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辨析病句——寻找词语标志法教学设计
高三词语辨析教案

高三词语辨析教案教案标题:高三词语辨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准确运用高中阶段常见的词语辨析;2. 学生能够通过辨析词语的使用,提升写作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高中阶段常见的词语辨析;2. 学会在不同语境中正确使用辨析词语。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辨析词语,避免在写作和阅读中出现错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辨析词语的相关教材和例句;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辨析词语的兴趣;2. 学生回答导入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二、讲解辨析词语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辨析词语的定义和作用;2. 教师通过示例解释辨析词语在写作和阅读中的重要性。
三、辨析词语的分类和例子(15分钟)1. 教师将常见的辨析词语进行分类,例如:近义词、反义词、形近词等;2. 教师逐一讲解每个分类中的辨析词语,并给出例子;3. 学生通过听讲和记录,掌握辨析词语的用法和特点。
四、辨析词语的练习(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句子或段落,要求学生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辨析词语;2. 学生在纸上完成练习,并将答案写出来;3.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解释正确答案的原因,并纠正错误。
五、辨析词语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根据语境运用辨析词语;2. 学生在纸上完成练习,并将答案写出来;3.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解释正确答案的原因,并纠正错误。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辨析词语的重要性;2.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问题或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查找更多的辨析词语,并整理成册,用于以后的学习和复习;2.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和阅读来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辨析词语。
教学评估:1. 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和学生的参与情况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2.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和阅读作业来展示他们对辨析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巧用标志辨病句+课件

需要学习雷锋了呢?(98全国) •(不合逻辑, 疑问句再加双重否定,变成了 •三重否定,“否认”改为“认为”。)
小结:
如果是否定句或反问句,一定要审视否定 是否恰当。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 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 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 否等等 。
方法指导:一、六个“词”
• 例1、 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 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表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
持续发展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05全国)
(“能否”是两面性的词语,与后面不一致)
2.我怀着恐惧的心情,担心灾难会不会降落到姑妈头上。 (不合逻辑,“担心”“不会”,)
小结: 这种类型的病句,要抓住前后的呼应。如
果不注意,易误选。
• 例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 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搭配不当,在……中”应为“从……中”。)
•
(重复性赘余,“否则”是“如果不这样,就……”的意思,表示对 上文的否定,应紧跟着说出否定的结果,应删掉“不采取紧急行
•动2”、。)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
二是谋略不当。(05天津)
• (不合逻辑,应删掉“不足”、“不当”。)
标志三:否定词
常见语病:否定不当、不合逻辑
• 3、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 累了大量的资料。
快速辨析病句教案-【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课题:抓标志词语快速辨析病句【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抓标志词语。
2、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抓标志词语法辨析出病句。
【教学方法】讲练议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分析考题导入:分析第一次模拟考试辨析病句这道题的出错率,为避免再次出错,能快速、准确辨析出病句,今天给大家讲一种最快捷的方法——抓标志词语法。
那么,抓哪些词语呢?二、讲授新课:(一)、教师讲解分析:一抓介词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常见介词:由于、通过、经过、为了、使、在、跟、与、根据、依据、关于、对于、鉴于、当……时、从……中(上)、自……以来、以……为……二抓动词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中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三抓否定词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有否定意味的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
四抓两面词一个句子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毛病。
五抓并列短语、修饰语、关联词语三者往往在搭配方面存在问题,还会出现位置不当、层次颠倒等毛病。
六抓表数量、范围、程度的词语表示范围: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一齐、一概、一律、单单、就表示程度:很、最、极、非常、十分、极其、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抓住这些标志词语,掌握做题方法,高考中的病句辨析题肯定不会失分。
怎么记住这些标志词语呢?(二)、教师总结:看到介词睁大眼,成分残缺意不明;看到动词不放过,成分搭配当不当;否定词不放过,注意否定意味词;能否、好坏两面词,看看一面可搭配;并列、修饰、关联词,看完搭配看位置;数量、范围、表程度,易与其他相矛盾。
(三)学生齐读、背诵:(四)采用此方法分析本次考题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雅致而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受到全世界瞩目,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标志法辨析病句教学设计——巧看标志辨病句.pdf

标志法辨析病句教学设计——巧看标志辨病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探究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标志法的规律。
(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才能记得牢)。
2.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标志法辨析病句。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究快速辨析病句的方法——标志法的规律。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标志法辨析病句。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归纳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合作探究总结规律分析各题组中每个句子的病句类型,归纳各题组病句标志。
(先自主分析,然后分组讨论。
)题组一:关注并列词语①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看到”与“乡音”不当,这种搭配不当经常喜欢放在宾语中的最后一个。
②人生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
语序不当。
应为“羡慕、崇敬、膜拜”。
③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有包含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
④包括成龙、梁振英在内的香港政界和演艺界人士,都为印尼海啸捐款了。
要注意一一对应。
成龙是演艺界人士、而梁振英是政界人士。
⑤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流。
“部分地区”是指美国的,还是指墨西哥和美国的。
归纳:出现并列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并列不当、照应不周、歧义。
题组二:看关联词①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
②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
③不但营养滋补品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能够防治疾病。
主语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后。
④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强加“因此”,“不仅而且”所连接的分句顺序不当。
归纳:出现了关联词,可能是关联词本身使用不当、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不当、关联词连接的分句的顺序不当、强加语义关系。
高考语文-病句标志li

关联词与主语位置不当 分句语序不符合逻辑 五看数词 小心: 数词与前后的词语搭配不当
集合名词错与数词搭配
减少不能与倍数的连用 约数不能与表示不确定的词连用
六看介词
小心:主语淹没、主客倒置、
七看代词 小心:指代不明
产生歧义
八看副词 一些表时间、地点、范围、程度或心理活 动的副词作修饰语时,要特别注意与后面的 中心语是否有语意重复或自相矛盾毛病。
找标志 看语病
病句类型
表意不明
语序不当
不合逻辑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
教学目标: 1、查找标志,“看”出语 病。
2、利用技巧,实战练兵。
一看否定词
小心:反问句式+否定副词、
定意义词+否定副词 二看两面性词语 小心:二对一 、一对二 三看并列词语 小心:属种关系或交叉关系、 语序排列、词语搭配 句子表意是否明确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病句辨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1. 掌握常见的高中语文病句及其修正方法;2. 培养学生对于语句结构的敏感性和辨析能力;3. 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或朗读一些常见的高中语文病句,让学生感受病句给人带来的困惑和误解。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语句出现错误?有哪些常见的错误类型?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教师依次为学生讲解常见的高中语文病句及其修正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a) 主谓不一致:例如“我们都知道她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她竟然没有努力学习。
”应改为“我们都知道她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她竟然没有努力学习。
”b) 语序错误:例如“他们两个关系好得令人羡慕。
”应改为“他们两个的关系好得令人羡慕。
”c) 冗余病句:例如“他们两个个子都很高。
”应改为“他们两个个子很高。
”2. 教师通过一些例句讲解常见错误类型的辨析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修正方法。
第三步:练习(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从教师提供的练习题目中选择一题,并进行短暂讨论,然后在黑板上进行呈现。
2. 教师通过搜集学生呈现的语句,和全班共同辨析其中的病句并进行修正。
3. 教师分组进行点评,提供具体意见和建议。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学生在辨析病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 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归纳出关键点。
3. 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
三、教学资源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常见高中语文病句的讲解和修正方法的展示;2. 小组练习题:提供给学生在练习环节使用;3. 黑板和白板笔:用于学生呈现语句和教师进行点评。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练习环节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和理解情况;2.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评价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成果和掌握情况;3. 教师通过学生的练习成果和总结,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病句辨析技巧,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辨识方法:划分句子成分、逻辑分析等。
3. 病句的修改原则:保持原意、调整结构、符合语法规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类型的辨识和修改方法。
2. 难点:复杂句子的病句辨析和修改。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辨识和修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病句辨析和修改方法。
3.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高考真题为例,让学生体验病句辨析的重要性。
2. 讲解病句类型及辨识方法:分别讲解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类型的病句,并教授辨识方法。
3. 病句修改练习:给出典型病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修改。
4.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修改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总结。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特殊病句类型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特殊病句类型的辨识和修改方法。
提高学生对复杂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
2. 教学内容:特殊病句类型:例如,一面对两面、否定不当、语义重复等。
特殊病句的辨识方法:结合语境、逻辑分析等。
特殊病句的修改原则:保持原意、调整结构、符合语法规则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特殊病句类型的辨识和修改方法。
2. 难点: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和修改特殊病句。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特殊病句案例,引导学生辨识和修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特殊病句辨析和修改方法。
3.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过程1. 讲解特殊病句类型及辨识方法:分别讲解一面对两面、否定不当、语义重复等特殊病句,并教授辨识方法。
河北省涿鹿中学11—12高三语文《病句寻找标志》课件

1.同学们注视和聆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 告,大家都觉得他讲得太精彩了!
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 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3.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改善经 营管理的报告。
4.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 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 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
这两句有何特点?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 难道谁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
呢?
2.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
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标志:代词
可能病因:指代不明
对科学上的是非之争,不应该采取压 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 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 果。
继续探究 1.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
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地报纸 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 细报道。
2.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 些陌生,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 悉的。
3.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 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来试着做做题目吧!
1.政治对我不感兴趣,所以我选择了学 理科,我相信我的大学梦一定会实现。
病句:寻找标志
回忆病句常见的几种类型. 成分残缺或多余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高考病句类型虽然较多,而且 出题者总是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 惑性,但所选的病句病症是十分 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 我们设法抓住这些病症,就很容 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病句。
寻找标志 探究语病
接着来探索!
1.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 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辨析病句——寻找词语标志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Discri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sick sentences——Looking for wordmarking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辨析病句——寻找词语标志法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
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尽管我们讲得不少?熏训练得也很多,但这一考点的出错率却一直居高不下。
怎样才能快捷有效做这类题呢?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规律,语言出现错误也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语感初判法,结构分析法,造句类比法来辨析,但操作起来不是非常快捷,如果我们掌握一些规律,记住一些标志,便能快捷地发现语病。
一、词语标志(一)否定词如果语句中有否定词出现,要注意以下问题:1.“拒绝”类动词即阻止、防止、否认、怀疑、避免、幸免、难免、切忌等。
这类词本身含有否定意义,用在句中起否定句意的作用,如果忽视这一用法,在句中又用否定词,就会造成语病。
如:为了防止不再发生这类交通事故,交警人员加强了交通监管。
(应把此句中的“不”去掉)2.多重否定注意不要误用三重否定。
如: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句中的“无时无刻”意为“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3.被动句,把字句的否定这两种句式的否定词应放在被和把字之前。
如:我们把老虎没打死。
(应把否定词“没”放到把之前)4.反问句反问句的特点是运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肯定或否定意思,肯定形式的反问表示否定的内容,否定形式的反问表示肯定的内容。
注意不要误用双重否定。
如:难道能否认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就吗?(否定词“否认”和“没有”应去掉一个)(二)并列词或短语如果句中出现并列词或短语,要注意是否有以下错误:1.短语自身顺序是否有错如:学生、领导、老师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此句短语顺序有错,应改为:领导、老师、学生都参加了开学典礼)2.短语之间是否存在种属关系,如果存在不能并列如:大厅里陈列着无数件实物,文件和烈士的遗物。
(句中实物与文件和遗物间是种属关系,不能并列)3.并列短语的语法性质是否相同如:讨论是一种亲切,智慧,民主的作法。
(句中亲切是形容词,而智慧和民主是名词,所以不能并列)4.并列短语中的每一个词语与相关成分的搭配是否恰当如:周总理对他们的关怀、教诲和期望是多么深刻和殷切。
(句中“关怀、教诲和期望”同“深刻和殷切”不能完全搭配)5 .句子中一旦出现表并列的短语或标点符号,如“和”“与”“及”“同”“跟”等词或顿号时,我们就要注意判断其前后词语是否搭配,词语之间是否能构成并列关系,排列的顺序是否符合逻辑等。
如:例①:(XX年辽宁联考卷)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解析:与主语“艺术魅力”搭配的谓语动词包括“和”字前后的“倾倒”“征服”。
“艺术魅力征服了人们”是正确的说法,但说“艺术魅力倾倒了人们”就属于搭配不当了。
例②:(XX年浙江联考卷)这种无纺布环保袋经过工艺处理后,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的优势。
解析:“防水、易清洗、容量大”和“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这几个多项并列的定语不能同时与中心语“优势”搭配。
句子后面部分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能满足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
”例③: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解析:“减产”“绝产”不是并列关系,所以这儿不能用“和”,应改用“或”。
例④:(XX年江苏联考卷)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解析:“碰撞、融合、交流”的逻辑顺序不对,应为“碰撞、交流、融合”。
例⑤:(XX年湖北联考卷)中国印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实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门类,受到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的推崇。
解析:句中“文人、书画家和收藏家”三者排列不合逻辑,概念有交叉。
(三)两面词句子中出现“能否”“能不能”“是否”“好坏”“有没有”“好不好”“成败”“优劣”等词时,要注意后面有无正确地对应承接照应的两面词,不能犯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例1:(XX年浙江联考卷)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精神,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解析:“能否”两面对“欠缺”一面,前后不对应。
例2:(XX年四川联考卷)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解析:“强弱”与“提高”两面与一面不能搭配。
应去掉“提高”。
(四)如果句中有关联词出现,要注意以下三点:1.位置当复句的前后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
如:小王不但会唱歌,而且小李也会唱歌。
(由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不但”应移至句首)2.搭配关联词的使用必须配套。
如:只有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只有”和“就”不搭配,应改为“才”)3.逻辑关系注意关联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这个村不但向国家交了大量的粮食,而且不要国家的救济粮了。
(不但——而且——引导的复句关系是递进关系,因此两个分句要换位)(五)数量词做病句题时,凡是看到句子中出现数量词,就要想想数量词有没有用错。
数量词的使用要注意:表示下降不能用倍数;概数与确数不能同时使用;数量词不能修饰集合概念;单个列举不能与“等”或“等等”连用,同时还要注意数量词的位置。
1.倍数不能减少例①:(XX年湖北联考卷)第二航站楼交付使用后,设备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旅客过安检通道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解析:表示下降不能用倍数,说“缩短了10倍”不当,应为“缩短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例②:(经典题)电视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
解析:应将“一倍”改为50%)2.概数不能连用与词序概数的表述方式有三种:(1)由系数或系数与位数组成。
如,三四个,五六个。
(2)在数词前加“成,上,约,近”等。
如,成百,上千,近一万。
(3)数词后加“多,来,左右,上下”。
以上三种用法我们在运用时只能用其中的一种,不能杂糅使用。
例:那里有两三个左右的人。
解析:应把“左右”去掉。
3.提高了、提高到;增加了、增加到的区别“提高了”、“增加了”表示净增加数,“提高到”、“增加到”表示在原数基础上的增加。
要根据语境的具体情况,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4.最多,至少后面只能跟具体数字。
例:这间屋子最多可容纳100人左右。
解析:“最多”后不能再跟不确指数字,因此应把“左右”去掉。
5 .词序例:(XX年山东联考卷)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解析:“许多”的位置不当,应放到“学校”的后面。
(六)量词的感情色彩与歧义例1: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被处决。
(“位”应改为“个”)例2:街上有一队流氓在闹事。
(“队”应改为“伙”)例3:(XX年安徽联考卷)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表意不明,句子有歧义。
)(七)与介词、使动词或关联词有关的错误做题时,如果句子中出现了“在”“由于”“通过”“经过”“使”等介词或使动词时,同学们就要考虑句子是否因滥用介词造成了主语残缺;如果看到成套使用的关联词时,首先要检查关联词之间是否搭配得当,其次就要注意他们的位置,如果搭配和位置都没有问题,那么就要检测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如:例1:(XX年北京联考卷)由于环境污染,常继发厌氧细菌的严重感染,极易发生破伤风,致使病人在当地或运送外地途中救治不及而死亡。
解析:这个句子中的介词“由于”在句首,造成主语残缺。
去掉“由于”即可。
例2:(XX年天津联考卷)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会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解析:上句是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应该把“不仅”调到“我们的城市”前。
例3:(XX年广东联考卷)在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解析:“反而”缺乏前面的照应,应删去。
例4:(XX年广东联考卷)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解析:“使”前面缺失主语,应在“使”前面加上“此文”。
例5:(XX年黄冈联考卷)...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解析: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例6:(XX年黄冈联考卷)...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解析: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八)集合名词不受个体量词修饰,也不与动作动词搭配例:几十棵花卉,一千多册书籍,牵着马匹,信件一写完,跳着舞蹈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九)否定词句子中出现了“不”“没有”“否”“不能”“否则”等否定词或反问句中有否定词时,同学们就要考虑是否由于多次出现否定造成了表意相反。
例1:(XX年北京联考卷)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解析:句中的“防止”是一重否定,“不要”又是一重否定,合在一起造成否定不当,删去“不要”。
例2:(XX年浙江联考卷)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瞬间,无论是参与登顶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无不毫不例外地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解析:“无不毫不例外”多重否定不当,改为“都”,与前面的“无论”照应。
(十)是,被,把在句子中如出现判断词“是”时,同学们要适当留心,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另外要注意,“被”和“把”与否定词“不”连用时否定词要在前。
例1:(XX年广东联考卷)坐火车到威尔士北部最高的斯诺登尼亚山峰区观赏高原风光,是威尔士最主要的一个景点。
解析:主语“观赏高原风光”与“是”后面的宾语“景点”不搭配。
例2:(XX年北京联考卷)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