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改专利法实施细则说明(标准版)
专利法实施细则范文

专利法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发明创造的合法权益,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专利申请、审查、授权、无效宣告、侵权纠纷等相关事项的处理。
第三条专利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鼓励创新、公正公平、保护公共利益、促进技术交流和合作。
第四条专利部门应当加强对专利法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第五条专利申请人对其申请的发明创造享有独立的、排他的权利。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第二章专利申请和审查第六条专利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包括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绘制的说明书、摘要等。
第七条专利申请人应当提供完整、准确、清晰的申请文件,确保申请的可理解性和可实施性。
第八条专利审查机关应当按照专利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及时审查专利申请,并保证公开和透明的审查程序。
第九条专利审查机关应当按照审查指南的要求,对专利申请进行审查,严格遵守法定审查期限。
第十条专利审查机关应当对不符合专利法和本实施细则规定的申请,及时作出驳回决定,并告知理由。
第三章专利授权和专利权保护第十一条专利授权机关按照专利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对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申请进行授权。
第十二条专利授权机关对于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申请,应当给予审查合格通知,并授权为专利权。
第十三条专利授权机关应当保证授权决定的公开以及专利权的保护,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四条专利权人可以依法对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提起诉讼,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专利无效宣告第十五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他人的专利权是无效的,可以向专利无效宣告机关申请宣告无效。
第十六条专利无效宣告机关应当严格审查无效宣告请求,并根据专利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作出宣告无效的决定。
第五章专利侵权纠纷第十七条专利侵权纠纷应当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处理。
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专利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公正、公平地审理专利侵权案件。
最新版专利法实施细则

最新版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法和本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最新版专利法实施细则,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最新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
第三条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中文;国家有统一规定的科技术语的,应当采用规范词;外国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没有统一中文译文的,应当注明原文。
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证件和证明文件是外文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附送中文译文;期满未附送的,视为未提交该证件和证明文件。
第四条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以寄出的邮戳日为递交日;邮戳日不清晰的,除当事人能够提出证明外,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日为递交日。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各种文件,可以通过邮寄、直接送交或者其他方式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文件送交专利代理机构;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文件送交请求书中指明的联系人。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自文件发出之日起满15日,推定为当事人收到文件之日。
根据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应当直接送交的文件,以交付日为送达日。
文件送交地址不清,无法邮寄的,可以通过的方式送达当事人。
自公告之日起满1个月,该文件视为已经送达。
第五条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期限的第一日不计算在期限内。
期限以年或者月计算的,以其最后一月的相应日为期限届满日;该月无相应日的,以该月最后一日为期限届满日;期限届满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限届满日。
第六条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而延误专利法或者本细则规定的期限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指定的期限,导致其权利丧失的,自障碍消除之日起2个月内,最迟自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内,可以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请求恢复权利。
2024年专利法实施细则

2024年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对专利制度实施进行具体规定,促进创新创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专利法实施机关”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其授权的地方组织,依法对专利申请、授权和纠纷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专利申请”包括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优先权”是指在确定专利申请权利的问题上,对优先权申请文件的参照,以及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享受优先权申请权的特权。
第五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知识产权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专利案件的审判实践总结和规范性解释。
第六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审查指南”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为指导专利审查工作所制定的文件,用以明确专利申请审查的原则、规则、程序和要求。
第二章专利的申请和受理第七条对于发明创造在专利保护范围内的,其专利申请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八条对于发明创造属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其专利申请可以先公开审查,然后再进行授权,但是对于属于国家秘密的发明创造,应当首先进行保密审查。
第九条本实施细则中提及的“专利文件”包括发明创造的描述书、权利要求书、摘要以及图纸、实物照片等附件资料。
第十条专利申请应当提交到专利法实施机关,提供所需的文件和信息,并缴纳申请费。
第三章专利的审查和授权第十一条对于专利申请的审查程序,应当依照专利法和审查指南的要求进行,包括对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新颖性审查、创造性审查和实用性审查。
第十二条在新颖性审查中,专利法实施机关应当进行检索,评估专利申请的主要特征与已有技术方案的差异。
第十三条在创造性审查中,专利法实施机关应当评估专利申请对于普通技术人员是否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
第十四条在实用性审查中,专利法实施机关应当评估专利申请的实施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并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23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23修订)实施细则十七条第三款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内容如下: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羡差的说明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该名称应当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
说明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技术领域:写明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二)背景技术: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有可能的,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三)发明内容: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并对照现有技术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四)附图说明:说明书有附图的,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五)具体实施方式:详细写明申请人认为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必要时,举例说明;有附图的,对照附图。
发明或者实闹派猜用新型专利申请人应当按照前款规液型定的方式和顺序撰写说明书,并在说明书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除非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性质用其他方式或者顺序撰写能节约说明书的篇幅并使他人能够准确理解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说明书应当用词规范、语句清楚,并不得使用“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类的引用语,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
发明专利申请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序列的,说明书应当包括符合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序列表。
申请人应当将该序列表作为说明书的一个单独部分提交,并按照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规定提交该序列表的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副本。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应当有表示要求保护的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的附图。
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法实施细则最新2023如下: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专利法实施细则最新版本

专利法实施细则最新版本1. 介绍专利法实施细则是指对专利法进行具体细化和规定的法规文件,旨在明确专利申请、审查、授权和管理方面的具体要求。
本文将介绍最新版本的《专利法实施细则》。
2. 专利审查实施细则2.1 申请文件要求•申请人必须提交书面申请,包括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图样。
•申请书必须包含专利申请的标题、摘要、权利要求和说明。
•说明书应当包括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具体实施方式等内容。
•图样必须清晰且与说明书相符。
2.2 专利审查流程•专利审查分为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两个阶段。
•形式审查主要检查申请文件是否齐全,符合法定格式。
•实质审查涉及对专利申请内容的技术性和可行性评估。
2.3 专利权的授权与保护•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专利权由申请人享有。
•若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经审查合格后,专利权将被授权给申请人。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
2.4 专利费用•专利申请、审查和授权过程中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费用标准由国家专利局制定并公布。
3. 专利侵权纠纷解决办法3.1 侵权行为认定•专利法明确了专利侵权行为的概念和范围。
•在侵权纠纷中,法院将通过比对专利权与被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来认定侵权行为。
3.2 侵权责任与赔偿•专利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赔偿金额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并可酌情加倍计算。
3.3 侵权纠纷解决途径•专利侵权纠纷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当事人有权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解决办法。
4. 专利管理4.1 专利使用•专利权人可以自行使用专利,也可以将专利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
•转让专利和许可使用专利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4.2 专利信息公开•国家专利局负责维护并公开专利信息。
•专利信息应当以公告方式向公众公开。
4.3 专利维持和无效宣告•专利权人可以申请维持专利的有效性。
•任何人可以申请宣告专利无效。
5. 结论依照最新版本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于专利申请、审查、授权和管理等方面,提供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和指南。
专利法实施细则

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法实施细则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专利法的具体执行要求而制定的法规文件。
它对专利申请、审查和授权的程序以及专利权的保护和维权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专利法实施细则进行详细解读。
一、专利申请程序1. 申请人资格要求:申请人可以是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对于外国申请人,应当按照像关法律和国际条约的规定享有与中国申请人同等的权利。
2. 申请文件要求: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包括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和绘制的图纸等。
其中,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充分描述,权利要求书应当明确规定专利权的范围。
3. 申请费用缴纳: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申请费用,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手续。
未按时缴纳的申请将被视为抛却申请。
4. 申请审查程序:专利申请经过初步审查后,将进入实质审查阶段。
专利审查员将对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审查,包括技术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评估。
二、专利授权和保护1. 专利授权条件:专利授权的基本条件是技术方案具有技术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专利权的授予是对技术方案的独占权利,授权后享有在一定期限内对他人进行禁止性使用的权利。
2. 专利权的期限: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5年。
保护期限从专利申请日起计算。
3.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确定,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应当明确具体,不能过于宽泛或者含糊。
4. 专利权的转让和许可:专利权人可以将专利权转让给他人,也可以通过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专利。
专利权的转让和许可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和公告。
5. 专利权的维权:专利权人对他人侵犯其专利权的行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侵权行为的住手和赔偿。
专利权人还可以向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行政保护措施,要求制止侵权行为。
三、专利申请的优先权1. 国内优先权:在中国申请专利后,如果在12个月内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申请同一技术方案的专利,可以享受国内优先权,即以中国申请日作为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申请的优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版导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是对专利法的具体操作规定,它的出台对于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专利法。
一、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背景和意义专利法实施细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制定的具体细则,旨在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专利法的具体实施细则,为专利申请、审查、授权、保护等环节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
它的出台对于规范专利申请和保护的程序、提高专利审查质量、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1. 专利申请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于专利申请的要求和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申请材料的递交要求、申请费用的缴纳、申请范围的确定等。
此外,还对于专利申请的保密要求和申请人的权益进行了明确规定。
2. 专利审查专利审查是保证专利质量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
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于专利审查的程序和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
包括审查请求的受理、审查意见的通知、审查程序的补正等。
同时,还对于专利审查中的专利检索、技术评估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说明。
3. 专利授权专利授权是专利法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对创新者的一种保护和鼓励。
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于专利授权的条件和程序进行了具体规定。
包括专利审查的结果、授权费用的缴纳、专利权的转让等。
此外,还对于专利授权后的权益保护和费用缴纳进行了明确规定。
4. 专利保护专利保护是保障专利权益的重要环节。
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于专利保护的程序和方式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专利权的维持和无效宣告、专利权的转让和许可等。
同时,还对于专利侵权纠纷的解决和赔偿进行了具体说明。
三、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争议和改进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出台必然会引发一些争议和改进的需求。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现行的实施细则还存在一些模糊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
另一方面,一些人则认为实施细则过于繁琐和复杂,需要简化和优化。
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专利法实施细则,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创新发展。
专利法实施细则(3篇)

专利法实施细则根据国家的专利法规定,制定了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下是一个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利申请、审查、授权、维护和侵权纠纷等相关事项,加强专利保护,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根据专利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专利申请、审查、授权、维护和侵权纠纷等与专利有关的全过程中的行政机关、专利代理机构和申请、权利人等相关主体的行为。
第二章专利申请第三条专利申请人应当按照专利法的规定,以书面形式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包括申请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图纸等。
第四条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应当清晰、完整、真实,无侵权、无虚假。
第五条申请人可以同时申请多个相同或者类似发明创造的专利,但不得先后在国家专利局授权中重复公开。
第三章专利审查第六条国家专利局应当按照专利法的原则和规定,对申请的专利进行审查。
审查程序包括初步审查、实质审查等。
第七条国家专利局应当在受理申请后,及时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并在受理通知书发出后3个月内进行初步审查。
第八条初步审查主要包括对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和对申请实施的可行性、技术解决方案等方面的审查。
第九条在初步审查过程中,国家专利局可以向申请人发出补正通知书,要求申请人对不符合规定的地方进行补正。
第四章专利授权第十条经实质审查合格的专利申请,可以授权为专利权。
第十一条专利权的授权,在实质审查合格后,国家专利局应当发布授权公告,并发文通知申请人。
第五章专利维护第十二条专利权人可以对侵权行为提起侵权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专利权人可以委托专利代理机构或者律师等专业人员进行专利维权。
第六章专利纠纷解决第十四条专利纠纷解决的方式包括仲裁、调解和诉讼。
第十五条专利纠纷双方可以自愿协议选择仲裁或者调解方式解决。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实施细则自[日期]起施行。
以上是一个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范本,具体的实施细则内容可以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和专利法的规定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改专利法实施细则说明(标准版)
Explan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rules of the newly revised P atent Law (Standard Version)
新修改专利法实施细则说明(标准版)
前言: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本文档根据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与专利法的修改相一致的修改
1.删除关于撤销程序的规定修改后的专利法取消了撤销
程序,新细则也作了相应修改,删除了撤销程序的相关规定(删除了现行细则第55条、56条、57条,修改了现行细则中有关申请、审查、复审和无效中的相关条款)。
2.提高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金数额和
报酬比例新细则根据修改后的专利法的精神,参照《科技进步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提高了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金的数额和报酬的比例(参见新细则第六毡ǜ媛细则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
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新细则第14条)
2.进一步明确了缴费的有关规定
根据现行细则的规定,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应当每年缴纳一次,即使最后没有授权,也同样要缴纳。
新细则改变了这一缴纳方式,规定在办理授权手续时一并缴纳维持费。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授权,则不需要缴纳维持费。
新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有关缴费的其他问题(参见新细则第九章"费用")。
3.解决与其他相关程序的衔接问题
在民事诉讼实践中,一些法院裁定对专利权采取保全措施或者判决专利权转归他人,需要我局协助执行。
但现行细则没有规定我局如何协助执行。
新细则增加了相关规定,规都唇尤胧澜缑骋鬃橹刮夜ɡ贫扔胧澜缑骋鬃橹摹队朊骋子泄氐闹恫ㄐ椤罚ㄒ韵录虺浦恫ㄐ椋┑墓娑ň】赡芤恢隆n夜ɡ捌湎冈虻挠泄毓娑ㄓφ笨悸怯胛夜巡渭拥墓侍踉贾械墓娑ㄖ鸩揭恢拢男形夜墓室逦瘢奖闵昵肴恕⒆ɡㄈ撕陀泄氐笔氯恕n耍篻t;
(1)关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的撰写参考"专利合作条约"(pct)作了修改(参见新细则第18条、24条、25条)。
(2)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的规定,涉及双方当事人程序的时间期限不得延长,这是为了防止一方当事人利用延期作
为拖延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工作的手段。
新细则为此作了补充规定(参见新细则第70条)。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