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点亮希望

合集下载

师德之光 用爱点亮希望演讲稿

师德之光 用爱点亮希望演讲稿

师德之光用爱点亮希望演讲稿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有一种力量最为强大,那就是师德的力量;有一种精神最为崇高,那就是师魂的精神;有一种舞台最为崇高,那就是三尺讲台。

我们并不孤单,因为我们共同拥有一颗炽热的心,一片广阔的天空,在这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播撒希望。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曾遇到一个特别的孩子,她就像一片干枯的小草,在众多鲜花中显得格外突出。

她的小脸总是黄黄的,很少看到她的笑容,反应慢,学习成绩一般,不善交流,因此常常被同学们忽视。

我决定用我的关心和耐心去温暖她,去帮助她。

我经常找她聊天,教她学习方法,鼓励班上的同学多关心她,多和她交流。

有一次,我发现她的头发乱糟糟的,我便找来梳子,在全班同学惊讶的目光中,为她扎了一个清爽的马尾辫。

看到她嘴角露出的微笑,我知道她开始接受我了。

她在日记中写道:“老师,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我,爱护我,谢谢您!”这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我的一点点关心,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她的心灵,激发了她的青春活力。

正是这样的爱心和耐心,让我们在面对工作的艰辛和微薄的报酬时,从不抱怨,因为学生的一切都是我们最关心的;正是这样的爱心和耐心,让我们在面对思想教育的困难时,从不气馁,因为学生的全面进步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正是这样的爱心和耐心,让我们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从不退缩,因为我们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

有人会问,这样的付出有什么回报?我可以自豪地回答:付出真爱,同样会收获真情。

曾经有一个特别调皮的男孩,他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甚至敢和老师顶嘴。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我知道,孩子是无辜的,他只是不懂事。

作为班主任,我不能放弃他。

我关注他,鼓励他,渐渐地,他变了,他和同学的冲突少了,作业也能按时交了,老师们也不再讨厌他了,他也开始愿意和我分享心里话。

看到孩子的进步,我感到无比欣慰。

在我的身边,师德之花处处盛开。

夜深了,领导还在为学校的发展运筹帷幄;假日里,老师们还在备课,修改教案;餐厅里,师生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宿舍内,生活区阿姨的悉心关怀,胜似亲人。

公益广告文案范文

公益广告文案范文

公益广告文案范文《用爱点亮希望之光》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颗闪烁的星辰,独自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然而,当我们汇聚在一起,那光芒便能照亮整个黑暗的夜空,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希望。

这就是公益的力量,它能将无数渺小的善意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公益,并非遥不可及的高尚词汇,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

或许是在街头为流浪的小动物送上一份食物和水,或许是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又或许是参与一次环保活动,捡起路边的垃圾。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璀璨的星河,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曾经,我在新闻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孩子们每天都要走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

山路崎岖不平,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孩子们常常摔得浑身是泥。

他们的教室简陋破旧,窗户没有玻璃,冬天寒风刺骨。

然而,这些孩子眼中依然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一位年轻的志愿者来到了这里,他看到了孩子们的困境,决定为他们做些什么。

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为孩子们修建了新的教室,购买了书籍和学习用品。

他还定期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知识,给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

在他的努力下,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公益的意义。

公益不仅仅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传递爱与希望,激发人们内心的力量。

它能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们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

比如那些孤寡老人,他们孤独地生活着,渴望着有人陪伴和关心;那些身患重病的人,他们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需要我们的支持和鼓励;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因为经济原因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渴望着用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伸出援手,为他们送去一份温暖和关爱。

也许有人会说,我自己的生活也很忙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公益。

其实,公益并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多,只要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改变。

爱生乐教--用爱点亮希望

爱生乐教--用爱点亮希望

爱生乐教---用爱点亮希望心中充满阳光、爱就是幸福的步伐,快乐生活、用心工作就是幸福的样子,阳光、雨露、爱、一颗真诚的心就是教育路上花开花现的时光。

“爱”和每个人都情深似海,人生路上有了“爱”便有了永恒、憧憬,教育路上有了“爱”便有了希望、追求!一、创造教育,追求本真“教育”犹如朱华忠先生所出版的书籍《教育,诗意的栖居》般需要一颗平静而创造的心在路上耕耘。

教育史不是层封不动的史册,它的日益更新源于每个教育者灵魂深处对教育的执著追求及勇于践行教育改革之路。

传统的师问生答限制了孩子们的思维,以往的师说生写的课堂充斥了读书的过程,曾经的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目光呆滞的情形犹如“摊床上吸大烟”般萎靡不振,教室挤不出朗朗的读书声,学生的思维、自我表现能力、自信心培养受到了压制。

“美读”课堂是我的追求,用心把美的感受从读中得到熏陶,摸索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也许会艰辛、困苦,但把教育当成自己的“快乐源泉”,教育教学细细追寻爱的踪迹,创新课堂的同时思考实践过程中的点滴,突破传统教学,践行教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学习中感受自我成功表现的自豪,从课堂上感受中华民族文字的奥妙,将会是幸福的体现。

教育是否快乐,来自你的心中是否充满阳光和爱,爱身边的一花一草,爱身边的祖国未来。

教育本是一项工作、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一门艺术---一门人世间最难又最幸福的“造人艺术”。

用心和孩子们感受课堂,用阳光的教育心态创造适合的教育,用一生追求心中的信念---用爱点亮希望!二、学无止境,取长补短“追求”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是燃烧的火把点亮前进的路。

怀揣着自己的教育梦,自踏上工作岗位,我也像一个孩子一样对什么事都充满好奇,很有激情,也很想在教育上开出那朵梦想之花。

进入课堂不久,困境重重:班级管理不好,课堂纪律糟糕,学生行为习惯差······这看似家常便饭的事时常令我揪心,更使自己彷徨的是师范专业只读了两年,欠缺的专业知识,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迷茫中又胆战心惊!“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你可以从现在做起!”那是内心的我对不知所措的自己所说的话。

用爱和关注来点亮希望作文

用爱和关注来点亮希望作文

用爱和关注来点亮希望作文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怎么用爱和关注来点亮希望。

听着可能有点严肃,不过咱们用轻松的方式来看看吧。

话说某个小镇上,有个叫小明的男孩。

小明可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超级英雄,但他身上有个特别的本领——他特别擅长用爱和关注点亮周围人的希望。

有一天,小明正在公园里玩,忽然看到小花——她是个特别爱画画的小姑娘——正坐在一旁的长椅上闷闷不乐。

小明立刻跑过去问:“小花,怎么了?今天你的画画得不顺心吗?”小花抬头,眼里有些失落:“嗯,画不出我想要的颜色,感觉什么都画不好。

”小明笑了笑,坐到她旁边:“来,我帮你看看。

你是不是可以试试把颜色混合一下,可能会变得更好哦。

”于是小明和小花一起动手,不一会儿,小花的画作真的变得有了生气。

小花脸上露出了笑容,仿佛整个小镇的阳光都集中在她身上了。

过了几天,小镇上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

小明的好朋友小刚,这家伙平时特别自信,唯一的弱点就是运动能力。

小刚参加了学校的跑步比赛,结果跑得比蜗牛还慢,快要丢面子了。

小刚几乎快要气得跳脚了:“哎呀,我这辈子都别想跑快了!”小明赶紧安抚他:“别急,跑步只是个小事。

我们可以一起练习,我保证你会跑得越来越快。

”于是小明每天都陪着小刚一起跑步,不怕累,也不怕冷。

没过多久,小刚真的跑得越来越快,虽然还没赢得比赛,但至少能跑个前几名,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自信了。

就这样,小明用他的爱和关注,悄悄地改变了好多人的生活。

他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给朋友们带来了一点点鼓励和关心。

而这些点点滴滴,最后积累成了一股强大的希望之光。

你看,用爱和关注点亮希望,真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小明的经历告诉我们,关心别人其实并不难,不需要高深的哲学,也不需要超级能力,只要你愿意伸出手,付出一点点真心,就可以让别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所以,不妨试试吧!无论是给朋友一句鼓励的话,还是给家人一个温暖的拥抱,这些小小的举动都能成为点亮希望的火种。

也许它们看起来不起眼,但却能在无形中改变很多事情。

师德之光:用爱点亮希望

师德之光:用爱点亮希望

师德之光:用爱点亮希望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以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的身份,分享我的感悟和体会。

我的演讲题目是“上善若水,大爱无痕”。

我并非诗人,不能用华丽的诗句歌颂我的职业;我也不是学者,不能用深奥的理论阐释我的工作。

但我有一颗热爱教育、关爱孩子的心。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走上了三尺讲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三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物质生活虽然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

每当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专注的面容,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激动和自豪。

我们的奉献虽不惊天动地,但我们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孩子们纯真的世界。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在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我们更应该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

多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除了高尚的师德,一名好老师还必须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

只有真诚的爱,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感的共鸣。

教师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动力。

付出爱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收获却是甜美的。

我曾为学生的不懂事而焦虑,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

但当我看到学生们在爱的感召下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我看到学生们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一种感动和自豪油然而生。

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就是教育的魅力。

立师德,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更是我们坚定的誓言。

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播撒知识的同时,也把爱种在孩子们的心间,为他们点燃希望的灯,用爱心承载他们人生的希望。

师德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光荣不仅在于教书育人,更在于以身作则,以德立人。

我身边有许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同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的内涵。

用爱点亮希望

用爱点亮希望

龙源期刊网
用爱点亮希望
作者:俞宣佑
来源:《作文一百分》2012年第06期
指导老师:卞飞群
那是发生在暑假里的一件事。

记得那天早上,我睡得正香呢,妈妈就把我叫醒了。

她慎重地对我说:“今天妈妈要带你去参加一个义卖活动,是帮助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小姐姐。

他们家为了给她治病,把房子也卖了,她爸爸去世了,妈妈也没了工作。

治这个病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我们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她!”虽然我不知道白血病是一种什么病,但是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感到非常难过。

我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急忙换好衣服,跑到卫生间刷牙洗脸,连早饭也没吃就跟着妈妈出门了。

八点还不到,我和妈妈就到了义卖现场,已经有很多义工在忙着工作了。

场面非常热闹,许多闻讯赶来的人们有的在挑选鞋子,有的在挑选玩具,有的在挑选衣物,有的在挑选生活用品,还有的你50元我100元往捐赠箱里塞钱。

我也赶紧从妈妈包里取出100元,塞进捐赠箱里,义工大哥哥就送给我一块鼠标垫和一个五角星水彩笔,我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

爱就在我们身边,有爱就有希望,相信那个小姐姐一定能战胜病魔!
熊丹琳老师点评:
多善良的俞宣佑小朋友,能向素不相识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小作者在妈妈的引导下,体验了一次捐款善举。

文中重点描写了“我”着急的动作,其他捐款人的表现,让读者感受到爱就在我们身边。

既然是义卖,如果能描写自己买的过程,心里想什么,其他献爱心的人议论了什么,会更打动读者的心。

用行动诠释爱用爱点亮希望作文

用行动诠释爱用爱点亮希望作文

用行动诠释爱用爱点亮希望作文爱,这个字眼,听起来好像很抽象,很缥缈。

但其实,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实实在在,真真切切。

它可以是父母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一顿饭菜,可以是老师在黑板前孜孜不倦的教诲,也可以是朋友在我们失落时给予的一个温暖的拥抱。

而真正的爱,不仅仅是挂在嘴边的甜言蜜语,更是要用行动来诠释。

就拿我身边的事儿来说吧。

我们小区有个看门的大爷,大家都叫他李大爷。

李大爷平时总是穿着那身洗得有点发白的工作服,见谁都笑呵呵的,特别亲切。

有一回,小区里的一个小孩调皮,爬到了一棵树上,结果下不来了,吓得哇哇大哭。

这时候,李大爷听到哭声赶了过来,他二话不说,蹭蹭蹭就爬上了树,把孩子安全地抱了下来。

下来的时候,李大爷的胳膊还被树枝划破了,流了不少血。

孩子的家长一个劲儿地感谢,李大爷却只是摆摆手说:“没啥,孩子安全就行!”这看似平凡的举动,不正是用行动诠释了爱吗?他对小区居民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的小区充满了温暖。

还有我的老师,王老师。

那可真是个“拼命三郎”。

记得有一次,她生病了,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我们都劝她回家休息,可她硬是坚持着给我们上完了课。

她在黑板上吃力地写着字,每写几个就要停下来喘口气,喝口水。

我们看着心疼极了,可她却还笑着安慰我们说:“别担心,老师这点小毛病不算啥,能把知识传授给你们才是最重要的。

”王老师用她的坚守和付出,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这也是在用行动诠释着爱啊!再说说我的好朋友小明。

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心情特别低落,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了。

小明看出了我的心思,放学后拉着我去了操场。

他没有说那些空洞的安慰话,而是陪我一起跑步,一起大喊,一起发泄。

跑完后,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哥们儿,一次没考好算啥,咱们一起努力,下次一定行!”那一刻,我心里的阴霾一下子消散了,因为我感受到了朋友的真心和爱。

这些小小的故事,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爱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付出和关怀。

胥杰芳 用爱点亮希望

胥杰芳  用爱点亮希望

用爱点亮希望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召口小学胥杰芳教育是一项希望工程,教育是一项让人孕育希望,追寻希望,实现希望的工程。

孩子的心中不能没有希望,否则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他们的心中会黯然失色。

怎样才能使这些美丽可爱的心灵永远在希望中扬帆,并最终实现希望呢?我想只有“爱”能点亮!我们要用爱去点燃他们的“心灯”,希望的风帆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都献给孩子的真诚。

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的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师生情谊。

我们常把师爱比作阳光,因为阳光是温暖的,它的柔和可以渗透到人的心灵深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

”这种呵护就是爱。

一、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要热情地面对全体学生。

“亲其师、信其师”进而“乐其师”,爱生之师受人爱。

我们只要付出爱,就能得到爱,就会体验爱,因此,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换。

从教多年,我最深的感悟是,除了有高尚的师德,一名好老师还必须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只有真诚的爱,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教育是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的过程.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诚的爱,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而大动肝火;曾为学生放弃学习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泪下.我犹豫过,动摇过,有时候问自己,和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喉咙发炎出不了声时看到学生们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的努力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对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爱点亮希望
生活是变幻无常的,有时一个意外,会将一个家庭推向崩溃的边缘。

2005年7月29日,对于住在西曲矿西坡上的折国忠一家是个撕心裂肺的日子。

家中的顶梁柱折国忠在井下作业时不幸被钢丝绳打伤眼睛,造成双目失明。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将这一家推向了黑暗的深渊。

他一人失明,全家人的生活希望顿时都破灭了。

这五口之家大女儿七岁,二女儿三岁,最小的儿子才两岁。

妻子无业,父母远在老家农村,全家人就靠折国忠一人支撑,他这一倒,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面对厄运,折国忠完全垮塌了,他无法面对现实。

妻子做好饭他不吃,妻子劝解他,他就对妻子发火,未懂事的孩子偎在他膝下哽咽着哀求他,更让他痛苦万分……他没有一点生活下去的勇气了,他只想一死了断。

妻子并不比他好受。

由于他家住在矿区山坡上,每天吃水都是折国忠到离家两里多地的矿区去担,烧炭是靠折国忠每天下班往回带。

而今,这些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妻子单薄的肩上。

再加上每天既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又要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

然而,妻子的任劳任怨并没有点燃他生活的希望,他几次三番的想自杀……
不堪重负的妻子,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她狠下心来,把大女儿托给四川老家的亲戚寄养,自己做了带上二女儿和小
儿子与折国忠离婚的决定。

正在这个家庭岌岌可危的时候,矿总工程师赵义胜、工会生活保障部部长许卫兵上门对其进行“多助一”帮扶。

赵总做折国忠的思想工作,并劝解说:“事情发生了,就得面对,为了三个孩子,为了可怜的妻子,也要有往下生活的勇气”!许部长将矿工会对他们将要进行帮扶的计划和想法告诉了折国忠的妻子,并鼓励说:“放心吧,有企业、有工会、有我们大家,一定会帮你们渡过难关的”!
这一番充满爱的道白,给了这两个被命运折磨得淹淹一息的人以无穷的温暖与力量。

他们再也关不住感情的闸门,一个抱住赵总,一个抱住许部长失声地痛哭起来。

这哭声带着宣泄,带着感激,更带着期望。

为了更好地帮扶折国忠一家,以矿工会领导组成的帮扶小组成立了。

有矿工会副主席马宏斌、办公室主任苗雨春、运输区区长陆平、总工程师赵义胜、生活保障部部长许卫兵……
帮扶小组冬天还没来就为他家送来烧饭和取暖的炭;每个学期开学之前就为孩子送来漂亮的书包和助学金;逢年过节送来米、面、油以及困难救助金。

一次家访中,折国忠妻子提出想在她们房子的后院建个菜园,要求帮扶小组从矿接一根水管上来。

帮扶小组听了后很愿意帮助她实现这个愿望。

因为这已被帮扶小组列入了帮扶计划正要实施。

一块小小的菜地,不仅给折国忠一家剩下了不少的买菜
钱,最主要的是解决了她上下山担水的负担。

对于不幸的家庭来说,生活的重压是来自四面八方的。

刚解决完吃水、烧炭、买菜的问题,紧接着贫困的问题又袭来。

三个孩子上学一天比一天用钱,物价一天比一天上涨,她经常为买一盒感冒药而发愁。

就在这时,帮扶小组决定帮助她们在房子的前院建一个小型养鸡场。

帮扶小组们从矿供应科批回来铁丝网,然后你五百,他三百地为这个养鸡场买来了一百多只雏鸡。

随着小鸡的渐渐长大,折国忠与妻子的生活信心也一天天地鼓了起来。

这一百多只鸡,每天为折国忠一家带来三、四十元钱。

每天三、四十元的收入对于这个家庭,那可是天文数字。

小养鸡场改变了折国忠一家的命运,让他们的日子渐渐地好了起来。

日子的好转,让折国忠和妻子有了重新生活勇气的同时,也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正当这一家的命运刚有转机,紧接着一件事又发生了。

一次家访中,帮扶小组发现折国忠的二女儿折源宇没去上学,一问才知小源宇因为有一个双目失明的父亲和家境贫困,在学校被同学看不起,经常受欺负。

一次又被同学欺负时小源宇反抗中无意划破了一位同学的手,这个家长第二天找到学校将小源宇拳打脚踢,并威胁说老子见你一次打一次。

小源宇被打成重伤,住院治疗二十余天后,就再也不敢去上学了。

这件事对折国忠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也让折国忠第一次感到一个残疾人被社会岐视的心痛!他刚刚鼓起来的信心和希望又重新跌回到了谷底。

得知情况后,帮扶
小组立即向公安部门及学校进行了报案和了解,在他们的督促下,公安部门对这名打人的家长进行了拘留。

现在经济赔偿的协商正在进行中。

“这些弱势群体,生活的重担就已经将他们压垮了,他们根本再没有力量去抗争社会施加给他们的种种歧视与欺辱。

有了事情,他们只有忍耐和心痛,再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我们工会不去为他们做主,企业不为他们撑腰,他们去依靠谁呢?”许卫兵部长深有感触地说。

自打这件事发生以后,帮扶小组每次上门走访时,总要多问一句:“有没有啥事?”并一再叮嘱:“有事就对我们说,我们永远为你撑腰”!
帮扶小组们的爱心行动,不但点亮了折国忠一家生活的希望,也让他们找到了依靠,并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

最近,矿工会正筹划着免费送折国忠去省城学习按摩技能,学成后安置在矿澡场就业。

相信此举会让折国忠真正地站立起来,让这个家庭的生活渐渐地美好起来。

孙凤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