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教训
安全事故教训反思总结模版(3篇)

安全事故教训反思总结模版王台“8.26”事故安全反思在王台8.26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我段再次对这起事故进行了反思学习。
通过对这起事故进行分析讨论,在我们思想上受到了很大震动,值得引起我们深思和反省。
让我们____认识到安全重要性,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些职工平时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职工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安全不重视,工作程序不完善。
“事故猛于虎”但更可怕每次事故后我们都会说重视安全,关爱生命。
抓重点、搞培训、落实安全责任,防止事故发生。
但事故后不久血事故教训就会淡忘,工作中依旧我行我素置安全于脑后如果这样安全从何而谈。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我认为面对事故既要反思事故教训,更重要的是反思怎样才能遏制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首先要将“安全第一”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意识,做到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
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工作精细求细。
二是要加强日常管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安全生产工作非一朝一夕之事,长治才能久安,因此必须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要抓好制度的建立与落实工作,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安全工作更是如此。
要想长期抓好安全工作,不能靠人管人,因为人不但有惰性且精力有限,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管理制度,1使人人都知道制度,人人都遵守制度,人都按制度办事,形成一种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
制度建立了,就要抓好执行和落实工作,以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要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好坏,有无问题,要通过监督检查来发现,因此隐患排查治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工务段点多面广,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检查的频率、力度来达到消除隐患,所查隐患必须符合实际,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安全生产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但不幸的是,偶尔还是会发生一些事故。
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给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必须从事故案例中吸取教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分析几个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并总结出相关的教训。
案例一:化工厂爆炸某化工厂生产车间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多名工人丧生。
调查发现,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违章操作,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此外,现场没有设置监控设备,且工人的安全意识普遍较低。
这些原因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教训一: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执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人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不得随意变更操作步骤,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
教训二:加强安全设备的监控企业应该安装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应不断更新和维护这些监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教训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安全培训、演习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危急情况下正确应对,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案例二:矿井透水事故某矿井发生了透水事故,导致数十名矿工被困。
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矿井中的排水设备故障以及井下管理不善,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源。
由于事故发生时矿工数量较多,没有足够的逃生通道,导致事故后果严重。
教训一: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企业应定期对排水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应加强井下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源,避免透水事故的发生。
教训二:设置充足的逃生通道在矿井等特殊工作环境中,应当设置充足的逃生通道,保证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安全撤离。
并且逃生通道应经常检修和保持畅通,以应对紧急情况。
案例三:建筑工地高空坠落事故某建筑工地发生了一起高空坠落事故,一名工人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是该工地缺乏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同时工人没有佩戴安全绳和安全帽。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及经验教训安全生产是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都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无论是工业企业、建筑工地还是其他领域,安全生产事故都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些安全生产事故的案例,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1. 事故一:某石油化工公司爆炸事故在某石油化工公司,由于操作人员疏忽,导致危险品泄漏并引发爆炸事故。
此次事故造成多人死亡,企业财产损失巨大。
经过调查,发现以下问题:首先,该公司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缺乏安全意识培训,员工对危险品的操作规程了解不够,缺少有效的应急预案等。
其次,该公司安全设施不完善。
在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区域,没有设置有效的监测设备和自动报警系统。
缺少紧急疏散通道和灭火设备等。
最后,该公司缺乏安全监管机制。
相关部门对该公司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不力,未能发现和纠正企业存在的隐患问题。
经验教训:-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能与危机处理能力。
-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执行科学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
- 安全设施应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 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追究责任。
2. 事故二:某建筑工地坍塌事故在某建筑工地,由于施工方未进行充分的安全措施,导致一座楼房倒塌,造成多人死伤。
经过调查,发现以下问题:首先,施工方没有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评估。
缺乏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的把控。
其次,工地安全管理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施工组织和指挥措施,以及监督管理制度。
未进行足够的交底和培训,工人对安全操作规程不够了解。
最后,工地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如缺乏有效的支撑和固定措施,没有进行地基加固等。
经验教训:- 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评估,并由专业的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
- 加强工地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工地安全责任制,明确各方职责。
- 注重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操作规程的交底,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安全事故总结经验教训(优选18篇)

安全事故总结经验教训第1篇真开好班前班后会,平时对设备巡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造成了事故的扩大,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应该避免的没有避免,这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一生的遗憾,还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现在,请大家查查自己,看看身边的人吧,安全措施完备了吗?安全帽带了吗?安全带、保险绳系好了吗?一颗心里带着警觉吗?“事故猛于虎”,但更可怕的是每次事故后,我们都会说重视安全,关爱生命,抓重点,搞培训落实安全责任,防止事故的发生,但事故不久,血的事故教训就会淡忘,工作中依旧我行我素,置安全与脑后,如果这样安全从何而谈,只有加强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安全这根弦始终贯穿于安全安全管理及生产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一位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将违章行为当事故,把事故分析实施“四不放过”强化安全风险意识,真正意义上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让别人受到伤害”。
完成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任务而努力。
经过观看这次视频,我意识到了我的责任所在,我会把每一起事故作为警钟,努力排除安全隐患,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安全事故总结经验教训第2篇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求和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及规定,真正地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贯彻落实全国“质量安全年”工作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提高分公司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严格控制防范安全生产事故,以稳定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保障安全生产,结团实际情况,特制定项目部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
2、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确保国庆期间生产安全。
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全面提高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谁水平。
3、工作目标1、在此项目施工现场杜绝各类生产事故,消灭影响加大的重伤或未遂事故。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教训与反思有哪些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教训与反思有哪些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每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教训和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问题。
首先,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一些企业和单位,管理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安全问题。
员工们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麻痹大意,违规操作屡见不鲜。
例如,在某化工厂爆炸事故中,操作人员为了赶进度,违反操作规程,擅自提高反应温度,最终导致了爆炸的发生。
这起事故警示我们,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一线员工,都必须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其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些企业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安全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使得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整改。
比如,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就是因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对井下的水文地质情况监测不到位,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这告诉我们,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要有严格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再者,安全投入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安全设施、设备的购置和维护上舍不得投入,导致生产设备老化、安全防护设施缺失。
比如,某建筑工地发生坍塌事故,就是因为使用了劣质的建筑材料,且没有搭建足够的支撑结构。
这表明,企业必须要认识到安全投入不是成本的增加,而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
另外,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也是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之一。
一些地方和企业虽然制定了应急预案,但缺乏实战演练,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装备水平不足。
当事故发生时,不能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导致伤亡和损失进一步扩大。
例如,在某火灾事故中,由于消防通道被堵塞,消防设备老化,消防人员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扑救,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教训总结(2篇)

2024年安全生产事故教训总结1. 引言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然而,即使在____年,我们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本文将总结____年发生的一系列安全生产事故,并分析其中的教训和原因,以期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2. 事故一:矿井爆炸事故____年4月,某矿井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事后调查发现,该矿井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通风系统不完善、电气设备老化等。
并且,矿井管理方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培训和监督。
教训:矿井是高风险行业,必须加强对通风系统和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此外,管理方应该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和监督,确保工人的安全。
3. 事故二:化工厂泄露事故____年8月,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严重的泄露事故,导致周边居民数百人中毒,其中多人死亡。
调查发现,该厂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例如缺乏有效的泄露检测设备和紧急应对措施。
此外,该厂也没有对周边居民进行充分的警示和教育。
教训:化工厂是高风险行业,必须加强泄露检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并建立完善的紧急应对措施。
此外,厂方也应该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4. 事故三:建筑工地坍塌事故____年10月,一座正在建设中的高楼项目突然发生坍塌,导致多名建筑工人被埋压。
调查发现,该工地存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例如质量控制不严格、施工方案不合理。
同时,工地管理方也没有做好现场安全监控和事故应急预案。
教训:建筑工地是高风险行业,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控制,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此外,工地管理方要加强现场安全监控,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5. 事故四:交通事故____年,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大量交通事故,造成了数千人死亡和伤残。
调查发现,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超速行驶和驾驶疲劳等。
此外,一些地区的交通路况较差,交通设施不完善,也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2024年安全事故总结与反思(7篇)

安全事故总结与反思电力生产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生产安全又是这一系统工程中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天灾”,如雷电、大风、暴雨、施工爆破等不可控或不便控的自然因素,有其突发性。
二是线路、设备、器材的“先天不足”,有其隐蔽性。
三是“人祸”,人为地违法、违规、违章,有其盲目性。
而“人祸”又占所有事故中的绝大部分。
“人祸”又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规章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贴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
其二是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工作中又恰好在其二中发生了问题。
其三是对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了事故才恍然或恍悟半悟。
显而易见,违章工作人员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
可是,能够肯定地说,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故都不是工作人员的主观愿望。
大凡发生了事故后,总结时都不难得出:“安全基础不牢,安全观念淡薄,安全管理不善,技术素质不高,安全防护潜力弱,习惯性违章”等诸多教训的结论,都会把违章作业认为是事故的“病灶”,也提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
但深层次地去分析违章作业存在的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从源头上杜绝违章作业的办法来,是不是真正摆上了我们各级安全部门、管理者、生产人的办事日程。
勿庸置疑,经过有电以来的生产实践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炼了一套有效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规章制度。
各电力生产企业又结合实际根据不一样生产时期制定了超多的具体保证措施,以及上级随机性,针对性的电力安全生产的指示、通报、要求等。
这些是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依据,且有唯一性。
可是电力生产是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过程,从事生产的人又是这个过程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
而人的认识水平,接收潜力,工作姿态,经验积累等等又各尽不一样,要把所有确保电力生产的依据变为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职工的自觉行动,应是从事电力生产安全的管理者,生产者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课题。
我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

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总结近年来,由于安全意识薄弱、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我国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将选取几起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教训与启示,以期引起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
案例一: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在某煤矿,由于未对瓦斯进行及时检测和监测,煤矿工人在作业时不慎触发了煤矿瓦斯泄漏,导致煤矿发生了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了大量工人伤亡和财产损失。
教训与启示:1. 加强现场监测与检测:在矿井作业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瓦斯检测系统,并定期对矿井进行检测。
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其熟悉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瓦斯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案例二:化工厂泄漏事故某化工厂由于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一批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造成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对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威胁。
教训与启示:1.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坚决杜绝操作失误。
2. 健全监测与应急预案:化工企业应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建立完善的紧急处理预案,及时应对突发事件,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后果。
案例三:建筑工地坍塌事故一处正在进行施工的建筑工地突然发生坍塌,导致多名工人被掩埋。
此次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工地方案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把关不严,导致基础设施不稳定。
教训与启示:1. 严格把关工程质量:建筑工地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科学规划和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2. 强化监管和责任追究: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切实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通过对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案例的分析与教训总结,我们认识到事故的发生通常与安全管理不到位、违规操作、技术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及部门处置情况
• 10时26分许,110指挥中心接到多名群众报 警称,黄岛街道办事处区域发生爆炸,随 即调派交警、消防、医疗救护等力量赶赴 现场处置。在政府统一指挥下,现场救援 人员全力做好交通管制、疏散周边群众、 抢救遇险人员、扑救暗渠和海上火灾、开 展医疗救护等工作。
事故处置存在问题
“1 1.22”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应急处置不当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 一是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现场处置人员,思想 麻痹大意,应急处置经验不足,没有按照应 急预案要求判断原油泄漏量、监测气体浓度, 对泄漏引发爆炸的可能性、危险性认识不足, 甚至认为不会发生爆炸,丧失了从原油泄漏 到发生爆炸这8个多小时的有效处置时机。
间接原因
• 企业出资人严重违反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重生产、重产值、重 利益,要钱不要安全,为了企业和自己的 利益而无视员工生命。 • 企业厂房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少花钱的 目的,未按照原设计施工,违规将保温材 料由不燃的岩棉换成易燃的聚氨酯泡沫, 导致起火后火势迅速蔓延,产生大量有毒 气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间接原因
•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更没有落实安全生产 责任制,虽然制定了一些内部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和档 案建设需要,没有公布、执行和落实;总 经理、厂长、车间班组长不知道有规章制 度,更谈不上执行;日常管理属于随机安 排;投产以来没有组织开展过全厂性的隐 患排查。
•间接原因
• 更衣室等附属区房间内的衣柜、衣物、办公用具 等可燃物较多,且与人员密集的主车间用聚苯乙 烯夹芯板分隔。
火势蔓延的原因 吊顶内的空间大部分连通,火灾发生 后,火势由南向北迅速蔓延。 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 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 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 燃烧。
二、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 在青岛讲话
强调“各类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 任,做到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基础管理、 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
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 在青岛讲话
要指导和督促企业层层落实各级领 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落实到各岗 位每一名人员。 使企业所有人员真正熟悉应急预案、 掌握处置技能,提高企业事故先期 处置能力。
间接原因 • 企业从未组织开展过安全宣传教育,从未 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企业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缺乏消防安全常识和扑救初期火 灾的能力; • 虽然制定了事故应急预案,但从未组织开 展过应急演练; • 违规将南部主通道西侧的安全出口和二车 间西侧外墙设置的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锁 闭,使火灾发生后大量人员无法逃生。
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 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 连的二车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 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 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 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 介入了燃烧。
火势蔓延的原因
• 主厂房内大量使用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和 聚苯乙烯夹芯板(聚氨酯泡沫燃点低、燃烧 速度极快,聚苯乙烯夹芯板燃烧的滴落物 具有引燃性)。
政府及部门处置情况
• 4时40分许,黄岛油库专职消防队到达现场,提出 与特勤三中队交接,根据110指挥中心指令,特勤 三中队移交现场后返回。 • 7时51分,市政府总值班室接到开发区管委会应急 办事故情况报告后,向环保、安监、海事等部门 通报情况,并报告市政府相关领导,根据指示通 知经信委、环保等部门到场指导处置工作。 • 8时54分,110指挥中心接到黄岛边防派出所原油 流入海域的情况报告后,调派特勤三中队1辆消防 车到排水暗渠入海口处进行现场监护。
事故应急处置教训
• 二是事故应急响应不及时。 事故发生后,没有按照应急预案的规 定及时进行应急响应并根据事故现场实际 情况及时提升应急响应等级,也没有及时 建立统一、权威的应急指挥机构,对事故 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险性缺乏科学的 判断和认识,导致应急反应迟钝,没有及 时疏散危险区域内的人民群众,造成重大 人员伤亡。
企业事故初期处置情况
• 9时15分,管道公司通知现场潍坊处人员按 照预案成立现场指挥部,做好抢修工作。 • 10时25分,现场挖掘机作业时发生爆炸, 排水暗渠和海上溢油处原油起火燃烧。现 场人员立即将情况报告管道公司,公司启 动应急预案,调集抢险力量,在政府现场 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参与救援,实施现场 清理、围堰抽水、海上清污等工作。
主厂房结构情况
• 主厂房屋顶在设计中采用岩棉(不燃材料, A级)作保温材料,但实际使用聚氨酯泡沫 (燃烧性能为B3级),不符合《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50016-2006)不低于B2级的规 定;冷库屋顶及墙体使用聚氨酯泡沫作为 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为B3级),不符合《冷 库设计规范》(GB50072-2001)不低于B1级 的规定。
事故应急处置教训
• 三是事故应急预案不实用。 个别单位为了应付检查,应急预案全盘 委托给编写单位制定,甚至奉行拿来主义,从 别的企业和单位照搬照抄,制定的应急预案脱 离实际。同时,应急预案的响应分级、启动条 件不适用,没有结合事故危害及风险分析来划 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
事故应急处置教训
• 四是地企应急预案不衔接。 • 大部分应急预案仅考虑本单位风险,没有 统筹考虑对周边企业和群众的影响,企业 与政府应急预案的对接条件也不明晰,没 有形成地企应急联动。加之应急预案宣传 培训和应急演练不到位,一旦发生事故, 容易出现连锁反应,造成企业员工和周边 群众伤亡。
重大生产安全 事故处置教训
1、青岛11.22事故教训 2、吉林6.3事故教训
1、青岛11.22事故教训
•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 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 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 的暗渠内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 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75172万元。
企业事故初期处置情况
• 5时08分,潍坊处运销科向管道公司运销处报告, 东黄输油管道黄岛油库出站大约1公里处发现跑油。 • 5时45分,黄岛油库人员在排水暗渠入海口处发现 海上溢油,随即组织力量、调集物资进行处置, 并向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区安监分局报告。 • 7时20分,挖掘机在管道泄漏处附近东侧路面实施 开挖作业,20分钟后挖出2×2×1.5m作业坑,管 道露出,未发现漏点。8时15分,潍坊处人员到达 现场,查看泄漏情况,并向管道公司报告。
企业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 “ 6· 3”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存 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 一是企业根本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缺少必 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作期间将主厂房 南部主通道西侧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直通 室外的安全出口锁闭,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 逃生。
企业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 二是主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 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先发现起火 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 的人员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 生时机。
企业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 三是企业未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未组织 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互救知 识和能力。 • 四是企业应急预案照搬照抄,又不进行应 急预案演练,做假记录应付检查。
事故应急处置教训
• 一是对应急管理工作不重视。 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上不重视,没有真正树 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安全生产“底线”思维 和“红线”意识不强,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 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事故应急处置理 念,在事故处置过程中忽视生命,在制定应急 处置方案时考虑不周、不细,甚至心存侥幸、 违章指挥。
事故处置存在问题
• 二是在发现海上大面积油污污染,可以判 断泄漏事态已经扩 应急响应等级,没有及时告知社会公众并 组织人员疏散,致使大量人员长时间滞留 危险区域,造成在危险区域下棋、遛弯以 及工作的大量无辜群众伤亡。
事故处置存在问题
• 三是地方政府反应迟钝、缺乏经验,消防、交 警、市政、安全监管、环保、海事等相关单位 各自为战,没有及时成立统一、权威的事故应 急处置现场指挥部,没有对事故现场处置工作 进行有效指挥,也没有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 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
政府及部门处置情况
• 11月22日2时31分许,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公安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关于丽东化 工厂南门路面冒油的报警后,调派2辆巡逻 警车和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三中队2辆 消防车赶赴现场处置。 • 3时11分,110指挥中心将现场情况报告区 管委会应急办,并调派交警到场实施区域 交通管制。3时21分,区管委会应急办通知 安监、环保、市政等部门和黄岛街道办事 处、石化区建设指挥部赶赴现场。区管委 会应急办及有关部门人员相继到场后参与 现场处置工作。
• 企业违规安装布设电气设备及线路,主厂 房内电缆明敷,二车间的电线未使用桥架、 槽盒,也未穿安全防护管,埋下重大事故 隐患。 • 未逐级明确安全管理责任,没有逐级签订 包括消防在内的安全责任书,企业法定代 表人、总经理、车间、班组负责人都不知 道自己的安全职责和责任。
间接原因
• 未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进行排查整改消除。 尤其是2010年发生多起火灾事故后,没有 认真吸取教训,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和彻底 整改存在的事故隐患。
企业事故初期处置情况
• 11月22日2时12分,潍坊处调度中心发现东黄 输油管道黄岛油库出站压力下降,通过泄漏检 测系统分析黄岛油库出站0.8公里处可能发生 漏油。调度中心安排青岛输油站进行巡线后, 随即采取紧急停输、导通泄压措施,2时25分 东黄输油管道全线停输。 • 4时许,青岛输油站人员到达现场查看管道泄 漏情况,黄岛油库专职消防队到场进行监护, 并对作业区域实施封挡、警戒,调集吸油毡、 砂子等应急物资,清理地面油污。
事故处置存在问题
• 四是青岛经济开发区作为大型化工园区, 没有设立管道保护专职管理部门,有关政 府没有管道处置专项应急预案,企业已有 的应急预案对危险源辨识不到位、没有深 刻分析管道穿越市政排水暗渠造成的危险 性, 政企之间应急预案也不衔接,更没 有开展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