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教案第十一章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教案设计

《口腔护理》教案设计
2018年11月20日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设计
3.课堂教学。
(40分钟)
3.1图片展示,导入新课(2分钟)
俗话说,“病从口入”我们的口腔是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 已有很多研究发现口腔疾病可导致或加重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胃病、糖尿病、肺炎,有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侵入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可以来观看几张口腔图片。
这些就是口腔感染,据美国的两位学者统计,如果每年投资5亿美元为那些养老院的病人提供口腔护理,病人的死亡率就可以下降10%。
可见口腔感染已经严重的危害到了人类的健康。
既然病从口入,那么守护健康也应该从口腔开始。
我想问下你们是怎样来守护自己口腔的健康的?那么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他们怎样来维护口腔的健康呢?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口腔感染的图片,让学生更深刻的明白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明白教学与人的健康有关,与我今后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从而树立我要学这一观念。
从而引入“特殊口腔护理”定义。
3.2情景案例、设置障碍,提出问题(2分钟)
李先生,62岁,患败血症,高温昏迷已7天,给予大量的抗生素治疗,口腔黏膜白色膜状物可拭去,请问:
1、患者口腔病变的原因是什么?
2、为患者做口腔护理时应注意什么?
3、口腔护理的操作步骤及具体实施步骤有哪些?。
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前言《护理学基础》是一门阐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学基础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
本课程为适应医学模式的新变化,介绍了以人的需要为主干,提供身体的保护与身体的支持、安全及治疗性环境、以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和理论基础、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抢救和护理记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护理对象的护理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能运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2.了解《护理学基础教程》的教学目的及内容3.熟悉护理学基础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4.熟悉《护理学基础教程》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1.《护理学基础》的基本任务2.护理学基础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3.《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和范畴4.学习《护理学基础教程》的方法及要求第二章医院[目的要求]1.了解医院的组织结构2.熟悉医院的任务3.熟悉门诊、急诊的特点4.熟悉门诊部、急诊科〔室〕的设置和布局5.掌握门诊和急诊的护理工作6.掌握铺床法7.了解病区的护理工作[教学内容]1.医院的组织结构和任务2.门诊部3.急诊科4.病区5.患者床单位的准备第三章患者入院及出院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患者入院护理程序2.掌握一般患者及急诊危重患者入病室的初步护理工作3.掌握分级护理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4.熟悉患者出院的护理[教学内容]1.入院护理2.出院护理第四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有关生命体征的医学术语2.了解体温的形成、产热与散热、体温调节3.熟悉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的评估4.掌握体温过高与过低的护理措施5.掌握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的测量及记录方法6.了解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的生理变化[教学内容]1.体温的评估与护理2.脉搏的评估与护理3.呼吸的评估与护理4.血压的评估与护理第五章满足舒适的需要[目的要求]1.掌握医院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实施2.了解满足患者清洁卫生需要的意义3.掌握口腔护理漱口液的选择4.掌握特殊口腔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5.熟悉床上洗头操作方法和头虱、虮的灭除法6.熟悉卧床患者床上擦浴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7.掌握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操作方法8.熟悉晨晚间护理的内容9.掌握压疮发生的原因及好发部位10.掌握压疮的临床分期和各期的主要护理措施11.掌握疼痛的定义和特性12.了解疼痛发生的机制、原因13.熟悉疼痛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14.掌握促进疼痛解除的方法15.掌握休息和睡眠的概念,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16.了解休息的形式和意义17.熟悉休息的条件、睡眠的分期和各期的特点、睡眠周期的特点、睡眠失调的形式[教学内容]1.舒适的概述2.环境与舒适3.卧位与舒适4.清洁与舒适5.压疮的预防与护理6.疼痛护理7.休息与睡眠第六章满足活动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活动的重要性、影响活动的因素2.熟悉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3.熟悉患者活动的评估内容4.熟悉协助患者活动的方法5.掌握人体力学的概念、人体力学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6.掌握全范围关节活动[教学内容]1.活动的基本知识2.患者活动的评估3.协助患者活动第七章提供生理的保护与身体的支持[目的要求]1.熟悉活动辅助器的使用方法2.熟悉搬运辅助器的使用方法3.熟悉制动辅助器的使用4.了解预防关节挛缩、血栓性静脉炎的辅助器的使用5.熟悉预防压疮的保护性器材6.掌握约束带的使用[教学内容]1.活动辅助器2.搬运辅助器3.制动辅助器4.预防关节挛缩的定位辅助器5.预防压疮的保护性器材6.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弹性袜7.保护具第八章满足生物安全的需要[目的要求]1.掌握医院内感染的概念、类型2.熟悉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管理3.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4.掌握物理、化学消毒灭菌的适用对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掌握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及使用注意事项6.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原则、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7.掌握隔离的概念,传染病区区域的划分8.掌握隔离原则、隔离的种类[教学内容]1.医院内感染2.清洁、消毒、灭菌3.无菌技术4.隔离技术第九章满足营养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人体对热能的需要2.掌握医院各类饮食的使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3.掌握胆囊试验饮食、忌碘饮食、大便隐血试验饮食要求及方法4.熟悉患者的饮食护理5.掌握鼻饲法的目的、适应证、方法及注意事项6.掌握要素饮食的目的、适应证、方法、并发症及注意事项7.熟悉胃肠外营养的护理[教学内容]1.营养的基本要求2.患者的饮食护理3.特殊饮食护理第十章冷热疗法的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冷热疗法的作用2.了解冷热疗法的效应及影响因素3.掌握冷热疗法的禁忌和常用方法[教学内容]1.冷热疗法的基本知识2.常用冷疗法3.常用热疗方法第十一章药物疗法[目的要求]1.了解药物种类和领取的方法2.熟悉药物保管原则3.掌握给药的原则及常用的给药方法4.熟悉药物过敏反应的原因5.熟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6.掌握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7.掌握各种皮试液的浓度、配制方法及试验结果的判断方法8.掌握TAT脱敏疗法9.了解其他给药方法[教学内容]1.给药基础知识2.口服给药法3.注射给药法4.雾化吸入法5.其他给药法6.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第十二章满足液体平衡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液体平衡的基本知识2.熟悉静脉输液的基本知识3.熟悉颈外静脉输液法、深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4.掌握输液微粒的定义及其对人体的危害5.熟悉血型的种类及分型依据、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血液制品种类6.掌握静脉输液术7.掌握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反应及护理8.掌握常用输血法、输血反应及防治[教学内容]1.液体平衡的基本知识2.静脉输液3.静脉输血第十三章满足排尿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与排尿有关的解剖及生理2.熟悉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以及尿液的评估3.掌握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尿失禁的概念及原因4.掌握排尿异常的护理5.掌握导尿术、留置导尿术、膀胱冲洗术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排尿的基本知识2.排尿异常的护理3.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第十四章满足肠道排泄的需要[目的要求]1.了解与排便有关的解剖及生理2.熟悉影响正常排便的因素以及对排便活动的评估3.掌握便秘、粪便嵌顿、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的概念及原因4.掌握异常排便的护理5.掌握各种灌肠法和肛管排气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排便的基本知识2.排便异常的护理3.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第十五章标本的采集[目的要求]1.了解标本采集的目的意义2.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3.掌握正确收集和送检各种标本的方法[教学内容]1.标本采集的意义及原则2.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第十六章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护理[目的要求]1.熟悉病情观察的方法、内容2.了解抢救工作的基本知识3.熟悉吸痰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熟悉缺氧的种类及常用给氧方法5.掌握鼻塞给氧法、用氧注意事项及氧疗监护内容6.掌握洗胃术、CPR的A、B、C步骤7.掌握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一般护理[教学内容]1.病情观察的基本知识2.抢救工作的基本知识3.常用抢救技术4.危重患者的护理第十七章临终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临终的有关概念和对丧亲者的健康教育2.熟悉现代死亡的标准,死亡的分期3.掌握临终患者的身心变化及其护理4.掌握对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5.熟悉尸体护理的操作方法[教学内容]1.临终护理的基本知识2.临终患者和家属的护理3.死亡后的护理第十八章护理文件记录[目的要求]1.了解护理文件的意义及书写要求2.掌握各种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3.熟悉护理病历的记录内容及书写要求4.熟悉病案排列的顺序[教学内容]1.概述2.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方法3.护理病历4.护理文件的保管使用说明1.本大纲提供护理专业本科生使用。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口腔护理幼儿园健康教育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教案:主题:口腔护理一、引言口腔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系到整体健康。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通过系统的口腔护理教育,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口腔护理知识1. 口腔的构成:口腔主要由牙齿、牙龈、舌头和口腔黏膜组成。
2. 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预防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保持口气清新,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
3. 口腔护理方法:包括刷牙、使用牙线、漱口等。
4. 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的危害: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容易导致蛀牙、口臭、牙龈出血等问题。
三、口腔护理教育目标通过本次口腔护理教育,旨在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幼儿口腔卫生意识,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四、口腔护理教育内容1. 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a. 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
b. 使用牙线清洁牙齿,保持牙缝清洁。
c. 定期口腔检查和洁牙。
2. 正确的刷牙方法a. 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
b. 刷牙姿势和力度要正确。
c. 注意牙齿表面和牙缝的清洁。
3. 饮食与口腔健康a. 提倡少食甜食,多食蔬菜水果。
b. 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五、口腔护理教育方法1. 讲解口腔护理知识:通过课堂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口腔的构成、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口腔护理方法。
2. 示范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老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线、漱口等步骤。
3. 游戏教学法:设计口腔护理知识游戏,增加趣味性,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口腔护理知识。
六、口腔护理教育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口腔卫生习惯、口气清新程度等,进行口腔护理教育的效果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七、口腔护理教育总结口腔护理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系统的口腔护理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护理学基础口腔护理

50 - 52 ℃的 温水)、 50 %乙醇、屏风。调节室温在 24 - 25 ℃以上,拉上窗帘或屏风遮挡。
55
床上擦浴
目的
1、去除皮肤污垢,保持皮肤清洁,增进病人舒适。 2、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排泄功能,预防感染 和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3、活动肢体,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4、观察和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并与病人建立良好护患关 系的机会。
摩牙龈部。
11
评估 特 殊 口 腔 护 理
1.口腔情况 2.口腔卫生习惯及自理 能力 3.口腔卫生知识
计划
1、目标/评价标准 (1)患者口腔清洁、无异味, 口腔湿润,感觉舒适。 (2)患者口腔内原有病灶好 转或痊愈。 (3)患者及家属获得口腔卫 生的知识和技能。 2、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备 (2)外用药
(1)头发情况 (2)头发护理知识
及自理能力 ( 3)患者病情及 治疗情况。
1、目标/评价标准 (1)患者头发整洁、 美观、无异味、无 虱,感觉舒适。 (2)患者及家属获 得头发卫生的知识 和有关技巧。 2、用物准备
23
去除头皮屑,使头发整齐、清洁,减少感染机会。 按摩头发,刺激头部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的生长
必要时备张口器。
2 . 常用漱口溶液 3 .外用药:按需准备。如液状石蜡、锡类散、冰硼 散、新霉素、口腔薄膜、西瓜霜、金霉素甘油、制霉 菌素甘油等。
14
15
常用漱口溶液
16
核对解释 安置体位 铺巾置盘 湿润口唇
观察口腔
协助漱口 擦洗口腔 漱口涂药
整理归位
17
操作步骤
1、洗手后准备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再次核对 床号、姓名。 2、协助病人仰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面向护士, 将毛巾铺于颌下,弯盘放于病人口角旁。 3、先湿润口唇、口角,再用压舌板撑开颊部, 借助手电筒的光线评估口腔情况。
基础护理学之口腔护理

加强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1 2 3
完善口腔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在医学、护理等专业教育中,加强口腔护理相关 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口腔护理人才。
开展口腔护理技能培训
针对在职医护人员和口腔护理从业者,定期开展 口腔护理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考核,提高其专业 技能水平。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口腔护理理念和技术,加强 与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口腔护 理专业的国际影响力。
牙刷使用时间过长会导致刷毛变形, 影响清洁效果。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 次牙刷。
选择合适的牙膏
根据个人口腔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牙 膏,如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抗过 敏牙膏可以缓解牙齿敏感等。
04
特殊人群口腔护理要点
孕妇及产妇口腔保健指导
妊娠期口腔检查
营养补充
在妊娠早期和晚期,应分别进行口腔检查 ,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口腔问题。
孕妇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摄入, 特别是钙、磷等,以维护牙齿和骨骼健康 。
口腔卫生
避免有害因素
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导致牙龈炎等口腔问题 ,应坚持每日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 缝,并定期更换牙刷。
孕妇应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以预防 口腔癌和牙周病等。
儿童青少年牙齿发育期关注事项
01
02
03
04
乳牙保护
消除炎症
通过洁治、刮治等方式清除牙菌斑、 牙石,减少炎症刺激。
药物治疗
局部使用消炎药物,如漱口水、药膏 等,控制炎症发展。
牙周手术
对于严重牙周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 牙周手术治疗,如牙龈切除术、翻瓣 术等。
口腔卫生指导
教育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线 等清洁工具,保持口腔卫生。
护理口腔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名称口腔护理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熟悉口腔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口腔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了解口腔护理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口腔护理用品和设备。
- 能够独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
- 能够评估口腔护理的效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口腔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和细心度。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口腔护理概述2. 口腔护理用品和设备3. 口腔护理步骤和方法4. 口腔护理并发症及预防5. 口腔护理评估四、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 教师详细讲解口腔护理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示范- 教师现场示范口腔护理操作,包括使用口腔护理用品和设备、正确刷牙、漱口等。
4. 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口腔护理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5. 讨论- 学生就口腔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进行解答和总结。
6. 评估- 教师对学生口腔护理操作进行评估,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规范、效果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操作规范度3. 操作熟练度4. 评估效果六、教案范文口腔护理教学教案一、教案名称口腔护理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口腔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掌握口腔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了解口腔护理中可能遇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使用口腔护理用品和设备。
- 能够独立进行口腔护理操作。
- 能够评估口腔护理的效果。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口腔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和细心度。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口腔护理概述2. 口腔护理用品和设备3. 口腔护理步骤和方法4. 口腔护理并发症及预防5. 口腔护理评估四、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口腔护理的重要性,例如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口腔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
护理学基础教案口腔护理

护理学基础教案口腔护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
2.学习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入话题,与学生讨论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对健康的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讲解(20分钟)1.口腔护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口腔卫生、口腔疾病等内容。
2.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和技巧:包括刷牙、漱口等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三步:实践操作(30分钟)1.展示正确的刷牙和漱口方法,让学生学习并模仿。
2.分组进行口腔护理实践操作,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口腔护理。
第四步: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并强调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和技巧。
第五步:巩固练习(20分钟)1.与学生进行口腔护理知识的问答,巩固学生对口腔护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布置口腔护理作业,要求学生在家进行口腔护理,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资源:1.PPT准备相关的口腔护理知识和图片。
2.口腔模型、牙刷、牙膏、漱口水等实践操作所需的材料。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对口腔护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口头问答考核学生对口腔护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口腔护理作业的内容和完成情况。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口腔护理书籍或资料,进一步加深对口腔护理的了解。
2.组织学生参观口腔诊所或口腔护理实践,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和体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口腔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护理方法,以及进行实践操作,能够使学生了解口腔护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口腔护理习惯。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对口腔护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够正确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通过回顾巩固和评估,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中,也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倡导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为了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可以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教案

学
重
难
点
重点:1、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及擦洗牙齿顺序。
2、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难点:1、口轻护理的操作方法及擦洗牙齿顺序。
教学
方法
讲解、讨论、点评、归纳教室、假牙模型等准备用物。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倒入案例
进入教学
PPT讨论讲授
短片演示
示范操作
PPT讲授
操作示范
回示总结
1入对比案例:
教学科目《养老护理员》教案
口腔护理
科目
养老护理员
授课题目
口腔护理
学时
本课题共授课1学时
授课方式
多媒体、板书
授课
对象
养老护理员及下岗待业人员
教学
目的和要
求
技能:正确掌握口腔护理的操作步骤及擦洗牙齿顺序。
知识:熟悉口腔护理的目的。
根据老人口腔问题,掌握选择使用口腔护理溶液。
掌握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态度: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学会关心体贴老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⑶讨论:口腔护理的方法及擦洗牙齿顺序?
学员讨论:
教师归纳:
⑷观看口腔护理操作的录像。
⑸教师利用PPT把口腔护理的要领详细给养老护理员们介绍。
⑹剖析程序,教师边讲边进行示范操作;
(7)养老护理员回示、老师总结。
养老护理员情境练习
示范结束,学员每3人一组到模拟实训室练习,教师指导;
情境练习。
情境:教师将学员分成3人一组,每小组自设情景进行表演(要求把口腔护理的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穿插进去)。
案例:陈某,男,75岁,因车祸全身瘫痪,意识清楚入住养老院,根据入住评估,需要给予每日正常口腔护理。
提问:如果你是责任护理员你应该怎么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⑸嘱患者张口,护士一手持压舌板轻轻撑开颊部,一手用手电筒观察口腔情况;
⑹协助患者用吸水管吸水嗽口;
⑺嘱患者咬合上下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左侧颊部,用弯血管钳夹取含漱口液的棉球擦洗牙齿左外侧面,沿牙齿纵向擦洗,按顺序由
多媒体课件
录像
5分钟
复习
谈谈自己每天进行口腔护理的目的与手法
⑾酌情使用外用药;
⑿撤去弯盘及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⒀清理用物,记录。
2.注意事项
(1)擦洗时动作要轻,特别是对凝血功能不良的患者,要防止碰伤粘膜及牙龈。
(2)昏迷患者禁漱口,需用张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擦洗时必须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留在口腔内。
(3)传染病患者的用物按照消毒隔离入理原则。
(3)患者及家属能配合护理操作并获得口腔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技能。
2.用物准备:治疗碗2个、吸水管、弯血管钳、短镊子、弯盘、纱布、棉签、压舌板、治疗巾、石蜡油、手电筒、常用漱口溶液。
实施:
1.操作步骤
⑴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按需备物;
⑵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核对后解释;
⑶协助患者侧卧位或仰卧头偏向一侧,面向护士;
(1)口腔手术后的病人选用何种漱口药液
(2)绿脓杆菌感染时选用何种漱口溶液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内侧洗向门齿。同法擦洗右外侧面;
⑻嘱患者张口,依次擦洗虎齿的左上内侧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面、左下咬合面,弧形擦洗左侧颊部。同法擦洗右侧;
⑼由内向外擦洗硬腭及舌面;
⑽擦洗完毕,协助患者吸温开水漱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2)介绍口腔护理的有关知识。
(3)义齿的清洁与护理
(4)使患者及家属能免够做到有效的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评价
1.患者口腔是否清洁、湿润、无异味、无刺激。
2.患者口腔感染是否减轻或痊愈,有无牙龈出血。
3.患者及家属获得了口腔卫生方面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并配合操作。
2.去除口臭、口垢,使患者舒适,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内粘膜、舌苔及气味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
评估:
1.口腔的情况 口唇、口腔粘膜、牙、牙龈、腭部、口腔气味。
2.口腔卫生习惯及自理能力
3.口腔卫生知识
计划:
1.目标
(1)患者口腔清洁无异味,口唇湿润,感觉舒适。
(2)患者口腔原有病痛减轻或痊愈。
教 案 首 页
教师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专业名称护理授课序次20授课类型理论1+实训1
班 级
授课日期
授课题目(章,节)
第十一章患者的清洁护理
第一节口腔护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说出口腔护理的目的、常用濑口溶液及其作用,以及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2.能做口腔护理操作。
教学重点: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以刷牙方法为难点
以寝室为单位,集体备课,预习完成床上擦浴的操作过程
实施情况及
分析
学生能积极参与练习,效果较好。
复习内容:
口罩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穿脱隔离衣的注意事项。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 配
第一节 口腔护理
一、一般口腔护理
(一)口腔卫生习惯
(二)刷牙方法
(1)上下颤动刷牙法;(2)沿齿缝上下刷洗法;
(三)口腔清洁用具 牙刷、牙膏、牙线等
(四)义齿的清洁与护理
二、特殊口腔护理
目的:
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0分钟
1.讲授
(1)口腔护理的目的、义齿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2)口腔护理的适应范围
(3)口腔护理时的擦洗顺序
10分钟
2.讨论
口腔是有菌区,为什么健康者不易致口腔感染,而患病时则容易发生口腔感染呢?
3.模拟示范
教师首先在牙模上示教口腔擦洗的正确顺序及方法,然后再用人体模型完成全过程
10分钟
4.病案讨论
附
口腔护理常用溶液选择
1. 生理盐水用于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2. 朵贝尔溶液用于抑菌、除臭选
3.1-3%的过去过氧化氢遇有机物放出新生氧,抗菌除臭
4.1-4%的碳酸氢钠溶液用于真菌感染
5.2-3%硼酸溶液用于细菌感染
5.教师评价
提示
昏迷病人口腔护理时
1.禁漱口
2.需用压舌板应从臼齿处放入
3.一次只用一个棉球
45分钟
1
分组练习
口腔护理操作
2.教师辅导
教 案 末 页
小 结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主要途经之一。当病人患病时,机体防御功能下降,导致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出现口腔卫生不洁,甚至出现品腔疾病,所以说保持口腔清洁十分重要。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1.简述口腔护理的目的及常用漱口溶液
2.练习口腔护理操作。
下次教学预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