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题库.
输油管道设计管理复习资料

30
31、热油管道摩阻计算的特点是什么?
热油管道的摩阻计算不同于等温管路的特点就在于: (1) 沿程水力坡降不是常数。
由于热油沿管路的流动过程中,油温不断降低,粘度不 断增大,水力坡降也就不断增大,所以热油管道的水力 坡降线不是直线,而是一条斜率不断增大的曲线。 (2) 应按一个加热站间距计算摩阻。 因为在加热站进出口处油温发生突变,粘度也发生突变, 从而水力坡降也发生突变,只有在两个加热站之间的管 路上,水力坡降i的变化才是连续的。
36
37、管内壁石蜡沉积的机理是什么? 管内壁石蜡沉积的机理有分子扩散、布朗运动、剪切 弥散。
37
38、影响管内壁石蜡沉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管内壁石蜡沉积的主要因素有油温、油壁温差、流 速、原油组成、管壁材质。
38
39、减少管内壁结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减少管内壁结蜡的主要措施有: (1) 保持沿线油温均高于析蜡点,可大大减少石蜡沉积; (2) 缩小油壁温差; (3) 保持管内流速在以上,避免在低输量下运行; (4) 采用不吸附蜡的管材或内涂层; (5) 化学防蜡; (6) 清管器清蜡。
44
45、影响管路终点纯A油罐中允许混入的B 油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在管道终点,A油罐中允许混入的B油量取决于两种 油品的性质、油品的质量指标和油罐的容积。两种 油品的性质和油品的质量指标决定了一种油品中允 许混入的另一种油品的浓度。
45
46、混油段实现两段切割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混油段实现两段切割的充要条件是:
25
26、改变离心泵特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改变离心泵特性的主要方法有切削叶轮、多级泵拆级、 改变泵的转速。
26
27、长输管道稳定性调节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长输管道稳定性调节的主要方法有改变泵的转速、回流调 节、节流调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3年9月《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

大学华东2023年9月《输油管道设计与治理》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 )、安全操作规程和根本的安全生产治理制度。
A.安全生产责任制B.各岗位质量责任C.各岗位盈利责任D.人员考勤制度参考答案:A2.当管道某处发生泄漏时,泄漏点前输量增大,泄漏点后输量减小,全线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
( )当管道某处发生泄漏时,泄漏点前输量增大,泄漏点后输量减小,全线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根本的安全制度其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是( )。
A.企业盈利的核心B.产品质量的保障C.安全制度的核心D.员工安康的依据参考答案:C4.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的( )强弱,取决于其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和原子的价态凹凸,而且在确定程度上,也受其中金属原子活泼性的影响。
A.氧化性B.腐蚀性C.燃烧性D.自由基参考答案:A5.工作压力一样的管道,假设承受一样的管材,则直径越大壁厚越薄。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6.氧气瓶、乙炔气瓶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 )。
A.5 米B.6 米C.4 米D. 10 米参考答案:D7.地上管道的跨度可以依据需要按强度或刚度条件进展设计,但强度条件是必需要满足的。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在低压条件下,自然气( )。
A.压力变化对气体粘度影响不明显B.粘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C.粘度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D.非烃类气体的粘度比烃类气体的粘度低参考答案:A9.企业的( )的主要职责是领导、规划、协调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A.安全小组B.安全生产领导小组C.安全员组织D.工人安全治理小组参考答案:B10.挨次输送工艺主要用于输送性质相差很大的成品油和性质相近的原油。
( ) 挨次输送工艺主要用于输送性质相差很大的成品油和性质相近的原油。
(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11.维持出站油温不变运行的热油管道当满足确定条件时会进入不稳定区。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在东北和华在北西地北区地,区先,后克建独成线了、庆克铁乌线线、担铁负了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外输任务;花 大线、铁秦格线线、担秦负京了线青、海铁油扶田线的、原抚油鞍外线输和任务;马惠宁线、靖咸线担负了长庆油 任了京大线庆,油形 田田成 、的了 辽原规 河油输模 油外任较 田输务大 、任。的 华务东 北;北 油库阿管 田鄯尔网 的线善油, 原担-赛管担 油负汉道负 外了塔塔拉里原木油田的原油外输任务。
H 泵站特性曲线
HA A
管路特性曲线
QA
Q
3、输油泵站的工作特性
输油泵的基本组合方式一般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q1
Q
Hc
q2
例:阿赛线首站工艺流程图
例如两台泵并联时,若一台泵停运,由特性曲线知,单 泵的排量q>Q/2,排量增加,功率上升,电机有可能过载。
H
管路
并联 单泵
Q/2
q
Q
(2) 串联泵站的工作特性
1977年,俄罗斯建成了第二条“友谊”输油管道,口径为1220mm,长为4412km。两条管线的输量约为1 亿吨/年。 1977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伸入北极的横贯阿拉斯加管道,口径为1220mm,全长为1287km。年输 量约为1.2亿m3,不设加热站,流速达3m/s,靠摩擦热保持油温不低于60℃,投资77亿美元。
6、翻越点 如果使一定数量的液体通过线路上的某高点所需的压头比输送到终点所需的压头大,且在所有 高点中该高点所需的压头最大,那么此高点就称为翻越点。
F Hf
H
Lf
例:阿赛线2#站至3站翻越点
1700
1600
1500
1400
高 度 (m)
1300
1200
1100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一、填空:1. 输油管道的工艺计算要妥善解决沿线管内流体的能量供应和能量消耗这对主要矛盾,以达到安全经济输送的目的。
2. 泵机组常采用的两种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
3. 输油管道设计时年输油时间按350天/8400小时计算.4. 干线漏油后,漏点前面流量变大,漏点后面流量变小.漏点前面各站进站压力下降,出站压力下降;漏点后面各站进站压力下降,出站压力下降.5. 中间加热站的站间距的长短取决于加热站进出站温度和沿线散热情况两个因素.6. 加热输送的能量损失包括热能损失和压能损失.7. 常用的清管器有清管球,机械型清管器和泡沫塑料型清管器等多种类型.8. 热油管道的启动A法冷管直接启动,热水预热启动和加稀释剂或降凝剂启动.9. 管道的水力坡降是指单位长度管道的摩阻损失;对于等温管道,水利坡降线是一条斜直线;对于热油管道,水力坡降线是一条斜率不断增加的曲线.10. 改变管路调节常用的方法有节流调节和回流调节.11. 现在常采用的两种输油方式是旁接油罐输送和从泵到泵输送.12. 埋地管线的温度环境常取值等于埋深处土壤自然温度.13. 长距离输油管由输油站和线路两大部分组成.14. D为计算直径,对于无保温管道,取管道外径;对于保温管道,可取管道外径和保温层外径的平均值(保温层内外径的平均值).15. 泵站的工作特性指的是泵站的扬程和流量的相互关系.16. "从泵到泵"运行的等温输油管道,某中间站停运后输量减少;该中间站前面各站进站压力升高,出站压力升高;该中间站后面进站压力降低,出站压力降低.17. 通常所说的"结蜡"指在管道内壁上逐渐沉积了某一厚度的石蜡凝油胶质砂和其他机械杂质的混合物.18. 对于热油管道的设计,要固定进站温度;当热油管道运行时,要控制出站温度.19. 翻越点后会出现不满流,一般采取的措施为换用小直径管路和在终点或中途沿线设减压站节流.20. 对于埋地热油管道,管道散热的传递过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油流与管壁之间的传热管壁与绝缘层保温层等的导热管壁与土壤的传热.21. 热油管道流量与摩阻损失的关系有三个不同的区域,其中不稳定区域是指II.二、名词解释:1. 泵的工作特性: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与排量(H-Q)的变化关系称为泵的工作特性.另外,泵的工作特性还应包括功率与排量(N-Q)特性和效率与排量(n-Q)特性.2. 泵站的工作特性:泵站的工作特性系数指泵站的排量与扬程之间的相互关系.3. 管道工作特性:是指管径、管长一定的某管道,输送性质一定的某种油品时,管道压降H随流量Q变化的关系.4. 水力坡降:管道的水力坡降就是单位长度管道的摩阻损失.与管道的长度无关,只随流量、粘度、管径和流态的不同而不同.5. 泵站-管道系统的工作点:是指在压力供需平衡条件下,管道流量与泵站进出站压力等参数之间的关系.6. 管道纵断面图:在直角坐标系上表示管道长度与沿线高程变化的图形称为管道纵截面图.7. 静水压力:指油流停止流动后,由于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液柱压力;或者指管线停输后,管内液体形成的静液柱压强.8. 动水压力:油流沿管道流动过程中各点的剩余压力,在纵断面图上,是管道纵断面线与水力坡降线之间的垂直高度.9. 计算长度:对于等温输油管道,无翻越点时,指首站到终点之间的距离.有翻越点时,指首站到翻越点之间的距离.10. 总传热系数k:指油流与周围介质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单位传热表面所传递的热量.11. 输油站的工作流程:是指油品在站内的流动过程,是由站内管道,管件,阀门所组成的,并与其他输油设备,包括泵机组,加热炉和油罐相连接的输油管道系统.12. 顺序输送:在一条管道内,按照一定顺序,连续地输送不同种类油品的输送方式.13. 起始接触面的定义及意义:在油管内两种油品刚接触的界面,垂直于管轴以平均流速流动,其意义是在起始接触面处两油品的浓度相同,即KA=KB=0.514. 混油段:是指既含有A油又含有B油的段落,即在混油段内A种油品的浓度由1变化为0,B种油品的浓度由0变化为1.15. 混油量:混油段内含有的油品的容积称为混油量.16. 混油长度:混油段所占的管段长度称为混油长度.17. 混油段两段切割:将混油段切割成两部分,收入两种纯净油品的罐内.18. 混油段三段切割:将能够掺入前两种纯净油品罐内的混油切入两种纯净油品的罐内,其余混油进入混油罐.19. 扩散速度:单位时间内,某一种油品经单位截面积扩散至另一种油品种的数量W=G/Fdt20. 结蜡:实际上是指管路内壁上沉积了某一层某一厚度的石蜡、胶质、凝油、砂和其它机械杂质的混合物.21. 翻越点:定义一:如果一定输量的液体通过线路上的某高点所需的压头大于将液体输送到终点所需的压头,且在所有高点中,该点所需压头最大,则称该交点为翻越点.定义二:如果一定输量的液体从某高点自流到终点还有能量富裕,且在所有高点中,该高点的富裕能量最大,则称该交点为翻越点.22. 结蜡:是指在管道内壁逐渐沉积了某一厚度的石蜡,胶质,凝油,砂和其他机械杂质的混合物.23. 冷油头:将热油输入冷管时,最先进入管道的油流在输送过程中一直和冷管壁接触,散热量大,当管道较长时,油温很快将至接近自然地温,远低于凝固点.通常把这一段称为冷油头.冷油头散失的热量主要用于加热钢管及部分沥青层.冷油头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油流温度接近或低于凝固点.油头在管内凝结,使输送时的摩阻急剧升高,以至于会超出泵和管道强度的允许范围.因此只有当管道距离短,投油时地温高,并能保证大排量输送情况下,才能采用冷管直接启动.对于长输管道,当地温接近凝固点时,也可采用冷管直接启动。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五大运输方式是指铁路、水路、航空、__公路_和__管道_运输。
2、翻越点可采用_图解法__和__解析法__两种方法判别。
3、串联泵的优点是__不存在超载问题_、__调节方便__、__流程简单_、_调节方案多、有利于管道的优化运行__。
4、当长输管道某中间站突然停运时,全线输量_减小_,停运站前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_升高_,停运站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均__下降__。
5、长输管道输量调节的方法主要有_改变运行的泵站数_、_改变运行的泵机组数_、改变泵机组的转数__。
6、影响等温输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是_输量_、_地温_、_管道直径_和_油品粘温特性_。
7、热泵站上,根据输油泵与加热炉的相对位置可分为__先炉后泵_流程和_先泵后炉_流程。
8、影响热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是_输量_、_进出站油温、_管道直径_和_油品粘度。
9、减少管内壁结蜡的主要措施有_提高油温_、_缩小油壁温差_、化学防蜡_、定期清蜡__。
10、为确保热油管道的运行安全,应严格控制其输量大于_管道允许最小输量_。
11、影响热含蜡原油管线再启动压力的因素有_停输终了管内温度分布_、_原油流变特性_和_原油的屈服裂解特性_。
12、沿程混油的机理是_流速分布不均引起的几何混油_、紊流扩散混油_、_密度差引起的混油。
13、混油段实现两段切割的充要条件是__K At3>K At2____。
14、降低顺序输送管线沿程混油的措施主要有_设计时使管线工作在紊流区,不用副管,采用简单流程及先进的检测仪表、阀门等_、_运行中避免不满流,采用合理的输送顺序,终点及时切换,油品交替时避免停输等_、_采取隔离措施;采用“从泵到泵”的输送工艺;确定合理的油品循环周期_。
15、管道的运输特点:_运量大,固定资产投资低_、_受外界限制少,可长期稳定连续运行,对环境的污染小、——便于管理,易于实现集中控制,劳动生产率高_、_运价低,耗能少;占地少,受地形限制少;灌输适于大量、单向、定点的运输,不如铁路、公路运输灵活_。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知识

第一章1、原油及成品油的运输有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输送这四种方式。
2、管道运输的特点:①运输量大;②管道大部分埋设于地下,占地少,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少,可以缩短运输距离;③密闭安全,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④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⑤能耗少,运费低;⑥适于大量、单向、定点运输石油等流体货物。
3、输油管道一般按按输送距离和经营方式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企业内部(短输管道);另一类是长距离输油管道。
4、输油管道按所书油品的种类可分为原油管道与成品油管道两种。
原油管道是将油品生产的原油输送至炼厂、港口或铁路转运站,具有管径大、输量大、运输距离长、分输点少的特点。
成品油管道从炼厂将各种油品送至油库或转运站,具有输送品种多、批量多、分输点多的特点,多采用顺序输送。
5、长距离输油管有输油站和线路两大部分及辅助系统设施组成。
6、首站:输油管起点有起点输油站,也称首站,主要组成部分是油罐区、输油泵房和油品计量装置;它的任务是收集原油或石油产品,经计量后向下一站输送。
末站:输油管的终点,有较多的油罐和准确的计量系统;任务:接受来油和向用油单位供油。
7、长距离输油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截断阀(作用: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截断管道内流体,限制油品大量泄漏,防止事故扩大和便于抢修),输油管道截断阀的间距一般不超过32km。
8、长输管道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①建设高压力、大口径的大型输油管道,管道建设向极低、海洋延伸;②采用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性良好的管材;③高度自动化;④不断采用新技术;⑤应用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持续改进管道系统的安全;⑥重视管道建设的前期工作。
9、大型长距离输油管道建设要认真遵守以下程序:(1)根据资源条件和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对拟建的输油管道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和审定设计任务书。
(2)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按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两个阶段进行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油气储运工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网课测试题答案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慧树知到“油气储运工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为确保热油管道的运行安全,应严格控制其输量大于()。
A、管道的设计输油能力B、管道允许的最小输量C、管道的盈亏平衡输量D、管道的平均输量2.影响等温输油管道水力坡降的主要因素有管道内径、输量和油品粘度。
()A、错误B、正确3.热油管道内壁结蜡在任何条件下对运行都是有利的。
()A、错误B、正确4.对于以“从泵到泵”方式工作的输油系统来说,翻越点只可能有一个,且一定是管线上的最高点。
()A、错误B、正确5.管道内壁结蜡会引起管道压降增大、散热损失减小。
()A、错误B、正确6.先炉后泵流程的优点是()。
A、泵效高、加热炉运行安全、站内管道结蜡轻B、首站不需要给油泵C、中间站不需要设旁接油罐D、流程简单7.对于顺序输送管线,紊流时,()是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
A、密度差B、紊流扩散混油C、停输D、流速分布不均造成的几何混油8.维持出站油温不变运行的热油管道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进入不稳定区。
()A、错误B、正确9.热油管道的总能耗费用包括电力费用和()。
A、行政管理费用B、热能费用C、修理费用D、输油损耗费用10.平均温度摩阻计算法适用于()。
A、任何热油管道B、高粘原油管道C、以层流流态运行的热油管道D、以紊流流态运行且进出站温度下的油品粘度相差不超过1倍的热油管道11.在满足管道各个环节生产和安全要求的情况下,输油站的工艺流程应尽量简化。
()A、错误B、正确12.起始接触面是两种油品刚开始接触时的截面,该面始终位于管线的起点位置。
()A、错误B、正确13.长输管道输量调节的方法主要是节流调节。
()A、错误B、正确14.顺序输送工艺主要用于输送性质相差很大的成品油和性质相近的原油。
()A、错误B、正确15.长输管道工况变化的原因分为正常工况变化和()。
A、事故工况变化B、泄漏引起的工况变化C、停电引起的工况变化D、堵塞引起的工况变化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在设计热油管线时,如果不考虑摩擦升温和原油析蜡的影响,设计方案将偏于安全(假设运行中不存在管壁结蜡问题)。
《油库设计与管理》习题集(2008,10,25)

《油库设计与管理》习题集(2008-10-25)油库容量计算(设计)步骤1、 根据油品性质、油罐类型选取η(选罐型)2、 通过调查分析或经验选取K 值3、 确定油品密度(20℃)及年周转量(一般由设计任务书给出)4、 求Vs5、 根据现有常用罐型,选择油罐类型、容量、个数、尺寸等 ——每种油品至少选2个罐——尽量减少罐型种类及罐数(即:选大罐,省地、材料、投资,尽可能统一规格) ——必要时对Vs 圆整再选取6、 根据实际所选罐公称容量求油库总容量,判断油库级别7、 计算结果汇总列表(一览表)第1题油库经营的油品种类及年供应量(周转量)、周转系数见表1。
试确定: ⑴ 各种油品罐型、罐容量及数量,油库总容量及级别; ⑵ 油罐区计算设计(油罐区大小、防火堤高度及宽度、油罐区隔堤布置,并画出油罐区布置示意图)。
第2题油库经营的油品种类及年供应量(周转量)、周转系数见表1。
试确定: ⑴ 各种油品罐型、罐容量及数量,油库总容量及级别; ⑵ 油罐区计算设计(油罐区大小、防火堤高度及宽度、油罐区隔堤布置,并画出油罐区布置示意图)。
参考答案解:(1) 各种油品罐型、罐容量及数量,油库总容量及级别的确定 车用汽油:采用内浮顶罐,η=0.95,ρ=0.73t/m 3,k =15,G=120kt/a 则:)(7.1153595.01573.01200003m GV s =⨯⨯==ρηκ查油罐系列选用3000m 3内浮顶油罐4个,罐容为3000×4=12000 m 3, 其它油品同理求得,计算结果汇总表1.1。
表1.1 油库油罐选用一览表(2) 油罐区计算设计(油罐区大小、防火堤高度及宽度、油罐区隔堤布置)分为两个罐组:轻柴油罐组、车用汽油与煤油罐组,其中轻柴油拱顶罐组靠近泵房。
由HG21502.1-1992《钢制立式圆筒形固定顶储罐系列》、HG21502.2-1992《钢制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系列》查得所用油罐结构一览表如表1.2。