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表
微生物安全自查记录表

微生物安全自查记录表一、引言微生物安全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环境中,针对微生物研究或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问题进行自查和整改的过程。
本文将针对微生物安全自查记录表进行详细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安全自查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二、实验室环境1. 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和消毒措施,保证实验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实验室的进出口应有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2. 仪器设备实验室仪器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与微生物有关的仪器设备,应有专门的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3. 储存条件微生物菌种的储存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菌种的保存和传递过程中不发生污染和变异。
储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等,需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记录。
三、微生物实验操作1. 个人防护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防护眼镜等,以防止微生物的直接接触和传播。
2. 操作规范微生物实验操作应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进行,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实验后的清洁消毒等。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的贯彻执行。
3. 消毒措施微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器皿、工作台面、操作工具等应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以防止微生物的交叉感染和传播。
消毒方法应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并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消毒。
四、生物制品生产过程1. 原料采购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对原料的采购应从合法渠道采购,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采购记录和供应商信息应妥善保存,以备查证。
2. 生产操作生物制品的生产操作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包括原料准备、发酵过程、分离和纯化等环节。
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操作规范的执行。
3. 检测和质控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质控,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检测方法应准确可靠,质控措施应严格执行,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021年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记录表之欧阳学文创编

备注
2
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分类
是/否
登记
是/否
消毒
是/否
其它
2.1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Hale Waihona Puke 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2.3
样品是否保存5至7天
是□否□
2.4
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符合□不符合□
检验科生物安全自查记录表
欧阳光明(2021.03.07)
实验室名称:检查日期:年月日
序号
自查内容
1
个人防护
1.1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好□
不好□
有何特殊情况:
1.2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
有□
无□
1.3
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生物危险标志
有□
无□
1.4
个人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
有□
无□
是否需要特殊处理:
是□否□
1.5
备注
3
实验室消毒
消毒
消毒记录
其它
3.1
物体表面消毒
是□否□
有□无□
3.2
操作台面消毒
是□否□
有□无□
3.3
仪器表面消毒
是□否□
有□无□
3.4
空气消毒
是□否□
有□无□
备注
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
检查人员签字: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

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10分)人员安排合理。(5分)
职责明确。(5分)
2.3
实验室设立单位应有具体的职能部门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应是生物安全委员会的有职权的成员;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①负责组织制定、维护和监督有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计划,②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监督检查。③负责组织生物安全委员会对实验室所操作的生物因子进行风险评估。
查资料
有生物安全管理手册。(5分)
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内容符合要求。(5分)
4.2
应明确规定实施具体安全要求的责任部门、责任范围、工作流程及责任人、任务安排及对操作人员能力的要求、与其他责任部门的关系、应使用的工作文件等。
查资料
符合要求。(10分)
4.3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其中包括(但不限于):①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②设施/设备使用和维护制度;③个人防护健康监护制度;④生物安全自查制度;⑤内务管理制度;⑥工作人员培训制度;⑦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⑧安全保卫制度;⑨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⑩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查资料
管理评审报告中有不符合工作情况分析、总结,以及以后需采取的预防措施。(5分)
8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40分)
8.1
应根据安全管理体系的规定每年对所有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由安全负责人负责策划、组织并实施审核。
查资料
有内部审核记录。(5分)
内部审核覆盖所有部门和工作。(5分)
现场检查
实验室有足够空间。(5分)
实验室的工作区外有储存间。(5分)
10
实验室环境设施(60分)
10.1
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易于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灭菌剂的腐蚀,地面应平整、防滑,不应铺设地毯。
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记录表

其 它
一级生பைடு நூலகம்安全实验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样品是否保存5至7天
是□否□
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符合□不符合□
备注
3
实验室消毒
消毒
消毒记录
其 它
物体表面消毒
是□ 否□
有□无□
操作台面消毒
检验科生物安全自查记录表
实验室名称:检查日期:年月日
序号
自查 内 容
1
个人防护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状况
好□
不好□
有何特殊情况:
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
有□
无□
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生物危险标志
有□
无□
个人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
有□
无□
是否需要特殊处理:
是□否□
其它
备注
2
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分 类
是/否
登 记
是/否
消 毒
是□ 否□
有□无□
仪器表面消毒
是□ 否□
有□无□
空气消毒
是□ 否□
有□无□
备注
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
检查人员签字:
检验科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自查表

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关于应急预案的培训、考核记录
有内部生物安全日常检查记录
有相关样本采集等实验活动记录和其他档案
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实验室内不得放置生活物品
在实验室和实验操作时工作人员穿戴相应个人防护用品
实验用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和实验器材、弃置的生物样本、培养物等处置前是否消毒
不保存高致病性菌毒种标本
非高致病性菌毒种及生物阳性标本保存是否符合专人负责、双人双锁登记名录清单或专册等要求
菌毒种及生物阳性标本是否有相应的数量、使用、销毁记录
菌毒种及生物阳性标本在单位内部转运包装是否满足生物安全的要求(密封,防水、防破损、防外泄、有标识)
项目
检查内容
是
否
说明
实验室日常管理情况(续)
高压灭菌是否有相应记录
实验室废物是否按规定分类收集处置
实验室设施、设备、环境是否进行消毒并采用有效手段开展效果监测
标本外送检测是否有专人负责
标本外送检测是否有登记
生物标本单位外部转运包装满足生物安全防护的要求
检查人: 检查日期: 检查单位:
实验室应在靠近出口处设洗手池(或配备快速消毒洗手液)
在非实验区设有专门更衣区或更衣设施
生物安全柜是否有消毒、使用记录
生物安全柜在一年内是否进行过维护,检测
是否配备高压蒸汽灭菌设备,且在正常使用中
实验室洗手设施(非手触式)符合要求,设有洗眼装置
项目
检查内容
是
否
说明
实验室日常管理情况
开展的实验项目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相符
废弃物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生物因子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表

审阅文件 审阅文件
一、 组 织 管 理
汇总清单,信息包括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购置 期、所在建筑物 / 房间(位置)、使用状态、维护责任人等
⑷ 有标识系统定期评审和及时更新的相关记录
/ 启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期、检定 / 校准日期及周
重要危险材料管理
⑴ 建立有重要危险材料清单,包括机构和各实验室的汇总清单,信息包括实验室名称、
⑷有实验室准入方式及防护要求汇总清单, 能提供上一年度准入登记和防护用品备用清
单
⑸有人员健康监护档案,信息完整,包括人员体检或体检评估记录、免疫接种记录或提 供免疫接种机会的证明材料、重要缺勤病假记录
环境、设施 / 设备管理
⑴ 有实验室环境汇总清单,包括机构和各实验室的汇总清单,信息包括实验室名称、
任人、纠正措施、整改期限等
⑵ 有机构自查和 / 或监督检查记录,信息包括部门名称、内容、时间、参加人员,不符
合发现(问题)、责任部门负责人,纠正措施、整改期限等
5 从事高致病性病
事件或事故的应急处置与报告管理 ⑴ 能提供机构 / 实验室对突发事件或事故应急处置、报告、调查、分析和后续措施评估
的相关记录;或者提供对突发事件或事故隐患的趋势分析记录; ⑵ 能提供机构 / 实验室上年度应急演练相关记录,包括文字材料、影像资料等 ⑴ 实验室认可证书 ⑵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
附件: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表
项目
一、 组 织 管 理
检查内容
基本要求
检查方式
1. 机构内设立有生 物安全委员会
生物安全委员会设立与构成
⑴机构对以文件形式确认生物安全委员会成立、换届等重要生物安全管理相关内容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1. 实验室信息
- 实验室名称:
- 实验室负责人:
- 检查日期:
2. 实验室基本设施
2.1. 空气净化系统
- 是否正常运行:
- 是否定期维护清洁:
- 检查日期:
2.2. 水源设备
- 是否可靠:
- 是否经常清洁和消毒:
- 检查日期:
2.3. 实验室通风系统
- 是否正常运行:
- 是否保持良好的气流:
- 检查日期:
2.4. 废物处理设备
- 是否正常运行:
- 是否严格按照生物安全规定处理废物:- 检查日期:
3. 安全操作程序
3.1. 生物安全级别
-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
- 是否符合规定的生物安全级别:
- 检查日期:
3.2. 个人防护设备
- 是否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设备:
- 是否员工都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设备:- 检查日期:
3.3. 实验操作规程
- 是否有详细的实验操作规程:
- 是否所有员工都了解并遵守规程:- 检查日期:
3.4. 危险品储存
- 是否正确储存危险品:
- 是否明确标记危险品储存位置:
- 检查日期:
4. 安全培训和意识
4.1. 安全培训计划
- 是否有定期进行的安全培训计划:
- 是否所有员工都参加了安全培训:
- 检查日期:
4.2. 安全意识
- 是否员工都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
- 是否知晓应急预案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检查日期:
5. 结论
请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并制定改进计划。
检查人员签名:
日期:。
实验室(Ⅰ、Ⅱ级)生物安全监督检查表

实验室(Ⅰ、Ⅱ级)生物安全监督检查表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实验室名称:地址:负责人:职务:电话:联系人:职务:电话:一、基本信息(1)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BSL-1□ BSL-2□(2)实验室设施特点:固定的□离开固定设施的现场□临时的□可移动的□(3)实验室于年开始使用,建筑面积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有台(套),列举主要仪器设备:(4)现有工作人员名,其中管理人员名,技术人员名(5)实验室使用目的:病原检测□教学□临床诊断□生产□科学研究□其他□(6)实验室已开展的实验活动:生物安全防护级别与其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是□否□)(7)实验室在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是□否□)二、管理制度建设(1)实验室所在的机构有设立生物安全委员会(是□否□)实验室负责人是所在机构生物安全委员会有职权的成员(是□否□)(2)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文件,包括生物安全手册,程序文件、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是□否□)(3)建立生物危害评估制度(是□否□)(4)制定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是□否□)(5)能提供实验档案记录实验活动情况和生物安全检查情况的记录(是□否□)档案保存期不少于20年(是□否□)存在问题情况:三、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1)实验室布局合理,污染程度不同的功能间无交叉分布(是□否□)(2)实验室内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有明显区分(是□否□)(3)实验室的走廊和通道不妨碍人员和物品通过(是□否□)(4)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有可视窗(是□否□)(5)实验室主入口的门、放置生物安全柜实验间的门可自动关闭(是□否□不适用□),实验室主入口的门应有进入控制措施(是□否□不适用□)(6)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入口,有明确标示出操作所接触的病原体的名称、危害等级、预防措施负责人姓名、紧急联络方式等信息(是□否□不适用□)(7)有紧急撤离路线(是□否□),紧急出口的标识与普通出口的标识有明显区分(是□否□)(8)操作危险材料的实验室入口处应有警示和进入限制的标识(是□否□)(9)实验室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是□否□)(10)实验室内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室内环境参数符合工作要求和卫生等相关要求(是□否□)存在问题情况:四、设施和设备要求:(1)配备有清洗消毒设施(是□否□),设置在靠近实验室的出口处(是□否□)(2)在实验室门口处设置有存衣或挂衣装置(是□否□),个人服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是□否□)(3)实验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易清洁、不渗水、耐腐蚀(是□否□),地面平整、防滑(是□否□)(4)实验室台柜和座椅等稳固,边角圆滑(是□否□)(5)可开启的窗户安装防蚊虫的纱窗(是□否□不适用□)(6)供水和排水管道系统不渗漏,下水有防回流设计(是□否□)(7)实验室提供有实验防护用品和器材(是□否□),工作区配备有洗眼装置(是□否□)(8)实验室配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是□否□)(9)操作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实验间内配备有生物安全柜(是□否□)(10)生物安全柜的排风管道不得与建筑物其他公共通风系统的管道相连(是□否□不适用□)(11)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配置有备用电源(是□否□)(12)设施设备的功能和状态正常(是□否□), 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校准或检定,定期维护(是□否□)存在问题情况:五、人员与管理(1)建立工作人员上岗考核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取得上岗资质(是□否□)(2)每年对实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是□否□)(3)对实验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是□否□),建立人员健康档案(是□否□)(4)工作人员在实验时穿着工作服或防护服(是□否□)(5)非实验有关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是□否□)(6)未发现在实验室内进食和饮水,或者进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活动(是□否□)(7)当手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有戴手套(是□否□)存在问题情况:六、废物处置(1)实验室内无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物(是□否□),在消毒灭菌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并有明显标识(是□否□)(2)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对所有培养物、废弃物进行灭活(是□否□不适用□)(3)需外送处理的高危废物经消毒处理后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是□否□不适用□),能提供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记录(是□否□不适用□)(4)培养基、组织、体液及其他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废弃物有放在防漏的专用容器中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是□否□),专用容器有明显标识(是□否□)(5)锐器(包括针头、金属和玻璃等)直接弃置于耐扎的容器内(是□否□)(6)设施设备维护、修理、报废或被移出实验室前先去污染、清洁和消毒灭菌(是□否□),能提供清洗消毒记录(是□否□)存在问题情况:实验室陪同人员:检查人员: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日期: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
1.基本情况
1.1单位名称:新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新郑市郑韩路365号
邮编:451100 传真:E-mail:
负责人:黄俭职务:中心主任电话:
联系人:职务:电话:
1.2实验室名称、负责人及面积(m2)
BSL—3:实验室名称:实验室负责人:
总面积:核心区面积:
BSL—2:实验室名称:微生物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刘洋数量:1 总面积:60
BSL—1:实验室名称:微生物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刘洋数量:3 总面积:100
1.3实验室研究的病原体
生物危害Ⅲ级及以上:
生物危害Ⅱ级及以上:志贺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蜡样芽胞杆菌、空肠弯曲菌、产气荚膜梭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链球菌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1.4菌毒种保藏种类及数量(必要时列出清单)
生物危害Ⅲ级及以上:
生物危害Ⅱ级及以上:
1.5直接接触病原体人员数量(必要时列出清单)
高级:0 中级:3 初级:0
检查时间:年月日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