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贮藏方法及技术
玉米种子晾晒、贮藏方法和防冻措施

天进行 。另外 , 玉米种子收获时, 实行适 时早收 , 高茬晾晒。适
时早收的临界期是乳熟末期 , 以蜡熟期收获 比较理想 。高茬晾
晒是将 父本收获后 , 地 面上 3 从 3厘 米 左 右 割 断 , 母 本 行 从 将
或晒场上 , 进行 晾晒, 要求果穗 均匀摊平 , 不宜过厚 , 每天翻动
害、 发芽率降低 的主要原因。为此 , 因地制宜 , 采取适宜的种子 晾晒技术 , 于确保 种子质量 , 对 保证种子 生产企业增效 , 制种 农户增收均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实践 , 现将玉米
种子 晾晒 技术 总结 如 下 。
经次年春季即可脱粒 , 再进行密闭贮藏 。子粒在穗轴上着粒紧
1 2次 。 ~
网袋 晾 晒 。将 去 干 净 苞 叶 、 . 花丝 的果 穗 整 齐装 入 网 袋 中 , 然 后均 匀 摆 放 在 通 风 良好 的墙 上 、木架 或 房 顶 上 ,- 天 翻 动 23 1 。装 袋果 穗 不 宜 过 多 、 实 , 次 过 以免 影 响 晾 晒 效果 。
31降低 含水 量 .
东 北 地 区秋 季 天 气 晴 朗 , 水 少 , 对 湿 度 小 , 1 玉 降 相 91月
米 种 子 平 衡水 分 在 1%~ 5 4 1%。因 此 , 东 北 要 抓 紧 9 1 在 ~ 0月 份
气 温 尚高 的 时 机 , 用 自然 干 燥 方 法 , 严 冬 来 临 之 前 将 玉 米 采 在 种 子 含 水 量 降 到 临界 水 分 以下 。实 践 证 明在 东 北 地 区玉 米 种 子 含 水 量 降 到 1%~ 6 P 安 全 越冬 。 4 1% ̄可
点是降低种子水分干燥贮藏 , 严控种子入库 水分 , 入库后严 防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及要点

玉米种子营养丰富,胚大,天然杂交率高,生活力旺盛,这些都给种子贮藏带来困难。
1 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1.1 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 玉米穗外包围着几层苞叶,在植株上根本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
在收获季节由于白天短、阳光热量小、雨水多,所以,玉米种子中原始水分一般较其他作物大,新收获的玉米含水量多达20%~30%;在日照好、雨水少的情况下,玉米种子含水量也在15%~22%;特别是夏播玉米制种,抽雄散粉和吐丝恰遇在三伏盛夏,花期和授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同株两个果穗也不可能同时授粉结子,即使是同一个果穗,中部和顶部也不会同时受精、结子、灌浆,这种生物学特性使种子成熟度也有差异。
加之玉米含水量大、子粒大,脱粒时容易损伤,不成熟子粒与破碎子粒较多,这类子粒极容易遭受仓库昆虫和微生物的侵害,有的则在贮藏期间就受黄曲霉菌的 侵害。
1.2 胚大,呼吸旺盛 玉米种胚较其他作物大,胚占全粒重量的10%~12%,占全粒体积的30%~35%。
玉米种子胚大,组织疏松,含亲水胶体较多,种胚比胚乳部分容易吸水。
一般情况下,胚部的水分较胚乳高,而干燥的种子,胚部水分却低于胚乳。
并且玉米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
玉米种子的呼吸较旺盛,即使在同样条件下,呼吸强度也远比其他禾谷类种子大。
加之玉米的不成熟粒、破碎粒较多,玉米贮藏期间较其他禾谷类作物种子呼吸强度大,释放热量和水分多,因此容易造成种子发热。
1.3 胚部脂肪多,容易酸败 玉米种子内脂肪含量约占营养成分的5%,而胚部所含脂肪占全粒脂肪含量的77%~89%,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酸败也往往从胚部开始。
这是玉米种子在常温条件下贮藏胚部容易酸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玉米种子胚部组织疏松、透性大,氧气容易进入,易氧化水解产生酸败。
玉米种子酸败后,胚部就变为褐色,其生活力明显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及要点冯海霞 赵秀珍(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滑县 456400)下降。
浅析贮藏中保持玉米种子活力与寿命的技术要点

Z i x u n t a i玉米种子的贮藏对玉米的种植具有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种子的寿命、出苗状况、抵抗力等。
因此,玉米种子的贮藏工作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然而就目前的玉米种子贮藏情况而言,种子的贮藏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因此,本文就玉米种子的贮藏展开深入探讨。
一、玉米种子贮藏的特点(一)玉米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容易受潮吸水,这主要由其疏松的结构导致,此外种子在贮藏的过程中,冻害现象较为常见。
玉米种子中可溶性有机物含量丰富,容易产生热量,并且容易吸引虫害,并且种子的脂肪含量高,酸败现象屡见不鲜,从而使种子发生质变。
(二)玉米种子贮藏的水分控制玉米种子在刚收获时含有较高的水分,种子呼吸所需消耗的物质也较多,因此,需把握好收获的时机,做好种子的晾晒工作,在种子贮藏之前将其水分降低至允许的范围之内。
种子只有保持相对干燥,才能保持其较好的生命与活力。
(三)玉米种子贮藏的外界环境在玉米种子的贮藏中,贮藏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
贮藏的环境不仅要保持较低的湿度,而且要保证适宜的温度。
此外,种子的贮藏还要进行遮光处理,避免光对种子成分的破坏。
并且,人们还应定期对种子进行杀虫处理,使种子的质量得到保证。
二、玉米种子具体的贮藏方法(一)冬季玉米种子的贮藏冬季玉米种子的贮藏有两种,分别是仓外贮藏法和自然贮藏法。
如果种子含水量不到14%,多采用仓内贮藏法。
此外,种子不适合长时间露天存放。
种子贮藏的密闭性十分重要,其不仅可以使种子避免受冷空气的影响而受潮,而且可以有效保持贮藏室的湿度和温度,所以种子贮藏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贮藏环境的密封。
如果贮藏过程中仓内湿度较高,应进行适当通风降低其湿度。
(二)一般玉米种子贮藏的方法籽粒贮藏和果穗贮藏是常见的两种玉米种子的贮藏方法,两种贮藏方法的使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一、果穗贮藏法。
在果穗贮藏法中,玉米堆藏以及挂藏是其中的两种。
所谓挂藏是指编制果穗苞叶成辫状,用绳将果穗串联在一起,使其围绕在树干周围,成为类似于圆锥体的形状,并且对种子进行遮挡,避免雨淋,也可以将种子放在其他不受雨淋影响的场所。
玉米种子保质期是多久 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

玉米种子保质期是多久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玉米种子的寿命与其发芽率有很大的关系,而发芽率和储存条件以及保质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本文讲一讲玉米种子保质期是多久,同时谈谈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供参考!一、玉米种子保质期是多久玉米的贮藏期是较长的,它一般可保存 3-15年,仍有发芽能力,属常命种子。
玉米保质期:虽然玉米种子属于常命种子,但为了保证种子质量,国家规定,玉米种子的保质期为两年。
因为如果超过两年,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而且还会影响玉米产量与品质。
二、玉米种子的贮藏特性玉米种子为颖果,透水性较强,水分一般从种胚和发芽口进入,易吸湿、生虫和发霉,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胚部大,组织结构疏松,含有较多的亲水基,因此较胚乳部分容易吸水。
一般情况下,胚部的水分较胚乳为高,而干燥的种子,其水分却低于胚乳。
2、胚部脂肪含量高,约占全粒含量的4/5,酸度大大高于胚乳。
在常温条件下贮藏容易发生酸败。
3、种胚水分高,可溶性物质多,营养丰富,容易滋生霉菌。
4、着生在果穗轴上的种子成熟度的差异性和脱粒时产生的破碎粒,都能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易遭虫、霉危害,导致种子在贮藏期间的不稳定性。
三、玉米种子贮藏技术要点1、玉米种子的两种贮藏方式果穗贮藏方式:将去掉苞叶的玉米果穗堆在仓内越冬,次年再脱粒入库。
此法在我国北方采用较多,贮藏时,含水量需控制在17%以下,否则易受冻害。
此法所占仓容大,不便运输。
籽粒贮藏法:玉米脱粒后入仓贮藏,此法仓容利用率高,便于管理。
2、玉米种子贮藏的技术要求玉米种子贮藏的关键是要做到“低温、干燥、密闭”。
入库种子水分要控制在13%(北方可在16%)以下;在高温多湿季节,仓温不能高于25℃,种温不高于22℃;种子要经过精选,除去砒粒、破碎粒和泥沙,使种子净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3、贮藏玉米种子注意事项密切注视入仓后第一个月内水分的变化,防止“出汗”和“结露”;种子贮藏性能稳定后,密闭仓库门,达到减轻仓外温度、湿度对仓温、种温和种子水分的影响;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发芽率和种子水分。
玉米种子贮藏方法及技术

曼刍 旦 祭 刍 墅 务皂 刍 刍 墅 各 鼋
刍 曼 刍 旦刍 是 刍 刍 旦
及品质的影响 , 肥料选用化肥( 普通缓释肥 ) 和有机肥 ( 腐熟鸡粪 ) 。由试验可知 , 采用有机无机肥 混合施用
米产业化开发 的要求 , 同时大大减轻 了谷农的 田间劳 动强度 , 提高了谷农种谷 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试 验
比单施有机肥或化肥 , 其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和改善。
示范 , 襄垣 、 沁县 、 武乡、 高平 、 榆社等地的种谷面积有
4 中耕机械化技术
谷子生产上一般采用 3 0 ~ 3 3 c m的等行距种植模式 ,
实 用 技 术
寸 田 舯
玉米种 子贮 藏 方 法 及技 术
刘 啸 风
( 新疆 巴州种 子管 理站 , 8 4 1 0 0 0)
种子 的储存是指种子收获后到播种前 的全过程 , 在这个过程 中, 种子会继续进行新陈代谢作用 , 并经历 不可逆转 的劣变过程。若在此期 间收获、 加工和贮藏
之一 。本文对 玉米种子 的储存方法以及人库后管理技 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
紧密无缝 隙, 尤其在潮湿或者露天果 穗种皮 的吸湿膨 胀会使之更 加紧密 , 使 水气或水 珠难 以进人 种胚部 。
此外 , 穗轴 中心充满密网状的维管束 , 构成髓 质 , 其结 构松软 , 成海绵状 , 能接纳较多的水分 。当空气湿度较
生长以及植株生 产性能 , 并且加速劣变 的形成。而玉 米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热 、 霉变和低温冻害 , 所
1 . 1 穗藏法特点 1 . 1 . 1 吸湿性小 玉米果穗子粒之间和粒行之间排列
玉米的贮藏技术

玉米的贮藏技术(发布日期:2008-8-25 10:37:16) 浏览人数:758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贮藏中又极易发生发热霉变与低温冻害等质量劣变现象,因此安全、有效地贮藏玉米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的贮藏特性。
1、种胚大,易发热。
玉米在禾谷类作物中,属大胚种子,种胚的体积几乎占整个子粒的1/3左右,重量占全粒的10%~12%,从它的营养成分来看,其中脂肪占全粒的77%~89%,蛋白质占30%以上,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
由于胚中含有较多的亲水基,比胚乳更容易吸湿。
在种子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胚的水分含量比胚乳高,而干燥种子的胚,水分却低于胚乳。
因此吸水性较强,且呼吸量比其他谷类种子大得多,在贮藏期间稳定性差,容易引起种子堆发热,导致发热霉变。
2、易受虫霉为害。
胚部水分高,可溶性物质多,营养丰富。
为害玉米的害虫主要是玉米象、谷盗、粉斑螟和谷蠹,为害玉米的霉菌多半是青霉和曲霉。
当玉米水分适宜于霉菌生长繁殖时,胚部长出许多菌丝体和不同颜色的孢子,被称为“点翠”。
因此,完整粒的玉米霉变,常常是从胚部开始的。
这是玉米较难贮藏的原因之一。
3、易酸败。
玉米种子脂肪含量绝大部分(77%~89%)集中在种胚中,这种分布特点加上种胚吸湿性又较强,因此,玉米种胚非常容易酸败,导致种子生活力降低。
特别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贮藏,种胚的酸败比其他部位更明显。
4、易遭受低温冻害越冬贮藏时,玉米水分高于17%时易受冻害,发芽率迅速下降。
5、玉米穗轴特性果穗在贮藏期间,种子和穗轴水分变化与空气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都是随着相对湿度的升降而增减。
玉米穗轴在乳熟及蜡熟阶段柔软多汁。
成熟时轴的表面细胞木质化变得坚硬,轴心(髓部)组织却非常松软,通透性较好,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种子着生在穗轴上,其水分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穗轴。
潮湿的穗轴水分含量大于子粒,而干燥的穗轴水分则比子粒少。
因此,相对湿度低于80%的地区以穗藏为宜,超过80%的地区,则以粒藏为宜。
玉米种子的贮藏与选用技术

间产量 的差异 。 因此生产上不仅要选择好的品种 , 还要选择 高质量的种子 。 在现阶段 , 中国衡量种子质量 的指标 主要包 括品种 纯度 、 种子精度 、 发芽率和水分 4项 。国家对玉米种 子的纯度 、 净度 、 发芽率和水分 4项指标 做出了 明确规定 ,
选 择适 宜 的 品种 。
资料 , 是重要 的农业投入品。 因此, 种子的贮藏与选用对人类 生存 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 意义 。
一பைடு நூலகம்
、
玉米种子贮藏技术
1 . 穗藏法。 穗藏 即将苞叶去掉后, 将整个果穗贮藏。 在不
同的大气 相对 湿度 下. 果穗上 的穗轴和籽粒 的平衡水分也
2 . 具有优质性 。玉米种植 以籽实为 目的的. 应注重商品
玉米种子 的贮藏与选用技术
刘海琳
种子是 主要 的食物来源.又是农业生产最特殊的生产
高, 但在旱薄地上生长不 良, 空秆和秃尖严重, 表 现高产而不 稳定; 反之 , 有些 品种 对肥 、 水条件要求 不高, 即使在较低 的 栽培条件下种植, 也表现 出较好 的产量 , 稳产而不高产 。因 此. 在选用 品种时要根据 当地地力 、 施肥水平 和水分 条件 等
二、 玉 米 种 子 的选 用
丰产性 能。 针对不 同品质要求的专用 玉米生产萁 前提条件
是丰产 。同样情况下, 生育期长的品种 比生育期短 的品种产 量高, 因此, 应根据 当地生 长季 节的长短, 选择相应熟期 的品
1 . 具有稳产性能。稳产既反映品种的丰产性能。 又体现
该品种对 当地 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对当地主要 自然灾害及
一
3 . 种胚大, 降低 了贮藏的稳定性 。玉米种子属 于大胚种
秋收玉米种子如何贮藏有什么方法

秋收⽟⽶种⼦如何贮藏有什么⽅法 秋收时期对于⼀年的作物⽣长来说是繁育制种的关键时期,那么现在正值⽟⽶秋收季节,秋收后,⽟⽶种⼦如何贮藏呢?下⾯⼀起来看⼀看秋收⽟⽶种⼦贮藏⽅法吧! 秋收⽟⽶种⼦贮藏⽅法 ⽟⽶种⼦收获初期,含⽔量较⾼,经过⼀段时间的⾃然风⼲或机械烘⼲,使种⼦含⽔量逐渐地降下来。
但在10⽉中下旬寒冷的天⽓到来之前,含⽔量必须降到种⼦所要求的安全⽔分,也就是含⽔量必须降到14%以下,种⼦才能够安全过冬。
提⾼种⼦质量如种⼦中含有较多的不成熟或破碎的种⼦,以及其它⼤量的尘⼟杂质等,都会给种⼦安全贮藏带来不良后果,在贮藏中⼀定要注意保持种⼦的纯度和净度严格控制温度如种⼦含⽔量达到安全⽔分的要求,种⼦成熟度⼜好,是能够长期忍受最低温度对其侵袭的,这样的种⼦可以长期贮藏在⼲燥的冷库⾥,⽽不影响其发芽能⼒。
如果⽟⽶种⼦含⽔量在14%以上,就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这样的种⼦要保存在温度在零度以上的环境⾥,⼀直到来年播种,温度都不得低于零度。
保持良好通风⽟⽶种⼦具有明显的吸潮性,即使是⼲燥的种⼦,遇到⾬淋、雪的覆盖或烟⽓的熏蒸,都会出现反潮现象,也会降低⽟⽶种⼦的发芽率。
所以不要就地堆放,必须垫底防潮,要把装有种⼦的⿇袋或其它容器⽤⽊料或砖垫离地⾯50厘⽶以上,室内要保持⼲燥通风良好,即使种⼦经常处在⼲燥的状态中,也要经常进⾏⼈⼯能风。
严格定期检查根据不同季节,对保存⽅法、含⽔量、温度、发芽率等情况进⾏定期检查,重点检查三个⽅⾯:⼀是检查种⼦是否受潮湿;⼆是检查种⼦是否被⾍蛀、⿏咬;三是定期检查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因种⼦冬贮时间是较长的,在整个种⼦贮藏过程中,种⼦⾃⾝的含⽔量受空⽓的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都可能发⽣较⼤的变化。
如何选择⾼产⽟⽶种⼦ 1、看:⼀看种⼦的⼤⼩、⾊泽、粒型、粒⾊等⾁眼可辨别的性状来判断种⼦的纯度。
如果种⼦差距较⼩,且很近似,多属纯度较⾼,反之,纯度低,不要购买;⼆看种⼦的保存质量,如有霉变、⾍蛀、颜⾊变暗,种⼦的发芽率不会⾼,此种⼦不能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的储存是指种子收获后到播种前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种子会继续进行新陈代谢作用,并经历不可逆转的劣变过程。
若在此期间收获、加工和贮藏条件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幼苗生长以及植株生产性能,并且加速劣变的形成。
而玉米种子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热、霉变和低温冻害,所以做好玉米种子的选用与储备,保障种子供应,是确保粮食安全及农业生产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本文对玉米种子的储存方法以及入库后管理技术要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 穗藏法
穗藏法是指对摘下的果穗不进行脱粒而经过简单处理后就贮藏的方法,相对湿度较低的山区和我国北方地区常采用此法。
穗藏法分为挂穗和堆穗两种。
种子量少时可采用挂穗法。
挂穗有多种方式,可采用立桩搭挂、木架吊挂、棚内吊挂等方式进行。
堆穗是指将去掉苞叶的果穗堆积在通风避雨处储存,次年脱粒入仓,一般在种子量大时采用此法。
1.1 穗藏法特点
1.1.1 吸湿性小 玉米果穗子粒之间和粒行之间排列紧密无缝隙,尤其在潮湿或者露天果穗种皮的吸湿膨胀会使之更加紧密,使水气或水珠难以进入种胚部。
此外,穗轴中心充满密网状的维管束,构成髓质,其结构松软,成海绵状,能接纳较多的水分。
当空气湿度较低时,穗轴不断吸收子粒的水分,通过穗两端散失,使子粒的含水量降到最低;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果穗子粒吸湿较慢,穗轴吸水快,使子粒含水量增加也很少。
这一点是果穗露天贮藏的一个重要基础。
玉米种子贮藏方法及技术
刘啸风
(新疆巴州种子管理站,841000)
及品质的影响,肥料选用化肥(普通缓释肥)和有机肥(腐熟鸡粪)。
由试验可知,采用有机无机肥混合施用比单施有机肥或化肥,其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和改善。
4 中耕机械化技术
谷子生产上一般采用30 33cm的等行距种植模式,难以适应市场上销售的中耕机械,因此考虑现有小型中耕机的外型及耕幅宽度,设计了50cm宽行与16.6cm窄行的种植模式。
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既不减少密度,又能进行机械中耕,减少了劳动力投入,节省了资金。
5 收获脱粒分体机械化技术
山西省多丘陵山地,实现收割脱粒一体化有困难,故考虑谷子收获分体机械化,以减轻谷农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因为谷子的穗极易缠绕在一起,收割时有的谷秆还存在倒伏情况,经改造后的收割机效果不好,虽然效率提高了3 4倍,但易造成极大的浪费;经改造后的脱粒机非常成功,可以使脱粒和清选一次完成,不用再扬场,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每hm2从脱粒到入库原来需要15个工日,现在3个工日就可完成。
综上所述,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实施,将优质品种、不同的栽培技术及改进的小型机械化作业结合在一起推广,不仅谷子产量可增产10%以上,品质可达小米产业化开发的要求,同时大大减轻了谷农的田间劳动强度,提高了谷农种谷的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襄垣、沁县、武乡、高平、榆社等地的种谷面积有了大辐度的增加,谷子价格也一路攀升,从2003年的几角钱到现在的3元多。
针对目前存在的收获机械不理想的情况,现正在和有关企业合作,争取能研制成功收割脱粒一体机,这对于有效提高谷子的生产应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谷子产业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国谷子栽培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邱风仓.我国谷子杂优利用回顾、现状与发展方向.中国种业,2013 (3):11-12
[3]刁现民.谷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农产品加工,2008(3):10-11
[4]刘国强,郭二虎,李瑜辉.山西省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辽宁
农业科学,2011(4):61-63
[5]郝晓芬,王节之,王根全,等.谷子新品种长生0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山
西农业科学,2013,43(4):317-320
[6]郝晓芬,王根全,王潞英,等.化控间苗谷种的栽培技术.山西农业科学,2006,36(4):45-48 (收稿日期:2013-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