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伏羲八卦
先天八卦图讲解

)。
兑卦由一阴二阳组成
八卦记忆法
八卦序歌
乾三连,坤六断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 震仰盂,艮覆盌
。
讲解总结
画法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 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
艮卦的象征
1.在自然界,它是指“山” 。
2.基本性质是“止”,因为古人 遇山则止,无法跨越。
3.在家庭中,艮卦是指少男。 4.在身体上,艮卦是指“手”, 因为人会伸手阻挡别人的侵犯。 5.在动物中,艮卦是指“狗”, 因为狗能看门,阻止陌生人。 6.延伸所指,艮卦还代表:小路 (相对于震卦的大路),小石(山脚 下小石多),门阙(不让外人进入) ,守门人,植物果实(终于有了结果 ),坚硬多节的树,等等。
收获可期)。
巽卦由一阴二阳所组成
坎卦的象征
1.在自然界,坎卦是指“水” 。
2.基本性质是“陷”。水深难测 ,水流危险,有如陷阱。今日还在使
用“坎陷”一词。
3.在家庭中,是指中男。
4.在身体上,坎卦是指“耳”, 因为耳能聚集声音,正如水能聚在低
处一般。
5.在动物中,坎卦是指“豕”, 因为太猪喜欢待在潮湿之处。
乾卦的象征
1.在自然界,乾卦是指“天”。有天有地 (地由坤卦来象征),万物才可能在其中生存发
展。
2.基本性质是“健”,就是刚健不已的生命创 造力。缺少生命创造力,万物无从产生。
3.在家庭中,乾卦是指“父”。所谓“乾坤生 六子”,一家八口,其实是古代的标准家庭结构
。
4.在身体上,乾卦是指“首”(头部)。
相错
先后天八卦

先后天八卦一、先后天八卦通气歌诀:乾六离九是朝宗,坤宫坎卦气相通。
天三艮八为朋友,兑七巽四一脉融。
离九来龙定震穴,是因地八通坎宫。
坎水朝时来到兑,巽龙入脉坤宫从。
后天来龙先天向,生成推照相互同。
谁人识得此真诀,何愁天地不相逢。
二、先后天八卦通气图示:(一)先天八卦数字: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二)后天八卦数字: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所有讲的通气数字均以此为依据)。
(三)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
(四)通气的先决条件:一是先看先后天的位置的变化,二是后天的卦包含着先天的卦名,最后都以后天八卦卦数为依据,作为通气的条件。
(五)八卦图有“先天”、“后天”之分:一般先天八卦图为体,后天八卦图为用。
诸如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等配置,均以后天八卦图作为背景参考。
1、先天八卦图又称伏羲八卦图,以乾坤代表天地定位,形成中轴经线;以坎离代表水火为界,作为横轴纬线。
相对二卦阴阳爻相反,互成错卦。
2、后天八卦图又称文王八卦图,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
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
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
三、先后天八卦对应理解记忆法1、天地火水:火水未济。
天上的本源是火——乾先天隐态,离后天太阳之火可见。
地下的本源是水——坤先天隐态,坎后天大地之水可见。
2、东西太阳月亮的升起:东西日月更迭。
太阳升起在东方——离先天太阳隐在东方,震后天可以见到太阳。
月亮升起在西方——坎先天月亮隐于西方,兑后天可以见到月亮。
3、阴阳长少相对:男女由少及长。
少男对长男——震长男先天隐于艮下,艮后天可以看见少男长成长男还是少男,男人年轻变化小;并且艮震八卦符号完全阴阳相对。
长女对少女——兑少女先天隐于巽下,巽后天可以看见少女长成长女,女大十八变,少女长成长女变化大;并且巽兑八卦符号完全阴阳相对。
八卦正确的排列顺序

八卦正确的排列顺序:
逆时针,从顶部开始,是干一,反二,离三,震四,顺时针,从顶部开始,是3360干一,荀五,阚六,艮七,坤八。
上为乾,下为坤,左为离,右为侃。
八卦:八卦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八卦图有两种,一种是先天八卦,也叫伏羲八卦,据说是伏创造的。
据说这个八卦是太极图的演变。
另一个是后天八卦,双冠王文八卦,据说是周所创。
八卦是干、坤、贞、荀、李、阚、艮、兑。
它不同于先天八卦的后天八卦的排列、象征位置、象征数量。
先天八卦的拥有者有:1。
住在南方,数为一,与坤相对。
坤居北,数八,与干相对。
3震住东北,数为四,与荀相对。
4荀住西南,数五,与地震相对。
5从东,数三,与坎相对。
6阚居在西,号为六,与李相对。
7一族居住在西北方,人数为7人,与兑相对。
先天八卦的演化以及向后天八卦的转变

先天八卦的演化以及向后天八卦的转变【提要】一、伏羲先天八卦二、神农先天八卦三、黄帝先天八卦四、后天八卦五、先天八卦向后天八卦的转变(本文写作历时八天:2011年11月11日—11月18日)一、伏羲先天八卦:伏羲先天八卦图(一)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之名称出自《文言传》: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此言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之四正为天地日月。
“与四时合其序”,此言后天八卦,后天八卦言时节也。
“与鬼神合其吉凶”,此言筮法,蓍之德圆而神也。
天地日月,天地之体也;四时,天地之行也;鬼神,天地之灵也。
“天弗违”,弗违于天,无为也。
“奉天时”,顺从于天,有为也。
(二)先天八卦之定位出自《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三)伏羲先天八卦图的成图方法:伏羲为创始八卦之祖,故名伏羲先天八卦图,《周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先天八卦图的成图方法非常“简易”自然,只要在三个同心圆(天文三衡图)上按照上阳下阴、左阳右阴的简单法则就可画出先天八卦图(太极图源自先天八卦图),再画三层就可画出伏羲六十四卦图。
这个法则就是《周易·系辞传》所说的: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四)先天八卦图原是挂图:《易纬》云:“卦者挂也,言县挂(悬挂)物象,以示于人,故谓之卦。
”伏羲先天八卦图,最初为天地日月四象挂图(韩国国旗即是),它描述的是天地自然之位,《乾凿度》言先天八卦曰:“不易也者,其位也。
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
”“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
八卦图解

八卦图解《易经·系辞》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是说八卦产生于古代初民们“观天俯地”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先天八卦一、先天八卦次序图,也称伏羲八卦次序图图6.1先天八卦次序图“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周易·系辞》)“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邵雍《皇极经世》)“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邵雍《皇极经世》)“从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缺,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此八卦之象也。
二、先天八卦圆图。
图6.2 先天八卦图图6.3 八卦相生图“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周易·说卦》)图6.4 八卦数S 图图6.5 卦划相对图S线说明是太极的中玄,也是阴阳鱼的旋转方向。
三、先天八卦图的特点。
(1)先天八卦图循环的过程有顺逆之分,即“由一至四,反时针方向,顺序为乾、兑、离、震四卦,乾象征天在最上方。
亦即南方。
由五至八,顺时针方向,顺序为巽、坎、艮、坤四卦。
坤象地,在最下方,亦即北方”。
(《白话易经》)(见图6.2、图6.3)(2)卦划相对,“乾三阳与坤三阴一对也,坎中满与离中虚一对也,震初阳与巽初阴一对也,艮末阳与兑末阴一对也。
”(见图6.5)(3)先天八卦主生,图中“震巽为一炁,乾金生坎水,艮土生兑金,离火生坤土。
”(《周易浅述》)震巽在五行上都属木,震一阳生,巽一阴生,故为一炁。
乾为金,坎为水,故乾金生坎水。
艮为土,兑为金,故艮土生兑金。
离为火,坤为土,故离火生坤土。
(见图6.3。
)(4)在人事上表现了老与老,少与少相对。
老男与老妇相对,长男与长女相对,中男与中女相对,少男与少女相对。
谈谈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的根本区别

伏羲八卦又叫先天八卦,文王八卦也叫后天八卦,一般的认为,二者的区别就是有先天后天之分,但究竟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区别在哪里,一直的现在,还没有任何易学家、中国哲学家对此作过任何的解释。
文王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载,但在我国最早的史典《尚书》中却没有伏羲的记载,伏羲只是我国神话中的一位开创世界的巨人,但在《尚书·尧典》中,却有当时人类认识一年二十四季节的具体记载,而这一认识的获得,则是建立在首先认识昼夜三阴三阳变化规律,由此对比观察洞察一年中寒暑变化,由此获取的认识,但三阴三阳的昼夜变化规律,也也就是伏羲八卦的规律,因此可以证实,伏羲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并且是早于夏朝的自然学家。
文王,就是灭商立周的周文王,原为商纣时的西伯侯,所以又叫西伯,据《史记·自序》载:“西伯,囚羐里,演周易”西伯在被纣王囚禁于羐里时,专心推演过伏羲六十四卦,《周易》的经文就是西伯在这时候作出的。
而传说中,又有文王对比伏羲八卦,并参考洛书,创制后天八卦的说法,通过文王八卦与洛书图构的认真对比,发现二者的顺序的确相同,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正确。
那么,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究竟有什么不同的内涵?从这种不同的内涵中,是否可以找出二者的根本不同。
如果以由南至北为顺序,来对比观察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在伏羲八卦中,乾与坤,是南与北相对的;兑与艮,是东南与西南相对的;离与坎,是西与东相对的;震与巽,是东北与西北相对的,且乾与坤、兑与艮、离与坎、震与巽的阴阳爻之和,都等于三阴三阳。
在整个伏羲八卦中,阴阳爻构的卦,代表宇宙事物;东南西北的方位,代表宇宙空间;由南至北的顺序,也就是由早上——中午——黄昏——子夜——天明的时间顺序,代表宇宙时间,八卦整体为圜的结构彰显事物与时间空间合一为圜阴阳对立统一的整体动态平衡,证实伏羲八卦就是华夏祖先对宇宙大自然事物世界运动变化体用的终极认知。
依据伏羲八卦来对比文王八卦,可以看出:南与北是离与坎的相对,东南与西南是巽与乾的相对,西与东是震与巽的相对,西北与东北是艮与坤的相对,已经打乱了伏羲八卦原来的排列位置与方向,同时,相对卦的阴阳爻数之和,也不都是三阴三阳的了,坤与艮的阴阳爻之和就是五阴一阳的,巽与乾的阴阳爻之和就是五阳一阴的,由此可见,伏羲八卦原有的三阴三阴整体平衡,在文王八卦中已经形成了阴多阳少与阳多阴少不相对应的紊乱。
从空间角度看邵雍“先天八卦图”的由来(郭彧)

从空间角度看邵雍“先天八卦图”的由来(郭彧)北宋道学家邵雍说:“乾坤纵而六子横,明伏羲八卦也。
”①后人遂称伏羲八卦为“先天八卦”。
此八卦图画在平面上,是乾上坤下,离左坎右。
②笔者曾著文说“八卦与方明”之关系:三阳三阴的六合空间(上下东西南北),其八个角上分布有乾兑离震坤艮坎巽八个卦。
如果把一大正立方体内的空间等分为八个小正立方体,则每一小立方体既是一卦所占之空间。
(见下图)实则大立方体八角之上的八卦,既是标明此八个小正立方体之八卦。
我们依照乾兑离震坤艮坎巽乾之次序,将八个小正立方体连结起来。
(见下图)当我们取出八个小立方体,按照连线展开,布成圆形(见下图),一幅所谓“先天八卦图”即展现在我们面前。
之后,我们还可以依照原定次序,将八个小立方体装回大立方体之内。
这一游戏告诉我们,邵雍既然说“乾坤纵而六子横”,那就说明他已经注意到了八卦的空间和时间属性。
特别是其空间的属性,是解说六十四卦之辞必不可少的因素。
这一游戏还告诉我们,所谓“先天八卦图”是乾与巽相接、震与坤相接,成一○型模式。
(并非朱子以平面八卦横图中分拗转围成平面小圆图,成一半顺半逆之∽形模式。
)这一游戏还告诉我们,阳爻数3,阴爻数2。
乾为老阳,三阳爻其数9,坤为老阴,三阴爻其数6。
震坎艮为少阳,皆二阴一阳其数7,巽离兑为少阴,皆二阳一阴其数8。
此正合于古筮法三变成一爻之数。
用49根蓍草揲蓍,三变余数之和有八种结果:余5+4+4,其和为13,49-13=36,36/4=9,9为老阳之数;余9+8+8,其和为25,49-25=24,24/4=6,6为老阴之数;余9+8+4、9+4+8、5+8+8,其和皆为21,49-21=28,28/4=7,7为少阳之数;余5+8+4、5+4+8、9+4+4,其和皆为17,49-17=32,32/4=8,8为少阴之数。
朱子以阴阳二爻之排列为“四象”,其数为6、5、5、4,没有易学根据。
此“先天八卦图”,乾坤“天地定位”,其数之和9+6=15;震巽“雷风相薄”,其数之和7+8=15;坎离“水火不相射”,其数之和7+8=15;艮兑“水泽通气”,其数之和7+8=15。
易经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

易经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八卦有三种,先天八卦出自伏羲;后天出自文王;中天出自卫元蒿。
易安居算命网给大家讲解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关系和区别在哪里。
一、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1、太极图的含义。
坤震离兑居左,坤为母,离再索而得女,兑三索而得女,三卦皆阴,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
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乾巽坎艮居右,乾为父,坎再索而得男,艮三索而得男,三卦比阳,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
2、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
《周易说卦传》中将乾坤两卦对峙,称为天地定位;震巽两卦对峙,称为雷风相薄;艮兑两卦相对,称为山泽通气;坎离两卦相对,称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这些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峙。
按上述峙图式的内容,先天八卦可分为三个周期:第一周期:从坤卦左行,表示冬至一阳初生,起于北方;从乾卦右行,表示夏至一阴初生,起于南方,本周期指的先天八卦图的最内圈,即由卦的初爻组成。
这一寒一暑,表示太阳在一年的周期运动。
第二周期:由卦之中爻组成,半圈阳爻表示白昼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到西方;半圈阴爻表示太阳落山后的黑夜,这是记太阳运行一日的周期图象。
第三周期:由卦之上爻组成,半圈阴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上半月,即朔;半圈阳爻表示月亮运行的下半月,是为弦。
由此可见,这一图象是统一年月日时周期。
3、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讲流行,形容周期循环,如水流行,用以表示阴阳的依存与互根,五行的母子相生。
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从《周易。
说卦传》中可以看出,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周天360日有奇,八卦用事各主45日,其转换点就表现在四正四偶的八节上,这就构成了按顺时针方向运转的后天八卦图。
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于此可见这些卦图的实质了。
因为盖天派定义了天为阳,地为阴。
所以,先天八卦把天(乾)定位在上(南),把地(坤)定位在下(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傳
文中對
《周易》“經”文的各方 面內容作了較為全面、可取的辨 析、闡發,有助於後人理解八卦、 六十四卦及卦爻辭的通常義例。
易傳
其中有對
《周易)作者、成書年 代的推測,有對《周易》 "觀物 取象"創作方法的追述,或辨陰 陽之理,或釋八卦之象,或疏解 乾坤要旨,或展示《易》筮略例, 并穿插解說了十九則爻辭的象徵 意義。
初九爻與六二爻互易)為坎 卦,震卦“五之四”(即六 五爻與九四爻互易)為屯卦。
八卦
2、上下易象
所謂上下易象,指上卦與下
卦互相交易造成爻動而變成 另一卦。
八卦
例如。夬卦“上下易象”得
履卦,未濟卦“上下易象” 得既濟卦。
八卦
3、消息
所謂消息,指一個卦體的陰
陽爻消長變化造成爻動而變 成另一卦。
初、二、三為下卦。 2.內外卦︰內卦即下卦,外卦即 上卦。 3.貞悔︰下卦為貞,上卦為悔。
八卦
4.前後︰上卦為前位,下卦為後位。 5.遠近︰下卦為近位,上卦為遠位。 6.陰陽︰兩卦相重,有陰陽卦,如泰卦,外陰而內陽。 (乾、离、巽、艮為陽;兌、震、坎、坤為陰。) 7.剛柔:陽卦為剛,陰卦為柔,如否卦,外剛而內柔。 8.平行之位:同卦相重,內外卦為平行之位,或叫重 覆之位。
八卦
一、先天八卦
(伏羲八卦)
八卦
(一)先天八卦之所以叫“先
天”,是因為八卦是先於天地存 在的世界本原--“太極”演化 成的。先天八卦又叫伏羲八卦。 (二)先天八卦方位是︰乾南坤 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 東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
八卦
(三)先天八卦卦序是︰乾一,兌
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 七,坤八。 (四)先天八卦既講“對待” (對 立)又講“流行”(運動變化)。 八卦之中,乾對坤,兌對艮,離對 坎,震對巽。
易傳
這種"錯"、"綜"現象,是六十四
卦符號形式的重要特徵。從《雜 卦傳》一文,可以窺探出該傳作 者對卦形結構的認識,其哲學意 義在於表明事物的發展在正反相 對的因素中體現其變化規律。
易傳
還應當指出,《易傳)七種原來都是單獨 刊行,後來被合入六十四卦經文并行。 所以,今本《周易》中,凡《彖傳》、 《象傳》均附於相應的六十四卦卦爻辭 之後,《文言傳》分附於《乾》、《坤》 兩卦後,而 《繫辭傳》、《說卦傳》、 《序卦傳》、《雜卦傳》則依次列於六 十四卦後。
易傳
7.《雜卦傳》 其取名為"雜"之義,猶言"雜糅眾 卦,錯綜其義",即分散《序卦 傳》所揭明的卦序,把六十四卦 重新排成三十二組兩兩對舉,以 精要的語言概括卦旨。
易傳
文中對舉的兩卦之間,其卦或"
錯"(亦稱"旁通",六爻相互交變, 如 《乾》與《坤》即是),或 " 綜"(亦稱 "反對",卦體相倒置, 如《比》、《師》即是),其卦 義多成相反。
易傳
3.《文言傳》 分前後兩節,分別解說《乾》、
《坤》兩卦的象徵意旨,故前節稱 《乾文言》,後節稱 《坤文言》。 “文言”兩字之義,即謂 “文飾 《乾》、《坤》兩卦之言”。
易傳
《文言傳》所闡發
《乾》、 《坤》的卦辭與爻辭的意義,是 在這兩卦 《彖傳》、《象傳》 的基礎上作出進一步的拓展,故 其文意至為深刻詳明而廣為引申 旁通。
易傳
“象”字之義,猶言
“形象”、 “象徵”。《大象傳》的體例, 是先釋每卦上下象相重之旨,然 後從重卦的卦象中推衍出切近人 事的象徵意義,文辭多取“君子” 的言行、道德為喻。
易傳
如《損》卦的
《大象傳》稱 "山 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即表明該卦上艮為山、下兌為澤, 有 "損澤益山"、"損下益上"之象, 君子當效法此象,時時懲戒忿怒、 抑止邪欲、自損不善。
八卦
(三)後天八卦卦序︰震、巽、離、坤、 兌、乾、坎、艮。(據《說卦傳》)然 而,術數家卻習慣取用八卦九宮五行圖 之數︰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 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四)後天八卦主要講流行,表徵一年 四季循環,即震春、離夏、兌秋、坎冬。
八卦
三、卦位八種
1.下上卦︰四、五、上為上卦,
八卦
陽爻去而陰爻來叫“消”,
陰爻去而陽爻來叫“息”。 如由初爻至上爻循序“消 息”,則成十二消息卦。
八卦
4、互體(互卦) 互體指內外兩卦交互組成新卦(互卦)。
即由二、三、四爻組成新的內卦(叫 下互),由三、四、五爻組成新的外 卦(叫上互)。如:坎卦的互卦為頤卦, 既濟與未濟互為互卦。
易傳
《小象傳》的體例,是根據每爻
的性質、處位特點,分析爻義吉 凶利弊之所以然。 如《明夷》卦六二爻《小象傳》 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即 指明此爻柔順中正,不違法則, 故獲吉祥。
易傳
《象傳》以言簡意明的文辭,
逐卦逐爻地解說六十四卦、 三百八十四爻的立象所在, 使 《周易》經文的象徵意趣 有了比較整齊劃一的闡說。
八卦
5、錯卦(旁通) 錯卦,也叫旁通,指六爻皆動而
形成的兩個陰陽爻完全相ຫໍສະໝຸດ 的卦。 如:乾與坤旁通,等等。六十四 卦全部可以交錯而成三十二對錯 卦。
八卦
6、綜卦(反卦、覆卦、反易、
倒象) 綜卦,指由六個爻畫顛倒(所謂 “覆”)而成的新卦形。如:屯 卦覆為蒙卦,等等。
八卦
綜觀六十四卦,可分三組綜卦: A. 自綜卦(即顛倒後卦形不變)有八個: 乾,坤,坎,离,中孚,小過,大過, 頤。 B.一般綜卦有二十八對。 C.錯綜卦有四對:泰—否,隨—蠱, 漸—歸妹,既濟—未濟。
四節,分釋六十四卦卦名、卦辭 及一卦大旨。"彖"字之義,猶言" 斷",謂"斷定一卦之義"。
易傳
《彖傳》闡釋卦名、卦辭、卦義
的體例,往往取上下卦象、主爻 爻象為說,多能指明每卦中的為 主之爻,而以簡約明瞭的文字論 斷該卦主旨。
易傳
2.《象傳》 也隨上下經分為上下兩篇,闡釋各卦的 卦象及各爻的爻象。其中釋卦象者每卦 一則,共六十四則,稱 《大象傳》;釋 爻象者每爻一則,共三百八十四則 (《乾》、《坤》兩卦多出“用九”、 “用六”文辭之象,若合計入,即有三 百八十六則),稱《小象傳》。
易傳
當然,《繫辭傳》在通說
《易》 義的過程中,也充分表露了作者 的哲學觀點;但就其創作宗旨分 析,這些哲學觀點,又無不歸趨 於《易》理範疇。
易傳
5.《說卦傳》 是闡說八卦取象大例的專論。全文先追 述作《易》者用"蓍草"演卦的歷史;再 申言八卦的兩種排列方位(宋代人稱為 " 先天"、"後天"方位);然後集中說明八 卦的取象特點,并廣引眾多象例,是今 天理解、探討《易》象產生及推展的重 要資料。
八卦
7、體用 爻動,是卦變的標誌。有卦變,則有本卦和變 卦。本卦(又叫主卦)的上下卦又有體用之別。 一般認為,無動爻(或少動爻)卦為體卦,表 徵自己;有爻動(或多動爻)卦為用卦,表徵 他人或事。卦宜體克用,不宜用克體;宜用生 體,不宜體生用;若體用比和(上下卦五行相 同)則吉。
易傳
易傳
6.《序卦傳》
旨在說明《周易》六十四卦的編
排次序。揭示諸卦相承相受的意 義。全文分兩段:前段敘上經 《乾》至《離》三十卦次序,後 段敘下經《咸》至《未濟》三十 四卦次序。
易傳
這種卦序,當然是相沿已久的;
而文中所明各卦相次依承的意義, 含有事物向正面發展或向反面轉 化的辯証觀點。可以說,《序卦 傳》是一篇頗具哲理深度的六十 四卦推衍綱要。
"傳"部分,含闡釋 《周易》經文的十篇專論。 這些解經之論,包括 《彖傳》上下,《象傳》 上下,《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說卦 傳》,《序卦傳》,《雜卦傳》等七種十篇。 這十篇的創作宗旨,均在解說 "經"文大義,漢 代人合稱之為《十翼》,後世亦統謂為《易 傳》。
易傳
1.《彖傳》
隨上下經分為上下兩篇,共六十
八卦
四、卦變
一爻動,二爻動,三爻動,四爻
動,五爻動,乃至六爻動,都可 引起卦變。從卦象來看,卦變主 要有如下六種。
八卦
1、往來(之卦)
所謂往來,指一個卦體因兩爻互
易(漢人又叫“之”)造成二爻 動而變成另一卦。這叫做之卦。 上爻下降叫來,下爻上升叫往。
八卦
例如,屯卦“初之二”(即
易傳
至於為甚麼《文言傳》只釋
《乾》、《坤》兩卦,不涉其它 各卦?朱熹的 《周易本義》認 為:這是衍發 《彖傳》、《象 傳》之意,以盡《乾》、《坤》 兩卦的義蘊;而其餘六十二卦之 說,即可依此例類推。
易傳
4.《繫辭傳》 因其篇幅較長,分為上下兩篇,前
篇稱《繫辭上傳》,後篇稱《繫辭 下傳》。 《繫辭傳》說六十四卦經文要領, 條貫卦爻辭之基本義理。因此, 《繫辭傳》可視為早期的 《易》義
易傳
其中言及八卦的最基本象例;乾為天,坤為地, 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 兌為澤;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八種大體不變的象 徵意義:乾健,坤順,震動,巽入,坎陷,離 麗,艮止,兌說(悅)– 這在《周易》六十四 卦象徵義理中幾乎是每卦必用的象喻條例,對 於明確《周易》卦形符號的構成原理,尤有不 可忽視的參考價值。
八卦
坤→震→離→兌→乾,是進陽退陰
的過程; 乾→巽→坎→艮→坤,是進陰退陽 的過程;陰陽消長,循環往複。 邵雍把坤、震二卦之間稱為天根, 以其為一陽所生之處也;又把乾、 巽二卦之間稱為月窟,以其為一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