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原理

血液净化原理血液是人体最重要的液体,维持着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健康的生理状态,现代医学认为,血液的健康可能是影响整体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血液净化是保持良好健康的重要措施。
血液净化是注入血液体内的一些物质,以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物质,清除体内有害物质,使体内出现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有益物质,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改善血液环境,促进健康的目的。
血液净化原理有三大类:1.向溶解:注入药物,可以直接溶解血液中排毒特异性物质,从而清除有害物质,改善血液环境;2.强排毒:注入一些特定的物质,可以促进有害物质的排出,从而净化血液;3.物修复:注入一些特定的物质,可以促进血管的生物修复,从而净化血液。
比如,注射肝脏护理液,可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促进肝脏代谢;注射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抑制炎症,使有害物质排出;注射细胞因子或肽,可以促进血管生物修复,从而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新陈代谢产物,促进血液流动,净化血液环境。
血液净化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且也能够增强血液的代谢能力,健康防治疾病。
血液净化这一技术不仅被用来治疗疾病,也用于健康管理,比如疲劳缓解、抗衰老,减轻过敏,以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等。
在血液净化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注入的药物、细胞因子及肽等物质,要求其含量必须达到有效的浓度,才能发挥作用,这对于设备的精密度要求非常高,它必须能够控制每一次治疗的液体量以及有效物质的浓度。
最近,越来越多的技术开发商,专门研究血液净化设备,改善和净化血液环境。
比如,一个名为”灵血计划”的企业,开发出一款叫做”血液净化机”的设备,可以有效清除有害物质,恢复有益物质,以保持血液循环正常,从而达到改善血液环境,改善健康的效果。
综上所述,血液净化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它可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净化血液环境,改善健康。
血液净化设备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血液净化技术,必将为我们的保健和健康带来更大的改善,值得我们期待。
血液净化-概述

血浆分离器
通过离心分离技术将血液 中的血浆分离出来,用于 血浆置换等治疗。
血液透析滤过机
结合了透析和滤过的原理 ,同时清除血液中的水分 、电解质和代谢产物,达 到治疗目的。
03
血液净化适应症与疗效
适应症
急性肾损伤
血液净化可以清除体内 多余的代谢废物和多余 的水分,维持内环境稳 态,治疗急性肾损伤。
血浆置换操作流程
血管通路建立
建立血液流出通路和流入通路 ,连接血浆分离器和管路。
血浆分离
将血液引入血浆分离器,分离出 血浆和血细胞。
血浆置换
将分离出的血浆丢弃或进行相关处 理,再将等量的新鲜血浆、血细胞 等血液成分回输至患者体内。
其他净化操作流程
淋巴净化
通过置换或体外循环,清除体 内过多的水分和电解质,达到
血浆置换机
作用
通过置换血浆中的致病成分,清除体内过多的抗体、免疫复 合物等免疫活性物质,达到治疗目的。
原理
血浆置换机通过离心分离或膜过滤技术将血液中的血浆分离 出来,将分离出的致病成分(如抗体、免疫复合物等)进行 清除或处理,再将处理后的血浆重新输入到患者体内。
其他设备与技术
01
02
03
血液灌流机
腹膜透析
通过向腹腔注入特殊配方的透析液,利用腹膜的半透膜性质,通过扩散和渗 透作用,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并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
方法
通过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弃去血浆,以等量正常人的血浆或血 浆白蛋白置换患者的血浆。
血液净化-概述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血液净化简介 • 血液净化设备 • 血液净化适应症与疗效 • 血液净化操作流程 • 血液净化护理与注意事项
血液净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血液净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发布时间:2022-02-09T01:39:58.37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20期作者:刘德贵[导读]刘德贵(广安市中心血站;四川广安638000)血液净化所指的是将病患血液经过体外硬化装置,模拟肾脏功能消除体内代谢产物、毒物以及药物,改善过重水符合,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的治疗措施,其中包括了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腹膜透析等。
一、血液净化的原理其通过半透膜原理,经过扩散,对机体内的各类有害物质、代谢废物或电解质清除体外,发挥净化血液的效果,并可发挥纠正电解质失衡,促使酸碱平衡的效果。
其经过机器泵或患者自身血压,将血液流经体外回路中的滤器,在滤过压的作用下,将液体和溶质滤出,并且给予补充和血浆液体类似的电解质溶液,以此方式做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血液灌流则是将血液移出体外,和吸附剂相接触,利用吸附的措施消除代谢产物、外源性药物和毒物,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给病患,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效果,当下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血液灌流吸附剂是树脂。
通过血浆置换将血液移出体外,采用膜式血浆分离的方式,从全血中分离血浆,在补充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消除代谢毒物或致病因子。
免疫吸附和血液灌流不同,其建立在血浆置管的基础上,优势是可选择性消除致病银族,降低血浆中的丢失成分,预防血浆输入的不良反应。
二、血液净化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肾功能损伤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多数患者存在并发症,在正常情况下,急性肾损伤患者多存在少尿或无尿的情况。
血液净化则是将血液引出体外,通过净化、去除杂质有毒物质,进行治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技术随之进步,血液净化此项技术是将人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多用于功能性疾病、器官病变等治疗,显著降低了疾病的死亡。
针对急性肾损伤而言,疾病严重,作为一种心脏病的并发症,影响了肾功能,将会发生少尿、无尿、代谢性酸中毒等临床症状,血液净化的使用可减缓功能衰退,降低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改善了血液质量。
血液净化简介

血液净化简介1.什么是血液净化?把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一种血液净化装置,除去其中的某些致病物质(毒素),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即为血液净化。
2.血液净化的常见方式血液净化应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
腹膜透析虽然没有将血液引出体外,仅以腹水交换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但从广义上来讲,也应该包括在血液净化疗法之内。
(1)血液透析。
它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即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等手段,达成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的目的。
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并吸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2)血液滤过。
是通过机器(泵)或病人自身的血压,使血液流经体外回路中的一个滤器,在滤过压的作用下滤出大量液体和溶质,即超滤液,同时,补充与血浆液体成分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即置换液,以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3)血液灌流。
其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与固态的吸附剂接触,以吸附的方式清除体内某些代谢产物以及外源性药物或毒物等,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给患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血液灌流吸附剂为树脂。
(4)血浆置换。
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膜式血浆分离方法将患者的血从全血分离出来弃去,然后补充等量的新鲜冷冻血浆或人血白蛋白等置换液,这样便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各种代谢毒素和致病因子,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5)免疫吸附。
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建立体外循环并抗凝,血液流经血浆分离器分离出血浆,将血浆引入免疫吸附器与免疫吸附剂接触,以选择性吸附的方式清除致病物质,然后将净化的血浆回输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它是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优点是对血浆中致病因子清除的选择性更强,同时避免了血浆输入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肾功能的血液检查正常值1、血尿素氮(BUN)参考值:二乙酰-肟显色法 1.8~6.8mmol/L ,尿素酶-纳氏显色法3.2~6.1mmol/L。
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

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
血液净化是一种医学技术手段,主要用于去除血液中的废物、毒素和过多的液体,以维持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
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滤过:血液净化的一种常见方式是通过滤过,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滤器后将清除了废物和毒素的血液重新输回体内。
滤过能有效去除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如尿素和肌酐等。
2. 透析:透析是通过渗透和扩散作用,将体内过多的溶质和液体从血液中排除。
透析过程中,血液通过一种特殊的膜,与透析液中的成分发生交换,从而实现对血液成分的调控。
3. 吸附:吸附是通过将血液流经一定的吸附材料,利用吸附材料对特定物质的亲和力,将血液中的废物和毒素吸附并去除。
常见的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和树脂等。
4. 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是将患者的整个血液引出体外,通过机器进行处理后再输回体内。
体外循环可以实现对血液的全面净化,并且在手术中常用于替代心脏和肺脏功能。
总的来说,血液净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将血液中的废物、毒素和过多的液体去除,以保持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
这些技术手段包括滤过、透析、吸附和体外循环等。
血液净化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确定。
血液净化常用技术及适应症PPT课件

MMW-S
PB-S
Blood
Dialysate
溶质依浓度梯度通过半透膜向透析液弥散
血液透析
功能
血液透析清除的毒物主要以分子量较小 (<500道尔顿)的水溶性物质为主
弥散: 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运 动。 渗透:溶剂或稀释溶液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 液侧运动的过程。 超滤:利用透析膜两侧的压力差,使血液中的水 分向透析液侧移动,从而排除体外。
驱动力:压力差 方式:水带溶质,伴随超滤进行 清除物质:所有溶质,以中、大分子为主 膜 高力压低力压
压 力 高
膜
压 力 低
对流交换的原理
半透膜 负压 半透膜 负压
三、基本组成
机器设备(包括水处理) 耗材:专用、通用 血管通路 其它:0.9%氯化钠注射液、 肝素等
四、哪些血液净化的模式?
血液净化常用技术原理及适应症
医院
2017.06.16
一、血液净化的定义或概念
通过体外技术清除或补充体内(血液内) 的某些物质过程。 血液净化的目的:补其不足,去其有余
补充血液中缺乏物质 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
二、哪些技术原理?
弥散:浓度梯度 对流:压力 超滤:压力 吸附:膜功能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5
血液透析(HD)
单纯超率(单超UF) 序贯透析
根据治疗时间:
血液滤过(HF) 血液透析滤过(HDF) 血浆置换(PE) 血液灌流(HP) 全血/血浆吸附(PP) 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
间隙性
持续性
腹透(PD)
1、血液透析概念
利用半透膜将病人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充 分交换,从而清除体内毒性物质、纠正体 液失衡的治疗方法。
血液净化常用知识

血液净化常用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血液净化那些常用知识。
你知道吗,血液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神秘河流”!它不停地流淌,为我们的各个器官输送着养分和氧气。
那要是这“河流”变得浑浊了咋办?这时候血液净化就派上用场啦!就好比我们家里的水变得不干净了,我们会想办法把它过滤干净一样。
比如说,要是有人得了肾病,肾脏没法好好工作了,体内的毒素就会堆积起来。
这多可怕呀!这时候血液净化不就像一位“超级英雄”,来拯救我们啦!通过机器把血液引出体外,把那些坏东西过滤掉,再把干净的血液送回身体里。
再想想,我们装修房子的时候会用空气净化器让空气更清新,血液净化也是类似的道理呀!你说神奇不神奇?
有一次我在医院看到一个病人做血液净化,他一开始精神不太好,做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眼睛都亮了呢!
其实,血液净化的作用可不止这些呢!它还能帮助那些中毒的人排出毒素,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啊!咱们可千万别小瞧了它!
让我们一起珍惜自己的身体,就像爱护一件珍贵的宝贝一样。
要是身体出了问题,血液净化也许就能成为我们重获健康的一把钥匙呢!
总之,血液净化真的太重要啦!它是我们对抗疾病、维护健康的有力武器!大家可一定要了解它呀!。
血液净化有什么用?

血液净化有什么用?一、血液净化的概念所谓的血液净化就是利用专业的设备和仪器,把病患的血液引出其体外,通过一定的程序来清除血液中的一些有毒物质或者是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然后,再把血液通过专业的设备和仪器引回病患体内的过程,来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1]。
血液净化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脉管滤过等等。
二、血液净化的原理血液净化治疗主要有“四大”原理,分别是弥散、对流、吸附、超滤。
(一)弥散弥散是指溶质通过浓度梯度从高浓度的一侧逐渐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其主要作用是清除小分子物质(<2000d)。
(二)对流(血液滤过)对流通常也被称为血液滤过,是指水通过膜进行大量移动的时候,拖曳溶质一起进行移动,我们把这一溶质转运的过程叫做对流,其主要作用是清除中分子物质。
(三)吸附吸附是指依赖于有吸附作用的活性炭或者半透膜等一些净化器来吸附和蛋白相结合的炎症介质或者毒素。
(四)超滤超滤是指利用血液侧正压与透析液侧复压之间形成的跨模压来清除病患体内一些多余的水分。
三、血液净化的方法(一)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把患者的血液通过仪器和设备引入透析器里,借助半渗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经过渗透,超滤和扩散作用,来清除患者的代谢产物和毒性物质,来纠正病患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紊乱问题[2]。
进行血液透析之前应该先建立动静脉通道,把患者动脉端的血液引进透析器,通过透析作用,净化血液,然后把净化后的血液通过静脉端再输回患者体内。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首次透析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四个小时,并且透析液内的钠浓度不应该太低,超滤脱水不应该太快。
当产生症状的时候,比较轻的患者可以给其静注适量50%的葡萄糖,肌注异丙嗪25毫克。
比较重的患者可以给其使用甘露醇或者白蛋白等等,来减轻透析器中的流量和负压。
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慢性肾功能衰竭者以及因药物或者毒物(比如说四氯化碳、溴化物、氯化物、链霉素、万古霉素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患者都可以采用血液透析来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 挤压综合征 ◆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慢性心力衰竭
血液净化方式
血液透析(HD) 血液灌流(HP)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 血浆置换(PE) 免疫吸附(IA)
血浆置换(PE)
血浆置换是利用体外循环除去患者血
液中的致病因子的一种治疗方法。这些
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灌流器中 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 药物以及代谢废产物,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 的。但是不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水份,不能够 纠正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目前主要用于 药物以及毒物中毒、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 并发症、肝性脑病、某些感染性疾病的内毒素 吸附等。
原理
血液净化方式
血液透析(HD) 血液灌流(HP)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 血浆置换(PE) 免疫吸附(IA)
血液透析(HD)
原理:
◆
利用弥散清除溶质
◆
◆
利用超滤清除水分
能够纠正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
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SMW-S
Diffusion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的特点
1、血流动力学稳定 2、纠正酸碱紊乱 3、溶质清除率高 4、营养支持 5、清除炎性介质
临床应用
一、在复杂性ARF中的应用
◆ARF伴有心血管功能衰竭 ◆ARF合并脑水肿
◆ARF伴高分解代谢
二、CBP在非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是指将病人的血浆和血液细 胞分离出来,弃掉含有致病物质 的血浆,同时补充同等置换量的 置换液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选择性血浆净化疗法
双重血浆置换DFPP
是将全血通过一级分离器分离成血浆和血 细胞成份,然后血浆再通过二级滤器分离出较 大分子量的致病物质,二级滤器的膜孔径比较 小,允许大多数较小分子量的物质像白蛋白 (6.9万道尔顿)返还到病人体内,这种方法 所需要的置换液量较少,常用于选择性清除相 对较大分子量的物质,包括β-脂蛋白,IgM, 冷球蛋白以及免疫复合物等。为了合理选择二 级滤器,必须了解致病物质的分子量大小。
小分子物质
离子, NH4
BUN, Cr
MMW-S
PB-S
Blood
Dialysate
溶质依浓度梯度通过半透膜向透析液弥散
血液透析疗法的适应症
◆ ◆
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
◆
药物以及毒物的中毒
急性肾衰竭
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小球滤过功能在 数日至数周内急剧进行性下降,血肌酐值 平 均 每 日 增 加 4 4 ~ 8 8 μmol/L(0.5~ 1.0mg/dl)以上,并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 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急性肾衰竭 是一个综合征,包括肾前性、肾后性和肾 实质性急性肾衰竭。而以往狭义的急性肾 衰竭,即指急性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前认为一旦ARF诊断成立,尿量 在短期内不能迅速增多,又无禁忌时 即应开始“早期预防性的和充分性” 的透析治疗,特别是高分解代谢型ARF, 以期降低病死率。早期预防性透析指 在并发症出现之前即进行透析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指征
①急性肺水肿; ②高钾血症(血清钾≥6.5mmol/L或心电图提示高钾); ③高分解代谢型,即每日尿素氮上升≥14.3mmol/L (40mg/dl)、肌酐上升≥177μmol/L(2mg/dl)、钾 上 升≥1-2mmol/L、血清HCO-3 下降≥2mmol/L; ④如为非高分解代谢型,但有少尿或无尿2天以上、血 肌酐≥442μmol/L(约5mg/dl)、肌酐清除率≦7— 10ml/min、血尿素氮≥21.4mmol/L(60mg/dl)、CO2结 合率≦13 mmol/L; ⑤有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⑥误型输血者,游离血红蛋白≥800 mg/l。
活性炭: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高,但吸附选 择性低、机械强度差。活性炭与血液接触会 引起血液有形成份的破坏,有碳微粒的脱落 引起微血管栓塞的危险。通过包裹技术解决 了这一难题,材料为白蛋白—火棉胶。 树脂:合成树脂是一类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高 分子聚合物,分为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 常用的为吸附树脂,而很少用离子交换树脂, 因为后者容易吸附极性大、溶于水的物质, 对电解质的平衡有一定的影响。
补充液。
免疫吸附疗法(IA)
优点 1、由于不需补充液,故没有感染的机会; 2、可特异性、选择性除去致病物质;
3、可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吸附器;
4、不影响同时进行的药物治疗。
血液净化疗法的技术要求
1、设备
2、血管通路 3、抗凝
抗凝
宜采用肝素抗凝,用量一般为首次给予 5000U或40-60U/kg,维持量为1000U/h,对有 出血倾向的患者,应适当减少肝素的用量, 或者选用低分子量肝素。
慢性肾功能衰竭
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 化的结果,导致临床上出现水、电解 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尿毒症症状等 症候群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尚无统一标准
肌酐清除率10-15ml/min左右
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指征
①血尿素氮≥28.6mmol/L(80mg/dl); ②血肌酐≥707.2μmol/L(8mg/dl); ③高钾血症;
肝素抗凝要点
术后观察滤器凝血状态 0 级: 无凝血或数条纤维凝血 Ⅰ 级: 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 Ⅱ 级: 较严重凝血或半数以上纤维凝血 Ⅲ 级: 治疗中压力明显升高, 需更换滤器 回顾性经验总结 0 级, Ⅰ 级滤器 - 肝素用量合适 Ⅱ 级, Ⅲ 级滤器 - 肝素用量不足
血液净化治疗在内科领域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的地位?
血液净化的重要性! 第三疗法
血液净化有关概念
血液净化是把患者血液引出体 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 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个过 程即为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方法
血液透析(HD) 血液灌流(HP)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 血浆置换(PE) 免疫吸附(IA)
④有代谢性酸中毒;
⑤有尿毒症症状;
⑥有水钠潴留(浮肿、高血压、左心衰竭等症状);
⑦并发贫血、心包炎、高血压、消化道出血等。
药物以及毒物的中毒
水溶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如甲醇,水杨酸等,血液透析 效果好。
血液透析疗法的相对禁忌症
① 休克或低血压(高压低于80mmHg)者;
② 大手术后3天内或有严重出血者;
血液净化的目的
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清除方式有:弥散、 对流及吸附,不同的净化模式清除原理不同:
HD——弥散
CRRT——对流及部分吸附
HP 、IA——吸附
不同物质被清除的方式也不同,小分子物质弥散效 果好,中大分子物质则以对流及吸附效果好。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要,甚至在病情的不同阶段,选 择恰当的治疗模式。
③ 严重贫血;
④ 严重心律失常、心肌功能不全或冠心病;
⑤ 严重高血压;
⑥ 严重感染;
⑦ 晚期肿瘤;
⑧ 极度衰竭、临危患者;
⑨高龄患者。
血液净化方式
血液透析(HD) 血液灌流(HP)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 血浆置换(PE) 免疫吸附(IA)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
HP可清除与蛋白质或脂类相结合而为一般血液透析所 不能清除的物质,活性炭与大孔树脂的吸附谱包括: 1、安眠药:如巴比妥类、格鲁米特、甲喹酮、地西泮、
甲丙氨酯和水和氯醛等;
2、解热镇痛药:如水杨酸类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3、三环类抗抑郁剂:如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等;
4、洋地黄、某些抗癌药和异烟胫等; 5、有机磷和有机氯等; 6、毒蕈类; 7、尿毒症毒素和可能导致肝性脑病的代谢毒物等。
取决于所用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和饱和速度。活性炭2—3
小时接近饱和,若有必要可在2小时后更换灌流器,但一 次最好不超过6小时。对于中毒量较大,而且引起中毒的 药物或毒物为亲脂性(如巴比妥类)的患者,治疗后药物 或毒物会重新从脂肪组织释放入血,引起中毒症状,所以,
间隔24小时再行HP治疗,一般经过2—3次即可。
致病因子包括:尿毒症毒素、循环毒源自、 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大量低密度脂 蛋白、副蛋白等。
原理
1、清除致病物质 2、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 3、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血浆置换(PE)的方法
◆非选择性血浆净化疗法
即单膜(纯)血浆置换
◆选择性血浆净化疗法
双重血浆置换DFPP
非选择性血浆净化疗法
即单膜(纯)血浆置换
肝素抗凝要点
低凝血症,
个体化肝素剂量难以掌握
用量不足 - 滤器凝血 用量过多 - 出血并发症
选用第
2 代小分子肝素(诺易平)
抗凝作用 小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 出血并发症 小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
血液净化疗法的不良反应和对策
血液净化疗法的不良反应
◣躯体副作用:伴随体外循环和增加血液循环负担引起
● ● ●
伴随血管通路:血管损伤、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 伴随循环血量变化的:低血压、循环系统的负担等
伴随血液净化材料的: 材料的灭菌方法、材料的溶出物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
伴随置换液的: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电解质异常等
●
伴随抗凝剂的:体外凝血、出血加重等
◣精神应激
●
应激等
伴随血管通路的合并症与对策
周边组织器官的损伤 ▶
●熟悉解剖层次 ●熟练的技术
出血及血肿
▶
●充分的压迫止血 ●
插入部位的静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