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
完整版本青岛版本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上册的学习知识点总结计划

知识点总结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易算法。
如:计算: 2+2+2=6,用乘法算就是:2×3= 6 或3×2= 6.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够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能够先写相同的加数,而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能够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而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 2+2++2=6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2=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 3 乘 2 等于 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依据算式次序来读。
如: 6× 3=18 读作:“6 乘 3 等于 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质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边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边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 5 表示 5 个 4 相加或 4 个 5 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互换地点,积不变。
]§§ xx 根源 :Z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网 & 根源学 & 科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8、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 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此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 1× 9=10— 19× 5=50— 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而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课件- 乘法的竖式计算

6 ×9
6 ×9
用竖式计算。
利用乘法口诀算出积是54,把积的个位上的4和 因数的个位对齐,十位上的5写在积的十位上。
6
×9 5 4 ……积
用竖式计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例 墙上挂了6串 少条 ?
,每串9条,墙上一共挂了多
6×9=54(条) 9×6=54(条)
答:墙上一共挂了54条 。
课堂练习
1.竖式计算。
4 ×4 16
,每串9条,墙上一共挂了多
求墙上一共挂了多少条 , 就是求6个9是多少,用乘法 计算。
6×9 9×6
选择乘法口诀计算。
6×9 想:六九五十四,所以6×9=54。 9×6 想:六九五十四,所以9×6=54。
把乘号写在下面 在第二个因数的
相同数位对齐。 因数的左侧。
下面画一条横线。
6 ……因数 9 ……因数
③
( 24 )元 6×4=24(元)
④
( 54 )元 6×9=54(元)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如果一个乘法算式中有因数9和小于等于9 的因数,可以选择9的乘法口诀来计算。 2.乘法竖式的书写方法: 6 ……因数
× 9 ……因数 5 4 ……积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9 ×3
27
5 ×6 30
8 ×7 56
9 ×9 81
2.每行种9棵向日葵,种了8行,一共种了多少棵?
8×9=72(棵) 9×8=72(棵) 答:一共种了72棵。
3.
买下面各组物品分别需要多少钱?
①
( 36 )元 9×4=36(元)
②
( 30 )元 6×5=30(元)
完整版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第二、四单元表内乘法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3 × 2 = 6.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 ,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 × 2 = 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 乘2 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 3=18 读作:“6 乘3 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 ;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如: 求 4个 3相加是多少? (3+3+3+3=12或 3×4=12或 4 × 3=12)2 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 用 几×几。
如: 2 个 8 相乘 用 8× 8=64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 和。
如:4× 5 表示 5 个 4 相加或 4 个 5 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 = 积网 &来源学 &科 加法:加数 +加数 =和 ]§§ xx 来源 :Z和—加数 =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 =差 被减数 =差+减数 减数 =被减数—差8、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 9 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知识树分析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我锻炼,我健康——统计一、教材分析: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分段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奠定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统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恰当的分段并按分段进行整理。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的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能计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并会验算。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难点: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三、突破重难点措施: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2、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4、把握计算教学的要求,恰当评价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情况四、教学方法:1、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
2、讲解。
3、迁移。
4、加强计算练习。
第三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一、教材分析:西游记是小朋友十分爱看的连环画和电视剧,孙悟空成为智慧的化身,是小朋友十分崇拜和喜欢的人物。
本单元所反映的就是甜甜小朋友在梦中梦见孙悟空,并和其比本领的情形。
内容是在一年级下册学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第二次学习长度单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2.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掌握运用)
知识点:应用5的乘法口诀和相对应的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教学该知识点时,要让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独立列算式,根据口诀写出得数,最后交流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进一步巩固5的乘法口诀。
二、知识拓展
运用移多补少法解决看图列式计算问题。
典型例题:列乘法算式计算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个 ?
方法:解决此类问题时,运用移多补少法使每行 的个数相同,便可以列出乘法算式:3×5=15(个)。
三、知识点训练
基础训练
1.口诀补充完整。
三五( ),( )五得五,( )二十五,
( )二十,( )一十,四五( )。
2.
乘法口诀:_______
教学要求:教学该知识点时,先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解决竿上有几个人的问题,再借助儿歌编制2的乘法口诀,目的是让学生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在2的乘法口诀中,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2。
2. 2的乘法口诀的应用(掌握运用)
知识点:应用2的乘法口诀和相对应的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教学该知识点时,先呈现学生分析题意的过程,即所求问题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可以列加法算式,也可以列乘法算式,再想根据哪句口诀算出得数,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应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乘法口诀:______________
3.
4.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试一试,你会成功的。
5+5+5+10=
5+5+4+1=
拓展应用
1. 已知 + + + =20, × =15,则 和 各表示多少?(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口诀:(四五二十)因数×因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因数,积是20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比几个几多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比几个几少几【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运算顺序要记清)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8、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列式计算:求3个5相加:3×5=15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4个3相加是多少(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的积用几×几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2个因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

的含义
7
使学生经历 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感 受数学的趣味性
9的乘法口诀
诀口法乘的
法乘内表 元单三第
忆记便以 ,形梯阶成理 整诀口部全将
二
乘加、乘减
解决 问 题
题 问 决解 元单九第
除加、除减
掌握除法的意义
巩固除法的认识
识认步初的法除
元单四第
律规的 法除的 握掌
除法的意义
认识除法
知道平均分的意义
识认步初的角 元单二第
认识直角
直角的特 征
判断直角的方法与 画法
判断直角,画直角
认识平面图
认识方向(东、 南、西、北)
向方识认 元单五第
认识方向(东北、西 北、东南、西南)
正面 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体物察观 元单七第
面侧
上面
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 的计算思路
8的乘法口诀
初步理解“一个数的几倍”
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 怎样分呢? 18瓶酸奶可以平均 分给几人?
每人分4 条,22条 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需要搭多少 顶帐篷?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第八单元
法除的数余有
熟记 2-6的口诀2-6的Βιβλιοθήκη 法口诀乘加乘减用数学
乘法应用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法乘内表 元单一第
(一)
掌握画角的方法
角的特征
画角
统一认识角
0
平
均
分
掌握求商方法
用6~9的口诀求 商
理解倍的意义
倍的认识
除法应用题
用2~5的口诀求商
法除内表 元单六第
小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含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X3=6或3X2=6.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x2=6因数乘号因数等号积读作:3乘2等于6。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X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4X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X乘数二积加法:加数+加数二和和一加数二加数减法:被减数一减数二差被减数二差+减数减数二被减数一差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X9=10—19X5=50—5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X4+2=14乘减:3X5-1=14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除法的认识
认识除法
的掌 规握
律0
的 除 法
除第
法四
的 初 步
单 元
认
识
掌握求商方法
用6~9的口诀求 商
理解倍的 意义
法元
9个面包平均分
给4人,怎样分
呢?
18瓶酸奶可以
平均分给几人?
每人分4 条, 22条鱼可以分
给多少人?
需要搭多 少顶帐篷?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第八单元 有 余 数 的 除 法
熟记2-6的口诀
乘加乘减
2-6的乘法口诀
用数学
乘法应用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表第 内一 乘单 法元 (一)
掌握画角的方法
角的特征
画角
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 制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8的乘法口诀
初步理解“一个数 的几倍”的含义 7
的 乘 法 口 诀
9的乘法口诀
以理将 便成全 记阶部 忆梯口
形诀 ,整
表第 内三 乘单 法元 二
乘加、乘减
解决 问 题
除加、除减
解
决第
问
九 单
题元
掌握除法的意义
除法的意义 知道平均分的意义
平 均 分
统一认识角
直角的 特征
认识直角
判断直角的 方法与画法
判断直角, 画直角
角
的 初 步 认 识
第 二 单 元
认识平面图
认识方向 (东、南、 西、北)
认识方向(东北、 西北、东南、西 南)
认第 识五 方单 向元
正面
侧
面
上面
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观
察
第 七
物单
体元
建立“求一个数的 几倍”的计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