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5套,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数学试题校区 班级 姓名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作为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4,5,6B .2,3,4C .11,12,13D .8,15,17 2.方程0)1()23(22=++--x x x 的一般形式是A .0552=+-x x B . 0552=++x x C . 05-52=+x x D . 052=+x 3.用配方法解方程2410x x --=,方程应变形为A .2(2)3x +=B .2(2)5x += C .122=-)(x D .2(2)5x -=4.2016年国内某地产公司投资破8亿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8年国内地产投资破9.5亿元, 设这两年平均地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 .819.52=+)(xB .8-19.52=)(xC .9.5218=+)(xD .9.5182=+)(x 5.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DE ∥AC ,CE ∥BD ,若AC =2,则四边形OCED的周长为A .16B .8C .4D .25题图 6题图 7题图6.如图,△ABC 中,AB =AC =12,BC =8,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则△CDE 的周长是A .20B .16C .13D .12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3,AD =5,∠BCD 的平分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则AE 的长为 A .3 B .2.5 C .2 D .1.58.为了研究特殊四边形,李老师制作了这样一个教具(如下左图):用钉子将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ABCD ,并在A 与C 、 B 与D 两点之间分别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 课上,李老师右手拿住木条BC ,用左手向右推动框架至AB ⊥BC (如下右图). 观察所得到的四边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CA =45° B .BD 的长度变小 C .AC =BD D .AC ⊥BDA BCDDCBA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若关于x 的方程042=-+-a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a =____________.10.如下图,作一个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长方形对角线为半径的圆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 是菱形。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有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有答案)一.单选题。
(每小题4分,共40分)1.已知x >y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3x >3yB.x -9>y -9C.﹣x >﹣yD.﹣x2<﹣y2 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 -3)(x+1)=x 2-2x -3B.x 2-xy=x (x -y )C.ab+bc+d=b (a+c )+dD.6x 2y=3xy•2x 3.若分式x -1x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A.1B.﹣1C.0D.24.把多项式2a 2-4a 分解因式,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 A.a B.2 C.a 2 D.2a5.已知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如图所示,那么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x >1 B.x ≥﹣1 C.﹣3<x ≤﹣1 D.x >﹣3(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10题图) 6.如图,将△COD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AOB ,旋转角为( ) A.∠AOB B.∠BOC C.∠AOC D.∠COD 7.在下列分式的变形中,从左到右一定正确的是( ) A.a b =a+1b+1 B.2a 2b =ab C.a b =a 2b 2 D.a b =acbc 8.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是( )A.﹣4a 2+b 2B.x 2+4C.a 2+c 2-2acD.﹣a 2-b 2 9.如果把xyx+y 中x ,y 的值都扩大2倍,那么这个分式的值( ) A.不变 B.缩小到原来的12 C.扩大4倍 D.扩大2倍10.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1,﹣2)和B (﹣2,0),一次函数y=2x 的图象经过点A ,则不等式2x ≤kx+b 的解集为( )A.x ≤﹣1B.x ≤﹣2C.x ≥1D.﹣2≤x <﹣1 二.填空题。
(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因式分解:a 3-4a 2= 。
12.要使分式2x -5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应满足的条件是 .13.已知x+y=5,xy=2,则x 2y+xy 2的值是 .14.如图,将周长为8的△DEF 沿EF 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第14题图)15.若a+1a =4,则a 2+1a 2= . 16.若1a +1b =5,则分式2a -5ab+2b﹣a+3ab -b的值为 .(填序号)①第3分时,汽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②从第3分到第6分,汽车行驶了120千米;③第12分时,汽车的速度是0千米/时;④从第9分到12分,汽车的速度从60千米/时减少到0千米/时. 三、解答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A=∠C ,∠B=∠DB .AB ∥CD ,AB=CDC .AB=CD ,AD ∥BCD .AB ∥CD ,AD ∥BC2.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a =2,b =3,c =4B .a =4,b =4,c =5C .a =5,b =6,c =7D .a =5,b =12,c =133.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 C .D 4.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x≤﹣3B .x≥﹣3C .x <﹣3D .x >﹣35.平行四边形ABCD 中,若2B A ∠=∠,则C ∠的度数为().A .120︒B .60︒C .30︒D .15︒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C .两组邻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7.如图,矩形ABCD 中,AB=3,两条对角线AC 、BD 所夹的钝角为120°,则对角线BD 的长为A .B .C .33D .38.如图,在矩形ABCD 中,84AB BC ==,,将矩形沿对角线AC 折叠,则重叠部分AFC △的面积为()A .12B .10C .8D .69.如图,正方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在BD 上,且BE =CD ,则∠BEC 的度数为()A .22.5°B .60°C .67.5°D .75°10.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PE ⊥BC ,PF ⊥CD ,垂足分别为点E ,F ,连接AP ,E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AP=EF;②∠PFE=∠BAP;③2EC;④△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在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内容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四边形ABCD 中,AD ∥BC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经过思考,小明说“添加AD=BC”,小红说“添加AB=DC”.你同意________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12.如图,菱形ABCD 中,若BD=24,AC=10,则AB 的长等于________,该菱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13.在Rt △ABC 中,a ,b 均为直角边且其长度为相邻的两个整数,若1a b <<,则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__.14.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一书中,给出了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也叫三斜求积公式,即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现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1,2ABC的面积为______.15.已知:,x y为实数,且4y <,则4y --果为_______.16.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BC 为边在三角形ABC 的同侧作正方形BCEF ,设正方形的中心为O,连结AO,如果AB=4,,则AC=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18.如图,已知 ABCD,E,F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且DE=B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19.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BC=∠OCB.(1)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2)请添加一个条件使矩形ABCD为正方形.20.如图,P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点,点E在BC上,且PE=PB.(1)求证:PE=PD;(2)连接DE,试判断∠PED的度数,并证明你的结论.2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分别过点C.D作CE∥BD,DE∥AC,CE和DE交于点E.(1)求证:四边形ODEC是矩形;(2)当∠ADB=60°,AD=23EA的长。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24(4)x x x x -+=-+B .2()x xy x x x y ++=+C .2()()()x x y y y x x y -+-=-D .244(2)(2)x x x x -+=+-2.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721x m x -<⎧⎨-≤⎩的整数解共有4个,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6<m <7B .6≤m <7C .6≤m ≤7D .6<m ≤73.估计6+1的值在( )A .2到3之间B .3到4之间C .4到5之间D .5到6之间4.式子:①2>0;②4x +y ≤1;③x +3=0;④y -7;⑤m -2.5>3.其中不等式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若 45+a =5b (b 为整数),则a 的值可以是( )A .15B .27C .24D .20 6.已知1112a b -=,则ab a b-的值是( ) A .12 B .-12 C .2 D .-27.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则化简2a a b -+的结果为( )A .2a+bB .-2a+bC .bD .2a-b8.如图所示,点A 、B 分别是∠NOP 、∠MOP 平分线上的点,AB ⊥OP 于点E ,BC⊥MN于点C,AD⊥MN于点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BC=AB B.与∠CBO互余的角有两个C.∠AOB=90°D.点O是CD的中点9.如图,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E⊥ BD ,垂足为 F ,若∠ABC=35°,∠ C=50°,则∠CDE 的度数为()A.35°B.40°C.45°D.50°10.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时,则∠A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A.∠A=∠1+∠2 B.2∠A=∠1+∠2C.3∠A=2∠1+∠2 D.3∠A=2(∠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a2﹣ab,例如,5※3=52﹣5×3=10.若(x+1)※(x﹣2)=6,则x的值为________.2.已知AB//y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________.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4.如图,▱ABCD中,AC、BD相交于点O,若AD=6,AC+BD=16,则△BOC的周长为________.5.如图,M、N是正方形ABCD的边CD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M BN=,连接AC 交BN于点E,连接DE交AM于点F,连接CF,若正方形的边长为6,则线段CF的最小值是________.6.如图,DE为△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AFB=90°,若AB=6,BC =8,则EF的长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组(1)327413x yx y+=⎧⎨-=⎩(2)143()2()4xyx y x y⎧-=-⎪⎨⎪+--=⎩2.先化简,再求值:22169211x x xx x⎛⎫-++-÷⎪+-⎝⎭,其中2x=.3.已知222111x x xAx x++=---.(1)化简A;(2)当x满足不等式组1030xx-≥⎧⎨-<⎩,且x为整数时,求A的值.4.如图①,△ABC中,AB=AC,∠B、∠C的平分线交于O点,过O点作EF∥BC 交AB、AC于E、F.(1)图①中有几个等腰三角形?猜想:EF与BE、CF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如图②,若AB≠AC,其他条件不变,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如果有,分别指出它们.在第(1)问中EF与BE、CF间的关系还存在吗?(3)如图③,若△ABC中∠B的平分线BO与三角形外角平分线CO交于O,过O 点作OE∥BC交AB于E,交AC于F.这时图中还有等腰三角形吗?EF与BE、CF 关系又如何?说明你的理由.5.我们给出如下定义: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点P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满足PA=PB,PC=PD,∠APB=∠CPD,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猜想中点四边形EFGH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改变(2)中的条件,使∠APB=∠CPD=90°,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不必证明)6.某游泳馆每年夏季推出两种游泳付费方式,方式一:先购买会员证,每张会员证100元,只限本人当年使用,凭证游泳每次再付费5元;方式二:不购买会员证,每次游泳付费9元.设小明计划今年夏季游泳次数为x(x为正整数).(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2)若小明计划今年夏季游泳的总费用为270元,选择哪种付费方式,他游泳的次数比较多?(3)当x>20时,小明选择哪种付费方式更合算?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D3、B4、C5、D6、D7、C8、B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2、(3,7)或(3,-3)3、60°或120°4、145、36、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31xy=⎧⎨=-⎩;(2)4989xy⎧=-⎪⎪⎨⎪=⎪⎩.2、13xx-+;15.3、(1)11x-;(2)14、(1)△AEF、△OEB、△OFC、△OBC、△ABC共5个,EF=BE+FC;(2)有,△EOB、△FOC,存在;(3)有,EF=BE-FC.5、(1)略;(2)四边形EFGH是菱形,略;(3)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6、(I)200,100+5x,180,9x;(II)选择方式一付费方式,他游泳的次数比较多(III)当20<x<25时,小明选择方式二的付费方式,当x=25时,小明选择两种付费方式一样,当x>25时,小明选择方式一的付费方式。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数学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数学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D. 4x2y=6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6.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7.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8.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9.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C. 5x+3y=15D. 4x2y=6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3x+5y=10B. 2x4y=8C. 5x+3y=15D. 4x2y=6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2x+3y=6,求x的值。
2. 3x+5y=10,求y的值。
3. 4x2y=6,求x的值。
4. 5x+3y=15,求y的值。
5. 2x4y=8,求x的值。
6. 3x+5y=10,求y的值。
7. 4x2y=6,求x的值。
8. 5x+3y=15,求y的值。
9. 2x4y=8,求x的值。
10. 3x+5y=10,求y的值。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解方程组:2x+3y=63x+5y=102. 解方程组:5x+3y=153. 解方程组:2x4y=83x+5y=104. 解方程组:3x+5y=104x2y=65. 解方程组:5x+3y=152x4y=8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计算:2x+3y=63x+5y=102. 计算:4x2y=65x+3y=153. 计算:2x4y=83x+5y=10五、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应用题:2x+3y=62. 应用题: 4x2y=6 5x+3y=15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A2. B3. C4. D5. A6. B7. C8. D9. A10. B二、填空题1. x=12. y=23. x=24. y=35. x=26. y=27. x=28. y=39. x=210. y=2三、解答题1. x=1, y=22. x=2, y=33. x=2, y=24. x=2, y=35. x=2, y=2四、计算题1. x=1, y=22. x=2, y=33. x=2, y=2五、应用题1. x=1, y=22. x=2, y=38.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简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40分) 139x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B .3x ≥-且2x ≠C .3x >-且2x ≠D .3x ≤-且2x ≠2.如图,从一个大正方形中裁去面积为6cm 2和15cm 2的两个小正方形,则留下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2610B .221cmC .2215D .263.对于任意实数x ,多项式257x x -+的值是( ) A .负数B .非正数C .正数D .无法确定正负的数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4(41)0x m x m +++=有实数根,则m 的最小整数值为( ) A .1B .0C .-1D .-25.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c b x ax c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2|5|(5)0a b -+-=,则ABC 的形状为( )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6.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中有这样一道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一十二步,问阔及长各几步?”意思是: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为864平方步,只知道它的宽比长少12步,问它的长和宽各多少步?设这块田地的宽为x 步,则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 )A .()12864x x +-=B .()12864x x ++=C .()12864x x -=D .()12864x x +=7.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 中, 点E 是CD 的中点,连接AE ;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 以点A 和E 为圆心, 以大于12AE 的等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N ;②作直线MN ,且直线MN 刚好经过点B .若2DE =,BC 则的长度是( )A .2B 3C .23D .48.满足下列条件时,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3:4:5A B C ∠∠∠= B .22A B C ∠=∠=∠ C .34AB =3BC =,5AC =D .20A ∠=︒,70B ∠=︒9.将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如图放置,顶点处两两相接,若正方形A 的边长为4,正方形C 的边长为3,则正方形B 的面积为( )A .25B .5C .16D .1210.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EFGH 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ABCD ,连接AC ,交BE 于点P ,如图所示,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8,7AE EB +=,则CFP AEP S S -的值是( )A .3B .3.5C .4D .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总计20分)1122x x -4x +x =_______.12.若m ,n 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410x x -+=的两个根,则23m m n -+的值为______. 13.如图,透明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20cm ,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4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位于离容器上沿4cm 的点A 处,若蚂蚁吃到蜂蜜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25cm ,则该圆柱底面周长为 _____.14.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a ≠0),下列说法: ①若0a b c ++=,则240b ac -≥;②若方程20a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20ax bx c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若c 是方程20ax bx c ++=的一个根,则一定有10ac b ++=成立; ④若0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根,则()2204b ac a x b -=+.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 15.计算: 804595-(2)221(31)(2)123-⎛⎫+--- ⎪⎝⎭16.已知:53x +=53y -=,求代数式22x y -的值.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总计16分)17.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0x k x k -++=. (1)求证:无论k 取任意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ABC 的一边1a =,另两边长b 、c 恰是这个方程的两个根,求ABC 的周长. 18.密云水库是首都的“生命之水”,作为北京重要的水源地,保持水质成为重中之重.如图所示,点A 和点B 分别表示两个水质监测站,点C 表示某一时刻监测人员乘坐的监测船的位置.其中,B 点在A 点的西南方向,船只C 在A 点南偏东25°方向和B 点北偏东75°方向的交汇处,求此时从船只C 看A 、B 两个水质监测站的视角ACB ∠的度数.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20分) 19.a b a b ,因为22a ba b aba b =-=-,所以构造“对偶式”再将其相乘可以有效地将a b和a b ()()22222322222222++==+--+像这样,通过分子、分母同乘一个式子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根据以上材料,理解并运用材料提供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对偶式23+23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A .互为相反数B .互为倒数C .绝对值相等 (2)已知5252x y ==-+22x y xy +的值; (3)2482x x --=.248x x t --=) 20.某大型批发商场平均每天可售出某款商品3000件,售出1件该款商品的利润是10元. 经调查发现,若该款商品的批发价每降低1元,则每天可多售出1000件.为了使每天获得的利润更多,该批发商场决定降价x 元销售该款商品.(1)当x 为多少元时,该批发商场每天卖出该款商品的利润为40000元?(2)若按照这种降价促销的策略,该批发商场每天卖出该款商品的利润能达50000元吗?若能,请求出x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六、(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1.定义:如果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满足0a b c ++=,那么我们称这个方程为“凤凰”方程.(1)若()200ax bx a a ++=≠有两个相等的正实数根,请你判断这个方程是否为“凤凰”方程?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30m x x nx +-+=是“凤凰”方程,且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求整数m的值.七、(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2分,总计12分)2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在图1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在图2中,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它们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3)在图3中,画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0.八、(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总计14分)23.如图1,长方形ABCD中,6AB=,8AD=,E为AD边上一点,3DE=,动点P从点B出发,沿B C D→→以1个单位/s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1)当t为_________s时,ABP与CDE全等;(2)如图2,EF为AEP△的高,当点Р在BC边上运动时,EF的最小值是_________;(3)当点P在EC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出t的值.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B D D C A A B 1-12.313.30cm14.①②15.(1804595 -453535-=25=(2)221(31)(2)123-⎛⎫+--- ⎪⎝⎭19221=+9=.16.解:∵53x +=53y -=, ∴5x y +=3x y -=∴()()225315x y x y x y -=+-=17.(1)解:∵()()2222424420k k k k k ∆=+-⨯=-+=-≥, ∴无论k 取任意实数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解:①当1a =的边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时,b c =, 此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20k ∆=-=,解得2k =,此时方程为2440x x -+=,解得122x x ==, ∴ABC 的周长为5;②当1a =的边为等腰三角形的腰时,1b a ==或1c a ==, 此时方程有一个根为1,代入方程,可得()1220k k -++=,解得1k =, 此时方程为2320x x -+=,解得11x =,22x =, ∵1、1、2不能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此情况舍去.综上所述:ABC 的周长为5.18.解:解:∵B 点在A 点的西南方向,船只C 在A 点南偏东25°方向和B 点北偏东75°方向,∴452570BAC ∠=︒+︒=︒,754530ABC ∠=︒-︒=︒, ∴180180703080ACB BAC ABC ∠=︒-∠-∠=︒-︒-︒=︒.答:从船只C 看A 、B 两个水质监测站的视角ACB ∠的度数是80°. 19.(1)解:∵((2323431⨯=-=, ∴对偶数23+23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倒数,故选:B ; (2)由题意得()()5252525252x +=--+,()()5252525252y -==+-+,∴251x y xy +==,, ∴22x y xy +()xy x y =+ 5=(3248x x t --=2482x x --=,得()2482x x t ---=,解得8t =,2488x x --2482x x --②, ∴①+②,得22410x -, 两边同时平方得()424100x -=, 解得=1x -,经检验,=1x -是原方程的解.20.(1)解:该批发商场决定降价x 元销售该款商品,依题意得,()()300010001040000x x +-=,即27100x x -+= 解得:122,5x x ==,答:当x 为2或5时,该饮料批发商店每天卖出该款饮料的利润为40000元 (2)解:()()300010001050000x x +-=, 即27200x x -+=∵24494200b ac ∆=-=-⨯<,原方程无解,∴按照这种降价促销的策略,该饮料批发商店每天卖出该款饮料的利润不能达到50000元. 21.解: (1)解:∵()200ax bx a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24220b a b a b a ∆=-=+-=,∵这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为正数,∴02bx a-=>, ∴a ,b 异号, ∴20b a -≠,∴20b a +=,即0a b a ++=, ∴这个方程是“凤凰”方程; (2)解:方程整理得:()230m x nx m -++=,∵此方程是“凤凰”方程, ∴3230m n m m n -++=+-=, ∴32n m =-,∵()()2222243412324129n m m n m m m m m ∆=--=-+=--+=, ∴()()32393233262626m n n m x m m m --±-±-±-±===---,∴1=1x ,23mx m =-, ∵两个实数根都是整数, ∴整数m 的值为0或2或4或6. 22.解:(1)如图1,三角形为所求;(2)如图2,三角形为所求;(3)如图3,正方形为所求.23.(1)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90AB CD B D=∠=∠=︒,,当点P在BC边上,且3BP DE==时,ABP CDE△≌△,∵BP t=,∴3t=;当点P在CD边上,若点P与点C重合,满足90AB CD B D=∠=∠=︒,,此时BP DE>,∴ABP与CDE不全等,若点P与点D重合,满足90AB CD BAD D=∠=∠=︒,,此时AP DE>,∴ABP与CDE不全等,综上所述,当3t=时,ABP CDE△≌△;故答案为:3;(2)解:∵6AB=,8AD=,3DE=,∴835AE AD DE=-=-=,当点P在BC边上运动,165152AEPS=⨯⨯=△,∵EF为AEP△的高,∴1152AEPAP EF S⋅==△,∴AP•EF=40,∴EF随AP的增大而减小,∴22222525AP BP AB BP BP +=+=+ ∴AP 随BP 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 与点C 重合时BP 最大,此时AP 也最大,而EF 则最小, 如图,点P 与点C 重合,∵9068B AB BC AD ∠=︒===,,, ∴226810AC =+=, ∵1122PAE AC EF AE AB S ⋅=⋅=△, ∴1065EF =⨯, 解得3EF =, ∴EF 的最小值为3, 故答案为:3;(3)解:设EC 的垂直平分线为直线MN ,如图,点P 在BC 边上,且在直线MN 上,连接PE ,则8PE PC t ==-,作PG AD ⊥于点G ,则90∠=︒PGE , ∵AD BC ∥,PG AD CD AD ⊥⊥,, ∴6PG CD ==, 同理AG BP t ==,5GE t =-,∵222GE PG PE +=, ∴222(5)6(8)t t -+=-,第 11 页 共 11 页 解得12t =; 如图,点P 在CD 边上,且在直线MN 上,连接PE ,则8PE PC t ==-,14PD t =-,∵222DE PD PE +=, ∴2223(14)(8)t t +-=-, 解得474t =,综上所述,t 的值为12或474.。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完整答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的相反数是()A.2-B.2 C.12D.12-2.如果y=2x-+2x-+3,那么y x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3 C.9 D.±3 3.对于函数y=2x﹣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图象过点(1,0)B.y值随着x值增大而减小C.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D.当x>1时,y>04.若关于x的方程333x m mx x++--=3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m<92B.m<92且m≠32C.m>﹣94D.m>﹣94且m≠﹣345.已知32xy=⎧⎨=-⎩是方程组23ax bybx ay+=⎧⎨+=-⎩的解,则+a b的值是()A.﹣1 B.1 C.﹣5 D.56.估计()-⋅1230246的值应在()A.1和2之间B.2和3之间C.3和4之间D.4和5之间7.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8.已知a=2018x+2018,b=2018x+2019,c=2018x+2020,则a2+b2+c2-ab-ac-bc的值是()A.0 B.1 C.2 D.39.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且中间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 .4B .8C .16D .6410.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其中∠1+∠2等于( )A .150°B .180°C .210°D .22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5310x a x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已知x=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k 2﹣2)x+2k+4=0的一个根,则k 的值为__________.3.分解因式:3x -x=__________.4.如图,点A 在双曲线1y=x 上,点B 在双曲线3y=x上,且AB ∥x 轴,C 、D 在x 轴上,若四边形ABCD 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5.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过点A 作AH BC ⊥于点H ,已知BO=4,S 菱形ABCD =24,则AH =________.6.如图,在Rt △ABC 中,∠C=90°,AC=3,BC=5,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分别为点P 、Q ,过P 、Q 两点作直线交BC 于点D ,则CD 的长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分式方程(1)21324x x x -+-=0 (2)13222x x x-+=--2.先化简,再求值:a 3a 2++÷22a 6a 9a -4++-a 1a 3++,其中a=(3-5)0+-113⎛⎫ ⎪⎝⎭-2(-1).3.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 +2)x +(2m -1)=0.(1)求证:方程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此方程的一个根是1,请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以此两根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4.如图,Rt △ABC 中,∠C=90°,AD 平分∠CAB ,DE ⊥AB 于E ,若AC=6,BC=8,CD=3.(1)求DE的长;(2)求△ADB的面积.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正前方30m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6.某开发公司生产的 960 件新产品需要精加工后,才能投放市场,现甲、乙两个工厂都想加工这批产品,已知甲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比乙工厂单独加工完成这批产品多用 20 天,而甲工厂每天加工的数量是乙工厂每天加工的数量的23,公司需付甲工厂加工费用为每天 80 元,乙工厂加工费用为每天120 元.(1)甲、乙两个工厂每天各能加工多少件新产品?(2)公司制定产品加工方案如下:可以由每个厂家单独完成,也可以由两个厂家合作完成.在加工过程中,公司派一名工程师每天到厂进行技术指导,并负担每天 15 元的午餐补助费,请你帮公司选择一种既省时又省钱的加工方案,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D4、B5、A6、B7、D8、D9、D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a ≥22、﹣33、x (x+1)(x -1)4、25、2456、8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1;(2)x=23.2、-33a +,;12-.3、(1)略;(2)4或4+.4、(1)DE=3;(2)ADB S 15∆=.5、略6、(1)甲工厂每天加工 16 件产品,乙工厂每天加工 24 件产品. (2)甲、乙两工厂合作完成此项任务既省时又省钱.见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之积为无理数的是()A.B.C.D.4.若(m﹣1)2+=0,则m+n的值是()A.﹣1B.0C.1D.25.以下列长度为三角形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5,12,13B.4,5,6C.1,,D.7,24,25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1=∠2B.∠BAD=∠BCD C.AB=CD D.AC⊥BD7.如图,是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则∠1+∠2+∠3等于()A.60°B.90°C.120°D.180°8.如图,在△ABC中,∠C=90°,AB=17cm,AC=8cm,若BE=3cm,则矩形CBEF 的面积是()A.9cm2B.24cm2C.45cm2D.51cm29.设n为正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A.5B.6C.7D.810.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1.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A.B.C.D.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BAD的平分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交于点F,且点F为边DC的中点,DG⊥AE,垂足为G,若DG=1,则AE的边长为()A.2B.4C.4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计算:=.14.相邻两边长分别是2+与2﹣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15.等腰三角形的腰为13cm,底边长为10cm,则它的面积为.16.已知▱ABCD中,∠A+∠C=240°,则∠B的度数是.17.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周长是,面积是.18.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顶点A、B、D在坐标轴上,AD=5,AB=9,点A的坐标为(﹣3,0),则点C的坐标为.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AD=8,BE=4,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0.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这块地的面积为.三、解答下列各题(本题有7个小题,共60分)21.计算:(1)4+﹣+4(2)(﹣2)2÷(+3﹣)22.(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y=﹣.(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要求画出作图痕迹)(3)如图,左边是由两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组成,沿着图中虚线剪开,可以拼成右边的大正方形,求大正方形的边长.2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点E,F分别在BC,AD上,且BE=D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4.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25.观察下列等式: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你观察到的规律,化简:(2)计算:+++…+.2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1)求证:∠ADB=∠CDB;(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27.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点O为AB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连接AE,BE.(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AEBD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x≥2D.x≥﹣2【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列不等式,即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得:2+x≥0,解得: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A错误;=,B错误;=3,C错误;是最简二次根式,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之积为无理数的是()A.B.C.D.【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进行计算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不是无理数,错误;B、,是无理数,正确;C、,不是无理数,错误;D、,不是无理数,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乘法,关键是根据法则进行计算,再利用无理数的定义判断.4.若(m﹣1)2+=0,则m+n的值是()A.﹣1B.0C.1D.2【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m﹣1=0,n+2=0,解得m=1,n=﹣2,所以,m+n=1+(﹣2)=﹣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5.以下列长度为三角形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5,12,13B.4,5,6C.1,,D.7,24,2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52+122=13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B、42+5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C、12+()2=()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D、72+242=25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1=∠2B.∠BAD=∠BCD C.AB=CD D.AC⊥BD【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以及对边相等和对角相等分别判断得出即可.【解答】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D,∴∠1=∠2,(故A选项正确,不合题意);∵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BCD,(故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AB=CD,(故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无法得出AC⊥BD,(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如图,是由三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则∠1+∠2+∠3等于()A.60°B.90°C.120°D.18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得到∠BAC+∠BCA+∠ABC=180°,又∠4=∠5=∠6=90°,根据平角为180°,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图中是三个正方形,∴∠4=∠5=∠6=90°,∵△ABC的内角和为180°,∴∠BAC+∠BCA+∠ABC=180°,∵∠1+∠4+∠BAC=180°,∠2+∠6+∠ABC=180°,∠3+∠5+∠ACB=180°,∴∠1+∠4+∠BAC+∠2+∠6+∠ABC+∠3+∠5+∠ACB=540°,∴∠1+∠2+∠3=540°﹣(∠4+∠5+∠6+∠BAC+∠ABC+∠ACB)=540°﹣90°﹣90°﹣90°﹣180°=9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运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正方形的内角为90°以及平角为180°,即可解答.8.如图,在△ABC中,∠C=90°,AB=17cm,AC=8cm,若BE=3cm,则矩形CBEF 的面积是()A.9cm2B.24cm2C.45cm2D.51cm2【考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由AB与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由BE的长,求出矩形CBEF的面积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AB=17cm,AC=8cm,根据勾股定理得:BC==15cm,则矩形CBEF面积S=BC•BE=45cm2.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9.设n为正整数,且n<<n+1,则n的值为()A.5B.6C.7D.8【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首先得出<<,进而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n的值.【解答】解:∵<<,∴8<<9,∵n<<n+1,∴n=8,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得出<<是解题关键.10.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对原式进行化简,发现三边的关系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从而可判定其形状.【解答】解:∵原式可化为a2+b2=c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11.如图,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的面积的()【考点】矩形的性质.【分析】本题主要根据矩形的性质,得△EBO ≌△FDO ,再由△AOB 与△OBC 同底等高,△AOB 与△ABC 同底且△AOB 的高是△ABC 高的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为矩形,∴OB=OD=OA=OC ,在△EBO 与△FDO 中,∵,∴△EBO ≌△FDO (ASA ),∴阴影部分的面积=S △AEO +S △EBO =S △AOB ,∵△AOB 与△ABC 同底且△AOB 的高是△ABC 高的,∴S △AOB =S △OBC =S 矩形ABC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又具有自己的特性,要注意运用矩形具备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的性质.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4,∠BAD 的平分线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与DC 交于点F ,且点F 为边DC 的中点,DG ⊥AE ,垂足为G ,若DG=1,则AE 的边长为()【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由AE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BCD为平行四边形,得到AD与BE 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等量代换及等角对等边得到AD=DF,由F为DC中点,AB=CD,求出AD与DF的长,得出三角形ADF为等腰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得到G为AF中点,在直角三角形ADG中,由AD与D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的长,进而求出AF的长,再由三角形ADF与三角形ECF全等,得出AF=EF,即可求出AE的长.【解答】解:∵AE为∠DAB的平分线,∴∠DAE=∠BAE,∵DC∥AB,∴∠BAE=∠DFA,∴∠DAE=∠DFA,∴AD=FD,又F为DC的中点,∴DF=CF,∴AD=DF=DC=AB=2,在Rt△AD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G=,则AF=2AG=2,∵平行四边形ABCD,∴AD∥BC,∴∠DAF=∠E,∠ADF=∠ECF,在△ADF和△ECF中,,∴△ADF≌△ECF(AAS),∴AF=EF,则AE=2AF=4.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计算:=6.【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化简,然后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即可.【解答】解:原式=(+2)×=3×=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14.相邻两边长分别是2+与2﹣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8.【考点】二次根式的应用.【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相邻两边的和的2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2﹣)×2=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的计算和二次根式的加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和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5.等腰三角形的腰为13cm,底边长为10cm,则它的面积为60cm2.【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过点A作AD⊥BC于点D,根据BC=10cm可知BD=5cm.由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BC于点D,∵AB=AC=13cm,BC=10cm,∴BD=5cm,∴AD===12cm,∴S△ABC=BC•AD=×10×12=60(cm2).故答案为:60cm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已知▱ABCD中,∠A+∠C=240°,则∠B的度数是60°.【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C,∠A+∠B=180°,再由已知条件求出∠A,即可得出∠B.【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B=180°,∵∠A+∠C=240°,∴∠A=120°,∴∠B=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周长是20,面积是24.【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由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可求得OA=4,OB=3,再由勾股定理求得边长,继而求得此菱形的周长与面积.【解答】解:如图,菱形ABCD中,AC=8,BD=6,∴OA=AC=4,OB=BD=3,AC⊥BD,∴AB==5,∴此菱形的周长是:5×4=20,面积是:×6×8=24.故答案为:20,24.【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18.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顶点A、B、D在坐标轴上,AD=5,AB=9,点A的坐标为(﹣3,0),则点C的坐标为(9,4).【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CD=AB=9,由勾股定理求出OD,即可得出点C的坐标.【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D=AB=9,∵点A的坐标为(﹣3,0),∴OA=3,∴OD===4,∴点C的坐标为(9,4).故答案为:(9,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求出O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AD=8,BE=4,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4.【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由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E平分∠ADC,易证得△CDE是等腰三角形,继而求得CD的长,则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BC=AD=8,∴∠ADE=∠DEC,∵DE平分∠ADC,∴∠ADE=∠CDE,∴∠CDE=∠DEC,∴CD=CE=BC﹣BE=8﹣4=4,∴AB=CD=4,∴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AD+BC+CD+AB=24.故答案为:24.【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CDE是等腰三角形是关键.20.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4米,CD=3米,∠ADC=90°,AB=13米,BC=12米,这块地的面积为24m2.【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连接AC,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出三角形ACD和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减去△ACD的面积就是所求的面积.【解答】解:如图,连接AC由勾股定理可知AC===5,又AC2+BC2=52+122=132=AB2故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故所求面积=△ABC的面积﹣△ACD的面积==24(m2).【点评】考查了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三、解答下列各题(本题有7个小题,共60分)21.计算:(1)4+﹣+4(2)(﹣2)2÷(+3﹣)【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2)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解答】解:(1)原式=4+3﹣2+4=7+2;(2)原式=4×12÷(5+﹣4)=48÷(2)=8.【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2.(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y=﹣.(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的点.(要求画出作图痕迹)(3)如图,左边是由两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组成,沿着图中虚线剪开,可以拼成右边的大正方形,求大正方形的边长.【考点】图形的剪拼;实数与数轴;分式的化简求值;勾股定理.【分析】(1)首先将括号里面通分,进而利用分式的除法运算法则化简,进而将已知代入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结合数轴得出的位置;(3)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大正方形的边长即可.【解答】解:(1)原式=÷=×=,当x=+,y=﹣时,原式==;(2)因为30=25+5,则首先作出以5和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则其斜边的长即是.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左边是由两个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组成,∴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以及无理数的确定方法以及勾股定理、图形的剪拼,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2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点E,F分别在BC,AD上,且BE=D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AD=BC,求出AF=CE,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DF=BE,∴AF=CE,∴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24.如图,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C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DC=AB=8,AD=BC=10,∠B=∠D=∠C=9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F=AD=10,DE=EF,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F=6,则FC=4,设EC=x,则DE=EF=8﹣x,在Rt△EF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x2+42=(8﹣x)2,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矩形,∴DC=AB=8,AD=BC=10,∠B=∠D=∠C=90°,∵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AF=AD=10,DE=EF,在Rt△ABF中,BF===6,∴FC=BC﹣BF=4,设EC=x,则DE=8﹣x,EF=8﹣x,在Rt△EFC中,∵EC2+FC2=EF2,∴x2+42=(8﹣x)2,解得x=3,∴EC的长为3cm.【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勾股定理.25.观察下列等式:①==;②==;③==…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你观察到的规律,化简:(2)计算:+++…+.【考点】分母有理化.【专题】规律型.【分析】(1)根据观察,可发现规律;=,根据规律,可得答案;(2)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两个数的差,可分母有理化.【解答】解:(1)原式==;(2)原式=+++…+=(﹣1).【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两个数的差是分母有理化的关键.2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1)求证:∠ADB=∠CDB;(2)若∠ADC=90°,求证: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ABD≌△CB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DB=∠CDB;(2)若∠ADC=90°,由(1)中的条件可得四边形MPND是矩形,再根据两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即可证明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解答】证明:(1)∵对角线BD平分∠ABC,∴∠ABD=∠CBD,在△ABD和△CBD中,,∴△ABD≌△CBD(SAS),∴∠ADB=∠CDB;(2)∵PM⊥AD,PN⊥CD,∴∠PMD=∠PND=90°,∵∠ADC=90°,∴四边形MPND是矩形,∵∠ADB=∠CDB,∴∠ADB=45°∴PM=MD,∴四边形MPND是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正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27.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点O为AB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连接AE,BE.(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矩形AEBD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考点】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首先得出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进而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90°,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D=CD,进而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即可.【解答】(1)证明:∵点O为AB的中点,连接DO并延长到点E,使OE=OD,∴四边形AEBD是平行四边形,∵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BC,∴∠ADB=90°,∴平行四边形AEBD是矩形;(2)当∠BAC=90°时,理由:∵∠BAC=90°,AB=AC,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BD=CD,∵由(1)得四边形AEBD是矩形,∴矩形AEBD是正方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判定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矩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 2.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3.已知a=3,b=4,若a ,b ,c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则c=( )A .5B .C .5或D .5或64.如图,△ABC 中,∠C=90°,AC=3,∠B=30°,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AP 长不可能是( )A .3.5B .4.2C .5.8D .75.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A .4B .3C .2D .16.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的值为( )A .16B .17C .18D .197.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ABCD 必然是( )A .菱形B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C .正方形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8.已知点(x 1,y 1),(x 2,y 2)都在直线y=﹣x ﹣6上,如x 1>x 2,则y 1和y 2大小关系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不能比较9.若点A (2,4)在函数y=kx ﹣2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函数图象上的是( )A .(0,﹣2)B .(,0)C .(8,20)D .(,) 1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次函数y=﹣x+3与y=3x ﹣5的图象交于点M ,则点M 的坐标为( )A . C .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11.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2.如右图,Rt △ABC 的面积为20cm 2,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B ,BC ,AC 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 . 14.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外侧,作等边△ADE ,则∠AEB= .15.当直线y=kx+b 与直线y=﹣2x+1平行,且y=kx+b 与y=x+4和x 轴交于一点,则y=kx+b 的解析式为 .16.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长为8,E 为AB 上一点,若EF ⊥AC 于F ,EG ⊥BD 于G ,则EF+EG= .17.如图,已知函数y 1=k 1x+b 1和y 2=k 2x+b 2交于点(﹣3,1),k 1>0,k 2<0,如k 1x+b 1<k 2x+b 2,则x 的范围为 .18.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DAB=60°.连结对角线AC ,以AC 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CEF ,使∠FAC=60°.连结AE ,再以AE 为边作第三个菱形AEGH 使∠HAE=60°…按此规律所作的第n 个菱形的边长是 .三、解答(第19题9分,第20题,24题每题6分,第21题5分,第22题和第23题,25题每题7分,第26题9分,共计56分)19.计算(1)(2﹣3)÷(2)2+3﹣﹣(3)已知x=,y=,求x 2+y 2.20.如图所示,矩形ABCD 中,AB=8,AD=6,沿EF 折叠,点B 恰好与点D 重合,点C 落在点G 处,求折痕EF 的长度.21.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E=CF .求证:四边形DEBF 是平行四边形.2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DE ∥AC ,CE ∥BD .(1)求证:四边形OCED 为菱形;(2)如AB=2,AC 与BD 所夹锐角为60°,求四边形OCED 的面积.23.如图,△ABC中,CE和CF分别平分∠ACB和△ABC的外角∠ACD,一动点O在AC上运动,过点O作BD的平行线与∠ACB和∠ACD的角平分线分别交于点E和点F.(1)求证:当点O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说明理由;(2)在第(1)题的基础上,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说明理由.24.已知y与x﹣1成一次函数关系,且当﹣2<x<3时,2<y<4,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25.将直线y=﹣x+2先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度,所得新的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另有一条直线y=x+1.(1)求l的解析式;(2)求点A和点B的坐标;(3)求直线y=x+1与直线l以及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6.甲乙两工程队同时修路,两队所修路的长度相等,甲队施工速度一直没变,乙队在修了3小时后加快了修路速度,在修了5小时后,乙又因故施工速度减少到每小时5米,如图所示是两队所修公路长度y (米)与所修时间x(小时)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甲队在0≤x≤5时间段内,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直接写出乙队在3≤x≤5时间段内,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2)求开修多长时间后,乙队修的长度超过甲队10米;(3)如最后两队同时完成任务,求乙队从开修到完工所修长度为多少米.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为最简二次根式主要方法是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进行,或直观地观察被开方数的每一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且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分母,被开方数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后再观察.【解答】解:A、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故A选项正确;B、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没开的尽方的数,故B选项错误;C、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没开的尽方的数,故C选项错误;D、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最简根式问题,在判断最简二次根式的过程中要注意:(1)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只要含有分数或小数,就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的每一个因式(或因数),如果幂的指数等于或大于2,也不是最简二次根式.2.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再作判断.【解答】解:A、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错误;B、D、开平方是错误的;C、符合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正确.故选C.【点评】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几个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3.已知a=3,b=4,若a,b,c能组成直角三角形,则c=()A.5 B.C.5或D.5或6【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注意有两种情况一是所求边为斜边,二所求边位短边.【解答】解:分两种情况:当c为斜边时,c==5;当长4的边为斜边时,c==(根据勾股定理列出算式).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了勾股定理求解,注意要讨论c为斜边或是直角边的情况.4.如图,△ABC中,∠C=90°,AC=3,∠B=30°,点P是BC边上的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A.3.5 B.4.2 C.5.8 D.7【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最短.【分析】利用垂线段最短分析AP最小不能小于3;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6,可知AP最大不能大于6.此题可解.【解答】解: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AP的长不可小于3;∵△ABC中,∠C=90°,AC=3,∠B=30°,∴AB=6,∴AP的长不能大于6.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和的性质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6.5.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个数为()①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A.4 B.3 C.2 D.1【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逐一判定即可.【解答】解:①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②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确;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错误;④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错误;正确的个数为2个;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熟记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6.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的值为( )A .16B .17C .18D .19【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由图可得,S 2的边长为3,由AC=BC ,BC=CE=CD ,可得AC=2CD ,CD=2,EC=2;然后,分别算出S 1、S 2的面积,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设正方形S 1的边长为x ,∵△ABC 和△CDE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 ,DE=DC ,∠ABC=∠D=90°,∴sin ∠CAB=sin45°==,即AC=BC ,同理可得:BC=CE=CD ,∴AC=BC=2CD ,又∵AD=AC+CD=6,∴CD==2,∴EC 2=22+22,即EC=2;∴S 1的面积为EC 2=2×2=8;∵∠MAO=∠MOA=45°,∴AM=MO ,∵MO=MN ,∴AM=MN ,∴M 为AN 的中点,∴S 2的边长为3,∴S 2的面积为3×3=9,∴S 1+S 2=8+9=17.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要充分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找到相等的量,再结合三角函数进行解答.7.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是矩形,则四边形ABCD 必然是( )A .菱形B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C .正方形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考点】矩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此题要根据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解;首先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知:所得四边形的对边都平行且相等,那么其必为平行四边形,若所得四边形是矩形,那么邻边互相垂直,故原四边形的对角线必互相垂直,由此得解.【解答】解:已知:如右图,四边形EFGH 是矩形,且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AD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BCD 是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证明:由于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AD 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EH ∥FG ∥BD ,EF ∥AC ∥HG ;∵四边形EFGH 是矩形,即EF ⊥FG ,∴AC ⊥B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利用了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求解.8.已知点(x 1,y 1),(x 2,y 2)都在直线y=﹣x ﹣6上,如x 1>x 2,则y 1和y 2大小关系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不能比较【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中,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y=﹣x ﹣6,k=﹣<0,∴在y=﹣x ﹣6的图象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点(x 1,y 1),(x 2,y 2)都在直线y=﹣x ﹣6上,x 1>x 2,∴y 1<y 2.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一次函数中,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9.若点A (2,4)在函数y=kx ﹣2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函数图象上的是( )A .(0,﹣2)B .(,0)C .(8,20)D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将点A (2,4)代入函数解析式求k ,再把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逐一检验.【解答】解:把点A (2,4)代入y=kx ﹣2中,得2k ﹣2=4,解得k=3;所以,y=3x ﹣2,四个选项中,只有A 符合y=3×0﹣2=﹣2.故选A .【点评】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是确定解析式常用的方法.1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次函数y=﹣x+3与y=3x ﹣5的图象交于点M ,则点M 的坐标为( )A . C .【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联立两直线解析式,解方程组即可.【解答】解:联立,解得,所以,点M 的坐标为(2,1).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通常利用联立两直线解析式解方程组求交点坐标,需要熟练掌握.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11.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x .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解得:x ≥.故答案是:x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2.如右图,Rt △ABC 的面积为20cm 2,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B ,BC ,AC 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0cm 2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以AC、CB为直径的两个半圆的面积加上△ABC的面积再减去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列式并整理,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π(AB)2,【解答】解: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π(AC)2+π(BC)2+S△ABC,=(AC2+BC2﹣AB2)+S△ABC在Rt△ABC中,AC2+BC2=AB2,=20cm2.∴阴影部分的面积=S△ABC故答案为:20cm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观察图形,准确表示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1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本题可先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然后再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长2=52+122,则斜边长=13,直角三角形面积S=×5×12=×13×斜边的高,可得:斜边的高=.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综合运用,看清题中条件即可.14.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ADE,则∠AEB= 15°.【考点】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三角形ADE为等比三角形,可得出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三角形的三边相等,进而得到AB=AE,且得到∠BAD为直角,∠DAE为60°,由∠BAD+∠DAE求出∠BAE的度数,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EB的度数.【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E为等边三角形,∴AB=BC=CD=AD=AE=DE,∠BAD=90°,∠DAE=60°,∴∠BAE=∠BAD+∠DAE=150°,又∵AB=AE,∴∠AEB==15°.故答案为:15°.【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了等量代换的思想,熟练掌握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5.当直线y=kx+b与直线y=﹣2x+1平行,且y=kx+b与y=x+4和x轴交于一点,则y=kx+b的解析式为y=﹣2x﹣8 .【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根据平行k相同可以求出k,求出直线y=x+4和x轴交点代入y=kx+b可以求出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直线y=kx+b与直线y=﹣2x+1平行,∴k=﹣2,∵y=kx+b与y=x+4和x轴交于一点,∴经过点(﹣4,0),∴0=﹣2×(﹣4)+b,∴b=﹣8,∴y=kx+b的解析式为y=﹣2x﹣8,故答案为y=﹣2x﹣8.【点评】本题考查两直线平行或相交问题,记住两直线平行k相同,灵活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如图,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长为8,E 为AB 上一点,若EF ⊥AC 于F ,EG ⊥BD 于G ,则EF+EG= 4 .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连接0E ,由正方形的性质和对角线长为8,得出OA=OB=4;进一步利用S △ABO =S △AEO +S △EBO ,整理得出答案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OA=OB=4,又∵S △ABO =S △AEO +S △EBO ,∴OAOB=OAEF+OBEG ,即×4×4=×4×(EF+EG )∴EF+EG=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巧妙建立所求线段与已知线段的关系,进一步解决问题.17.如图,已知函数y 1=k 1x+b 1和y 2=k 2x+b 2交于点(﹣3,1),k 1>0,k 2<0,如k 1x+b 1<k 2x+b 2,则x 的范围为 x <﹣3 .【考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k 1x+b 1<k 2x+b 2就是y 1=k 1x+b 1的图象在y 2=k 2x+b 2的图象的下边时对应的x 的范围,根据图象即可判断.【解答】解:根据图象可得x 的范围是x <﹣3.故答案是:x <﹣3.【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不等式以及一次函数的性质,确定两个函数的解析式与图象的对应关系是关键.18.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DAB=60°.连结对角线AC ,以AC 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CEF ,使∠FAC=60°.连结AE ,再以AE 为边作第三个菱形AEGH 使∠HAE=60°…按此规律所作的第n 个菱形的边长是 ()n ﹣1 .【考点】菱形的性质.【分析】连接DB 于AC 相交于M ,根据已知和菱形的性质可分别求得AC ,AE ,AG 的长,从而可发现规律根据规律不难求得第n 个菱形的边长.【解答】解:连接DB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AB .AC ⊥DB ,∵∠DAB=60°,∴△ADB 是等边三角形,∴DB=AD=1,∴BM=,∴AM=,∴AC=,同理可得AE=AC=()2,AG=AE=3=()3,按此规律所作的第n 个菱形的边长为()n ﹣1,故答案为()n ﹣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三、解答(第19题9分,第20题,24题每题6分,第21题5分,第22题和第23题,25题每题7分,第26题9分,共计56分)19.计算(1)(2﹣3)÷(2)2+3﹣﹣(3)已知x=,y=,求x2+y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先把括号内的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2)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3)先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x和y,再计算x+y与xy的值,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原式变形为(x+y)2﹣2xy,再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答】解:(1)原式=(8﹣9)÷=﹣÷=﹣=﹣;(2)原式=4+2﹣﹣=2;(3)x=﹣1,y=﹣(+1)=﹣﹣1,所以x+y=﹣2,xy=﹣2,所以原式=(x+y)2﹣2xy=(﹣2)2﹣2×(﹣2)=8.【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0.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8,AD=6,沿EF折叠,点B恰好与点D重合,点C落在点G处,求折痕EF的长度.【考点】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作EM⊥CD,垂足为点M设DE=x,由折叠的性质得出∠DEF=∠BEF,BE=DE=x,得出AE=8﹣x,再由矩形的性质得出∠DEF=∠DFE,证出DE=DF,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DE,得出AE、MF,由勾股定理求出EF即可.【解答】解:作EM⊥CD,垂足为点M,如图所示:设DE=x,由折叠的性质得:∠DEF=∠BEF,BE=DE=x,∴AE=8﹣x,∵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AB∥CD,∴∠DFE=∠BEF,∴∠DEF=∠DFE,∴DE=DF,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得:(8﹣x)2+62=x2,解得:x=,∴AE=DM=8﹣=,又∵DF=DE=,∴MF=DF﹣DM=﹣=,又∵ME=AD=6,∴EF===.【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翻折变换和矩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求出BE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首先连接BD,交AC于点O,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求得OA=OC,OB=OD,又由AE=CF,可得OE=OF,然后根据对角线互相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AE=CF,∴OA﹣AE=OC﹣CF,即OE=O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2.如图,在矩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DE∥AC,CE∥BD.(1)求证:四边形OCED为菱形;(2)如AB=2,AC与BD所夹锐角为60°,求四边形OCED的面积.【考点】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分析】(1)先根据DE∥AC、CE∥BD判定四边形ODEC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OC=OD,由此可判定四边形OCED是菱形.(2)作DM⊥OC,垂足为点M,证明△COD为等边三角形,得出OC=CD=OD=2,得出CM=1,DM=CM=,菱形OCED面积=OCDM,即可得出结果.【解答】(1)证明:∵DE∥AC,CE∥BD,∴四边形OCED为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为矩形,∴AC=BD,OC=AC,OD=BD,∴OC=OD,∴四边形OCED为菱形;(2)解:作DM⊥OC,垂足为点M,∵OC=OD,∠COD=60°,∴△COD为等边三角形,∴OC=CD=OD,∵AB=2,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B=2,∴OC=CD=OD=2,∵DM⊥OC,∴CM=1,∴DM=CM=,∴菱形OCED面积=OCDM=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2)的关键.23.如图,△ABC中,CE和CF分别平分∠ACB和△ABC的外角∠ACD,一动点O在AC上运动,过点O作BD的平行线与∠ACB和∠ACD的角平分线分别交于点E和点F.(1)求证:当点O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说明理由;(2)在第(1)题的基础上,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说明理由.【考点】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OE=OF,即可得出结论;(2)证出EF⊥AC,即可得出结论.【解答】(1)证明:当点O运动到AC的中点位置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理由如下:∵O为AC中点,∴OA=OC,∵EF∥BD,∴∠CEO=∠ECB,∵CE平分∠ACB,∴∠BCE=∠ACE,∴∠CEO=∠ECO,∴OE=OC,同理可证,OC=OF,∴OE=OF,∴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又∵EF=2OE,AC=2OC,∴EF=AC,∴四边形AECF为矩形;(2)解:当∠ACB=90°时,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理由如下:∵EF∥BD,∠ACB=90°,∴∠AOE=90°,∴EF⊥AC,∵四边形AECF为矩形,∴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证出OE=O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4.已知y与x﹣1成一次函数关系,且当﹣2<x<3时,2<y<4,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析】进行分类讨论k大于0还是小于0,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和b的值即可.【解答】解:设y=k(x﹣1)+b(k≠0),依题意得:当k>0时,2=﹣3k+b①,4=2k+b②,由①②得:k=,B=,∴y=x+;当k<0时,4=﹣3k+b①,2=2k+b②,由①②得:k=﹣,b=,∴y=﹣x+;综上所述: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y=x+或y=﹣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注意分类讨论.25.将直线y=﹣x+2先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度,所得新的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另有一条直线y=x+1.(1)求l的解析式;(2)求点A和点B的坐标;(3)求直线y=x+1与直线l以及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分析】(1)根据图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得答案;(2)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答案;(3)根据解方程组,可得交点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1)直线y=﹣x+2先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得y=﹣(x﹣1)+2+1,化简得y=﹣x+.(2)当y=0时,0=﹣x+.解得x=7,即A(7,0);当x=0时,y=,B(0,);(3)将y=﹣x+和y=x+1联成方程组解得两直线交点为(,).再求出两直线与y轴交点分别为(0,)和(0,1),所以三角形面积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利用图象平移的规律是解题关键.26.甲乙两工程队同时修路,两队所修路的长度相等,甲队施工速度一直没变,乙队在修了3小时后加快了修路速度,在修了5小时后,乙又因故施工速度减少到每小时5米,如图所示是两队所修公路长度y (米)与所修时间x(小时)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甲队在0≤x≤5时间段内,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4x ;直接写出乙队在3≤x≤5时间段内,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35x﹣85 ;(2)求开修多长时间后,乙队修的长度超过甲队10米;(3)如最后两队同时完成任务,求乙队从开修到完工所修长度为多少米.【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甲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过(5,70),乙队在3≤x≤5的时间段内是一次函数,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可分两种情况:①3≤x≤5;②x>5.分别根据乙队修的长度超过甲队10米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设乙队从开修到完工所修水渠的长度为m米,乙队在修筑5小时后,甲剩余(m﹣70)米,乙剩余(m﹣90)米,根据两队同时完成任务,即时间相等,即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1)设甲队在0≤x≤5时间段内,y与x的函数的解析式是y=kx,根据题意得:5k=70,解得:k=14,则甲的函数解析式是:y=14x.②设乙队在3≤x≤5时间段内,y与x的函数的解析式是:y=mx+b,根据题意得:,解得:.则函数解析式是:y=35x﹣85.故答案为y=14x;y=35x﹣85;(2)分两种情况:①当3≤x≤5时,由题意得35x﹣85﹣14x=10,解得x=;②当x>5时,乙队y与x的函数的解析式是:y=5(x﹣5)+90.由题意得5(x﹣5)+90﹣14x=10,解得x=.答:开修或小时后,乙队修的长度超过甲队10米;(3)由图象得,甲队的速度是70÷5=14(米/时).设乙队从开修到完工所修长度为m米.根据题意得: =,解得m=.答:乙队从开修到完工所修的长度为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此类题是近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