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练习题
化学平衡图像习题

化学平衡图像练习题1. 如图所示,反应:X(气)+3Y(气)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2. 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的变化如上图,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
3. 可逆反应m A(固)+n B(气)e C(气)+f D(气),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4. 反应aA(g)+bB(g) cC(g)+Q,生成物C的质量分数与压强P和温度的关系如图,方程式中的系数和Q值符合图象的是( )5. 某可逆反应L(s)+G(g)3R(g)-Q,本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上述反应的影响。
试判断图中y轴可以表示( )6. 图中表示外界条件(t、p)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固)+G(气)2R(气)-Q,y轴表示的是()7. 在可逆反应mA(g)+nB(g)pC(g)+Q中m、n、p为系数,且m+n>p Q>0。
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 o C、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8. 能正确反映出N2+3H22NH3+Q的关系的是( )9.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气)+N(气)R(气)+2L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10. 可逆反应mA(s)+nB(g)pC(g)+qD(g)反应过程中,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 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T2>T1),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A)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B)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左移(C)化学方程式中n>e+f(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A)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B)达到平衡时G的转化率(C)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D)达到平衡时L的转化率(A) 平衡时,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C) G的转化率(B) 平衡时,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D) L的转化率(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A)a+b>c Q>0 (B)a+b>c Q<0 (C)a+b<c Q<0 (D)a+b=c Q>0(A)到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 的质量分数增大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平衡后,增大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n >p+q11. 图中C %表示某反应物在体系中的百分含量,v 表示反应速度,P 表示压强,t 表示反应时间。
高二化学(必修一)化学平衡图象练习题

高二化学(必修一)化学平衡图象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2A(g)+B(g)=3C(g)+5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2mol·L-1·min-1B.v(B)=0.3mol·L-1·s-1C.v(C)=0.8mol·L-1·s-1D.v(D)=1mol·L-1·s-12.a A(g)+b B(g)⇌c C(g)+d D(g)Δ H=Q,同时符合两图中各曲线规律的是()A.a+b>c+d T1>T2 Q>0B.a+b>c+d T1>T2 Q<0C.a+b>c+d T1<T2 Q<0D.a+b<c+d T1<T2 Q<03.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uCl4]2-中铜的化合价是+2价B.1mol[Cu(H2O)4]2+中σ键的物质的量为12molC.向溶液中加入AgNO3可使黄绿色的CuCl2溶液变成蓝色D.若升高CuCl2溶液温度,溶液pH不变4.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O2(g)和O3(g),发生反应2O3(g)3O2(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后,O2的体积分数增大C.该反应的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若起始时充入少量的稀有气体,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保持不变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计出一种“松果结构”的铂金属催化剂,在催化电解水制氢效果不变的情况下,铂金属的用量降低到传统商业催化剂的17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的结构会影响催化效果B.使用“松果结构”的铂金属催化剂能够极大提高水的转化率C.使用铂金属催化剂能够降低电解水的活化能D.氢能是一种高能、洁净的可再生能源6.以Cu/Zn O/Al2O3为催化剂,乙醇直接合成乙酸乙酯过程中发生的可逆反应如下:C2H5OH(g)=CH3CHO(g)+H2(g);Δ H=59kJ·mol-12CH3CHO(g)+H2O(g)=C2H5OH(g)+CH3COOH(g);Δ H=-86kJ·mol-1CH3COOH(g)+C2H5OH(g)=CH3COOC2H5(g)+H2O(g);Δ H=-25kJ·mol-12C2H5OH(g)=C2H5OC2H5(g)+H2O(g);Δ H=-44kJ·mol-1其他条件相同,将无水乙醇经预热气化后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将出口处收集到的乙酸乙酯、乙醛、乙醚、乙酸、乙醇冷凝,测得部分有机物占全部有机物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化学平衡图像题总汇

1.某温度下,在体积为5L的容器中,A、B、C三种物质物质的量随着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s内用A的浓度变化和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3.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氢气发生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其中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气)+N(气)R(气)+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A) 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B) 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C) 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D) 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5.已知可逆反应:下列各图表示上述可逆反应建立平衡的过程及改变某一条件后建立起新的平衡过程的曲线:(1)加入稀有气体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降低温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系加压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升高温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减小生成物浓度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入催化剂后的平衡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对于可逆反应:A 2(g )+3B 2(g )2AB 3(g )△H =-Q (Q >0)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7. 有可逆反应)()(g dD g cC △H=Q ,试根据下图回答:(1) 压强比_____________填(大、小) (2) 体积_____________(填大、小)(3) 温度T 1℃比T 2℃____________(填高、低)(4) Q 值是_____________(填正、负)【达标练习】1.在容积固定的4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气)+2Y(气)2Z(气)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Y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v(正)、v(逆)与时间t 的关系如右图,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A. Y 的浓度的减少B. Y 的物质的量的减少C. Z 的浓度的增加D. X 的物质的量的减少2.可逆反应aA (气)+bB (气) cC (气)+dD (气)△H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 1<p 2,a +b <c+d ,T 1<T 2,△H <0(B )p 1>p 2,a +b >c+d ,T 1>T 2,△H <0(C)p1<p2,a+b>c+d,T1>T2,△H>0(D)以上答案均不对3、对于mA(固)+nB(气)pC(气)△H 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平衡时B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n<p (B)n>p(C)x点的状态是v正>v逆(D)x点比y点的反应速度慢4.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如下的反应:H 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彧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象的正确的判断是( )A.T1>T2,△H>0B.T1>T2,△H<0C.T1<T2,△H>0D.T1<T2,△H<05.一密封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N2 +3H22NH3 ΔH<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2)t1、t3、t4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3)下列各时间段时,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A.t0~t1B.t2~t3C.t3~t4D.t5~t6。
化学平衡图像(习题精练含解析)

化学平衡图像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以下平衡关系:Cl 2(g)Cl2(aq) K1=10﹣1.2Cl 2(aq)+H2O HClO+H++Cl﹣K2=10﹣3.4HClO H++ClO﹣K a=?其中Cl2(aq)、HClO和ClO﹣分别在三者中所占分数(α)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Cl 2(aq)+H2O2H++ClO﹣+Cl﹣K=10﹣10.9B.在氯处理水体系中,c(HClO)+c(ClO﹣)=c(H+)﹣c(OH﹣)C.用氯处理饮用水时,pH=7.5时杀菌效果比pH=6.5时差D.氯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好2.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3.右图为可逆反应A (g)+2B (g)nC (g);ΔH<0,生成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则n 值与压强p1、p2的关系正确的是( )A.p2>p1,n<3 B.p2>p1,n>3C.p1>p2,n<3 D.p1>p2,n>34.如图所示,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可逆反应X(g)+Y(g)2Z(g)+W(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过程。
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催化剂B.增大Y的浓度C.降低温度D.增大体系压强5.对于可逆反应2AB3 (g)A2 (g)+3B2(g) Δ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6.已知:4NH 3(g)+5O 2(g)4NO(g)+6H 2(g). △H = -1025kJ/mol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响速率、化学均衡图像一、ν-t 图像或 c-t 图像1. ν-t 图像:分清正逆反响,分清各要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响速率和均衡挪动的影响。
【练习1】对于反响2SO2(g)+O 2(g)2SO3(g)△ H<0,填写改变的条件及均衡挪动的方向。
t1时,,均衡向挪动。
t2时,,均衡向挪动。
t3时,,均衡向挪动。
t4时,,均衡向挪动。
小结:改变条件,图像一点保持连续;改变,两点突变,_____________ 使正逆反响速率同样程度的增大而均衡不挪动。
【练习 2】对达到均衡状态的可逆反响X+Y Z+W ,在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增大压强,反响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则图像中对于X 、Y 、 Z、 W 四种物质的齐集状态为()A . Z、 W 均为气体, X 、 Y 中有一种是气体B . Z、 W 中有一种是气体,X、 Y 皆非气体C.X、Y、Z、W 皆非气体D . X 、 Y 均为气体, Z 、W 中有一种为气体【练习 3】在密闭容器,必定条件下进行反响,mA(g)+nB(g)pC(g)+qD(g) ,若增大压强或高升温度,从头达到均衡,变化过程均如右图所示,则对该反响表达正确的是()A .正反响是吸热反响B.逆反响是吸热反响C. m+n>p+q D .m+n<p+q【练习4】应 N 2(g)+3H 2(g)2NH 3(g)△ H<0在某一时间段中反响速率与反响过程的曲线关系如图,则图中氨的百分含量最低的时间段是() ,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时间段是()A.t - t1 B.t - t3C.t - t4D. t - t0 2 3 5 62.c-t 图像:分清反响物和生成物,浓度减小的为反响物,浓度增大的为生成物,分清耗费浓度和增添浓度,反响物的耗费浓度和生成物的增添浓度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练习 5】今有 X ( g) +Y(g) 2Z(g) △ H<0 。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精选)

【达标检测16】----化学平衡图像问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AB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A、B、C、D均为气体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A、B或G、H进行可逆反应:aA(气)+bB(气)gG(气)+hH (气);△H=QkJ/mol ,图甲、图乙分别表示在虚线所示部位改变温度(T)或压强对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影响(t表示时间),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B、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C、开始时充入G和H a+b>g+h Q>0D、开始时充入A和B a+b>g+h Q>03、可逆反应A(气)+2B(气)nC(气),在不同压强(P1、P2)下,测得C的体积分数跟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C )A、P1>P2,n >3B、P1>P2,n <3C、P1<P2,n >3D、P1<P2,n <34、如下图所示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2Z(g)+W(s)△H <0的反应过程。
若使a曲线变成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D )A、加入催化剂B、增加Y的浓度C、降低温度D、增大体系压强5、反应A(g)+B(g)C(g)+D(g);△H>0分别在673K和373K时进行,得C 的体积分数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表示此反应的图象是( C )6、在容器相同的五个容器中,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下任其反应:N2+3H22NH3,分别在同时刻测得其中NH3的体积百分比,连成如下图所示曲线,不正确的叙述是( C )。
A、放热反应B、E、F二点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H、I二点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G、H、I三点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7、反应:L(s)+ a G(g) b 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
化学平衡移动图像练习题

化学平衡移动图像1、(2007年高考江苏卷)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 (s)+2B(g)2C (g)+D(g );∆H <0。
现将1 mol A 和2 mol B 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 C 和2 mol D 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 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 不能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时间t 速率v v (正)v (逆)v (逆)′v (正)′t 1t 2甲容器==0时间t 速率v v (正)v (逆)′′v (正)v (逆)=v(逆)′v (正)′=t 1t 2乙容器′′′′图1 图2 图3(A )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 和2 mol B ,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 的浓度是乙中C 的浓度的2倍(B)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 的体积分数均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 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 的体积分数的2倍(D )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 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 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2、在温度一定时,压强分别为P 1,P 2的条件下,A(g)+2B (g) nC(g )的反应体系中,C 的分数与时间t ,压强P 1,P 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P 1>P 2,n <3B 、P 1<P 2,n=3C 、P 1<P 2,n >3D 、P 1>P 2,n >33、可逆反应mA (s )+nB(g ) eC(g )+fD (g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体积分数w(C )在不同温度(T )和不同压强(P )的条件下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 的体积分数将增大B 、达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化学方程式中:n >e+fD 、达平衡后,增加A 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在可逆反应A 2(g)+2B 2(g )====2AB 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趋向平衡时,图中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5、对于反应mA(g )+nB(g) pC(g)+gD (g );△H=Q,改变反应条件时,A 的转化率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符合题意的是A 、m+n=p+g ;H ∆<0B 、m+n <p+g ;H ∆<0C 、m+n <p+g ;H ∆>0D 、m+n >p+g ;H ∆>0甲乙 P 活塞 K 1 2 3 46、根据下图中的两个图象,选出符合题意的反应方程式∆>0A、X+2Y Z;H∆<0B、X+2Y Z;H∆<0C、5X+3Y 4Z;H∆<0D、X+2Y 3Z;H7、如图(Ⅰ)表示反应:mA(g)+nB(g)pC(g)+qD(g);△H.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气体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关系。
化学平衡图像综合训练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综合分析典例训练:题组一速率—时间图像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Δt1=Δ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ΔH<0,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t0~t1B.t1~t2C.t2~t3D.t3~t4E.t4~t5F.t5~t6(2)判断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E.加催化剂F.充入氮气t1时刻________;t3时刻________;t4时刻________。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
A.t0~t1B.t2~t3C.t3~t4D.t5~t6(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1.100 ℃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加入1.6 mol·L-1的Q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Q(g)⇌M(g)。
其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反应开始到刚达到平衡的时间段内,v(Q)=0.02 mol·L-1·s-1B.a、b两时刻生成Q的速率:v(a)<v(b)C.用Q浓度变化值表示的ab、bc两个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v(ab)>v(bc)=0D.其他条件相同,起始时将0.2 mol·L-1氦气与Q混合,则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少于60 s2.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x A(g)+2B(s)⇌y C(g)ΔH<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平衡典型题1.一定温度下,反应2SO 2+O22SO3,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2:3:4。
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 ,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2.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3.在容积固体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4.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g)+N(g)2E(g)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E(g),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了2 mol M和 1 mol N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A.20% B.40% C.60% D.80%5.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下列反应:2SO 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3(g)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2(g)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r(g)6.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xC(g) ,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0.6molA 、0.3molB 和1.4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 。
平衡后若缩小容器体积,C的浓度c(C)、C的体积分数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和正反应速率[V (正)],随压强(P)的变化,一定符合的是A B C D7、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发生以下反应:符合下图(a)所示的关系,由此推断关于图(b)的说法正确的是A.P3>P4,y轴表示A的转化率 B.P3<P4,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C.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P3>P4,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8.已知甲为恒温恒压容器,乙为恒温恒容容器。
两容器中均充入2mol SO2、1mol O2,初始时两容器的温度体积相同(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为使两容器中的SO2在平衡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向甲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 B.向乙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3气体C.升高乙容器的温度 D.增大甲容器的压强9、恒温恒容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的A和1.0mol的B,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
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
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开始时充入0.6molA、0.3molB和1.4molC,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的值不可能是A、2B、3C、4D、610.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当达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mol /L,0.3mol/ L,0.08 mol/L,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c1:c2=1:3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 c1<0.14 mo /L11.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 (g )+CO(g) 21N 2(g )+CO 2(g );ΔH =-373.2 kJ/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12.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 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X 、Y 、Z 均为气态C .X 和Y 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 为气态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 >013.在一定条件下,将X 和Y 两种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放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平衡后测得X ,Y 的转化率与起始时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Y X n n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 ,Y 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A .2X +Y 3ZB .3X +2Y 2ZC .X +3Y ZD .3X +Y Z14.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ΔH <0右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随时间(t )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t 2时加入了催化剂B .t 3时降低了温度C .t 5时增大了压强D .t 4~t 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15、可逆反应:A 2(?)+B 2(?)2AB (?);ΔH =-Q kJ/mol,当温度和压强改变时n (AB)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2、B 2及AB 均为气体,Q >0B 、AB 为气体,A 2、B 2至少有一种为非气体,Q >0C 、AB 为气体,A 2、B 2有一种为非气体,Q <0D 、AB 为固体,A 2、B 2有一种为非气体,Q >0t 4 t 5 t 3 t 2 t 1 t 0 v v (逆) v (正) v (逆) v (正) t v (逆) v (正)t 616.往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I2,发生反应H2(g)+I2(g)===2HI(g);△H<0,当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且造成容器内压强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C.H2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变小D.改变条件前后,速度图象为(如右图)17.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NO2 (g) N2O4(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恒容,再充入NO2,达到新平衡时,NO2的体积分数增大B.恒温恒容,再充入N2,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颜色变浅C.恒温恒压,再充入N2O4,达到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恒温恒压,再充入Ar,达到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降低18.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X和1molY,向B中充入2molX和2molY,起始V A=V B=a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 X(g)+Y(g) 2Z(g)+W(g);达到平衡时,V A=1.2a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开始时,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快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40%,且比B容器中X的转化率小C.打开K一段时间达平衡时,A的体积为1.6a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D.打开K达新平衡后,升高B容器温度,A容器体积会增大19.将固体NH 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 HI(g) 2HI(g)H2(g)+ I2(g)当达化学平衡时,c(H2)=0.5 mol/L,c(HI)=4 mol/L,则容器中NH3、HI、I2的物质的量比是()A.8 :8 :1 B.10 :8 :1C.2 :2 :1 D.3 :2 :120.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发生应:2SO2(g)+O2(g) 2SO3(g);△H<O。
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从Omin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为40%B.反应进行到10min至15min的曲线变化可能升高了温度C.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是因为通入了氧气D.在15-20min;25-30min内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21、下图所示的直型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 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 )粉。
在一定条件下,Ni 可以与CO (g )发生如下反应:但Ni 粉中的杂质不与CO (g )发生反应。
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K 和470K ,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 )A 、纯Ni (s )和Ni (CO )4(g )B 、纯Ni (s )和CO (g )C 、不纯Ni (s )和CO (g )D 、不纯Ni (s )和Ni (CO )4(g )22.(12分)t ℃时,将3molA 和2molB 气体通人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不变),发生如下反应:3A(气)+B(气) xC(气),2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变),剩余1.8molB , 并测得C 的浓度为O.4mol/L ,请填写下列空白:(1)x=__________。
(2)比较达到平衡时,A 、B 两反应物的转化率:α(A)________α(B)(填>、=或<)(3)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人少量氦气(氦气和A 、B 、C)都不反应)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 .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D .正、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发生同等程度的改变(4)在t ℃时,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人amolC ,欲使达到新的平衡时,各物质的物 质的量分数与原平衡相同,则至少应再充人__________(填A 或B)________mol(用a 表 示),达新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为n(A)___________(用含a 的式子表示)。
23.(8分)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 ,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3C(g) + D(s),反应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1.2 mol/L 。
⑴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