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河道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措施

河道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措施

河道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措施1.临时导流渠道的建设:在河道施工期间,为了将水流引到特定的区域,可以建设临时导流渠道,将原本在施工区域的水流引到其他区域,以确保施工区域干燥并方便施工。

临时导流渠道的设计应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如避免截取湖泊、湿地等生态区域的水源。

2.防渗措施:在临时导流渠道建设中,为了防止水流渗漏,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

如在渠道底部、边坡等位置设置适当的防渗材料,如防渗板、防渗膜等,以防止水流的渗漏。

3.临时堤坝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河道的一侧或两侧隔离出来,以便进行施工作业。

此时,可以建设临时堤坝来封闭施工区域,阻挡水流。

临时堤坝的设计应考虑河道的水位、流量等因素,以确保堤坝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4.排水系统的建设:在施工区域内,为了排除表面积水和地下水,可以建设相应的排水系统。

如设置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将施工区域的水流导入到特定的地点,以减小对施工作业的干扰。

5.施工期间的水位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水位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性和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可以采取泵站、水闸等设施来实现水位的升降控制。

6.施工期间的水流速控制:在施工区域内,为防止因水流速度过快而导致的冲刷、侵蚀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水流速度。

可以通过堤坝、水闸、砂袋等控制措施来降低水流速度,并保护施工区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河道水质监测和处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区域附近的水质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确保施工对水质的影响降到最低。

监测结果可以用于调整施工措施,以适应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施工需要。

8.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避免对生物多样性和水生物种群的破坏。

可以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相应的生态恢复工作,如植被的恢复、鱼类的回归等,以将环境恢复至施工前的状态。

综上所述,河道施工导流及水流控制措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助于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施工导截流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导截流质量控制要点
总体要求:初期导流阶段标准可低一些,中后 期标准应逐步提高;当要求工程提前发挥效益 时,相应导流阶段的设计标准应高一些;对特 别重要的工程或者下游有重要工矿交通设施或 城市时,导流标准可适当提高。
29
我国所采用的导流标准:按SL303-2004《水利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将导流建筑物 划分为Ⅲ~Ⅴ级,查表选取即可; 导流设计洪水标准的确定,实际上就是要在经 济性、技术性与风险大小之间加以抉择。

立堵法(单戗、双戗或多戗)
截流方法 平堵法(浮桥或栈桥)

截流日期及 截流时间的确定 设计流量 截流抛投材料
34
立堵法
立堵法截流是将截流 材料,从龙口一端想另 一端或从两端向中间抛 投进占,逐渐束窄龙口。 直至全部拦断。
截流材料通常用自卸 汽车在进占戗堤端部直 接卸料入水,或先在堤 头卸料,再用推土机推 入水中。
少工程量。
49
2、堰顶高程的确定 横向围堰堰顶高程:
Hd hd ha (z)
Hd——上游或下游围堰的顶部高程 hd——围堰挡水的静水位 ha——波浪高度 δ——围堰的安全超高 z——上下游水位差
50
围堰之二 围堰的结构

土石围堰
土石围堰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地基适应性 强,造价低,施工简便,设计应优先选用。
30
31
几种典型情况下的划分原则
1、基坑内施工工程量(包括基础处理等)较小, 主体建筑物可在河道截流后的一个枯水期内抢修 至拦洪高程以上时,即可选择在枯水期运用的围 堰,导流设计流量则选择该枯水时段的某一频率 的洪水流量;
2、基坑内施工工程量(包括基础处理等)较大, 主体建筑物不能在河道截流后的一个枯水期内抢 修至拦洪高程以上时,对于土石坝等枢纽,若未 完建坝体不允许溢流,基坑不允许过水,导流时 段应以全年为标准;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为XX水库施工导流工程,位于XX地区,工程主要包括修建挡水围堰、导流明渠、泄水建筑物等。

工程目的是为了保证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上进行施工,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向下游宣泄。

本工程导流建筑物级别为4级,导流标准采用全年10年一遇洪水。

二、施工导流方案1. 导流方式本工程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即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方法。

前期利用被束窄的原河道导流,后期通过事先修建的泄水道导流。

2. 围堰施工(1)挡水围堰: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各建一道断流围堰,使水流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或永久泄水道下泄。

(2)泄水建筑物:本工程设置导流明渠和泄水建筑物,导流明渠宽度为8米,深度为5米,泄水建筑物包括1孔冲砂闸和1孔进水口。

3. 导流建筑物施工(1)导流明渠: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开挖后进行基础处理,包括清淤、夯实、浇筑混凝土基础等。

明渠两侧采用砌体护坡,顶部采用现浇混凝土板覆盖。

(2)泄水建筑物:冲砂闸和进水口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序为基坑开挖、基础处理、浇筑混凝土基础、浇筑主体结构。

4. 施工期间河流综合利用施工期间,合理规划河流综合利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主要包括施工期供水、供电、航运等方面的协调和安排。

5. 施工进度、施工场布置施工进度根据工程规模、工程量、施工资源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施工场布置遵循安全、合理、节约的原则,合理规划施工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等。

三、施工导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施工记录,确保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

3. 施工材料严格把关,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4.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5.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四、施工导流工程安全措施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 施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解析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解析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及技术解析水利工程是指用于调节、利用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改善的工程。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水流的控制和引导,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导流工程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水流控制、工程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就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导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一、导流问题1.水流控制难题水利工程施工现场通常涉及河流、水库、渠道等水域,对水流的控制是导流工程的关键。

水流的控制并不容易,尤其在水流较大、水流变化较快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往往面临着水流控制的难题。

水流的不受控制会对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2.工程安全风险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工程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如何确保导流工程的安全施工成为了施工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旦导流工程出现问题,可能造成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严重破坏,甚至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环境保护挑战水利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导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对水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水质污染、土壤侵蚀等问题。

如何在导流工程施工中保护好周边环境,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挑战。

二、技术解析针对水流控制的难题,现代科技提供了一些先进的水流控制技术,如使用水泵、水闸、河道改道等技术手段进行水流控制。

水泵技术能够高效地对水流进行控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流的提升或降低,有效减小水流的冲击力,降低施工风险。

为了确保导流工程的安全施工,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在导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采取一些环境保护技术措施,有效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使用环保型材料、减少施工废弃物排放、采用生态恢复措施等,以保护好周边生态环境。

第1章施工水流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水利12级用白色底

第1章施工水流控制-水利工程施工水利12级用白色底

第一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泄水建筑物
一、分段围堰法导流
二、全段围堰法导流
三、淹没基坑法导流
一、分段围堰法导流 分段围堰法亦称分期围堰法,就是用围堰 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围护起来进行施工 的方法。【图】
所谓分段,就是在空间上用围堰将建筑物 分为若干施工段进行施工。所谓分期,就是 在时间上将导流分为若干时期。 【图】
3、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拆除、堵塞的施工方法;
4、截流; 5、拦洪度汛; 6、基坑排水。
第一节

施工导流方式与泄水建筑物
在河流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为了使水工 建筑物能在干地上进行施工,需要用围堰围护 基坑,并将河水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往下游宣 泄。这就是施工导流。
施工导流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基本方式: 分段围堰法导流; 全段围堰法导流。 此外还有一种辅助导流方法淹没基坑法导流。
分段围堰法导流工程实例:三峡工程导流
三峡工程施工 工期安排 三峡工程分三个阶段完成全部施工任务,总工期为17年。 第一阶段(1993-1997年):
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工期为5年。利用中堡岛修建一期土
石围堰围护右岸叉河。一期基坑内修建导流明渠和混凝土 纵向围堰。同时,在左岸岸坡修建临时船闸。江水及船舶

大,而使用期又不长,这显然是不经济的。
三、淹没基坑法导流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允许基坑淹没的导 流方法,即洪水来临时围堰过水,若基坑被淹没,
河床部分停工,待洪水退落,围堰挡水时再继续
施工。 这种方法,基坑淹没所引起的停工天数不长,施 工进度能保证,在河道泥沙含量不大的情况下,导 流总费用较节省,一般是合理的。 如隔河岩、岩滩、大朝山等工程采用这种方法。
第三阶段(2003-2009年):三期工程,工期为6年。 修建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拦断导流明渠。水库 蓄水至135米高程。左岸电站及永久船闸开始投 入运行。三期围堰与混凝土纵向围堰形成三期基 坑,基坑内修建右岸大坝和电站。三期导流期间, 江水经由泄洪坝段的永久深孔和22个临时导流底 孔下泄,船舶经永久船闸通行。

水库工程导流洞施工方案

水库工程导流洞施工方案

水库工程导流洞施工方案1. 引言水库工程是指人类为了调节、控制水资源而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

水库的功能之一是调节水流,导流洞作为水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引导水流进入放水口,协助实现水库的调节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库工程导流洞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和施工后的监测和维护等内容。

2. 施工前准备2.1 工程测量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工程测量,确定导流洞的位置、尺寸以及周围地质条件等。

测量内容包括地形测量、探槽测量、地质勘探等,以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数据。

2.2 施工方案设计基于工程测量数据和设计要求,进行导流洞的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需要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安全措施,施工方法选择等,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2.3 材料和设备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主要包括施工用的钢筋、水泥、砂石等材料,以及挖掘机、钢筋切割机、混凝土泵等设备。

确保施工过程中有足够的材料和设备供应。

2.4 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施工的工人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方案,掌握相关操作技能,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3. 施工过程3.1 搭设施工平台在施工前需要搭设施工平台,为施工提供工作空间。

施工平台的搭设需要符合安全规范,稳定可靠。

3.2 掘进导流洞根据施工方案,使用挖掘机等设备进行导流洞的掘进工作。

在掘进过程中需要注意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支护和补强,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3 钢筋制作和安装根据施工图纸制作导流洞的钢筋骨架,并进行质量检查。

然后将钢筋骨架安装到掘进好的导流洞内,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3.4 浇筑混凝土在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的配比需要符合设计要求,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均匀浇筑、振捣等操作,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3.5 施工验收和保护完成导流洞施工后,需要进行施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对导流洞进行保护,防止因外力或环境影响导致损坏。

4. 施工后监测和维护4.1 监测工作在导流洞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监测工作,包括导流洞的位移、应力、渗漏等监测,以及周围地质环境的变化等。

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导流工程施工方案

导流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导流工程是指为了改变水体的流向、流速和流态,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导流、控制和调节的一项工程。

导流工程通常应用于河道、港口、水库等水利工程中,以满足工程需要和实现工程目的。

本文将以一种导流工程为例,阐述导流工程施工方案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措施。

二、导流工程概况导流工程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通过设置导流结构或导流设施,对水流进行引导和控制的工程。

导流工程通常用于解决水流过快或过慢、水流方向不当等问题,通常包括导流结构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内容。

导流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水体的利用率,减少水体污染,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三、导流工程施工方案1. 项目概述导流工程项目位于某河道城市段,总长度约500米,宽度为50米,工程包括设置导流塘、导流坝和导流隔板等导流设施。

项目目的是为了改善河道水流状况、控制水位波动、保护岸线和水体生态环境。

2. 施工准备工作(1)工程测量:在施工前需要对现场进行详细测量,确定导流设施的设置位置和尺寸,确保施工的精准度。

(2)材料采购: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规格,采购导流设施所需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导流板等。

(3)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机等,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导流设施设置(1)导流塘:首先需要进行导流塘的设置,导流塘一般为矩形混凝土结构,高度约2米,宽度约10米,长度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导流塘设置后可以起到导流和缓冲水流的作用。

(2)导流坝:在导流塘上游一侧设置导流坝,导流坝一般为浅水坝结构,高度约1米,长度根据导流需要确定。

导流坝的设置可以引导水流流向、减缓水流速度。

(3)导流隔板:在导流坝下游一侧设置导流隔板,导流隔板一般为沉大导流板,高度约1米,宽度约5米。

导流隔板的设置可以控制水流方向,避免水流集中冲击。

4. 施工工艺(1)地基处理:导流设施的设置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工作,包括挖土、填土、夯实等工艺,以保证导流设施的稳固性。

水库导截流施工方案

水库导截流施工方案

水库导截流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在进行水库导截流施工之前,需要做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方案设计:根据水库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导截流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工期计划和施工人员安排等。

2.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质量符合要求,并妥善保管以防止损坏。

3.环境评估:在施工前进行环境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安全措施:做好施工安全措施准备,保障施工过程中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施工步骤根据导截流施工方案设计,一般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现场准备在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场地清理和平整工作,确保施工设备能够顺利进入,并确定施工区域的边界和安全区域。

2. 基础施工进行基础的施工工作,包括基础桩的打桩、基础混凝土的浇筑等,确保导截流设施的稳固性和牢固性。

3. 设备安装安装导截流设施所需的设备,如导流闸门、引水管道等,在确保安装正确的前提下进行调试。

4. 导流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导流施工,确保水库水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5. 检验验收完成导截流施工后,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施工注意事项在进行水库导截流施工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环保意识: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资源,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3.施工质量:保障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导截流设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与相关部门沟通:在施工前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获取必要的许可和支持,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结语水库导截流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只有严格遵守施工方案、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为水库运行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库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措施〈二、〉施工导流与水流控制1、导流方式及导流标准(1)导流方式:本工程河床较窄,河床呈基本对称“U”型,右岸坡度单一,采用隧洞方式导流。

(2)施工导流布置原则:①不降低合同规定的施工导流洪水标准和建筑物安全渡汛的标准。

②不改变永久建筑物布置型式和主要尺寸及高程③不降低围堰挡水和永久建筑物临时挡水的设计标准。

(3)导流工程的进度控制期限:①本工程导流洞工程拟于2004年6月中旬开始施工,2004年10月底主河道截流。

②大坝基础及溢洪道开挖分别于2004年10月、2005年2月开始。

③坝体填筑于2004年12月16日至2004年5月底进行。

④趾墙砼浇筑于2004年12月初至2005年5月底进行。

⑤该工程要求2006年5月初发挥经济效益。

(4)施工导流特点①结合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利用“运筹学”的原理对土石方进行统筹安排:上游围堰及下游围堰均利用坝肩开挖料碴进行填筑,以缩短开挖料碴转移的运距,加快施工进度,并降低施工成本。

②直接采用PC400-5型挖掘机装碴由右岸运至上游进行土石围堰的填筑,并尽快形成高喷灌浆平台,为后续工序作好铺垫。

③由于河床覆盖层为强透水层,结合坝基坑开挖深度及围堰使用要求,需对上、下游围堰进行高喷防渗处理(经计算,上游围堰1390m 高程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下游围堰1385m高程以上采用土工膜防渗)。

④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上游围堰安排在2004年4月5日前高喷防渗板墙施工完毕,随即进行上部堰体填筑(土工膜防渗)施工,并于2004年4月15日前施工完毕。

下游围堰安排在2004年4月10日前高喷防渗板墙施工完毕,随即进行上部堰体填筑(土工膜防渗)施工,并于2004年4月15日前施工完毕。

2005年6月上旬上游围堰拆除完毕,下游围堰安排在2005年6月下旬拆除完毕。

2005年10月初导流洞下闸蓄水,随即进行导流洞封堵。

(5)导流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分析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结合导流工程的特点分析,本导流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进行上、下游围堰施工时,如何保证高喷防渗墙防渗效果,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及难点之一;在进行围堰拆除时,由于高喷砼防渗墙与主体工程相距较近,如何确保拆除时的爆碴块度及控制爆破振动对坝体安全运行的影响、确保围堰拆除时不对其它工程造成破坏,必须采用控制爆破技术,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

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之二;为防止围堰被水流冲刷进而危及堰体运行安全。

故在围堰迎水面采用块石护坡进行保护。

(6)主要合同工作内容本合同招标图纸所示的围堰施工和水流控制工程,其工程项目包括:①坝址区的截流;②坝址区上下游横向围堰;③坝址区安全渡汛、防护工程;④建筑物的基坑排水;⑤导流建筑物下闸和封堵;上述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部分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供应和试验检验;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临时建筑物及其设施和设备的拆除以及本合同规定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等工作。

(7)导流标准:本工程采用隧洞导游方案进行施工,主体工程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总库容为3357万m3,属大(2)型工程。

临时建筑物为Ⅳ级。

导流方案如下:2004年3月至2005年9月:左岸导流洞过流;设计洪水频率为全年10年一遇,相应流量Q=392m3/s;导流方案及导流标准表4.3.1.2上、下游围堰设计(1)设计依据招标及合同文件《技术条款》及《招标图纸》《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l74—96;《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DJ275—8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设计标准(2)设计标准及原则①设计洪水标准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设计洪水标准如下:围堰按全年P=10%洪水标准设计。

挡水时段为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

相应洪水流量Q=392m3/s。

②设计原则:不降低合同规定的施工导流洪水标准和建筑物安全度汛的标准;不改变永久建筑物布置型式和主要尺寸及高程;不降低围堰挡水和永久建筑物临时挡水的设计标准。

(3)水文气象响水水库位于南盘江水系黄泥河支流新桥河的上游,处于云贵高原黔中过度带的斜坡部位和南盘江、北盘江支流的分水岭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坝址地理位置为东经104º35′,北纬25º28′,坝址以上河长28.3km,流域形状呈扇形分布,流域面积412.7km2 ,多年平均流量12.7 m3/s。

①降雨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云贵高原南面的迎风坡,雨量丰沛,据流域内乐民雨量站1965-1999年降雨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662.8mm。

②气温坝址多年平均气温15.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6℃。

极端最高气温34.6℃,极端最低-7.9℃。

③风向、风速区内多年平均风速 1.7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7m/s,极端为40m/s(风向SW,1965年6月28日)。

风向4~8月主要为偏SW风,其余月份主要为NE风。

④湿度、蒸发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7%,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594.3h,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509.0mm(口径为20cm)。

⑤施工期洪水响水水库施工洪水成果表位:m3/s月日水位-库容关系曲线简表响水水库坝址水位流量关系简表(4)围堰结构类型及方案选择由于本工程施工工期紧,上下游围堰所处部位覆盖层厚0~5m,且结构松散、强透水,不具备修建混凝土围堰或浆砌石挡水围堰的条件,因此,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上、下游围堰全部采用土石不过水围堰,围堰下部采用砼高喷板墙作为防渗体,围堰上部采用双层土工膜作防渗体。

经过对导流工程挡水建筑物的反复调整、优化,并对水力学反复计算,确定导流工程挡水建筑物结构特性及导流标准如下表所示。

导流工程挡水建筑物结构特性表上、下游围堰导流标准表(5)围堰结构设计①上游围堰堰顶高程的确定由《响水水库施工洪水成果表》表中查得全年(P=10%)相应流量Q=392m3/s,相应天然河水位为1387.6~1387.7m之间,上游围堰水位1400.00m,下游围堰水位1387.63m。

上游围堰顶部高程按下述公式计算:H上=h下+Z+δ式中H上——上游围堰堰顶高程(m);h下——下游水面高程(m);Z——上下游水位差;δ——安全超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J-338),取0.8m;上游围堰堰顶高程H上=1387.63+(1400.00-1387.63)+0.8=1400.8m,取定上游围堰堰顶高程:1400.8m。

上、下游边坡坡比均为1:2.0,结合基坑开挖出碴道路布置需要,取定上游围堰堰顶宽度10m,最大底宽96 m,最大堰高19.4m。

②下游围堰堰顶高程的确定下游围堰顶部高程按下述公式计算:H下=h下+δ式中H下——下游围堰堰顶高程(m);h下——下游水面高程(m);δ——安全超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J-338),取0.7m;下游围堰堰顶高程H下=1387.63+0.7=1388.33m,取定下游围堰堰顶高程:1388.4m。

上、下游边坡坡比均为1:2.0,结合基坑开挖出碴道路布置需要,取定下游围堰堰顶宽度6.0m,最大底宽42 m,最大堰高9m。

③防渗体结构设计由于上游围堰所处部位覆盖层厚0~5m,结构松散,河床中砂卵砾石层厚 3.5~5m,结构稍密~中密,砂卵石层渗透系数K=(1.8~3.0)×10-1cm/s,属强透水层。

结合我单位多年来的施工经验,堰体防渗结构宜采用高压旋喷灌浆防渗方案。

上游水位为1390 m时,导流洞过流能力计算左岸导流洞底宽6m、高7m,直墙高5.25m,为城门洞型。

上游水位为1390m时,进口正常水深为5 m,按明渠均匀流计算过水能力:Q=vA=AC√RiA—过水断面积,m2;v—流速,m/s;R—水力半径,m;C—谢才系数,m1/2/s;C=R1/6/n,n =0.014。

i=0.0056经计算,上游水位为1390.00m时,导流洞过水能力为243.9m3/s,而戗堤填筑高程为1390m时,其截流流量为Q=38.9m3/s。

故围堰防渗可采用下部(1390m以下)进行高喷防渗处理,上部(1390m以上)进行双层土工膜防渗的联合防渗体结构设计。

1390m高程高喷防渗墙与上部土工膜相结合处采用1m×1m、C20混凝土条带接头。

同理,下游围堰防渗可采用下部(1385m以下)进行高喷防渗处理,上部(1385 m以上)进行双层土工膜防渗的联合防渗体结构设计。

1385m高程高喷防渗墙与上部土工膜相结合处采用1m×1m、C20混凝土条带接头。

根据围堰布置特点及使用期限,上、下游围堰高喷防渗墙轴线与围堰轴线相同。

按单排孔设计,孔距1.2m,孔深进入基岩50cm。

上游防渗体轴线长48m,下游防渗体轴线长38m。

上游布置高喷灌浆孔41个,最大孔深11.6m,高喷板墙工程量476m2。

下游布置高喷灌浆孔33个,最大孔深10.0m,高喷板墙工程量476m2。

平面布置见《施工导流平面布置图》(图号:盘南—响水—坝投—04)所示,结构断面见《围堰结构图》(图号:盘南—响水—坝投—05),纵剖面见《围堰纵剖面图》(图号:盘南—响水—坝投—06)。

(6)围堰边坡安全稳定计算经采用圆弧滑动面法进行计算,得围堰边坡稳定系数如下表:围堰边坡稳定计算结果表(7)堰面结构设计围堰迎水面全部采用块石护坡保护的方式进行施工。

上游围堰迎水面全部采用块石护面,顶部厚1.0m,底部厚5.0m。

下游围堰迎水面全部采用块石护面,顶部厚1.0m,底部厚3.5m。

(8)围堰工程主要设计工程量围堰工程主要设计工程量表4.3.1.3截流施工(1)截流标准、时段选择上游围堰截流时间选在2004年3月1日,根据响水水库施工洪水成果表,查得P=10%时,三个月二旬(12月6日~3月25日)流量Q=38.9m3/s。

(2)截流方案及截流戗堤设计①上游围堰采用单戗立堵法截流。

戗堤填筑工程量4988m3。

②上游戗堤自河右岸向左岸进占,截流龙口设在河左岸。

由于流量较小,故上游围堰采用一次填堆筑成型的方式进行施工。

③上游围堰截流水力学计算成果按单戗立堵截流,截流过程水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见下表合龙过程龙口水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截流主要水力学指标(3)截流材料尺寸、数量的确定和分区规划根据计算的水力参数,用伊兹巴什公式计算得出:龙口最大块石粒径为49cm。

并计算出龙口分区抛投材料特牲,其结果见下表龙口分区抛投材料特性及用料规划表(4)截流施工组织①截流准备作好截流施工道路修筑工作:见《施工导流平面布置图》(图号:盘南—响水—坝投—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