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施工导流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法一、水利工程施工导流的意义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受到水流影响会造成以下几个问题:1. 影响施工安全。

如果水流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和设备被冲走或者被淹没,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2. 影响施工质量。

受到水流的干扰,施工人员无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易导致工程质量下降,甚至出现质量问题。

3. 影响施工进度。

受到水流的干扰,往往会使施工工艺无法连续进行,从而影响施工进度的推进。

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合理有效地进行导流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导流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措施,将水流引导到预定的方向,避免对施工造成危害,保证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二、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法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法种类繁多,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水流的特点,可以选择相应的导流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导流方法:1. 临时围堰法临时围堰法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法,适用于小型工程施工场地。

它通常是在水中利用木桩、钢筋等材料构建的一定高度和长度的围堰,将水流引到指定的地方,从而避免水流对施工造成干扰。

利用临时围堰法进行导流时,需要注意堰坝结构的稳固性和耐水性,以确保导流效果。

2. 临时导流管法临时导流管法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流导向指定位置的导流方法,适用于水流量较大的施工现场。

它通常是在水中铺设一定长度的导流管道,通过管道将水流引导到需要的地方,以减少水流对施工的干扰。

临时导流管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但需要注意导流管道的选材和施工,以确保导流效果和施工安全。

3. 临时围堰+泵站法临时围堰+泵站法是一种将围堰和泵站结合起来进行导流的方法,适用于水量较大、水位变化较大的施工现场。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构建临时围堰将水流引导到泵站处,再利用泵站将水抽走或者将水流导向指定位置,以减少水流对施工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案为了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导流工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一、导流方案编制的依据1. 工程地质条件: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包括地层、水文地质等。

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导流方案。

2. 工程规模:根据工程规模确定导流设计的方案。

3. 施工时间:根据施工时间安排导流施工。

4. 施工人员和设备:根据施工人员和设备情况确定导流方案。

5. 安全措施: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确定导流方案。

二、导流方案的技术要求1. 导流设计:根据工程规模和地质条件进行导流设计,确定导流水位、流量、水位控制点等。

2. 导流设施:导流设施要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保证水流畅通,防止水质污染。

3. 导流监测:在导流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4. 安全措施:导流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5. 协调配合:导流过程中要做好各方间的协调配合,确保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三、导流方案的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工作:确定导流方案,准备施工人员和设备。

2. 导流设施搭设:搭设导流设施,设置水位控制点。

3. 导流施工:按照导流方案进行导流施工,保证水位、流量等要求。

4. 监测调整:对导流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导流方案。

5. 完工验收:导流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四、导流方案的节能环保措施1. 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2. 导流设施选用环保材料:导流设施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导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节约能源。

4. 水质保护:保护水质,避免水质污染。

五、导流方案的应急预案1. 突发状况:如发生突发状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2. 泄洪控制:在导流过程中,要做好泄洪控制,防止水情泛滥。

3. 交通管制:在导流施工期间要做好交通管制,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畅通。

六、导流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价1. 工程质量评价:根据导流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工程质量评价。

施工导流和围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施工导流和围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施工导流和围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导流和围堰常常被运用于拦截水流,控制水源,实现施工目的,保护人员与物资安全,保证水源安全。

下面将就施工导流和围堰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一、施工导流施工导流是指在施工现场对正在流动的水流进行引导和控制,使其流向需要处置的位置。

施工导流主要运用于大型水文工程的施工中,如水库、大坝、闸门、水电站等。

施工导流的目的是为了使施工现场的水文条件符合施工要求,避免因水位波动、水流速度等造成的事故和其他破坏。

施工导流主要采用导流堤、导流墙、浮漂堤、钢管疏通、透水性岩层等进行控制。

1.导流堤:导流堤是一项采用土石料垒砌而成的人工堤坝,在人工渠道或河床上设置,主要作用是将水流引向固定的方向。

它的特点是建设工期短、效果明显、成本低等。

在施工导流后,可以迅速地将水流控制在施工区域,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大大提高工效和施工效果。

2.导流墙:导流墙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兴建的,主要用于人工水道和弯道处的控制。

导流墙的设计和建设要经过严格计算和试验,确保其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证导流墙的效果。

3.浮漂堤:浮漂堤一般采用水上浮筒和内部加固框架构造而成,浮漂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装,结构简单,方便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流,防止施工现场的水文环境被破坏。

4.钢管疏通:钢管疏通是通过钢管的控制来控制水流的方向和流速。

钢管疏通的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可以多次使用,成本低,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水利控制方式。

5. 透水性岩层:透水性岩层是自然存在的,可以利用其环境特性来控制水位。

施工现场可以开采透水性岩层,提高水位的透水性,达到控制水流的目的。

透水性岩层利用简便,效果显著,成本较低,但应注意地下水资源保护,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二、围堰围堰是一种用于围闭水流的人工水坝,主要用于暂时阻止水流,进而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减少水文因素对施工工程的影响和破坏、保证水文环境的平稳和稳定。

施工导流工程(3篇)

施工导流工程(3篇)

第1篇一、施工导流工程的概念施工导流工程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创造干地施工条件,采用围堰等工程措施,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建筑物,以保证主体建筑物能在干地上施工和施工期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二、施工导流工程的方法1.全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河床狭窄、基坑工作量不大、水深、流急难于实现分期导流的地方。

全段围堰法导流包括明渠导流、隧洞导流、涵管导流、渡槽导流等。

2.分段围堰法导流:适用于河床宽阔、流量大、施工期较长的工程,尤其在通航河流和冰凌严重的河流上。

分段围堰法导流包括束窄河床导流和通过已建或在建的建筑物导流。

三、施工导流工程的设计与实施1.设计:施工导流工程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并分析河流的水文特性和工程地点的气象、地形、地质等基本资料;(2)选定导流时段、设计标准、导流流量、导流方式及导流建筑物类型;(3)拟定导流建筑物的修建顺序、拆除围堰及封堵导流建筑物的施工方法;(4)制定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措施;(5)确定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等综合利用措施。

2.实施:施工导流工程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围堰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围堰,形成干地施工条件;(2)导流建筑物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导流建筑物,如明渠、隧洞、涵管等;(3)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拦洪渡汛和基坑排水措施,确保工程安全;(4)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期通航、过水、供水等综合利用措施。

四、施工导流工程的意义1.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导流工程可以有效避免水流对施工的不利影响,确保工程安全;2.缩短工期:合理的施工导流工程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3.降低成本:合理的施工导流工程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施工导流工程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于工程的安全、进度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导流方法,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方案一、工程概述某水电工程位于我国南方某河流上,工程主要包括大坝、溢洪道、发电厂等建筑物。

工程规模为大型,施工期为3年。

工程所在地河流流域面积为10000km²,河道长度为200km,平均流量为500m³/s,最大流量为1500m³/s。

二、导流目的施工导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干地施工条件,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在本工程中,施工导流需满足以下要求:1. 保证大坝主体工程在干地上施工,避免洪水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影响。

2. 确保施工期间河道内的航运、供水和生态环境需求。

3. 合理利用河道水资源,降低施工期间对河流的干扰。

三、导流时段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和河道水文特性的分析,导流时段确定为施工期的前两年。

在此期间,需完成大坝主体工程、溢洪道和发电厂等建筑物的施工。

四、导流方式根据河道地形、地质和施工需求,本工程采用全段围堰法进行施工导流。

全段围堰法是指在河道上游建造围堰,将河水引导至下游的预定位置。

五、围堰布置围堰布置应根据河道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本工程中,围堰布置如下:1. 上游围堰:设置在河道的上游,距离大坝主体工程约5km。

围堰长度为10km,高度为20m。

2. 下游围堰:设置在河道的下游,距离大坝主体工程约10km。

围堰长度为5km,高度为15m。

六、导流泄水建筑物导流泄水建筑物是施工导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泄水闸、导流洞等。

在本工程中,设置一座泄水闸和两个导流洞。

1. 泄水闸:设置在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之间,用于控制河道水流。

闸室长度为50m,宽度为10m,共设有10孔,每孔宽度为5m。

2. 导流洞:设置在上下游围堰之间,用于引导河道水流。

导流洞直径为8m,长度为200m。

七、施工期管理1. 施工期间,定期检查围堰、泄水建筑物和河道水质,确保工程安全。

2. 针对不同水位,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 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

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一、导流工程的定义导流工程是指将水体引导到指定的方向,以减少对施工区域的影响,并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导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流冲刷施工区域,避免水淹和地质灾害等不良影响的发生。

导流工程通常包括截流、引流、排水和排沙等内容,是水利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导流工程的作用1. 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导流工程可以有效地引导水流,减少水流对施工区域的冲击,避免发生水淹、地质灾害等事故,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保障施工进度。

通过导流工程的设置,可以控制水流的方向和速度,保证施工现场的干燥,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进度。

3. 保护环境。

导流工程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避免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的发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

4. 保证工程质量。

导流工程的合理设计和施工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减少各种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质量。

三、导流工程的设计原则1. 充分考虑水流特性。

根据导流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流特性和流量,合理确定导流工程的类型和设置方式。

2. 兼顾施工安全与环保。

导流工程的设计要符合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不仅要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还要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确保导流效果。

导流工程设计时要考虑水流的流向和速度,确保导流效果明显,能有效地减少水流对施工区域的影响。

4. 综合考虑经济性。

导流工程的设计要考虑经济性,选择合适的导流方式和材料,合理控制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四、导流工程常见方法1. 土石坝导流。

通过修筑土石坝,将水流引导到指定位置,减少水流对施工区域的影响。

2. 河道截流。

利用堤坝、堰坝等结构,将河道水流截流,减少水流对施工的影响。

3. 水泵引流。

通过设置水泵将水流抽走或引到指定方向,控制施工现场的水流方向。

4. 排水管道。

利用排水管道将水流引导到指定位置,保证施工现场的干燥。

五、导流工程施工步骤1. 项目立项。

确定导流工程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计划和预算。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

水利工程施工——导流

Q Ac 2g(H 0 hs)
(1)
或写成:
Z
vc2
2 2g
v02 2s 2g(H0 hs)
Ac——过流断面面积; v0、vc——分别为行近 流速和收缩断面流速; H0——上游水头; H——上游水深; hs——下游水深; b——矩形河槽宽度; Z——上下游水位差。
2.20
1.70
2.00
2.50
2.10
2.50
3.00
2.40
2.80
3.50
2.80
3.30
4.00
3.00
3.70
4.50
3.50
4.00
5.00
3.80
4.50
5.50
4.00
5.00
6.00
表(4)岩石及加固工程的平均抗冲流速 m/s
项目
平均水深 0.4 1.0 2.0 ≥
砾岩、泥灰岩、泥质板岩、 页岩
①指新鲜未风化的岩石。
2 、坝体缺口、过水围堰水力学计算
• 坝体缺口泄流见图
宽顶堰
• 当堰顶长度L和水头H的关系在2.5H<L≤20H时,按 宽顶堰公式计算,如自由出流时 (堰顶的下游水深 hs<1.25hk或hs <0.8H0),泄水流量按下式 计算:
3
Q mB
2
g
H
2
0
B——堰孔过水宽度; H0——缺口底槛以上的上游水头; ε——侧收缩系数; m——流量系数。
h0——上游围堰转角处(x/L=0) 水深; bi——沿纵向围堰不同部位的相对自 由水面降差,见下表; H——上游水深。
表(3)ai与bi试验值
表(3)松散体河床平均允许抗冲流速 m/s

水利施工导流通用方案

水利施工导流通用方案

水利施工导流通用方案
水利施工导流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了调节水流、保护工程和周边环境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水流的行为。

导流通用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前期调研,在进行水利施工导流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包括对河道水流状况、地质地形情况、周边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调查,以便制定合理的导流方案。

2. 导流设施选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流设施,比如导流坝、导流闸、导流管道等,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和导流需求进行选择。

3. 施工方案设计,在确定了导流设施之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安全措施、施工进度等,确保导流施工的顺利进行。

4. 安全保障措施,导流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设置警示标志,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控和指挥,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5. 环境保护措施,在进行水利施工导流时,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

6. 施工验收和监测,导流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监测工作,确保导流设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对水流的导向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总的来说,水利施工导流通用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特点、安全保障、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制定合理的方案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导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安全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施工导流第一节施工导流方式与泄水建筑物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学习,了解施工导流的方式(分段围堰法与全段围堰法)与泄水建筑物,掌握施工水流控制的全过程。

重点:1.施工导流的目的及其重要性2.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难点:1.根据复杂的水力条件选择施工导流方式。

教具及参考资料:1.成都科学技术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图集. 北京:水利出版社,1982年6月教学方法:讲授法。

水利水电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水流控制(又称施工导流),广义上说可以概括为采取“导、截、拦、蓄、泄”等工程措施来解决施工和水流蓄泄之间的矛盾,避免水流对水工建筑物施工的不利影响,把河水流量全部或部分地导向下游或拦蓄起来,以保证干地施工和施工期不影响或尽可能少影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河流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上进行施工,需要用围堰维护基坑,并将河水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往下游宣泄。

这就是施工导流。

施工导流方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分段围堰法导流、全段围堰法导流、淹没基坑法导流。

一、分段围堰法导流分段围堰法亦称分期围堰法,就是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方法。

图1-1所示为两期导流的例子。

所谓分段,就是在空间上用围堰将建筑物分为若干施工段进行施工。

所谓分期,就是在时间上将导流分为若干时期。

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时,纵向围堰位置的确定,也就是河床束窄程度的选择是关键问题之一。

河床束窄程度可用以下面积束窄度(K)表示:2 1100%AkA=⨯式中A2—围堰和基坑所占的过水面积,m2;A1—原河床的过水面积,m2;国内外一些工程K值的取用范围约在40%~70%之间。

在确定纵向围堰的位置或选择河床的束窄程度时,应重视下列问题:充分利用河心洲、小岛等有利地形条件;纵向围堰尽可能与导墙、隔墙等永久建筑物相结合;束窄河床流速要考虑施工通航、筏运、围堰和河床防冲等的要求,不能超过允许流速;各段主体工程的工程量、施工强度要比较均衡;便于布置后期导流泄水建筑物,不致使后期围堰过高或截流落差过大。

分段围堰法导流一般适用于河床宽、流量大、施工期较长的工程,尤其在通航河流和冰凌严重的河流上。

分段围堰法导流,前期都利用束窄的原河道导流,后期要通过事先修建的泄水道导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底孔导流2.坝体缺口导流3.束窄河床导流上述三种后期导流方式,一般只适用于混凝土坝,特别是重力式混凝土坝。

对于土石坝、非重力式混凝土坝等坝型,若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常与河床外的隧洞导流、明渠导流等方式相配合。

二、全段围堰法导流段围堰法导流,就是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各建一道断流围堰,使河水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泄水道或永久泄水建筑物下泄。

主体工程建成或接近建成时,再将临时泄水道封堵。

全段围堰法导流,其泄水道类型通常有以下几种。

1.隧洞导流隧洞导流是在河岸中开挖隧洞,在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河水经由隧洞下泄。

一般山区河流,河谷狭窄,两岸地形陡峻,山岩坚实,采用隧洞导流较为普遍。

2.明渠导流明渠导流是在河岸上开挖渠道,在基坑上下游修筑围堰,河水经渠道下泄。

3.涵管导流涵管导流一般在修筑土坝、堆石坝工程中采用。

三、淹没基坑法导流这是一种辅助导流方法,在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中均可使用。

山区河流特点是洪水期流量大、历时短,而枯水期流量则很小,水位暴涨暴落、变幅很大。

若按一般导流标准要求来设计导流建筑物,不是挡水围堰修得很高,就是泄水建筑物的尺寸要求很大,而使用期又不长,这显然是不经济的。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允许基坑淹没的导流方法,即洪水来临时围堰过水,若基坑被淹没,河床部分停工,待洪水退落,围堰挡水时再继续施工。

这种方法,基坑淹没所引起的停工天数不长,施工进度能保证,在河道泥沙含量不大的情况下,导流总费用较节省,一般是合理的第二节围堰工程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学习,了解施工水流控制中临时挡水建筑物围堰的分类及适用条件。

重点:1.围堰的分类;2.围堰的基本型式及构造;3.围堰的防冲及拆除。

难点:1.根据水力条件确定相应的围堰工程。

2.围堰的平面布置及堰顶高程的确定。

教具及参考资料:1.夏明耀, 过水土石围堰. 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5年3月教学方法:讲授法。

围堰是导流工程中的临时挡水建筑物,用来围护施工基坑,保证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施工。

在导流任务完成以后,如果围堰对永久建筑物的运行有妨碍或没有考虑作为永久建筑物的一部分时,应予拆除。

一、分类按其所使用的材料,可以:土石围堰、草土围堰、钢板桩格型围堰、混凝土围堰等。

按围堰与水流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横向围堰和纵向围堰。

按导流期间基坑淹没条件,可以分为:过水围堰和不过水围堰。

过水围堰除需要满足一般围堰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满足堰顶过水的专门要求。

二、围堰的基本型式及构造1.不过水土石围堰不过水土石围堰是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围堰型式,如图1-11所示。

它能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或废弃的土石方,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可以在动水中、深水中、岩基上或有覆盖层的河床上修建。

但其工程量大,堰身沉陷变形也较大,若当地有足够数量的渗透系数小于10-4cm/s的防渗料(如砂壤土)时,土石围堰可以采用图1-11(a)、(b)两种型式。

其中(a)适用于基岩河床;(b)适用于覆盖层厚度不大的场合。

若当地没有足够数量的防渗料或覆盖层较厚时,土石围堰可以采用图1-11(c)、(d)两种型式,用混凝土防渗墙、高喷墙、自凝灰浆墙或帷幕灌浆来解决基础防渗问题。

2.过水土石围堰当采用允许基坑淹没的导流方式时,围堰堰体必须允许过水。

因此,过水土石围堰的下游坡面及堰脚应采取可靠的加固保护措施。

目前采用的有:大块石护面、钢筋石笼护面、加筋护面及混凝土板护面等。

较普遍的是混凝土板护面。

3.混凝土围堰混凝土围堰的抗冲与防渗能力强,挡水水头高,底宽小,易于与永久建筑物相连接,必要时还可以过水,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国内浙江紧水滩、贵州乌江渡、湖南凤滩及湖北隔河岩等水利水电工程中均采用过拱型混凝土围堰作横向围堰,但多数工程还是以重力式混凝土围堰作纵向围堰。

4.钢板桩格型围堰钢板桩格型围堰按挡水高度不同,其平面型式有圆筒形格体、扇形格体及花瓣形格体(见图1-19)等,应用较多的是圆筒形格体。

5.草土围堰草土围堰是一种草土混合结构,多用捆草法修建。

草土围堰的断面一般为矩形或边坡很陡的梯形,坡比为1:0.2~1:0.3,是在施工中自然形成的边坡。

三、围堰的平面布置与堰顶高程1.围堰的平面布置围堰的平面布置一般应按导流方案、主体工程的轮廓和对围堰提出的要求而图1-12所示为江西上犹江水电站(19世纪50年代)采用的混凝土板定。

通常,基坑坡趾离主体工程轮廓的距离,不应小于20~30m ,以便布置排水设施、交通运输道路及堆放材料和模板等。

至于基坑开挖边坡的大小,则与地质条件有关。

当纵向围堰不作为永久建筑物的一部分时,基坑纵向坡趾离主体工程轮廓的距离,一般不大于2.0m ,以供布置排水系统和堆放模板。

如果无此要求,只需留0.4~0.6m 就够了。

2. 围堰顶高程堰顶高程取决于导流设计流量及围堰的工作条件。

下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下式决定:δ++=a d d h h H 式中 :H d —下游围堰堰顶高程,m ;h d —下游水位高程,m ;可直接从河流水位流量关系查出;h a —波浪爬高,m ;δ—围堰的安全超高,m ;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由下式决定:z h h Hu a d +++=δ 式中 H u —上游围堰堰顶高程,m ;z —上下游水位差,m ;其余符号同上式。

必须指出,当围堰要拦蓄一部分水流时,则堰顶高程应通过调洪计算来确定。

纵向围堰的堰顶高程,要与束窄河段宣泄导流设计流量时的水面曲线相适应。

因此,纵向围堰的顶面往往作成阶梯形或倾斜状,其上游和下游分别与上游围堰和下游围堰顶同高。

四、围堰的防渗和防冲围堰的防渗、接头和防冲是保证围堰正常工作的关键问题,对土石围堰来说尤为突出。

1.围堰的防渗围堰防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挡水建筑物无大差异。

土石围堰的防渗一般采用斜墙、斜墙接水平铺盖、垂直防渗墙或灌浆帷幕等措施。

围堰的接头处理――围堰的接头是指围堰与围堰、围堰与其他建筑物及围堰与岸坡等的连接而言。

混凝土纵向围堰与土石横向围堰的接头,一般采用刺墙型式,以增加绕流渗径,防止引起有害的集中渗漏。

2.围堰的防冲围堰遭受冲刷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平面布置有关,一般多采用抛石护底、铅丝笼护底、柴排护底等措施来保护堰脚及其基础的局部冲刷。

关于围堰区护底范围及护底材料尺寸的大小,应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

解决围堰及其基础的冲刷问题,除了护底以外,还应对围堰的布置给予足够的重视,力求使水流平顺地进、出束窄河段。

通常在围堰的上下游转角处设置导流墙,以改善束窄河段进出口的水流条件。

五、围堰的拆除围堰是临时建筑物,导流任务完成以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拆除,以免影响永久建筑物的施工及运行。

第三节导流设计流量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节学习,掌握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重点:1.导流标准及导流时段的划分。

难点:1.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教具及参考资料:1.胡志根, 刘全,贺昌海,周宜红等.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初期导流标准多目标风险决策研究. 中国工程科学,2001, 3 (8)2.肖焕雄, 施工水力学.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6月教学方法:讲授法导流设计流量是选择导流方案、设计导流建筑物的主要依据。

导流设计流量一般需结合导流标准和导流时段的分析来决定。

一、导流标准广义地说,导流标准是选择导流设计流量进行施工导流设计的标准,它包括初期导流标准、坝体拦洪时的导流标准等。

施工初期导流标准,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的规定,首先需根据导流建筑物的下列指标,将导流建筑物分为Ⅲ~Ⅴ级。

再根据导流建筑物的级别和类型,在规范规定的幅度内选定相应的洪水重现期作为初期导流标准。

实际上,导流标准的选择受众多随机因素的影响。

如果标准太低,不能保证施工安全;反之,则使导流工程设计规模过大,不仅增加导流费用,而且可能因其规模太大以致无法按期完成,造成工程施工的被动局面。

因此,大型工程导流标准的确定,应结合风险度的分析,使所选标准更加经济合理。

二、导流时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导流方法和挡水、泄水建筑物。

不同导流方法组合的顺序,通常称为导流程序。

导流时段就是按导流程序所划分的各施工阶段的延续时间,具有实际意义的导流时段,主要是围堰挡水而保证基坑干地施工的时间,所以也称挡水时段。

导流时段的划分与河流的水文特征、水工建筑物的布置和型式、导流方案、施工进度等因素有关。

在我国,有些河流全年流量变化过程如图1-30所示。

按河流的水文特征可分为枯水期、中水期和洪水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