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一年级《顽皮的杜鹃》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_《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顽皮的杜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让孩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进行最后一句二部创编。

了解并唱好顿音记号,以及弱起小节的演唱。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演唱、情感处理等,来感受和演绎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演唱《顽皮的杜鹃》,体验杜鹃清脆的鸣叫声,感受活泼可爱的小杜鹃这一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占■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并能进行最后一句二部创编。

2.在歌曲演唱、情感处理等过程中,通过师生的互动以及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掌握并运用歌曲中出现的顿音记号以及弱起小节。

难点:准确地演唱顿音记号,弱起小节以及歌曲最后一句二部的处理。

教学准备:电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弹奏《嘀哩嘀哩》学生边走边拍手围成两个圆师:淅淅沥沥的春雨把寒冷的冬天带走了,和煦的阳光把温暖的春天带来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去感受下春天的气息吧!二、新授:1、处理顿音记号(1)师:听,谁来到了我们中间?(师范唱53 53)咕咕咕咕你能模仿下小杜鹃的叫声吗?(2)再听它的叫声有什么变化? (师范唱3 13 1)咕咕咕咕唱后设问:这次它的叫声比第一次的叫声高了还是低了?你能再模仿一下吗?下面我们连起来一起唱一唱535 3|3131|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3)、再来听这次杜鹃鸟的叫声又有什么变化?▼▼▼▼▼▼▼▼(师范唱5353|3131 |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师讲解:-是顿音记号,演唱的时候声音要短促,轻巧些,因为杜鹃鸟的叫声是清脆的。

一起来唱一唱。

(4)分角色演唱进行二部演唱现在里圈的同学我们是小杜鹃,外圈的同学你们的声音稍微低点,你们扮演杜鹃妈妈,一起来视唱一下1=F 4/45 3 5310 0 0 0153 —010 0 0 015 3—011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000013 1A 11000013 1 —013 1—011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2、初听歌曲唱后总结:杜鹃妈妈还有小杜鹃它们在用叫声呼喊谁啊?让我们一会从歌曲中找答案。

顽皮的小杜鹃音乐教案通用

顽皮的小杜鹃音乐教案通用

顽皮的小杜鹃音乐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音乐课程标准》一年级下册,第9课《顽皮的小杜鹃》。

本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歌曲《顽皮的小杜鹃》,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欣赏和体验音乐。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转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乐谱、课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顽皮的小杜鹃》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学生跟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3)分句教唱歌曲,让学生熟悉每个乐句的旋律。

3. 歌曲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 歌曲表演(5分钟)学生分组表演歌曲,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如动作、表情等,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顽皮的小杜鹃》板书内容:1. 歌曲结构分析A B A' B'2. 歌曲节奏变化X X X X | X X X X3. 歌曲音高转折4. 歌曲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熟唱《顽皮的小杜鹃》歌曲。

2. 家长签字确认。

答案:1. 《顽皮的小杜鹃》2. 家长签字:________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顽皮的小杜鹃》,学生们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

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对歌曲的主题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教案主题: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教案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顽皮的杜鹃》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对歌曲节奏、旋律和曲式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合唱、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

教学准备:
1. 录音机或音乐播放设备
2. 歌曲《顽皮的杜鹃》的伴奏音乐
3. 歌词卡片或教材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顽皮的杜鹃》,并播放一段歌曲的音乐。

- 引导学生观察和聆听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等。

2. 学习歌曲(10分钟)
- 教师逐句朗读歌词,学生跟读。

- 教师播放歌曲的伴奏音乐,学生跟随伴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口型练习。

- 学生分组合唱歌曲,教师逐句领唱,学生跟唱。

3. 学习歌曲的动作(15分钟)
- 向学生介绍歌曲表演的动作,如扇动翅膀、鞠躬等。

-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动作练习。

4. 巩固歌曲和动作(15分钟)
-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练习,将歌曲和动作结合起来进行表演。

-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观摩和评价。

5. 结束(5分钟)
-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欣赏音乐。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尝试编排更多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方式来丰富歌曲的呈现。

2. 学生可以进行歌曲的创编,改编出自己喜欢的歌词或旋律,展示个人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

音乐教案-《顽皮的杜鹃》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杜鹃鸟的叫声特点,培养对自然声音的感知能力。

2.学习歌曲《顽皮的杜鹃》,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顽皮的杜鹃》,理解歌曲意境。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三、教学准备1.课件:展示杜鹃鸟图片、歌曲简谱、歌词。

2.录音机:播放歌曲。

3.钢琴。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杜鹃鸟,引导学生关注杜鹃鸟的叫声。

2.播放杜鹃鸟的叫声录音,让学生感受杜鹃鸟的叫声特点。

二、学习歌曲1.播放歌曲《顽皮的杜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分组讨论:歌曲中描绘了哪些场景?杜鹃鸟有哪些特点?3.教师弹奏钢琴,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4.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个别指导。

三、歌曲分析1.分析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

2.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如连音、断音等。

3.讨论歌曲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四、实践活动1.分组练习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学生自主编排舞蹈,与歌曲相结合,展示自己的创意。

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1.学生集体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2.教师点评,指出演唱中的优点和不足。

二、歌曲创作1.邀请学生发挥创意,尝试创作以杜鹃鸟为主题的歌曲。

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歌词和旋律。

3.学生展示创作成果,教师点评。

三、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四、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顽皮的杜鹃》,并讲述歌曲中的故事。

2.家长协助学生录制演唱视频,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学生在创作歌曲时,部分创意较为局限,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更大的想象力。

1.增加课堂练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演唱歌曲。

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城粤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城粤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城粤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掌握曲调,能读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2.能理解歌曲的歌词,并加以表达和体验。

3.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歌曲《顽皮的杜鹃》的唱法和节奏。

2.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歌词理解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的培养。

2.歌曲唱法的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音响设备,音乐书和U盘等教具。

2.对歌曲的曲调及歌词进行了解和整理,做好备课和说明材料。

2. 歌曲欣赏1.让学生听歌曲《顽皮的杜鹃》并跟唱,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曲调和歌词的内容。

2.引导学生发表他们的感受和看法,以及对歌曲的理解。

3. 歌曲练习1.教师手把手教学生们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授唱法和节奏。

2.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音乐和属于他们的感受。

4. 歌曲表达1.学生们自由发挥,可以跳舞或表演来表达歌曲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上课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教师注重点评和鼓励,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加强和支持。

5. 总结1.学生和教师分别表达对本节课的感受,以便提高教学效果和听取意见反馈。

2.总结课程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评估1.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通过课堂练习、表演等方法进行评估。

2.在教学过程中回答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和热爱音乐学习。

五、教学体会本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音乐感受。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非常深刻,也愿意积极参与音乐课程的学习。

而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花城版)音乐一上第9课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一上第9课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花城版)音乐一上第9课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顽皮的杜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

歌曲以杜鹃鸟的叫声为题材,形象地描绘了杜鹃鸟飞翔、捉迷藏的情景。

歌曲节奏变化丰富,旋律欢快,富有弹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词简单易懂,便于学生记忆和传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学生在前期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阶知识、节奏练习和简单的歌曲演唱。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尚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顽皮的杜鹃》的词曲,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发声方法进行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把握。

2.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3.学生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模仿榜样。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

4.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演唱、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及图文资料。

2.准备教材、乐谱、音响设备、教学道具等。

3.提前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顽皮的杜鹃》歌曲,引导学生听辨杜鹃鸟的叫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后,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旋律。

讲解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变化、高音部分等。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

顽皮的杜鹃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杜鹃鸟的叫声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表现力。

2. 通过学习歌曲《顽皮的杜鹃》,培养学生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通过音乐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顽皮的杜鹃》的学习与演唱。

2. 杜鹃鸟叫声的模仿与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顽皮的杜鹃》,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

2. 难点:杜鹃鸟叫声的模仿及节奏的准确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杜鹃鸟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音乐器材:钢琴、吉他等。

3. 乐谱和歌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杜鹃鸟的叫声,让学生们模仿并体验杜鹃鸟的叫声特点,引导学生们进入音乐课堂。

2. 新课教学:介绍歌曲《顽皮的杜鹃》,讲解歌曲的背景、节奏和旋律,让学生们学会歌曲。

3. 练习与展示:学生们分组练习歌曲,每组选择一位杜鹃鸟的“代表”进行叫声模仿,其他组员配合演唱。

4. 集体演唱:全体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尝试模仿杜鹃鸟的叫声。

六、教学延伸1. 对比教学:让学生欣赏其他鸟类叫声的歌曲,如《黄鹂》、《布谷鸟》等,感受不同鸟类的叫声特点。

2. 创作活动:邀请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创作一首关于其他鸟类的歌曲,并进行表演。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表现。

2. 歌曲演唱:评估学生对歌曲《顽皮的杜鹃》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旋律演唱等。

3. 杜鹃鸟叫声模仿:评价学生在模仿杜鹃鸟叫声时的表现,如声音模仿的相似度、节奏表达的准确性等。

八、教学反馈与反思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小学音乐《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设计 (2)

小学音乐《顽皮的小杜鹃》教学设计 (2)

顽皮的小杜鹃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杜鹃的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能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第一乐段。

3、通过聆听、律动、体验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第一乐段。

教学难点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学准备:钢琴、杜鹃的头饰、ppt、串铃、双响筒、三角铁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初听歌曲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今天陈老师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与大家分享,先请同学们随音乐跟老师一起活动一下。

全班起立,双手叉腰,踏步,拍手上下(1遍伴奏,播放音频,律动)模仿陈老师动作。

师:有哪位同学记得刚刚陈老师做了哪些动作呢?请你回答生:踏步、拍手?踏了几次?拍了几次手呢?有同学观察到老师结尾时候拍了几下呢?师:老师拍手这个动作怎么做的呢?你能模仿一下吗?你观察的真仔细(上下各一拍,注意强弱,先强后弱)二、节奏律动、感受旋律1、二听旋律,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师:你们观察的都很仔细,现在请全班同学自己随音乐来一次(播放音频,加串铃)2、三听旋律【伴奏】师:刚刚为你们伴奏的这个乐器,你们认识吗?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串铃,现在我想请一位上来试试,模仿陈老师的动作,左手拿住手柄,右手握拳敲击左手手腕,注意强弱,跟随音乐一起来,其他同学我们继续做律动(加入双响筒)3.四听旋律【伴奏】师:掌声送给她,有没有哪位同学想试试陈老师手中这个双响筒呢?好,有请你,左手拿住双响筒,右手拿木槌,先右后左,敲击双响筒。

同时请第一第二小组同学拿上你们座位下的小乐器,请你们跟着双响筒的节奏再来一次,剩下同学继续做律动。

(加入三角铁)4、五听旋律【伴奏】师:你们配合的不错,谢谢你,请你回到座位上,陈老师要介绍第三位小乐器(三角铁)模仿陈老师的动作,注意强弱。

在结尾处敲击四次。

我想请第一二三四小组同学拿起你们座位下的双响筒现在请串铃组和双响筒组的同学一起来一次,剩下的同学继续做律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3、5”两个音
2、在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活动中能打着手号,用准确的声音,在正确的节拍处唱出“5、3”(咕咕)两个音和歌词
3、能熟练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完整的演唱该歌曲,并加上身体的律动
2、学生能理解歌曲最后两次咕咕的叫声渐渐变小,是杜鹃鸟飞远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sol(5)、mi(3)两个音
2.教师弹琴,学生听辨后打手号唱出来
3.教师弹琴,学生听到sol音站起来,听到mi音就坐下
4.复习演唱《布谷叫,春天到》,然后问:布谷鸟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杜鹃)从而引出课题
二、学唱歌曲
1、听歌曲第一段,数一数顽皮的杜鹃一共叫了几声?它的叫声是怎样的?(顽皮的杜鹃一共叫了6声,最后两声是连续叫的。

)(它的叫声很小,很轻柔。


2、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这首歌,边听边想,为什么说这只小杜鹃非常顽皮?
3、听辨出歌曲中小杜鹃的“咕咕”声是由“5、3”这两个音组成的,并能借助手号唱准“咕咕”。

4、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学生唱杜鹃的叫声,只唱“咕咕”部分。

要求:“咕咕”要唱出欢快之情。

提示学生: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

5、出示乐谱,认识顿音记号。

教师示范用轻快、跳跃的声音唱“咕咕”这两个带顿音记号的音,并用手势引导学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模仿老师唱。

6、学生跟随老师的范唱演唱歌曲。

教师通过讲解歌词,启发学生理解每一段歌词演唱的情绪。

7、学生跟随录音范唱演唱全曲。

8、学生跟着电子琴伴奏演唱歌曲,提醒学生有表情、声音动听(与学生讨论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9、教师讲解难点:歌曲最后两次咕咕的叫声,应该怎样唱?为什么?
提示学生:此时杜鹃鸟飞远了,应该越唱声音越小,因为杜鹃鸟飞远了声音会渐渐地变小。

10、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都要爱护它们。

板书:
1课时
顽皮的杜鹃
5(sol)
3 ( m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