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基础1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技术1-3章模拟题

电力电子技术1-3章模拟题

电⼒电⼦技术1-3章模拟题电⼒电⼦技术1-3章知识主线1、电⼒电⼦技术就是使⽤电⼒电⼦器件对电能进⾏变换和控制的技术2、电⼒电⼦器件的制造技术是电⼒电⼦技术的基础。

3、变流技术则是电⼒电⼦技术的核⼼4、电⼒变换分为整流、逆变、直流变直流、交流变交流四种电路5、开关器件的三种类型不可控型、半控型、全控型。

其中、第⼀种的代表型器件是电⼒⼆极管(Power Diode)、第⼆种的代表型器件是晶闸管(Thyristor)、第三种的代表型器件是IGBT和Power MOSFET。

6、在通常情况下,电⼒电⼦器件功率损耗主要有_通态损耗、断态损耗、开关损耗_,通态损耗是电⼒电⼦器件功率损耗的主要成因。

⽽当器件开关频率较⾼时,功率损耗主要为开关损耗。

7、⼆极管的基本原理——PN结的单向导电性8、在如下器件:电⼒⼆极管(Power Diode)、晶闸管(SCR)、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晶体管(GTR)、电⼒场效应管(电⼒MOSFE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中,属于不可控器件的是_电⼒⼆极管,属于半控型器件的是_晶闸管,属于全控型器件的是MOSFET, IGBT;属于单极型电⼒电⼦器件的有电⼒MOSFET ,,属于电流驱动的是。

9、⼈们利⽤PN结的反向特性研制成了稳压⼆极管。

10、195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发明了晶闸管,1957年美国通⽤电⽓公司(General Electric)开发出了世界上第⼀只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使其商业化。

其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容量仍然是⽬前电⼒电⼦器件中最⾼,⽽且⼯作可靠,因此在⼤容量的应⽤场合仍然具有⽐较重要的地位。

11、晶闸管有阳极A、阴极K和门极(控制端)G三个联接端。

内部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

12、晶闸管导通的⼯作原理可以⽤双晶体管(三极管)模型来解释,则晶闸管可以看作由PNP和NPN型构成的V1、V2的组合。

如果外电路向门极G注⼊电流I G(驱动电流),则I G注⼊晶体管V2的基极,即产⽣集电极电流I C2,它构成晶体管V1的基极电流,放⼤成集电极电流I C1,⼜进⼀步增⼤V2的基极电流,如此形成强烈的正反馈,最后V1和V2进⼊完全饱和状态,即晶闸管导通。

电力电子技术 ---1绪论

电力电子技术 ---1绪论

◆家用电器
☞电力电子照明电源体积小、发光效率高、可节省大 量能源,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和日光灯。 ☞空调、电视机、音响设备、家用计算机, 不少洗 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等电器也应用了电力电子技术。
◆其它
☞航天飞行器中的各种电子仪器需要电源,载人航天 器也离不开各种电源,这些都必需采用电力电子技术。 ☞抽水储能发电站的大型电动机需要用电力电子技术 来起动和调速。超导储能是未来的一种储能方式,它需 要强大的直流电源供电,这也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
4.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不仅用于 一般工业,也广泛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 系统、计算机系统、新能源系统等,在照明、空调 等家用电器及其他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般工业 ☞工业中大量应用各种交直流电动机,都是 用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调速的。 ☞一些对调速性能要求不高的大型鼓风机等 近年来也采用了变频装置,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切换电阻方式 电 车 调 速 方 式 的 发 展
斩波电路方式
逆变电阻方式
◆电力系统
☞据估计,发达国家在用户最终使用的电能中,有60%以 上的电能至少经过一次以上电力电子变流装置的处理。 ☞直流输电在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时有很大的优势,其送 电端的整流阀和受电端的逆变阀都采用晶闸管变流装置,而 轻型直流输电则主要采用全控型的IGBT器件。近年发展起来 的柔性交流输电(FACTS)也是依靠电力电子装置才得以实现 的。 ☞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 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等电力电 子装置大量用于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或谐波抑制。在配电网 系统,电力电子装置还可用于防止电网瞬时停电、瞬时电压 跌落、闪变等,以进行电能质量控制,改善供电质量。 ☞在变电所中,给操作系统提供可靠的交直流操作电源, 给蓄电池充电等都需要电力电子装置。

(完整版)《电力电子技术》第1章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电力电子技术》第1章课后习题答案

1.1 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由导通变为关断的条件是什么?答: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并在门极施加触发电流(脉冲)。

或:u AK>0且u GK>0。

要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可利用外加电压和外电路的作用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即降到维持电流以下,便可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1.2晶闸管非正常导通方式有几种?(常见晶闸管导通方式有5种,见课本14页,正常导通方式有:门级加触发电压和光触发)答:非正常导通方式有:(1) Ig=0,阳极加较大电压。

此时漏电流急剧增大形成雪崩效应,又通过正反馈放大漏电流,最终使晶闸管导通;(2) 阳极电压上率du/dt过高;产生位移电流,最终使晶闸管导通(3) 结温过高;漏电流增大引起晶闸管导通。

1.3 试说明晶闸管有那些派生器件。

答:晶闸管派生器件有:(1)快速晶闸管,(2)双向晶闸管,(3)逆导晶闸管,(4)光控晶闸管1.4 GTO和普通晶闸管同为PNPN结构,为什么GTO能够自关断,而普通晶闸管不能?答:GTO和普通晶闸管同为PNPN 结构,由P1N1P2 和N1P2N2 构成两个晶体管V1、V2 分别具有共基极电流增益α1 和α2,由普通晶闸管的分析可得,α1 + α2 = 1 是器件临界导通的条件。

α1 + α2>1 两个等效晶体管过饱和而导通;α1 + α2<1 不能维持饱和导通而关断。

GTO 之所以能够自行关断,而普通晶闸管不能,是因为GTO 与普通晶闸管在设计和工艺方面有以下几点不同:1)GTO 在设计时α2 较大,这样晶体管T2 控制灵敏,易于GTO 关断;2)GTO 导通时α1 + α2 的更接近于l,普通晶闸管α1 + α2 ≥1.5 ,而GTO 则为α1 + α2 ≈1.05 ,GTO 的饱和程度不深,接近于临界饱和,这样为门极控制关断提供了有利条件;3)多元集成结构使每个GTO 元阴极面积很小, 门极和阴极间的距离大为缩短,使得P2 极区所谓的横向电阻很小, 从而使从门极抽出较大的电流成为可能。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第1次作业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0道小题)1. 在晶闸管应用电路中,为了防止误触发应将幅值限制在不触发区的信号是( )(A) 干扰信号(B) 触发电压信号(C) 触发电流信号(D) 干扰信号和触发信号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2. 当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论门极加何种极性触发电压,管子都将工作在( )(A) 导通状态(B) 关断状态(C) 饱和状态(D) 不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3. 晶闸管工作过程中,管子本身产生的管耗等于管子两端电压乘以()(A) 阳极电流(B) 门极电流(C) 阳极电流与门极电流之差(D) 阳极电流与门极电流之和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4.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控制角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 )(A) 90°(B) 120°(C) 150°(D) 180°你选择的答案: D [正确]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5. 单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电路中,晶闸管可能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为( )(A) U2(B) U2(C) 2U2(D) U2你选择的答案: B [正确]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6. 单相全控桥电阻性负载电路中,晶闸管可能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为( )(A) U2(B) 2U2(C) U2(D) U2你选择的答案: C [正确]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7.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大电感负载电路中,为了避免出现一个晶闸管一直导通,另两个整流二极管交替换相导通的失控现象发生,采取的措施是在负载两端并联一个()(A) 电容(B) 电感(C) 电阻(D) 二极管你选择的答案: D [正确]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8. 单相全控桥式整流大电感负载电路中,控制角α的移相范围是( )(A) 0°~90°(B) 0°~180°(C) 90°~180°(D) 180°~360°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9. 单相全控桥反电动势负载电路中,当控制角α大于不导电角δ时,晶闸管的导通角θ=( )(A) π-α(B) π+α(C) π-δ-α(D) π+δ-α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10.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阻性负载电路的控制角α为何值时,输出电流波形会出现零点。

1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概况_共2页

1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概况_共2页

1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概况电力电子技术是综合了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

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始于1956 年贝尔实验室发明晶闸管,其后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整流器时代,七八十年代的以0~100Hz 的GTR、GTO 为主角的变频调速、高压直流输出、静止或无功补偿等中低频范围应用的逆变器、变频器时代,至八九十年代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的出现,表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进入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2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2.1 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可再生能源是清洁的、能不断产生、永续利用的能源。

为应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和环境生态危机,发达国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宏大的可再生能源计划和工程,取得快速的发展。

美国和欧盟国家2008 年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已经超过新增的传统能源电力,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含水电)达到11.4 亿Kmh,在世界电力结构中键的作用。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增长速度滞后,已经成为电力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

新能源发电在未来几十年,总量将增加几倍。

随着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发电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将极大增强竞争力,太阳能发电解决发电时间的局限性和对电网的冲击,风力发电解决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需要在技术上有新的发展和突破,电力电子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应用的一个主要方式,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发电中发挥着关键技术作用。

2.2 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工业中大量应用各种交直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有良好的凋速性能,给其供电的可控整流电源或直流斩波电源都是电力电子装置。

近年来,由于电力电子变频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交流电机的调速性能可与直流电机相媲美,交流调速技术大量应用并占据主导地位。

大至数千Kw 的各种轧钢机,小到几百W 的数控机床的伺服电机,以及矿山牵引等场合都广泛采用电力电子交直流调速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含实验)第1章_绪论

电力电子技术(含实验)第1章_绪论

1-4
课程内容简介
1-1 电力电子技术概述
电力电子技术(power electronics):指利用电力 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把从电网获取的“ 粗电”变换成负载所需要的“精电”的技术。
电子技术包括:
信息电子技术 和 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而信息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器件
①分立器件
②模块
③IGBT单管
④IGBT模块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
高频化:提高开关频率,降低设备体积,节约资源
模块化:功率部分、控制、驱动、保护集成一体
数字化:数字控制技术广泛应用 绿色化:谐波污染小、功率因数高、电磁辐射小
1-3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广泛用于一般工业、交通运输、 电力系统、不间断电源和开关电源、家用电器、以 及新能源的开发及应用领域。在解决全球能源危机、 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至 少一次电力电子装置处理以后使用的电能所占比例 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导通和关断控制的有效信号。
3.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分支及特点
研究分支:
电 力 电 子 器 件 ( element) 技 术 、 变 流 技 术 (power conversion)和控制技术(Control)三个分支。 特点:

电力电子器件是整个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 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上,器件一般均工 作在开关状态,这是重要特征; 变流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主体,控制技术是电力电力电 子技术的灵魂;
5.家用电器
照明在家用电器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由于电力电 子照明电源体积小、发光效率高、可节省大量能源, 通常被称为“节能灯”,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白炽灯 和日光灯。

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1

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1

电⼒电⼦技术的主要内容1电⼒电⼦技术的主要内容将电⼦技术和控制技术引⼊传统的电⼒技术领域,利⽤半导体电⼒开关器件组成各种电⼒变换电路实现电能的变换和控制称为电⼒电⼦技术。

电⼒电⼦技术主要包括电⼒电⼦器件、变流电路和控制技术三个部分,其中电⼒电⼦技术是基础,变流电路是电⼒电⼦技术的核⼼。

主要研究电⼒电⼦器件的应⽤、电⼒电⼦电路的电能变换原理以及控制技术及电⼒电⼦装置的开发与应⽤。

1、电⼒电⼦器件1.1电⼒电⼦器件是指可直接⽤于主电路中实现电能变换或控制的电⼦器件,它是电⼦器件的⼀⼤分⽀,能承受⾼电压和⼤电流,是弱电控制强电的纽带。

1.2电⼒电⼦器件的分类1.2.1按可控性分类根据控制信号对器件控制程度可将电⼒电⼦器件分为三类:(1)不可控器件,不能⽤控制信号来控制其导通、关断的电⼒电⼦器件,如电⼒⼆极管。

(2)半控型器件,能⽤控制信号控制其导通,但不能控制其关断的电⼒电⼦器件称为半控型器件,主要有晶闸管及其⼤部分派⽣器件(GTO除外)。

(3)全控型器件,能⽤控制信号控制其导通,⼜能控制其关断的电⼒电⼦器件称为半控型器件,⼜称为⾃关断器件。

如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和电⼒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等。

1.2.2按驱动信号类型分类(1)电流驱动型,通过控制极注⼊或抽出电流来实现导通或关断控制的。

如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晶体管(GTR)。

(2)电压驱动型,通过在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加⼀定的电压信号就能实现导通或关断控制的,如电⼒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集成门集换流晶闸管(IGCT)。

1.2.3按器件内部载流⼦参与导电情况分类(1)单极型器件,由⼀种载流⼦参与导电的器件,如电⼒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

(2)双极型器件,由电⼦和空⽳两种载流⼦参与导电的器件,如电⼒晶体管(GTR)、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MOS控制晶闸管(MCT)。

1.3常⽤电⼒电⼦器件1.3.1电⼒⼆极管具有⼀个PN结和阳极A、阴极K的两层两端半导体器件。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第1章(Introduction 4h)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第1章(Introduction 4h)
反向恢复时间trr
关断时正向电流降为零到完全恢复对反向电压阻断能力时间。
浪涌(Surge)电流IFSM 指电力二极管承受最大连续一个或几个工频周期过电流。
哈工大(威海)自动化研究所
1.1 传统电力电子器件介绍 ---功率整流管
4. 主要类型
普通二极管
又称整流二极管,用于开关频率不高(1kHz以下)整流电路中。反 向恢复时间较长,在5S以上,正向电流定额和反向电压定额分别 可达数千安和数千伏以上。
DC-DC,AC-AC 相位控制
变流电路 控制技术
周波控制 调制控制
哈工大(威海)自动化研究所
§1.1 电力电子器件发展历程
20世纪初 电子管 电子技术 诞生 电力电子技术诞生 整流技术发展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逆变技术发展 21世纪 广泛应用时代
哈工大(威海)自动化研究所
20世纪50年代
SCR 20世纪70年代 GTO,GTR,MOS 20世纪90年代 IGBT
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
哈工大(威海)自动化研究所
1.1 传统电力电子器件介绍 ---普通晶闸管 4.主要派生器件
(1)快速晶闸管FST
包括快速晶闸管和高频晶闸管,分别应用于400Hz和
10kHZ以上斩波或逆变电路;
开关时间及du/dt和di/dt耐量明显改善:关断时间(普 通晶闸管数百微秒,快速晶闸管数十微秒,高频晶闸管 10微秒); 与普通晶闸管相比,高频晶闸管电压和电流定额不高;
1.1 传统电力电子器件介绍 ---普通晶闸管 (4)光控晶闸管LTT 利用一定波长的光照信号触发导通; 光缆装有作为触发光源的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
保证主控电路的绝缘,避免电磁干扰影响;
高压大功率场合,如HVDC输电和HV核聚变装置占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5 软开关与硬开关 提高变换器工作频率可以减小变换器体 积,但增加工作频率会大大增加变换器损 耗,降低变换器效率,为了同时提高变换 器效率和减小变换器体积,软开关技术应 运而生。 所谓软开关技术,是指电力电子器件导通 或关断时损耗为零的技术,与此相应若导 通或关断时损耗不为零则为硬开关。
返回
Vo
i
1-1分压器、电压跟随器及输出特性


可以看出,随着电流增加输出电压线性下 降,当输出电流为 12mA时,所设计的电源 输出电压为零。也就是说,这个电源对负 载变化没有调节能力。 理想电压源输出电压不会随输出电流增大 而下降,也就是说输出电压对负载变化应 该具有100%的调节性能,从电路角度看, 即电源等效内阻为零。
� �
� �
从效率方面看 V = 104mW R + R 这个电路当输出电流为零时,电路损 , 这些能量通过电阻转化为热。当输出电流为 5mA 时,此时输出电压 1.925V 输出功率 P = V I = 9.6mW 。 电压跟随器电路 显然其输出电压较分压器稳定的多,电路中除了 电阻损耗外,另附加了晶体管损耗:
C
12V
R2
(a) Vo
(b)
(c)
RS =

R1R2 = 0.275 K Ω R1 + R2

等效电路如图( b )所示,输出特性显 然这个电源在没有电流输出时,其输 3.3V 出电压为 3.3V ;有电流输出时,其输 出电压为 VO = 3.3 − 275 IO o IO为输出电流或负载电流。
B
§1.1 简单的变换器
D

如果您需要从 12V 获得一个直流电源 3.3V ,可能想到采用分压器实现,如 R2 3.3 图1-1a 所示。 =
R1 + R2
12
Rs Io R1 Vs
Io Vo +R2 RL

若R=1K ,可以算出 R2=0.379K ,运用电 工学中所学的知识,可得到所设计的 电源等效内阻为:

§1.4 变换器组成
1、电阻 � 电阻是唯一的能量损耗器件,电阻作为单独的一个器件,在 变换器功率电路中是不存在的,但存在于负载和寄生参数 中,例如,电源的等效电阻,电感、变压器和电机中的线圈 电阻,导线电阻,电容的等效电阻等。电阻的大小与流过电 阻电流的频率无关,但是,导体中的线电阻与频率有关,随 着流过电阻的电流频率增大,线电阻增大。这是由于电流流 过导线时,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磁场强度H与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因此在导线中心磁场强度最大,因此导线中心的感抗 比靠近导线表面的区域大,电流流动趋向电抗小的区域,因 此电流向导体表面集中,这就相当于增了导线的电阻率,这 种现象称之为趋肤效应(skin effect),趋肤深度与频率的平 方根成反比。解决趋肤效应的办法就是增加导体的表面积, 即用一束细直径导体代替大直径导体,这一束细导体称为多 线头导体。

电力电子技术与信息电子技术的主要 不同就是效率问题,对于信息处理电 路来说,效率大于15%就可以接受,而 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而言,大功率装置 效率低于85%还是无法忍受。目前能源 问题已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提高电源变换效率是电力电子工程师 主要任务。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器件不断出现,电 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高频、高效、高功率密 度和智能化,最终使人们进入电能变换和频率变 换更加自由的时代,并充分发挥其节能、降耗和 提高装置工作性能的作用。 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的基础,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 阔,从毫瓦级的个人无线通信设备,到百万千瓦 的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C Transmission ) 系统。


2 AC-DC变换器 ——整流器
将单相或多相交流电源变换成一个直流电源称之 为整流,这种装置成为整流器( Rectifier)。
D
L
+ vo(t) -
(a)
V s s i n ω ct Vssinwct
C
+ Vo 0
vo(t) Vs Vo
T/2 T
t
on off
(b)
Vssinwct Vs sin ωc t
n:1

2
+ -
Vs
DC-AC
AC-DC
+
Vo
-
图1-6 具有隔离变压器的dc-dc变换器


4 AC-AC变换器
将一个交流电源(单相或多相)变换成另一个交 流电源(单相或多相,同频率或不同频率)称之 为AC-AC变换。 输出频率低于输入电压频率的 AC-AC变换器称之为 周波变换器(Cyclo-convweter),其输出频率一 般是输入电源频率的几分之一。 电源频率和输出频率相同的AC-AC 电源频率和输出频率相同的AC-AC变换器称之为交 变换器称之为交 流控制器。 另一种AC-AC变换器由a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 串联而成,从而得到希望的输出电压幅度、频率 和相数。这样的AC-AC变换器称之为DC-Link acac变换器,这种变换器输出频率与输入电源频率 无关。
L
+ vo(t) -
vo(t)
C
+ Vo -
Vs
0 turn-on
Vo
T
t
turn-off
图1-5 两种整流电路
2
3
4



基本电路如图1-5(a)(b)所示。图1-5(a)中交流电源通 过二极管整流,二极管阳极承受正电压时导通,承受负电压 时截止,因此称二极管为不受控或极性控制开关。二极管后 的波形包含交流成分和直流成分,交流成分称之为纹波,因 此在二极管之后需要滤波电路。 图1-5(b)中用开关取代了二极管,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在输 入交流波形的任何时刻进行开关,而不是和二极管那样阳极 正电压时导通负电压时截止。因此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交流 分量和直流分量,滤波电路仍然需要。 AC-DC变换器应用范围很广,典型如电池充电,直流电机驱 动,高压直流输电,风力发电等。不控整流和受控整流在第 4章介绍。




V sin(ω t) Vssinwct
s c
on off
load
vo(t) Vs
0
+ Vo(t) DC-Link
t
T
V sin(ω t) Vssinwct
s c
AC-DC
C
DC-AC
Vosinwot V sin(ω t)
o o
图1-7 基本的 AC-AC变换和DC-Link AC-AC变换
B
on Vs off
(a) vo Vs
Vo
L C
+ Vo -
t
(b)
图1-2 PWM原理
返回
§1.2理想开关和实际开关
一般认为满足如下条件就是理想开关: � 开关处于关断状态时能够承受高的端电 压,并且漏电流为零; � 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时能够流过大电流,并 且此时端电压(导通电压)为零; � 导通、关断切换时所需的开关时间为零; � 即使反复地开关也不老化。 � 小信号也能导通、关断,对信号延迟时间 为零。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理想开关并不是可以 解决一切问题,如果出现了理想开关,也 是只解决了损耗问题,与此同时会面临新 的问题: 如由于理想开关在零时间内完成开通和关 断,即零时间强制切换大电流, di/dt将非常 大,由于分布电感,会产生大的过压,因 此抑制这个过压的安装技术改善是非常重 要。
返回
§1.3变换器分类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有: � 大功率直流电源。它的发展主要以提高单机容量 和增加效率为主要目标。 � 电机控制。无论是交流电机还是直流电机均采用 电力电子技术来完成电机的速度、转矩、跟随性 等控制,但目前更多的是研究直流调速不能涉及 的应用领域。 � 高压直流输电。 � 电源变换。它的发展主要以增加效率和提高控制 性能为主要目标,如电焊机、电磁感应加热、电 动机车、电动汽车,电镀电源、电冰箱、洗衣机 等控制。 � 无功功率补偿。 返回
第一章 电力电子技术综述
� � � � � � � �
引言 §1.1 简单的变换器 §1.2理想开关和实际开关 §1.3变换器分类 §1.4 变换器组成 §1.5变换器中电感电容连接 §1.6 变换器的希望特性和考核指标 §1.7 变换器保护
返回
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Power Electronics Technology)是研究电 能变换原理及功率变换装置的综合 性学科,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和 波形变换,涉及电子学、自动控制 原理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
2
S
1
2
O
O O
Ploss = (VS − VO ) IO

在大功率应用中,大量的能量损耗在晶体管上, 这些热量必须通过散热器散掉,其效率也很低。
� �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变换器设计必须 考虑至少两个方面问题: 输出参数(电压)的稳定问题; 变换效率问题;效率很低的变换电路几乎 没有应用价值。

B
Is Vs 变换器 Vc (a)
源 ac dc 输出 dc 整流 Rec tifi cati on 变换 Con vers ion ac 交流控制 ac cont rol 逆变 Inv ersi on
Io Vo
(b)
A
图1-3 变换器分类


图1-3为一个单输入单输出变换器,电源可以是直 流,也可以是交流,可以是电压源,也可以是电 流源;负载可以是电感、电容或电阻,也可以是 有源负载或者是把电能转化成其它能量形式的装 置;Vc是具有输出变量特征的控制信号,输入和 输出侧的电压或电流波形可以单相,也可以是三 相或多相形式,变换器由开关、电感、电容和变 压器组成,开关包含两端开关(如二极管)和三 端开关(如SCR)。 为了方便分析,假定这些器件都是理想器件,即 具有线性、非时变特征,开关的电压和电流容量 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