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科学实验活动(4)冰块融化后是否有水溢出
小学科学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小学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引言: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探索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科学下册中,我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实验进行报告。
实验一:水的凝固与融化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凝固与融化现象,了解水的物态变化。
实验材料:冰块、温水、冷水、温度计、容器。
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入容器中;2. 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3. 将温水倒入容器中,继续测量温度;4. 将冷水倒入容器中,再次测量温度;5. 观察冰块的变化。
实验结果:冰块在温水中逐渐融化,温度升高;在冷水中逐渐凝固,温度降低。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发现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凝固和融化的现象。
这是因为水的凝固点和融化点分别是0℃和100℃,当温度低于0℃时,水会凝固成冰块;当温度高于0℃时,冰块会融化成水。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了解了水的物态变化规律。
实验二: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如水培的绿豆苗)、水、太阳光、透明塑料袋。
实验步骤:1. 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2. 用透明塑料袋将绿色植物完全包裹起来;3. 观察植物的变化。
实验结果:在阳光下,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透明塑料袋内的空气变得湿润。
实验分析:这个实验让我明白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叶绿素的作用,产生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在这个实验中,透明塑料袋内的空气变得湿润,是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到了空气中。
实验三:物体的浮力实验目的: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了解浮力的原理。
实验材料:水槽、水、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方块、长条形)。
实验步骤:1. 在水槽中注满水;2. 将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放入水中;3. 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球形物体浮在水面上,方块形物体部分浮在水面上,长条形物体下沉。
幼儿园科学探索:简单实验探究冰的魔法

幼儿园科学探索:简单实验探究冰的魔法幼儿园科学探索:简单实验探究冰的魔法在幼儿园的科学课上,让孩子们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探究冰的魔法,是一种既有趣又能够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的方法。
冰,并不只是一个冷冻的物质,它还隐藏着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本文将通过探究冰的魔法,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并启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一、简单实验:探究冰的融化过程1. 实验材料准备- 冰块- 盘子- 温水2. 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在盘子上,记录下它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2) 往盘子里倒入温水,观察冰块的变化。
(3) 记录冰块融化的过程,包括融化的速度、融化后的形状和颜色等。
3.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可以发现冰块在温水中逐渐融化,变成水,并且水的温度也降低了。
孩子们可以自行总结融化过程的规律,比如温水温度越高,冰块融化得越快等。
二、深入探究:解释冰的融化过程1. 冰的融化是一个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吸热过程。
温水中的热量传递给冰块,使冰块分子的热运动增加,从而使冰块内部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使冰块的固态结构解体,形成液态水。
2. 孩子们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对热量和物质的相变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也能够理解在不同温度下物质分子的活动程度,从而引发他们对物质和能量的思考。
三、拓展应用:利用冰的魔法进行创意实验1. 利用冰的融化特性,可以进行一些创意实验,比如制作彩色冰块、制作冰柱画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的奇妙。
2. 在制作彩色冰块的实验中,孩子们可以在水里加入食用色素,然后冷冻成彩色冰块,通过加热、观察冰块的融化过程,来探究不同颜色的彩色冰块在融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结语:通过简单实验探究冰的魔法,孩子们不仅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理解冰的融化过程,还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这样的科学探索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启发他们对科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科学探索,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走进更广阔的科学世界。
幼儿园关于冰块的实验报告

幼儿园关于冰块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冰块的特性和变化,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对冷热概念的理解,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实验材料- 冰块- 热水壶- 毛巾- 温水实验过程1. 老师向幼儿们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鼓励幼儿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2. 分发冰块给每个幼儿,观察冰块的特点,如透明度、形状等。
3. 让幼儿们用手触摸冰块,记录冰块的触感,观察有没有变化。
4. 在一个容器里加入温水,将冰块放入温水中,观察冰块的变化。
5. 让幼儿们触摸冰块融化后的水,观察和比较冰块和水的触感。
6. 借助毛巾,让幼儿们触摸湿漉漉的毛巾,引导他们感受蒸发的冷凉。
7. 借助热水壶,向幼儿们展示蒸发过程。
老师将一瓶有水的热水壶放在桌上,然后问幼儿们:为什么壶上会有水滴?8. 结束实验,带领幼儿们总结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果和观察- 幼儿们观察到冰块是坚硬的,透明的。
- 幼儿们触摸冰块时感到冰凉,但没有改变冰块本身的状态。
- 当冰块放入温水中,幼儿们观察到冰块逐渐融化,变成了水。
- 幼儿们触摸冰块融化后的水时,感到温暖而不再冰凉。
- 幼儿们通过触摸湿漉漉的毛巾,感受到了蒸发的冷凉。
- 幼儿们观察到热水壶上有水滴,明白这是因为水蒸发后凝结在壶上。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幼儿们深入了解了冰块的特性和变化。
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了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认识到温度的影响。
同时,幼儿们通过触摸冷的冰块和湿漉漉的毛巾,感受到了蒸发的冷凉,加深了对温度和蒸发的理解。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他们学会了用实验来解决问题和验证自己的猜想。
通过实验的过程,他们也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增强了对冷热概念的认知。
这次实验不仅让幼儿们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到实验中,互相帮助和分享自己的发现。
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这次实验,幼儿们不仅学到了关于冰块的知识,还培养了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冰块试验4

冰块实验 水去哪儿了 指导老师
学习了解当冰块遇水融化时,体积会比之前小,因此水壶里的水面会下降 气球4个 带颜色的水若干 装有水的水壶 实验现象 彩色冰球填满水壶之后,开始由外及内融化。随着冰 块的变小,水面会下降。咦,水去哪儿了?
实验操作过程 1,把几个气球都装满有色水并打结 2,把装满水的气球在冰箱或者冰柜 里放一晚上(需提前冻好) 3,把彩色冰球从其丘里取出来并将其 放入后开始融化。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冰块融化成水之后, 实验结论 体积会比冰块小,因而水壶里的水面会下降。 延伸思考 冰冻5个气球,每两个小时拿一个出来,看看冰冻的程度?
冰层融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冰层融化过程中的物理变化。
2. 研究不同条件下冰层融化的速度差异。
3. 了解冰层融化对环境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1. 冰块(约100g)2. 烧杯(500ml)3. 酒精温度计4. 秒表5. 保温杯6. 加热器(如电热水壶)7. 保鲜膜8. 水位计9. 纸巾10. 记录本三、实验步骤1. 将冰块放入烧杯中,记录初始时间t1。
2. 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记录数据。
3. 将烧杯放置在室温环境中,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冰块融化程度,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4. 将烧杯放入保温杯中,在保温杯中加入适量热水,观察冰块融化速度的变化。
5. 使用加热器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冰块融化速度的变化。
6. 将保鲜膜覆盖在烧杯口,观察冰块融化速度的变化。
7. 记录不同条件下冰块融化所需时间,并分析原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室温环境下,冰块融化速度较慢,平均每5分钟融化约10%。
2. 在保温杯中加入热水后,冰块融化速度明显加快,平均每5分钟融化约20%。
3. 使用加热器加热烧杯中的水,冰块融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平均每5分钟融化约30%。
4. 将保鲜膜覆盖在烧杯口,冰块融化速度减慢,平均每5分钟融化约5%。
五、实验结论1. 冰层融化速度受环境温度、热水、加热器等因素的影响。
2. 保温措施可以减缓冰层融化速度。
3. 冰层融化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如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破坏等。
六、实验讨论1. 冰层融化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
本实验仅研究了部分因素对冰层融化速度的影响。
2. 冰层融化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应采取措施减缓全球变暖,保护地球家园。
七、实验建议1. 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对冰层融化速度的影响,如湿度、光照、风速等。
2. 拓展实验内容,研究冰层融化对生态系统、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3. 增加实验次数,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冰层融化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冰融化了》

冰融化过程中,吸收环境中的热量并转化为水的潜热,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 即能量守恒。
冰融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潜热的定义
潜热是指物质在相变(如冰融化成水)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引起物质 温度的变化。
冰融化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环境温度高于冰点时,环境中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给冰,冰吸收热量后开始融 化,这个过程中冰的潜热被释放出来,转换为水的热能。
安全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过于危险或不适合幼儿 操作的物质。
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讨论冰融化的原理
与幼儿讨论冰融化的原理,即冰 在吸收热量后会融化成水,这是 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
联系生活实际
引导幼儿思考冰融化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如冰箱里的冰块会逐 渐融化产生水珠、冬天室外的雪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 趣和热情,鼓励他们积极 参与、合作分享。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45分钟
课程流程:导入(5分钟)→ 实验操作(20分钟)→ 观察与记录(10分钟)→ 总结与分享 (10分钟)
课程准备:冰块、盐、糖、热水、冷水、实验记录表等。
02
冰的基本知识与特性
冰的形成与结构
冰的形成
培养科学思维
引导幼儿主动思考、观察 、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 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
情感与态度
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积 极态度,鼓励他们勇于尝 试、不怕失败,享受科学 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冰融化的原因和过程 ,知道温度对冰融化的影 响。
能力目标
能够使用简单的实验器材 进行冰融化的实验,观察 和记录实验现象,表达自 己的发现。
冰块的融化实验报告

冰块的融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冰块的融化速度,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来分析各种因素对冰块融化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设备1. 冰块2. 计时器3. 温度计4. 多个容器5. 厨房纸巾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冰块从冰箱中取出,确保冰块的形状和大小一致。
- 准备多个容器,用以放置冰块。
- 准备计时器和温度计,确保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 在每个容器底部垫上一层厨房纸巾,以吸收融化的水分。
2. 实验1 - 温度影响:- 在第一个容器中放置一个冰块。
- 将温度计插入冰块中,测量初始温度,并记录。
- 开始计时,定时记录每隔一分钟冰块的温度。
- 持续观察和记录,直到冰块完全融化。
3. 实验2 - 液体媒介影响:- 在第二个容器中放置一个冰块。
- 不添加任何液体媒介,直接观察冰块的融化速度。
- 记录冰块融化所需的时间。
- 清空容器,准备进行下一个实验。
4. 实验3 - 盐水影响:- 在第三个容器中放置一个冰块。
- 加入一定量的盐水。
- 开始计时,定时记录每隔一分钟冰块的温度。
- 持续观察和记录,直到冰块完全融化。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1. 实验1 - 温度影响:- 记录了冰块在不同温度下的融化速度。
- 数据表明,较高的环境温度会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 温度越高,冰块融化所需时间越短。
2. 实验2 - 液体媒介影响:- 记录了在无液体媒介条件下冰块的融化速度。
- 数据显示,没有液体媒介时,冰块融化所需时间较长。
3. 实验3 - 盐水影响:- 记录了在盐水条件下冰块的融化速度。
- 数据表明,盐水的存在会导致冰块更快地融化。
- 盐对冰的融化速度有明显的影响。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对冰块的融化速度有重要影响,较高的环境温度会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
2. 液体媒介对冰块的融化速度也有一定影响,没有液体媒介时,冰块融化所需时间较长。
3. 盐水的存在会导致冰块更快地融化,盐对冰的融化速度有明显的影响。
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水和冰的奇妙变化

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水和冰的奇妙变化在幼儿园的科学实验活动中,常常会选择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来帮助孩子们理解科学知识。
水和冰的奇妙变化便是一个非常适合幼儿园科学实验的主题。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可以亲身体验水和冰的物态变化,还可以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包括水、冰块、容器、温度计等。
在进行实验之前,可以让孩子们观察冰块的外观和触摸冰块的手感,让他们感受一下冰的冷度和硬度。
告诉他们我们将通过实验来看看冰会变成什么。
2. 实验步骤a. 将一些冰块放入一个容器中。
b. 让孩子们观察冰块的状态,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结果。
c. 让孩子们一起注入温水到容器中,观察并记录下冰块的变化。
d. 孩子们可以用手摸一摸容器外壁,感受到容器外壁的温度变化。
3. 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孩子们可以观察到冰块慢慢融化成水的过程。
他们会发现,随着温水的加入,冰块逐渐变软、变小,最终完全融化成水。
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感受到冰的温度和水的温度是有所不同的。
他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容器外壁的变化,发现容器外壁温度的变化。
4. 总结与回顾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深刻理解冰的融化是由于温度的变化所导致的,从而认识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会发生状态的改变。
这样的实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既简单易操作,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
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当我们加热水变成蒸汽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这样可以引导孩子们拓展思维,学会类比和推理。
5. 我对这个实验的观点我认为这个实验非常适合幼儿园的科学活动。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水和冰的奇妙变化,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精神。
在实验中,我会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实验的整个过程。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对实验的参与度,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水和冰的奇妙变化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假科学实验活动(4)
实验名称:冰块融化后是否有水溢出时间:2014-1-29一·准备过程:
1.查阅资料,了解冰块融化后是否有水溢出实验所需的器材,步骤和原理;
2.原料器材准备:温度计冰块杯数个纯水(纸);
3.探究目的:测量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观察盛满冰水混合物的杯子是否有水溢出,解释其中原因;
二·实验步骤:
1)取出杯子一个,在杯中加入冰块
2)再往杯中加满水
3)静等一段时间,观察杯中冰水混合物的变化,并持续测量温度
4)待冰块全部融化后,观察是否有水溢出(可在杯下垫一张纸)
冰水混合物(0℃)
三·实验现象:不间断地测量温度,观察温度的变化(现象如图所示)【注:室温18摄氏度】
1 【冰浮在水上】
2 5分钟后,冰融化并不明显(0℃)15分钟后,冰有少许溶化(0℃)
观察后发现:水位并未抬升(没有水溢出)
30分钟后,冰几乎全部融化(0℃) 45分钟后,冰全部融化(2℃)
3 4
四·实验结论及反思:
结论:水不会溢出杯来。
(为什么不会溢出水来?)原因: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百分之九,因此质量变轻,自然会浮在水面上。
当冰块融化时,它失去的是增加的那百分之九的体积,因此,水不会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