幂次定律的创新法则—读《从0到1》
从0到1读后感优秀5篇

从0到1读后感优秀5篇篇一:的初中读后感篇一买它是因为被他的名字所吸引。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充盈,思维不断地变迁,我们会越来越多的思索我究竟要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没有方法得到?我们希望通过肯定的可行方法来指导我们:原委我应当怎么做才能实现我想要做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想法和概念是完全值得学习的。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全部的材料都打算好了再下锅,就像我们开车时不能等全部的红绿灯都变绿了才起先动身一样,荒唐无稽,也恒久没方法动身到达目的地,最重要的是起先。
书中更像一位胜利商人的阅历自述和看法,当然,从名头上来说的确很牛逼,至少别人是比我胜利的。
我一项的学习原则是:只要别人在某方面做的比我厉害,那就说明人家的确是在某方面值得自己学习的,用事实打自己脸,不要固执己见。
耐性的读完了整本书,发觉干货量在比较接地气的商人传记里面并不显得特殊出类拔萃,整体思维有,但是偏空洞,并没有涉及怎么教人去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解决企业经营中的某些问题,或者说把自己遇到的逆境和心理斗争、思索方式描述出来,让人更加信服。
年龄越大,越要踏实。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少年时最喜爱看的电视剧是,最喜爱许三多那一步一步的憨劲儿,你会感觉欢乐又充溢,虽然比较累,而且在外人眼里看来似乎是一个傻子,但是最终这个傻子走出了许多聪慧人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社会发展步伐越来越快,我们越来越焦虑,胜利的速度赶不上年龄的增长速度。
时而激昂,时而迷茫,时而觉得自己是有志向的热血青年,时而复盘时觉得自己啥也没有,啥也不是。
别焦急,渐渐来;越急越要渐渐来。
每一次读新书都感觉是一次新生,你在翻阅老前辈的故事,帮你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帮你训诲人生、激你奋进。
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中筛选适合自己的,渐渐扩充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一次微小的感悟都值得被确定,因为它代表着我们在思索,在前行。
多看看别人的故事,你会别出心裁。
篇二:的初中读后感篇二在一个书友的举荐下,有幸拜读了彼得·蒂尔(PeterThiel)写的。
从0到1读后感1500字左右范文

从0到1读后感1500字左右范文篇一企业想要成功,意味着要从0-1,善于创新和创造,通过技术专利、网络效应(圈子效应)、规模经济(增长用户)、品牌(文化)等形成壁垒,从而实现质的垂直性层级跨越,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成为垄断企业。
但若只是从1-n只是复制,无法创造新价值,成为山寨货,毕竟成功是不可复制的。
那我们如何从0-1创建垄断企业呢?一、创始团队首先要做得至关重要的决定是:和谁一起做。
选择合伙人就像结婚,而创始人之间闹矛盾就像离婚一样令人不快。
彼得蒂尔考虑投资一家初创公司时,不单单考虑创立团队是否技能和才华互补,创始人之间了解程度和合作默契程度也同样重要。
创始人之间应有深厚交情,否则就是碰碰运气。
公司内部不团队的原因,所有权、经营权、控制权的相关人和事。
·所有权:是指谁在法律上拥有公司的资产;创始人、投资者、员工。
·经营权:谁实际上在管理着公司的日常事务;管理人员、员工。
·控制权:谁在形式上管理公司事务;董事会(创始人、投资人)。
作者认为3人董事会最为理想,董事会人越少越好,容易沟通,每个董事会成员都举足轻重,可能让你难堪也可能危及公司未来发展,也可能将你赶下台。
不要高估自己的个人能力,创始人重要性并非来自自身工作带来的价值,优秀的创始人能使公司每个人发挥所长。
二、目标理论创造目标有助于引领我们走向胜利的方向,目标分为简单目标、困难目标、不可为目标。
·简单目标是指稍作努力即可达到的目标·困难目标是指不懈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不可为目标是指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三、幂次法则幂次法则即二八法则。
比如几家巨头科技公司的价值加起来超过了其他所有科技公司的总价值,也就是说20%的公司带了80%的收益,彼得蒂尔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专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作者指出:一个创业者最大的投资,就是花时间成立公司,并思考公司以后是否会成功,是否产生价值。
从0到1读后感

《从0到1》读后感从0到1, 从无到有, 企业就要善于创造和创新, 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 成为市场的唯一, 和诚智达致力于扶持中小微物流企业, 为其发展壮大提供服务, 这是物流运输的救赎之道。
一、未来的挑战初创公司最重要的是新思想、新思维, 敢于创新, 就是一群有共同梦想的人一起规划并铸就新的未来, 在创新的路上要获得成功, 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 更需要有质疑的胆量和勇气, 从0开始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业务。
二、像1999年那样狂欢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 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硅谷之劫让人们更为清醒, 也从中学到了经验教训: 小幅地循序渐进地成长是安全前进唯一道路;所有企业都应尝试并反复实践, 把创业当成未知的实验;在成功的产品上加以改进, 重视并服务好现成的客户;科技应用于商业应主打产品开发, 只有产品足够好, 才能抢占市场。
三、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 他们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 他们创造更好的新事物, 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丰富了社会、世界的需求, 成为让社会更美好的推动力。
四、竞争意识竞争会使人出现幻觉, 徒劳抓住虚无的机会, 在商业上如果只懂得竞争, 无法从竞争中看到价值是否提升, 那将惨遭失败。
创新性的垄断市场, 即研发创新型产品, 让大众收益, 同时给企业带来长期利润。
五、后发优势现金流是一家公司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点, 一家在未来具有大额现金流的公司才有可能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垄断企业, 前期投入专利技术, 做出别人无法复制的产品将是一家公司最实质性的优势, 其次重视网络效应, 让你的产品在网络群组对用户具有价值;软件开发享有大的规模经济效应, 做好软件平台开发至关重要;最终打好企业品牌是行程垄断的有力方式。
然而要使垄断企业运行起来, 还要仔细选择市场, 循序渐进扩大规模, 在小的利基市场基础上逐渐扩大,知道达到预想的长远目标。
《从0到1》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从0到1》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从0到1》读后感1《从0到1》不是一本创业指导手册,而是一本关于创造和走向未来的书。
没有人能手把手教你创新,教你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从0到1无处不在,不只是商业,也在你我每一天的生活里。
一、什么是从0到1?随着互联网新经济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互联网创业热潮。
在互联网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不再是照搬现有经验,从1到N的重复过程,而是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
创业者把成就归功于商业模式和机会窗口,归功于创业者本人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未来有宏观的判断,从未来着手当下,最终走向成功。
从0到1即依靠科技创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中国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中迅速壮大,靠的就是不断对标学习先进,拿来主义,因此也出现了“山寨”、“Copy to China”等标志性词汇。
未来的世界肯定会更加趋同,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技创新越来越难以复制,中国赶超式发展必然遭遇瓶颈。
如果不能从“1到n”实现“从0到1”的转变,未来发展将走向迟缓甚至衰退。
企业也一样,靠复制将使企业难以立足。
书中提出了创业者实现从0到1的创业三部曲:发现“秘密”,避免竞争陷阱,打造垄断企业。
从1到n,利润微薄的量变在作者彼得看来并不高明,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从0到1的质变,才能为企业带来垄断利润,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为世界创造新的价值。
二、竞争还是垄断?虽然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而在商业中,情形恰恰相反。
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
每个垄断企业靠解决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它们都无法逃脱竞争。
竞争不只是一种经济概念,而是一种观念。
人们往往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把精力放在竞争对手上。
要想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唯一的方法是:做到独一无二,获取垄断利润,如苹果公司。
三、重新认识幂次法则幂次法则即遵循指数方程式的增长,是最不平均的分配。
从0到1读后感5篇

《从0到1读后感》从0到1读后感(一):读完《从0到1》,像是一本哲学导论,过去此刻未来的关系,为什么我要创造,人与人、与命运、与科技的关系。
书中很多是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提问,只是告诉我有哪些可能。
《蓝海战略》更像是一本36计的工具书,如何避免竞争,寻找外部存在却没被他人发现的需求,如何从战略战术上占领它。
两本书一个聚焦于自身、科技创新,一个更多聚焦于外部市场的扩展;一个是为什么,一个是怎样做。
资料上各有千秋,但更喜欢《从0到1》,只是这本逻辑上有点跳跃,像散文随笔,晦涩难读,知识总结也毫无头绪,就从最有感触的几点写开吧。
书中第一章提出一个让我脑洞打开新观念,对于未来的定义。
未来之所以是未来,不只是还没有到来的时刻集合,更是因为未来的世界与此刻不同。
假如空间状态定格,时间还在走,1年,100年都不是未来,因为世界没有改变。
如果平行空间真的存在,那么我在平行空间中的跳跃,时间没变化,但空间变化了,我的思想行为变化了,那我就应算去到了过去或是未来吧。
扯远了。
我们期盼进步的未来,所以才促使我们不断科技创新,产生0-1的发展,而不只是在1的基础上复制。
创业公司往往是科技创新的诞生地,推动未来进步的更多在这类企业里面。
以史为鉴能够知兴衰,看好未来,前提是要明白过去。
作者回顾了1999那场互联网泡沫以及带给人们的经验教训,可惜的是很多人因为过去而全盘否定了那些年人们创业的热情。
他认为未来创造就应是:1大胆尝试胜过平庸保守。
2坏计划好过没计划。
3竞争性市场很难赚钱。
4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以上四点同样适用于我的生活:既然未来除了要死,其他都不能预测,何不有计划性尝试多种生活。
如果想更成功就要选取做小池塘的大鱼,减少竞争。
三四五章提到了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如果没有快速达成成功的竞争,只是内耗了价值,作者不支持。
就应用创新性来实现垄断才能实现进步。
开创创新性垄断企业方法(最后有了方法论):先在小市场取得垄断地位,再在成功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大垄断,同时不要主动破坏毁灭原有产业,增加与原有产业的竞争。
2024年从0到1读后感范文(2篇)

2024年从0到1读后感范文《从0到1》读后感《从0到1》是一本由 PayPal 创始人之一 Peter Thiel 撰写的创业类图书。
本书旨在探讨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以及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阅读完《从0到1》,我对创业、创新和技术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首先,《从0到1》强调的是在创业过程中要有独特的创新思维。
传统的竞争性市场只是增量竞争,而创新则为市场带来了剧变。
因此,独特的创新思维成为创业成功的关键。
这就意味着创业者必须要寻找到一个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市场空缺,并通过创新的产品或服务填补这个空缺。
这种独特的创新能够让创业者避免与已有巨头直接竞争,从而更容易在市场中成功。
其次,本书强调了技术在创新中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核心动力。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实现从0到1的跨越式发展。
这就要求创业者要有深入的技术了解,并且不断追求技术创新。
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产品或服务,而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打破传统的局限,开创新的市场。
正如书中所说,“如果你没有技术优势就不值得去创业”。
第三,《从0到1》着重强调了团队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来支持和执行。
优秀的团队能够从事风险投资,并積極開發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早期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重要性,他们不仅能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还能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资源。
因此,在创业之初,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从0到1》也呼吁创业者要积极追求持续创新。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
创业者不能止步于一个成功的创新,他们需要不断挑战自己,不断追求更高更大的目标。
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总的来说,《从0到1》是一本给予创业者很多启发的书籍。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创新和技术的重要性,并意识到在创业过程中需要有独特的思维和团队的支持。
从0到1读后感

从0到1读后感从0到1读后感从0到1读后感1作者彼得。
蒂尔认为,进步有两种形式(原文):第一,水平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
第二,垂直进步,也称深入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
水平进步的最大红利就是全球化,而垂直进步能够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科技,就是互联网。
其实从0到1,个人理解就是从无到有,是从未知到极限的突破。
07年的世锦赛上,刘翔简单一跨,胜过小将罗勃斯。
跨栏项目,一向是美洲、非洲人的囊中物,刘翔是第一位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上获得金牌的中国运动员。
然而这个不到30的小伙子,却用自己零的突破向世人宣告:亚洲人也能够有同样的成就。
刘翔凭借着他的坚韧让我们清晰地明白了从0到1的可能,这就是从0到1。
但是此刻的中国人大多是羊群思维,擅长从1到n,严重不擅长从0到1。
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从0到1的突破必定先经历从0到1的失败。
此刻很多人害怕失败,所以才埋没了自己从0到1的思维。
古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我们看到了因为坚持不懈而取得的突破,更不能忘却在每一个突破背后的无数失败。
没有失败,何谈成功;没有跌倒,何来爬起;没有沉沦,何来觉醒;没有挫折,何来突破。
而每一次从0到1的失败才铸就了每一次从0到1的突破。
所以,不要害怕失败,要敢于突破。
从0到1,勇于创新,才能使你立于不败,至少不会被社会淘汰。
从0到1读后感2作者彼得。
蒂尔认为,进步有两种形式(原文):第一,水平进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经验,直接从1跨越到n。
第二,垂直进步,也称深入进步,意思是要探索新的道路——从0到1的进步。
水平进步的最大红利就是全球化,而垂直进步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科技,就是互联网。
其实从0到1,个人理解就是从无到有,是从未知到极限的突破。
从0到1读书笔记

从0到1读书笔记【篇一:从0到1读后感】《从0到1》读后感从0到1,从无到有,企业就要善于创造和创新,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成为市场的唯一,和诚智达致力于扶持中小微物流企业,为其发展壮大提供服务,这是物流运输的救赎之道。
一、未来的挑战初创公司最重要的是新思想、新思维,敢于创新,就是一群有共同梦想的人一起规划并铸就新的未来,在创新的路上要获得成功,不仅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更需要有质疑的胆量和勇气,从0开始审视自己所从事的业务。
二、像1999年那样狂欢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硅谷之劫让人们更为清醒,也从中学到了经验教训:小幅地循序渐进地成长是安全前进唯一道路;所有企业都应尝试并反复实践,把创业当成未知的实验;在成功的产品上加以改进,重视并服务好现成的客户;科技应用于商业应主打产品开发,只有产品足够好,才能抢占市场。
三、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是不同的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他们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他们创造更好的新事物,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丰富了社会、世界的需求,成为让社会更美好的推动力。
四、竞争意识竞争会使人出现幻觉,徒劳抓住虚无的机会,在商业上如果只懂得竞争,无法从竞争中看到价值是否提升,那将惨遭失败。
创新性的垄断市场,即研发创新型产品,让大众收益,同时给企业带来长期利润。
五、后发优势现金流是一家公司最终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点,一家在未来具有大额现金流的公司才有可能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垄断企业,前期投入专利技术,做出别人无法复制的产品将是一家公司最实质性的优势,其次重视网络效应,让你的产品在网络群组对用户具有价值;软件开发享有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做好软件平台开发至关重要;最终打好企业品牌是行程垄断的有力方式。
然而要使垄断企业运行起来,还要仔细选择市场,循序渐进扩大规模,在小的利基市场基础上逐渐扩大,知道达到预想的长远目标。
六、成功不是中彩票商界的成功源于明确的愿景和信念,源于早期的规划和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幂次定律的创新法则—读《从0到1》
美国硅谷著名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于2014年出版了风靡全球的创业教程《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彼得·蒂尔于1998年创办PayPal并担任CEO,2004年投资Facebook并担任董事,后联合创办了风险投资基金Founders Fund,先后向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公司投入天使期资金。
在《从0到1》一书中,彼得·蒂尔提出了一个观点,传统行业中创业者的生存法则就是从对手口中夺食,抢占市场份额,在有限市场的红海中激烈竞争,但最终仍不免遭遇利润下滑甚至破产的命运,这就是“从1到n”的宿命;相比而言,“从0到1”更应被创业者推崇,从无到有创造新的价值,开辟并垄断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将蛋糕不断做大,持续获得丰厚的利润。
“从0到1”的创新企业所获得的垄断地位并非依靠行政手段,而是解决了独一无二的问题,创造了独特的价值,相对而言,失败的企业则多数是在竞争中惨遭淘汰。
由于企业的当前的价值是由未来创造的利润总和的折现,因此可以创造大量现金流的垄断企业理应获得高估值,但中石化这样的依靠行政权力垄断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估值,相比之下,获得垄断地位的创新企业,高估值主要来自于专利技术、网络效应等带来的未来利润指数级别的增长。
专利技术是企业最实质性的优势,意味着企业某个产品相对于市场上的可替代品做到10倍以上的改进,这就要求企业从一个小市场切入并持续专注研发,通过“破坏性创新”获得快速增
长并垄断市场,这里就涉及一个众人不易察觉的法则—幂次定律。
在统计学家看来,世间万物服从于钟形曲线,也就是高斯分布,即大部分观察值集中于平均值附近,越远离平均值,偏离的可能性就呈现指数化下降。
从企业盈利增长的角度来看,如果服从高斯分布,就意味着从初创期开始,大多数年份的增长率应该在行业平均值附近,即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也不过是小概率事件,下一年度不大可能继续出现。
然而现实的世界中,创新企业的增长率并不服从于“钟形曲线”,而是服从于幂次定律,一个高增长率之后紧接着一个更高增长率,也即高斯分布下的小概率事件一再发生。
从企业的规模和盈利的角度来看,创新企业也服从幂次定律—或者说是80/20定律,即占行业20%规模的企业创造了行业80%的盈利(现实社会中甚至可能达到99/1)。
彼得·蒂尔管理的Founders Fund的投资组合里,Facebook带来的回报比其他所有公司加起来还要多。
是统计学家错了吗?实际上未必。
高斯分布具备理论基础,而幂次定律又符合现实情况,唯一的解释在于时间尺度的概念。
以年度作为时间尺度进行衡量,企业的成长速度呈现指数级,但是以10年或者100年作为时间尺度时,企业的成长更接近钟形曲线。
也就是说,创新性的企业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创造了惊人的增长或者市场份额,但是从长期来看,最终将趋向于高斯分布。
这或许和我们的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摩尔定律在人类社会的缩影,就如同《人类简史》中指出的,人类在250万年前诞生,到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到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到300年前的工业革命,以及100年前的电气革
命和30年前的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的进化速度加快,社会的各种组织包括公司在内,为了跟随社会进步的脚步也必须加快发展,这种正反馈效应不断加大,最终导致了企业必须指数化的增长才能避免死亡。
这种趋势不断加深,可能会导致未来的商业竞争结构发生变化,少数具备创新能力的公司占据市场主要份额,而大多数企业只能为了微薄的利润苦苦竞争。
但同时,事情的另一面是,如果企业不能保持这种创新能力,即使已经垄断了市场,也可能被其他创新企业在某个局部战场突破,并迅速被打倒,也就是长期来看均值总要回归。
因此,企业要做好风险管理,就更要重视幂次定律,很多看似千年一遇的小概率风险事件可能在下一年度发生。
未来的商业世界,不确定性将更加显著,企业必须在做好创新的同时,时刻做好被迅速打倒的准备,增加自身抵抗风险的冗余度。
对于创业者或者企业家而言,必须懂得幂次定律,虽然多数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的轨迹就是不断重复“钟形曲线”般的平均主义和按部就班,但是创造一个伟大的公司就必须抛弃路径依赖的惯性思维,无论是市场的选择、产品推出的时机、研发方向、销售策略和决策都要遵循幂次定律。
彼得·蒂尔在《从0到1》中给出的建议是,打好基础,包括与默契的人合伙创业,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股权激励等员工激励方案;长期规划,而非追求短期利益却对未来一无所知;持续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和销售的创新,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建立具有独特性的企业文化。
以上每一点都是知易行难,但是在幂次定律之下,所有人都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