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策略(名著阅读)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备考策略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备考策略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备考策略作者:刘海银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第79期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复习进入紧张时期,时间短、任务重、内容多。

名著阅读复习便是其中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在短时间里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名著阅读复习的有效性,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呢?笔者通过实践,实施以下策略能够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一、知己知彼,心有底(一)分析考情,明方向上学期期末考试名著阅读板块我们县的得分情况如下图:第1小题总分为2分,平均分是1.209分,答题及格率、优秀率、满分率均为44.5%,低分率是23.6%。

第2小题总分是4分,平均分为1.029分,答题及格率为10.9%,优秀率、满分率均为6.0%,低分率是69.6%。

第3小题总分是4分,平均分只有0.302分,答题及格率为5.9%,优秀率、满分率均为5.8%,低分率高达92.8%。

附加题部分三小题综合起来,总分10分,平均分为2.54分。

从以上数据可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掌握实在不理想,实在令人担忧。

通过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一部分学生没有读过原著,因此,对名著的内容掌握欠佳,造成答非所问,甚至出现空白卷;2.部分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对名著作品中的人物印象不深,记忆比较模糊,造成错乱颠倒现象;3.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相关题型的答题技巧,仍停留在试卷名著选段去分析答题,没有分类分点分步进行回答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

(二)熟悉课标,知考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更要知彼,今年是取消考纲的第一年,也是我们使用部编版教材参加中考的第一年,而名著阅读的考查往往是通过几百字的片断考查全书,中考評卷原则是:从严——可给可不给的,不给!我们的得分率却不足30%,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应对呢?首先,笔者认为应该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部编版新教材(7-9年级)》进行复习备考。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部编版新教材(7-9年级)》和广东历年中考情况可知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考查要点、考查范围和命题规律如下:1.考查要点:(1)识记能力层次考查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

中考语文备考技巧及策略一、备考策略概述备考中考语文,首先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备考计划,明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考试的基本要求和考试形式,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同时,要注重梳理考试重点,强化基础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二、阅读理解备考技巧1、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提高阅读速度。

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扩大阅读量、使用速读技巧等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

2、掌握阅读方法阅读理解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掌握一些常用的阅读方法,如略读、扫读、精读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深入理解文本阅读理解不仅需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需要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主旨。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通过分析文本的结构、语言特点、作者意图等方面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三、写作备考技巧及策略1、写作素材积累写作需要大量的素材作为支撑,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可以通过阅读名著、观察生活、积累名言警句等方式来积累素材。

2、写作技巧训练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技巧的训练。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模仿优秀范文、学习写作理论等方式来提高写作技巧。

3、写作审题训练写作需要准确地理解题目的要求和意图,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写作审题的训练。

可以通过分析题目要求、理解题目意图、总结审题方法等方式来提高审题能力。

四、基础知识备考策略1、词汇积累词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词汇的积累。

可以通过背诵单词、使用词汇表、大量阅读等方式来积累词汇。

2、语法梳理语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语法的梳理。

可以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分析句子结构、使用语法工具书等方式来梳理语法知识。

3、名著阅读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名著的阅读。

中考备考策略(通用20篇)

中考备考策略(通用20篇)

中考备考策略(通用20篇)中考备考策略(1)一、认真研读中考考纲,有的放矢今年的考纲对古诗词默写、文言文必考篇目和名著阅读篇目都有所调整,只剩下27首古诗词和12篇文言文,名著8篇,其中《海底两万里》和《骆驼祥子》是今年新调整进来的两篇名著;小语段阅读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仍然以考查学生的语文灵活运用能力为主;现代文阅读一篇散文(或记叙文或小说)和一篇议论文(说明文去年考过了,今年不做复习重点);作文的要求没有多少变动。

明确了考纲要求,最后阶段的复习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制定复习计划,逐个击破难点学校一般在三月底结束一模考试后就进入了全面的复习阶段。

在第一轮复习中,每篇都不放过是古诗词、文言文的复习宗旨;小语段阅读的难点是准确解词,也可以用专项训练的形式帮学生找到语境中解词的答题感觉;名著阅读题按照8篇必考的顺序整理专题复习,新增篇目和去年新增未考篇目要重视;综合性学习题的复习,主要整理考查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表达和应对能力的题型;散文(或记叙文或小说)的复习可以按内容分类进行,梳理考题类型,逐个击破;辅以中考模拟题小练一下必不可少。

五月份已经进入第二轮复习,这时候不需要大面积铺开了,讲求专练、精炼。

比如,古诗文默写,我会用8+4的形式进行仿中考听写,帮助学生查找漏洞;综合性学习题要关注当下一些新闻热点与语文学习的结合,找一点新题或者编一点新题给学生练习;语段阅读题在上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找些易错、多错的题型进行专练,特别是议论文阅读,题型多变,要重视答题结构;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这时候可以采用诵读的形式,即必考12篇的课文、课下注释,分册进行大声诵读,一个月时间可以完整地诵读四轮以上,几乎可以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作文的复习在这一轮里要重视文章结构的搭建,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起承转合要有明确地规划,修饰开头,注重结尾,这时候可以大量参阅中考满分作文,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为最后的考场作文做些准备。

三、考前整理知识漏洞,重视作文素材的归类六月份是第三轮复习。

中考名著复习策略

中考名著复习策略

中考名著复习策略一、考点解读文学名著是文学艺术殿堂中的珍奇瑰宝。

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拓宽我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

文学名著导读是新课改以来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新出现的一种考试内容。

它有别于文学常识,也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名家名篇阅读。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试题涉及这样一些内容:①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故事片段、主要人物及性格;②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③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④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⑤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⑥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

文学名著导读考查的主要是考生的阅读状态,其篇目主要是教育部推荐的文学名著。

二、学生答题暴露的问题从中考以及平时考试学生名著阅读的答卷情况总体来讲,卷面成绩较为理想,相当部分考生作答符合题意,情节概述简洁,内容集中,要点突出(交代清楚情节的起因、经过、结果),语言通顺。

但也暴露出以下几点问题:1.原著不明,凭空臆想①未读原著但通过电视或平时听闻对相关情节略知一二,于是就歇后语加以发挥。

有的只就歇后语进行解释性拓展,叙事简单,不见细节,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只写猪八戒怎么吞咽,不知其味。

②读过简写本或教师归纳的概要,对情节似懂非懂,不明来龙去脉,细节混淆。

③对原著十分陌生,记忆模糊,胡编乱造、随意杜撰情节,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2.概述冗长,语言锤炼缺乏火候。

如有的考生在回答问题是缺乏要点意识,描述文字过多,核心词语、句子隐晦;有的考生语言粗糙,错别字、病句比比皆是。

这既说明了考生平时对名著阅读缺乏自觉与主动,同时也暴露了教师对于这些方面要求的疏忽。

三、复习策略的几点看法那么如何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讲究复习策略,提高名著阅读复习的有效性,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我简单谈几点看法:1.要明确名著阅读的命题范围,教会学生储备知识的要点和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第一轮复习每册课文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每册教材附录部分的“名著导读”,在平时通读必读名著的基础上运用表格的形式归纳每部作品名称,作者简介、主题思想、内容概括、主要人物性格分析、主要情节标题、情节概括,读后感想等内容,以达到积累和运用的目的。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复习《三国演义》必考知识点汇总【考点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一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 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刘备: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诸葛亮: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

关羽: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

张飞:耿直,粗犷,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有一定的计谋,但又鲁莽。

曹操:虚伪奸诈,残酷暴戾,自负多疑,足智多谋,有韬略,有过人的胆识,文学修养高。

赵云:勇敢善战,忠心侍主,光明磊落,处事谨慎,考虑周到。

吕布:武艺超群,但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

周瑜:足智多谋,才智过人,嫉贤妒能,气量狭小,忠心不二,举贤妒能。

孙权:有才智谋略,注重招揽人才,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胸怀宽广。

推荐《三国演义》的理由:我个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文学作品,它的价值和魅力在很多方面得以体现。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考点分析及复习策略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考点分析及复习策略

(1)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分析其讽刺意义。
A.方鸿渐《围城》
B.林之洋《镜花缘》
C.周进《儒林外史》 D.别里科夫《契诃夫小说选》
(2)巧妙的构思让情节引人入胜。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故事分析
作者的巧妙构思。
A.《西游记》 B.《水浒传》 C.《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D.《基地》
2019·湖州卷
点和相关内容阐述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
A.《艾青诗选》
B.《红星照耀中国》
C.《西游记》
示例1:我选《艾青诗选》。从作品中我读出了诗人有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 事业而奋斗。阅读时, 可以抓住重点意象进行精读,圈画出重点词句,细细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情感,或者有感情地诵读,认真做好摘抄 和批注,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歌,以“土地”为 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体现了他崇高的信仰。 示例2:我选《红星照耀中国》。从作品中我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 牺牲奉献的崇高信仰。 阅读时,可以结合序言,利用目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篇章,如“强渡大渡河”和“过大草地”或者是“红小鬼”等 部分,梳理相关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把握作者斯诺的观点和情感倾 向。也可以摘录出重要的评价性语句进行批注阅读,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示例3:我选《西游记》。从作品中我读出了唐僧师徒四人披荆斩棘、不畏艰险,一心求取 真经,普度众生的信 仰。阅读时,可以采用跳读和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如作品中某些打斗的场面、写环境气氛的诗词、降妖伏魔 的雷同情节可以跳读。体现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一心求取真经的情节需要精读。如“三调芭蕉扇”这一情节,圈 画出一借芭蕉扇之后沙僧、猪八戒、唐僧之间的对话进行精读,从对话中体会他们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从而感 受他们为了信仰,勇于追求,为实现理想而敢于斗争,永不放弃的精神。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策略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策略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策略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备考策略:
1. 查看当地语文考试大纲,了解中考名著阅读的考试要求和题型。

2. 购买或下载有针对性的名著阅读备考书籍或资料。

这些书籍或资料应该涵盖中考名著阅读的各种题型和考点,有利于考生进行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复习。

3. 阅读名著原文,了解名著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阅读时,可以注意作者对名著的点评和解释,这些点评和解释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内涵和人物形象。

4. 练习名著阅读题,掌握常见的考点和解题技巧。

考生可以通过刷题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名著阅读水平和解题能力。

5. 参加名著阅读培训或讲座,听取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建议。

参加名著阅读培训或讲座可以让考生更好地了解名著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需要考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复习,掌握各种备考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同时,考生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

中考一轮复习名著阅读知识点梳理之《红星照耀中国》一、名著基础知识必备:《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72.2):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他父亲开了一家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

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始自己的生涯。

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

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主要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红色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白色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世界埃德加·斯诺的“星路”历程:北京——西安府——延安——安塞——保安——吴起镇——预旺堡——甘肃——延安——西安府——北京章节概述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

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

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课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写法分析
课三:主要故事情节概述、感悟评析
课四:真题演练
6.1-6.14 《红星照耀中国》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二)考点分析及答题指导(实际操作)
度的感物考 如要悟形点 右求评象主 :分析、要
析几故集 ,个事中 其方情在 题面节作 型。、家 的根精作 考据彩品 查考片、 角纲段人
2、制作读书卡片、列表识记等是识记名著常识比较有 效的方法。
3、备课组以试卷形式,印发大家直接背诵。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二: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1、此类题目一般考查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姓名(绰号)及其性格特点。 2、名著中的人物虽然众多,但真正能进入命题者视野的人物大多是 主人公、主要人物及个性鲜明利于流传的人物。
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名著阅读
大冶市实验中学 九年级语文组
壹 2019年名著阅读中考考纲和目标
壹 2019年名著阅读中考考纲和目标
壹 2019年名著阅读中考考纲和目标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让学生亲近名著、热
背诵、摘抄,阅读中可 以采取赏析式、圈点式、
熟悉重要情节,能结合 出读后感。
爱名著。
摘录式、批注式、比较
生活对重点篇目中的人
式、对话式等方式,读
物、情节或主旨加以灵
写结合,加强反思与感
活分析。
悟。
叁 我校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42%
30%
20%
2%
已读 已读 已读 已读 六本 四本 两本 一本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还要注意细节的描写,阅读文本时要留心 做笔记。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二: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例:《简爱》人物形象 简·爱——女主人公。(坚强,独立自主,有主见) 罗切斯特——简爱的丈夫。(看似冷漠内心狂野,有个疯老婆但坚持娶心爱的简爱,简爱
知道出走后一度颓废,被疯老婆放火烧了庄园,为救疯老婆瞎了一只眼,断了一条胳膊,疯老 婆死后和简爱在一起。)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二:人物形象、表现手法
方法宝典: 把握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熟悉故事情节,结合人物的
主要事迹、时代背景、个性化语言、动作神态等分析人物的性格 特征。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把握 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概括人物形象要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 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概括时要分清主次, 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圣约翰——简爱的表兄。(追求简爱,但理由只是让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成为 他的助手)(一个人去探险了)
里德太太——简·爱的舅妈,对简·爱并不公平。(后死) 约翰——里德太太的儿子,暴躁、惹是生非,小时候经常欺负简·爱。(已死) 海伦--简·爱在罗沃德慈善学校的好友学校的好友。(死于瘟疫) 戴安娜和玛丽--简爱的表姐。(圣约翰的胞妹) 爱丽丝·费尔法克斯--罗切斯特的女管家。 阿黛尔--罗切斯特旧情人的女儿。(罗切斯特是她的监护人,简·爱的学生) 英格拉姆小姐——长得美丽动人的贵族小姐,罗切斯特先生的追求者,但不是为了爱,而 是钱。
1、全书阅读未完成 2、训练时间不够。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一)阅读篇目及时间分配规划(实际操作)
时间
篇目
课程安排
4.1-4.10
《水浒》
4.11-4.19 4.20-5.3 5.4-5.17 5.18-5.30
《简爱》 《朝花夕拾》 《骆驼祥子》 《傅雷家书》
每周安排2节课。 课一:识记作品常识
写作背景、回目名称、 阅读,做好读书卡片, 读书接力赛、利用多 一定要精读,逐章逐句
主要内容、主题思想、 摘抄精彩段落语句、 媒体教室等各种形式, 地阅读,细嚼慢咽,精
艺术特色”等相关知识 评点主要情节、人物,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彩片段可以出声朗读、
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
络。把握主要人物性格, 把握主要特色,并写
【典例3】(2011·滨州中考)名著阅读。 鲁达是古典名著《水浒》中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梁山
英雄,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右图就是其中一个精彩的场面, 请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1)这段故事名为《_______》。 (2)根据该故事情节简要概括鲁达的性格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一:名著常识识记
关注作品名称、主人公或重要人物的名字(别称)、作家 的朝代(国别)、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相关的基本常识积累。
肆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策略
考点一:名著知识识记
方法宝典: 1、解答好这类题,一定要扎实地把握相关名著常识。
试题出题范围较宽泛,涉及名著内容、人物形象、品味评点 等。因此不但要做到对作品内容能够全面回忆,把握名著的 主人公、情节等,还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
1、
2、 3、 4、 5、
分值:4分——8分 阅读量:一段——多段阅读 题型:填空题——问答题 考点:基本常识——整本阅读 范围:六篇贰 我校名著阅读复习设想
指导学生加强 对名著知识网 络的梳理。
指导学生注重 平时的阅读积 累
1
2
调动学生阅读 名著的积极性
3
指导学生阅读 的方法
4
对重点篇目有关“作者、 指导学生尽量在平时 通过名著知识竞赛、 对于必读篇目,让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