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

ISO 中国标准

GB

美国标准

ASTM

欧洲标准

EN

英国标准

BS

日本标准

JIS

德国标准

DIN

灰铁ISO185:

1988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GB/

T9439-1988

HT100;

HT150;

HT200;

HT250;

HT300;

HT350;

ASTM A48-00

138;

172;

207;

241;

276;

310;

345;

379;

414;

ASTM

A159-83

G1800;

G2500;

G3000;

G3500;

G4000

EN1561:1997

EN-GJL-100

(EN-JL1010);

EN-GJL-150

(EN-JL1020);

EN-GJL-200

(EN-JL1030);

EN-GJL-250

(EN-JL1040);

EN-GJL-300

(EN-JL1050);

EN-GJL-350

(EN-JL1060);

BS1452:1997

150;

180;

220;

260;

300;

350;

400;

JIS

G5501-1995

FC100;

FC150;

FC200;

FC250;

FC300;

FC350;

DIN1691-1985

GG-10

(0.1010);

GG-15

(0.6015);

GG-20

(0.6020);

GG-25

(0.6025);

GG-30

(0.6035);

GG-35

(0.6035);

球铁ISO1083:

1997(E)

350-22;

400-18;

400-15;

450-10;

500-7;

600-3;

700-2;

800-2;

900-2

GB/

T1348-1988

QT400-18;

QT400-15;

QT450-10;

QT500-7;

QT600-3;

QT700-2;

QT800-2;

QT900-2;

ASTM A536-99

60-40-18;

65-45-12;

80-55-10;

100-70-03;

120-90-02;

ASTM

A395-99

60-40-18;

65-45-15;

EN1563:1997

EN-GJS-350-22-LT

(EN-JS1015);

EN-GJS-350-22-RT

(EN-JS1014);

EN-GJS-350-22

(EN-JS1010);

EN-GJS-400-18-LT

(EN-JS1025);

EN-GJS-400-18-RT

(EN-JS1024);

EN-GJS-400-18

(EN-JS1020)

EN-GJS-400-15

(EN-JS1030);

EN-GJS-450-10

(EN-JS1040);

EN-GJS-500-7

(EN-JS1050);

EN-GJS-600-3

(EN-JS1060);

EN-GJS-700-2

(EN-JS1070);

EN-GJS-800-2

(EN-JS1080);

EN-GJS-900-2

(EN-JS1090);

BS2789:1985

350/22L40;

350/22;

400/18L20;

420/12;

450/10;500/7;

600/3;700/2;

800/2;900/2;

JIS

G5502-2001

FCD350-22;

FCD350-22L;

FCD400-18;

FCD400-18L;

FCD400-15;

FCD450-10;

FCD500-7;

FCD600-3;

FCD700-2;

FCD800-2;

DIN1693-1997

GGG-35.3

(0.7033);

GGG-40.3

(0.7043);

GGG-40

(0.7040);

GGG-50

(0.7050);

GGG-60

(0.7060);

GGG-70

(0.7070);

GGG-80

(0.7080);

ADI ASTM A897-97

850/550/10;

EN1564:1997

EN-GJS-800-8;

JIS

G5503-1995

DIN1693-1997

GGG-80B;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 ISO 中国标准 GB 美国标准 ASTM 欧洲标准 EN 英国标准 BS 日本标准 JIS 德国标准 DIN 灰铁ISO185: 1988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GB/ T9439-1988 HT100; HT150; HT200; HT250; HT300; HT350; ASTM A48-00 138; 172; 207; 241; 276; 310; 345; 379; 414; ASTM A159-83 G1800; G2500; G3000; G3500; G4000 EN1561:1997 EN-GJL-100 (EN-JL1010); EN-GJL-150 (EN-JL1020); EN-GJL-200 (EN-JL1030); EN-GJL-250 (EN-JL1040); EN-GJL-300 (EN-JL1050); EN-GJL-350 (EN-JL1060); BS1452:1997 150; 180; 220; 260; 300; 350; 400; JIS G5501-1995 FC100; FC150; FC200; FC250; FC300; FC350; DIN1691-1985 GG-10 (0.1010); GG-15 (0.6015); GG-20 (0.6020); GG-25 (0.6025); GG-30 (0.6035); GG-35 (0.6035); 球铁ISO1083: 1997(E) 350-22; 400-18; 400-15; 450-10; 500-7; 600-3; 700-2; 800-2; 900-2 GB/ T1348-1988 QT400-18; QT400-15; QT450-10; QT500-7; QT600-3; QT700-2; QT800-2; QT900-2; ASTM A536-99 60-40-18; 65-45-12; 80-55-10; 100-70-03; 120-90-02; ASTM A395-99 60-40-18; 65-45-15; EN1563:1997 EN-GJS-350-22-LT (EN-JS1015); EN-GJS-350-22-RT (EN-JS1014); EN-GJS-350-22 (EN-JS1010); EN-GJS-400-18-LT (EN-JS1025); EN-GJS-400-18-RT (EN-JS1024); EN-GJS-400-18 (EN-JS1020) EN-GJS-400-15 (EN-JS1030); EN-GJS-450-10 (EN-JS1040); EN-GJS-500-7 (EN-JS1050); EN-GJS-600-3 (EN-JS1060); EN-GJS-700-2 (EN-JS1070); EN-GJS-800-2 (EN-JS1080); EN-GJS-900-2 (EN-JS1090); BS2789:1985 350/22L40; 350/22; 400/18L20; 420/12; 450/10;500/7; 600/3;700/2; 800/2;900/2; JIS G5502-2001 FCD350-22; FCD350-22L; FCD400-18; FCD400-18L; FCD400-15; FCD450-10; FCD500-7; FCD600-3; FCD700-2; FCD800-2; DIN1693-1997 GGG-35.3 (0.7033); GGG-40.3 (0.7043); GGG-40 (0.7040); GGG-50 (0.7050); GGG-60 (0.7060); GGG-70 (0.7070); GGG-80 (0.7080); ADI ASTM A897-97 850/550/10; EN1564:1997 EN-GJS-800-8; JIS G5503-1995 DIN1693-1997 GGG-80B;

ISO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宣贯手册

I S O国际标准环境管理 体系宣贯手册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ISO14000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宣贯手册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ISO 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它将成为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ISO14000适用于任何性质和规模的行业,它的基本要求是:持续改进企业的整体环境行为,必须遵守所在地的环境法律法规。企业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避免企业受到环境法律法规的处罚。 国际统一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认证制度还有助于克服“绿色贸易壁垒”,在全球贸易竞争日益剧烈的未来,出口企业如果通过了ISO14000认证,就获得了全球贸易的“绿色通行证”,这无疑是扩大了企业的国际市场,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ISO14000的实施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我国企业应该认识到它对自身的影响和冲击,应关注ISO14000的动态,对照其要求,根据自身经济、技术条件,采取措施使企业管理向ISO14000靠拢,以最终达到要求并获得认证。 本册子是为实施ISO14000标准提供一本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普通员工的培训教材。 目录 8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的英文缩写。ISO的工作目标是起草国际标准、协调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国际标准的应用、增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ISO标准编号方法: ISO 14001 :1996 中国国家标准编号方法: GB / T 24001—1996

国际标准清单

国际标准清单 ISO/TC 17 Steel,钢 ISO 4986:1992 Steel castings -- Magnetic particle inspection 铸钢件磁粉检测 ISO 4987:1992 Steel castings -- Penetrant inspection 铸钢件渗透检测 ISO 4993:1987 Steel castings -- Radiographic inspection 铸钢件射线照相检测 ISO 5948:1994 Railway rolling stock material -- Ultrasonic acceptance testing 铁路车辆材料超声验收检测 ISO 6933:1986 Railway rolling stock material -- Magnetic particle acceptance testing 铁路车辆材料磁粉验收检测 ISO 9302:1994 Seamless and welded (except submerged arc-welded) steel tubes for pressure purposes -- Electromagnetic testing for verification of hydraulic leak-tightness 承压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验证水压密封性的电磁检测 ISO 9303:1989 Seamless and welded (except submerged arc-welded) steel tubes for pressure purposes -- Full peripheral ultrasonic test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longitudinal imperfections 承压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探测纵向缺欠的全周超声检测 ISO 9304:1989 Seamless and welded (except submerged arc-welded) steel tubes for pressure purposes -- Eddy current testing for the detection of imperfections 承压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探测缺欠的涡流检测 ISO 9305:1989 Seamless steel tubes for pressure purposes -- Full peripheral ultrasonic

国际标准相对原子质量(新2014)

国际标准相对原子质量(新) 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化学符号相对原子质量注脚脚注 1 hydrogen 氢H [1.007 84; 1.008 11] m 2 helium 氦He 4.002 602(2) g r 3 lithium 锂Li [6.938; 6.997] m 4 beryllium 铍Be 9.012 182(3) 5 boron 硼 B [10.806; 10.821] m 6 carbon 碳 C [12.0096; 12.0116] 7 nitrogen 氮N [14.006 43; 14.007 28] 8 oxygen 氧O [15.999 03; 15.999 77] 9 fluorine 氟 F 18.998 4032(5) 10 neon 氖Ne 20.1797(6) g m 11 sodium 钠Na 22.989 769 28 (2) 12 magnesium 镁Mg 24.3050(6) 13 aluminium (aluminum) 铝 Al 26.981 538 6 (8) 14 silicon硅Si [28.084; 28.086] 15 phosphorus 磷P 30.973 762(2) 16 sulfur 硫S [32.059; 32.076] 17 chlorine 氯Cl [35.446; 35.457] m 18 argon 氩Ar 39.948(1) g r 19 potassium 钾K 39.0983(1) 20 calcium 钙Ca 40.078(4) g 21 scandium 钪Sc 44.955 912(6) 22 titanium 钛Ti 47.867(1) 23 vanadium 钒V 50.9415(1) 24 chromium 铬Cr 51.9961(6) 25 manganese 锰Mn 54.938 045(5) 26 iron 铁Fe 55.845(2) 27 cobalt 钴Co 58.933 195(5) 28 nickel 镍Ni 58.6934(4) r 29 copper 铜Cu 63.546(3) r 30 zinc 锌Zn 65.38(2) r 31 gallium 镓Ga 69.723(1) 32 germanium 锗Ge 72.63(1) 33 arsenic 砷As 74.921 60(2) 34 selenium 硒Se 78.96(3) r 35 bromine 溴Br 79.904(1) 36 krypton 氪Kr 83.798(2) g m 37 rubidium 铷Rb 85.4678(3) g 38 strontium 锶Sr 87.62(1) g r 39 yttrium 钇Y 88.905 85(2) 40 zirconium 锆Zr 91.224(2) g

国际标准代号一览表

常见标准代号一览表 国际标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JSO/R-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 IIW-国际焊接协会标准 JCA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标准 ICRP-国际射线防护委员会标准 美国标准: ASTM STD-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AASHTO STD-美国国家公路及运输公务员协会标准ANSI STD- 美国标准协会标准 AIAG STD -自动化工业行动集团标准 API STD- 美国石油协会标准 ASNT(SNT) STD -美国无损检测协会 AREA STD- 美国铁路工程协会标准 ASME STD-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 AIA STD- 美国航空学会标准 AWS STD- 美国焊接协会标准 FAA STD- 美国联邦标准 MIL-STD - 美国军用标准 MSS STD- 美国制造商标准化协会标准 ASA-美国国家标准 NCRP STD - 美国国家辐射防护与测量理事会标准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标准 NA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标准 AMS-美国宇航材料规范 ABS-美国海运局标准 AES-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标准 AISI-美国钢铁协会标准 DOD-美国国防部标准 AIA-美国宇航工业协会标准 DOE-美国能源部标准 NBS-美国国家标准局标准 123本标准: JIS-123本工业标准 NDIS- 123本无损检测协会标准 HPI-123本高压技术协会标准 加拿大标准: CSA STD- 加拿大国家标准 CAN CGSB - 加拿大工业通用标准

IRS-加拿大标准化协会标准 英国标准: BSI-英国标准协会标准 DTD-英国航空材料规范 BS- 英国国家标准 法国标准: NF- 法国国家标准 AFNOR-法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AIR-法国国防部标准 德国标准: LN-原西德航空标准 SEL-原西德钢铁产品交货技术条件DIN-德国工业标准 其他: UNI-意大利国家标准 EN-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标准 ГОСТ-前苏联国家标准 EFNDT-欧洲无损检测联盟 STAS-罗马尼亚国家标准 AS-澳大利亚国家标准 中国标准: CB- 中国船舶行业标准 CH- 中国测绘行业标准 CJ- 中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Y- 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 DA- 中国档案工作行业标准 DB- 中国农机工业标准 DJ- 中国电力工业标准 DL- 中国电力建设行业标准 DZ- 中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EJ- 中国核工业行业标准 FZ- 中国纺织行业标准 GB- 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 GB/T-中国推荐性国家标准 GJB-中国国家军用标准 GY-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A- 中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HB- 中国航空工业行业标准

各国水泥标准对比分析

中国是世界水泥生产大国,受资源、能源、交通等因素的制约,水泥生产、销售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我国又是能源和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水泥大量出口并不应受到鼓励,但鉴于目前国内水泥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许多大企业纷纷瞄准国外市场,在此需要提示水泥企业在制订水泥出口发展时战略要充分了解相关进口国的政策法规、水泥产品标准及相应的检测方法。我国现行六大水泥产品标准(简称通用水泥标准)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涉及的试验方法基本上是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也即按我国标准检验的水泥性能指标与欧洲标准是具有可比性的,因此在签定合同时首先选择说服对方按我国现行的标准作为验收标准,这样可以避免许多麻烦。如果对方不同意采用中国标准,一定要注意进口国执行的标准体系,一些英、美殖民地国家仍执行的是ASTM、老BS标准(1991年以后英国已执行欧洲标准)。 为了使各水泥企业对主要国家标准有初步的认识,我们对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泥标准情况与我国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一、世界水泥标准发展现状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速,世界各国水泥标准也已从分别采用ISO、ASTM、BS三个标准体系的状态向绝大多数采用ISO标准体系发展。8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和地区采用美、英和ISO标准体系的基本各占1/3,进入90年代已有半数国家和地区采用了ISO标准体系。日本水泥标准的发展进程充分体现了世界水泥标准的发展状况。日本原水泥标准属ASTM标准体系,在70年代以前美国、日本对国际标准化活动不够重视,美国自持工业发达、技术先进,在对外贸易中,特别是在亚太、南美市场强调必须以美国标准为依据,因此对欧洲国家竞争国际标准主导权未引起足够重视(现国家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四项水泥检验方法标准和正在征求意见的检验方法都由欧洲标准演变而来)。70年代中期国际贸易的竞争和磨擦加剧,加速“采标”的呼声越来越高。尤其自1979年国际贸易组织(AATT)近120个成员国签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也称“标准化守则(TBT)”)中明确规定:“自1980年1月1日起,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认证制度以国际标准为依据”。此时美、日才充分意识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协调一致是大势所趋,如不及时采取对策,会严重损害本国利益。通过多年努力美国在竞争ISO、IEC技术领导权方面已卓有成效,目前美国标准化协会已参加79%TC组织的活动,承担18%的TC秘书处工作。日本于1997年对水泥标准进行了修订,水泥强度检验方法等同采用了ISO标准,水泥标准也在原ASTM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向欧洲标准体系靠拢,而且日本于1998年由ISO/TC74的O成员转为P成员,并开始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目前仍有31个国家和地区采用ASTM标准体系,而且动向不明。ISO水泥强度检验方法标准和欧洲水泥标准是经过20余年的协调产生的,因此与美国标准的协调工作尚需一个过程。 二、欧洲水泥标准发展概况

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差异的多维度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

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差异的多维度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中国国家和行业标准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的关键。为了更有效实现产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文章引入一种多维度综合研究分析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之间的差别和距离,为提升工业制造能力水平找准方向和具体方法,并建议加快修订更新中国标准,逐步缩小中国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 标签:标准;多维度;等同采用;修改采用 Abstract:Standards determine quality,and only high standards have high quality. China’s national and industry standards are ke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effective product standards and quality improvement,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ulti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s from the macro,meso and micro leve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and distance between the Chinese standard an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finds out the direction and concret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manufacturing capacity,and suggests speeding up the revision and updating of the Chinese standard,so as to gradually narrow the gap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standards. Keywords:standard;multidimensional;equivalent adoption;modification and adoption 1 概述 中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益增强,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其中,特别是在高铁、核电、通信等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但是,在ISO发布的2万项国际标准中,中国主导的,比例还很小,仅为1%左右。总体上说,中国标准还处于跟随和参与的阶段。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我们的标准化水平还需进一步加强。 所以,为了更好更快实现三个转变,更有效落实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有必要开展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研究,分析中国标准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之间的差异和距离,找到差距,奋起直追,提升工业制造能力水平,改造更新中国标准,逐步缩小中国与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距离,逐渐从跟随向引领转变,让中国产品成为优质的代名词,让中国品牌成为世界品牌。 2 多层次多维度综合研究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代替ISO9001-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1 范围 1.1总则 关注点: 1)ISO9001:2008标准的适用性。 2)产品的涵义,包括采购产品和中间产品。 3)强调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顾客要求外,还需满足使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1.2应用 关注点: 1)7.3的删减理由不充分,常见的问题: ●按标准生产 ●按常规生产,未变化 ●购买专利或外包、外聘人员 ●按顾客要求生产或按合同生产 2)特殊过程外包,故删减7.5.2。 3)7.5.4未考虑顾客提供的信息,如知识产权、专利、商标以及辅助服务。 4.1总要求 关注点: 1)产品范围与认证申请的范围的表述 2)对位置区域、分现场的描述 3)外包过程及控制要求 4)对申请子证书不同组织的描述 5)对体系整合的范围描述

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关注点: 1)4.2.1要求对文件化体系的结构要按照组织实际情况进行描述,特别是申请多证/子证书的文件结构以及整合体系的文件化的描述 4.2.2质量手册 关注点: 1)通用化,未能表现组织、产品和过程的特点,应防止照抄标准 2)手册应反映体系的现状和发生的变化,包括不同体系的整合 4.2.3文件控制 关注点: 1)归口部门应考虑不同类型的文件,如管理性文件和技术文件2)文件标识和变更 3)电子文件的管理 4.2.4记录的控制 关注点: 1)记录表式应按文件控制规定(4.2.3) 2)记录的标识和检索 3)保存和处置,包括电子版的管理应在程序中做出规定 5 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关注点: 最高管理者的承诺与5.2、5.3、5.4、5.5、5.6、6.1的接口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关注点:

ISO、IEC制定发布多项新的国际标准

ISO、IEC制定发布多项新的国际标准 近日,ISO、IEC制定发布了多项新的国际标准。证客君将最新标准动态整理如下: ISO发布首项关于客梯的国际标准 在任一特定时刻,全世界都有成千上万的货梯和客梯运营,由于出台了一些相当严格的标准,这些电梯才得以安全地送我们上下楼。但适用于电梯的国家或地区规则和法规反映在不同的标准中,从而给国际贸易带来问题。刚刚发布的ISO国际标准首次将这些标准协调一致起来,从而实现安全性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 电梯起源于数千年前的手动滑轮,例如罗马竞技场中奴隶操作的滑轮。现在有些装置是令人惊叹的工程技术,例如密苏里州的拱门。然而,大多数电梯都不那么有魅力,只是为了把我们从一个楼层运送到另一个楼层。 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标准用于概述电梯机械特征和操作特性,这三种标准都达到了类似的安全与质量水准。但是,这三种标准都有不同的要求,并且与其运作的经济领域有关联,这就意味着这些标准并不总能被世界其他地区所接受。 ISO 8100人员和货物运输用升降梯—第1部分:客梯及货梯和第2部分:升降梯部件的设计规则、计算、检查和检验通过在所有经济领域提供符合当地法规的国际通用标准来克服这些难题。

制定标准的ISO技术委员会主席吉罗?克施文德纳(Gero Gschwendtner)博士表示,现行标准的协调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并确保了世界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安全水平。 “这不仅会减少该领域许多企业的管理业务,还将为安全、创新和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平台。”ISO 8100-1和ISO 8100-2是由ISO/TC 178 升降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技术委员会制定,其秘书处是由AFNOR(ISO的法国成员)承担。 ISO发布衡量城市“智能”表现的新国际 标准ISO 37122《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智能城市指标》 城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1950年世界人口的7.51亿增加到2018年的42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67亿。城市如何适应和准备以确保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可持续的未来?他们无法改善不能衡量的事物。ISO智能城市系列的最新标准目的就是为其提供帮助。 ISO 37100系列国际标准可帮助社区采取更具可持续性和弹性的战略。刚刚发布的该系列最新版本的ISO 37122《可持续城市与社区–智能城市指标》,为城市提供了一套指标,用于衡量其在多个领域的绩效,使各国家和城市能够汲取世界上其他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该标准是对ISO 37120《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城市服务和生活质量指标》的补充,其中概述了评估城市服务提供和生活质量的关键衡量标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标准化指标,为衡量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衡量提供了可以在城市和国家之间进行比较的统一的测量方法。这些标准

最新垫片规格国际标准

DIN 125 A (ISO 7089 - NEN 2269 A) DIN 125 B (ISO 7090 - NEN 2269 B) D125 *所有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mm)* d1适用螺栓d2S厚度1.1M 130.3 1.3M 1.2 3.50.3 1.5M 1.440.3 1.7M 1.640.3 1.8M 1.7 4.50.3 2.2M 250.3 2.7M 2.560.5 2.8M 2.670.5 3.2M 370.5 3.7M 3.580.5 4.3M 490.8 5.3M 5101

6.4M 612 1.6 7.4M 714 1.6 8.4M 816 1.6 10.5M 10202 13M 1224 2.5 15M 1428 2.5 17M 16303 19M 18343 21M 20373 23M 22393 25M 24444 28M 27504 31M 30564 34M 33605 37M 36665 40M 39726 43M 42787 46M 45857 50M 48928 54M 52988 58M 561059 62M 601109 66M 641159 70M 6812010 74M 7212510 78M 7613510 82M 8014012 87M 8514512 93M 9016012 104M 10017514

DIN 126 (ISO 7091 - NEN 2268) *所有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mm)* d1适用螺栓d2S厚度 5.5M 5101 6.6M 612 1.6 7.6M 714 1.6 9M 816 1.6 11M 10202 13.5M 1224 2.5 15.5M 1428 2.5 17.5M 16303 22M 20373 24M 22393 26M 24444 30M 27504 33M 30564 36M 33605 39M 36665 42M 39726 45M 42787 48M 45857 52M 48928 56M 52988 62M 561059 66M 601109 70M 641159 78M 7212510 86M 8014012

中国标准VS国际标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110250991.html, 中国标准VS国际标准 作者:董时平汪晓东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08期 剑桥国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 Education简称IGCSE)是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开办的国际高中水平认证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同类型、同学龄段、同学历层次的课程,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国际课程,目前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地区及众多大学的认可[1]。自2004年秋我国开展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实验,已在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展开探索,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面对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借鉴国际通行课程的做法来反思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是值得尝试的。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剑桥国际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标准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实情,对加强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算法与程序、硬件教学及完善实践考核的评价体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课程称谓的比较 从2000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起,我国将计算机课程改为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含有一定的通信知识,指的是广义上的信息技术(即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目前从小学到高中,全国统一使用“信息技术”这个称谓[2]。 剑桥大学国际课程体系中中小学阶段的课程都称为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简称ICT)。只是在不同水平阶段,该课程有不同的称谓,如在高中阶段IGCSE的水平考试中叫计算机学习(Computer Studies)[3]。 课程称谓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理念的不同。可以看出我国的教学内容已从单纯的计算机知识扩展到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了[4],而IGCSE还相当重视计算机学科体系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的比较 表1 课程目标对比表

各国水泥标准对比分析样本

中国是世界水泥生产大国, 受资源、能源、交通等因素的制约, 水泥生产、销售有很强的地域性; 同时中国又是能源和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水泥大量出口并不应受到鼓励, 但鉴于当前国内水泥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 许多大企业纷纷瞄准国外市场, 在此需要提示水泥企业在制订水泥出口发展时战略要充分了解相关进口国的政策法规、水泥产品标准及相应的检测方法。中国现行六大水泥产品标准( 简称通用水泥标准) 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涉及的试验方法基本上是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 也即按中国标准检验的水泥性能指标与欧洲标准是具有可比性的, 因此在签定合同时首先选择说服对方按中国现行的标准作为验收标准, 这样能够避免许多麻烦。如果对方不同意采用中国标准, 一定要注意进口国执行的标准体系, 一些英、美殖民地国家仍执行的是ASTM、老BS标准( 1991年以后英国已执行欧洲标准) 。 为了使各水泥企业对主要国家标准有初步的认识, 我们对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泥标准情况与中国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一、世界水泥标准发展现状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速, 世界各国水泥标准也已从分别采用ISO、 ASTM、 BS三个标准体系的状态向绝大多数采用ISO标准体系发展。80年代初期世界各国和地区采用美、英和ISO标准体系的基本各占1/3, 进入90年代已有半数国家和地区采用了ISO标准体系。日本水泥标准的发展进程充分体现了世界水泥标准的发展状况。日本原水泥标准属ASTM标准体系, 在70年代以前美国、日本对国际标准化活动不够重视, 美国自持工业发达、技术先进, 在对外贸易中, 特别是在亚太、南美市场强调必须以美国标准为依据, 因此对欧洲国家竞争国际标准主导权未引起足够重视( 现国家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四项水泥检验方法标准和正在征求意见的检验方法都由欧洲标准演变而来) 。70年代中期国际贸易的竞争和磨擦加剧, 加速”采标”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自1979年国际贸易组织( AATT) 近120个成员国签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也称”标准化守则( TBT) ”) 中明确规定: ”自1980年1月1日起, 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认证制度以国际标准为依据”。此时美、日才充分意识到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协调一致是大势所趋, 如不及时采取对策, 会严重损害本国利益。经过多年努力美国在竞争ISO、 IEC 技术领导权方面已卓有成效, 当前美国标准化协会已参加79%TC组织的活动, 承担18%的TC秘书处工作。日本于1997年对水泥标准进行了修订, 水泥强度检验方法等同采用了ISO标准, 水泥标准也在原ASTM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向欧洲标准体系靠拢, 而且日本于1998年由ISO/TC74的O成员转为P成员, 并开始积极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AS9100)

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AS9100) 现状及技术发展动态 江元英 曹秀玲 林树茂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AS9100)的产生背景和主要内容,分析并归纳了其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目前修订工作的技术动态。文中还介绍了国际航空航天质量协调组织(IAQG)的组成和战略,整理、归纳了其发布的9100系列标准最新目录。 一、概述 1、AS9100标准产生的背景及演变 AS9100标准的产生源于航空航天工业的组织及其供方共同的需求。航空航天工业的全球化以及地区/国家要求和期望的差异,使航空航天工业的组织及其供方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一个组织要面对众多的供方,组织面临着如何保证从世界各地和供应链中各层次的供方采购高质量的产品和实现采购要求规范化的挑战。另一方面,一个供方也会面对众多的顾客,供方既要对不同的顾客交付具有不同质量期望和要求的产品,也要应对众多顾客要求不同的频繁的第二方审核。因此,不论从组织还是组织的供方,都希望建立一个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统一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用第三方认证取代对众多供方的第二方审核。 2000版ISO9001标准强化了标准的通用性和原则性,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为了扩大2000版ISO9001标准的适用性,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176)扩大了与相关技术委员会和行业的合作,制订了有关行业的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如ISO/TC176与国际汽车特别工作组合作,制订了汽车行业的国际标准ISO/TS 16949《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ISO 9001:2000的特别要求》,与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及相关方面的技术委员会合作,制订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国际标准ISO 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与电气通讯服务行业合作,制订了电讯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TL9000等。为了制订航空航天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航天技术委员会(ISO/TC20)成立了WG11工作组,以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 )的AS9000标准为蓝本,按照ISO标准框架制订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国际航空航天质量协调组织(IAQG)成立后,接替了ISO/TC20WG11工作组的工作,负责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工作。 为了在最大范围内统一航空航天工业系统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高产品质量,IAQG于2001年3月发布了国际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AQS9100《航空航天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的最终草案,根据该草案,SAE于2001年8月等同发布了AS9100A版标准(包括以ISO9001:1994和ISO9001:2000为基础的两个部分,1994年修订为AS9100B,取消了基于ISO9001:1994的部分),并将依据该标准通

国际标准化、标准化知识

国际标准化知识 IEC标准化管理局(SMB)的组成和任务是什么? IEC标准化管理局(SMB)由1名主席、IEC秘书长和理事会选举的15个成员组成。 IEC 标准化管理局的任务是向IEC理事局和国家委员会汇报其做出的所有决定。具体负责: 1)建立技术委员会; 2)任命技术委员会主席; 3)分配或重新分配技术委员会(有时,分委员会)秘书处; 4)批准技术委员会的名称、工作范围和工作计划; 5)对技术委员会建立和解散分委员会的认可; 6)需要时,对具体技术工作项目分配优先顺序; 7)协调技术工作,包括对几个委员会感兴趣或需要协调的标准的制定责任进行分配;为了帮助该项工作的完成,TMB可以建立相关领域专家咨询组,在基础行业和跨行业协调、有关计划以及新工作的需求等方面提供咨询; 8)在中央办公室的协助下,监控技术工作的进展,并采取适当措施;9)评审新技术领域工作的需求和新技术领域工作计划; 10) 维护ISO/IEC导则和其他技术工作规则; 对国家成员体提出的原则问题,涉及新工作项目建议、委员会草案、询问草案或最终国际标准草案决议的投诉等问题给予考虑。 ISO技术管理局(TMB)的组成和任务是什么? ISO技术管理局(TMB)由1名主席和理事会任命或选举的12个成员代表组成。 ISO技术管理局的任务是就ISO技术工作计划、协调、运作和管理问题向理事会报告,并提供咨询,具体负责: 1)建立技术委员会; 2)任命技术委员会主席; 3)分配或重新分配技术委员会(有时,分委员会)秘书处; 4)批准技术委员会的名称、工作范围和工作计划; 5)对技术委员会建立和解散分委员会的认可;

6)需要时,对具体技术工作项目分配优先顺序; 7)协调技术工作,包括对几个委员会感兴趣或需要协调的标准的制定责任进行分配;为了帮助该项工作的完成,TMB可以建立相关领域专家咨询组,在基础行业和跨行业的协调、有关计划以及新工作的需求等方面提供咨询; 8)在中央秘书处的协助下,监控技术工作的进展,并采取适当措施;9)评审新技术领域工作的需求和新技术领域工作计划; 10) 维护ISO/IEC导则和其他技术工作规则; 11) 对国家成员体提出的原则问题,涉及新工作项目建议、委员会草案、询问草案或最终国际标准草案决议的投诉等问题给予考虑。 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标准化有哪些要求? 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TBT)对标准化主要有以下规定: 1)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得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2)在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方面的待遇,要遵循非歧视原则; 3)制定技术法规必须是为了实现五个方面的正当目标,即:维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健康与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与健康、保护环境; 4)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时,要以国际标准或其相应的部分为基础; 5)应尽可能按照产品的性能要求,而不是按设计或描述特性,制定技术法规或产品标准; 6)鼓励合格评定结果的相互承认; 7)增强透明度,做好有关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情况的通报和咨询工作; 8)设立咨询点,回答其他成员所有合理的咨询。 什么是技术法规? 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TBT)对“技术法规”的定义是: “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

最新高血压国际标准(2020版)

最新高血压国际标准(2020版) 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ISH)正式发布了2020版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新指南推出了“基本标准”和“最佳标准”两种管理标准,基本标准也就是最低标准,降压目标,基本标准建议最好低于140/90 mmHg,最低降低20/10 mmHg。 一、降压目标不同: 最佳标准是对于中青年,目标血压应<130/80 mmHg(不宜低于120/70 mmHg);在以前的指南中,并没有提出不宜低于120/70 mmHg。 老指南只要求血压低于120/80属于正常血压,但对于下限没有特殊要求。新指南指出对于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到130/80以下,但不建议更低,当然现实中我们很难做到不高于130/80,不低于120/70.只是大家有一个新概念,血压并不是越低越好,我们先做好降到130/80第一步! 二、高血压分级简化,从原来的三级,修改为现在的二级 新指南血压分级: 140-159/90-99为1级高血压 ≥160/100就是2级高血压

老指南的血压大于180/110属于3级高血压,已经取消了3级高血压的概念。 也就是原来的2级高血压和3级高血压,合并为2级高血压;这可能说明只要是高于160/100这个标准的血压,其风险都是很高的。 所以对于原来3级高血压的人不要庆幸,这这是一个医学分级,并不是原来3级现在改为2级,风险降低。更多的是原来的2级和3级都属于比较危险的级别。 不但修改了高血压分级,对于危险分层也做了调整,分层简化:取消了极高危,将其合并到高危。 三、还有哪些改动? 诊断高血压方面,只有一次诊室血压高,不能诊断高血压。通常需要隔1~4周(取决于血压水平)进行2~3次诊室测量,以确认高血压的诊断。之前的要求是不同日三次血压均高于140/90,现在把不同日改为1-4周,也就是给出了更多时间,以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导致血压临时升高。 更加建议家庭血压监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这个比诊室血压,也就是医院监测工位准确。

标准体系文件

应用标准体系 一、国际 上常用的标准体系 1.德国应用标准体系(DIN) 2.美国应用标准体系(ANSI、ASTM、API) ( 分别为:美国国家标 准化组 织、美国材料实 验协会、美国石油协会) 3.日本应用标准体系(JIS) 4.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应用标准体系(ISO) 5.英国应用标准体系(B S) 6.法国应用标准体系(NF) 二、国内常用的标准体系 ㈠国家应用标 准体系(GB) 1.GB——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 2.GB/T——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 ㈡行业 应 用 标 准体系 1. 石油化工行业应用标准体系(SH) 2. 化工行业应用标准体系(HG) 3. 机械行业应用标准体系(JB) 4.电力行业应用标准体系(DL) 5. 有色治金行业应用标准体系(YS) 6. 石油天然气行业应用标准体系(SY) 7. 核工业行业应用标准体系(E J) 8.电子行业应用标准体系(SJ) 9. 通信行业应用标准体系(Y D) 10. 建筑工业应用标准体系(JG) 三、应 用标 准体系 1. 管子: 分类表示 方法 规格 公称直径DN 15 25 50 8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外径φ22 34 60 89 114 168 219 325 406 508 610 720 820 2. 法兰、阀门: 分类表示 方法 规格

公称压 力PN 0.1 0.25 0.6 1.0 1. 6 2. 2.5 4. 5. 6.4 10 16 25 40 磅级CL 150 300 400 600 900 1500 2500 四、钢管壁厚表示方法 钢管壁厚表示方法有管子表号、钢管壁厚尺寸和管子重量三 种方法: 1.以管子表号"Sch" 表示壁厚。 管子表号是管子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下材料许用应力的比值 乘以1000, 并经圆整后的数值。 即: Sch =P/[ σ]t ×1000 ANSI B36.10 (碳钢、合金钢)壁厚等级:Sch10、Sch20、Sch30、Sch40、Sch60、Sch80、Sch100、Sch120、Sch140、 Sch160 十个等级; ANSI B36.19 (不锈钢)壁厚等级:Sch5s、Sch10s、 Sch40s、Sch80s 四个等级; 2.以钢管壁厚尺寸表示中国、ISO、日本部分钢管标准采用(M M) 3.以管子重量表示管壁厚度, 它将管子壁厚分为三种: a. 标准重量管, 以STD表示(低压) b 加厚管,以XS表示(中压) c. 特厚管,以XXS表示(高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