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docx

11月24日,江西丰城发电厂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致70余人死亡。集团公司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的通报》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有关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确保安全生产。

《通知》要求,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禁止赶工期、抢进度。要高度重视承包商安全管理,业主单位要将承包商作为内部单位来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检查、统一考核。要强化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严格落实特殊作业“五个必须”:一是特殊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二是特殊作业前必须进行JSA分析,三是作业票必须现场签发,四是签批人必须持证签票,五是作业过程必须全程视频监控。

《通知》强调,要切实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冬季防冻防凝等安全生产措施,禁止年底抢产量;在特殊敏感时期若发生事故,要严肃处理,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要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开展专项安全检查,消除大隐患,杜绝大事故。(本报记者)

11月22日,国务院安委办第四督查组第三组到广东石油唐家油库开展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专项督查。督查组听取了油库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查阅了油库相关资料,详细询问了油库的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及主要危险品储运情况,并实地检查了油库罐区、发油台设备设施及现场作业情况。督查组对油库的各项安全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油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各个班组和岗位,安全生产大检查、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油库安全基础工作扎实到位。最后,督查组要求油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日前,西北油田正式组建顺北项目部,按照“油公司”模式,对顺北油气田实行精简高效的项目化管理,顺北油气田的生产、生活初期筹备工作已经完成。

2015年,西北油田提出“借‘一带一路’东风、为国家再立新功”的发展战略,全力开辟新油田。顺北1-1H 井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经科学而艰难的勘探开发,该井于9月测试喜获高产油气流,初期日产原油185吨、天然气9万立方米,且是高品质原油。随后,西北油田在顺北油田部署6口井日产均超百吨,一举揭开顺北油气田的神秘面纱。

几经曲折转变思路再找一个“塔河”

2004年,西北油田提出“塔河之下找塔河,塔河之外找塔河,提高采收率再造一个塔河”的发展战略,目的就是找出新的资源接替区。

起初,科研人员在塔南地区布井勘探,效果不佳;随后又转战到塔中,但是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这时,西北油田进入一个相对的勘探低潮期。在塔里木盆地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另一个“塔河”,并未像预期那样出现。

资源是油田企业发展的根基。历经十年的艰苦探索,2014年底,国际油价持续低位震荡,西北油田遵循集团公司总部“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寻求新的油气发现与突破。

这时,西北油田在跃参区块取得突破,根据地层构造,科研人员推测,在跃参区块南端的顺北地区也许可以找到更大的油气藏。于是,西北油田在2015年部署了风险探井——顺北1井。

科研人员改变以往在塔河油田勘探的老思路,创新性地在低洼部位尝试寻找储油层,没想到顺北1井实现了产液,但是没有油气显示,刚出现的一线希望戛然而止。

由于顺北区块储层相对复杂、国内外无成熟的预测描述技术,研究人员从零开始,通过三维地震技术,给地球做“核磁共振”,显示黑色圆点的地方一般都是储油点。但这一次他们将思路转为“以超深多成因、多类型裂缝,寻找晚期原生规模轻质油气藏”。通俗地讲,以前在勘探过程中,断裂带被认为是油气藏的通道或是“阻挡墙”,而这一次他们发现,有裂隙反应的地方也可以储油。

科研人员用超过4T的地震波数据,利用“速度建模”成像,建立了顺北区块整个地层的数据体模型,惊喜地发现顺北区块油气储量巨大。

“立体雕刻”抽丝剥茧找到储油层

顺北虽然同在塔里木盆地,但顺北油田有别于塔河油田像糖葫芦一样的串珠型储油层,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在世界陆地石油勘探上来说都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由于油气在地下储集空间类型丰富多样,要找出7000米以下的储油地层无异于大海捞针。勘探开发研究院顺北项目组采用“储层雕刻”技术,反复试验与创新,总结出一套顺北区块的“立体雕刻法”,在三维空间里将不含油地层用不同的方法逐步剔除,寻找储油层。

“由于储油层不明显,我们小心翼翼地去除上万次,终于将数据模型里的断裂带储油层找了出来,这个断裂带就在顺北1井的旁边。”油藏评价人员卢志强说。

这个发现坚定了西北油田攻关顺北的决心,在这条断裂带上迅速部署顺北1-1H井,这是顺北的首口开发评价井。

去年9月,该井试采初期日产原油量达185吨,日产气9万立方米,含水几乎为零,原油品质是塔里木盆地中的“优等生”,开采出来后颜色清亮,能直接加到拖拉机里作为燃料,经济效益远远高于普通原油。历时11年,西北石油人实现了塔河之外找塔河的重大突破。西北油田沿着这条断裂带,从南到北部署了6口滚动评价井,均获高产油气流,这成为顺北油田发现的标志。据预测,顺北油气田已发现资源量17亿吨,其中石油12亿吨、天然气5000亿立方米。

创新工艺打出地下“喜马拉雅高度”

要解放这里平均深度超7400米的亿吨油气藏,就要打出一系列地下“喜马拉雅高度”的超深井,这是世界级难题。顺北油田钻井施工面临超深、超高温、超高压三座“大山”,由于国内外没有成熟的经验借鉴,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艰难探索。

该地区二叠系均位于井深4000米以下,地层裂缝发育,漏失风险高,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井壁垮塌导致埋钻事故。在顺北1-5H井和1-6H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聚合物胶凝堵漏剂等配制复合随钻堵漏材料,优化工艺措施,给钻井打“封闭针”,终于驯服了二叠系地层。

顺北油藏结构复杂,顺北1-4H井需要精确钻探8000米到达目的层,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定向工具和超深小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优化完善后的超深小井眼定向井技术成为“百步穿杨”的保障。顺北1-4H井顺利钻至完钻井深8049.09米,一举刷新同类型超深小井眼水平井斜深世界最深纪录,同时还创造水平井斜深中国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2016年,西北油田持续攻关钻完井综合提速提效技术,攻克了顺北地区裂缝发育、地层易垮塌、漏失风险大等钻井难题,初步形成钻完井集成优化技术,应用分层提速、随钻封堵、小井眼水平井定向等技术,安全高效完成了本轮次6口井钻井任务,平均钻井周期比邻井缩短35天,节约投资近6000万元。(张俊张洋)

曹妃甸(码头)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通过了由管道公司(总部工程部授权管道公司验收)组织的竣工验收。曹妃甸(码头)原油商业储备基地位于曹妃甸工业区,是利用曹妃甸油库原有的预留地规划建设的项目。该工程是中国石化重点工程之一,总库容为80万立方米,主要建设8座10万立方米浮顶储油罐,同时配套建设了一座罐区配电间、现场机柜室和泡沫站等辅助生产设施。该项目充分依托原有的原油码头、油库、管网及公用工程,由管道公司承担建设任务。

2013年3月,曹妃甸(码头)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7月,该工程实现中交并达到投油条件,同年8月14日开始投入试运行。截至目前,该工程原油储罐运行平稳,输油设备运行良好,工程配套建设的各项设施、系统均运行正常。该工程建成投用后,为天津石化、燕山石化、沧州炼厂和石家庄炼厂4家炼化企业提供管输原油,为保障华北地区石油资源的存储和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

11月17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正式批复,同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以下简称“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通过验收。

这份《关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含硫原油加工适应性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的函》中明确指出,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配套建设了环境保护设施,落实了环境保护措施,经验收合格,同意主体工程投入生产。

为了做好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环评验收工作,安徽省环保厅特组建环评验收组,于2016年10月27日,在安庆市环保局及安庆石化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对安庆石化炼油新区主装置、事故池、污水处理场、卫生防护距离拆迁地、水质净化场、报废装置等进行了现场察看。

10月28日,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在安庆石化会议中心召开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工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会议。专家组成员得出验收结论:该工程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按照环评及批复的要求,落实了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专家组成员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与此同时,专家验收组成员提出了三点建议和要求:一是强化环境管理,公开环境信息。保证各类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二是按规范要求收集、贮存、转移、处理处置危险废物。三是增强环境风险防范意识,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对此,安庆石化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一定按照专家组的建议和要求,落实好环保责任,履行好环保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