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f67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6、库限制型品种7、棉盛蕾期8、衣分9、早秋桃 10、棉盛花期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 叶肉2 、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 蜡熟期B. 膨大期C. 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 蜡熟期C. 生理成熟期D. 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 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子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A. 温度B. 光照C. 湿度D. 土壤酸碱度答案:D. 土壤酸碱度2. 作物栽培中,常用于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是:A. 施肥B. 浇水C. 施药D. 松土答案:C. 施药3.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大豆B. 土豆C. 茄子D. 黄瓜答案:A. 大豆4. 以下哪种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A. 大麦B. 小麦C. 玉米D. 水稻答案:D. 水稻5. 以下哪种灌溉方式节水效果最好?A. 喷灌B. 滴灌C. 淋灌D. 漫灌答案:B. 滴灌二、问答题1. 请简述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
答:作物栽培的生长周期一般包括播种期、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和收获期。
播种期是指将种子或种苗投入土壤中的时间,幼苗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幼苗长成的阶段,生长期是指幼苗长成植株并达到一定产量的阶段,开花期是指植株开始开花的阶段,结果期是指植株结实并形成果实的阶段,收获期是指果实成熟并进行收割的阶段。
2. 请解释作物栽培中的密植和疏植的概念。
答:密植和疏植是作物栽培中调整植株间距的两种栽培模式。
密植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缩短,增加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产量。
密植可以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提高作物间竞争能力,但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传播和植株生长空间不足。
疏植则是指将植株之间的距离拉大,减少单位面积内植株的数量,以增加个体植株生长的空间和资源供应。
疏植能够改善植株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但也可能使得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率降低。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
答:常用的作物病害防治措施包括以下几种:- 合理轮作: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病害在连作地区的发生和传播。
- 施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供养微生物,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根据病害类型选择适当的化学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感光性2、离乳期3、晒田4、无效分蘖5、垩白度6、库限制型品种7、棉盛蕾期8、衣分9、早秋桃10、棉盛花期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棉籽合点端的种皮结构,由于不具有()细胞,在种子萌发时成为水气的主要通道。
A.海绵B.栅栏C.砖形D.叶肉2、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叫颖果,由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A.种皮B.皮层C.果皮D.糊粉层3、棉籽出苗温度比发芽高,温度在()时,有利于下胚轴的伸长而出苗。
A.12—14℃B.14—16℃C.16℃以上D.5—10℃4、小麦籽粒体积在()达最大值。
A.乳熟期B.乳熟未期C.蜡熟期D.蜡熟未期5、适宜制作面包类食品的小麦籽粒胚乳一般为()。
A.粉质B.角质C.半粉质D.半角质6、马铃薯的收获期在()。
A.蜡熟期B.膨大期C.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7、甘蔗的收获适期为()。
A.蔗茎伸长期B.蜡熟期C.生理成熟期D.工艺成熟期8、玉米籽粒用的最适收获期为()。
A.蜡熟初期B.完熟期C.灌浆期D.过熟期9、水稻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10、小麦种子安全贮藏水分为()。
A. 18%B. 15%C. 13%D. 5%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
2、豆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有()。
A.株数B.每株有效分枝数C.每分枝荚数D.每荚实粒数E.粒重3、薯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薯块数C.单薯重D.分枝数E.衣分4、棉花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株数B.每株有效铃数C.分枝数D.每铃籽棉重E.衣分5、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A.穗数B.分蘖数C.每穗实粒数D.有效颖花数E.粒重6、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包括哪些()。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作物属于禾本科?A. 玉米B. 马铃薯C. 番茄D. 豌豆答案:A2.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作物的遗传改良B. 作物的栽培技术C. 作物的病虫害防治D. 作物的加工方法答案:B3.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个不是栽培的基本要素?A. 种子B. 土壤C. 水分D. 肥料答案:C4. 作物栽培中,下列哪种灌溉方式最节水?A. 漫灌B. 滴灌C. 喷灌D. 沟灌答案:B5.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轮作方式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连续种植B. 轮作C. 间作D. 混作答案:B6.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骨粉D. 硝酸铵答案:C7.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多年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葡萄答案:D8.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 玉米B. 番茄C. 豌豆D. 花生答案:C9.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属于物理防治?A. 喷洒农药B. 轮作C. 诱捕D. 修剪答案:C10. 作物栽培学中,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热带作物?A. 棉花B. 甘蔗C. 苹果D. 香蕉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生长发育、产量形成2.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生长发育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阶段。
答案:营养生长、生殖生长3.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栽培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保护地栽培。
答案: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4.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种植密度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和作物特性来确定。
答案:土壤肥力、气候条件5.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灌溉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滴灌。
答案:漫灌、喷灌6. 作物栽培学中,作物的施肥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和适量。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按农业区划和生产特点,我国油菜生产大致可分为_冬油菜和春油菜两大产区。
油菜的角果具有壳状和线状两种果皮。
2)单子叶作物属须根系,其根系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其中不定根是禾谷类作物根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豆类作物根部均有与之共生,并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的根瘤菌。
4)对大多数作物来说,磷的营养临界期都在幼苗期,而氮的临界期一般晚于磷。
5)根据水稻产量的源库特征,可将品种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三类。
6)环境有自然环境和 _人工__环境之分。
7)净同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8)世界四大油料作物是大豆、(油菜)、花生和向日葵。
9)水稻群体面积指数最大的时期是孕穗至抽穗。
水稻一生中对逆境最敏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期。
10)烟叶为自花授粉作物。
11)引种是作物的人工迁移过程,包括__简单引种___和驯化引种。
12)玉米的“棒三叶”是指:穗位叶、穗位上叶、穗位下叶三叶。
13)苎麻的繁殖方法有__有性繁殖___和无性繁殖两种。
14)(钾)是烟草吸收量最多的营养元素,该元素不足,不仅影响烟叶外观品质,而且影响其燃烧性。
15)铃柄离层形成引起的棉铃脱落属于( 生理脱落 )16)(生物产量)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17)(作物栽培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18)禾谷类作物叶片的功能期通常是指(叶片达定长至1/2叶片变黄)所持续的天数。
19)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因素首先是(品种)。
烤烟一般质量最好的是( 中部叶 )。
20)棉花的主产品是( 种子纤维 ) ;棉花去叶枝的时间为(第一果枝出现时)21.目前烤烟单株留叶数为( 20片左右 )。
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是( 烤烟 )。
21)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
水稻的最早播期以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 10℃)的日期为宜。
22)水稻僵苗不发、根系变黑并伴有畸形根(如虎尾状),则很有可能为(中毒)。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与答案十八套与答案

QQ:445142长发育最为适宜(1.5 分)。④降水:大豆产量高低与降水量多少有密切的关 系。在温度正常的条件下,5、6、7、8、9 月份的降水量(mm)分别为 65、125、190、105、 60,对大豆来说是理想降水量(1.5 分)。⑤土壤条件:大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很严格。 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最适于大豆的生长。大豆需要矿质营养的种类全、且数量多, 大豆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十余种营养元素。大豆需水较多,发芽时要求水分充足;幼苗期比较 耐旱;开花期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要求土壤相当湿润;结荚鼓粒期,干物质积累加快, 此时要求充足的土壤水分(3 分)。
()
7.大豆种植密度低时,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减少,粒重下降,产量也低。( )
1.有限结荚大豆从上往下依次开花。 2.开花结荚期是大豆一生中需要养分、水分最多的时期。 3.大豆种子含油量与含蛋白质量呈正相关。 4.花生株型指数越高则其植株的直立性越强。 5.花生叶片昼开夜闭的现象称为向阳运动。 6.棉花根系吸收高峰期正值现蕾到开花阶段。 7.棉花内围铃比外围铃重。 8.正常条件下,棉花落铃率高于落蕾率。 9.棉田的最大叶面积指数一般以 3~4 为宜。 10.陆地棉纤维长度低于海岛棉。
,雌穗是
。
5.紧凑型玉米比平展型玉米群体透光
,光能利用率
。
6.棉花皮棉产量实际上由单位面积上株数、
、
和衣分四个因素构
成。
7.棉花主茎叶腋内的腋芽在发育方向上有明显的
习性,第 10 片主茎叶的腋芽一般
发育为
。
5
QQ:445142 12 果枝第一果节现蕾时,理论上计算这株棉花应出现
() () () () () () () () () ()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计 36 分)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A. 土壤肥沃B. 充足的水分C. 适宜的温度D. 持续的噪音2. 作物生长周期中的“三基点”是指:A.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B. 播种期、开花期、收获期C. 出苗期、分蘖期、成熟期D. 土壤温度、空气温度、水温3. 作物栽培中,氮肥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B. 促进作物茎叶生长C. 促进作物果实成熟D. 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4. 下列哪种灌溉方式属于节水灌溉?A. 大水漫灌B. 滴灌C. 沟渠灌溉D. 喷灌5. 作物栽培中,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作物产量B. 减少病虫害发生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土壤肥力6. 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促进作物生长B. 防止作物早衰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随意使用,无需控制剂量7.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A. 品种选择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种植者的性别8. 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生物防治?A. 引入天敌B. 使用性信息素C. 喷洒化学农药D. 培养抗病品种9. 作物轮作制度的主要优点是:A. 减少土地利用率B. 减轻病虫害发生C. 增加作物种植成本D. 降低土壤肥力10. 作物栽培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A. 合理密植B. 选用早熟品种C. 增加夜间光照D.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栽培中的“三叶一心”是指作物在_________期长出的三片真叶和一片心叶。
12. 作物的需水量与_________、_________、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有关。
13. 作物栽培中,施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深施”。
14. 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保护天敌”的原则。
15. 作物的播种密度过高会导致_________,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全田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6.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米率×亚白面积。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
库是接纳或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或产品器官的容积与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籽粒充实度:籽粒千粒重/饱粒千粒重×100%。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11.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遵循N=n-3的规律。
12.油菜的感温性: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段温度较低的时间才能现蕾开花结实,否则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这一特性称为感温性。
13.种子的休眠: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14.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5.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16.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17.收获指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19.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21.玉米棒三叶:玉米的穗位叶及其上其各一叶。
22.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长期的特性。
24.小麦子粒品质:是指小麦子粒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亦指其对制造某种面食品要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小麦质量好坏的依据。
25.棉花的果枝:果枝是合轴枝,由第5-6节或以上的腋芽萌发生长而成。
26.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可以评价生物产量中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 分)1、温度三基点2 、冻害3 、作物需水临界期4、复种5 、间作6 、基本耕作7 、杂草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计10 分)1、()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 生物产量B. 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2、()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 生物产量B. 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 转化率B. 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产量构成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 单位面积穗数B. 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A. 水稻B. 马铃薯C.甜菜D.大豆6、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 光合作用B. 补偿能力C.相互抑制D.相互促进7、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 种植密度B. 水肥供给C.病虫危害D.环境条件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 缓慢增长期B. 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 缓慢增长期B. 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10、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A. 相对生长率B. 净同化率C.叶面积比率D.比叶面积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 1.5 分,共计15 分)1、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 影响土壤肥力B.影响农田小气候C.改良土壤D. 固定流沙E. 保持水土2、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 植物的形态结构B. 植物的生理类型C.温度D. 气流E.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3、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B.苗期C. 花芽分化期D. 开花期E.授粉期4、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A. 细胞间隙结冰B. 水分代谢失调C. 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D. 原生质被撕裂E. 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5、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A. 固体废弃物污染B. 水污染C.大气污染D. 生物污染E. 农业污染6、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A. 喷灌技术B. 微灌技术C.膜上灌技术D. 地下灌技术E. 作物调亏灌溉技术7、露地育苗主要有()。
A.湿润育秧B. 阳畦育苗C•工厂化育苗D.营养钵育苗E. 方格育苗8、表土耕作的主要方法有()。
A. 耙地B. 耢地C.镇压D. 作畦E. 起垄9、常可将马铃薯的茎分为()。
A. 地上主茎B.匍匐茎C.地下茎D. 地上分枝E. 块茎10、粮食作物的产品品质可概括为()。
A. 碘价B.食用品质C.营养品质D. 加工品质E.商品品质四、填空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15 分)1 、马铃薯的产品器官是。
甘薯产品器官是。
2 、甘蔗的产品器官是。
油菜的产品器官是。
3 、烟草的产品器官是。
棉花的产品器官是。
4、水稻的产品器官是。
大豆的产品器官是。
5、作物生长的产量因素的补偿作用往往大于。
6、作物在具体生产条件下所能形成的产量称为。
7、限制光合生产潜力的主要因子,西部地区是,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是。
8、气候—生物生产潜力与实际生产力变化趋势,可作为确定作物产量目标的依据。
9、薯芋类作物的利用价值主要在于其块根或块茎中含有大量的,另含有丰富的10、棉纤维品质由纤维长度、和决定。
五、正误判断题(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X” ,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 、光的波长不同,对作物合成物质不同,对生育影响不同。
()2、气温、降雨、相对湿度、时期等对异花传粉的植物影响大,而对闭花传粉的植物影响则无。
()3、只要有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照种子就可以发芽。
()4、根据最小因子律,养分过高不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5、两种生育季节相近的作物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成行间隔种植称为混作。
()6、用生物措施代替土壤耕作是免耕法的原理之一。
()7、水稻的最早播种期要求温度稳定通过10C。
()8、将速效化肥按一定浓度溶解于水中,通过机械喷洒于叶面,养分经叶面吸收的施肥方法称谓根外追肥。
()9 、作物产量与作物平均净同化率无显著相关。
()10 、我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玉米、马铃薯、甘薯等均起源于我国。
六、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20 分)1 、请举例说明光周期反应在作物栽培上的应用。
2、二氧化碳对作物和何增产意义?3、为什么连作常引起作物减产?4、品种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七、论述题(每小题8分,任选2题作,共计16 分)1 、积温怎样计算?积温学说有什么作用?2、水体污染对农作物有什么危害?应怎样进行防治?1%,3、土壤污染有哪些类型?会对农业造成什么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4、试述霜冻的危害及其补救措施。
5、试述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及其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名词解释(每小题 2分,共计 14 分)1、温度三基点: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温 度三基点。
2、冻害:指作物体冷却至冰点以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或死亡的现象。
3、作物需水临界期: 指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一般是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的时期。
4、复种:复种是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5、间作: 在一个生长季内, 在同一块田地上分行或分带间隔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 方式。
6、基本耕作:指人土较深、作用较强烈、能显著改变耕层物理性状、后效较长的一类土壤耕 作措施。
7、杂草:杂草一般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植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10 分) 1、A 2、B 3 、C 4 、A 5 、D 6、B 7 、D 8 、C 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四、填空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15 分) 1、块茎、块根 2、蔗茎、油菜子 3、叶片、棉纤维 4、颖果、大豆种子 5、前期、后期 6、现实生产力 7、水分不足、低温 8、相一致9、淀粉、维生素 C 10、细度、强度六、简答题(每小题 4分,共计 20分) 1 、请举例说明光周期反应在作物栽培上的应用。
( 1 )纬度调节。
在作物引种时要特别注意作物开花对光周期的要求, 短日作物南种北引, 营 养生长延长,开花结实延迟,北种南引,生育期则缩短;长日作物与之相反。
( 2)播期调节。
确定适宜的播期, 如短日照作物, 从春到夏分期播种, 播得越晚, 抽穗越快。
( 3)作物品质受到光周期影响。
光照长度影响大豆蛋白质、脂肪酸和脂肪的含量。
(每小点 0.5 分,描述 2.5 分)。
2、二氧化碳对作物和何增产意义?( 1 )碳素是干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有机物中 90~95%是碳水化合物。
( 1 分)( 2)碳素已经成为制约作物获得高产的限制因子,生产上要求的适宜二氧化碳浓度是 而大气中的含量只有 0.032%。
(2分)9 、 B 10 、 C1.5 分,共计 15 分)1、 ABCDE 2 、 ABCDE 3 、 AB、 BCE 5 、 ABCDE6、 ABCDE 7 、 ABDE 8 、 ABCDE 9 、 ABE10 、 BCDE五、正误判断题(正确的划“V” ,错误的划“X”,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2 、x3 、x4、X5 、X6 、V7 、X8 、V 9 、V 10 、X(3)在一些作物上,施用二氧化碳肥的确实获得了较大的增产效果,如黄瓜、芹菜。
(1 分)3、为什么连作常引起作物减产?(1)连作导致某些土传的病虫害严重发生;(0.5 分)(2)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孳生,难以防治,与作物争光、争肥、争水矛盾加剧;(0.5 分)(3)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肥料利用率下降;(0.5 分)(4)过多消耗土壤中某些易缺营养元素,影响土壤养分平衡,限制产量的提高;(1 分)(5)土壤积累更多的有毒物,引起“自我毒害”的作用。
(0.5 分)4、品种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1)根据当地栽培制度(2)根据当地自然条件(3)生产条件(每个要点 1.0 分, 适当阐述给 1.0 分)七、论述题(每小题8分,任选2题作,共计16 分)1、积温怎样计算?积温学说有什么作用?有效积温是指作物或昆虫的某一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中有效温度的总和。
确切,小范围,针对性强时用。
公式:丫=刀(ti>B-B)。
(解释2分,公式2分)。
作用:①昆虫:达到积温才能完成生长发育。
20-30 C,温度高,经过日数短,反之长,说明积温是发育进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②小麦的春化现象:冬性:0-3 C,大于35天;半冬性,0-7 C, 15-35天;春性,0-12 C, 5-15天。
③用于作物布局(大于10C的活动积温作指标):小于3500C的地区,一年一熟;3500-5500 C的地区,一年两熟;大于6000 C的地区,一年三熟。
(每小点各 1 分)。
2、水体污染对农作物有什么危害?应怎样进行防治?水体污染是工矿废水、农药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中生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有的物质直接进入作物,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甚至死亡。
作物受到毒害后,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叶片枯黄,产量下降,产品中有毒成分超标。
( 4 分:解释 2 分,描述 2 分)污水处理以污水处理厂与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相结合的办法为宜。
其中污水土地处理是实现污水资源化,促进污水农业利用的主要途径。
它是利用土壤及水中的微生物、藻类和植物根系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促进作物生长,并使之增产的一种工程设施,一般由一级处理设施-氧化糖-贮存糖(库)-农灌系统等部分组成。
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再进入农业灌溉系统,既节约水资源,又不会造成农产品污染。
( 4 分)。
3、土壤污染有哪些类型?会对农业造成什么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土壤直接受到污染物的污染,同时也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的受害者。
有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两种类型。
( 2 分)土壤中的有毒物质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使作物发育减弱,作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下降,产量减少,产品质量变劣;有些有毒物质甚至在作物的可食用部分积累,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各种生物体、甚至人体内,造成食物链结构不平衡,人体疾病。
( 3 分)治理土壤污染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和改良剂措施等,如客土法,换土法,去表土,运用某些生物吸收走土壤污染物,净化土壤,增施有机肥,控制土壤水分,选择适合形态的化学肥料和合适的作物品种等方法。
(3 分)4、试述霜冻的危害及其补救措施。
( 1 )危害:霜冻对作物的危害并非霜本身,而是低温引起的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