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文学编年 国学论坛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文学编年  国学论坛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文学编年  国学论坛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文学编年- 国学论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现,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诗歌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时代。屈原还创造了全新的诗歌样式——楚辞.这种以楚国民歌为基础、长于抒情与铺陈的诗歌形式,因其代表作品《离骚》的影响而被后世又称为骚体,进而又把诗人称为骚人. 楚辞或骚体是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

这一新诗体比起以四言为主的《诗经》来,无论在篇幅上、句法上、表现方法上,都有了许多发展,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屈原正是运用这种新诗体成就其诗人伟业的。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思想方面。他的爱国思想和峻洁人格一直受到后世的敬仰。汉初政治家贾谊被谪迁长沙后,凭吊屈原,写出《吊屈原赋》,引屈原为知己。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可马迁很敬佩屈原的人格,他在《屈原贾生列传》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他遭冤受刑之后,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的事迹为榜样,坚持写完了不朽的巨著《史

记》。《史记》虽是散文著作,但那种勇于正视现实、批判现实的精神和洋溢着爱憎鲜明感情激越的风格,却正是屈原精神的继承,所以鲁迅称它为无韵之《离骚》.西汉以后,屈原精神在许多作家身上得到进一步发扬。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和杜甫都敬慕屈原的为人。李白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他那种蔑视权贵、反抗黑暗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正是屈原人格与创作的继承与发展。杜甫的爱国忧民精神,也与屈原有继承关系。他在《戏为六绝句》中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即以屈原的创作精神为榜样。总之,中华民族坚持理想,坚持斗争,崇尚节操的精神,固然是由无数仁人志士树立起来的民族之魂,但其开端,却可追溯到屈原身上。

屈原的爱国爱民精神,还深深影响到民间。屈原投江而死是为理想殉身,所以,传说在他死后不久,人们就因怀念而用包粽子、划龙舟的形式来纪念他。这种风俗至今仍流行于中国和亚洲的东部。古书上这样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五日赴汩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

乃歌曰:何由渡湖!因而鼓櫂争归,竞会亭上,习以

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急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皆然,而南郡尤甚。

——《隋书?地理志》屈原作品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首先,屈原继《诗经》之后,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为我国文学开辟了另一影响深远的传统,从而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两颗灿烂的明星,一直照耀着后世。《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楚辞》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段都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榜样。自从屈原的楚辞作品出现以后,风、骚就成为我国古人对诗歌所作出的两个最高标准。屈原作品作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对后世诗歌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第二,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屈原还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对中国诗歌民族艺术特色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在屈原的作品中,已经不是简单的触物以起情和索物以言情,而是把物与我、情与景交融为一体,产生出生动的形象与深刻的象征意义。比如,屈原作品中,以鲜花香草表示高洁;用高冠奇服表示超俗;用高丘求女表示追求;这种表现手法就不是简单的比喻或起兴,而是一种象征或寄寓。从形象本身看,是虚构,是想象;从内容思想看,又明确,又现实。这就开辟了后世的寄情于物、托物以讽的表现手法。例如张衡的《四愁诗》、曹植的《美女篇》、杜甫

的《佳人》等,以及许多咏史、咏物、咏怀、感遇诗作,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屈原作品的启发。

第三,《楚辞》的产生对后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诗句发展看,楚辞的成就促进了五、七言诗的产生;从创作方法看,楚辞的铺陈排比又为汉赋的形成开了源头。

总之,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说: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快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是以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苑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

这是说,楚辞的善于沉吟咏怀,善于摹写山水时令,以及它的宏伟构思,华章美辞,无论是对后来的文学高才,还是初学的童蒙,都有所启示,都提供了可以学习的榜样。可见屈原作品的影响之广泛。

(完整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试题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 二.填空 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 );第二期是( );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 )、( )、( )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 )》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 )》、徐陵的《( )》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 )、 ( )。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 三.简答 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 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 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 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 三.填空 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 )》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 )写时事。 4、《( )》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5、曹植的创作以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 ),代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中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元明清部分) 一、填空(40空,每空0.5分,共20分): 1.元杂剧是以_________和金院本为基础,融合宋金以来的音乐、说唱、舞蹈等艺术样式而形成的戏曲艺术。 2.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是西厢记、_________ 、墙头马上、_________。 3.元杂剧在剧本体制上采用_________形式。 4.有关元杂剧作家、作品的著录,首见于钟嗣成的_________。 5.元朝统一全国后,杂剧演出的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_________ 一带。 6.在文学要素上,杂剧剧本包括唱词和_________两大部分。 7. 关汉卿的历史剧代表作有单刀会、_________ 、《哭存孝》等。 8.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所评的是_________。 9. 王实甫代表作《西厢记》来源于唐朝元稹的传奇小说_________。 10. 金人董解元的_________为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12.《西厢记》是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剧本。明人鉴于它体制上的创新,称其为_________。 13.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_________。 14. 明人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评语“《牡丹亭》格调全祖此”指的是剧作家的杂剧代表作倩女离魂。 15.元前期剧作家郑廷玉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 。 16.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_________。 17.元代作家虞集的诗歌主张是_________。 18.贯云石的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散曲评论文章。散曲总集中最为著名的“杨氏二选“是指杨超英的_________和

中国文学史上的居士

中国文学史上的居士 中国古代把有学问的隐士称为居士,而为佛教所用,意为居家修行之士,即不出家的佛门信徒。对在家的佛教信徒尊称为居士,含有尊为大菩萨的意味在内。 我国古代许多文人、艺术家都信仰佛教,并且爱用“居士”一词来作他们的名号,其中隐含着他们的一种心性。如: 1、唐代大诗人李白——青莲居士 2、唐代诗人白居易——香山居士 3、晚唐的诗人兼诗论家司空图——耐辱居士 3、南唐后主词人李煜——莲峰居士 4、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六一居士 5、北宋文学家苏轼——东坡居士 6、北宋词人周邦彦——清真居士 7、北宋文学家李之仪——姑溪居士 8、北宋词人秦观——淮海居士 9、北宋词人陈师道——后山居士 10、南宋词人叶梦得——石林居士 11、南宋词人陈与义——简斋居士 12、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居士 13、南宋词人辛弃疾——稼轩居士 14、南宋诗人张孝祥——于湖居士 15、南宋词人张元干——芦川居士 16、南宋词人李清照——易安居士 17、南宋女词人朱淑贞——幽栖居士 18、南宋诗人曾几——茶山居士 19、南宋词人刘克庄——后村居士 20、元政治家与诗人耶律楚材——湛然居士 20、元书法家陆居仁——瑁湖居士 21、元代画家倪瓒——云林居士 22、明晚期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徐渭——青藤居士 23、明代大思想家李贽——温陵居士 24、明代散曲家薛论道——莲溪居士 25、明代诗人文征明——衡山居士 26、明代文学家唐寅——六如居士 27、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蝶庵居士 28、清初六家之一吴历——桃溪居士 29、清诗人画家钱载——万松居士 30、清代伟大小说家曹雪芹——芹溪居士 31、清代文学家袁枚——仓山居士 32、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柳泉居士 33、清末大学士翁同龢——瓶庵居士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点 文学基础考研 竹林七贤(97)孟寒岛瘦(01)《虬髯客传》(02)元白体(02)盛唐气象(15)敦煌变文(16) 1.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98) 2.唐传奇与宋人笔记比较。(99) 3.论建安文学的风格。(00) 4.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09) 5.鲁迅说:“魏晋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请你就魏晋的文学的创作谈谈自己的看 法。(10) 6.结合李商隐试论晚唐诗歌特色。(11) 7.比较六朝志怪小说和清代志怪小说。(12) 8.谈谈唐传奇的艺术特点。(14) 9.杜甫的诗为什么被称为“诗史”?(15) 10.试论述汉魏六朝乐府诗的演进。(16) 11.韩孟诗派诗歌史背景及艺术特色。(17) 北大中文本科课程考试 《霍小玉传》正始之音花间词派正始之音宫体诗牛李党争志怪小说古文运动吴中四士花间集 1.结合具体作品说说李商隐主要通过哪些艺术手法营造朦胧的意境美。 2.谢朓对谢灵运山水诗的发展。 3.结合诗句分析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特点。 4.结合诗句分析李白诗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 5.结合作家作品介绍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重要发展阶段情况。 6.唐朝诗歌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论述分期的由来并举出每个时期的作家及 流派。 7.建安诗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8.结合作家作品,谈谈对“中唐之再盛”的理解。 9.举例作家作品,论述从建安到西晋文学风气和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10.韩愈“以文为诗”。 11.请举例说明魏晋南北朝辞赋的新特点。 12.比较李白和杜甫。 13.结合作家作品,分析李白、杜甫对中晚唐诗歌的不同影响。 14.结合文学史写出魏晋南北朝诗风的演变; 古代文学考研考点 徐庾体讲经文裴鉶《传奇》 1.六朝志怪小说的特点,举出三部代表作。 2.韩愈、白居易为代表的中唐诗歌运动的两种倾向。 3.联系中唐诗歌发展背景谈谈李贺与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表现特色。 4.试论初盛唐之际诗歌艺术的发展。 5.试评述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诗歌运动的理论。 6.试论建安风骨及其对诗歌史的影响。 7.结合诗歌发展和社会风尚,谈盛唐山水诗对齐梁山水诗的继承和发展。 8.简述“永明体”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9.建安诗风对唐朝诗风影响的具体体现。 10.论初盛唐时期诗人对诗的复古理论和创作实践。 11.论述李白杜甫对晚唐诗歌的影响。 12.结合具体的诗人诗作,谈谈你对“诗到元和体变新”的看法。 13.试论晚唐诗风的新变及其代表诗人的创作情况。 14.论述杜甫创作对律诗发展的贡献。 15.论述从建安到太康的诗风演变。 16.论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四家诗中为古文经的是( D )。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2.《诗经》中的情爱诗大都出自( A)。 风:音乐曲调雅:朝廷正乐颂:宗庙祭祀之乐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3.商周铭文的文体大都类似于( A )。 A.《尚书》 B.《春秋》 C.《左传》 D.《国语》 4.《论语》在体裁上属于( B )。 A.论辩体 B.语录体 C.对话体 D.记事本末体 5.贾谊的《过秦论》在分类上是( C )。 A.抒情散文 B.描写散文 C.史论散文 D.时评散文 6.东汉前期散文的特点是( C )。 A.情感浓郁,文气纵横 B.引经据典 C.崇实诚,通达深刻 D.抨击时弊,愤世疾俗 7.《汉书》体例中所取消的一类是(B )。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表 8.《子虚赋》和《上林赋》合称( A)。 A.《天子游猎赋》 B.《二京赋》 C.《校猎赋》 D.《羽猎赋》 9.《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B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杂言诗 D.楚辞体诗 10.曹丕在七言诗发展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创作了( C )。 A.《同声歌》 B.《七哀诗》 C.《燕歌行》 D.《善哉行》 11.建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是( B )。 A.许穆夫人 B.蔡琰 C.左芬 D.薛涛 12.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的诗人是( C )。

A.曹植 B.阮籍 C.嵇康 D.陶渊明 13.“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指的是( A )。 A.太康诗风 B.元康诗风 C.元嘉诗风 D.永明诗 14.下面诗句所评对象为陶诗的是( D )。 A.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完人 B.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思是吾师 C.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15.谢灵运的五言诗被评为( B )。 A.铺锦列绣,雕缋满眼 B.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C.雕藻淫艳,倾炫心魂 D.锦工机锦,玉人琢玉 16.下列诗句出自谢月兆诗的是( A )。 A.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B.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D.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7.《木兰诗》一般认为产生于( B )。 A.魏晋 B.北朝 C.南朝 D.隋唐 18.与《三都赋》有关的成语是( C )。 A.反复推敲 B.呕心沥血 C.洛阳纸贵 D.韦编三绝 19.被杜甫称为“暮年诗赋动江关”的作家是( D )。 A.鲍照 B.陆机 C.徐陵 D.庾信 1.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 A )。 A. 《尚书?尧典》 B. 《吕氏春秋?古乐》 C. 《诗大序》 D. 《淮南子?道应训》 2. 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 C )。 A. 《十五从军征》 B. 《陌上桑》 C. 《孔雀东南飞》 D. 《羽林郎》 3. 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 B )。 A. 孟起 B. 孟德 C. 子桓 D. 子建 4. 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家是( D )。 A. 左思 B. 刘琨 C. 孙绰 D. 郭璞 5.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是( B )。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其中收录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 2、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 3、春秋时期孔子的《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4、《论语》是第一部语录体典籍,是一部儒家经典,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5、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6、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7、春秋时期左丘明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8、“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9、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利用楚国民歌形式,运用楚国方言,创造了“楚辞体”诗歌。 10、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11、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它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12、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枚乘的《七发》。

13、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总计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东汉班固的《汉书》,基本上是西汉王朝一代230年的历史。 15、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 16、汉代经师汇集的《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 17、汉代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 18、完整的文人五言诗现存最早的是东汉班固的《咏史》,其内容是西汉缇萦救父一事。 19、东汉末年蔡文姬是我国第一位女诗人,代表作是《悲愤诗》。 20、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21、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22、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 23、阮籍的《咏怀诗》82首是中文史上最早的政治抒情组诗。 24、魏邯郸淳的《笑林》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 25、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26、《搜神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志怪笔记小说。 27、《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志人笔记小说。(鲁迅最早将魏晋南北朝小说分为“志怪”和“志人”小说。) 28、南朝齐代出现的讲求声律的“永明体”诗歌开创了格律诗的先河。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复习资料及答案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习题库)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库 鲁克兵 一、填空题 1、,壮心不已。 2、何以解忧,。 3、,食野之苹。 4、,若出其里。 5、明月照高楼,。 6、高台多悲风,。 7、援琴鸣弦发清商,。 8、,志若无东吴。 9、薄帷鉴明月,。 10、箫管有遗音,。 11、,手挥五弦。 12、,梦想骋良图。 13、郁郁涧底松,。 14、,濯足万里流。 15、何意百炼刚,。 16、,斗酒散襟颜。 17、众鸟欣有托,。 18、采菊东篱下,。 19、晨兴理荒秽,。 20、,依依墟里烟。 21、,吾亦爱吾庐。

22、,良苗亦怀新。 23、,双鬓鸦雏色。 24、白骨露于野,。 25、祁祁伤豳歌,。 26、云日相辉映,。 27、,园柳变鸣禽。 28、,游子憺忘归。 29、余霞散成绮,。 30、单衫杏子红,。 31、白骨露于野,。 32、祁祁伤豳歌,。 33、江南无所有,。 34、丈夫生世会几时,。 35、大江流日夜,。 36、天际识归舟,。 37、风光蕊上轻,。 38、,晓灯暗离室。 39、禅噪林愈静,。 40、,曾何足以稍留。 41归去来兮,。 42文学自觉主要体现在文学分化、文体区 分、审美追求三个方面。 43曹植在《白马篇》一诗中,通过幽并游侠儿的形象,寄托使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44、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观沧海》,第一个以 山水诗著名的诗人是谢灵运,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燕歌行》,第一个大量创作七言律诗的诗人是杜 甫。 45、记言则玄远冷峻,。

46、曹植的《_洛神赋______________》善于对女性形貌姿态的描写,是建安 时期优秀的抒情小赋。 47、建安七子中,被刘勰许为“冠冕”的是王粲。 48、建安七子是指、、、、、 ,以诗文著名于世。 49、竹林七贤是、、、、、 。 50、竟陵八友是、、、、、 、。 51、北朝著名的三大才子是、、。 52、我国最早的大型政治抒情组诗是。 53、陆机的《》是早期重要的文学批评著作。 54太康诗风的繁缛特征主要表现 在、、 。 55、《_______________》八首是晋代诗人左思的代表作。 56、西晋末年最擅长于写游仙诗的作家是。 57、王羲之的《》既是散文杰作,也是最著名的书法作品。 58、玄言诗的代表诗人是和。 59、陶渊明的思想倾向主要是和。 60、陶渊明的文章《》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61、我国第一位把田园劳动作为审美对象的大诗人是。 62、被钟嵘成为“千古隐逸诗人之宗”。 63、南朝诗歌发展上第一个重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代替东晋以来盛行的玄言诗。 64抒情长诗《》和叙事长诗《》,分别代表南北朝诗歌的最高成就。 65、开创的山水诗,使自然景物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66、魏晋南北朝小说可分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67、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出现在时期。 68、产生于齐梁时代的新体诗,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为律诗的

中国文学史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形体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缎带体史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著作——钟嵘,诗品 第一步文学理论和评论著作——刘勰,文心雕龙 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西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儒林外史 第一部个人创作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蒲松龄,聊斋志异

中国文学源头是上古神话和原始歌谣。 原始歌谣的特点:劳动生活是原始诗歌的主题; 宗教仪式和巫术祭祀; 诗乐舞结合(核心) 原始歌谣:候人歌,弹歌 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四大神话保留在淮南子中)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文献中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最具神话学价值。 神话的分类:创世神话:盘古开天 始祖神话:女娲补天 洪水神话:大禹治水 战争神话:黄帝战蚩尤 发明创造神话与抗争神话 神话的民族特点:忧患意识; 厚生爱民意识; 抗争精神。 神话的文学意义:乐观进取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征服自然的气概作为民族精神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源头,其想象、拟人、夸张的表现手法成为我国浪漫主 义的基本特质,为历代作家广泛运用; 神话是我国古代文学素材和文学形象的宝库,庄子、楚辞、唐传奇和明清 小说都广泛借用了神话素材和形象。 神话的思维特征:神话是一种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思维特征; 神话是一种具体的、形象的思维; 神话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编订成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始称诗经。 诗经的编订:献诗说,公卿列士对朝政有所不满,献诗以陈,所献之诗,既有自己所作,又有采集而得。 采诗说,汉代认为周朝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与朝廷,编订成册 删诗说,汉代人认为孔子周游列国,把收集来的诗经残本按照合乎礼仪 的标准去其重杂,删成305篇。删诗说出自史记。 诗经的体制: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雅颂)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有十五国风。 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周王朝国都的乐调,分大雅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有周颂、鲁颂、商颂。 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 (赋比兴)赋,铺陈直叙 比,比喻或比拟 兴,托物起兴,触物兴词

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古七段

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古七段 三古七段说主要着眼于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体现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所呈现的阶段性,而将其他的条件如社会制度的变化、王朝的更替等视为文学发展变化的背景。将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视为断限的根据,而将其他的条件视为断限的参照。一种根据,多种参照,也许最适合于描述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过程。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游、中游、下游,这就是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 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 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1] 原因分析 文学发展变化的阶段性可以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王朝的更替相重合,但社会制度的变化或王朝的更替,只是导致文学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不是这变化的事实本身。 所谓文学本身的发展变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九个方面:一、创作主体的发展变化;二、作品思想内容的发展变化;三、文学体裁的发展变化; 四、文学语言的发展变化;五、艺术表现的发展变化;六、文学流派的发

展变化;七、文学思潮的发展变化;八、文学传媒的发展变化;九、接受对象的发展变化。三古七段就是综合考察了文学本身这九个方面的因素,并参照社会条件,而得出的结论。以往研究文学史,对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这两方面很少注意,尚不足以对文学的发展变化作出全面的考察。文学传媒和接受对象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实在是不容忽视的。[2] 基本信息 上古期 上古期包括先秦、秦汉(公元3世纪以前) 首先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几乎都孕育于这个时期。散文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诗歌可以追溯到《诗经》、《楚辞》和汉乐府;小说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以及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故事;辞赋可以追溯到《楚辞》。骈文中对偶的修辞手法,在这个时期也已出现;就连戏曲的因素在《九歌》中也已有了萌芽。其次,中国文学的思想基础也是孕育于上古期的。特别是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着此后几千年作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中国的文学思潮以儒道两家为主,儒家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道家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这在上古期也已经形成了。影响着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些观念,如“诗言志”、“法自然”、“思无邪”、“温柔敦厚”等等,都是在这个时期提出来的。第四,从文学的创作、传播、接受来看,士大夫作为创作的主体和接受对象,文字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中国文学的这个基本格局也是在上古期奠定的。直到宋代出现了市民文学,才使这个格局发生了变化。 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人事的记录,这是一大进步。而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所谓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个领域而言,在讲先秦散文时无法排除《尚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神话的产生,一向比较通行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劳动说,另一种是()A.宗教说B.游戏说C.模仿说D.宣泄说 2.《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的类别是()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全式是()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李斯散文最鲜明的特色是()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是()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 A.记述历代帝王的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的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 10.《汉书》所属的历史编自体例是()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 11.枚乘的《七发》所标志的赋体发展阶段是() A.骚体赋的终结B.抒情小赋的开端C.骈赋的开端D.大赋文体的形成 12.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的名句是()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的风格是()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的描述是()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的创作倾向是()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的性格表现是()

2017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品

2017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品

2017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品 来源:智阅网 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是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重要考点,考生们要认真学习我们讲解的相关内容,好好准备,认真对待。 1.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先秦作家作品 汉代作家作品 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唐代作家作品 宋代作家作品 元明清作家作品 2.中国现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主要作品有: (1)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散文集:《朝花夕拾》; (3)散文诗集:《野草》; (4)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16部。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我国现代文学家、

诗人、历史学家、新诗的奠基者。诗歌代表作为《女神》,戏剧代表作为历史剧《屈原》。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为《子夜》,另外有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腐蚀》、“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名篇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为《倪焕之》,另有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等。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爱国主义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有《春》《匆匆》《背影》《绿》《荷塘月色》《威尼斯》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小说家,语言艺术大师,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另外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女作家,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小说有《斯人独憔悴》,散文有《小桔灯》《樱花赞》《寄小读者》,诗有《繁星》《春水》等。 夏衍,原名沈端先,我国现代剧作家。有报告文学《包身工》,剧作有《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代表作为《死水》。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春秋·孔子 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春秋·左丘明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专门记录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 我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的《坟》 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我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的《野草》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我国第一首以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我国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 我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我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我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我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 我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我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我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大学 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部分名词解释

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建安为汉献帝年号(196-220),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也叫“汉魏风骨”)这一时代风格。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山水诗并不只写山光水色,名曰“山水”仅举其大端而已。有的关于民生,有的是随性而作·····我们也不能以为只要诗中有了山水描写就是山水诗了,至少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是描写山水才可以算作山水诗。同时还要注意作者对所描写的景物的态度:是将山水本身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还是假借山水别有寄托。有所寄托的内容也要注意区别才行。 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般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北朝民歌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乐府诗集》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正扼要地说明了这种不同。主要作品有南歌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木兰诗》等。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 1.南朝民歌风格委婉缠绵、清新自然。郭茂倩《乐府诗集》说:“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南朝民歌感情的表达不同于北方的粗犷豪放,体现了细腻缠绵、含蓄委婉的特征。语言既有清新浅近、自然天真的一面,也有明丽婉转的一面;既有朴素的方言口语入诗,也有语言技巧的巧妙运用。《大子夜歌》所说:“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堪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就指出了清新明丽、婉转自然的艺术风格。 2.南朝民歌最突出的艺术技巧就是利用汉语的谐音构成双关隐语。如“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子夜歌》),“丝”和“思”是同音异字构成双关;布匹的“匹”和匹配的“匹”是同字同音构成双关。又如“合散无黄连,此事复何苦?”用药名的“散”双关聚散的“散”,以黄连的“苦”双关相思的“苦”。其它诸如“藕”与“偶”、“莲”与“怜”、“碑”与“悲”、“篱”与“离”等等。双关隐语的运用既体现了作者的丰富联想,也使感情的传达显得含蓄委婉。其次,南朝民歌也善于利用景物传达出深婉的情思,如“渊冰厚三尺,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诗歌部分 先秦两汉 1.《诗三百》:即《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而是称“诗”或“诗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305篇,举其整数,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后世也有沿称“诗三百”的。 2.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3.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4.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前三家属“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分别亡于三国、西晋和宋时。《毛诗》属“古文诗”,东汉时立于学官,训诂多用《尔雅》,事实多本《左传》,流传至今。 5.楚辞:“楚辞”的名称,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其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一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来说,它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总集名称来说,它是西汉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6. 十一篇。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肃穆。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写人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质朴。 7.《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离骚》的长诗。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出170

中国文学史上的各种“第一”

第一位女诗人就是:蔡琰 蔡琰一般指蔡文姬汉末三国时期才女 主要作品《悲愤诗》、《胡笳十八拍》 主要成就首次创造五言体长篇自传叙事诗 第一位女词人: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主要成就诗词创作、诗词理论 代表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末期楚国辞赋家名正则字灵均 主要成就创立了“楚辞” 代表作品《离骚》、《九章》、《九歌》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东晋诗人字元亮又名潜 主要成就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代表作品《陶渊明集》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就是: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 代表作品《倪焕之》 第一部词典就是:《尔雅》 第一部词典“尔”就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就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与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国语》就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就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中国古典军事文化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兵家的哲学。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又称《文选》,就是现存的最早一部汉族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她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许慎著作简称《说文》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它就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对文字学影响深远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山海经》就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就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作者就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就是成就最高的。 第一部诗歌总集就是:《诗经》 《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 第一部语录体着作:《论语》 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 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 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就是:《春秋》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试重点(3)

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考试重点 一、客观题 1.曹丕的《典论·论文》中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2.(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3.(萧统)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4.三张:张载、张协、张亢 二陆:陆机、陆云 两潘:潘岳、潘尼 一左:左思 5.(《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6.《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7.(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8.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祯。 9.(刘勰)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王粲)。 10.(《悲愤诗》)的作者是(蔡琰/蔡文姬)。 11.(阮籍)诗的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

情寄八荒之表。”) 12.由于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已称为他的象征。 13.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 14.元嘉三大家:鲍照、谢灵运、颜延之。 15.鲍照以奇峭之风运妍丽之辞,代表作是(《芜城赋》)。 16.《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 17.《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杨衒之。 18.“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19.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 20.《世说新语》的编撰者是:(刘义庆)。 21.“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2.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 23.孟郊作诗以(苦吟)著称。 24.苏轼对于孟郊和贾岛的评价概括是:(“郊寒岛瘦”)。 25.敦煌遗书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讲经文)与(变文)就是其中重要的两类作品。

中国文学史

第一编上古至战国的文学(上古——公元前221年) 概说 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是非常长远的。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中国猿人骸骨化石,证明了大约五十万年以前我国已有人类居住。这些原始人类经过长期劳动,他们自身和生产力不断发展和进步。据文献记载,大概到了传说的五帝时代,可能已经进入氏族社会后期。我国儒家所乐道的尧舜禅让,天下为公,大概就是氏族部落会议以及氏族长和部落酋长推选制的反映。那时的社会没有阶级,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儒家经典著作中曾称赞它为理想的“大同”时代。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少数人占有了生产资料,人类开始出现了阶级,社会更有了保护私有制的措施,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国家组织也逐渐形成。我国古代文献多有夏禹“家天下”的传说,认为是“小康”时代的开始。按照这个传说看来,夏代可能就是阶级社会即奴隶社会的起点。但即使如此,只能看作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推移的过渡状态,真正的奴隶制社会是到了殷商时代才完成的,这有许多文献及地下发掘材料可以确切证明。后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起了变化,奴隶社会才逐渐向封建社会转化。这个转化的完成约在春秋战国之交。及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于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由完成走向巩固。 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也是非常长远的。从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看,生产工具已相当进步,且有红色陶器,其时代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左右,我们一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比“仰韶文化”稍晚、其时代约在公元前四千多年的又有“龙山文化”,这是山东济南的龙山镇发现的。其文化遗存有精致的黑色陶器、卜骨等。这些考古学上的材料,使我们看到远古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缩影。 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文字的发明创造。文字的发生一般是在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候。我国何时开始有文字,现在还不能断言,但自从甲骨卜辞的发现,证明至迟在殷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已有初步的定型文字,同时也有了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标志着我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后来文字的应用渐渐推广,史前时期流传的原始人民的口头创作如诗歌、神话故事等,有不少被记录下来,使我们得以从文献中窥见上古文化的一斑和文学艺术的萌芽。 但文学艺术并非起于有了文字之后,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学艺术早已产生。上古时代文学的具体情况不能知道,所可推测的就是上古文学同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相联系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还不难推测:由于上古时代人们的群居生活和集体劳动,决定它的文学艺术活动一般是集体的;又由于那时候既没有文字,也没有社会分工,文学就只有口头创作,没有书面创作;只有文学和其他艺术如诗歌和音乐、舞蹈那样互相结合的形式,没有单纯的文学作品独立存在。所有这些集体性的口头创作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相伴随的现象,都是上古文学的特点。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通过人们头脑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又是阶级意识形态的形象的表现,它不可能超阶级而存在。但上古时代的社会还未分裂为两个对抗性阶级,所以那时的文学艺术没有阶级性。到了阶级社会形成以后,一切文学艺术就不可能不打下阶级的烙印,同时也揭开了两种文化斗争的序幕。 夏代有无文字,不得而知。文献所载有关夏代的历史多属传说性质,其诗歌、谣谚和散文可靠的也很少。但其中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样的词句反映了尖锐的阶级斗争,即奴隶坚决反抗奴隶主的斗争,相传为夏桀时人民大众的呼声,却是比较可信的。(此据《尚书?汤誓》引,与《孟子》、《史记》稍异。俞樾谓二句是韵语,疑为夏民歌谣。) 殷的先世本是游牧部族,向无定居生活。成汤以前就迁徙过八次,成汤至盘庚,又迁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