩张、收缩、摇晃、上升、 下收、分离、消失等)及速度。同时,无论原画或动画,都要 符合曲线运动的规律。
精选ppt
2
流 线 表 现 的 风
精选ppt
3
流 线 表 现 的 风
精选ppt
4
2、曲线表现法。
精选ppt
5
曲线表现法
精选ppt
6
曲线表现法
精选ppt
7
曲线表现法
精选ppt
8
曲线表现法
精选ppt
9
曲 线 表 现 法
精选ppt
10
3、运动线表现法
被风吹起质地比较轻薄的物体,脱离了它原来的位置,便会在 空中随风飘扬,例如:被风吹落的树叶、羽毛、吹起的纸张等在表 现这类动作时,必须用运动线表现法来表现。
水滴打在水中
精选ppt
24
轻的物体落水
精选ppt
重的物体落水
25
三、水面的波纹 1、圆形波纹
精选ppt
26
2、人字形波纹
精选ppt
27
3、涟漪的波纹
精选ppt
28
四、水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选ppt
29
精选ppt
30
六、倒影
精选ppt
31
精选ppt
32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精选ppt
35
先画出该物体的运动线,再画出物体在转折点的动作,并且计 算出这组动作的运动时间。
运用运动线表现法时应注意: 1、根据风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来确定物体运动的速度。 2、在转折的地方,物体的变化速度较慢,在飘行的过程速度较快。 3、物体与地面角度的变化,接近平行时下降速度慢,接近垂直时 下降速度快。
精选ppt
精选ppt
43
第六节 自然运动规律——雷电
一、直接绘制的闪光带: 闪光带一般有两种画法,一种是树根型,一种是图案型。 从无到有再到消失大约七张动画,除4可拍一格或二格外, 其余均拍一格。 树根型的闪光带,是先有一个“主干”,然后再长出很多“树 根”的造型。闪光带大体的方向性明确。“主干”和“树根” 界的部分面积最大,时间最长。 图案型的闪光带,除其造型和树根型的闪光带有差别之外, 其绘制和拍摄的方法和它都是相同的。图案型的闪光带在 绘制中要注意其疏密和大小的变化,不要过于机械化、平 均化。
自然现象的运动规律
刘志国
第一节 风 第二节 火 第三节 水 第四节 雨 第五节 雪 第六节 雷电 第七节 烟
精选ppt
1
第一节 自然运动规律——风
1 ,流线表现法
流线表现法是:用铅笔按照气流的运动方向画成疏密不等、 虚实结合的流线。有时根据需要,在流线范围内,再画上被 风卷起跟着气流一起运动的沙石、树叶等物体,随着气流运 动。一般来说,用流线表现的风。风势的走向和旋转的方向 应当一致。
精选ppt
36
第四节 自然运动规律——雨
下雨的镜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动画片中常采用长短不等, 方向一致的直线来绘制。注意疏密不要太均匀,其速度是匀速 运动。雨的体积很小,降落的速度较快。
精选ppt
37
常用三层绘制来表现下雨的层次感。
第一层是离我们最近的雨点,可用粗短 的线,可稍绘出带水滴的形状, 每张动画 之间距离较大,运动速度快;
都不宜太快。 (3)最远处的雪一般不画到银幕下部,而是在银幕某处
随意漂散,至于它消失在什么地方,要依背景的具 体情况而定。
精选ppt
39
自然运动规律——雪
精选ppt
40
自然运动规律——雪
精选ppt
41
雪花飘落的路径
精选ppt
42
二、下雪动画绘制中错误的路径:
1、路径太直或太弯曲。 2、路径一般不向上走。
在动画片中表现烟,大体上可分为浓烟和轻烟两类。它们的 区别是:
形状上,浓烟造型多为絮团状,用色较深,并分为两个层次; 轻烟造型多为带状和线状,用透明色或比较浅的颜色。
第二层: 画粗细适中而较长得直线表现, 每张动画之间的距离也比前层稍近一些, 速度中等;
第三层. 画细而密的直线,形成片状, 每张动画之间的距离比中层更近,速度 较慢;不要过于均匀。
精选ppt
38
第五节 自然运动规律——雪
一、下雪运动的制作 为了表现远近透视的纵深感,也可分成三层来画:前层 画大雪花;中层画中雪花;后层画小雪花,合在一起拍 摄。远处比近处略小略慢。 (1)前层大雪花每张之间的运动距离大一些,速度稍快。 (2)中层次之;后层距离小,速度慢,但总的飘落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