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作物栽培学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f67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6、库限制型品种7、棉盛蕾期8、衣分9、早秋桃 10、棉盛花期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 叶肉2 、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B. 膨大期C. 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 蜡熟期C. 生理成熟期D. 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 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1. 试题:1) 什么是作物栽培学?2) 请简要描述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

3) 作物的生育期分为几个阶段?请列举并简要解释每个阶段的特点。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环境因素?5) 请简要介绍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

2. 答案:1)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和产品形成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过程以及栽培技术等内容。

2) 作物栽培的基本原则包括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合理施肥、科学耕作、防治病虫害等。

此外,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

3) 作物的生育期通常分为发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

- 发芽期:种子吸水膨胀,开始出芽并生长。

- 生长期:包括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是植物生长最快的阶段,需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

- 开花期:植物进行有性生殖的重要阶段,花朵开放后授粉和受精。

- 结果期:授粉受精后,植物形成果实,果实逐渐成熟。

4) 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质地、水分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

这些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合理调控。

5) 作物生长调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施肥调控: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产量和质量。

- 水分管理:合理控制灌溉量和灌溉时机,保证作物生长需求,并防止水分过多或不足的问题。

- 温度调控:通过温室、遮阳网等方式调控环境温度,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 光照管理:根据作物的光合需求,科学利用光照资源,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 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以上是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的内容,通过对作物栽培学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6、库限制型品种7、棉盛蕾期8、衣分9、早秋桃10、棉盛花期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叶肉2、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蜡熟期B.膨大期C.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蜡熟期C.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马铃薯C. 番茄D. 豌豆答案:A2.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加工方法答案:B3.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个不是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答案:C4. 作物栽培中,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滴灌C. 喷灌D. 沟灌答案:B5.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轮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连续种植B. 轮作C. 间作D. 混作答案:B6.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骨粉D. 硝酸铵答案:C7.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多年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葡萄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 玉米B. 番茄C. 豌豆D. 花生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A. 喷洒农药B. 轮作C. 诱捕D. 修剪答案:C10.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热带作物?A. 棉花B. 甘蔗C. 苹果D. 香蕉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生长发育、产量形成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地栽培。

答案: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和作物特性来确定。

答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5.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滴灌。

答案:漫灌、喷灌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适量。

自考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作物病虫害防治B.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技术C. 作物遗传育种D. 土壤肥力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环节?A. 整地B. 播种C. 灌溉D. 收获答案:C3. 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什么来确定?A. 作物种类B. 土壤肥力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防止病虫害C. 增加作物产量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A5. 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过磷酸钙C. 硫酸钾D. 堆肥答案:D6. 作物生长过程中,哪种元素缺乏会导致叶片发黄?A. 氮B. 磷B. 钾D. 钙答案:A7. 什么是作物的“三叶期”?A. 作物生长的第一阶段B. 作物生长的第三阶段C. 作物生长的中期D. 作物生长的后期答案:A8. 作物栽培中,适宜的播种深度是多少?A. 1-2厘米B. 3-5厘米C. 6-8厘米D. 10厘米以上答案:A9.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漫灌B. 喷灌C. 滴灌D. 沟灌答案:C10. 作物栽培中,为什么要进行中耕松土?A. 增加土壤通气性B. 减少水分蒸发C. 促进根系发展D. 所有以上原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学中的“三基点温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2. 作物的播种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条播、点播、撒播13. 作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14. 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治疗为辅1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充足的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持续的噪音2. 作物生长周期中的“三基点”是指:A.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B. 播种期、开花期、收获期C. 出苗期、分蘖期、成熟期D. 土壤温度、空气温度、水温3. 作物栽培中,氮肥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B.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C. 促进作物果实成熟D. 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4.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大水漫灌B. 滴灌C. 沟渠灌溉D. 喷灌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土壤肥力6. 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促进作物生长B. 防止作物早衰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随意使用,无需控制剂量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A. 品种选择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种植者的性别8.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病品种9. 作物轮作制度的主要优点是:A. 减少土地利用率B. 减轻病虫害发生C. 增加作物种植成本D. 降低土壤肥力10. 作物栽培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A. 合理密植B. 选用早熟品种C. 增加夜间光照D.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中的“三叶一心”是指作物在_________期长出的三片真叶和一片心叶。

12. 作物的需水量与_________、_________、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

13.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深施”。

14.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天敌”的原则。

15. 作物的播种密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第1页共33页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小麦主茎叶片数达7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4.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5.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7.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9.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10.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某”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0-7℃温度下,经过15-35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第2页共33页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9.作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比较宽,发育的温度范围窄一些,而维持生命的温度范围更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一.名词解释1.作物: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地选择、训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2.作物产量:单位面积上作物产品的重量。

3.生物产量:作物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有机物质的总量。

4.经济产量:是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量。

5.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在生物产量中所占的比例。

6.生长:指作物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在数目、体积和重量上的不可逆增加过程。

7.发育:作物一生中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过程。

8.作物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作物所经历的天数。

9.生育时期(小麦):以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称为生育时期。

10.作物生育时期:在作物一生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生理特性上,作物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特别是形态特征上的显著变化可将作物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若干个时期,或称若干个生育阶段。

11.背地曲折特性:由于趋光生长素的作用,茎干从最旺盛的居间分生组织处向上生长,并在弯曲处形成木质化的结节,这种现象称为背地曲折特性。

12.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动后,需要一定时期持续的低温条件,这个时期称为。

13.光照阶段:也叫光周期反应时期,是小麦一生中对日照长短反应最敏感的时期。

14.感光性:水稻受日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生育期的特性。

15.感温性:水稻因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转变缩短或延长生育期的特性。

16.基本营养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下都不能在缩短的营养生长期,便是基本营养期,这种特性称。

17.分蘖:是由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在适宜生长条件下长成的。

18.分蘖位:分蘖在母茎上所处的腋位。

19.生理需水:指直接用于正常生理活动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如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作用是所需的水。

20.生态需水:指为植物创造良好生长环境所需要的水。

21.子棉:棉籽和种壳上的纤维。

22.皮棉:子棉脱下的纤维称皮棉。

23.衣分:皮棉重量占子棉重量的百分率。

24.衣指:百粒棉子上的纤维重量。

25.子指:百里=粒棉子的重量。

26.果枝使节:第一果枝在主茎上着生的节位。

二、填空题1、作物生产的实质:绿色植物以其特有的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其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经过复杂的生理生化活动,合成富含能量的有机物质。

2、作物生产的特点:严格的地域性、明显的季节性、技术的适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系统的综合性3、小麦的生育时期: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

4、玉米栽培的类型:马齿型、硬粒型、爆裂型、甜质型、蜡质型、甜粉型、粉质型有浮型。

5、玉米根系的生长:出生根、次生根、支持根6、玉米籽粒的发育4各阶段: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7、棉花的根系为直根系:有主根、侧根、须根、根毛组成。

8、果枝类型:无限果枝、有限果枝、零式果枝。

分枝分为果枝和叶枝两种。

9、棉桃可分为:伏前桃、伏桃、秋桃。

10、棉纤维的发育可分为:纤维伸长期、纤维加厚期、纤维捻曲期。

11、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单位面积株数、单位结铃数、单铃重、衣分12、影响小麦产量因素: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

13、种子发芽条件:温度、水分、空气。

14、生产上常用大喇叭口期作为施肥灌水的重要标志15、棉铃的发育时期:体积增大期、棉铃充实期、脱水成熟期三、简答题1、作物的分类?答: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1)粮食作物(禾谷类、豆科、芋类薯)(2)工业原料作物(纤维类、油料、糖类、其他0(3)绿肥及饲料作物、(黄花苜蓿、草木犀、苕子等)(4)药用作物(黄连、天麻、人参等)按作物生物学性状分类:(1)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喜温作物、耐寒作物。

(2)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长日照、短日照、中性日照、定日照(3)按作物对二氧化碳的同化途径:碳3作物、碳4作物。

2、作物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答:漏光损失、反射及投射光损失、光饱和浪费、环境条件不适。

3、提高作物产量潜力的途径?答:选育高光效的优良品种、改革耕作制度、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提高光合效率、控制逆境。

4、小麦春化阶段、光照阶段概念及小麦类型?答:春化阶段:小麦种子萌动后,需要一定时期持续的低温条件,这个时期称为。

光照阶段:也叫光周期反应时期,是小麦一生中对日照长短反应最敏感的时期。

春化阶段小麦类型:冬性品种、半(弱)冬性品种、春性品种光照阶段小麦类型:反应迟钝型、反应中等型、反应敏感型。

5、阶段发育在小麦引种方面的应用?答:首先要考虑品种的阶段发育特性,才能曾强遇见性,避免盲目性。

例如,我国北方麦区的冬性品种被引到南方种植,由于南方温度较高,日照时间较短,春化和光照阶段发育迟缓,常表现出晚熟,甚至由于缺乏所需的低温条件不能度过春化阶段,或因光照条件不足,不能抽穗。

相反南方被引到北方只能春播,表现为早熟、产量低。

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或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引种时也有相似的规律。

从维度相近,气候条件基本相同地区引种较易成功。

6、分蘖的作用?答:(1)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蘖是壮苗的重要标志。

(3)分蘖是环境与群体的“缓冲者”(4)分蘖有再生作用(5)健壮的分蘖节油助于冬小麦过冬。

7、提高穗粒数的途径?答:(!)科学运用肥水(2)适当控制群体发展(3)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光合生产率(4)保证拔节期间有良好的有机营养和无机营养水平减少小穗小花退化。

8、提高粒重的途径?答:(!)增加籽粒干物质的来源(2)扩大籽粒的容积,避免受害(3)提高同化产物向籽粒的运送速度和输入量(4)减少干物质消耗,适期收获。

9、小麦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答:生育特点:(1)小麦植株由匍匐生长转向直立生长,随后拔节。

(2)分蘖渐趋停止,分蘖达到高峰期(3)主茎和大孽生长加速并向成穗方向转化(4)小分蘖因叶数小,无自己的根系生长渐趋停止,消亡称为无小分蘖(5)中等孽适条件可转化为成穗,又可向无效分蘖发展。

中间管理主要任务: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水肥为中心,按苗情进行合理促控,促弱苗转壮苗,控旺苗生长。

使之状而不旺。

对一般麦田要防止缺肥缺水,因以促为主,对高产田,要促控结和,以状杆促大穗,防止贪青晚熟。

主要措施:追肥(酌施孕穗肥,重施拔节肥)、灌水(灌好拔节水,灌足孕穗水)喷施矮状素、化学除草、防止病虫害。

10、水稻的类型?答:按不同的气候生态环境:籼稻和粳稻按生育期长短:早、中、晚稻按种植方式:水稻和陆稻按淀粉粒性质:黏稻和糯稻11、晒田的作用、时期、及程度?答:(1)促使后生分蘖迅速消亡,使养分集中向有效分蘖积累,提高成穗率(2)适当抑制地上部分生长使糖类在茎干和叶鞘中积累,抗倒伏。

(3)促进根部发育提高根系活力,黑根减少(4)疏通土壤空气,排除土壤中有毒物质时期:早熟品种40天、中熟品种50天、晚熟品种60天程度:有轻、中、重之分。

轻晒得标准为田皮硬,手压不占泥。

中晒田面开细裂纹,人走有脚印,中晒人走无脚印,泥土不发白,以破坏稻株代谢能了为度。

12、玉米生长发育的三个时期特点及田间管理中心任务?答:(1)苗期阶段生育特点:出苗到拔节前,地下部位根系发育较快,至拔节前后基本形成强大的根系,地上部茎叶生长较慢。

田间管理任务:促进根系发芽,培育壮苗,达到早、全、齐、匀、状,为玉米后期高产稳产、抗倒伏打好基础(2)穗期阶段特点:拔节到抽穗前,茎干节间迅速生长,叶片增加,叶面积增大,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完成田间管理任务:促叶、状杆,重点是中上部叶片增大,尤其是“棒三叶”(3)花粒期阶段:茎叶基本停止生长雄花、雌花先后抽出,接着开花、授粉、受精籽粒开始形成并灌浆,至成熟,田间管理任务:保叶、护根防止早衰,保证正常灌浆,争取粒多、粒重实现高产稳产。

13、玉米秃顶缺粒防止途径?答:(1)选用杂种优势强的丰产品种(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3)充足供应肥水14、棉花的生育特性?答:(1)喜光好温(3)无限生长习性(2)再生能力强,节铃性可自我调节(4)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15、棉花的生育期?答: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棉珠基部任意一果枝上第一朵花开放)、吐絮期16、棉桃的可分为?答:伏前桃(7月15日以前)伏桃(7月16日——8月10日)秋桃(8月11日以后)17、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原因,及保蕾保铃途径?答:(1)比例:落铃率高于落蕾率(2)日龄:现蕾以后10——20天脱落较少,20天以上大雷脱落较少,3-8天幼龄易脱落,10天以上幼龄脱落少。

(3)部位:下部果枝蕾铃脱落少,上部较多,靠近主茎的较少远离的多(4)时期:初花期以前较少,后多。

到开花结铃盛期达到高峰,以后少。

原因:生理脱落(有机养料不足或分配不当、激素的作用、外界条件)、病虫危害、机器损伤及其他保蕾保龄途径:(1)选用成铃性强,抗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2)改善肥水条件,及时供应肥水(3)合理密植做好化学调控(4)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5)防止高温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18、化学调控方法有哪些?分别说明。

答:(1)缩节胺调控原理:缩节胺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棉珠体内能阻碍赤霉素的合成,改变赤霉素的含量水平和内源激素系统的平衡,因而可以定向控制茎、枝、叶有效地抑制棉珠纵横发展。

缩节胺主要生理作用:可有效延缓果枝节间和主茎生长、具有显著的促根效应、可调节棉叶功能。

缩节胺化学调控原则:旱轻勤早调、分段化调定向诱导、化学调控与肥水调控结合、因地因苗分类调控。

(2)乙烯利的使用:乙烯利是一种乙烯释放剂能促进棉铃提早开裂吐絮。

一般在枯霜前20-20天左右,且连续7天左右最该气温达20度以上,于中午喷施要求喷洒均匀,尽可能多喷在棉铃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