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勇敢的气质

培养勇敢的气质
培养勇敢的气质

培养勇敢的气质

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都觉得或者希望自己是个勇敢的人,不过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什么机会被检验是否真的勇敢,可还是有很多不经意的时候,能够表露出自己的勇敢到底有几分。

在我眼里,勇敢有两种,第一种是无知无畏,就是在不了解实际危险或者代价的情况下敢于向前;第二种是担当式的勇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知难而上,赴汤蹈火,是“风萧萧兮易水寒”那种勇气和豪气;另外一种是敢作敢当,勇于面对。

最近一则新闻,小泰迪为了保护主人,勇敢地和藏獒“搏斗”,这跟荆轲为了国家而去刺杀始皇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看到这里,您会觉得,这些都是成人的勇敢,跟一个孩子有什么关系?

是的,但是这些看似和孩子很远的品质,却是未来担当世界的起源;孩子和成人的关系是什么?——孩子最后都将成为成人!

事实上,在我眼里,真正的勇敢是第二种——担当式的勇敢。而勇敢和独立与自信关系密切。

当然现在要说的是怎么培养一个孩子。

先来看看孩子的勇敢表现在哪里。

1,去幼儿园的时候勇敢和妈妈说再见,不哭泣(和独立相关)

2,晚上单独睡一个房间(和独立相关)

3,上课举手回答问题(和自信相关)

4,竞选班干部(和自信相关)

5,在学校遇到的问题不是回家找妈妈解决,而是直接跟老师或者当事人交流(不依赖)(很多孩子是这样的)

………

这些不起眼的勇敢,将会铸就一个敢担当的未来。

那我们就从哪里开始呢?

先来看看影响勇敢的因素:

(引用)

1、先天因素。属于一些遗传的气质

2、环境因素。都市的生活环境,造成孩子社会各方面实践经历比较匮乏。

3、教育不当。有的爸爸妈妈在孩子哭闹时,经常用“鬼”、“妖怪”等来吓唬孩子;有的是在孩子要外出玩耍时,用“外面有骗子,会把你骗走,卖到山里去”等话语来打消孩子外出的念头,使孩子的心理产生一种不信任别人,不安全的感觉;还有的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孩子做错了事,轻则训斥重则打骂,使孩子因怕失败而退缩……

4、切身的体验。当孩子满怀信心地在成人面前表现自己时,得到的不是表扬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丧气;当孩子打过一次针后,切肤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医院就会害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