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宰相剃头

合集下载

聪明的理发师

聪明的理发师

聪明的理发师游戏类型:危机处理/客户服务/赞美/沟通活动形式:全体参与,人数不限所需时间:5分钟场地要求:会议室,无特别要求所需材料:一张“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幻灯片活动目的1、学会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找寻突破口2、以幽默的方式,使听众了解在人际沟通中赞美的力量。

操作步骤1、培训师先给大家讲一个理发师的故事:相传北宋时的宰相寇准有一次请一个理发师理发。

理发师理到一半时,也许是因为过度紧张,不小心将头发剃秃了一块。

这个可把他吓坏了,顿时惊恐万分,宰相要是怪罪下来,那还了得。

理发师不愧是个老江湖,深知一般人的心理:盛赞之下,怒气全无。

情急之下,忽生一计。

他连忙将剃刀放下,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寇准的肚子,那种眼神好像宰相怀了小孩,好奇而不解。

寇准见他这样,感到十分迷惑,连忙问:“你不继续理发,为什么盯着我的肚子看个没完?”理发师解释道:“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我看您的肚子并不大呀,怎么可能撑得了船呢?”寇准闻听此言,顿时哈哈大笑:“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指宰相的气量相对比较大,对于一些小事情,能够容忍,不计较。

”理发师听到这里,“扑通”一声跪到地上,战战兢兢地说:“小的该死,刚才在给大人理发时,不小心将头发剃秃了一块,宰相您的气量大,请饶恕小的吧!”寇准闻听此言,摸摸自己的头发,果真发现秃了一块。

刚要勃然大怒,但转念一想:自己刚说过宰相的肚量大,不计较小事,现在怎么能对犯了小错的理发师治罪呢?于是,笑着说道:“好了,你起来吧,谁让宰相的肚里能撑船呢?”2、培训师讲完,开始引导性地提问。

相关讨论1、谈谈你听完故事后的感想?2、理发师采用了什么策略,使得宰相饶恕了自己?3、在客户服务中,如何运用故事中的策略,妥善处理顾客的“愤怒”?游戏总结1、在危机处理中,必须找好突破口。

理发师的聪明在于抓住了一般人的心理:盛赞之下,怒气全无。

2、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指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

真诚的赞美与肯定是最动听的语言,是打开心门的钥匙。

理发 经典故事

理发 经典故事

理发经典故事一、奇怪的剃头匠有位理发匠学艺三年,自以为已经学到了师傅的技艺,迫不及待地想出师了。

有一天,师傅让他给一位有钱的大亨理发。

他想:“这次肯定能赚很多钱!”可是当他给这位大亨理完发后,大亨却没付钱就要离开。

他很生气,想拦住大亨理论。

这时,大亨说:“你这个理发匠太厉害了,你的飞毛手真厉害,让我的头发直接飞走了!我怎么敢付给你钱呢?”听到这个奇怪的原因,理发匠目瞪口呆,原来自己还达不到水平,只好低头认错。

二、理发师与宰相有一个理发师给宰相理发的时候把宰相的眉毛全刮掉了。

宰相很不高兴,就质问理发师:“你明知我是相爷,为什么还要把本人的眉毛刮掉呢?”理发师解释说:“我没有刮掉你的眉毛啊!我只不过是刮脸的时候不小心碰了一下眉毛而已!”宰相正准备发作,理发师接着说:“如果刮脸的时候碰到眉毛都会使眉毛掉了的话,那您的脸皮这么厚,我的剃刀根本切不进去,这只能怪眉毛太嫩了!”宰相被说的没话说了,只好摸着光光的下巴,哭笑不得。

三、关公与包青天传说关羽和包拯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辰,于是有一个好事者就把他们两个人放在一起来加以比较。

为此还专门设计了一场类似“超男”一样的比赛,并且聘请了许多评判员。

尽管是一场友谊赛,但双方都非常认真对待。

比赛从体力和智力两方面来进行。

结果关羽在智力方面大显神通,而包拯在体力方面大露锋芒。

两者正好各擅其长。

这场比赛让评判员们争论不休,从而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四、理发与刮脸有一个理发师在给人刮脸的时候,这个人问他:“为什么咳嗽声能响彻整个屋子?”理发师一时答不上来。

就在这时,在旁边打扫卫生的一位老头儿突然插话说:“这是因为接触面太小的缘故。

”这位先生听到了这句话后就转身离去。

这时这位理发师很后悔没有好好发挥自己的幽默感。

五、理发匠与修女有一个理发匠到乡下给人理发时碰到一些困难。

当他为一位修女理发时,修女总是抱怨说她的头发掉得太多。

理发匠灵机一动就对她说:“那是因为你经常帮助别人啊!因为你帮助的人越多,上帝就会越喜欢给你送更多的头发来!”于是修女就很高兴地离开了。

管理学小故事

管理学小故事

管理学小故事管理学小故事管理学小故事1元朝大画家何澄根据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故事绘制了一副《陶母剪发图》。

画的意思是说:晋国有一个叫陶侃的贫困青年,有一天,他的朋友陆逵来拜访他,因为没有钱买酒招待他,陶侃的母亲在仓促之间,便把她的头发剪下来去卖钱换酒。

这幅画被年仅八岁的岳柱看到了,便毫不客气地指出了画中矫情悖理之处:陶侃的母亲手上戴着金手镯,却要剪下头发去换取酒食,这是不合情理的。

因为金首饰很值钱,完全可以用它去换酒,何必匆匆忙忙把头发剪了去换酒招待客人呢?作为一个孩子,他根本不去考虑《陶母剪发图》所宣扬的魏晋名士风度,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对人事有限的直观认识,去理解画面的意思,所以他的.诘问一针见血,切中问题的要害。

成年人总是以为自己看过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了,总是在强调一种成熟,中国自古就有“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样的训诫。

其实有时候社会新鲜人独特的视角正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们所不及的地方。

因为单纯所以直接,于是他们所提的方案可能就最有效。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是不会正面否定年青下属的新创意新想法的,这一次也许不能用,但是下一次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了呢?自以为是的主管常轻视成员的创意,从而关闭成功的大门。

管理学小故事2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

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位敬酒。

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漆黑一片,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

许姬一甩手,扯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到座位上并在楚王耳边悄声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你赶快叫人点起蜡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了。

”楚王听了,连忙命令手下先不要点然蜡烛,却大声向各位臣子说:“我今天晚上,一定要与各位一醉方休,来,大家都把帽子脱了痛快饮一场。

”众人都没有戴帽子,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

后来楚王攻打郑国,有一健将独自率领几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通郑国的`首都,而此人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一位。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海因里希法则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海因里希法则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消除与控制一、海因里希法则1941年,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对大约55万件的机械事故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受伤和不安全行为之间存在以下关系:死亡:受伤:人的不安全行为=1:29:300就是说330次不安全行为中,可能出现29次伤害事故,一次死亡事故。

死亡占不安全行为的3‰,伤害事故88‰,其余909‰为侥幸。

虽然看起来好像违规行为发生死人事故的概率很低,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违规行为造成的最大伤害不会像买彩票一样中大奖砸到自己的头上!虽然这个法则不具备普适性,但他提供了人们研究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关系的一种方法,对安全管理提供了依据,后来,国际石油生产联合会(OGP)根据这一方法,对石油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同样得出数量关系:在整个OGP系统,死亡:受伤:人的不安全行为=1:25:67 死亡率11‰,伤害269‰,侥幸720‰在石油公司, 死亡:受伤:人的不安全行为=1:43:74死亡8‰,伤害364‰,侥幸628‰承包商,死亡:受伤:人的不安全行为=1:22:66死亡11‰,伤害247‰侥幸742‰海因里希法则说明,没有那个行业的违规行为都会一直平安无事,在不同的行业,违规行为付出的代价不同.二、事故原因分析海因里希通过对美国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调查发现,98%的伤害事故可以预防,有2%的事故发生超出人的能力能够达到的范围,不可预防。

也就是说伤害事故98%属于人祸,只有2%属于天灾。

对于这98%的人祸,完全可以通过安全管理避免,找出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避免事故的唯一选择。

所以,对安全事故,《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拟定了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1。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2。

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3。

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4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针对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安全生产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学生素质规范教育)感受名人智慧_宰相的气量

(学生素质规范教育)感受名人智慧_宰相的气量

古时候,有个技艺高超的理发师。

有一次,朝廷宰相张申请他理发。

理发师给宰相修面修到一半时,不小心把眉毛刮掉了。

“哎呀,不好了!”他暗自叫苦,顿时惊恐万状,深知宰相必然会怪罪下来,这可吃罪不起呀!他情急智生,猛然醒悟,心中暗喜,连忙停下刮刀,故意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五脏六腑看个透。

宰相见他这模样,感到莫名其妙,这肚皮可谓人皆有之,有什么好看的?就迷惑不解地问道:
“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什么意思呢?”
“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能撑船呢?”理发师解释说。

张申宰相听了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说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都能容忍,从不计较的。


理发师听到这句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最大,请千万恕罪!”
张申宰相一听啼笑皆非,眉毛都刮掉了,今后怎么能见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发作,但冷静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怎能为这点小事给他治罪呢?于是宰相便豁达温和地说:“无妨,且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即可。


当理发师刮掉了宰相的眉毛之后,料到张申宰相要发怒,一发怒那可担当不起。

怎样才能使宰相不发怒呢?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放下剃刀看宰相的肚皮,果然堵了宰相的发怒之路,免除了一场灾难,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有预料性,能预料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然后采取某种行动,引诱论敌自堵退路,自掘陷阱。

历史故事大全精选5篇

历史故事大全精选5篇

历史故事大全精选5篇中国历史哲理源远流长,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其中哲理的知识。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历史故事大全,方便大家学习。

历史故事大全1常言道:“在仆人眼中,既无英雄,也无圣贤。

”旁观者注目的是英雄和圣贤的高光亮点,仆人寓目的却是主人的缺点、弱点和污点。

主人的忠仆与帝王的忠臣异质而同构,倘若他们对主人的某些言行不以为然,私底下或许直言不讳,在公开场合则守口如瓶。

近日,我读《宋人轶事汇编》,其中数则司马光的轶事涉及其忠仆吕直,饶有佳趣。

王安石当权,厉行变革,司马光持不同政见,难有作为。

他退居洛阳,不屑世务,自称齐物子。

起初,司马光蛰居于陋巷之中,夏天闷热难耐,为了避暑,请工人挖出一间地下室。

其好友范镇同样怕热,却在许昌建起一座塔楼,天天登高纳凉。

大学者邵雍去拜访三朝元老富弼,富弼问他最近有什么新闻,邵雍回答:“只听说,有一个人巢居,有一个人穴处。

”富弼闻言大笑。

后来,司马光搬出了陋巷,在尊贤坊购得一座园子,取名为独乐园。

苏东坡赋诗赞美道:“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中有五亩园,花竹香而野。

”迄至晚年,夫人谢世,司马光遂有“暂来还似客,归去不成家”的兴叹。

他写信告诉友人:“草妨步则薙之,木碍冠则芟之,其他任其自然,相与同生天地间,亦各欲遂其生耳。

”说是独乐园,其实是众乐园,连草木虫鱼也能欣欣然各得其所.有一天,司马光问邵雍:“在先生看来,我是怎样的人?”邵雍说:“君实是脚踏实地的人。

”司马光视之为知己之言。

邵雍又补充道:“君实是九分人。

”谁都知道,世间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司马光有一个忠仆,姓吕名直,性情亦如姓名,心直口快。

某日,司马光要吕直去市场上卖掉家中的坐骑,特别叮嘱道:“这匹马今年夏天患过肺病,你一定要把实情告诉买主。

”吕直遵嘱而行,遂传为佳话。

北宋时期,洛阳是西京,是大都会,牡丹花盛开时,游人络绎不绝。

独乐园名头响亮,游客慕名造访,吕直守园,常能收获赏钱。

吕直用这笔钱建造了一所公厕和一座井亭。

古代人物故事5篇经典

古代人物故事5篇经典

古代⼈物故事5篇经典⼩朋友,你知道关于中国古代的⼈物吗,⼀起来看看吧。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古代⼈物故事5篇经典,供⼤家参考。

古代⼈物故事5篇1曹学佺“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多是读书⼈”当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在想,能说出这番话的⼈应当是⼀位直性⼦的忠义之⼈,后来发现的确如此。

这句对联听过的⼈应当不少,但知道作者的可能就⽐较少了。

说出这话的是明末官员、学者曹学佺。

为⼈正派刚义,有情有义。

曹学佺出⾝并不⾼贵,母亲早逝,⽗亲靠卖饼养⼤了曹学佺。

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在中国⼈思想中根深蒂固,在科举取⼠的朝代,寒门之辈要出头,读书是唯⼀的选择。

因为⽗亲的⽀持,曹学佺得以读书求学,后来⼊京参加科举考试。

万历⼗九年考举⼈,次年会试落榜。

⼗年寒窗他⾃然不是空架⼦,⼀次不⾏就考第⼆次。

在万历⼆⼗三年的下⼀次会试中,曹学佺成功⼊榜考中进⼠。

据说会试的时候考“车战”,曹学佺出⽣福州不熟悉车战,于是请求“⾈战”。

当时考官是张位答应了他,曹学佺运筹帷幄,指挥有度,让张位很是惊讶。

考完之后张位欣赏他才华,将他暗暗定为第⼀名。

不过在最终确定排名的时候,曹学佺情况到底⽐较特殊,所以最后还是将他划⼊了⼆甲。

不像如今⼤家考试,考完就散,可能过⼏个⽉⾃⼰考官长啥样都记不得。

在古代考官与考⽣的关系更为密切,许多考⽣若是在这个考官下中榜,就可以算是考官的半个门⽣。

官路之中这种关系很重要,历来受考官和学⽣重视。

曹学佺有情有义的第⼀个体现,便是在与张位关系的处理上。

张位后来被罢官,落寞回乡之时,曾经的同僚和门⽣⼀个都没来,只有曹学佺赶去为他送⾏。

后来曹学佺还因此被贬官,到⼤理寺担任闲职。

曹学佺还是⼀位为官为民之辈。

在他担任四川右参政之时,曾亲⾝经历四川重⼤灾荒。

他当机⽴断煮粥赈济灾民,后⼜将四川发⽣灾荒的惨状绘成图纸上报,得来300万赈灾银两。

四川⼈民得知此事,对曹学佺是感恩戴德,纷纷都说三百年来没有这样的待遇,⼀切都是曹⼤⼈的善举。

曹学佺不畏权贵,蜀王王府失⽕被烧,勒令地⽅官府凑银⼦修复。

管理故事:宰相的谋略

管理故事:宰相的谋略

春秋时,鲁国的宓子贱担任单父宰相。

齐国的军队有一次要攻打鲁国,而齐军的行军路线必须经过单父城。

城中的百姓们听到消息后对宓子贱说:“麦子已经成熟,迟早要收割。

如今齐国军队突然要行军到此,恐怕来不及做到每个人自己收割自己种的麦子,请你让我们一起出城收割麦子,这样既可以收割到自己的粮食,又不会资助齐国人,一举两得。


宓子贱听后始终不作表态。

没过多久,齐国的军队路过此地后抢收了麦子。

鲁王因此感到非常恼火,准备治宓子贱的罪。

宓子贱对鲁王说道:“今年的麦子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来年还可以种。

如果我们在齐国到来之前,一哄而抢地去收割麦子,其中势必会有不劳而获者,这样下去,我们的百姓会产生出惰性,他们不去种地而整天希望敌国军队犯境,长此以往,鲁国就会衰落下去。

单父国的麦子只占鲁国所有粮食的九牛之一毛,它的丢失不会使鲁国遭受多大损失,而如果把不劳而获的思想留下来,将会有几代人因此而受害啊!”
鲁王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点评:
有些企业管理者因取一点小成绩便沾沾自喜,而不是从企业远景看问题。

眼前的利益虽然可观,但如果这些利益损害了企业将来的发展,实属鼠目寸光之见。

本末倒置的危害是值得人来警惕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故事:宰相剃头
相传古时某宰相请一个理发师理发。

理发师给宰相修到一半时,也许是过分紧张,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给刮掉了。

唉呀!不得了了,他暗暗叫苦。

顿时惊恐万分,深知宰相必然会怪罪下来,那可吃不了兜着走呀!
理发师是个常在江湖上行走的人,深知人之一般心理:盛赞之下无怒气消。

他情急智生,猛然醒悟!连忙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的五脏六腑看个透似的。

宰相见他这模样,感到莫名其妙。

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
理发师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解释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撑船呢?”宰相一听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较的。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


宰相一听啼笑皆非:眉毛给刮掉了,叫我今后怎么见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发作,但又冷静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怎能为这小事,给他治罪呢?
于是,宰相便豁达温和地说:“无妨,且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就是了。


领导者有宽容之心,固然让人钦佩。

但当你的下属犯了大错误,实在难辞其究时,你还需要纵容、庇护他吗?
管理人员绝不能在事情尚未完全确定之前,轻易做出任何承诺!一个不能实现的承诺对失望者来说是一大蹂躏,这是管理人员绝不能犯的过错。

管理人员除非有完全的权力,否则绝不要做承诺。

领导者切不可轻易许诺,更不可沽名钓誉让人有机可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